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634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位于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玉西开普台村差勒德萨伊沟,中心坐标为东经833635,北纬433125,距伊宁市200km,县城20km,南距218公路6km,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方便。本项目通过对干选后的矿石进行三磨五段磁选、两段电磁的工艺,实现对低品位磁铁矿、褐铁矿、镜铁矿等铁矿石的精选。本项目生产线建设已基本完成,仅尾矿库建设未按标准完成,本次项目将尾矿湿排整改为尾矿干排。2.建设项目概况选厂年处理铁矿石100万t,日处理5000t,矿石TFe平均品位为23%;生产铁精粉3

2、0万t/a,铁精粉品位为63%。选矿厂尾矿产生量为20万t/a,占用自然沟壑,为山谷型尾矿库。选矿厂总投资为577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76万元,流动资金1800万元。选矿厂总面积为231335.3m2,其中选厂区面积为18000.9m2,尾矿库面积为213334.4m2,尾矿库距选厂西约700m,与生产区落差约50m。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1。表1 选矿厂主要工程内容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结构型式1原料堆场3500/2选矿厂房4200排架3高位水池8.5900砖混4回水池100混凝土砌筑5精矿堆场800混凝土砌筑7尾矿库213334.4/8办公、生活区1200彩板房9化粪池

3、20钢筋砼合计224054.4/3.相关规划及区划的符合性根据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讨论稿),本项目位于水土保持功能区伊犁河流域,项目建设开发必须符合该区的保护对策。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金属矿产要按照“分散采矿、分片选矿、集中冶炼”的方针进行资源整合。项目区建设选矿厂是必要的。因新源县生态环境较敏感,应伊犁州要求,新源县针对该区现有再生产企业出台了关于落实新源县矿产资源开发建设生态恢复整治方案的安排意见(新环委会20131号),要求该区域内矿山开发企业进行整改,文件对本项目也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该企业按照要求正在实施整治工作。该项目区保护对象为高覆盖度

4、草地和地下水。从目前公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未对区域做出矿产资源限制开发的规定。工程与地方相关规划符合性见表14.1-2。表14.1-2 工程与地方相关规划的关系表地方规划要求本工程建设情况符合性新源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在钢铁等重点行业和企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废水少排放或零排放本工程采用闭路循环,沉淀池澄清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绿化符合开发建设项目中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并实行“占一补一”的制度,确保恢复面积不少于占用面积。选矿厂占用草地已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了补偿,目前厂区范围内及周边已种植2000多棵树符合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

5、破坏的区域采石、采沙、取土。本环评及地质灾害报告中已对禁止取土场明确说明符合排弃的表土、尾矿、废渣,必须按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要求进行处置。本环评及水土保持报告已对尾矿砂处理及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要求符合天然林保护区地处西天山腹地,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坡度在15至60之间,林区海拔在1500m至2800m之间,云杉为优势树种。根据新源县环境保护局和 天山西部林业局提供证明,项目不属于天西林区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区范围内符合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对水源涵养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禁止进行任何资源勘探和开发。根据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讨论稿)和新源县环境保护局、新源天

6、山西部林业局新源林场提供的证明(见附件),项目区不在天西林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区范围内及伊犁州水源涵养区,仅位于水土保持区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金属矿产要按照“分散采矿、分片选矿、集中冶炼”的方针进行资源整合该区已有多家铁矿开采多年,但区域内选矿厂缺少,导致新疆伊犁钢铁、首钢伊犁钢铁的原料铁精粉供不应求,因此在采矿片区内建设选矿厂是必要符合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讨论稿)水土保持区保护对策:禁止露天开采煤炭资源、建设涉重金属尾矿库和污水库、危险废物处置填埋场及堆放和填埋垃圾及和弃料,以及开荒、毁坏自然植被、破坏野果林生境等行为。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

7、在开发建设中,不得改变工程占地以外的地貌和破坏植被,不得阻塞冲沟、改变地表径流,不得像冲沟及外环境排放工业废水。实施退牧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矿山、水利水电、道路等工程生态环境恢复,关闭、整合小煤窑、小矿点,对污水排放源和尾矿库进行综合治理,消除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1.本环评要求项目在开发建设中保护周边环境,服务期满后覆土恢复植被。2.环评要求禁止开荒、砍伐植物、乱弃固废、违建尾矿库、破坏土壤植被、乱排污水,必须实施水土流失防护措施。3.环评要求尾矿全部堆存于固废周转库,定期出售,不随意堆放。4.固废周转库和沉淀池位于沟壑内,该沟壑为融雪性洪沟,为保证融雪水不改变流向,本项目要求按照设

8、计标准建设排洪设施,环评要求增加泄洪沟,上游口设格栅符合关于落实新源县矿产资源开发建设生态恢复整治方案的安排意见该文件对本选矿厂(本项目即苏洛铁矿选矿厂)的整治方案为:1.对选矿厂周边发育地质灾害(2条泥石流及1处滑坡)必须进行专项勘查治理。2.选矿厂尾矿库已成危库,必须停止生产。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评价,取得环评批复、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继续生产。1.本环评要求企业对发育的地质灾害区做防护措施,并设置专人定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区2.目前项目已停产,拟更改尾矿排放工艺,环评要求固废周转库和沉淀池建设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安全评级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后方可建设,周转库和沉淀池全部做防渗,减小风

9、险和环境污染。3.将尾矿湿排工艺更换为尾矿干排工艺,可减小尾矿库的环境风险企业按要求实施后,符合文件要求洛色尔萨依河7.31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方案(2012.7.31,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西沟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28人遇难,对该地质灾害编制了应急排危方案)1.沟道疏通,沟道水流顺畅2.谷坊坝,泥石流沟物源分布的未端设置一道谷坊坝,以稳固沟床物源。3.恢复矿山公路,泥石流沟内的矿山公路进行恢复。4.设置涵洞,恢复公路段跨沟段应设置涵洞经过,在涵洞上游两侧5m范围内设置M10浆砌石护岸本环评要求洛色尔萨依河7.31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方案中的整治措施实施后,方可进行固废周转库和沉淀池的建设,要求本项目尽

10、快完成排洪设施的建设,除原有排洪管道和截洪沟外,增加泄洪沟,与排洪管道一起泄洪。泄洪沟和排水管道上游进口设置排洪格栅,避免被杂物阻塞企业按要求实施后,符合文件要求 由上表可以看出,根据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讨论稿),本项目选址不在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内,仅位于水土保持区。本项目基本满足地方相关规划,因此在做好各项整治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后,本项目选址是基本可行的,如选址不满足后期正式出台的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正式稿),则企业必须搬迁并实施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措施,尽量恢复厂区影响区的生态环境,环评认为项目区仅涉及高覆盖度草地,不涉及有林地和冰川,其水源涵养功能,在采用适宜的生产工艺,

11、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生态保护措施后,可以得到控制和及时恢复。(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点SO2、NO2、TSP,日均浓度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未出现超标情况,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地下水各项监测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要求,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地表水:本项目区地表水为季节性融雪水,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无超标现

12、象,所有指标均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体标准要求,所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本底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域内以天然草场为主,植被覆盖度较高,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较脆弱。2.选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生活垃圾随意填埋,对选矿区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2)项目建筑物占地、废弃矿石占地及道路建设对原生植被的破坏。(3)选矿区未设置化粪池,仅挖有渗坑,且没有做防渗系统,对地下水环境有影响。(4)原料堆场平均堆高15m,无水土流失防范措施,存在环境风险,对大气环境

13、有影响。原料堆场紧挨着车间,堆高高于车间,且堆场地势高于车间,如出现滑坡等对车间安全生产存在威胁。(5)精矿和尾矿未建沉淀池,集中堆放的精矿和尾矿中的水分自然渗流,不仅造成地下水污染还降低了清洁生产水平。(6)原料运输道路石子路面未及时维护,车辆经过产生扬尘较大,对周边植被及大气环境影响较大。(7)原尾矿库存在安全风险,需按标准设计修建后得以运行,原抽出尾矿砂随意堆放。(8)项目区周边存在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区,对厂区构成安全威胁。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区范围如表3和图1。 表3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及环境功能类别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功能类别大气环境以选矿厂原料堆放场为中心,以2.

14、5km为半径的圆作为评价范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水环境选矿厂和尾矿库范围所在地下水1km范围地下水质量为类选矿厂范围及下游沟壑流水地表水质量为类声环境选矿厂厂界和生活区,进场公路以道路中心线向外扩展200m作为声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生态环境以选矿区和尾矿库范围并外扩1km的范围一般区域声环境评价范围地下水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如图2-1 评价区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排污概况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4。 表4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三废”及噪声产污环节影响因素废水生产废水磨矿车间SS尾矿库SS生活

15、废水生活及办公场所COD、BOD5、NH3、SS废气有组织粉尘食堂炉灶烟尘、SO2、NOx锅炉烟尘、SO2、NOx无组织粉尘各储料场粉尘原料输送系统粉尘尾矿库粉尘固废一般废物尾矿尾矿砂生活垃圾有机物噪声选矿设备噪声等效连续噪声进出厂车辆噪声间断、偶发噪声 本项目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目标,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一定数量的植被资源被破坏,局部植被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受到一定影响;短期人工建筑造成水土流失,局部土壤资源处于不平衡状况;改变地面生物生存环境;生态景观发生改变。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根据现场调查与勘探,该区无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

16、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常住人口,距离矿区最近的居民点为玉什开普台尔牧业队,该队居住十几户牧民,与矿山开采区距离约为4km,因此矿山的开采活动基本不会影响到玉什开普台尔牧业队。本选矿区内有工人住宅区,故住宅区作为环境敏感点。矿区范围内地下水埋深3.84.6m,埋深较浅,故矿区范围内地下水作为敏感点,选矿厂位于河谷草原,该区草原生态环境较好,覆盖度较高,故区域生态环境作为敏感点。具体保护目标与矿山的位置关系见表5。表5 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目标类别保护目标名称位置环境功能及控制目标大气环境本矿区办公、生活区选矿区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本矿区办公、生活区选矿区范围内

17、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地下水环境区域地下水选矿区范围内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标准地表水环境沟壑季节性流水选矿区及下游范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生态环境植被、土壤、动物,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等矿区范围内及周边1km保护和维护工程地区的生态完整性,使因工程建设造成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破坏得以尽快恢复,减轻尾矿库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影响,预防周边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相应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生态破坏型项目,主要影响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环保措施及分析见表6。表6 环境

18、保护措施汇总表名称污染源产生量治理措施规模去除效果排放量废气原料堆场扬尘40 t/a降低堆放高度,建围墙,定时洒水,设排水沟堆高不超过5m,围墙5m,洒水3次/天90%4 t/a装卸扬尘13 t/a1.3 t/a固废周转 库建围墙,周转库增加喷淋降尘设施3m围墙,根据尾矿砂堆放时间设定不同喷淋次数95%道路扬尘59.8 t/a洒水抑尘、路面铺设石子及时铺石子维护路面,洒水4次/天90%5.98 t/a废水生活污水3.52m3/d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绿化购买15m3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埋于地下冬储夏灌,达标排放3.52m3/d尾矿水精矿设沉淀池、沉淀池(清水池)精矿沉淀池占地150m2,

19、由管道接入沉淀池(清水池),沉淀池24000m3,设土工膜防渗防止尾矿水下渗,节约水资源0固体废弃物尾矿砂20万t/a定期外售或用于井工矿采空区回填,暂储固废周转库120000m2,3m围墙的固废周转库,分为1#和2#周转库,设土工膜防渗禁止随意堆放造成水土流失,节约水资源0锅炉炉渣14.7t/a外售用于建房和修路定期用于维护厂区道路减小道路扬尘0生活垃圾11t/a购买可托运防渗垃圾箱8m3的垃圾箱,定期运往新源县垃圾填埋场防止垃圾随意填埋造成地下水污染11t/a其他生态占地绿化增加绿化率,包括选厂区及库区周边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与整治尽量恢复原有生态环境,以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方案为准环境风险防

20、洪措施截洪沟、泄洪沟和排水管,截洪沟和排水管上游处设置格栅由有资质单位对尾矿干排系统规模进行设计,由有资质的单位对封闭的尾矿库做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和安检通过后,其他生态恢复整治措施完成后,方可按照设计进行尾矿干排系统的建设环保投资合计385万元占总投资6.7%4.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 本项目固废周转库和沉淀池位于沟壑,该沟壑为季节性融雪排洪沟壑,项目排洪系统主要通过排水管、排水井和截洪沟组成,如排洪系统未按标准设计修建或排洪标准不能达到百年一遇洪水标准,遇到百年一遇洪水则会发生溃坝风险,造成下游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下游牲畜及牧民的生命安

21、全的威胁。项目所在生态功能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根据现场勘查,矿区周边山体留有小型滑坡痕迹,故该区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近年新源县山谷发生较大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如下,其中洛色尔萨依河7.31地质灾害最为严重,造成28人死亡,泥石流终止地距项目区仅1km,如不及时排危则对项目区造成一定的威胁。企业计划将已建尾矿库封库并作为固废周转库的地基,因已建尾矿库为企业不规范建设的构筑物,其坝体抵御抗压能力均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因此,如地基建设不能严格按照相关建筑参数进行修建,固废周转库在以后的运行中,如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有可能因地基不稳固而造成地基塌陷、滑坡的灾害产生,造成固废周转库崩塌,尾

22、矿渣随洪水下泄造成下游土壤、水体以及植被等环境破坏。(2)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滑坡灾害防治措施根据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2011年12月对项目区周围进行地质灾害评估,评估区内现状条件下发育2处滑坡灾害,主要是破坏沿沟分布的牧道,危害程度为中等,由于其距场地较远,对这2处滑坡灾害主要是采取定期巡视检查的监测措施,尤其是在雨季加强山体滑坡稳定性的监测,本次勘察整治主要从一下几方面勘查: 在每级平台的人工边坡坡脚设置浆砌石挡墙,高度与边坡高度基本一致,并按照规范设排水孔。 沿平台设两道纵向排水沟,在每级平台设一道水平排水沟将纵向排水沟连接起来。工程运行期,应切实做好滑坡防治工程的维护、工程用水的防渗防

23、漏措施,做好应急排水措施,减少因生产用水渗漏对地基土的破坏、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现象发生。 在选矿厂易产生噪声的部位设置除噪装置,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期间机械振动强度。企业制定地质灾害预防方案,指定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尤其在雨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潜在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合理堆放弃土施工期和运营期形成的弃土或尾矿砂严禁堆放在沟内或泄洪道上,减少弃土成为泥石流物源和对场地及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定期检查厂区排洪系统的流畅性,避免排洪系统的堵塞造成地表汇水,造成泥石流。开展监测工作,及时观察周边泥石流隐患区,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及时预警,通过采取避让等相应措施,减轻泥石流造成的灾害。7.31泥石流地

24、质灾害遗留的堆积体对项目区安全构成威胁,须尽快与政府沟通完成泥石流堆积体的排危工程,以确保7.31泥石流堆积体对项目区不构成滑坡威胁。固废周转库地基塌陷、滑坡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组建急救专业队伍,组织演练;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向公安部门求助,寻求支援:对事故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总结。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环境保护治理投资。尽管环保设施投资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却获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长期效益是显著的。6.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

25、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鉴于7.31泥石流灾害,政府已将下游多数牧民搬迁至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外。目前建设项目防护距离遗留3-4户牧民未搬迁,牧民房屋位于二级平台,与尾矿库约12m落差,正在协商搬迁事宜。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7.1环境管理措施为了使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在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进行清洁生产审核;(2)制订环境保护岗位目标责任制,将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管理体系,环保评估与经济效益评估相结合,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岗位培训,使全体职工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6、,包括与企业生产、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企业应有危机感和责任感,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4)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工作,要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建立全厂完善的污染源及物料流失档案,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排放要求。(5)强化对环保设施运行监督、管理的职能,建立全厂完善的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维修等技术档案,以及加强对环保设施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环境设施处于正常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连续达标。(6)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

27、管理台帐。(7)制定各类环保规章制度包括:环境保护职责管理条例及环保教育制度、环境质量管理规程、环境管理的经济责任制、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污染物防治、控制措施及达标排放实施办法、污水处理装置日常运行管理制度、排污情况报告制度、污染事故处理制度、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制度、环境污染事故管理规定、清洁生产审计制度。(8)制订应急预案。7.2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布点的基本原则应包括污染源源强(车间的所有排污口)与环境质量(厂区及及环境敏感点)。从水、气、渣、声几方面进行监控。根据项目生产特点及污染物排放性质、排放去向。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特点,监测工作内容包括废气、废水、噪声、

28、固废及绿化情况。(1)废气污染源监测定期监测点:定期监测点主要为锅炉,另在厂界外当地主导风向下风向10m处设一个厂外环境空气质量(无组织面源)监测点。监测频次:每半年监测1次,有组织排尘点采样时应为正常工况。锅炉监测项目为烟尘、SO2和NOx、TSP。其余排放口和厂外环境空气质量为粉尘。不定期监测点:不定期监测主要针对设备停产检修等非正常工况,监测点根据具体情况只测试部分点位的部分项目。监测项目为粉尘,视情况增加其它项目。(2)废污水污染源监测监测点位及频次:监测点位为厂区污水处理系统进、出口,每年1次。监测项目:pH值、SS、COD、NH3-N等。尾矿水水质,在循环池出水口监测,频次为每年1

29、次。监测项目:pH值、SS等。(3)噪声监测厂界噪声:在厂界设4个厂界噪声监测点,每年监测1次。岗位噪声:在车间内设1个环境噪声监测点,每年监测1次。环境噪声:在生活区设1个环境噪声监测点,每年监测1次。(4)固体废物主要是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处理处置方式、去向等,每年监测1次。(5)绿化监管计划要求在生活区周围因地制宜的进行植树或种草,减少裸露地面,安全环保部要定期检查、督促环卫部门做好厂区的绿化工作。(6)生态监测生态监测计划为预防生产活动对评价区内的生态系统造成进一步的影响,需对评价区内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进行监测。具体生态环境监测计划见表7。表7 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序号监测

30、因子监测频次1植被种类和品种、覆盖度、生长状态1次/a2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营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污染物浓度1次/a3野生动物种类、数量、评价区内活动量1次/a水土流失监测点的布设:根据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将选矿场工程防治区、尾矿库工程防治区、原料输送道路防治区、生产生活区、输水线路防治区、滑坡和泥石流隐患区作为水土流失监测点。选矿场防治区以原料堆场和精矿堆场为监测对象、尾矿库防治区以坝体和尾矿库边坡以及尾矿砂堆场为监测对象、原料输送道路防治区以道路两侧为监测对象、生产生活区以二级平台边坡为监测对象和输水线路防治区以输水管周边区域为监测对象,滑坡和泥石流隐患区为监测对象,本方案以水土流失方

31、案为准。监测时段及频率:本工程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水力侵蚀为主,鉴于项目区多雨且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因此水土流失监测的主要时段在风季和夏季,监测频次每年1次由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完成,环评要求企业设置专项人员观察监测水土流失情况,企业自查为每月1次,大风暴雨天气要及时观测,具体以水土流失方案为准。监测内容及方法: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采用地面观测法和实地调查法。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风蚀量采用测扦法,弃渣流失量采用体积法。水土流失灾害监测:主要包括植被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项目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采用调查法。水土保持设施效益监测:对实施的各类防治措施效果、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进行监

32、测,采用调查法。监测机构:水土流失各项监测工作,可由本矿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完成,并将监测结果报告当地主管部门。(四)公众参与1调查方式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11年1月30日发布的环办函2011125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公众参与在项目环评整个过程中实施完成。本环评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站公示两种方式实施公众参与。 第一次网上公示时间为2013年5月20日,公布于新源县人民政府网(http:/2调查对象因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山谷,周边无常住人口仅有矿区,故调查对象确定为受影响的矿区职工、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矿区工作人员以及关注本项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3调查内容(包括

33、环境影响信息和拟采取环保措施)问卷调查是第一次网上公示十天后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受项目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公众,主要了解受影响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看法。网上公示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网上公示,第一次公示在我所受建设方委托后环评初期进行,第二次公示在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阶段,网上公示是为了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对该项目实施的意见,使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加完善。3.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以两种方式进行了调查,分别为公众个人问卷调查和团体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概况和调查内容两部分,具体内容如表8和表9。表8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公众意见调查表(个体)工程名称新源县金

34、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地址新疆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玉西开普台村差勒德萨伊沟被调查者姓名性别男 女年龄电话职业干部 工人 农民 学生 商人 其它文化程度大学以上 大学(含大专) 中学 中学以下与该项目的位置关系距厂区约 联系方式一、项目简介项目名称: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生产规模:铁精粉产量30万t/a,尾矿采用尾矿干排。项目投资:概算建设投资5776万元。矿区面积:347亩。工艺流程:原料铁矿石经过三磨五段磁选、两段电磁,实现精选。二、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1资源、能源的消耗对区域环境

35、和社会经济的影响。2项目建成运行后尾矿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项目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项目建成运行后“三废”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等的影响。4项目建成后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水系、居住人口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目标)。三、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2严格末端治理,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3制定外排固废、废气、噪声、废水的处理处置方案。4合理布置项目平面布置,并采取措施降低项目风险。二、调查记录序号调查内容1您是否知道该项目的建设? A.知道 B.听说过 C.不知道2您是否支持项目建设?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3

36、您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 A.关心 B.一般关心 C.无所谓4您觉得项目建设对您居住或工作环境的影响程度如何?A.严重 B.较大 C.一般 D.较小 E.不影响5您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A.很大 B.不大 C.无关 D.不了解6您认为项目的运营对区域环境产生哪些影响?A.噪声 B.废水 C.废气 D.固体废弃物 E.生态影响7您认为该项目对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如何?环境空气: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水 环 境: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声 环 境: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生态环境: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8该

37、项目运行所排放的“三废”您最关心哪一种?A.废水 B.废气 C.固废9您认为该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您能接受吗?A.能接受 B.基本能接受 C.不能接受 D.其它10在环境保护方面,您觉得除了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外还应该采取什么环境保护措施?您觉得在项目建设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1您对该项目的建设有哪些建议及要求?填表说明:本表是为了了解评价区居民的环境意识,请长期居住在项目区域最近村庄的居民从对环境质量的直观感觉出发,对建设项目的利弊做出判断,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对本项目还有不清楚的问题由发表人补充介绍。请您在认为合适的字母上打“”。 表9 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铁

38、精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公众意见调查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社会团体)项目名称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生产线铁精粉建设项目项目地址新疆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玉西开普台村差勒德萨伊沟被调查团体单位名称所在地区单位人数填表人单位主要从事行业单位与项目位置关系单位可能受到的影响联系方式一、项目简介项目名称: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新源县金鼎工贸物流有限公司生产规模:铁精粉产量30万t/a,尾矿采用尾矿干排。项目投资:概算建设投资5776万元。矿区面积:347亩。工艺流程:原料铁矿石经过三磨五段磁选、两段电磁,实现精选。二、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

39、响1资源、能源的消耗对区域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2项目建成运行后尾矿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项目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项目建成运行后“三废”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等的影响。4项目建成后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水系、居住人口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目标)。三、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2严格末端治理,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3制定外排固废、废气、噪声、废水的处理处置方案。4合理布置项目平面布置,并采取措施降低项目风险。二、调查记录对该项目建设的看法和态度?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您觉得项目建设对您工作环境的影响程度如何?

40、A.严重 B.较大 C.一般D.较小 E.不影响您认为该项目对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如何?环境空气: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水 环 境: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声 环 境: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生态环境:A.严重 B.一般 C.轻微 D.无影响该项目实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A.很大 B.不大 C.无关 D.不了解您认为该项目在运营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除了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外还应该采取什么环境保护措施?对该项目的其他建议和要求3.2网上公示我所同建设单位于2013年5月20日在新疆新源县人民政府网进行了该项目的第一次环保公示,于2013年6月

41、20日在自治区环保厅网站进行了第二次环保公示。第一次环保公示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环评工作程序、征求意见内容等,截图如图2。 图1 第一次公示截图第二次公示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的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本项目位于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玉西开普台村差勒德萨伊沟,距伊宁市200km,新源县城20km,南距218公路6km,距两钢30公里,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交通便利。本项目通过对干选后的矿石进行三磨五段磁选、两段电磁的工艺,实现对低品位磁铁矿、褐铁矿、镜铁矿等铁矿石的精选。项目生产规模为日产铁精粉1500吨,年产铁精粉30万吨。原矿来源于鑫

42、源矿业苏洛铁矿,位于项目北1km的山上,经干选后运至本项目进行精选,年处理铁矿石100万t,日处理5000t。(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本环评通过对该项目性质的分析,确定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尾矿库的工程占地、植被的破坏、对周边野生动物生活的影响以及造成水土流失等,项目运营期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尾矿砂、废水、尾矿库带来的环境风险以及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三废,另项目选址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三)具体要求采用的环保措施(1)污水治理方案:已建循环水池,尾矿库循环用水量达80%,增建化粪池、尾矿沉淀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

43、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直接用于厂区绿化。精矿与尾矿砂含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2)生活垃圾处理:为防止地下水污染,本项目不设置垃圾填埋场,要求购买可托运防渗垃圾箱,日常垃圾收集于垃圾箱内,定期拉运至新源县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3)尾矿砂:抽出尾矿砂风干后出售,不能出售的尾矿砂统一堆放在固定地点,周边用围墙围起,防止大风造成的扬尘污染。(4)水土流失防治:原料堆场及精粉堆场高度不得高于5m,防止水土流失造成的滑坡等灾害造成经济损失。(5)土地复垦方案: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矿山土地复垦方向为尽量恢复原有地貌景观或与周边地貌景观相协调,恢复大部分土地的使用功能。(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综上所述,本项目铬铁矿的开发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政策,推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周边闲散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带来经济收入。项目运营期和服务期满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环评针对项目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项目按照提出的有效措施整改后,可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本环评认为本项目在充分做好已编制的地质灾害报告和水土保持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