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6444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附件1 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试验及基坑涌水量评价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二0一0年五月 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试验及基坑涌水量评价 编 写: xxx审 核: xxx审 定: xxx院 长: xxx编制单位: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证书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x级证书编号:xxxxxx编制日期:二0一0年五月 目 录1 前言1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12.1 地形地貌12.2 含(透)水层及隔水层特征13 抽水试验孔地质概况及钻孔结构14抽水试验24.1 设备及地面排水24.2 抽水试验类型及抽水试验段钻孔结构24.3 抽水试验过程35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35.1 圆砾层

2、35.2 基岩层36 基坑涌水量估算4附图01 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孔、观测孔岩性及钻孔结构图 附图02 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1 前言受xxxx委托,我院承担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在工程勘察期间,根据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设计书及xx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抽水试验孔设计书的要求,为取得该场地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基坑涌水量及其对基坑工程开挖及基础施工的影响,进行本次抽水试验。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2.1 地形地貌拟建的xx综合改造项目位于xx。原为xx市场用地,场地相对平坦,标高87.

3、6687.36m。2.2 含(透)水层及隔水层特征本场地由上至下地基土岩层为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圆砾层、次生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为中石炭统大埔组(C2d)地层,岩性为灰、浅灰色白云岩,浅层岩溶发育,风化强烈,裂隙较发育。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井位区属岩溶发育中等弱发育带,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岩溶裂隙发育地段富水性较好。根据钻探资料,上部粘性土层为隔水层,而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与粘性土中,无统一水位,主要为降水渗入及生活排水的补给。圆砾层为弱含水层;下伏基岩的强、中风化层成为场地主要含水层,微风化层裂隙局部发育,揭露深度内岩溶不发育,仅4号孔见有溶洞。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水,具弱承压性,上部的圆砾层孔

4、隙水与之存在一定水力联系,初见水位一般6.50 m-遇基岩面处,稳定水位埋深8.50m-10.00m,地下水的补给为降水补给及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结合场地地下水特征,本次勘察抽水试验主要针对圆砾层孔隙水及岩溶裂隙溶洞水进行。3 抽水试验孔地质概况及钻孔结构1、抽水孔为25号孔,位于场地偏南的5#楼,孔口高程89.67m,孔深04.10m为杂填土,4.10m4.80m为粘土,4.80m15.00m为圆砾,圆砾层中夹有粉质粘土透镜体(9.50m13.30m),15.00m17.30m为次生红粘土,17.30m46.60m为中石炭统大埔组(C2d)白云岩,(其中17.30m34.30m为强-中风化

5、)。钻孔初见水位5.00m(高程84.67m),终孔稳定水位8.60m,(高程81.07m)。2、67号孔观测孔,位于25#抽水孔北19m,孔口高程89.74m,孔深00.60m为杂填土,0.60m5.30m为粘土,5.30m13.00m为粉质粘土,13.00m20.40m为圆砾,2040m21.60m为次生红粘土,21.60m30.20m为中石炭统大埔组(C2d)白云岩,(其中21.60m24.50m为强-中风化)。钻孔初见水位12.50m,(高程79.24m),终孔稳定水位8.70m(高程81.04m)。3、23号孔观测孔,位于25#抽水孔西41m,孔口高程89.30m,孔深04.00m为

6、杂填土,4.00m7.00m为粘土,7.00m9.00m为圆砾, 9.00m14.00m为次生红粘土,14.00m35.70m为中石炭统大埔组(C2d)白云岩,(其中14.00m28.30m为强-中风化,于18.20m21.80m为一充填溶洞)。钻孔初见水位14.00m(高程75.30m),终孔稳定水位8.60m(高程80.70m)。各钻孔结构及地质特征见附图1。4 抽水试验4.1 设备及地面排水1 本次抽水试验设备主要为:抽水泵1台(100QJ型深井潜水泵,扬程50m)、100型钻机1台,其它观测设备有:电子表、三角堰板、电线测绳、电阻表等。2 地面排水措施主要为消防水管、PVC塑管,抽水沿

7、排水管往南面路边下水道排放。4.2 抽水试验类型及抽水试验段钻孔结构根据含水层特征及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本次抽水试验为承压水非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后经综合分析,确定分别对圆砾层和基岩两个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每个含水层至少作二次降深抽水。其中圆砾含水层厚度按10.20 m,下168花管4.50 m;基岩150孔径至22.60 m,下146花管3.20 m;130孔径至34.30 m,110孔径至46.60 m。4.3 抽水试验过程4.3.1 圆砾层抽水试验于2011年4月23日10时开始抽水,采用流量为5m3/h的深井潜水泵,泵头置于孔深16.00m,水位埋深为8.60m,由于钻孔涌水量小,只作

8、一次降深抽水,抽水时间4小时,水位降深7.40m,涌水量0.87ls(3.13 m3h)。与主孔相距19 m的67号及相距41 m的23号观测孔水位没有下降。4.3.2 基岩含水层抽水试验于2011年5月3日15时开始抽水,作一次降深抽水,采用流量为10m3/h的深井潜水泵,泵头置于孔深24.00m,水位埋深为8.60m,降深抽水后稳定水位埋深14.30m,稳定时间2个小时,水位降深5.70m,涌水量2.47ls(8.88 m3h),停机后观测恢复水位,70分钟后水位恢复至8.60m,总的恢复时间水位观测时间5个小时。与主孔相距19 m的67号及相距41 m的23号观测孔水位分别下降1.90

9、m、1.00 m。5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5.1 圆砾层 本场地按远离边界,抽水为井壁、井底进水方式的完整井稳定流抽水,按式: K=k:含水层渗透系数(m /d),Q:抽水试验稳定流量,取75.17 m3/dH:地下水位面到含水层底面的厚度,取10.20 m R: 抽水影响半径 (m),取19.00 mS : 抽水水位降深(m),取7.40 mr:抽水孔过滤器半径(m),取0.085 ml:过滤器长度(m)。取4.50 m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K=7.84(m /d)=9.0710-3。5.2 基岩层 本场地按远离边界,抽水按承压水非完整井稳定流抽水,按式: K=0.366Q(ls) (lg(al/r

10、) (岩土工程手册表7-2-7)k:含水层渗透系数(m /d),Q:抽水试验稳定流量,取213.12 m3/da: 取1.6,S : 抽水水位降深(m),取5.70 mr:抽水孔过滤器半径(m),取0.075 ml:过滤器长度(m),取3.20 m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K=7.84(m /d)=9.0710-3。6 基坑涌水量估算本次勘察现场抽水试验表明,场地内圆砾层孔隙潜水水量较小,约75.17 m3/d,且分布不连续,局部(尤其场地西面)该层缺失,可见场地主要含水层为下伏的强-中风化岩,具承压性,该基坑工程开挖后,局部将揭穿孔隙潜水含水层稍密状圆砾(第层),该层与其下的岩溶裂隙溶洞水的水力联系

11、密切,平水期基坑底与地下水位的水头差为2.50m,雨季达3.50m左右;为了保证地下室底板的顺利施工,地下水位必须降到板底面以下至少0.50m,即标高77.50m,水位降深最大为4.00m。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按远离边界、均质含水层承压完整井的条件,确定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为Q=2.73kk: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m /d),k =(1.18+7.84)2=4.51m/dM:承压含水层平均厚度(m):取15m;R: 基坑降水影响半径 (m) : R=10S104.00=84.90(m)S : 基坑水位降深(m),取4.00mro: 基坑等效半径(m),r0=0.29(a+b)= 0.29(184+68)=73.08 m代入公式计算得基坑开挖降水到基底面下0.50m时,基坑涌水量为:Q2206.48m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