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技术要点,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来第二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技术要点,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来,背景:我国是一个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复杂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并且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特点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突出地位。在一些地区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恶化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引自中国地质环境公报(2007年度),管理职能: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将防治地质灾害的职责赋予国土资源部。法制建设:在总结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2、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3月2日颁布并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规章,为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打下了一个新的基础。办法有总则、规划、预防、治理、奖励与惩罚、附则共六章二十八条,其中在第三章预防第十五条中明确提出: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第十六条明确提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
3、质灾害的可能性;拟采取的防治措施。1999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392,号),作为贯彻实施4号令的具体通知,明确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作为附件下发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作为具体实施的技术依据。至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正式起步。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颁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条例分总则、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灾害治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四十九条。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第二十一条中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
4、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内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提出了评估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第二十三条中禁止评估单位越级评估、无证评估。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颁布,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制建设由部门规章提高到,国家层次上的法规建设。为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2004年3月25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
5、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同时作为附件下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目前执行的技术要求。2005年1月13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0510号),针对我省实际,提出贯彻落实评估制度、加强评估工,作监督管理、严格按级别评估、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加强成果审查监督、加强评估质量控制、实行专家审查制、实行备案制度等具体规定,为我省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奠定了基础。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中为什么提出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是为什么崩塌、滑坡、泥石流、
6、地面塌陷等之所以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而成,为地质灾害,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工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威胁的地方;二是不适当的工程活动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因此,在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针对这两方面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或减少地质灾害,避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目的。,技术要求修改前后的主要变化:1999年实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与2003年实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主要不同点:1、名称不同
7、。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改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评估的内涵更广,不仅是针对建设用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城市规划区、村镇规划等也可能需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名称更加准确。,2、现技术要求更加明确了评估范围的界定。3、现技术要求强调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并提出了地质灾害调查内容与要求。4、现技术要求对危险性分级主要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并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而原技术要求主要是根据灾害体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5、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在现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了适宜、基本适宜、适宜性差的具体对应条件,概念更加准确。原技术要求中没有明确。6、现技
8、术要求中明确提出附图的编制要求。总体上,现技术要求更全面、细化,更合理也更易于操作。,第二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技术要点,前 言评估任务由来要点:评估任务由来,简要说明单位拟做什么工程(或规划区),委托单位承担建设工程(或规划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工作起止时间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过多介绍项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情况,反而出现画蛇添足的效果。评估工作的依据要点:评估工作依据,一般写上国务院394号令、国土资源部69号文及附件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10号文和项目合同即可。容易出现的问题:书写时格式不准确,少数将附件(技术要求)漏写。,主要任务和要求要点:主要任务和要求,不管是哪一级评估,
9、其任务是相同的,主要是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但其要求是不同的(表一)。,表一 不同级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照表,用词说明:调查工作程度用词说明如下:1、“查明”,以地面调查和控制性勘查、试验为主。2、“基本查明”,以地面调查为主,辅以验证性勘查、试验工作。3、“初步查明”,以搜集资料为主,辅以地面调查。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这里还有三组概念性用词:充足的、足够的、必要的;初步评估、概略评估;有效的、,可行的。本人尚没有查到准确的定义,希望各位通过自己的理解或查阅有关资料,领会其真正的
10、含义。容易出现的问题:千篇一律,没有与评估对象结合;将不同级别评估的要求混淆;将任务与工作方法、工作手段混淆在一起。,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要点:对于建设工程,应详细介绍工程整体情况和各建(构)筑物的分布位置、规模(长、宽、高)、结构、基础形式及埋深,拟建场地整平标高,填方或挖方的范围及填(挖)高度;对于规划区,应介绍规划性质,功能分布。征地范围的拐点坐标编号列表表示。一般工程布置可在附图上表示,工程较复杂时可附工程布置图。特殊项目需说明施工工艺。,容易出现的问题:建设工程与规划项目混淆不清;工程概况介绍不全,尤其是缺少与评估有关的要素;与评估无关的内容介绍过多。工程
11、布置在图上对不上。施工工艺交待不清楚。二、以往工作程度要点:重点介绍工作区及周围近年来完成的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及水工环地质(特别是灾害地质)成果,并对这些成果为本次评估提供利用的程度进行评述。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工作区以往地质工作不熟悉,遗漏主要的成果;罗列较多与评,估工作无任何关系的成果;有些成果比例尺太小,评估无法利用;对所列成果缺少必要的评述,不清楚究竟本次评估是否可利用;本次评估直接引用的成果缺乏评述。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要点:工作程序在技术要求中有固定的框图,工作方法可分为收集资料、野外调查、物探、钻探、取样测试、综合研究等系列过程,野外完成的各项工作均作为实物工作量统计。同
12、时对野外工作三级质量管理和结果进行评述。,容易出现的问题:文字中不按每项工作一一叙述,或叙述时没有对每项工作的部署、具体方法和预期达到的目的进行表述,文字过于简炼;很多工作评述与项目工程结合不够,或不符合本项工程的要求;工作量统计表中将收集资料、编图等统计在内;野外工作质量评述写法不当,将室内工作及报告成果作为质量评述。,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要点:评估范围根据各评估项目所面临的地质灾害威胁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确定是否外扩和外扩的范围,必须满足“技术要求”中的规定。评估级别依据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确定,项目重要性依据各行业设计规模划分的大、中、小型对应重要、较重要、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
13、境复杂程度对应“技术要求”中表5-2的五项条件逐一对照确定。容易出现的问题:评估范围不符合“技术要求”中的规定,如可能受斜坡崩、滑灾害危害的没有到第一斜坡带,可能受泥石流危害的,没有包括其流域范围,重要的线路工程两侧没有外扩5001000m等等;评估范围确定理由论述不足或没有说明外扩的理由,只说明方向外扩多少米;项目类型确定依据不充分或表达不清楚,有些简单写按照“技术要求”确定,但技术要求中并没有列出所评项目的重要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表述不准确或漏项。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要点:紧紧围绕评估阐述背景条件,为评估,提供所必要的地质依据。根据评估区不同的成灾特点,有所侧重阐述有关的地层、构造、工
14、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特征等。容易出现的问题:掌握资料不全或资料陈旧,对本次施工的物探、钻探和测试成果分析研究不够,尤其是物探成果解译粗糙。有些手段在工作方法中提到但没有成果应用(如遥感解译等)。文字不够精炼,在报告结构上篇幅过长。,一、气象、水文要点:气象资料要有资料来源,时间段,极值资料要有具体年、月、日,气象参数要齐全;水文条件主要是与评估区有关系的地表水体,水文要素齐全,且离评估区较近的监测资料。要素的阐述应围绕后面评估内容有所侧重。容易出现的问题:资料来源、资料的时间段不清楚,极值资料没有具体时间,资料年代久远;过于简略,要素不全;水文要素
15、不全或资料离评估区较远。,二、地形地貌要点:地形、地貌分别叙述,要有区域地形地貌与评估区地形地貌的概念,地形主要写评估区地面形态,地貌在交待区域地貌单元的基础上,重点划分评估区的微地貌(包括人工地貌)的标高、坡度、地面切割程度、组成物质及与评估区的位置关系等一一阐述,并附地貌图或地貌第四纪地质图,现场典型的地貌照片。容易出现的问题:地形地貌不分,混在一起描述;地貌单元不清楚,一级地貌单元,和次级地貌单元描述时交叉、微地貌划分不准确或划分不够具体;地貌描述内容不准确甚至没有对微地貌一一描述,地貌图编制不规范,缺少地形线或高程点标记,图面比例尺过大或过小,文图不对应。三、地层岩性要点:要有区域地层
16、和评估区地层的概念,区域地层可简要列表介绍,评估区地层必须按时代从老到新一一介绍到地层组,并附基岩地质图或基岩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层不,发育可附地质图),在此强调一下,作为一份报告中,地貌图与地质图范围及比例尺最好一致。野外典型的地层剖面照片。容易出现的问题:区域地层与评估区地层概念不清楚,评估区地层介绍过于简单,尤其是与成灾有关的地层;地层岩性及厚度前后描述混乱,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中不一致;地层没有到组(尤其是第四纪地层),缺少厚度和产状;缺少必要的平剖面插图或有插图但编制不规范,比例尺过大或过小,文图不对应。,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要点:地质构造主要介绍评估区所属的构造单元,评
17、估区及周围构造类型(褶皱、断裂、断陷盆地等),对各类型构造形迹一一阐述,与评估区无关的构造可简述(与所附基岩地质构造图相对应)。区域地壳稳定性主要说明区域新第三纪以来升降运动特征及断裂的活动性,地震活动特征。容易出现的问题:资料来源较乱,几种观点混合;叙述过于简单,文图不对应。新构造运动特征依据不足;地震描述范围过大或过小。,五、工程地质条件要点:对于岩石分类,建议按工程地质手册中分类方法,根据成因分为岩浆岩建造、沉积岩建造、变质岩建造三大类,再根据岩石坚硬程度(饱和单轴干抗压强度)划分到工程地质岩性组(如较坚硬坚硬中厚层状砂岩岩组)。土体建议按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分为一般土和特殊
18、土两大类,一般土分类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按其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便,于与岩土勘察资料衔接),分类一一描述;特殊土分类根据安徽省实际情况,将膨胀土、软土(淤泥质土、淤泥)、液化砂土、填土作为特殊类土单独描述(其判别标准参照相关的规范)。各岩(土)体描述均应有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质数据,尤其是反映其特征的主要指标,如软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和孔隙比,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等。土体同时还应交待清楚其厚度和埋藏深度及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施工钻孔柱状图应附在报告后面,同时附上物理力学测试成果表原件复印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岩石工程地质岩组命名不规范,描述与物
19、理力学性质不对应;土体描述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不经分析直接将工勘资料引用过来,各岩性层与地层时代的关系不清楚。缺少必要的物理力学测试资料,厚度和埋藏情况交待不清楚。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阐述不严谨,采用平均值或将低于界限值(特殊土)的指标作为其评价值。多层岩土体缺少必要的综合剖面图,或者所附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内容不符合要求。未附钻孔柱状图或测试成果表,有些提供的物理力学测试资料的单位未进行计量认证。,六、水文地质条件要点: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划分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层)组,对各含水岩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富水性、水质、水力性质、水位及动态变化特征、各含水岩组之间的水力联系、地
20、下水补径排条件等进行描述。对可溶岩应详细阐述地表岩溶特征、钻孔或坑道等地下岩溶发育特征,确定岩溶发育率指标。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地下水类型划分不准确,甚至按地层划分含水岩组;缺少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对与成灾有关的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不清楚(如岩溶塌陷区的岩溶分布、发育特征,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地面沉降区的含水层分布、埋藏及含(隔)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压缩层岩性、厚度,地下水降落漏斗特征及发展趋势等)。缺少必要的控制性水文地质平、剖面图。,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要点:对评估区及周围各种工程建设而破坏地质环境的活动(包括采矿、抽排地下水、道路建设、水库建设、房屋建设等工
21、程活动)进行阐述。容易出现的问题:将正常的农业生产列入破坏地质环境活动;与拟建工程结合不够。,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总体要求:在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调查清楚各类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并附典型的灾害照片。灾害类型:根据安徽省地质环境条件及因地质因素造成工程建设产生危害的特点,目前确定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包括河湖岸崩、边坡崩塌、基坑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面沉降、膨胀土变形、软土变形、砂土液化等。其他类型灾害
22、可根据评估区实际情况增加。注:我省地裂缝往往是伴随其他灾害产生的一种形迹(现象),一般不单独作为灾种评估。,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要点: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稳定性等。现状强调的是已发生的灾害,对于潜在不稳定斜坡(或边坡)等现状没有发生灾害的作为预测评估的对象。现状没有灾害时,可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野外调查时需注意已有工程是否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并了解当地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防治成效。容易出现的问题:评估范围不够,不能反映出灾害产生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同类建设项目现状灾害的调查;将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概念混淆,文字中出现预测的语气;内容过于简单
23、,缺少必要的论证,结论含糊其词。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要点: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一级评估要求对每一个灾害体逐一进行评估;二级评估可对各类灾害逐一进行评估,也就是可以按灾种分别进行初步评估。评估主要内容是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当地采取的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容易出现的问题:评估不够细致,资料不全,缺少必要的平面图或剖面图;对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致灾引发因素研究不够深入,规律性和特殊性阐述不准确;对灾害体的稳定性研究不够,危险性与危害程度结论模糊;危害对象不清楚,与拟建工程(或规划区)结合的不够。,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总体要求: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
24、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预测评估必须结合拟建工程进行,拟建工程较多或分散时,可按灾种或拟建工程区分别进行预测评估。评估方法:预测评估的方法在“技术要求”中已明确提出,可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字统计法等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工作中所做的物探、钻探、测试成果或引用的主要勘查资料应作为附件附上。各类灾害主要预测内容:崩塌:应确定属岩体崩塌还是土体崩塌,阐明可能崩塌的边坡长度、临空高度、坡度、岩层产状及与坡向的关系,岩石裂隙发育情况及岩体破碎情况,崩塌的类型(倾倒式、滑移式、鼓胀式、拉裂式、错断式)及体
25、积、崩塌方向、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大小,多处崩塌段可将主要判别要素列表,表示。对于边坡或危岩体的稳定性可采用赤平投影等方法判定。滑坡:应确定属于堆积层滑坡、岩质滑坡或者是变形体,阐明可能滑坡的斜(边)坡长度、临空高度、坡度、岩层产状及与坡向的关系,岩石裂隙发育情况及岩体破碎情况,土层厚度和岩性结构,可能的滑动面及体积、滑动方向、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大小,有条件时对于堆积层滑坡可采用瑞典条分法或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岩质滑坡可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其稳定性。多处滑坡段可将主要判别要素列表表示。,崩塌、滑坡评价可参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要求。泥石流:对于泥石
26、流沟的判别,一是从大河与沟口堆积物的关系可以判别(如大河被堆积物挤弯),二是从堆积物分选情况可以判别,扇口地带为细颗粒,前缘地带为粗颗粒,沉积物呈条形排列,与洪水沉积物特征相反。泥石流沟的易发程度可采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中附录G.1中15项影响因素进行评判,对得分为极易发、中等易发、轻度易发的沟谷,可判定,为可能遭受泥石流灾害危险性,不易发生的可判定为不遭受泥石流灾害。暴雨型泥石流发生与否的综合判别式:Y=RMY泥石流发生的综合判别指标:当Y35时,发生泥石流的机率约为85%;当Y35时,不发生泥石流的机率约为83%;当Y=2535时,即介于泥石流可能发生与
27、不发生之间,而发生的机率约为64%。R降雨条件函数,与24小时降雨量、最大小时降雨量、最大10分钟降雨量有关。M流域环境动态函数,与易发因素动态统计权重及量化评分值有关。泥石流活动与防治(谭炳炎),岩溶塌陷:对于覆盖型岩溶分布区,预测其岩溶塌陷灾害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可溶岩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尤其是浅部开口溶洞、溶沟、溶槽的发育情况,地表岩溶发育密度(个/km2)和地下岩溶率钻孔岩溶率(%)或钻孔见洞率(%),溶洞充填情况,可溶岩的富水性(单井涌水量或泉流量)等;二是上覆松散层的岩性、结构、厚度、透水性和富水性,有无土洞及其发育和充填情况;三是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天然波动型还是人工干扰型)这
28、是能否产生岩溶塌陷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位降深及降落漏斗范围、形状,水位波动位置,今后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等。对于已产生塌陷区须阐明塌陷发生的时间、塌洞平面形态及规模、塌陷深度、塌洞数量及分布位置,塌陷在时空上与地下水疏干的关系,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当地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成效,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必须全面收集塌陷区有无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及地面变形监测等资料,开采疏干型必须了解开采井的数量、开采量及分布情况,今后开采趋势,矿山疏干型必须了解矿山开采现状和今后开采设计,矿山采取的堵水措施及成效等。,自然因素(降雨、干旱、洪水、地震),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坑道排水、抽水、蓄水、引水灌溉、加荷、振动等),
29、岩溶洞隙的存在,一定厚度的盖层,地下水的活动,土 洞,塌 陷,塌陷地质环境,岩溶塌陷形成条件框图,中国南方岩溶塌陷(康彦红、项式均等著),采空塌陷:阐明采空区与评估区的位置关系,矿体埋藏深度及位置,矿体顶板岩性结构,采矿方法及是否有保留矿柱,矿山今后开采设计或闭坑时间,根据塌陷移动角计算其塌陷影响范围(需附计算剖面图),并根据矿体厚度和塌陷系数计算其最大塌陷深度,目前对于煤矿有比较成熟的规程,一般都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有关规定评价,但对于非煤井采矿山目前没有较成熟的规程,实际应用时也借鉴上述规程进行预测(有待今后研究成果的突破)。有些正规的矿山在开采设计时,
30、已计算了塌陷,影响范围及不同地区的塌陷深度,成果可直接引用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已产生塌陷的地区需调查清楚塌陷的面积、塌陷深度、塌陷时间、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成效,矿山有监测资料时必须收集加以分析。地面沉降: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一是各含水层岩性、厚度、埋藏位置、主要压缩层岩性、厚度及埋藏条件;二是各含水层富水性及其水力联系、地下水天然水位、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开采层位;三是地下水开采(或疏干)量、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中心地下水位变化历时曲线,、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今后地下水开采(或疏干)量的变化趋势。目前我省没有系统开展过地面沉降灾害的勘查研究工作,一般类比阜阳市地面沉降临界水位、水位
31、下降速率和沉降速率等参数进行预测,但必须要对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类比后方可。膨胀土变形:现场调查有无因膨胀土变形产生的房屋、道路等开裂现象,当地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成效,现场取样进行自由膨胀率测试,并对其平面和垂向上膨胀性变化进行分,析,计算大气影响深度和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软土变形:阐明软土的厚度、埋藏深度、分布范围,取样测试(或收集利用)其物理力学性质,尤其是确定软土界限指标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液限等指标要齐全。砂土液化:对全新世沉积的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判别,阐明其埋藏深度、砂土或粉土的厚度及密实程度、土颗粒大小(需做颗粒分析样),根据现场钻孔中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触探成果进行液化势的微观判别,
32、当实测值低于临界值则判别为液化土,再根据标准贯入资料进行液化指数的判别。,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要点:是指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根据工程建(构)筑物的基础特点及施工过程中及以后需整平削坡、开挖、切坡、采空、排水等的具体情况,对其形成的边坡、深基坑、采空区、疏干漏斗等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基坑崩塌、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按灾害类型分别进行预测评估,采用定性分析类比或定量计算,的方法对灾害的规模、危险性等级进行划分。如果已经产生了的灾害,工程建设要预测其加剧的可能性、危险性及危
33、害程度。容易出现的问题:评估的针对性不强,没有结合具体工程建(构)筑物评估;评估的程度不够,对每一灾种的预测依据不足,缺少必要的支撑条件,类比条件阐述不清楚,使用了假设条件;灾种含糊,特别是崩塌和滑坡,常混在一起写而不进行分别评估;没有达到定性半定量的要求,结论含糊。切坡段的长度和高度不够细化,文图不对应。,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要点:是指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及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一方面考虑工程引发的灾害可能也是建设工程本身遭受的灾害,关键要考虑区域上地质灾害或背景条件决定的致灾情
34、况,结合工程建(构)筑物进行针对性评估。如可能遭受潜在不稳定斜坡产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可能遭受区域地下水下降产生的地面沉降灾害、岩溶塌陷灾害,,可能遭受区域采矿引发的采空塌陷灾害,可能遭受致灾类特殊土产生的变形灾害(膨胀土、软土、液化砂土)。容易出现的问题:缺乏对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承灾对象的价值、可移动性等)的研究,照搬标准,容易得出夸大或缩小危险性等级和危害程度的错误结论。评估与工程建(构)筑物结合的不够,一带而过,针对性不强。缺乏对灾害成灾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研究,依据不充分。大量抄用教课书上的理论作为评估依据。同一灾种和致灾因素在引发和遭受中重复评估。,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
35、合分区 评估及防治措施总体要求: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要点:分区原则根本的要点是“区内相似,区际相异”。量化指标参照有关规范和规程,并结合安徽省具体情况确定(表二)。现有量化指标的优点与不足:优点是确定了明确的指标,便于
36、对各灾害进行危险性等级划分,同时也便于省内统一对比,掌握尺度。缺点是部分指标尚不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下各类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点及对工程危害性的特点,往往对危险性等级划分结论产生不准确的判定。作为危险性评估,关键是要考虑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表二 安徽省目前常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量化指标,注: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级别,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及承灾对象的社会经济属性上入手,“技术要求”中已给出了划分危险性大小的判定依据,即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和危害程度!并不完全是依据灾害体的规模,规模小不等于危害也小。如崩塌、滑坡灾害,是按照灾害体积规模(大、中、小)对应划分危险性等级(大、中、小),在
37、中低山区线状工程评估中,崩塌、滑坡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对工程产生的危害大,防治工程也复杂,如用现指标划为危险性小区将出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这就特别需要强调发育程度和危害程度,推荐采用规模及危害对象等级进行划分(表三、表四)。,表三 崩塌、滑坡灾害危害对象等级划分表,注:引自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表四 崩塌、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量化指标(推荐),注:以从高原则确定危险性等级,泥石流根据规模确定危险性也欠妥,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很难确定其一次泥石流的规模,推荐采用泥石流规模(主要针对已产生泥石流区)、泥石流沟易发程度和潜在危险性大小进行划分(表五)。,表五 泥石
38、流灾害危险性等级量化指标(推荐),注:1、指标来源引自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2、易发程度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附录G.1确定 3、根据从高原则确定危险性等级,岩溶塌陷按现在指标,很多浅覆盖型灰岩分布区都划到危险性大区,但实际上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并没有产生过岩溶塌陷,今后地下水动力场也不会改变,仅仅根据其盖层厚度和岩溶发育率判定可能遭受岩溶塌陷灾害的危险性为大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有些地方受地下水动力场影响,在岩溶发育条件类似的条件下,覆盖层厚度大的地方比厚度小的地方塌陷更严重(如安庆铜矿岩溶塌陷区),近来有评估单位根据地质灾害勘查,指南一书中提出的经验指标
39、法判定,将极易塌陷、易塌陷和不易塌陷对应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小,虽然也存在没有考虑承灾对象危害程度的缺点,但从塌陷发生的可能性上比现指标更合理些(表六)。,表六 岩溶塌陷经验预测指标表 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刘传正),注:以岩溶塌陷的三个基本条件作为判别依据,总指标为100;以降水入渗为主致塌地段,水指标为40;预测地段近期曾发生塌陷,指标为100;判别标准:指标90,极易塌陷地段;7189,易塌陷地段;70,不易塌陷地段。,采空塌陷、地面沉降也面临问题,虽然考虑了发育程度,但与承灾对象受灾的危害性关系不密切,比如塌陷区不是进行工程建设,而是作为灰库等堆放场地,其受灾对象的危害性就与建设工
40、程不一样,同样划为危险性大区就不合理,另外不同建(构)筑物,对地面变形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建筑物来讲,位于塌陷区不同的地带其遭受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必须要考虑承灾对象的特定要求才更合理。软土变形的厚度指标也存在问题,一般,只要在软土区建设工程,不管是线状工程还是场地工程,基本上都采用桩基础,对于10米甚至数十米厚的软土,只要做好施工设计和施工次序,防治难度并不大,确定为危险性大级显然与适宜性评估中的防治难度也对应不上。关于量化指标的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性,需要我们所有的同行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目前的量化指标不能认为是唯一的、不变的,只要能提出合理的依据一定是可以完善的。,二
4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要点: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按分区原则和量化指标划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段)。区(段)名称可按地名+主要灾种+次要灾种+危险性等级+区(段),线状工程以里程桩号代替地名。分区描述中概略阐述区内地形地貌、地层构造、主要工程建筑物情况,然后分别简要叙述区内的各类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危险性等级,最后给出总的结论。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区内的工程结合不具,体,对承灾对象的社会经济属性考虑不够,危险性等级划分不合理。分区中没有体现“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分区不够合理;描述过于简略。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要点: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大小,是否需要设计防治工程
42、及防治工程复杂程度进行划分。文字描述中要强调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工程建设可能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大小和防治难度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大、中、小级一般对应防治难度为防治难度大、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易于处理三个级别,确定适宜性评估结论为适宜性差、基本适宜和适宜。容易出现的问题:适宜性分区与危险性等级不对应;没有体现防治难度大小。四、防治措施要点:根据灾害类型和建设工程特点,逐一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注意一级评估须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建议,二级评估要求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与建议,三级评估只要求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容易出现的问题:没有结合工程建(构)筑物的特点,针对性不强;与
43、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标准不符;达不到与评估级别相应的要求。提出一些业主不可能做到的措施建议,或是业主本身必须要做的工作。结论与建议要点:结论中逐条写上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项目重要性和评估级别及评估方法,现状评估的结论,预测评估的结论,综合评估的结论(包括分区和适宜性结论)。建议主要写评估中没有涉及但又有必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容易出现的问题:条理不清楚;结论与评估不一致;建议内容与评估内容重复(尤其是防治措施)。成果图件:“技术要求”规定成果图件包括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成图比例尺以委托单位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自行确定。要点:1、地质灾害分布图(由平面图、镶图与剖面图
44、、大型或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组成),平面图内容:主要有四个层次内容,按规定的素色简化表示地理、行政区划要素;按GB12328-90规定的色标,以面状普染色表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用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表示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要素;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点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危险性等。镶图与剖面图: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可在平面图上附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同时附区域控制性地质地貌剖面图。,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形成条件与成因、危险性与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2
4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由平面图和综合分区(段)说明表组成)平面图内容:主要有五个层次内容,按规定的素色简化表示地理、行政区划要素;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符号分门别类的表示建设项目工程部署和已建的重要工程;,用面状普染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三级综合分区;以代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一般可划分为重点防治点(段)、次重点防治点(段)、一般防治点(段);用点状符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一般可分为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监测预警措施。综合分区(段)说明表:内容包括危险性级别、区(段)编号、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发育强度与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建议等。安徽省目前对于
46、一些背景条件简单、地质灾害类型和数量较少的场地评估时,可将两张图合并为一张表示,但其主要内容应齐全。,容易出现的问题:图面比例尺过小,不便于阅读。图面负担过重,层次不清晰,主次颠倒,需要表达的内容看不清。地质背景以地层替代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地理及行政要素资料陈旧,也没有进行必要的简化。缺少控制性地质地貌剖面图,综合分区说明表内容不齐全,平、剖面图不对应。图面表达方式不符合要求,如坐标不准确、普染色不符合规定要求、点或线状符合不清晰、没有责任制表、图名写错等。地质灾害防治分级和防治措施没有。,总体要求:工程概况清晰、地质环境条件清楚、现状和预测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和稳定性、危害性及危险性论述依据充分(尽可能多附平、剖面插图),结论准确,紧密结合拟建工程(或规划区),文字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图件清晰美观、内容齐全。,以上是我个人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践工作中,结合参与评审相关成果的体会得出的一点粗浅理解,在此之前征求了部分省内专家的意见并作适当补充调整,仅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