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7023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7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培训(1).ppt(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基础知识,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1)经济学:资源有限、稀缺VS人的欲望无限两个前提下的资源有效配置。2)传统经济学三要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3)劳动力:提供“劳动”的人(能够且愿意)P5。4)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供给、流动、配置的市场(P11)。5)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即劳动经济学。,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相对的: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和愿望。2)绝对的:只要有人类的需要就会资源稀缺。3)本质是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生产力=支付力,生产量有限,所以支付力就有限。2.效用最大化:1)效用:经济学术语,是用来衡量消费者

2、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2)效用最大化:个人在可支配的资源约束下,追求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货币形式。,080586,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是什么”现象本身,客观。2)规范研究:“应该是什么”带有价值判断。,080526,3、什么是劳动力供给?,1)劳动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分析劳动力变动的工具)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2)劳动力供给:在一定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3)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3、程度,也叫工资弹性。(070526),关于劳动参与,1.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参与劳动不同)1)考虑年龄性别问题2)几个趋势:15-19;女性;老年;25-552.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假说:1)经济周期:总体经济运行的繁荣与衰退周期性交替。经济危机。2)几个概念:一级劳动力(成年男性);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失业率(后面会讲)3)附加性劳动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正相关;4)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负相关。,4、什么是劳动力需求?,简单地说:企业需要人。定义:企业(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雇佣意愿)并能够(支付能

4、力)雇佣的劳动量。,5、知识难点:什么是弹性(经济学概念),1.弹性:X变动的百分比带来Y变动的百分比。比如,X对Y产生影响,可以描述为Y=F(X)的形式。2.弹性系数: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用以衡量经济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假设X(W):工资率;Y(D):劳动力需求 3.则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Ed=(D/D)/(W/W)根据Ed不同取值,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5类(P8):4.需求无弹性:Ed=05.需求有无限弹性:Ed6.单位需求弹性:Ed=17.需求富有弹性:Ed1 股票8.需求缺乏弹性:Ed1 农产品(生活必需品)9.结论: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

5、低,劳动力需求增加。,6、什么是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1)几个概念:1)边际:一个量的变化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额。2)边际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贡献递减,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如吃馒头)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套用上面,企业开始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量时都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的劳动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4)边际产品: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就叫边际产量,也叫边际产品。5)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产品按现行价格出售获得的收入增量。6)边际效益MRP:以此类推7)边际成本MC:以此类推8)短期:不是时间的长短,是产量取决于一

6、个可变要素的投入(理想状态)(2)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原则(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当MRP=VMP=MP.P=MC=W,7、关于劳动力市场,(1)含义:广义、狭义之说P11。主体: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VS劳动力的使用者企业。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劳动力市场价值劳动力市场价格工资。本质:维护、反应和调节利益关系。(08050226)(2)劳动力市场均衡:1)市场均衡:市场中各相互对立的变量、因素处于一种制衡状态(理想状态),比如供需平衡。2)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的供需平衡。3)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最优分配、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7、充分就业。(3)劳动力市场静态与动态分析:1)静态:特定的时间点,或者不考虑时间因素。2)动态:考虑时间因素,8.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市场影响,(1)人口影响劳动力供给1)人口规模2)年龄结构3)人口城乡结构(2)资本存量影响劳动力需求1)资本存量:指企业现存的全部资本资源,是度量资本投入的指标。2)一般情况下:资本存量增加生产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增加。(3)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4)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070587,9、均衡价格论及工资决定,(1)均衡价格论 1)A.马歇尔提出的。2)含义:就是市场中由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不断变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商品价格的理论。本质:供需“决定

8、”价格。(2)工资决定 1)工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也叫劳动报酬。2)工资决定:劳动力供给价格、劳动力价值、劳动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10、工资形式,(1)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2)工资形式: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3)形式不同于构成(专业知识薪酬管理),工资,基本工资,福利,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实物支付,延期支付,11、什么是就业?,(1)定义: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2)分解定义:1)主体是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2)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即对社会有益(合

9、法);(小偷?性服务者?)3)劳动为有酬劳动。(家务?),人群=就业+失业+非劳动力,12、就业总量的决定,(1)几个概念1)总供给:一国一定时期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供给=国民收入。2)总需求:一国(消费者)一定时期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3)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2)宏观经济学结论:因为就业总量由社会总需求水平决定,而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就是就业总量,也是均衡国民收入,所以就业总量与均衡国民收入同时被决定。,07050386,13、什么是失业?,(1)定义:参考就业定义,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没有处于就业岗位的

10、状态。但现实中的失业率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还有隐形、显性之分。(2)类型:(071186)1)摩擦性失业:找工作、换工作的时间差;(07050327)(08050286)2)技术性失业:劳动生产率,“机器驱逐人”;3)结构性失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产业大迁移)4)季节性失业:气候影响生产等;(生产冷饮的行业)5)需求不足性失业:企业不需要人,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08050327)。(3)失业的度量:两个指标1)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2)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4)失业影响:家庭生活困难、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者精神需要

11、满足不了,14、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总量)的因素,影响因素,(1)政府支出,1)政府购买:国防、公共事务、公务员薪资等,2)转移支付: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等,(2)制度要素(071187),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2)最低社会保障:困难帮助,3)工会:协调劳资关系,(3)宏观调控: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三大作用,1)财政政策: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变动税率,2)货币政策: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3)收入政策:调整收入和物价关系、收入平等化,071127,080587,15、如何理解扩张、紧缩?,16、什么是基尼系数?(07112

12、6),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阴影面积/ODE面积取值0-1之间数值越小越平等0.2-0.4区间。我国0.46,贫富差距严峻。,071126,Thats all for the chapter 1-labor economics,and thanks.,2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200705单选,27、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00705多选

13、,86、均衡国民收入等于()。(A)消费与储蓄(B)总需求(C)投资与储蓄(D)总供给(E)消费与投资,200705多选,87、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就业人口总量(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0711单,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 GDP(D)需求弹性,0711单,27、()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071

14、1多,86、失业类型分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0711多,87、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A)工会(B)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E)劳动力供给量,0805单,26、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0805单,27、()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A)劳动生产率提高(B)气候的变化(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D)总需求不足,0805多,86、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15、(A)暂时的稀缺性(B)绝对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性(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0805多,87、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A)调节利率(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C)增减政府税收(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0805二级单,2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A)调节资源的配置(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0805二级多,86、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D)是一种岗位交换之间的失业(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第二章 劳动法,知识点概况

16、,重点内容相对较少;需要理解的内容不多,主要是识记;与法律常识部分尤其是专业能力部分的第六章有很多交叉重合;学习方法:点面结合。,1、什么是劳动法?,(1)含义的多样性(2)我国法学界的定义1)狭义: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2)广义: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3)学科:劳动法学。,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含义:基本准则、基本规范、指导思想、决定了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和核心内容。(2)基本原则特点:(070588 08050227 080588)1)体现指导性、纲领性,不针对特定和具体;2)主要内容是调整劳动关系,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

17、本质、特点;3)基本原则内容的稳定性;4)权威性。(3)基本原则作用: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制度的统一、协调;2)指导实施;3)助于理解,解释。,转下页,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4)基本原则的内容(0711原题)4.1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4.1.1 劳动权:与劳动相关的一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4.1.2劳动权内容:平等就业、自由择业(核心)、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0711原题 080589)4.1.3劳动权保障的三方面4.1.3.1基本保护:对劳动权的最低限度保护,即基本权益保护;4.1.3.2全面保护:对劳动者权益、权能的保护;4.1.3.3优先

18、保护:保护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4.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民主体现:工会、集体协商、“三方(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原则”等4.3物质帮助权原则4.3.1物质帮助权: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时有权获得社会帮助。4.3.2社会保险: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070529),接上页,08050228,3、劳动法律渊源,(1)含义:多样性,我国对劳动法律渊源的理解“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何种国家机关、何种方式、何种法律文件形式)(2)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劳动者基本权利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劳动法律:工会法、劳动法等3)(国务院)劳动

19、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4)(国务院组成部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XX省劳动合同规定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国际劳工公约7)(有权的国家机关)的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070589)(071129)(080528)其他:内部劳动规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和判例法等,4、劳动法律体系,5、劳动法律关系,5.1劳动法律关系5.1.1含义: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070528)5.1.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关系: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体现国家意识(法律规范

20、)。5.1.3劳动法律关系种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5.1.4特征:5.1.4.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5.1.4.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5.1.4.3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5.1.4.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5、劳动法律关系,5.2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5.2.1主体:雇主和雇员5.2.2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休假等5.2.3内容:权利和义务5.3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和劳动法律事件两类(当事人主观意识)。,Thats all for the chapter 2-labor legislation,and

21、 thanks.,(200705单选),29、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200705单选),28、()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200705多选),8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B)高度的权威性(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D)高度的稳定性(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特殊性,(200705多选),8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

22、意解释(E)合同解释,(200711单选),29、()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200711多选),8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物质帮助权原则(B)适用性原则(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D)灵活性原则(E)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200711多选),89、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D)休息休假权(E)职业培训权,0805二级单,27、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A)指导性(B)权威性(C)稳定性(D)唯一性,0805二级单,28、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规范企业的行为(B)规

23、范劳动者行为(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D)规范劳动力市场,0805单,2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A)劳动法规(B)劳动法律(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0805单,29,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A)34小时(B)36小时(C)38小时(D)40小时,0805多,88、以下关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D)前者所爱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0805多,89、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

24、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体息休假权(D)自由择业权(E)职业培训权,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本章主要内容,经营战略,计划与决策,市场营销,1、什么是企业战略?,(1)定义: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略与方略。(2)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企业实力,战略目标,外部环境,07110390,2、企业环境(经营环境)的结构和特点,结构:P45-46图表(1)微观环境(行业、市场)(2)宏观环境(经济、政治、法律、技术)(3)根据不确定性的四分,特点:(1)有利环境(2)不利环境,简单稳定,

25、复杂稳定,复杂动态,简单动态,风险小,风险大,3、经营环境分析,(1)方法:1)调研:口头、书面、专题调研。2)预测(2)微观分析1)现有竞争对手: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苏宁与国美/移动与联通2)潜在竞争对手:黑马。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竞争对手的产品形式。4)顾客力量:消费群体、购买动机、消费能力。5)供应商力量:生产资料成本。(3)宏观分析1)政治法律:尤其是外贸行业企业。2)经济:经济体制、经济形势、经济结构、经济政策。3)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社会文化:麦当劳、肯德基的中国化。,080590,4、企业分析,4.1分析企业资源4.1.1概念:有形、无形资产;4.1.2内容

26、4.1.2.1物质资源4.1.2.2人力资源4.1.2.3财务资源4.1.2.4技术资源4.1.2.5管理资源4.1.2.6无形资产:品牌、声誉等4.2分析企业能力4.2.1概念:组织资源形成产品满足需要的技能(基本活动+支持活动)“价值链”4.2.2分析方法4.2.2.1纵向:自己和自己比4.2.2.2横向:自己和其他比4.2.2.3财务:认识自己财力4.2.3评价标准4.2.3.1效率:投入产出比4.2.3.2效果:实际产出/预期产出,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明确企业战略目标,5、综合分析:明确战略目标,著名的SWOT分析:,劣势W,机会O,优势S,威胁T,扭转战略,增长战略,多种经营战略,防

27、御战略,5步4选择,6、企业有哪些战略可供选择?,6.1总体战略6.1.1进入战略(选择领域,决策是否进入,选择进入方式:购并、内部创业、合资)6.1.2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率;横向发展:收购产品、服务、股权;纵向发展:向前一体化、向后一体化;多样化发展: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性)6.1.3稳定战略(宗旨、目标不变,整合现有,增加竞争)6.1.4撤退战略(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资产互换、战略贸易)以退为进,不是撤出!6.2一般竞争战略:总体战略的核心6.2.1低成本战略(原则:领先即成本最低,全过程低成本,总成本最低,持久低成本)6.2.2差异化战略(

28、创新是其本质。原则:效益、适当、有效)(07050330)6.2.3重点战略(不是全面竞争,而是有选择的竞争;方式:成本优势、差别优势)6.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6.3.1新兴行业战略(特点:技术不确定、成本高、风险大合适时机、合适的方式)6.3.2成熟行业战略(特点:市场占有率竞争残酷、成本服务成为竞争中心、行业利润水平下降、行业生产力增长缓慢明确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的产品范围、购买廉价资产、选择合适 买主、工艺流程选择、参与国际竞争)6.3.3衰退行业战略(影响因素:需求状况、推出障碍、竞争格局变化领导地位、合适定位、收获战略、快速推出战略),7、企业如何实施

29、和控制战略?,7.1实施7.2控制7.2.1控制活动7.2.1.1制定战略评价标准(成效标准、废弃标准)(08050229)7.2.1.2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7.2.1.3针对偏差采取纠偏7.2.2基本要素: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绩效评价7.2.3控制方法7.2.3.1事前控制:未雨绸缪7.2.3.2事中控制:狗追兔子7.2.3.3事后控制:亡羊补牢,1.建立组织,2.配置资源预算、规划,3.激励员工实施战略,4.支持系统战略控制,8、科学决策,8.1决策定义:决策主体根据战略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8.2决策科学化:决策标准合理、信息系统有效、决策

30、观念系统化、决策程序科学、决策方法科学。8.3决策方法8.3.1确定型决策方法8.3.2风险型决策方法8.3.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8.3.1确定型决策方法,8.3.1.1确定型决策:影响因素完全肯定,而且经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每个方案的明确结果。“单纯择优”。8.3.1.2数学方法8.3.1.2.1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8.3.1.2.2线性规划法(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函数)8.3.1.2.3微分法(选择费用最少的方案为最优),量本利分析法,原理:边际分析理论分析方法:,确定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边际贡献,找出盈亏平衡点(图解法、公式法),进行边际收益分析,经营安全状况

31、分析,销售利润决策和生产方法的盈利性对比分析,Y,Q,O,A,B,C,D,E,Q,QP,QP,L,成本,8.3.2风险型决策方法,含义:随机决策。条件: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有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以决策者意志为转移的各自然状态,可测算不同方案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测算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方法:1)收益矩阵:表格式2)决策树:图解式3)敏感性分析:概率损益值(大则敏感)敏感性差,则决策稳定性好,风险小,决策者喜欢。,决策树,四要素:决策点、方案枝、状态节点、概率枝分析程序:画树算数剪枝例:另附,8.3.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含义:具备风险型决策的前四个条件,但不能获得各种自然状态的概

32、率。主观性。方法(1)悲观法:“小中取大”,“不利中求有利”(2)乐观法:“大中取大”,“好中求好”(3)中庸法:(悲观+乐观)/2(4)最小后悔法:“后悔值大中取小”(5)机会均等法:假设各状态概率相同,9、经营计划,含义:企业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具体的规划、安排和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作用:(1)使决策目标具体化(2)提高工作效率(3)提供控制标准制定计划原则:(1)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2)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编制计划方法:(1)滚动计划法(2)PDCA循环法(07110330)(3)综合平衡法,目标管理,定义:企业目标分解到部门、管理者、员工;通过调整、平

33、衡形成特定时期的目标系统;明确权责利;实施目标;组织考核;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特点:(1)系统化的管理模式(2)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3)富于参与性(4)强调自我控制(5)重视员工培训与开发实施:(例:苏州茵梦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标考核)(1)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2)经营目标实施(3)经营目标控制,M B O,08050287,10、市场营销含义,市场: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非经济学市场概念。专指买方需求。“有么有市场?”市场三要素:人+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分类: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和实施过程,目的是

34、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是一个系统的广泛的概念。,11、市场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1)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1)文化因素2)社会因素3)个人因素4)心理因素(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1)参与购买角色: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例:促销员、其他顾客、母亲、父亲、孩子)2)购买行为类型:习惯性购买、化解不协调购买、寻求多样化购买、复杂购买行为3)购买决策过程: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买后行为(例:买房),组织市场分析(1)组织市场构成:1)产业市场2)转卖者市场3)政府市场(2)产业市场购买行为1)产业市场特点:企业、购买规模大、地区集中、派生

35、性、缺乏弹性等2)产业购买的决策参与者:“采购中心”包括使用者、影响者、采购者、决定者、信息控制者3)购买类型:直接重购、修订重购、新购4)影响购买因素:环境、组织、个人、人际(08050331)5)购买过程:提出需要确定需要说明需要物色供应商征求意见确定供应商选择订货程序检查合同履行情况,08050330,12、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定义:企业为实现目标而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1、分析市场机会,2、选择目标市场,3、设计市场营销组合,4、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1)发现市场机会2)评价市场机会,1)市场细分2)选择目标市场3)市场定位,1)产品2)价格3)地点4)促销“4P

36、S”,1)执行:方案、组织、决策与报酬、人员配置、企业文化与管理风格2)控制:年度计划、盈利能力、效率、战略,13、市场营销策略,070590(1)产品策略,1)产品组合策略(产品: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扩大、缩减、延伸产品组合),2)品牌与商标策略(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策略:品牌化、品牌使用者、品牌统分,3)包装策略(相似包装、差别包装、组合包装、复用包装、附赠品包装)071191,4)产品生产周期(投入期:快慢掠夺渗透;成长期:5;成熟期:3改良;衰退期:4策略),5)服务策略(售前、售后;固定、流动),080591(2)定价策略,1)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盈亏平衡

37、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边际成本定价),2)需求导向定价法(理解价值定价、需求差别定价、逆向定价),3)竞争导向定价法(随行就市定价法、密封投标定价法),(07050331)(07110331)(3)分销策略,1)销售渠道概念:产品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2)销售渠道设计:影响因素(产品、市场、企业);渠道选择(中间商),070591(4)促销策略,1)广告:公关广告、商业广告,2)人员推销:人员素质要求,3)营业推广:易买得开业,4)宣传:宣传和广告有什么区别?,4)以上为基础定价,然后定成交价格(新产品、折扣折让、心理等),Thats all for the chapt

38、er 3-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and thanks.,070503,30、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A)领先原则(B)有效原则(C)经济原则(D)持久原则,070503,31、()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A)独家性分销(B)广泛性分销(C)选择性分销(D)密集性分销,071103,30、PDCA 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检查执行计划处理,其正确排列顺序为()。(A)(B)(C)(D),071103,31、企业()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A)销售能力(B)实力(C)服务能力(D)潜力

39、,080503,30,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扬。(A)家庭消费(C)政府购买(B)个人消费(D)产业消费,080503,31、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C)组织因素(D)人际因素,080502,29、()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战略测评标准(B)战略实施标准(C)战略评价标准(D)战略计划标准,0705,90、产品改良包括()。(A)品质改良(B)特色市场改良(C)特色改良(D)附加产品改良(E)式样改良,0705,91、企业促销策略包括()。(A)人员推销(B)广告(C)营业推广(

40、D)宣传(E)公共关系,0711,90、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之间的动态平衡(A)外部环境(B)内部环境(C)企业实力(D)战略目标(E)长远发展,0711,91、包装策略主要包括()(A)相似包装策略(B)差别包装策略(C)组合包装策略(D)复用包装策略(E)附赠品包装策略,0805,90、企业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包括()。(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B)顾客力量分析(C)潜在竞争对手分析(D)市场力量分析(E)国际竞争对手分析,0805,91、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A)成本导向定价法(B)战略导向定价法(C)需求导向定价法(D)利润导向定价法(E)竞争导向定价法,080502,87、企业目

41、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A)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B)更富于参与性(C)有明确的完整的目标体系(D)强调自我控制(E)有完善的员工福利计划,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1、概况,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研究管理心理和组织行为对企业及HR的意义,2

42、、本章结构,心理&行为,个体,团队,领导,如何测量,3、个体差异,个体,什么是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差异的意义?个体(员工)有哪些差异?什么是能力?什么是人格?什么是绩效?,个体,个体差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及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不相同的现象。,个体,研究个体差异的意义: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所有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个体,个体差异,能力差异,人格差异,个体,能力,实际能力(成就),潜在能力(性向),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专业能力),个体,人格是什么?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稳定而统

43、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动机、态度、情绪、价值观等),个体,什么是绩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用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中的投入产出比。,回答两个问题,人格和能力有什么不同?人格、能力与绩效的关系?,个体,培训师:王克林 Email:wkl_ Tell:13773126100,能力与人格的区别,个体,能力+人格=人生成败,能力和人格绩效,补充:“大五人格特质”P98表格,个体,1、一般情况下,能力越强,绩效越高;,2、责任感与工作绩效有最强的正相关;,3、高外向

44、的人容易获得管理和商业上的成功;,4、高情绪稳定性的人更容易在压力环境中提高效率;,5、高宜人性的人更能有效处理客户关系,解决冲突;,6、高开放性的人更易精通工作,做出决策,几种研究结果:,4、什么是态度?,是人对某事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个人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态度与行为:态度影响行为但不决定行例:(她不爱他,但还是和他结婚了);例:(他不喜欢这份工作,但还是把工作做得很到位,绩效很高),个体,培训师:王克林 Email:wkl_ Tell:13773126100,5、工作满意度,含义:满意与否是员工的态度;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45、07053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080532)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人际关系;5)个人特征与岗位的匹配;工作满意度与绩效和行为的关系:两种观点,个体,6、什么是组织承诺?,定义:一种态度。贝克尔:“组织承诺是由于员工对组织投入的增加,而使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恋爱到结婚)本质是对组织的忠诚度。三种形式: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意义:培养组织承诺=培养忠诚度(研究表明: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及流动率成负相关),个体,7、什么是知觉?,感觉:人的感官对对象刺激的直接反应。知觉:对感觉的加工,对刺激选择、加工、解释的过程。所以:知

46、觉事实社会知觉: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及如何判断认识他人错觉产生原因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071133)2)光环效应:“一好百好”、“漂亮”的作用3)投射效应:“推己及人”4)对比效应:“人比人,气死人”5)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个体,人事经理在招聘时是否也会犯如此错觉呢?,8、什么是归因?,含义:推断人某种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分类:意义:对人的以后行为的预测。归因失真:自利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体,9、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

47、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个体,10、动机理论与组织报酬,报酬的含义:不仅仅是工资。留人、激励人的最核心方式:报酬。报酬是否合理有效取决于能否满足员工的动机和需要。组织报酬分配的公平性(080533)“公平公正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1)分配公平2)程序公平3)互动公平绩效薪资:报酬应基于绩效。应用理论期望理论(只有当员工相信自己出色的工作绩效会带来所期望的报酬时,员工才会受到激励。),个体,11、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强化学习法则:

48、1)强化原则2)惩罚原则3)消退原则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内部因素。社会学习理论:模仿、观察、“耳濡目染”,个体,组织行为矫正:识别和确认关键行为基线测量功能性分析干预行为,12、什么是工作团队?,与一般人群相比:1)任务取向明显(共同目标)2)成员的相互依赖性(有互补的技能)3)游戏规则4)绩效:1+12,团队,13、团队有效性模型,团队,组织文化团队设计奖励,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满意度,内部团队过程边界管理,背景,团队运作,有效性,071132 08050230,14、团队的动力因素有哪些?,动力因素:团队过程(汽车如何跑起来)1)沟通2)影响3)任务和维护的职能(设定团队目标、维

49、护人际关系:070532)4)决策5)冲突6)氛围,团队,15、群体决策,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1)群体多样性:增加交流难度2)群体熟悉度:当人际关系比绩效任务重要时?3)群体认知能力:与决策任务有关4)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决策能力与群体规模(负)5)参与决策的平等性:增进交流和多角度认知,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6)群体规模:人数与参与程度、人数与决策的可靠程度7)群体决策规则:多数原则与一致原则,团队,16、人际沟通,沟通阶段1)选择定向:寻寻觅觅、众里寻他千百度2)实验和探索:示爱、情书3)加强阶段:约会、牵手4)融洽阶段:魂牵梦绕、难舍难分5)盟约阶段:领证沟通风格类型1)自我克制型2)自我

50、保护型3)自我暴露型4)自我实现型沟通环境,团队,17、领导者&管理者,领导,领导者:做正确的事情,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情,P112表4-3,18、经理人角色,亨利.名茨伯格:三类十种,领导,经理人,19、领导特质理论:谁会成为领导人,特质理论1)有效领导必须具备一定素质2)一定素质不一定是先天的,可以学习和培养3)意义是有利于选拔、培训和使用领导者特质1)内驱力:对成就的渴望 2)自信心 3)创造性 4)领导动机 5)灵活性:随机应变领袖魅力关键特征1)自信 2)远见 3)表达能力 4)坚定的信念5)创新 6)变革的代言人 7)敏感 例:美国总统大选,领导,20、领导行为理论:如何领导有效,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