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7313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大班语言活动1【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活动准备】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2、小猫(有胡须)手偶一个。【活动过程】(一)教师以谈话引出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小猫手偶:我是一只小花猫,我的胡须长又长。

2、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师: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地讲述寓言。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地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2、师: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3、师: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理解词汇:“头破血流”)(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

3、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1、教师指图与幼儿共同讲述寓言。2、师:小花猫能刮胡子吗?3、教师小结: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五)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谈话,启发幼儿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师: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师: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师: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和它说什么?大班语言活动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及蕴意。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让幼儿懂得遇事要多

4、观察、多动脑筋并勇于尝试的道理。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意义。活动难点:发展幼儿比较分析能力,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听,这像是什么动物发出的脚步声?小马来了,它还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1.第一段师:故事中有谁?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老马让小马做什么呢?(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那有谁知道磨坊是用来干什么的?(磨坊是用来加工麦子的地方)那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河水哗哗哗,它心里想到了谁?小马心里怎么样呀?(害怕,左右为难)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办?2.第二段师:我们

5、接着往下听!小马遇见了谁呀?(老牛)那小马和老牛说了什么呢?(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水很浅,刚没小腿,能淌过去)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马和老牛的对话呀,那老师做小马,你们做老牛好吗?(注意对话语气)3.第三段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正准备过河呢,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起来听一听!师:小马正准备下河呢,突然谁来啦?(小松鼠)小松鼠来了,那小松鼠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呢?(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我们也来学一学小松鼠的话!师: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到底听谁的?你觉得谁说的话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做?4.第四段师:故事里的

6、小马是怎么做呢?一起听一听。师:老马是怎么和小马说的?你仔细想过它们的话吗?为什么同样一条河,老牛说浅,松鼠说深?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小朋友也一起动脑筋帮小马想一想。演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两种动物的区别。(原来老牛因为身材比较高大,所以它觉得水很浅,小松鼠因为比较矮小,所以它觉得水很深,老牛和小松鼠它们说的话对于它们自己本身是有道理的。)师:小马明白了(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它又准备下河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师:那这一次小松鼠又对小马说了什么呀?(怎么?你不要命啦!)那小马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试试吧)它是一

7、匹怎样的小马?(勇敢)师: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为什么?演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区别。(小马呢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觉得河水不深也不浅。原来,在面对同一条河时,因为自身特点不同,所以它们看法也不一样,只有试了才知道。)三、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涵义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马吗?喜欢它什么?它是一匹怎样的小马?(懂事、能干、有礼貌,勇敢)总结:小朋友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动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大胆地去试一试,我们应该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四、为老师做件事,结束活动。大班语言活动3【设计思路】教师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

8、,依据作品情节的转换点、大班幼儿生活经验和幼儿认知心理特点,设计了“螃蟹小裁缝”这一集体活动,并预设了以下关键提问,以此引导幼儿讨论:螃蟹小裁缝为什么要写告示?螃蟹小裁缝认为自己吃亏了,你觉得呢?为什么?大象和大蟒蛇为什么要送水果给螃蟹小裁缝?螃蟹小裁缝为什么一开始要贴告示?后来又要撕掉告示?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你要不要收费?(追问:你们认为赚钱重要还是帮助别人重要?说说你的理由。)这些提问的设计旨在通过“讨论”给予幼儿更多主动思维、自主表达的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发多元互动(人际互动,材料互动)和多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的情趣,能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积

9、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阅读方式寻找故事的结局)。2.初步理解小螃蟹与动物朋友们的心理变化,体验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快乐。【活动准备】课件、故事书。【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发幼儿讨论师:大象拿出10元钱,说:“那可没办法,你自己说的,按件算。”师:“你认为大象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引发幼儿讨论)幼:大象说得对,因为螃蟹小裁缝的告示上就是这样写的。幼:这叫信守诺言,我妈妈教我的,就是说话要算数,不能赖皮。师:哦,“信守诺言”就是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对吗?(幼儿呼应“对的”)幼:不对的。师:哦,你认为谁不对?幼:大象不对,因为螃蟹小裁缝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个

10、星期。师:那你认为大象付了10元钱,是付多了还是付少了?幼:付少了。师:现在有两种观点,有的小朋友认为大象说的有道理,因为螃蟹小裁缝在告示上写了什么?(幼儿集体回答“做衣服,不论大小,按件算,每件10元”)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但也有小朋友认为螃蟹小裁缝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大象只付了10元钱,好像是太少了哦。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看下去。(播放课件,出示大蟒蛇)(设计意图:面对幼儿的两种观点,教师不应该急于表态,而应通过适时追问,给予幼儿真正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让幼儿更加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在教学现场及时捕捉到个别幼儿表达的“信守诺言”一词,马

11、上请幼儿将自己对它的理解介绍给大家,然后在小结中非常自然地引用了“信守诺言”,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教学相长。)二、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深入讨论师:大象来了,它带来了很多香蕉大蟒蛇也来了,它的头上顶着一篮苹果。大蟒蛇说:“这篮苹果送给你,为了感谢你给我做了这么好的裤子。”师:“大象和大蟒蛇为什么要送水果给螃蟹小裁缝?”(引发幼儿讨论)幼:因为大象觉得衣服好看,所以来谢谢螃蟹小裁缝。幼:蟒蛇也是来谢谢螃蟹小裁缝的。师:大象和大蟒蛇送给螃蟹小裁缝水果,除了表示感谢,还有别的原因吗?幼:大象觉得钱付的太少了,所以送来很多香蕉。师:你们认为请别人做衣服或者做裤子到底要付钱吗?幼:要付钱的。幼:

12、要付钱的,可以少付一点。师:螃蟹小裁缝看到朋友们送来了那么多水果,心里会怎么样呢?幼:非常快乐。(设计意图:教师始终耐心倾听幼儿的回答,并顺势追问,在引导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感受作品传递的美好友情,又让幼儿明白了基本的生活准则、买卖规则。这样的讨论使每个幼儿得到赞赏、得到认可、得到鼓励、得到指导。)三、进入故事高潮,激发幼儿自主思考师:晚上,螃蟹小裁缝悄悄地把那张告示撕了下来。它对自己说:“帮助朋友才是最快乐的啊!”从此以后,到螃蟹小裁缝这里来做衣服的顾客就更多了。师:“如果你是螃蟹小裁缝,你会怎么做?”(引发幼儿讨论)幼:我不收钱。(有幼儿呼应)幼:不收钱怎么养活自己和孩子呀!师:这话

13、也有道理。那你认为赚钱重要还是帮助别人重要?幼:都重要。幼:我认为帮助别人重要,但是也要收钱。师:你们知道生活中的裁缝帮别人做衣服或者做裤子是怎么收费的吗?幼:不知道。师: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留给大家去打听一下,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好吗?(设计意图:教师抛出的问题使文学作品回归到了现实生活。在问题讨论中,面对不同认知经验、生活经验幼儿的发言,教师不是简单重复或者肯定,而是在不同回应语式中拓宽幼儿的思维角度,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最后,教师抛出一个“我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体现了教师“智者的糊涂”,使讨论可以延伸到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四、活动结束。大班语言活动4活动目标:1、从狮子以自己的实际行

14、动,得到大家理解和信任的过程中感受诚心诚意就能带来理解的愉快情感。2、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理解描述狮子心理变化的词,孤独、失望、惊喜、激动。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从故事中感受到只要诚心诚意的去帮助别人那一定会得到理解。活动难点:理解描述狮子心理变化的词,孤独、失望、惊喜、激动。活动准备:教具:森林背景图一张,三个大狮子的形象图,小猴、小鹿、小兔、兔宝宝的图片各一张;狮王进行曲词带。学具:油画棒、白纸、记号笔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分段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边讲边议角色的形象与心理活动。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看看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森林背景图)。

15、1、讲述第一自然段后问:大狮子很想和小动物交朋友,你们觉得小动物会和大狮子做朋友吗?为什么?2、讲述故事(“大狮子很想和小动物”“一钻就不见了”)提问:小动物们都不愿和大狮子做好朋友,你觉得这时大狮子心里会怎么样呢? (得不到朋友的狮子,心里很难受,很失望,它感到自己很孤独。)讨论:如果你是大狮子,你会用哪些办法赢得朋友呢?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在离大狮子不远的小兔家着火了,而兔宝宝还在房间里,你们想这大狮子知道了,会怎么做?为什么你会这样想?3、讲述故事(“从森林里”“真难看呀”)。提问:(1)大狮子是怎么做的呀?(2)兔宝宝得救了吗?可大狮子为了救兔宝宝失去了金发变得很难看,小动物们会不会

16、更不喜欢它,更不愿和它做朋友呢?为什么?(3)大狮子为了救小兔失去了金发,头上光秃秃的很难看,小动物们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大狮子呢?幼儿猜想小动物到底想了什么办法来帮助大狮子呢?请听故事狮子的假发套二、完整地欣赏故事。提问:1、小动物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大狮子。2、大狮子看到这么多小动物到家里,它心情怎么样?(跟念“惊喜”)三、讨论、理解主题1、为什么大狮子没有了金发,去赢得了很多朋友?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为什么呢?活动延伸:这样的狮子你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那请你们也来帮狮子设计一个漂亮的假发套,把它画在纸上好吗?大班语言活动5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响亮的声音、较完整的

17、语言讲话,并有礼貌讲话的意识。2、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知道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发展他们的想象力。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1、与故事相关的图画、头饰、道具等。2、本班幼儿排好的情景表演。3、布置好的情景场地。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吸引幼儿。出示狐狸。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今天这只狐狸跟以往的不一样,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来听故事光说不做的狐狸就知道了。2、幼儿欣赏故事,熟悉理解故事。(1)幼儿欣赏故事,说说故事中的狐狸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它说话不算话,只知道说却不做。并

18、说说自己有没有光说不做的时候。)(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故事。(3)先后出示三幅图画,帮幼儿回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动作。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3、幼儿自选头饰表演,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指导语: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呀?4、玩游戏小动物种菜。(1)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指导语:大象伯伯家有很大一片的菜地,是空空的。他想请小动物帮帮他,让他的地里种上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你们觉得可以种什么呢?(幼儿说说)(2)交代游戏玩法:说完自己想种什么后,去拿一样工具一些种子到菜地里去种。先用铲子翻翻地,再浇水,最后撒种子。几名幼儿与教师一起扮狐狸。秋天到了,小动物去收获果实,用礼貌的语言请客人吃自己的东西。5、活动结束,收拾场地。大班语言活动怎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