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7422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和评价,2007年5月,1.1研究意义,21世纪新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有效整合,快速反应,持续创新。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越来越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压力。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业绩,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供应链的集成,不仅是物流的集成、信息流的集成,还是企业关系的集成,并且通过企业之间的关系集成来实现供应链上信息与物流的集成。关系集成是供应链有效集成的粘合剂。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不同于一般交易关系,在物流、信息和利益分配等方面有许多实质性的合作;与合资和联合兼并相比,合作关系具有柔性高、

2、反应迅速、风险小等优势。,1.2论文架构,2.1供应链整合的战略实施步骤,2.2供应链竞争环境分析,外部环境一般环境: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等。直接环境:企业的同行竞争、用户的状况、资源的来源等因素供应链竞争环境:一个企业在分析供应链中的物流活动时,只需要分析与它关系最紧密的上、下游供应链伙伴。分析时的“2/8”原则。分析竞争环境的波特模型及其在供应链上的拓展。,2.2供应链竞争环境分析模型,2.2供应链上的竞争作用力,2.2竞争环境指标,供应链纵向竞争度:各环节间的纵向相互作用力的加权平均数;供应链横向竞争度:各环节的横向相互作用力的加权平均数;供应链内部竞争程度指数:;供应链外部环境压力;

3、外部对所考察的那段供应链施加的压力的加权平均数;产业供应链的总体竞争压力指数:和 的平均数。,2.3企业供应链的比较,2.3企业供应链比较的作用,认识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所在;通过流程图比较来剖析原因;发现企业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在明确了自身弱点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选择业务流程再造、实施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对供应链进行再造。,2.4.1界定企业边界,企业重组的几个趋势:增加柔性,依靠外部,集聚优势。通过分析当前的业务能力,以及未来的业务前景这两个维度,来界定企业的边界。,2.4.1界定企业边界,2.4.2对合作水平的定位,3.1企业间关系的层次,3.2合作关系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3.2合作关系水平

4、的度量,4.1影响合作关系发展的因素的统计,调查问卷:4分:对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是决定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3分:对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较大影响,但仅仅这一个因素本身对合作全局不足以产生决定性影响。2分:对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较小影响,是影响合作的细节问题,无关合作大局。1分:对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统计结果:EXCEL表格。,4.2因素的归类,5.1合作关系的微分方程变量,微分方程组由以下几个变量组成:I(t):组织间相互作用(特指相互合作)的程度;F(t):组织间的友谊程度;A(t):系统内部组织间的实际活动量;E(t):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其某些特定

5、功能所必须的系统内部活动量,包括外界强加于系统的内部活动量(外因引起)和系统内部成员为实现其子目的所要求的系统的内部活动量(内因引起);:系统在时间跨度t内通过其内部活动所得到的实际成果;:系统在时间跨度t内通过其内部活动所要得到的预期成果;:系统通过内部活动达到的实际功能:;:系统期望通过内部活动达到的功能;S(t):系统用来保障活动得以进行的资源量。,5.2微分方程的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1系统内的相互合作由组织间的友谊程度,以及系统内组织的活动所产生;2当系统内的实际相互合作大于通常伴随着现有友谊程度所产生的相互合作时,合作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和加强;3当实际的友谊大于现有系统

6、内部活动量相当的友谊时,或系统为实现其某些特定功能所必须的活动量大于现有活动量时,活动量势必增加;4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的某些特定成果只有通过一定质量的内部活动才能实现;5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些特定目标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由实际内部活动量决定的;6两个约束条件:系统内部活动量受到系统资源量的约束,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开展;系统内部的活动量受到组织间友谊程度的制约,组织间的活动量不可能过度超出当时的友谊程度所允许的范围。,5.3微分方程组,5.4微分方程求解,5.5对解的讨论,不妨假设在初始时刻,友谊程度和活动量是匹配的,即。以后组织间维持了一定量的活动,即。那么经过时间t后,组织间的友谊程度

7、可表示为:当 时,表明组织间的友谊需要通过相应的活动量来维持;若,活动量低于一个与友谊相应的水平,友谊就会减少;若,活动量高于一个与友谊相应的水平,友谊就会增加。当 时,这说明了友谊的变化相对活动量的变化是滞后的,但最终趋向于匹配。,5.6微分方程研究的若干结论,由多个组织组成的系统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果,需要产生或维持一定的系统内组织间的活动量,只有通过活动,组织才能取得成果,而系统的功能可以简明的表现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成果的能力。组织间的友谊随着活动的开始而产生,随着活动的增加而发展,随着活动的减少而消退。友谊的变化相对滞后于活动量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友谊总有着要和活动量保持同步,保

8、持一致的内在要求。既没有脱离活动而长期存在的友谊,也没有不伴随着友谊的活动。友谊为特定活动的展开提供保障。一定的友谊需要一定的活动量来维持,而长期的较高的友谊程度意味着长期的较多的活动量,进而意味着通过这些活动而取得满意的成果,实现整个系统和单个组织的目标。,6.1.1基于选择合作伙伴的单向评价方法,适用阶段:市场交易到初步合作。对供应商的评价目标:获得符合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服务和及时供货;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6.1.2选择供应

9、商的评价内容,供应商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供应商是否具备良好的质量改进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供应商是否具备良好的运作流程、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供应商是否具有在规定的交货期内提供符合采购企业要求货品的能力;供应商是否具有价格优势;供应商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供应商是否遵守公司制定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供应商是否具备基本的信誉和职业道德;供应商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6.1.3选择供应商的评价程序,6.2.1双方面向发展合作关系的评价模型,适用阶段:相互依存阶段,高度集成阶段。评价内容:利益驱动层面 关系水平层面 物质基础层面,6.2.2评价模型,6.2.3内在驱动力的评价内容,成本效益;服务水平;生产效率;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地位;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等因素有时也可能包括社会效益。,6.2.4内在驱动力的评价方法,6.2.5合作水平及其评价方法,合作水平的定义:合作关系水平是在一定合作氛围(环境)下的友谊程度。合作水平的评价内容:对合作氛围的评价,以及对当前的友谊程度的评价。评价方法:合作阶段特征打分法。,6.2.6合作的物质基础,6.2.7对合作前景的综合评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