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石桥养老公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家石桥养老公寓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名称:李家石桥社区康泰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目 录1 前言1.1 拟建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3 勘察工作概述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气象2.2 地形、地貌2.3岩土层及其工程特性2.4 地质构造2.5 地下水与场地土2.6 地层渗透性3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3.1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3.2 各岩土层(体)工程分析评价3.3 场地地震效应3.4 特殊性土评价3.5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3.6 地下水和场地土腐蚀性评价4 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分析与建议4.1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与建议4.2地基稳定性与均匀性评价4.3地下车库抗浮评价4.4基坑安全等级、开挖支护及地下水控制方案分
2、析与建议4.5建筑物变形特征预测4.6 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5 结论与建议附件: 1、图例1张2、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11张4、钻孔柱状图6张5、分层标贯统计表2张6、分层土工试验表1张7、ep曲线、强度包线图1张8、水质分析报告表2张9、点荷载强度及波速试验成果表1张10、剪切波波速测试成果表3张11、声波测试成果表3张青岛西海岸新区勘察测绘院 II 电话:0532-861759271 前 言1.1 拟建工程概况2017年11月,受黄岛区隐珠街道办事处李家石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其“李家石桥社区康泰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
3、建场地位于黄岛区水灵山路西,同济医院南。拟建建筑物包括配套服务楼、居家养老楼及地下车库等。上部荷载未定,建筑特征详见表1.1-1。总用地面积6015.32m2,总建筑面积15222.3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332.03m2。该工程由青岛联合品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并设计,勘察前甲方提供平面布置图(电子版)一张。表1.1-1 拟建物建筑特征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F)建筑尺寸(mm)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室内坪标高(0.00m)基础埋深(m)配套服务楼357.410.9框架结构独立基础8.506.0居家养老楼1457.416.2框剪结构独立基础8.506.0变配电室17.010.0框架结构独立基础8.
4、701.2岗亭13.03.0砖混结构条形基础/1.2地下车库-170.446.8框架结构独立基础3.506.0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我院现场踏勘结果,确定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此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按照甲方委托书要求,遵循有关技术规范,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如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5、;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5)判定地下水、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7)对建筑地基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基础设计、施工所需岩土参数;对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地基处理、基槽开挖等作出分析评价与建议;8)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岩土参数,提出支护措施等建议,并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建议。1.3 勘察工作概述1.3.1 勘察方案按照甲方委托书要求,依据现行有关国家规范、规程,结合拟建工程特征,布置勘探及试验工作量如下:1 勘探点布置与终孔原则勘探点布设在拟建物周边、角点,孔深应满足地基变形计算、基坑开挖、支护设
6、计和抗浮设计的要求,共布置钻孔21个,其中:配套服务楼、居家养老楼及地下车库按天然地基要求布置,共16点,点间距16.024.0m,勘察深度根据规范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并进入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一定深度,其中控制性钻孔7个,预计孔深16.0m,一般性钻孔9个,预计孔深14.0m。配电室及岗亭按天然地基要求布置,共5点,点间距7.010.0m,孔深进入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一定深度,预计孔深12.0m。2 原位测试1)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计对填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布置动探孔不少于3个,测试深度不少于3.0m。2)标准贯入试验:设计对第四系土层及风化基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拟布置标贯孔11个,主要岩
7、土层每层试验数量不少于6次。3)波速试验:设计在建筑范围内布设波速孔3个,采用单孔法进行剪切波vs和声波vpm测试,为场地的地震效应评价提供依据。3 样品采取和室内试验拟布置取土孔11个,主要岩土层每层取样数量不少于6件,进行土工试验;岩样不少于6件,进行点荷载强度及波速测试;地下水样2组,进行水腐蚀性分析。4 工程测量设计钻孔定位、孔口高程和稳定水位测量各21孔。1.3.2 勘察方法和主要设备、仪器、软件1 勘察方法1)工程钻探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钻进工艺,目的是划分地层结构、进行孔内原位测试、取样和观测地下水位,终孔直径不宜小于89mm,回次进尺不超过1m,并满足鉴别岩土层厚度误差10c
8、m的要求。勘察完毕后钻孔采用粘土球捣实回填。2)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清除孔底残留浮土,保证探杆的垂直度在允许范围内,并先预打15cm(坚硬岩土除外),然后记录每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试验时的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前保持触探杆垂直,试验时连续贯入,锤击速率1530击/min,现场记录每10cm的锤击数,每进尺1m钻杆转动一周半。3)波速试验剪切波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测试点距0.5m,测试以获三次清晰波形为止,计算机波形存盘。声波测试点距0.3m,清水耦
9、合,根据现场试用验选取各采样参数。4)样品采取和室内试验原状土样使用敞口薄壁取土器采用快速静压法采取,放入取土器之前应先清孔,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超过5cm,具体操作方法执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的相关规定,样品采取、运输过程中应防碰、防颠、防晒,避免受到扰动。室内土工试验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的相关规定,原状土样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密度、含水量、孔隙比e0、稠度状态、抗剪强度c和、压缩模量Es1-2和压缩系数a1-2等)及定名。土层厚度不足时在钻孔旁0.5m处另开孔取土。扰动砂土样用岩芯管或标贯器捎取,进行颗分试验定名。岩石试
10、样从岩芯中截取,进行编号、封装后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有关室内试验参数试验方法如下:相关参数含水率比重重度液塑限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坡角颗分试验点荷载试验方法烘干法比重瓶法环刀法联合测定仪法不固结不排水法标准固结试验法坡角仪法筛析法天然含水待钻孔内地下水位稳定、澄清后,用取水器采取水样,现场添加大理石粉并及时送往试验室进行腐蚀性分析。有关室内试验参数试验方法如下:试验项目试验方法PH值锥形玻璃电极法NH4+纳氏试剂光度法Ca2+、Mg2+、SO42-EDTA容量法Cl-摩尔法CO32-、HCO3-、OH-酸滴定法侵蚀性CO2盖耶尔法总矿化度计算法5)工程测量钻孔位置和孔口
11、高程数据使用GPS测量仪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进行放测,测放误差满足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的相关规定。2 主要设备、仪器、软件钻探、测试、试验及报告编写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软件见表1.3-1。表1.3-1 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软件一览表设 备型 号数量备 注工程钻探DPP100型工程钻机及配套设备1台京探XY100型工程钻机及配套设备1台/工程测量中海达GPS测量仪器1台/工程物探SE2404EX综合工程探测仪1台吉大28HZ井中检波器1台剪切波vs测试信号拾取声波Vpm测试仪1套武汉岩海室内试验WG2型中压三联固结仪20套浙江省上虞
12、市勘测土工仪器厂TSZ30-2.0应变控制式三轴仪1套南京土壤仪器厂有限公司液限圆锥仪1台/水质分析试验仪器1套/点荷载强度、声波Vpr试验仪器各1套/报告编写华宁勘察、华宁土工试验软件各1套江苏南京AutoCAD 2004绘图软件1套/1.3.3 勘察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接到本次勘察任务后,我院于2017年10月30日11月4日进行了野外工作,完成勘探孔21个,钻探总进尺301.0m,具体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3-2。表1.3-2 岩土工程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工 作 内 容单 位工作量备 注工程钻探孔数个21/进尺数m301/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试验m/孔4.6/3/标准贯入试验次/孔38
13、/11/工程物探剪切波vs测试点/孔32/3/声波vpm测试点/孔39/3/样品采集原状土样件/孔7/6/地下水样组2/岩样件/孔9/3/室内试验原状土试验件7/水质腐蚀性分析组2/点荷载抗压强度试验次/组27/9/岩芯声波vpr测试次/组27/9/工程测量钻孔定位孔211980西安坐标系孔口高程测量孔211985国家高程基准稳定水位测量孔21/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采用了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工程物探、工程测量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做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合理,勘察成果可靠、准确,所有工作均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及我院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1.3.4 勘察依据1)建筑岩土工程
14、勘察设计规范J13146-2015;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5、GB18306-2015等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气象黄岛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南沿海,属华北暖温带沿海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其海洋性气候较显著。受海洋环境的影响,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四季变化及季风进退均较为明显,雨水丰富,年温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区境年平均气温为13.6C,各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为26.0C,1月份最底为-0.4C,气温年平均日较差为7.2C,极端最高气温39.5C,极端最低气温-11.8C。年平均降水量为652.8毫米,降水量最多年份为200
16、5年,达825.1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以东南风出现频率最高,是区境的主导风向,其次为西北风,累年最大风速达25.0米/秒,极大风速达38.1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66%,日照时数2191.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6%,蒸发量为1611.3毫米,雾日为19.8天,降雪日数为9.6天。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0.50m。2.2 地形、地貌2.2.1 地形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钻孔地面标高7.36m9.12m,地表相对高差1.76m。2.2.2 地貌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缓坡。2.3 岩土层及其工程特性勘察资料表明,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较简单,层序较清晰,上覆第四系由杂填土及粉质
17、粘土组成,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穿插煌斑岩岩脉。按照本次勘探所揭露的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自上而下可分为7个不同的工程地质层,其中包括2个地质亚层,分述如下:第四系土层:第层: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以碎水泥块为主,填充风化砂土等,近期回填,欠固结。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302.10m,平均0.90m;层底标高:6.368.02m,平均7.23m;层底埋深:0.302.10m,平均0.90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4.6m/3孔,统计结果见表2.3-1。表2.3-1 第层杂填土 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 特征值孔 号孔号平均值fm极值min/
18、max标准差f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层厚(m)44.23.0/7.01.20.28111.173.82.0/7.01.70.45212.1103.11.0/5.01.20.37141.4层厚加权统计3.7本层成分复杂,结构疏松,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对本工程仅具开挖意义。第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可塑硬塑,韧性高,干强度高,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含粗砂、铁锰结核,夹风化碎屑,风化碎屑含量约5%10%,残坡积成因。场区分布局限,在1#、2#、7#、8#、12#、13#、17#钻孔揭露,厚度:0.501.40m,平均1.11m;层底标高:5.617.05m,平均6.10m;层底埋深:1.102
19、.70m,平均2.13m。勘察过程中采取原状土样7件进行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详见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统计结果见表2.3-2。统 计 项 目样本数n极值min/max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fk含水率()720.8/24.522.71.20.0523.6天然重度(kN/m3)718.9/20.519.90.50.0319.5孔隙比e070.588/0.7290.6400.0510.080.678液性指数IL70.15/0.510.330.130.400.42压缩系数a1-2(MPa-1)70.16/0.310.240.050.210.27压缩模量Es1-2(MPa)75.
20、56/9.987.171.490.216.07UU剪c粘聚力(kPa)729.2/64.846.411.80.2537.6内摩擦角()79.8/27.715.96.70.4210.9标贯N实测击数(击)86.0/7.06.80.50.076.4修正击数(击)86.0/7.06.80.50.076.4表2.3-2 第层粉质粘土 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根据野外钻探、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压缩模量Es1-2=7.17MPa。基岩:花岗岩(53):中生代燕山期深成侵入的酸性花岗岩构成本处稳定基底,花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造岩矿
21、物有长石、石英、角闪石、云母等。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场区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形成了性状各异的风化带,受内外动力作用改造的程度不同,导致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场地基岩按不同风化带分述如下:第层: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微弱的残余结构,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风化成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干钻可钻进。场区分布局限,在1#、2#、4#、7#、8#、12#、16#、17#钻孔揭露,厚度:0.402.20m,平均1.16m;层底标高:3.676.22m,平均5.09m;层底埋深:2.004.30m,平
22、均3.04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统计结果见表2.3-3。表2.3-3 第层全风化花岗岩 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统 计 项 目样本数n极值min/max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fk标贯N实测击数(击)834.0/48.044.84.70.1141.7修正击数(击)833.3/47.043.64.50.1040.6根据野外钻探及原位测试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变形模量E0=30MPa。第层: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花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较清晰,矿物蚀变明显,长石高岭土化,暗色矿物绿泥石化,节理发育,裂隙面具铁质浸染,岩芯呈砂状角
23、砾状,干钻不易钻进。遇水软化,可崩解,开挖后易进一步风化。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11.70m,平均4.19m;层底标高:-7.796.75m,平均2.25m;层底埋深:1.4015.70m,平均5.89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0次,统计结果见表2.3-4。表2.3-4 第层强风化花岗岩 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统 计 项 目样本数n极值min/max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fk标贯N实测击数(击)2065.0/101.079.49.00.1176.0修正击数(击)2059.8/85.973.77.80.1170.8根据野外钻探及原位测试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层地基承载力
24、特征值fak=600kPa,变形模量E0=40MPa。第层:中风化花岗岩浅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长石、石英、角闪石等,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多光滑、紧闭,见褐色铁染,少量次生矿物填充。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锤击声哑,易碎。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最大揭示厚度14.3m,未穿透。该层在勘察过程中采取岩样6件进行室内抗压试验,进行点荷载测试18次/6件,声波Vpm测试30点/3孔,岩芯声波Vpr测试18次/6组,统计结果见表2.3-5。表2.3-5 第层中风化花岗岩 试验结果统计表 特征值项目平均值标准值fk极值min/max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抗压强度Rc(MPa)40.0036.862
25、6.23/54.287.560.1918声波Vpm纵波波速Vpm(m/s)2778.42736.92563/3112131.20.0530岩芯声波Vpr岩石弹性纵波Vpr(m/s)3687.63609.43320/3986187.80.0418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确定,单孔判别如下:表2.3-6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单孔判定表 孔号岩样编号RcKvBQ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1-541.150.58368.45III11-639.600.55356.30III77-342.570.72407.71III77-427.660.55320.48IV
26、1515-141.740.45337.72IV1515-247.280.64401.84III该层完整性指数Kv=0.450.72,BQ=320.48407.71。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综合确定,结合现场钻探情况及相关试验结果,综合确定该岩层为较软岩较坚硬岩,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IV级。根据野外钻探、室内测试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00kPa,弹性模量E=1.2103MPa。岩脉:第-1层:强风化煌斑岩灰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组织结构大部分破
27、坏,矿物蚀变强烈,节理发育,裂隙面具铁锰质浸染,岩芯呈砂状,干钻不易钻进。遇水软化,可崩解,开挖后易进一步风化。该层在场区分布局限,仅在13#钻孔揭露,厚度:1.201.20m,平均1.20m;层底标高:4.714.71m,平均4.71m;层底埋深:3.203.20m,平均3.20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统计结果见表2.3-7。表2.3-7 第-1层强风化煌斑岩 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统 计 项 目样本数n极值min/max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fk标贯N实测击数(击)259.0/63.061.0/修正击数(击)258.4/61.159.8/根据野外钻探及原位测试数据,结合地
28、区经验,综合确定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50kPa,变形模量E0=38MPa。第-1层:中风化煌斑岩灰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长石、石英、角闪石等,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多光滑、紧闭,见少量次生矿物填充。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锤击声哑,易碎。该层在场区分布局限,仅在1#、7#、13#孔揭露,最大揭示厚度3.2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采取岩样3件进行室内抗压试验,进行点荷载测试9次/3件,声波Vpm测试9点/2孔,岩芯声波Vpr测试9次/3组,统计结果见表2.3-8。表2.3-8 第-1层中风化煌斑岩 试验结果统计表 特征值项目平均值标准值fk极值min/max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抗压
29、强度Rc(MPa)15.9412.3710.15/25.955.710.369声波Vpm纵波波速Vpm(m/s)2670.92610.02532/277497.30.039岩芯声波Vpr岩石弹性纵波Vpr(m/s)3708.93655.73615/382485.00.029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确定,单孔判别如下:表2.3-9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单孔判定表 孔号岩样编号RcKvBQ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1-311.470.49256.91IV11-413.770.52271.31IV77-222.590.53300.27IV该层完整性指数Kv
30、=0.490.53,BQ=256.91300.27。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综合确定,结合现场钻探情况及相关试验结果,综合确定该岩层为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根据野外钻探、室内测试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000kPa,弹性模量E=1.0103MPa。2.4 地质构造黄岛地区地处胶东半岛东南部,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为滨海丘陵地带区,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构造部位。整个区域在前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斜褶皱,震
31、旦纪以后的地层褶皱覆盖层不甚发育,受断裂影响而形成单斜构造或舒缓的波状褶曲。在距今约0.81.29亿年的燕山运动晚期,形成区域上的地质骨架,以中生代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对区内影响最大,使陆台复活形成东南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盆地,开始白垩纪沉积,并于中期相继有熔岩的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以断裂上升为主的喜马拉雅运动,加速了剥蚀沉积和地壳构造运动,构成境内的地质轮廓。拟建场地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构造形迹,属构造简单区,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以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为主。2.5 地下水与场地土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资料,拟建场地为缓坡地貌,地下水自西向东缓慢径流,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赋存于风化岩
32、层中,以层状、带状赋存于基岩裂隙密集发育带中,赋水性差、不连续、水量小,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实测孔内稳定水位埋深2.504.20m,水位标高4.814.95m,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0m,近35年地下水历史最高水位标高约为6.00m。具体水位情况见表2.5-1。表2.5-1 稳定水位情况数据个数稳定水位埋 深最小值(m)稳定水位埋 深最大值(m)稳定水位埋 深平均值(m)稳定水位标 高最小值(m)稳定水位标 高最大值(m)稳定水位标 高平均值(m)212.504.203.254.814.954.88勘察期间在1#、16#孔各采取地下水样1组进行水质腐蚀性分析,试验结果见表2
33、.5-2。表2.5-2 水质分析结果表 取样地点K+Na+mg/LCa2+mg/ LMg2+mg/ LNH4+mg/ LCl-mg/ LSO42-mg/ LHCO3-mmol/ LOH-mg/ L侵蚀性CO2mg/ LPH值矿化度mg/ L1#15.2758.5811.690.539.1020.323.0230.008.066.79237.1716#17.0457.0311.220.539.1018.473.0230.009.076.80235.082.6 地层渗透性根据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青岛地区抽水试验,第层粉质粘土层渗透系数k约0.02m/d,影响半径R2.0m;全风化岩层渗透系数k约
34、3.0m/d,影响半径约100m;强风化岩层渗透系数k约2.0m/d,影响半径约80m。3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3.1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主要依据GB 500212001(2009年版)规定的方法进行,并对异常数据进行了取舍。1 对野外采集的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剔除异常值,范围值采用取舍后的最大值、最小值。2 对野外采集的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按拟建场地的不同地质层进行统计。3 按如下公式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准值: 统计修正系数 标准差参加统计数据个数 岩土参数的平均值岩土参数的标准值3.2 各岩土层(体)工程分析评价根据现场钻探、标准贯入及室内土工
35、试验等资料统计结果,对各岩(土)体层评价,评价时参数取值标准为:1)、原状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自土工试验实测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及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的相关内容及青岛地区经验。2)、填土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原位测试数据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的相关内容及青岛地区经验取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及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的相关内容及青岛地区经验取值。3)、风化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依据钻探、原位测试综合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后参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及青岛地区经验取值;风化岩地
36、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并参考青岛地区经验取值。3.2.1 各岩土层(体)工程分析评价第层杂填土:分布普遍,松散,欠固结,密实度和均匀性差,属软弱土。第层粉质粘土:分布局限,层厚不均,可塑硬塑,工程特性较好,承载能力较高,地基均匀性一般,属中硬土。第层全风化花岗岩:分布局限,层厚不均,遇水软化,易崩解,工程特性较好,承载能力较高,地基均匀性较好。根据现场钻探测试情况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的相关规定,定性判别: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第层强风化花岗岩:分布普遍,遇水软化,可崩解,工程特性好,性质均匀,承载能力高,
37、地基均匀性好。根据现场钻探测试情况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的相关规定,定性判别: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第-1强风化煌斑岩:分布局限,遇水软化,可崩解,工程特性好,性质均匀,承载能力高,地基均匀性好。根据现场钻探测试情况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的相关规定,定性判别: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第层中风化花岗岩:分布普遍,工程特性好,承载能力高,地基均匀性好。根据现场钻探测试情况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的相关规定,定性判别:属较软较硬岩,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IIIV级。
38、第-1层中风化煌斑岩:分布普遍,工程特性好,承载能力高,地基均匀性好。根据现场钻探测试情况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的相关规定,定性判别: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V级。3.2.2 各岩土层(体)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各岩土层(体)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详见表3.2-1。层号土 层名 称揭示厚度(m)层底标高(m)重度(kN/m3)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压缩/变形/弹性模量Es1-2/E0/E(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fa( kPa)minmax平均值minmax杂填土0.302.100.906.368.0218.0*/16*/粉质粘土0.501.
39、401.115.617.0519.537.610.97.17/160全风化花岗岩0.402.201.163.676.2222.0*/30*/30/300强风化花岗岩0.6011.704.19-7.796.7523.0*/40*/40/600-1强风化煌斑岩1.201.201.204.714.7123.0*/39*/38/450中风化花岗岩0.5014.308.29/24.0*/50*/1.21031200-1中风化煌斑岩1.303.201.97-0.082.5424.0*/49*/1.01031000表3.2-1 各岩土层(体)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一览表注:表中带“*”者为等效内摩擦角及经验值。
40、3.3 场地地震效应3.3.1 建筑场地类别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相关规定,按下列公式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vse= d0/t (1) t= (2)式中 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 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s); 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 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 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勘察过程中在1#、12#、16#孔中进行剪切波Vs测试,各孔测试详情见附件剪切波Vs测试成果表。表3.3-1 剪切波vs测试数据统计判定表孔号1#12#16#覆盖层厚度z(m)2.54.02.0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m/s)195.62268.10187.79根据现场波速测试结果、规范及拟建场地地层概况,结合各拟建物特征,综合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I1类,特征周期为0.35s。3.3.2 地震设防分类、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和中国地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