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820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快“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结合四川实际,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办法。幸福美丽新村是指保留、整合及新建的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和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村的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编制。第三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应当遵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

2、技术规范,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等规划相衔接。第四条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编制成果应当在村内予以公示,并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通过,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后由镇(乡)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实施。第五条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村民大会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同意,镇(乡)人民政府可对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规模、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第六条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规划编制资质,编制人员应熟悉农村情况。第二章规划编制要求第七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按照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农村

3、实际出发,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目的,以耕读文明为魂、村落民居为形、田园风光为韵,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第八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坚持产业先行和产村相融,重点培育和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围绕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田网、水网、路网、电网,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第九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尊重村庄现有格局,慎砍树、慎挖山、不填塘、少拆房,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必保。注重传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延续民居特色,体现农村情趣,不贪大求洋;注重保护历

4、史遗存,实施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性修缮,保留并修复有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和街巷空间;注重保留绿树林盘,保护古树名木,塑造“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有效体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第十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土地,少占良田,合理有效利用闲置地。严格遵循“安全至上、质量第一”原则,建设用地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行洪通道,避开各类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无铁路、过境公路、高压输电线路穿越,避免沿过境道路展开布局。第十一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绿化、净化、美化、文化为追求。要以加强生态建设为重点推动绿化,以污水和垃圾处

5、理为重点推进净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庭园整治为重点实现美化,以乡风文明为重点建设文化。第十二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注重深入调查,全面收集基础资料,准确了解村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找准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及村庄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问题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第十三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规划调研、编制等各个环节充分征询村民意见,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公示规划成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避免大包大揽。第三章规划编制内容第十四条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应包括村域发展规划、聚居点建设规划两个部分。第十五条村域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产业发展与

6、增收规划综合评价村域发展条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各类产业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农民就业增收措施。(二)村域聚居点布局规划依据上位城乡规划,结合劳动力转移趋势,确定村域总人口;充分结合村民意愿,统筹规划布局村民聚居点;明确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合理确定聚居点的规模。(三)村域基础设施规划以改善村民对外出行条件为目的,确定对外公路、居民点主要联系路的走向与建设标准;统筹规划村域内给排水、电力电信、能源、水利、环卫等基础设施。(四)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明确村域内“1+6”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标准和空间配置。第十六条聚居点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7、一)现状用地分析根据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分析评定聚居点建设用地条件,明确洪灾、地震断裂带和地质灾害等的位置,确定可建设用地。(二)现状建筑分析对现状建筑的年代、质量、风貌及文化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保留、拆除建筑的位置与数量。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需明确建筑四至界线和保护范围。(三)建筑总平面布置充分尊重民意,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的要求,依据保留、拆除建筑,结合当地村民居住习惯和地形条件布置住宅建筑与院落,体现错落有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便民利民”要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四)环境及建筑风貌规划提倡本土绿化种植,提出

8、庭院、宅间和路侧等绿化美化措施,积极推广“微田园”做法。按照“简便易行、简约实用”的要求,提出村民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风貌建设指引,统一风格、色彩、高度等,彰显地方特色。(五)道路交通规划明确对外交通与内部道路位置、走向、宽度及平面和竖向控制;明确活动场地、集中晒坝、停车场位置及范围。(六)市政工程规划确定供排水、电力电信、能源、有线电视等设施的位置、规模以及管线工程建设要求;确定环卫、公厕、沼气池等设施的位置、配建标准和建设方式。(七)村民住宅选型提供多种农户住宅及其它主要建筑选型方案,包括标准层平面和建筑风格示意。(八)综合防灾规划确定抗震设防等级、工程设防标准,提出抗震、消防、防洪、地质

9、灾害防治等措施。(九)投资估算制定建设项目实施表,明确项目名称、内容、规模、建设要求,估算总投资量。第四章 规划编制成果第十七条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和基础资料汇编。调查研究和分析资料应归入基础资料汇编,作为附件。第十八条 规划说明书应当包括:现状调查与分析、规划思路与目标、村域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村域聚居点布局规划、村域基础设施规划、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聚居点建筑总平面布置规划、聚居点环境及建筑风貌规划、聚居点道路交通规划、聚居点市政工程规划、聚居点村民住宅选型、聚居点综合防灾规划、投资估算与实施建议等。第十九条 规划图纸应当包括:(1)区位关系图(2)村域综合现状图(比例1

10、:50001:50000)(3)村域产业布局规划图(比例1:50001:50000)(4)村域聚居点布局规划图(比例1:50001:50000)(5)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50001:50000)(6)聚居点综合现状图(比例1:5001:1000)(7)聚居点用地分析图(比例1:5001:1000)(8)聚居点现状建筑分析图(比例1:5001:1000)(9)聚居点总平面布置规划图(比例1:5001:1000)(10)聚居点道路、管线、环卫及竖向工程规划图(比例1:5001:1000)、(11)聚居点综合防灾规划图(比例1:5001:1000)、(13)聚居点住宅选型及其他

11、建筑方案示意图(14)聚居点鸟瞰效果图及重要节点景观效果图第二十条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分析图,也可以对上列图纸进行拆分表达,但必须保证图纸内容不得缺少。第五章 附 则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目 录1 总 则41.1 目的、原则和要求41.2 规划内容和范围42 调查研究42.1 调查阶段42.2 研究内容53 村域规划63.1 村域总人口规模63.2 村域聚居点规模与布局63.3 村域产业布局63.4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63.5 村域市政基础设施73.6 村域生态环境保护74 聚居点建设用地

12、标准74.1 一般规定74.2 建设用地选择74.3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84.4 建设用地比例94.5 宅基地指标95 住宅建筑95.1 住宅建筑布局95.2 新建住宅设计95.3 保留住宅整治105.4 技术指标要求106 公共服务设施116.1 设施布局116.2 配置标准127 生产设施137.1 工业建筑及附属设施137.2 农业生产设施138 景观环境148.1 河道水系景观148.2 环境绿化148.3 村口景观158.4 环境小品设施158.5 公共活动场所159 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169.1 一般规定169.2 保护措施1610 道路交通1710.1 一般规定1710.2 道

13、路规划技术指标1710.3 道路及交通设施1710.4 竖向规划1811 市政工程1911.1 给水工程1911.2 排水工程2011.3 供电工程2111.4 电信工程2111.5 生活用能2112 环境卫生与综合防灾2212.1 污染防治2212.2 环卫整治2212.3 综合防灾23本技术导则用词说明251 总 则1.1 目的、原则和要求1.1.1 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指导,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以及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结合四川实

14、际,特制定本导则。1.1.2 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指导思想,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节约集约、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统筹考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防止大拆大建,防止破坏特色景观和传统风貌,以低成本投入、低资源消耗的方式切实改善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1.1.3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省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应当以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镇(乡)总体规划为指导,与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部门相协调。1.2 规划内

15、容和范围1.2.1 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包括村域发展规划和聚居点建设规划。1.2.2 规划范围分为村域行政辖区范围和聚居点建设规划范围两个层次。2 调查研究2.1 调查阶段2.1.1 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前,应委托具有测绘资格的单位和具有相当资格的测绘人员进行测量。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时应采取实地踏勘、入户问卷调查、召开村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现状进行认真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可分为调查准备、初步调查、深入调查和补充调查四个阶段。2.1.2 调查准备在实地调查之前,应先与市(县)及镇(乡)人民政府的专门协调机构联系,取得地形图、航空影像图、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初步确定调查的方向并

16、准备调查问卷。2.1.3 初步调查分为现场踏勘与村民访谈两部分,现场踏勘应着重调查村域范围内产业发展、用地类型、用地权属、农房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及灾害发生情况等内容;应分别组织乡镇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村民代表应包括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编制人员应入户调查并填写调查问卷。2.1.4 深入调查初步方案编制中,重点针对产业发展、聚居点布局、农房建设、村容环境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征求村民和相关部门意见。2.1.5 补充调查针对各方对规划方案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补充调查,核实项目建设可行性(包括选址、规模、成本、资金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可多次进行补充调查。2.2 研究内容深

17、入调查并认真研究,全面了解村庄地理位置、与周边村镇关系、人口与面积、经济发展水平、村民收入情况、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历史文物遗迹及民俗风情等,分析村域产业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和建设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容环境现状,研究现状村民住宅建设情况以及院落布局、建筑功能布局、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点和演变趋势,找出产业与收入、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建设与风情风貌、乡村环境与公共空间以及防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3 村域规划3.1 村域总人口规模依据上位规划,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18、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等因素,确定村域总人口规模。3.2 村域聚居点规模与布局3.2.1 聚居点按规划常住人口的数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特大型规划常住人口大于1000人、大型规划常住人口6011000人、中型规划常住人口201600人、小型规划常住人口50200人。3.2.2 从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满足城镇建设需要出发,按照安全、方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类、分步、分期地进行布局调整,把居民点整合与空间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充分考虑区位、地形地貌、区域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合理的耕作半径等因素,并依据上位规划要求,结合现状居民点分布和相应

19、的人口规模以及近远期人口发展,科学布局聚居点,明确聚居点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注重体现村域聚居点空间布局特色。3.3 村域产业布局坚持“产村相融”,按照产业发展与聚居点布局互动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的原则,充分研究村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合理安排生产用地,提出各类产业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和发展有一至二个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或特色产业,明确产业优先发展区域和特色产业基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发展空间。3.4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基本生活公共设施包括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公益型设施。基本生活公共设施配套要按聚居点规模分级配套的原则,提出配套的内容和标准,配

20、套水平与聚居点规模相适应。完善村级“1+6”公共服务设施(村级组织两委+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的配置,并与村民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和使用。以旅游为特色产业的幸福美丽新村,可结合实际,安排游人中心、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3.5 村域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能源利用、水利、环境卫生设施和防灾设施等方面。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便民利民”要求,坚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先行,遵循区域共享共建、无缝衔接的原则,提出配套内容和相应标准,建设标准适应经济发展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需要。3.6 村域

21、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农村弱质生态空间,对自然湿地、主要湖泊、水源地和其它生态敏感区等应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禁止或控制建设活动。4 聚居点建设用地标准4.1 一般规定4.1.1 聚居点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含生产附属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公共绿地等。院落周边的园地、林地等环境用地属农用地,不计入建设用地。4.1.2 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比例、宅基地指标和建设用地选择四部分。4.2 建设用地选择4.2.1 符合上位规划,应满足镇(乡)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聚居点新建、扩建和撤并的原则和要求。4.2.2 以

22、规模大、区位好、基础设施配套的现有聚居点整治、扩建为主,以新建聚居点为辅,集中改建或新建的聚居点应统一规划、分步建设。4.2.3 有条件靠近中心镇和集镇建设的聚居点应尽量靠近布置,或创造便利的对外交通,以便与城镇共享基础设施,减少重复建设。4.2.4 应充分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布局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便于排水、通风和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段。4.2.5 应注意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保护耕地,充分利用荒地、薄地,不占和少占良田、好土和林地。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节约集约用地。4.2.6 建设用地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自然疫源地、地震断裂带和地下

23、采空区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以及生态敏感的地带。4.2.7 建设用地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埋藏区,区内的现有聚居点建设应符合相关专业规划确定的禁建区、限建区和各级各类保护区的要求。建设用地应避免被铁路、重要公路和重要基础设施穿越,避开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区,避免沿过境公路展开。4.3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4.3.1 聚居点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所在市(州)、县的耕地状况、结合实际确定,宜按人均80130平方米控制。以非耕地为主建设的聚居点,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0130平方米;对以占用耕地建设为主的聚居点,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80100平方米

24、。4.3.2 对现有聚居点进行规划时,其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按下表规定的幅度进行调整。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m2/人)规划调整幅度(m2/人)150应减至130以内注:规划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的增减数值。4.4 建设用地比例类别代号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比例()特大、大型中、小型R居住用地50605570C公共设施用地61238S道路广场用地815713G1公共绿地5815四类用地之和69956696注:邻近旅游区、旅游性及现状绿地较多的聚居点,其公共绿地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表中比例上限。4.5 宅基地指标4.5.1 宅基地按

25、一户一宅建设,山区或丘陵地区人均不得超过60平方米;平原地区人均不得超过50平方米;超过5人/户按5人计。山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做适当调整。4.5.2 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人均宅基地不得超过45平方米;人均耕地大于1亩的,不得超过60平方米。具体按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5 住宅建筑5.1 住宅建筑布局5.1.1 住宅建筑应布置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以及水污染源的上游,与生产劳动地点联系方便,又不互相干扰。 5.1.2 住宅建筑布局应尊重现有村落格局,保护有保留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和院落街巷空间,避免大拆大建,严格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建设方式,严格遵循打破“夹皮沟

26、”、打破“军营式”的布局原则,顺应地形与基地现状,采取“聚合成组、散中穿插、田园渗透”的布局形式,灵活布置住宅建筑。5.2 新建住宅设计5.2.1应贯彻“一户一宅”政策,并根据主导产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住宅建筑类型。以第一产业为主的聚居点以低层独院式联排住宅为主;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聚居点积极引导建设多层公寓式住宅,限制建设独栋独户的住宅。旅游型聚居点的住宅应考虑旅游接待需求。5.2.2 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原则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5.2.3 住宅平面设计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特点,户型设计多样,居、食、储、卫等功能空间划分明确、合理。5.2.

27、4住宅建筑风格应应适合农村特点,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风貌,并与原有建筑和周边环境统一协调。风貌设计应吸取优秀传统民居元素,并进行创新和优化,创造适合本地的建筑风貌特色;宜以坡屋顶为主,并注意平屋顶、平坡屋顶结合等方式的运用,增加多样性,并结合辅助用房及院墙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整体。5.3 保留住宅整治5.3.1 对现状住宅建筑的年代、质量、风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确定需保留的住宅建筑,并进行修复、改造、整饰。5.3.2 按照所在地区抗震、抗风、防火等设防标准,加固或局部拆建危旧房,对于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应进行保护性修缮。5.3

28、.3 改造住宅的主要功能用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建附属用房(如农机具和农作物储藏间、加工间、家禽饲养等),结合庭院灵活布置,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和人畜分离,在满足健康生活的前提下,方便生产。 5.3.4 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节约成本、美观耐用的原则,按照“统一风貌、传承文脉、彰显特色”的要求,整饰保留住宅的外观,统一色彩、风格;注重保留有特点的传统建筑元素和构件;尊重原有建筑结构形式,避免大面积平改坡、坡改平;积极推广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5.4 技术指标要求5.4.1 建筑朝向:应充分结合当地村民居住习惯和地形条件,尽可能做到南北朝向或背山面野。5.4.2

29、建筑间距:住宅日照间距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房屋间距旧村落改造不得小于南侧建房高度的1.25倍,新建聚居点建房不得小于1.4倍;应按规范合理布置消防通道;建筑物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为准;住宅与农业生产用房间距不应小于50米。5.4.3 建筑密度、容积率:低层住宅建筑密度不超过30%,容积率不高于0.6;多层住宅建筑密度不超过25%,容积率不高于1.1。5.4.4 建筑高度:保持宅基地标高(0.000)的统一性;原则上不超过三层,层高2.8-3.3米,不应超过3.3米,净高不宜低于2.5米;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不应超过3.4 米;属于风景保护和古村落保护范围的聚居点,建筑高

30、度应符合保护要求。6 公共服务设施6.1 设施布局6.1.1 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公益型和商业型两种类型。公益型公共服务设施是指行政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型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日用百货、集贸市场、饭店旅店、便民服务、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6.1.2 除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应独立选址外,其他公共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体现集聚规模、使用方便、节约用地、保持特色的原则,形成公共活动和景观中心;商业金融和集贸设施宜设在入口附近或交通方便地段;学校宜设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段,小学、初中应结合县教育部门有关规划进行布点;以旅游为特色产业的聚居点,游人中心、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

31、设施宜布置在村口或结合公共设施中心布置。应结合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或村口布置公共活动场地,满足村民交往活动的需求。6.1.3 社会保障设施用地应布置在环境好,相对安静的位置,有条件的可与相邻村联合设置。市场设施用地的选址应有利于人流和商品的集散,并不得占用公路、主要干路、车站、码头、桥头等交通量大的地段。6.1.4 公共服务设施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与村民住宅同步建设和使用。规划可预留用地,为远期建设留有余地。6.2 配置标准6.2.1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应与聚居点人口及等级规模相适应。规模较小的可按服务半径共享配套设施。6.2.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类别建筑名称配置要求特大

32、、大型中、小型行政管理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00200平方米左右,含警务、社保、医保等用房建筑面积100200平方米左右,含警务、社保、医保等用房教育托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为131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1318平方米医疗卫生卫生站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平方米社会保障敬老院按人均0.10.3平方米的标准设置-文化体育文化活动室含科技服务点,建筑面积100200平方米含科技服务点,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为50100平方米-全民健身设施结合小广场、集中绿地设置,用地面积一般不少于420平方米小型运动场(篮球场)420 平方米商业服务设施市场

33、设施占地面积50200平方米-放心店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邮政、储蓄代办点结合商业服务建筑设置-6.2.3 “1+6”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设施名称注 释特大、大型新村中、小型新村备注村委会建筑面积约100-150平方米可合并设置综合调解中心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左右村民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00-150平方米-卫生计生中心(含卫生室、计生服务)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中小型可只设卫生室文化体育中心(含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建筑面积100-300平方米体育健身运动可户外设置, 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代办、就业、社保等服务,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左右

34、-中小型可设流动性便民服务点农家购物中心(含农家超市、农资店)建筑面积50-200平方米左右中小型可只设农家超市。备注:必设 可设 -不设6.2.4 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公共设施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村民的活动外,必须与环境相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风貌允许与住宅建筑有所差异,但应体现地方特色。7 生产设施7.1 工业建筑及附属设施7.1.1 工业建筑及附属设施应选择在靠近电源、水源,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段。协作密切的生产项目应邻近布置,相互干扰的生产项目应予以分隔。7.1.2 工业建筑及附属设施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1)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业产业可选择在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用地附

35、近。 (2)轻度污染的工业产业应选择在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下游,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3)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应按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选址,并严禁在该地段内布置居住建筑;对已造成污染的工业产业必须治理或调整,重点工业企业废水依法排放,稳定达标率达100%。7.2 农业生产设施7.2.1 结合产业基地、居民点的分布,合理配置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农机站以及晒场、打谷场、堆场、饲养场等作业场地,选址应方便田间运输和管理。7.2.2 大中型饲养场地的选址,应满足卫生和防疫要求,宜布置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侧风位、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以及通风、排水条件

36、良好的地段,并应与村民生活区保持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8 景观环境8.1 河道水系景观8.1.1 尽量保留现有河道水系,并加以整治和疏通,保护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无乱挖、乱采与乱堆现象,严禁采用填埋方式废弃、占用河道。8.1.2 河道结合植物造景、滨水建筑设计等突出景观效果,美化、绿化河堤,景观设计应满足防洪和排水要求。8.1.3 采取拆除障碍物、清理坑塘、疏浚坑塘进出水明渠、改造相关涵闸等措施恢复坑塘基本使用功能。8.1.4坑塘水体可结合聚居点建筑布局进行景观建设,包括修建水边步道、开辟滨水活动场所、局部设置亲水平台及修整岸边植物等内容;水体护坡宜采用自然护坡、适度采用硬质护砌;严禁在水上建设餐

37、饮、住宅等可能污染水体的建筑,水上游览设施建设不应分隔水体和减少水面面积。8.2 环境绿化8.2.1应根据地形地貌、现状植被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情况,结合用地布局,保护农村林盘、古树名木和高大乔木,合理布局聚居点内部绿化,与外围的山林绿化、滨水绿化、大地田园绿化形成绿化体系。8.2.2 广场、公共活动中心、村口、公共院坝、路侧等应采用当地乡土树种实施绿化种植,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体现当地乡村特色,提倡生态自然、简朴亲切;房前屋后展现瓜果桃李的“微田园”景象。8.2.3 水源保护区、集中养殖场、铁路和公路等的防护,应采用当地高大乔木、乔灌草搭配,形成防护林带等。8.2.

38、4 整治现有岩石裸露、乱土堆砌的堡坎、挡墙、壕沟,可采用绿化护坡进行美化。8.2.5绿化种植应根据其树种根系、高度、生长特点等,确定与建筑物、工程设施、以及地面上下管线间的栽植距离。8.3 村口景观8.3.1 村口风貌应自然、亲切、宜人,村口建筑与构筑物应精心设计、构思新颖,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民俗民风特色,突出标志性。8.3.2 有条件的村口应通过门楼、小品配置、植物造景与建筑空间营造等手段突出景观效果。8.4 环境小品设施8.4.1 建立、完善聚居点内部环境设施小品设施系统,包括场地铺装、围栏、花坛、园灯、座椅、雕塑、宣传栏、废物箱等。8.4.2 场地铺装,形式应简洁,选材因地制宜,采用当地

39、砖、石,利于排水。8.4.3 环境小品应风格统一协调,尺度适宜,形式简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结合环境场所要求,采用不同的设计符号,营造丰富的乡村景观。8.5 公共活动场所8.5.1 公共活动场所宜靠近村委会、公共设施及祠堂等公共活动集中的地段,也可根据自然环境特点,选择水体周边、坡地等处的宽阔位置设置。8.5.2 已有的公共活动场所应充分利用并改善现有条件,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无公共活动场所或公共活动场所缺乏的新村,应改造利用现有闲置用地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严禁以侵占农田、毁林填塘等方式大面积新建公共活动场所。8.5.3 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时应保留现有场地上的高大乔木及景观良好的成片林木、植被,

40、保证公共活动场所的良好环境。8.5.4 公共活动场地应平整、畅通,无坑洼、无积水、雨雪天无淤泥,条件允许的可设置照明灯具。8.5.5 公共活动场所可根据村民使用需要,与打谷场、晒场、非危险品的临时堆场、小型运动场地及避灾疏散场地等合并设置。8.5.6 公共活动场所可配套设置坐凳、儿童游玩设施、健身器材、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及阅报栏等设施,提高综合使用功能。8.5.1 公共活动场所上下台阶处应设置缓坡,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9 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9.1 一般规定9.1.1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应严格、科学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延续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彰显农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41、。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文物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严格进行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农村弱质生态空间,对自然湿地、主要湖泊、水源地和其它生态敏感区等应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禁止或控制建设活动;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继承,明确历史文物、古迹遗存等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9.1.2 下列内容应按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严格进行保护:(1)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树龄在100 年以上的古树以及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名木;9.1.3

42、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遗址和祠堂、碑牌甬道、戏楼等建(构)筑物以及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风貌建筑、院落街巷空间、自然景观应综合评定,严格进行保护,有价值的建筑物保护率80%。9.2 保护措施9.2.1 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应以保护历史遗存、保存乡土文化信息、延续传统和传承特色风貌为目标,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历史遗存保护主要采取保养维护、现状修整、重点修复、抢险加固、搬迁及破坏性依附物清理等保护措施;(2)建(构)筑物特色风貌保护主要采取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并完善内部布局和设施等改善措施; (3)特色场所空间保护主要采取完整保护特定的活动场所与环境、重点改善安全保障和完善基础设施

43、等保护措施;(4)自然景观特色风貌保护主要采取保护自然形貌、维护生态功能等保护措施。9.2.2历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应实施景观整治,周边的建(构)筑物形象和绿化景观应保持乡土特色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相和谐。10 道路交通10.1 一般规定10.1.1道路交通规划应遵循安全、适用、环保、耐久和经济的原则,合理保留原有路网形态和结构,打通断头路,通过整治、恢复或改善道路的交通功能,并使道路及交通设施布局科学合理。 10.1.2道路交通规划应根据用地布局、交通特征,结合自然条件与现状特点,确定道路交通系统,并有利于建筑布置、管线敷设和满足消防需要。10.2 道路规划技术指标10.2.

44、1对外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和等级见下表。规划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主村道次村道人行便道路面宽度(m)572.550.61.510.2.2内部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和等级见下表。规划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间路道路红线宽度(m)8104.5612车行道宽度(m)4734每侧人行道宽度(m)1.01.501(注:应结合新村规模、地形条件、现有道路建设状况,因地制宜选择道路的组织形式与断面,上表的数值可供参考。)10.3 道路及交通设施10.3.1 道路硬化率应达到100%,主、次道路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宅间路可因地制宜选取简易材料铺装,如三合土、卵石、或石板路面。10.3.2 道路两侧必须设置排水沟

45、渠;路面宽度为单车道时,车行道路应隔一定距离设会车场;主要道路应设置照明设施,路灯亮灯率不得低于98%。10.3.3 道路路堤边坡坡面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防护,宜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植草砖护坡及植草护坡等多种形式;应结合路面情况完善各类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10.3.4 零散分布的空地,可开辟为停车位,供机动车及其他农用车辆停放;结合对外道路,可考虑设置乡村招呼站,方便村民对外出行。10.4 竖向规划10.4.1 建设用地的竖向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场地、道路、排水沟等的规划标高。(2)确定地面排水方式及排水构筑物。(3)进行土方平衡及挖方、填方的合理调配,确定取土和弃土的地点。10.4.2 建设用地的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宜保留绿树林盘和水面。(2)有利于地面水排除,并应符合防洪的要求。(3)减少土方工程量。(4)建筑用地的标高应与道路标高相协调,高于或等于邻近道路的中心标高。(5)应根据地形特点、降水量和汇水面积等因素,划分排水区域,确定坡向、坡度和管沟系统。(6)道路纵坡宜控制在8%以内,特殊情况下道路纵坡设计速度小于1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