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8755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doc.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93.160P55备案号:44622-2015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 T5762014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quality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proceduresappearance2014 - 12 - 30发布2015 - 04 - 01实施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 次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总则 55项目划分 56外观质量检测 67外观质量评定 78外观质量评定组织与程序 89 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表填表基本规定 8附录

2、A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10附录B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单位质量评定表 43条文说明 4562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提出。本标准由重庆市水利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重庆弘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弘禹水利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正源水务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南川区水务局本标准起草人:吴崇良、李柱兴、李立航、朱述廷、叶良斌、夏渝莉、李清洪、张俭波、范光华、李彩新、黎成友、张学智、舒富林、李轶、刁志明、柳作康、刘正平、韩松柏、张太敏、

3、唐学文、丁扬、李厚伦、陈邦尚、余俊乐、何波、张顺华、肖和民、石胜、查永成、王丽、向国兵、张钰、王福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术语和定义、项目划分、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外观质量评定组织与程序及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表填表基本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大中型新建、改建、扩建、加固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小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4、于本文件。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632-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4-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渝水基2004)35号 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3术语和定义3.1 外观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通过检查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表质量。3.2 单位工程 unit project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单位工程划分原则,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中确定的单位工程。3.3外观单位 appearance of the u

5、nit对存在外观质量要求的单位工程进行外表尺寸和形状的检测与评定。3.4分部工程separated part project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分部工程划分原则,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中确定的分部工程。3.5外观分部 appearance division对存在外观质量要求的分部工程或单元工程进行外表尺寸和形状的检测与评定,是组成外观单位的部分,是进行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的基本单元,是日常外观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4总则4.1 本标准规定了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检查方式:检测与评定人对工程外观质量用观察、目测、触摸、描述等方法获得感知

6、后,对照本标准的质量要求评定外观质量等级;另一种是检测方式:检测与评定人对工程外观质量用量测设备测量得到数据,数据经统计计算求得合格率,根据合格率的大小对照本标准的质量要求评定外观质量等级。同时也规定了外观分部的检查(测)项目及其质量要求、频率与方法。4.2本标准之外的外观分部,其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检测项目、质量要求和检查检测频率与方法,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参照本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确定,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4.3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4.4外观分部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处理。整改处理方案应经监理单位审核,并报

7、项目法人批准后实施。整改处理完成后,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单位重新进行评定。重新评定合格的,该外观分部可作为合格等级带入外观单位质量评定表中去;重新评定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应继续制定整改方案,继续进行整改处理直至合格;或经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论证,认为可不再整改处理的,应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4.5 外观分部的检测与评定,应与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同时进行。4.6单位工程内所有的外观分部应全部被评定,且有外观单位评定结论,是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不可缺少的部分,外观分部及外观单位没有评定的,或者评定为不合格的,不能进行

8、单位工程评定与验收。4.7 项目法人应将工程外观单位质量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4.8 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5 项目划分5.1 项目划分原则5.1.1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应进行项目划分。按级划分为外观单位、外观分部两级。5.1.2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的项目划分应与工程的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同时进行,划分结果应有利于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划分出的外观单位应与单位工程相对应。划分出的外观分部应与分部工程或其中的单元工程相对应。5.1.3外观单位项目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枢纽工程,对应单位工程划分外观单位,例如:大

9、坝、溢洪道、取水塔各为一个外观单位。 堤防工程、引水(渠道)工程,对应招标投标分段的单位工程划为一个外观单位。规模较大的交叉联结建筑物及管理设施宜以每座独立的建筑物为一个外观单位。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按加固、整治内容划分外观单位,宜结合单位工程对应划分外观单位。 发电工程,按电站厂房、地面升压变电站,机电设备安装等划分外观单位,宜结合单位工程对应划分外观单位。 泵站工程,按泵站房、地面变电站,机电设备安装等划分外观单位,宜结合单位工程对应划分外观单位。5.1.4 外观分部项目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枢纽工程,按有外观质量要求的分部工程或单元工程划分外观分部。 堤防工程、引水(渠道

10、)工程,按有外观质量要求的分部工程或单元工程划分外观分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按有外观质量要求的分部工程或单元工程划分外观分部。 发电工程,电站的进口段(含前池、压力管道),尾水、厂房(主、付)建筑、机组安装、厂区交通、高边坡处理、绿化等对应项目划分的分部工程划出外观分部。地面升压变电站,根据变电站、开关站、操作控制室等土建对应项目划分的分部工程划分外观分部。主变压器及其他设备安装等对应项目划分的分部工程划分外观分部。泵站工程可参照发电工程的外观分部划分原则进行外观分部的划分。5.2 项目划分程序5.2.1 由项目法人组织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单位编制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表时,应一

11、并编制工程的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的项目划分表。项目法人报送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表时,应连同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项目划分表和说明等书面材料,一并报相应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5.2.2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收到工程质量外观质量评定的项目划分书面报告后,应在14个工作日内对外观质量评定的项目划分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书面通知项目法人。5.2.3 工程实施过程中,需对外观单位、外观分部的检测与评定项目划分进行调整时,项目法人应重新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确认。6 外观质量检测6.1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检测项目、频率、方法应符合本标准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的规定。6.2施工过程中外观分部的外观质量检测

12、由施工单位承担,其设备和人员的配备应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施工单位也可委托第三方施工质量检测单位承担。6.3外观单位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含阶段验收)的外观质量检测由验收检测单位承担。6.4外观质量数据来源应真实可靠,外观质量检查(测)应有现场的检查(测)记录及签证,记录及签证资料应完整齐全。6.5外观质量检测的测区及测区内的检测点布置应采用随机布点的原则。6.6永久性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的外观质量应按照本标准进行检测与评定,临时工程外观质量只检测,不必评定质量等级。7外观质量评定7.1外观分部检查(测)项目的质量评定可采用检查方式和检测方式进行。7.1.1外观分部的检测项目的检查(测

13、)是用检查方式的:检查项目经检查达到一级质量要求的为优良;检查项目经检查达到二级质量要求的为合格;检查项目经检查达不到二级质量要求的为不合格。注:各类工程外观分部的检查(测)项目用检查方式检测、评定的质量要求及等级见附录A。7.1.2外观分部的检测项目的检查(测)是用检测方式的:检测项目的测点合格率90%,该检测项目质量评定为优良;检测项目的测点合格率90%至70%,该检测项目质量评定为合格;检测项目的测点合格率70%,该检测项目质量评定为不合格。注:1.测点合格率=测点合格点数/总测点数100 %。 2.本标准在附录A列出了各类工程外观分部的检查(测)项目用检测方式检测与评定的检测频率、方法

14、、质量要求及等级。7.2 外观分部质量评定标准: 合格:所检查(测)的项目全部合格,检测记录资料基本齐全,该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合格;优良:所检查(测)的项目全部合格,其中优良项目占总检查(测)项目的优良率为70%及以上,检测记录资料齐全,该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优良。注:1.外观分部的优良率=优良项数/(合格项数优良项数)100 %。2.外观分部质量评定标准,详见附录A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7.3外观单位质量评定标准:合格:所有外观分部全部合格,检测与评定资料基本齐全,该外观单位质量评定为合格。优良:所有外观分部全部合格,其中外观分部的优良率为70%及以上,检测与评定资料齐全,该

15、外观单位质量评定为优良。注:1.外观单位的优良率=外观分部优良个数/(外观分部合格个数优良个数)100 %。2.外观单位质量评定标准,详见附录B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单位质量评定表。7.4本标准评定的外观单位为优良者,在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外观质量”栏填入得分率86%;外观单位为合格者,在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外观质量”栏填入得分率71%。8 外观质量评定组织与程序 8.1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的外观质量评定项目划分表,并根据其中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查(测)后,自评外观质量等级,自评后报监理单位复核。施工单位的报告应包括外观质量检测记录资料和评定过程资料。监

16、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检测记录资料和评定过程资料对照实物外观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设计单位应参加外观质量评定并提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意见。存在一项或几项检查(测)项目不符合外观质量要求时,监理单位或设计单位可向项目法人提请验收(或监理、项目法人)抽检的检测单位复核,凡是复核不合格者,项目法人应责成施工单位对该检查(测)项目进行整改处理。外观分部检测与评定由项目法人最终确认其等级。 8.2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外观单位质量评定表进行自评,自评后报监理单位复核,施工单位的报告应包括外观分部的评定过程资料。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评定过程资料对照实物外观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设计单位应提出是否

17、符合设计要求的意见,若存在一个或几个外观分部不符合外观质量要求的,可向项目法人提出请施工检测单位复核,凡是复核不合格者,项目法人应责成施工单位对该外观分部进行整改处理。外观单位检测与评定由项目法人认定等级后,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等级。8.3 参加外观分部和外观单位的评定的应是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施工单位应是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监理单位应是总监或副总监,设计单位应是现场设代组组长或项目负责人,项目法人应是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8.4项目法人组织的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工作由项目法人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主持,宜邀请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参加。参建各方对外观单位

18、及外观分部质量等级存在分歧时,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裁决。9 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表填表基本规定9.1 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表及检测记录资料的制备由工程施工单位负责。纸张规格宜用A4纸(210mm297mm)。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一式三份,施工、监理、项目法人各一份;外观单位质量评定表一式四份,施工、监理单位各一份,项目法人二份(其中一份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9.2 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表的签名应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填写, 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填写;盖章应采用鲜章。9.3 外观分部对应的分部工程完工后, 应及时做好外观分部质量等级评定,如实填写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9.4 合格率、优良率用

19、百分数表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9.5 检查(测)记录或备查资料名称,文字记录应真实、准确、简练,数字记录应准确、可靠。记录及资料应有相关人员的签名(手签)及日期。9.6 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的填写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在具体工程上做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时,有可能表中列出的检查(测)项目不存在,则该项目不参加检测与评定,在相应栏内用斜线“/”表示。用检测方式取得数据的,应根据检测记录统计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并填入相应栏内。记录表宜用本规程条文说明6.4外观质量检测记录表格式或外观质量安装工程现场检测记录表格式作记录。用检查方式取得质量等级的,应根据现场观察记录,填入相应栏内,记录表宜

20、用本规程“条文说明”6.4外观质量现场观察记录表格式作记录。检查(测)项目的结论:合格者用“”表示,优良者用“”表示。外观分部检测与评定的结论,在外观分部评定栏内按相应的质量等级 “”内用“” 标明。9.7外观单位评定表的检测与评定资料齐全或是基本齐全的,应在相应的“”内用“” 标明;外观单位评定结论,应在相应的质量等级 “”内用“” 标明。9.8表头填写9.8.1 “工程项目名称”应填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表的名称(工程批复项目的名称),“外观单位名称”、“ 外观分部名称”应填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项目划分表确定的名称。9.8.2 施工及评定日期:年填写4位数, 月填写2位数实际月份 (1

21、12月), 日填写2位数实际日期(131日)。9.9 表尾填写9.9.1表尾所有签字人员, 应由本人按照身份证上的姓名签字,不得使用化名或由他人代签,签名时应用手正楷字书写,签名及填表日期应字迹工整、清晰可辨。9.9.2 施工、监理单位的鲜章可使用现场项目部的印章。9.9.3表格内不够填写单位意见的,可将意见写在A4纸上,作为检测与评定表的附页,并在意见栏内填写“见附页”字样。附录A (规范性附录)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目录 表A.1 岩石岸坡明挖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8表A.2 喷射混凝土护壁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9表A.3 干砌石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0表

22、A.4 浆砌石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1表A.5 格宾笼挡墙及护垫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2表A.6 混凝土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3表A.7 渠道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4表A.8 堤防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5表A.9 小型水工建筑物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16表A.10 混凝土路面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17表A.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18表A.12 路缘石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19表A.13 路肩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0表A.14 桥梁总体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1表A.15 涵洞总体外观分部质量

23、检测与评定表 22表A.16 路灯安装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3表A.17 人行道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4表A.18 金属结构安装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5表A.19 电气设备安装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6表A.20 电(泵)站盘柜及柜体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27表A.21 升压变电设备安装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8表A.22 植物防护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29表A.23 房屋建筑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0表A.24 房屋地面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1表A.25 房屋门窗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2表A.26 房屋砌砖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

24、测与评定表 33表A.27 玻璃隔墙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4表A.28 板材隔墙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5表A.29 饰面砖粘贴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6表A.30 装饰抹灰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7表A.31 房屋吊顶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8表A.32 栏杆和扶手安装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39附录A (规范性附录)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A.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电(站)厂房、堤防、道路等岸坡开挖后岩石表面外露的永久性工程实体存在的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按表A.1执行。表A.1 岩石岸坡明挖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工程项目名称外观单

25、位名称外观分部名称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检查(测)项目 质量要求检查检测频率检查检测方法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合格优良1开挖坡面稳定且无松动岩块、悬挂体和尖角全数检查观察、测量2岩体的完整性爆破未损害岩体的完整性,无明显的爆破裂隙符合设计要求3平均坡度开挖坡面不陡于设计坡度,台阶(平台、马道)符合设计要求总检测点数量采用横断面控制,断面间距不大于10m,各横断面沿坡面斜长方向测点间距不大于5m,且点数不小于6个点;局部突出或凹陷部位(面积在0.5m2以上者)应增设检测点4坡角标高允许偏差:20cm5坡面局部超欠挖允许偏差:欠挖不大于20cm,超挖不大于30cm6炮孔痕迹保存率节理

26、裂隙不发育的岩体80%节理裂隙发育的岩体50%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20%7轮廓线15长允许凸凹:5每200延米测4点15m拉线及钢尺外观分部评定总检查(测)项目共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为 %,检查(测)记录资料情况:基本齐全 齐全,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合格 优良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设计单位意见意见:(设代组长签字)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总监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项目法人确认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A.2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电(站)厂房、堤防、道路等岸坡开挖后用喷射混凝土或锚喷

27、混凝土护壁等表面外露的永久性工程实体存在的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按表A.2执行。表A.2 喷射混凝土护壁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工程项目名称外观单位名称外观分部名称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检查(测)项目 质量要求检查检测频率检查检测方法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合格优良1喷层厚度平均值设计值;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60%;最小厚度0.5设计厚度每10m检查1个断面,每3m检查1点针探或钻孔 2喷层密实性无滴水、渗水现象全面检查观察3喷层表面整体性无裂缝4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30mm;且矢弦比不得大于1/6每200延米测4点2m靠尺和塞尺或钢尺测量5轮廓线偏差15长允许凸凹:30mm每200延

28、米测4点15m拉线及钢尺6喷层与围岩及喷层之间粘结紧密,无空鼓现象, 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从中线起每3m检查1点凿孔或雷达检测仪7无漏喷、脱落、裂缝、钢筋网外露、表面无杂物、渗漏水现象全数检查观察外观分部评定总检查(测)项目共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为 %,检查(测)记录资料情况:基本齐全 齐全,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合格 优良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设计单位意见意见:(设代组长签字)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总监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项目法人确认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A.3

29、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大坝下游护坡、堤防工程护坡、河道整治及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护岸、等干砌石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按表A.3执行。表A.3 干砌石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工程项目名称外观单位名称外观分部名称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检查(测)项目 质量要求检查检测频率检查检测方法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合格优良1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墙、坝面5cm每20m检查3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用2m靠尺和塞尺护坡8cm每个测区不少于2530个点2厚度厚度小于50cm,允许偏差:5 cm;厚度大于50cm,允许偏差:设计厚度的10%每50100m2测3个点测量3边坡坡度m值允许偏差:设计值的 2

30、%沿护(边)坡长度方向每20m检测1处全站仪或坡尺及垂线4轮廓线15长允许凸凹:8每200延米测4处拉线与钢直尺5砌筑表面自下而上错缝竖砌,石块紧靠密实,垫塞稳固,大块压边;砌体应咬边扣紧密、错缝全面检查现场观察6曲面与平面连接顺直度一级:圆滑过渡,曲线流畅二级:平顺连接,曲线基本流畅三级:连接不平顺,折线突出外观分部评定总检查(测)项目共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为 %,检查(测)记录资料情况:基本齐全 齐全,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合格 优良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设计单位意见意见:(设代组长签字)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

31、:(总监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项目法人确认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 A.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用天然石材、混凝土砌块、普通烧结砖等砌筑工程的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按表A.4执行。表A.4 浆砌石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工程项目名称外观单位名称外观分部名称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检查(测)项目 质量要求检查检测频率检查检测方法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合格优良1表面平整度(mm)墙、坝面块石允许偏差:20每20m检查3处,每处m2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靠尺和塞尺混凝土块、料石允许偏差:10护坡块石允许偏差:25每50100m2检测1处现浇(予制)混

32、凝土(块)允许偏差:102砌缝宽度允许偏差:设计缝宽10%每砌筑表面10m2抽检1处,每个测区不少于10处,每处检查不少于1m缝长观察、测量3勾缝勾缝型式符合设计要求,无开裂、脱皮现象。观察4轮廓线允许偏差:1cm(有过流要求)允许偏差:4cm(无过流要求)每2050m测1处,不少于10处拉线与钢直尺5墩、墙砌筑型式内外搭砌,上下错缝;丁砌石分布均匀,面积不少于墩、墙砌体全部面积的1/5,且长度大于60cm;块石分层卧砌,无填心砌法;每砌筑70120cm高度找平一次;砌缝宽度基本一致每20延米抽查1处,不少于3处观察、测量6排水孔设置连续贯通、孔径、孔距允许偏差:5%设计值全面检查目测、描述、

33、尺量7伸缩缝缝面缝面平整、顺直、干燥、协调均匀美观、无外露铁件及杂物,确保伸缩有效8排列和砌缝一级:砌体排列整齐、露头均匀,大面平整,砌缝饱满密实,缝面顺直,宽度均匀;二级:砌体排列基本整齐、露头基本均匀,大面平整,砌缝饱满密实,缝面顺直,宽度基本均匀;三级:砌体排列多处不整齐、露头不够均匀,大面基本平整,砌缝基本饱满,缝面基本顺直,宽度基本均匀。外观分部评定总检查(测)项目共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为 %,检查(测)记录资料情况:基本齐全 齐全,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合格 优良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设计单位意见意见:(设代组长签字)年

34、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总监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项目法人确认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 A.5堤防工程及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的挡墙、护坡等格宾笼挡墙及护垫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按表A.5执行。表A.5 格宾笼挡墙及护垫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工程项目名称外观单位名称外观分部名称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检查(测)项目 质量要求检查检测频率检查检测方法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合格优良1高程允许偏差:5cm每100m测2处,且不少于10处水准仪或全站仪2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cm靠尺与塞尺3曲面与平面连接顺直度一级:圆滑过渡,曲线流畅二

35、级:平顺连接,曲线基本流畅三级:连接不平顺,折线突出全面检查现场观察4排列和砌缝一级:石笼的坐码或平铺、砌体排列整齐、大面平整,缝面顺直二级:石笼的坐码或平铺、砌体基本排列整齐、大面平整,缝面比较顺直三级:砌体排列多处不整齐、大面不平整,缝面不顺直目测、描述、尺量5挡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小于设计高1/200且3cm每20m测1处,且不少于6处吊垂线与钢直尺或全站仪6护垫(护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每100m测3处,且不少于10处全站仪厚度允许偏差:5cm尺量绑扎点间距允许偏差:5cm有间隔网的网片间距允许偏差:10cm外观分部评定总检查(测)项目共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为 %,检

36、查(测)记录资料情况:基本齐全 齐全,外观分部质量评定为:合格 优良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设计单位意见意见:(设代组长签字)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外观分部评定为:(总监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项目法人确认外观分部评定为:(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 A.6水利水电枢纽、堤防、渠道、房建、电(泵)站厂房等及其他结构建筑物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按表A.6执行。表A.6 混凝土工程外观分部质量检测与评定表 工程项目名称外观单位名称外观分部名称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检查(测)项目 质量要求检查检测频率检查检测方法

37、总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合格优良1几何尺寸过流断面尺寸允许偏差:1/200设计值不少于6处全站仪、钢卷尺、皮尺梁、柱截面允许偏差:20mm墩墙宽度、厚度允许偏差:40mm坡度m(设计)值允许偏差:0.05全站仪2轮廓线尺寸较大建筑物,最大凹凸不超过2cm/10m;较小建筑物,最大凹凸不超过1cm/5m拉线与钢直尺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cm/2m100m2以上的表面检查610个点;100m2以下的表面检查35个点2m靠尺与塞尺或钢直尺4立面垂直度闸墩、翼墙允许偏差:1/200设计高,且不超过2cm不少于6处悬吊垂球与钢直尺或全站仪排架柱允许偏差:1/500设计高,且不超过2 cm5大角方正允许偏

38、差:0.6角度尺测量6曲面与平面连结圆滑程度一级:圆滑过渡,曲线流畅二级:平顺联结,曲线基本流畅三级:联结不够平顺,有明显折线全面检查目测、描述7扭面与平面连结8变形缝和结构缝一级:缝面顺直,宽度均匀,填充材料饱满密实;二级:缝面基本顺直,宽度基本均匀,填充材料基本饱满;三级:缝面不顺直,宽度不均匀,填充材料不饱满9麻面、蜂窝一级:混凝土表面无蜂窝、麻面等缺陷二级:混凝土表面存在少量蜂窝、麻面等缺陷,累计面积不超过0.5%三级: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蜂窝、麻面等缺陷, 累计面积超过0.5%10表面裂缝一级:混凝土表面无裂缝;二级: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三级:构件主

39、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11表面污染一级:建筑物表面洁净无附着物 二级:表面附着物已清除80%,无垃圾三级:表面附着物清除未达到80%,存在垃圾12表面钢筋割除一级:全部割除,无明显凸出部分二级:割除面积达95%以上,且未割除部分不影响建筑功能及安全三级:割除面积未达到95%或未割除部分影响建筑功能及安全13孔洞、夹渣一级:无孔洞、夹渣等现象二级:有少量孔洞、夹渣,单个面积不超过0.01m2,且深度不超过骨料最大粒径三级:孔洞较多,单个面积超过0.01m2,深度超过骨料最大粒径14错台、跑模、掉角一级:无错台、跑模、掉角等缺陷二级: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三级:经处理仍不满足设计要求15色泽与色差一级: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色差二级:表面基本光滑,色泽较均匀,色差较小三级:表面粗糙,色差较大外观分部评定总检查(测)项目共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