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8757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02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doc(2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上海港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二八年二月前 言2004年,交通部召开了全国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治理”的工作要求。2005年初,我站根据部总站的部署印发沪港安质监20054号文关于开展质量通病防治活动的通知至各有关施工、监理单位。确定“以完善控制为措施、加大技术储备为基础,以防治质量通病为重点,以不定期检查指导为手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迅速推开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工作要求。水运工程质量通病是指水运建设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质量通病面广量大,往往不容易被忽视。我站组织调查了上海地区水运建设项

2、目在实体质量、施工工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通病,汇总了在上海地区比较常见、影响比较大的质量通病共三类19项,并结合部总站确定的质量通病进行重点治理。各单位重视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采取了积极措施,以解决施工引起的质量通病为重点,通过布置,分解落实,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安排到各项目部。通过一年多的治理,各单位取得了不少经验,有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上海水运工程整体质量。2006年9月,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召开了治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现场会。我站总结了各施工单位治理质量通病的经验,在会议上作了题为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现场监督,不断推动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交流发言。2006年10月我站编制印刷了上海

3、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成果材料汇编,召开了上海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推进会议,港口管理局缪长宝副局长和部总站黄勇副站长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肯定质量通病防治的成绩,对下一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出要求。为把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长期、深入开展下去,经研究,在2007年度我站向上海市财政申请专项经费,开展“上海地区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研究”课题,编制上海地区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达到指导施工,减少通病发生,提高上海水运工程质量。得到各施工、监理单位的支持和参与。指导书中涉及面较广,有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方面,有施工、有监理方面。这些经验有的采用了新技术,有的采用了新设备、新材料,有的在工艺上改

4、进,有的是加强管理。有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有的是工作经验。但都是从施工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近年,上海水运工程发展迅速,进入一轮建设高峰期。工程建设向外海、大型化发展,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要求我们提高技术水平,改变管理模式。质量通病的治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等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水运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本指导书得到了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5、上海港务工程公司及上海远东水运工程建设监理咨询公司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本指导书如有问题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上海港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二八年二月编写组:(略)目 录一、上海水运工程施工基础工作质量通病防治11施工控制测量1-2、施工细部测量1-3、沉降位移观测14、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15、地基加固16、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17、PHC管桩质量通病防治18、钢筋加工与安装19、模 板 工 程110、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防治二、上海水运工程实体质量通病防治21、预制构件安装控制差22、构件表面泛锈、开裂、流锈水23、码头面层混凝土表面缺陷的防治24、桩顶劈裂掉棱质量通病防治25、小型构筑物外观粗糙

6、26、现浇混凝土结构存在的有害裂缝27、疏浚工程深、宽不达标28、高桩码头接岸结构和引桥桥台沉降、位移过大29、船坞、船闸、泵房和底板渗漏水210、成品保护和修补质量差211、混凝土梁、柱、护轮槛底部漏浆、烂根212、分包工程和劳务队伍的管理薄弱三、上海水运工程工艺质量通病防治31、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合规范要求32、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质量差34、构筑物周边回填或结构层夯实达不到设计要求35、浆砌块石砌筑方法、勾缝方式不规范36、混凝土梁、柱、护轮槛底部漏浆、烂根37、砼拌合物计量不准确38、混凝土出现严重缺陷、修补随意、质量差39、混凝土养护不规范310、预埋铁件防腐、支模螺栓切割处理不

7、妥311、疏浚工程边坡施工不足312、针对陆域吹填和砂质控制不规范所造成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四、上海水运工程管理质量通病防治4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与建设工程的管理要求不符42、原材料的场地堆放不规范43、隐蔽工程验收不符合规定44、施工中反映质量状况的原始资料的形成和整理不规范,其完整性、系统性差45、监理单位对施工测量放线和分项工程质量状况独立进行平行检测,以及对材料、混凝土试件独立进行平行试验的频率不符合规定要求46、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和劳务队伍的管理薄弱47、施工单位盲目赶工48、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缺少科学管理一、上海水运工程施工基础工作质量通病防

8、治11、施工控制测量1.1 业主方提供首级控制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1现象业主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数量不足,控制点精度不够,交接手续不清楚2原因分析(1)业主方首级控制网布设时控制点数量不够,布设密度太小。(2)业主方控制网测量时精度等级过低。(3)业主方、施工方只进行口头的控制点交接,未进行必要的书面交接。3预防措施(1)书面要求业主方提供足够施工控制点(一般要求平面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不得少于2个)及相关的控制网测量报告。(2)控制点交接时必须办理正式书面交接手续。(3)业主方提供控制点精度过低时,书面申请要求业主方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精度的控制点数据。1.2 业主方首级控制网复测数据与业

9、主方提供数据差别偏大1现象在对业主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复测时发现复测数据与业主方提供控制网报告内的数据偏差较大。2原因分析(1)首级控制复测时复测方法或使用仪器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测量结果有误。(2)业主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网数据自身无法附和,存在数据错误。3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精度的测量仪器,按规范要求进行测量作业及计算,确保复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数据的准确性。(2)无法判断控制网复测时是否存在错误时,重新对首级控制网进行一次复测。(3)确认业主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网数据有误时,书面汇报情况,提交首级控制网复测报告,并申请在数据改正后重新进行首级控制网交接工作。1.3 加密控制点选址及埋

10、设不规范1现象现场加密控制点选址及埋设不规范,导致加密控制网测量时精度不高;现场施工时加密控制点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加密控制点稳定性差。2原因分析(1)加密控制点选址不符合规范要求(2)加密控制点埋设不符合规范要求(3)加密控制点密度不满足使用要求,控制网网型较差。3预防措施(1)加密控制点应布设在施工现场周围500m以内范围内,且布设加密控制点应互相通视,相邻加密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0500m之间为宜。若加密控制点用于架设GPS参考站,可适当放宽要求,但一般距离施工现场不超过5km为宜。(2)布设控制点数量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采用常规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测量工作的工程,布设

11、加密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仅采用GPS进行测量工作的工程,布设加密控制点不得少于2个。加密控制网尽量不要布设在一条直线上,以布设为等腰三角形网最佳。(3) 加密控制点一般选择在较为稳固的基础上进行埋设,埋设标志分为预制和现浇两种,中心埋设12钢筋作为点位标志,一般要求埋深为0.30.5mm。埋设尺寸大小可视埋设点土质情况进行确定。在冻土去埋设深度至少达到冻土层下0.2m。埋设完成后在埋设点周围明显处设置点铭牌(包括点名,埋点单位,埋点等级等信息)及施工控制点保护旗帜。(4)埋设好的加密控制点须沉降一周左右待其基本稳定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防止被人为破坏。1.4 加密控制网测

12、量精度达不到要求1现象加密控制网测量后解算结果的精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数据无法投入现场使用。2原因分析(1)测量方法或测量线路有误。(2)测量仪器精度不够。(3)解算过程出现错误。3预防措施(1)加密控制网测量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a.利用全站仪布设附和导线或者闭合导线进行加密控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采用附和或者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加密控制点的高程。这种方法适用于首级控制点较多且距施工现场较近的水工工程。b.利用GPS静态测量进行加密控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采用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加密控制点的高程。这种方法适用于首级控制点相对较少且部分控制点距离现场较远的水工工程。c.利用GP

13、S静态测量进行加密控制点平面位置及高程的测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加密控制高程精度要求不高且首级控制点距离施工现场非常远的水工工程。(2)加密控制网测量时尽量避免过长基线边与过短基线边在同一个网型内进行测量解算,尽量选用距离基本相同的基线边组成加密控制网进行测量解算,有利于提高整个测量控制网的精度。(3)加密控制点测量精度及选用仪器精度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如无设计要求,一般的导线测量应至少按照一级导线的规范要求进行测量;水准路线应至少按照四等水准的规范要求进行测量;GPS控制网测量应至少按照一级网的规范要求进行测量。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导线测量:等级测回数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m)测角中误差(“)

14、测距相对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DJ2DJ6一级24500800051/6000010n1/20000GPS静态测量:等级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系统b(106)相邻点平均距离限值(km)卫星高度角观测时间(min)采样时间间隔(s)PDOP一级8810510153015608水准测量:等级选用仪器每km高差中误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附和或环线闭合差、往返测互差(mm)路线长度(km)观测次数(双面尺)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平原山区附和或环线支线支线附和或闭合三等DS33620n12R4n502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四等DS351030n20R6n2010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

15、.5 加密控制网复测数据跳动性偏大 1现象加密控制网的复测数据出现不规则的跳动,且跳动幅度大于2cm。2原因分析(1)加密控制点埋设位置基础不够稳固。(2)加密控制点受外力作用,小范围偏移。(3)加密控制网复测测量过程出现问题。3预防措施(1)加密控制点埋设时尽量不要布设在基础较差的软土地基或临时道路附近等基础不稳且易被破坏的地点。(2)加密控制点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防止被人为破坏或受外力撞击。如发现加密控制点有移动应及时加固,并重新进行加密控制网测量后再投入使用。(3)加密控制点复测应该固定仪器,固定路线,固定方法进行测量。尽量减少应选用仪器,路线,测量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系统误差。(4)加

16、密控制网在开始使用时将复测周期设置为每周一次,待控制点相对稳定后逐渐调整为每月一次和每季度一次。1.6 GPS参考站设立不规范1现象GPS参考站未按照规范要求选址和架设,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信号发射距离短,接收卫星信号能力差,长时间无法得到固定解等问题。2原因分析(1)GPS参考站的卫星接收天线附近遮挡物过多,周围有电磁辐射源或产生多路径效应的物体。(2)GPS参考站的卫星接收天线未较准确的进行水平安放。(3)GPS参考站的点位坐标输入错误。(4)GPS参考站的卫星接收天线和电台发射天线距离过近。(5)GPS参考站的供电系统电压不稳或不足。3预防措施(1)GPS参考站架设地点应选择在较为空旷区域

17、,接收天线仰角15O区域内遮挡不得超过1/4;接收天线及发射天线周围不得有高压电线,大功率发电机、大面积水域等电磁幅射源和可能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点。(2)GPS参考站的接收天线必须使用可调平基座进行架设,架设完成后必须确保天线处于水平位置。(3)GPS参考站的接收天线架设点位必须有足够精度的三维坐标数据,且点位坐位参数输入参考站主机时必须使用WGS84坐标系统的坐标。(4)GPS参考站的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应保持至少5m以上的距离,且两个天线周围应设立避雷装置。(5)GPS参考站的供电系统尽量采用较为稳定的电源,避免不稳定电源带来的仪器在使用过程的损坏。1-2、施工细部测量2.1 沉桩定位时GP

18、S定位与常规仪器交会定位差别较大1现象沉桩定位时利用GPS定位方法定位与采用常规仪器前方交会法定位,桩位差别较大。2原因分析(1)GPS参考站站点数据有误,导致流动站定位数据偏差。(2)GPS定位系统内参数设置有误。(3)前方交会时交会点布设不理想,交会角度过小或过大。(4)前方交会仪器离桩身距离太远或太近。(5)前方交会交会角计算错误。3预防措施(1)认真检查参考站站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并用流动站在已知的首级控制点上进行三维坐标比对,精度应满足平面坐标误差3cm,高程误差5cm。(2)仔细核对GPS定位系统中的如下参数:坐标转换七参数及其对应模型和中央子午线、船型参数、桩定位参数。并检查所有设

19、备数据线路的通讯情况,确保设备工作正常且数据通讯畅通。(3)前方交会时至少使用3台经纬仪且架设点应均匀分布在沉桩区域周围且互相通视,架设点距离沉桩区域应尽量控制在1001000的范围内。(4)对于架设点距离桩位小于500m的情况下,可选用DJ6等级的测角仪器,对于大于500m但小于1000m的情况下,需选用DJ2等级的测角仪器。(5)3台经纬仪采用任意夹角交汇时,交汇夹角应尽量控制在30150o之间;交会时所产生的误差三角形的重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不大于50mm;(6)进行前方交会定位时,必须按要求对所有交会数据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必须有两人单独计算后互相校核后使用。2.2 沉桩标高控制误差偏大

20、1.现象在桩身可沉至设计标高的情况下,沉桩停锤时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仍偏差超过10cm。2原因分析(1)停锤的提前量未控制好。(2)常规仪器交会控制时,控制视距过远。(3)用GPS定位系统控制时,船体上的横纵倾斜参数设置有误。3.预防措施(1)在桩沉至离标高还剩3m处时,每50cm计算一次贯入度。至标高还剩1m处时,每10cm计算一次贯入度。根据贯入度的变化情况预留5锤左右的提前量作为停锤时间。(2)常规仪器交会时若距离超过1000m,应考虑球曲差对高程控制的影响,将改正参数放入计算公式中进行相应数据的计算。(3)船载GPS定位系统中的测倾仪在使用前应与船载GPS流动站输出数据计算出的船体横纵倾

21、斜参数进行同步调整。2.3 结构物坐标高程放样偏差大1现象结构物坐标高程放样时,放样结果有所偏差(例如:结构物的角点放样后相互间距离与设计图纸不符、规则性结构物角点放样出的结构轴线出现偏斜、相邻桩帽或承台的标高有明显差距等)。2原因分析(1)仪器自身存在误差(例如:全站仪三轴不垂直、2C值超规范、水准仪i角偏大)。(2)仪器测量时后视距过短,前视距过长。(3)已知控制点出现较大的沉降位移情况。(3)放样后未进行检查,出现偶然错误未及时发现。3预防措施(1)仪器日常使用时注意定期对仪器的一些常规的指标进行检测调校,保证测量作业过程中的正常使用。(2)放样前对已知控制点做一些检查,例如两个控制点的

22、距离,两个后视方位角的校对,两个控制点的高差等。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复查,必要时对控制点进行复测后再投入使用。(3)放样时注意控制好前视和后视距离之间的关系,坐标放样时应后视距离长,前视距离短。标高放样时应前后视距尽量相等。(4)放样完成后应对放样点再检查一次,防止放样点作标识时发生偏差。对于桩帽、承台等规则结构物角点放样时,放样结束后应用钢卷尺丈量角点间的距离与设计值比对,防止出现错误。2.4 轴线放样不顺直1现象码头上的施工轴线放样时出现偏差,使施工后的码头前沿线及码头轨道梁轴线不顺直,影响整体美观和使用效果。2原因分析(1)轴线放样时未采用轴线法放样,而采用极坐标法放样。(1)码头的前边

23、梁和轨道梁轴线放样精度不高,安装过程中未进行跟踪测量。(2)码头前沿护轮坎及轨道轴线放样出现偏差。3预防措施(1)轴线放样时应采用轴线放样法,即只进行方向控制,不进行距离控制,减少影响因素提高测量精度。具体做法是:放样时将仪器架设在轴线上固定控制点,以轴线上另一固定控制点为后视进行控制放样。后视距离应略长于码头前沿线的直线距离。整个轴线放样过程中应采用固定的放样点和后视点。(1)码头前边梁和轨道梁安装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要求对安装轴线进行放样,安装过程中应将仪器架设在安装轴线上随时进行监测,发现安装好的前边梁和轨道梁与设计安装位置偏差较大时及时调整。(2)码头前沿护轮坎模板放样及轨

24、道安装轴线放样时,应采用轴线法放样。如有相邻标段衔接,应在放样前对相邻标段的轴线位置进行校核。(3)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测码头位移变化情况及轴线控制点的位移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安装轴线位置确保码头前沿线及轨道的顺直。2.5 码头面层平整度较差1现象码头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平整度较差,有明显的凹凸处,高程误差超过5mm。2原因分析(1)码头混凝土面层高程放样所用控制点有沉降情况未及时发现。(2)放样的码头混凝土面层高程控制点密度太疏。3预防措施(1)放样前注意检查控制点高程是否有沉降,最好从施工区域附近较为稳固的加密控制点将高程引测至施工区域内。引测时应采用双转点法进行校核。(2)高程放样时仪器

25、架设点应选择在放样区域与高程控制点之间,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减少i角误差带来的影响。同时放样时使用的水准塔尺最好只使用第一节,防止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每节塔尺直接的间隙变大影响测量结果。(3)码头面层施工时应是分块间隔施工,标高放样点一般以每23米设置一个为宜。在面层浇筑前应对所有标高放样点复查一遍防止出现错误。1-3、沉降位移观测3.1 沉降位移观测点埋设不合理1现象沉降位移观测点制作及埋设不合理,导致观测点稳定性差易被破坏,观测数据不真实。2原因分析观测单位未注意沉降位移观测工作,观测点制作埋设不合理。3原因分析(1)观测点一般埋设在结构物四个脚点,埋设点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明显的突出

26、标记处,外露长度以510mm为宜。(2)埋设的观测点一般采用防锈材质的钢棒制作,并将预埋在混凝土内。如长期使用应设置保护盖进行保护。3.2 沉降位移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当1现象沉降位移观测次数和观测时间选择不当,导致观测成果精度差不能及时反映结构物实际的沉降位移情况。2原因分析(1)沉降位移观测的次数太少,导致观测成果不能准确反映沉降位移的细部变化。(2)观测的频次未根据观测区域的施工情况及时调整。(3)观测时未考虑天气因素,观测时间选择不合理。3预防措施(1)码头施工期间应每天观测一次,如施工区域周围有较大荷重增加(例如:护底抛石、挖泥清淤、吹填砂)时根据施工强度适当的增加观测次数。(2)沉降位

27、移观测时应选择在每天早上5点9点或下午46点的时间段进行,防止强太阳光反射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同时不能在风力超过6级时进行观测,以防止仪器抖动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3.3 沉降位移观测线路、观测人员、观测仪器不固定1现象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仪器不固定,导致沉降观测的精度降低。2原因分析观测前未到现场进行统筹规划,确定线路和安置仪器的位置,人员不固定、仪器不固定、观测线路不固定。导致测量中产生偶然误差,降低观测的精度。3防治措施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确定合理的观测路线。同时制定专项观测方案,按照固定观测线路、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的“三固定”原则,明确观测线路,观测方法,使用仪器和观

28、测人员等信息。3.4 沉降观测数据在首次测量后发生回升现象1现象沉降观测在第二次观测时发生曲线上升,到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2原因分析由于第一次观测精度不高,使观测初始值存在一定的误差。3防治措施(1)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单位的年检合格后投入使用。(2)观测过程中要“三固定”:观测线路、观测人员、观测仪器固定。(3)如曲线回升超过5mm,应将第一次观测成果废除,而采取第二次观测成果为初测成果;如回升小于5mm,则调整初测标高与第二次观测标高一致。3.5 沉降观测数据自某点开始逐渐回升1现象沉降曲线在观测成果中表现为中间某点突然有上升趋势。2原因分析(1)沉降观测过程中,水准点被碰松动,出

29、现水准点低于被碰前的标高。(2)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点被碰松动,出现观测点高于被碰前的标高。(3)沉降观测过程中,结构物底部受到较大荷载,导致上部结构产生少量的倾斜,导致标高上升。3预防措施(1)加强观测过程中,水准点、观测点的保护工作。可采用砖砌挡土墙的方式对点位进行保护,并在周围制作保护警示牌。(2)观测时,观测水准点直接相互校核,发现有较大误差时,应及时调整水准点的高程值。(3)出现第(3)种情况时,一般结构物四个角上的观测点其中两个是升高,其余两个是降低的。出现这种情况应加强观测的预警机制,防治结构物出现较大的倾斜。3.6位移观测曲线有跳跃式突变情况1现象位移观测数据绘制的曲线出现不规

30、则突变情况,与现场实际情况有出入。2原因分析(1)仪器测角测距出现不稳定状况。(2)观测仪器架设点出现不规则位移。3预防措施(1)仪器在观测前进行2C指标差和竖盘指标差的校准。(2)仪器在观测前在稳定的控制点上进行测距检测。(3)埋设观测基准点时,尽量不要选择在位移变动区内。如受实际情况限制,应每天对基准点进行复测后再进行位移观测。3.7 沉降位移观测资料不全1现象由于观测资料不齐全,其成果难以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缺乏权威性。2原因分析(1)缺少沉降位移观测的专项方案和基准控制点的测量报告。(2)观测时实测数据记录不全,无专门的记录手薄。(3)观测过程中施工区域的施工情况未能记录,导致后期的

31、分析缺乏依据。3防治措施(1)观测前到实地踏勘后,制定沉降位移的专项方案。(2)定期进行观测基准控制点网的测量工作,并提交相应报告。(3)观测期间应用专门的记录手薄,详细记录观测时间、观测天气、观测数据、观测人员、观测期间施工区域的工况。(3)及时将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累计位移沉降曲线。沉降位移观测结束后,将资料汇总成册。14、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4.1 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未定期进行自检1现象仪器在日常使用中除进行每年的年检外,未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一些自检,导致使用过程中测量数据出现偏差。2原因分析未重视仪器日常使用中产生的仪器偏差。3防治措施定期对使用的仪器进行以下常规的检测:

32、仪器检测项水准仪i角检验、水平圆气泡,水平长气泡居中检验、十字分化板垂直度检验经纬仪全站仪三轴垂直度校验、对中器对中误差检验、水平圆气泡,水平长气泡居中检验棱镜基座对中器对中误差检验、水平圆气泡,水平长气泡居中检验棱镜三角对中杆杆身垂直度检验、水平气泡居中检验如发现偏差超过使用规范,必须进行调校,并对检测调校数据进行记录保存。4.2 仪器的光学对中器对中偏差超限1现象在对中器对准地面上一个点后,将仪器精确架平。将仪器旋转1800后,对中器中心与地面上的点偏差超过5mm。2原因分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仪器转动频繁,致使仪器对中器产生偏差。3防治措施定期对仪器的对中器进行检测,发现偏差超过规范时

33、,及时进行校正。其校正步骤如下:(1)将对中器对准地面上的一个点后,将仪器精确架平。使仪器的光学对中器中心精确对准地面上的点标识。(2)将仪器旋转1800后,打开对中器的校正螺栓仓(一般位于对中器的目镜盖内),用校正拨针将对中器中心向地面上点标移动一半的距离。(3)重复以上2个步骤,直至仪器精确架平后在任意方向上,光学对中器中心都对准同一个点的偏差不超过使用规范要求。4.3 仪器的水准管不垂直于竖轴1现象将仪器大致置平,使度盘水准管和任意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当将上盘旋转1800时,气泡不再居中。2原因分析仪器水准管与竖轴不垂直,存在偏差。3防治措施当发现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时

34、,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校正,以免工程测量中产生过大偏差,其校正步骤如下:(1)先将仪器大致置平,使度盘水准管和任意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2)再将上盘旋转1800,用校正拨针将偏差向中间调整一半。(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至水准管不论在任何方向,气泡偏离中央都不超过半格为止。15、地基加固近几年当今港口不断向外海深水水域发展,大面积的围海造地形成陆域,针对这些陆域进行地基加固以满足上部荷载使用要求,推动了地基加固技术和工艺的全面发展;同时各种工艺施工的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列举了常用几种地基加固工艺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强夯法加固地基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

35、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它加固地基有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即: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和动力置换,取决于地基土的类别和强夯施工工艺。 1、强夯时出现“弹簧土”1.1 现象夯击后部分区域夯击处下陷,周边鼓起,人如同踩在弹簧上,俗称“弹簧土”。这种土质地基难以施工,夯击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指标。1.2原因分析1)在砂土层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在用砂土进行回填时,地下水未排除干净或地下原始砂土含水率较高,在表面砂(土)层覆盖后,阻止了原地下水的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弹簧土”。2)在碎石层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表层石料回填厚度不够,回填时地下层含水率较高,强夯时将表层

36、石料击穿,引起下层地下水流动上涌,形成“弹簧土”。1.3 防治措施1) 回填前尽可能将地下水排除干净或减小地下层的含水率;2) 强夯过程中开挖排水明沟,排水明沟深度不小于1.5m,加强现场排水力度;3) 延长两次点夯施工的间隔时间,尽可能排除地下水后再进行强夯施工;4) 如果已经出现弹簧土,可直接将该土挖除,回填碎石或山皮土进行强夯;或者将“弹簧土”翻松、晾晒,排除地下水后再回填进行夯实。5) 进行加料强夯,利用挖机向夯坑回填石料,边强夯边回填石料。2、夯坑沉降量较大,四周明显隆起2.1 现象夯击后,夯坑沉降量过大,且夯坑四周土体出现明显隆起现象。2.2 原因分析1) 强夯击数较多,能量较大;

37、2) 夯击间隙时间短,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3) 雨期施工或土质含水量较高。2.3 防治措施1) 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强夯典型施工,确定夯击能量和击数;2) 增加点夯之间的间隙时间,确定合理的操作工序;3) 及时排除地下水,减少土质含水量,开挖排水明沟降水,同时避免雨期施工。3、责任心不强3.1 现象强夯过程中出现遗漏点位或少击数强夯3.2 原因分析1) 操作人员粗心或技术参数不明确,造成漏点或少击数;2) 土层松散,夯沉量较大,难以一次夯满击数;3) 由于强夯施工设备、人员的影响,造成已放好的点位遗失; 3.3 防治措施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和现场管理,严格按照程序施工,即现场按图纸布

38、置点位,在技术人员验收后开始施工,施工时每夯一击记录夯沉量,一个点位全部击数夯击完成后在图纸上标明,整个小区点夯完成后由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开始场地平整和进行下步施工。2) 当土质松散时,夯沉量较大,容易造成吸锤及起锤困难,可以在点夯施工前进行一次普夯,增加表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也可分几次完成点夯施工,确保夯击击数。3) 强夯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夯击点的保护,一旦发现点位遭破坏,及时重新布置点位。二、振冲法加固地基振冲法又名振动水冲法,它是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最早用来振密松砂地基,后来逐渐发展为两大分支,即适用砂基的振冲挤密和适用于粘性土地基的振冲置换。本文适于深厚吹填砂不加填料

39、地基基础加固。1、砂土出现孔洞现象1.1 现象振冲结束后,地基表面不规则地出现孔洞现象。1.2 原因分析1) 振冲加密砂土时砂土中水量不足,未能使砂土达到饱和,振冲后致使地基表面出现孔洞;2) 振冲过程中的留振时间不够,未能使砂土充分液化;3) 砂层中含泥量较高,不具备无填料振冲的施工条件;4) 振冲过程中未及时进行人工回砂。1.3 防治措施1) 加强泡水,振冲施工前单独增加水泵提前泡水,使砂土含水充分饱和;振冲时增大水压;2) 延长振冲过程中的留振时间,增加振冲上拔、下沉循环次数,同时减慢上拔、下沉的速度;3) 合理布置回砂工序,固定每台设备回砂工人,专项回砂;4) 如砂层中含泥量较高,需对

40、振冲方案进行调整,采用外加碎石或外加中粗砂振冲施工。2、电流超标或无法达到振冲深度2.1 振冲过程中,施工电流超过设备额定电流,或者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振冲深度。2.2 原因分析1) 砂层干燥,含水率低,造孔电流偏大;2) 地下存在不明障碍物,如土工布、编织袋、石块等;3) 表层已密实,振冲器难以穿透;2.3 防治措施1) 将施工小区四周围起,形成区域化施工,同时增加泡水力度,确保砂层含水饱和;2) 施工时观察电流变化,延长振冲施工时间,减慢上拔、下沉速度;3) 查看地质资料,粗步判定不明障碍物,变更实际施工深度。3、点位遗漏3.1 现象施工过程中,发现个别振冲点位被遗漏现象。3.2 原因分析1)

41、 未按程序施工,造成点位遗漏;2) 由于振冲沉降量大,前排孔位施工时,造成后排孔位沉降,布置好的点位遗失;3) 由于施工设备、人员的影响,造成布好的点位遗失;4) 由于场地积水较深,造成布好的点位淹没;3.3 防治措施1) 按程序施工,按施工图纸布放点位,经技术人员、监理验收后方可施工,每施工一组桩,在施工图纸标明;2) 为避免沉降,造成孔位遗失,可在施工区外,测放一排孔位,作为引入点,及时复核施工区的点位;3) 开挖排水明沟,避免现场积水。三、塑料排水板加固地基竖向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地基,是在地基中设置竖向塑料排水板形成排水井,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在场地先行

42、加载予压,以增加作用于土颗粒的有效应力来加速地基固结沉降,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同时强度逐步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效果。1、打设过程中经常发生塑排回带或不下带1.1 现象施打塑排时导管已下沉达到设计深度,上拔时,塑排带随导管同时上拔,在提升一定高度后,塑排开始留带,从导管上拔至塑排留带位置即为塑排回带长度;如导管上拔塑排也一直上拔,未曾留带,即为塑排不下带。1.2 原因分析1)未穿透淤泥层,底层粘土含水率高压不住排水板;2)桩靴与导管的密封性差,有淤泥进入导管,使导管内发生阻塞,排水板难以在淤泥中生根;1.3 防治措施1)加高压水,一是依靠高压水将桩靴脱开,塑排带能顺利留下;二是依靠水压力冲击阻

43、止管外淤泥的进入;2)增长桩靴与导管间链条的连接长度,让排水板在淤泥中有一个预压的时间;3)增加桩靴与导管间的密封性;4)调整桩靴的结构形式,可用圆形、锥形或三角形的桩靴;5)根据设备能力,增加塑排的施工深度,穿透淤泥层,进入硬土层留带。2、打设过程中发生断带2.1 现象塑排施打过程中,塑排带断裂,从管靴口脱落或导管外塑排带直接断开。2.2 原因分析1)管靴封口不严密,泥沙进入插管,堵住导管,卡住排水板造成断带;2)由于碰到硬地基时,插板机振动时间较长,将排水板与桩靴连接处振断,造成排水板断带;3)由于排水板日晒雨淋,材料老化,造成断带。2.3 防治措施1)加高压水,泥沙不易进入,保持管内干净

44、畅通;2)减少振动时间,或根据地质情况,调整塑排施工深度;3)加强对塑排的保护,避免日晒雨淋,同时控制塑排的供应速度,避免大量塑排放在施工现场;4)发现断带,在原位置附近再补打一根。3 打设深度不够3.1 现象塑排施打未达到设计要求深度3.2 原因分析1)责任心不强,稍微碰到硬层就提管上拔,未穿透中间硬层,而达不到设计深度;2)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是岩基或抛石,塑排无法施工。3)振动锤激振力偏小,难以穿透硬层。3.3 防治措施1)熟悉地质报告,基本查明该施工区的地质情况,并进行典型施工,确定塑排施工深度;同时通过典型施工确定停锤标准;2)重视技术交底,落实设计确定的停锤标准,按留振时间进行特殊区

45、域的深度控制;3)提高责任心,如实记录现场施工情况,及时与现场监理沟通,留书面材料加以说明,并与设计协商解决办法。4)更换振动锤,增加激振力,确保能穿透硬层,达到设计要求深度。16、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根据工程特点、结沟特性,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制定关于混凝土供应、运输、浇筑等一系列工作的施工方案。针对现浇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要点,从以下几方面具体阐述。一、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混凝土搅拌设备计量不准确,混凝土拌制不均匀,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控制不好,石子偏多,沙浆较少,坍落度偏小。 处理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1、设备要求混凝土搅拌设备主要有强制式和自落式两种。目前水工项目常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站的设备尽量做到自动上料、自动称量、机动出料和集中操控,使搅拌站后台上料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