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8777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迁小区项目部混凝土质量通病.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混凝土麻面现象2二、蜂窝现象3三、孔洞现象4四、露筋现象5五、缺棱掉角现象6六、缝隙夹渣7七、板面不平整8八、位移9九、凹凸、鼓胀10十、烂根11钢筋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措施本工程为长风西大街回迁小区5#、7#楼工程,地下二层,地上34层住宅楼,结构类型为短肢剪力墙结构,2011年1月18日开工至6月30日0.00以下结构完,拆模后发现了很多混凝土施工过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现提出以下几点对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混凝土麻面现象1、概念: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2、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

2、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3、预防措施: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浇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本工程均采用多层木模板,为保证外观质量,脱模剂选择水性脱模剂。模板缝隙拼接要严密,剪力墙底部模板外面应在浇注前半小时用水泥砂浆抹严,剪力墙模板立缝用双面胶带粘严,模板间的缝隙可采用宽胶带粘严。混凝土振捣必须按要求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4、处理方法:麻面影响混凝

3、土外观,处理时首先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二、 蜂窝现象1、概念:混凝土局部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2、产生原因:商品混凝土质量不能保证,坍落太大。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实,致使部分混凝土未振密实。模板孔隙不严,加固不牢,造成混凝土漏浆、跑模。3、预防措施: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应严格要求供应商的供货。剪力墙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每层浇筑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

4、人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4、处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待混凝土初凝后,剔除多余的混凝土,加强养护。三、孔洞现象1、概念:混凝土局部松散,或者局部没有混凝土。2、产生原因: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较多处,混凝土浇筑不到。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混凝土拌制不好,造成混凝土离析,或过振严重跑浆。一次下料过多,墙的根部因振捣器振动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3、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

5、可采用局部开口的措施进行浇注。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c.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严格控制下料,要保证混凝土浇注时不产生离析,分层浇注分层振捣,每层浇注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四、露筋现象1、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分布筋或箍筋等裸露于混凝土表面。2、产生原因: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混凝土浇注振捣时,

6、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3、预防措施: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剪力墙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暗柱、框架柱每隔600-800m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4、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可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用钢刷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水泥

7、砂浆压实抹平;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的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待混凝土初凝后,剔除多余的混凝土,加强养护。五、缺棱掉角现象1、概念: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2、产生原因: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失水太多,强度降低。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3、预防措施: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注后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认真浇水养护。拆除模板时,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注意保护棱角,

8、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窄条模板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4、处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较严重时,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加强养护。 对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的预防和防止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为满足设计要求,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方法:1、加强管理,责任到人,重在落实。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确保进场材料合格且能满足施工要求。3、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严格按操作规范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和振捣。4、

9、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以及上述对模板缝隙的处理、剪力墙根部处理。六、缝隙夹渣1、概念:施工缝处或模板接槎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2、产生原因: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振捣不够。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阶段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或因楼层不平,用木条等堵塞下部缝隙时,超过模板内边线,致使浇筑混凝土,木条夹入混凝土内造成夹渣。3、预防措施:在浇筑混凝土前,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并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铺在施工缝处。在已凝固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松动石子、木块、

10、木屑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清理干净。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用木条堵塞模板下部缝隙时,要考虑模板的厚度,或模板下口的方木比模板高一些,用木条堵塞缝隙时,木条紧贴模板,外部嵌以铁钉,防止木条移位。4、处理办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应慎重,梁、柱等在补强前,首先应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捻塞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减石子砂浆,捣实并认真养护。七、板面不平整1、概念: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甚至有凹坑

11、、脚印。2、产生原因:混凝土浇筑后,浇筑快,而找平压光的人少,所以有的部位表面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模板支撑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或印痕。3、预防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4、处理方法:局部不平整可用豆石混凝土或1:2水泥砂浆修补。八、

12、位移1、概念:墙、梁、柱轴线的位移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2、产生原因: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3、预防措施: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4、处理方法: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

13、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只需进行少量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时修整,一般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九、凹凸、鼓胀1、概念:柱、墙、梁等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或鼓胀,偏差超过允许值。2、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销紧,致结构胀胎,造成鼓胀。混凝土浇筑未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或用吊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或振捣混凝土时间过长,振动钢筋模板,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3、预防措施:柱模板应有足够数量的柱箍;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及时处理;墙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首层浇筑

14、厚度为50cm,然后均匀捣实;上部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1.0m;防止一次下混凝土过多。4、处理方法:凡不影响结构质量的凹凸鼓胀可不处理,如需进行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当修补,一般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或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进行修补。十、烂根1、概念:柱、墙混凝土浇筑后,与基础、柱台阶或柱、墙底板交接处,出现蜂窝状空隙,台阶或底板混凝土被挤隆起的现象。2、产生原因:柱或墙根部混凝土浇筑后,接着往上浇筑,由于此时台阶或底板部分混凝土尚为沉实凝固,在重力作用下脱落形成蜂窝和空隙。3、预防措施:柱、墙根部应在下部台阶(板或底板)混凝土浇筑完间歇1.0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以阻止根部混凝土向上滑动;台阶、柱、墙前,应先沿上部基础台阶或柱、墙模板底圈作成内外坡度,待上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再将下部台阶或底板混凝土铲平、拍实、拍平。4、处理方法:处理时将烂脖子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捣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