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439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窗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建筑而存在的。最初的窗子称为为囱,它是人类穴居时期为了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在洞穴的顶端凿的小洞。后来,脱离穴居筑起了房屋,便在房子的墙上开窗洞,称为牖。我们常在古建筑书中看到的“户牖”,就是指门窗。“牖”之后又发展产生了更为丰富的窗子类型。同时,窗子也在采光透气功能的基础上,更发展而兼有了装饰作用。 建筑是由古至今不断继承与发展的,而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且实物留存较多的时期,是明清两期。窗子的方方面面,也是在这个时期最为丰富与成熟。窗子的形式本就很多,而南北各地的称呼又不尽相同,也就是一种窗子有几种名称,有些窗子又会有几种细分类

2、型,而且各地细部处理又多有差别,所以非常丰富,极其多彩,主要形式有槛窗、支摘窗、直棂窗和一些空窗、漏窗等。 1、直棂窗:直棂窗是用直棂条在窗框内竖向排列犹如栅栏的窗子。这是棂条最为简单的一种窗子形式。直棂窗因为具体做法的不同,还可细分出不同种类,除了较为常见的竖向直棂条形式处,还有破子棂窗和一马三箭窗等变体形。破子棂窗是直棂窗的一种,其特点就在“破”字上,它的窗棂是将方形断面的木料沿对角线斜破而成,即三角形断面的尖端朝外,将平的一面朝内,以便于在窗内糊纸,用来遮档风沙、冷气等。 一马三箭窗也是直棂窗的一种,它的窗棂为方形断面,这是它与破子窗的不同点。但它的特点还不在此,而在于直棂上、下部位各置

3、的三根横木条,也就是一般竖向直棂条的上、中、下部位再垂直钉上横向的棂条,使之比只有竖向直棂条的窗子更有变化。 2、槛窗。槛窗是一种形制较高级的窗子,是一种隔扇窗,即在两根立柱之间的下半段砌筑墙体,在墙体上安装隔扇,窗扇上下有转轴,可以向里和向外开、关。说得更明白一点,槛窗也就是省略了隔扇门的裙板部与隔扇门连用,位于隔扇门的两侧。因为它是通透的花式棂格,所以即使不开窗也有透光通气的作用,不过,在寒冷的季节里窗棂内会贴上窗纸,后来也有装玻璃的。 槛窗与隔扇门保持了同一形式,包括色彩、棂格花纹等,使得建筑外立面更为谐调、统一、规整。皇家建筑上的窗子大多为槛窗形式。在一些较大型的住宅和寺庙、祠堂等也多

4、有运用。特别是在南方的民居建筑中,比北方地区更多地采用槛窗形式。 3、支摘窗。支摘窗是一种可以支起、摘下的窗子,明清以来在普通住宅中常用,在一些次要的宫殿建筑中也有所使用。支摘窗一般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可以推起支起,下段则可以摘下,这就是支摘窗名称的由来,也是它和槛窗最大的区别。此外,支摘窗在形象上也与槛窗不同,槛窗是直立的长方形,而支摘窗多是横置的。支摘窗没有风槛,两抱框直接与榻板相连。风槛是安装窗扇的框槛中的下槛,较少;而榻板则是平放在槛墙之上、风槛之下的木板。 支摘窗在南北民居中又有不同的具体样式。北方常在一间当中立柱,隔成两半,分别安窗,上下两扇一样大。南方则常在一间当中立根两根,分为三

5、等分安窗,并且上段支窗长于下段摘窗,一般比例为三比一。而苏杭一带的园林与民居中,支摘窗多做成上、中、下三段,富于装饰性。这种上、中、下三段的支摘窗,又称为和合窗,其上下窗扇固定,中间窗扇可以向外支起。 4、漏窗。漏窗是一类形式较为自由的窗子,这类窗子不能开启。漏窗也有沟通内外景物的作用,我们可以透过漏窗看到另一边的景色,但漏窗的沟通是似通还隔,通过漏窗所看到的景物也是若隐若现的,所以它在空间上与景物间,既有连通的作用,也有分隔的作用。此外,漏窗相对空间来说,本身就是优美的景点,因为漏窗窗框内置有多彩多姿的各式图案,在阳光照耀下更有丰富的光影变化,益发显得活泼动人,优美不凡。 5、花窗。花窗相对

6、来说,与漏窗更为接近。虽然漏窗有时也叫“花窗”、“空窗”,但实际上花窗和空窗却是不一样的,空窗一般是只有窗洞没有棂条花格,而花窗一般是指在窗洞内雕或塑出花草、树木、鸟兽或其他优美图案的墙壁上的窗子,装饰性与艺术性更强一些。花窗的使用与空窗、漏窗一样,大多用在江南民居与园林中,其形式与花样之丰富不胜枚举。 6、空窗。空窗与漏窗的区别是,空窗只有窗洞没有窗棂。在建筑中,如果空窗属于“虚”的要素的话,那么漏窗则是“半虚半实”的要素。空窗的设置可以使几个空间互相穿插渗透,将内外景致融为一体,又能增加景深,扩大空间,获得深邃而优美的意境。同时,空窗的窗框还有框景的作用,在一面透过空窗望向另一面,或是一株

7、芭蕉,或是一丛修竹,或是一峰山石,正在窗框中,两者结合就仿佛是一帧美妙的小品图画。 7、天窗。槛窗、支摘窗、直棂窗、漏窗等都属于墙面窗,也就是开设在墙体上的窗子。除此民外,还有极小部分地区的民居使用天窗,也就是开设于屋顶的窗子,多用于采光。较为讲究的天窗多用亭式或屋式结构,在亭或屋的四面开窗,与大屋顶形成统一的格调,并使建筑的造型更为丰富优美。 8、长窗。长窗也就是格扇门,用在江南园林建筑或民居中时称为长窗。它开启时是供人出入的门,关闭时则又是窗子。关闭时,通过通透的内心仔采光、通风,内心仔也就是格扇上面的格心。长窗也以内心仔处为装饰重点,花纹有直棂、平棂、方格、井口、书条、十字、冰纹、锦纹、

8、回纹、藤纹、六角、八角、灯景、万字等,其他还有瓦当、篆刻等文字图案,以及动植特图案。长窗除了单独设置外,在大型建筑中往往还和半窗、花窗等组合安装,更有美感。 9、地坪窗。地坪窗又叫“勾栏槛窗”,多用于建筑次间的廊柱之间的栏杆之上,与栏杆连在一起安装,并且多临水而设,开窗后即可坐在栏杆上欣赏水赏。地坪窗通常有六扇,在式样和结构上与长窗类似,但其长度只相当于长窗中部绦环板下的抹头至窗顶的尽寸。地坪窗与栏杆的花纹都向内,栏杆外边多安装可拆卸的雨搭板。 10、横坡窗。如果房间过高或面阔过宽时,为了使建筑整体构图看起来更为和谐,则要调整开启门窗等面积,这时可以在槛窗的上下或两侧加设横坡窗或余塞窗。横坡窗位于中槛之上,上槛之下的扁长空档处,形式可与槛窗相同,也可另做独立的雕饰或花纹等。11、横披窗。横披窗也叫“横风窗”、“横坡窗”,用在较为高大的房屋墙体上,装在上槛和中槛之间。一般是做成三扇不能开启的窗子,每个窗扇都呈扁长方形,上面饰有各种花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