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大学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肥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草案)安徽大学2015年2月合肥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方案绿色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绿色发展之路。国家工信部已经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绿色工业发展的新理念,安徽省正在建设技术创新型省份,合肥作为省会也在积极推进国家创新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大学作为我省研究与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正通过实施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充分发挥在绿色发展技术领域的学科和平台优势,丰富和完善区域技术创
2、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努力为合肥乃至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产业支撑,安徽大学拟与合肥市共同组建“合肥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通过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实现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体系。为明确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研究院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国家和地方绿色发展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
3、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安徽省部署了六大科技攻关工程,其重中之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工程,就包括:节能环保产业中的节能装备制造、节能产品开发、余热余压利用、智能电网、环境监测仪器仪开发等;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技术、生物质能源;先进高效的煤化工技术和洁净煤技术;新能源汽车中的整车集成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机本体与驱动技术、增程器及充电站;新材料产业中的半导体照明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及应用。合肥市的“十二五规划 ”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
4、、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同时,我省尤其是合肥市节能环保领域存在以下问题:(1)水环境总体质量不佳,城市大气环境状况也出现局部恶化,污染减排与区域环境改善任务艰巨;(2)高能耗、重污型的能源资源加工型工业结构加大了能源环境压力;(3)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落后和农业面源污染使生态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合肥有较好的绿色发展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证。安徽省尤其是合肥市拥有包括中
5、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院等一大批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单位;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创新平台。研究开发出余热利用设备、烟气除尘设备、水处理设备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合肥市在智能控制节电技术、节能家电、水处理设备等方面颇具实力,产业分布相对集中。目前,全省从事节能环保产业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约有200家左右。其中,合肥市有140家左右,约占70。集中在合肥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如工业节电方面,安徽合凯不仅汇聚了一批行业专家,还建立了在全国具有影响
6、力的大电流开断实验室、电力系统过电压试验中心,净资产达3.6个亿;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皖化、安徽一天电气、安徽徽电科技、合肥华正、华威等一批企业,在连续性供电技术、过电压防护、电机节能技术等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2013年我省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产业销售总收入已达百亿元以上。因此,在节能环保领域,应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支撑节能减排与区域环境改善为主线,通过实现政产学研实质性联合,融合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推动由末端治理技术向全过程控制技术转变、由单元技术向区域治理集成创新转变、由核心技术研发向产业发展转变,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一流水平的
7、产学研开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实现产业化,支撑和引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安徽大学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础。安徽大学近年来围绕“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在服务地方、发展区域经济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建设了“合肥节能研究院”、 “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电能质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重点实验室”、 “安徽大学湿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工程中心”、“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与绿色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绿色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搭建奠定了一定
8、的基础。在工业节能领域,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安徽省地方重大攻关课题,取得了“矿山大型主排水泵电机及系统节能技术”、“大型流体机械电机与泵节能技术”等原创性成果,为接产企业创造新增产值数十亿元;研发的系列化光伏户用并网、离网及一体化变流器,为安徽省出版集团控股的安泰科技股份打造的“绿色与智慧能源”在“新三板”上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发的新一代APF(电力滤波器)、SVG(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有力支撑了安徽合凯、一天电气等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转型;研发成功并示范应用了国内首个“分体空调集中控制系统”;为江淮汽车公司研发了混合动力汽车ISG驱动电机、为安徽安凯汽车公司研发成功了大功率水冷交流异
9、步电动机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为一批省市工业企业进行了节能技术服务,年节约标准煤约200万吨,有力支撑了包括马钢大功率电弧炉节能安全运行、安徽节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市场化运营。在资源与环境领域,“两淮煤矿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安徽省“115”科技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区域环境健康和生态安全研究,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两淮煤矿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为安徽省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起到了先进技术示范作用;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巢湖水专项、淮河水专项、城市水专项,开展受污染场地、
10、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利用所承担的“十二五”巢湖水专项子课题,研发出重污染河道旁路净化技术,并通过实施该技术,在合肥滨湖湿地森林东侧、南淝河西侧建立一座面积500亩、日处理南淝河水2万吨的河流旁路多级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对南淝河进水中总氮的去除率为35-42%、总磷去除率为38-68%、CODMn去除率为5-38%,通过该工程净化后的南淝河水是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唯一的生态用水补给源,工程区也成为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中集游览、宣教于一体的一处景点。在绿色化工领域,在水基高分子皮革化工材料、涂料与胶粘剂,水相法氯化聚合物,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低铅型稀土复合稳定剂等我省重点科技攻关领域取
11、得一批标志性产业技术成果,并实现了成果的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安徽安大-中鼎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可再生塑料颗粒成功应用于汽车密封件制造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由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为主体创办的合肥科天化工有限公司、合肥安大华泰公司、合肥安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等,在水性聚氨酯和绿色环保涂料、环保电镀方面具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在生物制造领域,在牛仔布仿旧整染、生物安全染发、纤维素衍生物药用辅料、石斛碱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制备等我省重点科技攻关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产业技术成果,并实现了成果的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与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已经完成工厂产品中试实验,正在实施GMP厂房建设及中试放大。预计今年通过中试放大工艺优化后实施投产,建成纤维素衍生物药用辅料生产线3条,达到年产能1万吨。与山东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香港)津威有限公司、安徽诚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林格贝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省内外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区域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端智库领域,有合肥市人民政府和安徽大学合作共建的“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高端学术智库,依托安大人才智力资源,以“学术智库,服务地方,建言献计,决策参考”为宗旨,以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重大理论与
13、现实需求为研究导向,为合肥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服务,陆续承接了合肥市人民政府“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深化合作路径与策略研究”、“合肥市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型发展问题研究”2项重大课题;“合肥市家电产业转型发展研究”、“合肥楼宇经济发展研究”、“合肥物流快递业发展政策研究”、“合肥建设中国分布式光伏应用第一城对策措施研究”4项日常课题;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合肥发展相关文件政策解读2项单列课题;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肥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合肥经济圈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合肥经济圈社会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4项课题;合肥市商
14、贸局“合肥市商贸流通十三五规划”等2项课题。完成从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产业转型、财政等视角完成了对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其附件的政策解读3项;中央2015年一号文件解读2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政策解读1项;围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重要文件进行解读多项;部分成果得到合肥市人民政府张庆军市长及韩冰副市长亲笔批示。在产业孵化方面,于1999年由安徽大学校办企业筹资建设的集研究开发、中试、小批量产品生产的安徽大学科技园,是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占地50亩,设立电子、化工、生物、综合
15、研发四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三万二千平方米,对依托学校科技力量创业的教师给予特别扶持,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房租、信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安徽大学科技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近期又获批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综上所述,安徽大学在工业节能、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方面及绿色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基础,对于安徽省及合肥市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如果合肥市能够进一步支持安徽大学成立“安徽大学绿色工业技术研究院”,相信会进一步促进本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和相关企业不断
16、做大做强,为安徽省及合肥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二、研究院目标定位(一)总体思路以合肥市政府主导,以安徽大学为依托,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共建合肥绿色工业技术研究院。按照“市场导向、市校共建、政府引导、企业协同”的原则,围绕“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一条主线,以“政产学研合作、汇集创新资源、打造人才基地、搭建服务平台、孵化绿色产业”为主要手段,在“生态环保、工业节电、绿色化工、生物制造、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领域,通过整合重点科研机构、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和具有长期合作基础的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建设“生态环保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中心、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7、、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区域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基地、绿色工业产业园区”五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实现“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节能技术服务、环保治理工程、绿色企业孵化、产业发展智库”等七大功能,以“工业节能及生态环保新技术”为突破口,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为合肥市及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工业节能、生态环境、绿色材料、绿色发展政策研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和
18、人才培养体系,集聚整合创新要素,主动设计、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专项,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径,研发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品,再造市场竞争新优势,培养一批高层次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育绿色产业人才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着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利用节能、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税收优惠和节能改造财政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和支撑对扩大城镇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
19、防治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到2018年实现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引进、培养5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吸引2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我市,培养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00名,实施40个以上重大科技项目,获得40个以上发明专利授权,形成40个以上通过国家级认证的新产品,制定40个以上国家或行业标准,转化40个以上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收益4000万元,实施5个产业技术示范工程,服务企业200家,以技术创新提高我市节能环保科技水平,万元工业产值平均能耗降低5-8%,巢湖湖区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社会节能环保领域新增产值10亿元,使我市节能环保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研究院重点建设内容根据总体
20、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推进研究院建设。研究院一期拟建设五个中心、一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一个产业孵化园区。合肥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生态环保工程技术中心 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中心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绿色工业产业园区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区域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一)优先发展五个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1)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平台:合肥节能研究院、安徽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高节能电机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安徽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协同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科院、马钢(集团)控股、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21、、合肥金星机电、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安徽合凯(国科)、安徽一天电气、中科院等离子所ITER电源中心等。主要任务:围绕安徽省节能降耗技术需求,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相关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具有国内领先地位的高节能电机技术研发、验证与推广平台;在高效、超高效电机、工业企业电气传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新能源汽车电能高效利用、工业大功率电机节能、企业电能质量的测试评估与治理等方面,通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与开发相关共性和关键技术及新产品,为区域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集聚和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为企业节能减排实施提供人才支撑;为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在电机节能领域,从测试评估、技术咨询、方案
22、设计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面向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和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本着“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利益共享,对外开放,支撑发展”的原则,基于长期项目和人才合作,在工业节电和用电质量及安全等重点领域,搭建高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建成服务全省,辐射周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开展联合技术创新,推动高耗能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高能源、钢铁等支柱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孵化和催生节电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期拟研发或实施项目:新能源汽车
23、驱动电机的研制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开发(APF、SVG、D-STATCOM等)智能微网关键技术研发(双向变流器、电能调度、发/储协调、信息管理、继保技术等)系列化高效/特高效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大型企业自备电厂孤网运行技术钢铁企业大型电弧炉节能运行关键技术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系统节能节电关键技术系列化户用型光伏逆变器(并网、离网以及一体机)研制大型光伏电站发电就地消纳技术配电网连续性供电技术与装备(2)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平台: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性能橡胶材料与制品省级实验室、安徽省水基高分子材料工程中心、安徽省高校高性能橡胶材料与制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
24、院,低碳煤基高效转化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拟重点建设)。拟协同单位:合肥科天化工、安徽安利合成革、合肥安科精细化工、安大华泰、合肥华清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安徽祥源安全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宁国中鼎密封件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所、中科院过程所、安徽省煤质检测中心等单位。主要任务:围绕现代化工工艺环保、节能的要求和工程材料高性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建设公共服务型研究中心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绿色化工工艺、环境友好材料、高性能新材料、煤洁净利用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完成和实施一批涉及化工、材料和助剂行业的关键与共性技术的攻关开发,促进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
25、成果转移。近期拟研发或实施项目:高性能橡塑材料检测与分析功能性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机械高压密封件的研发水性聚氨酯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环保型光电响应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发无机/有机杂化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3D打印技术的关键材料温和条件下的煤多途径制氢联产燃油及联产多维碳材料先进低碳载氧体循环燃烧、气化、液化技术常规电站煤燃烧低碳高效化的新途径生物质煤基一体化制低碳醇柴油多维碳基催化吸附联合脱硫、氮、微量重金属及二氧化碳(3)生态环保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平台:矿区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湿地生态
26、修复与资源利用工程中心、“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技术”财政部特色学科实验室。拟协同单位:安徽省环保厅、安徽省农委、淮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巢湖经济开发区、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湿地保护中心等。主要任务:深度开展巢湖水污染治理及湿地开发、生态绿色食品栽培技术、合肥地下城轨建设关键技术、水环境与水处理、濒危物种再导入和野生种群的恢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监测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污染物的预警体系建立、废水污染物的生物转化与治理等关键技术的技术攻关,力求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为合肥市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做出积极的贡献。近期拟研发或实施项目: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27、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学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学研究与示范应用水体污染防治与环境地球化学关键技术与应用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与应用(4)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平台:安徽省微生物与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安徽生态工程和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拟协同单位: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淮北新旗氨基酸有限公司、武汉凯泰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主要任务:承担和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不断缩短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周期,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加快绿色生物催化产业的科技进步;重点开展应用微生物与新型工业酶资源挖掘和筛选研究、生物催化工艺
28、研究和示范应用、重大化工原料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攻克数项生物合成和生物印染等产业应用关键技术,减少水资源、能源消耗和废水、废气排放,形成生物法绿色工艺体系。近期拟研发或实施项目:攻克适合工业应用的10个及以上新型酶资源(盐和有机溶剂耐受漆酶、葡萄糖和乙醇双耐受-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耐受的-葡萄糖苷酶等)或产酶应用微生物的筛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工业应用酶制剂;解决漆酶催化染发、漆酶催化牛仔布脱色、-葡萄糖苷酶催化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葡萄糖苷酶催化制备低聚异麦芽糖、复合蛋白酶法催化小麦谷朊粉改性等关键技术及工艺研发;推进薯类、秸秆等生物质处理、酶解糖化等高品质规模化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应
29、用,提升生物醇、氨基酸等重要化工原料的生物制造技术;突破生物合成和生物印染等绿色生物工艺关键共性技术,推进先进工艺的应用示范,减少水资源、能源消耗和废水、废气排放,逐步形成生物法绿色工艺体系,提高经济的绿色发展水平。(5)区域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平台: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科研平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拟协同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主要任务:以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核
30、心目标,以合肥市为实践和实验平台,多学科合作,共同探索科研体制和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以参与式协作为基本形式,形成以校地合作、多方参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协同创新模式,把研究中心打造为一流的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资源汇聚平台、科研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决策研究智库。近期拟研发或实施项目: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研究。以合肥经济圈为中心,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为基点,放眼全国,研究区域经济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区域经济转型、区域经济规划、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城市群与跨区域合作、新型城镇化与城镇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规划、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
31、城市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以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依托平台,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聚焦城市空间布局、城乡一体化、人口转移与市民化、城市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创新、城市形象塑造、智慧城市建设、城乡统筹与规划、城市生态治理与保护等。产业技术与产业政策研究。围绕产业技术发展与产业政策制定,研究新时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产业新体系构筑,聚焦产业技术创新与战略联盟构建、产业转移与承接、区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与政策、电子商务与新型业态培育、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安徽大学拟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项目背景下的双导
32、师培养制,单独制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纳入产业研究院统一管理。培养专业: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培养规模:200-300人/年培养模式: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三)大力推进绿色(工业)产业孵化与示范园按照研究院整体规划和合肥市相关政策,由安徽大学产业园作为园区管理部门,负责招商引资,建设节能环保相关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以资源有效利用、绿色发展、安全发展、集聚发展、高
33、效发展、统筹规划的原则为主导,建设绿色产业孵化与示范园区。以创建绿色产业孵化与示范园区为突破口,研究建立绿色产业示范园区指标评价体系,以绿色产业园区评价标准体系为抓手,引导园区制定节能与综合利用政策,优化园区投资、管理和服务环境,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前期在园区组织推进7项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建设绿色园区,为本市乃至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提供标杆和示范。开展光伏技术示范工程,综合利用建筑太阳能光热、光伏技术推广与应用示范。开展智能建筑示范工程,采用建筑节能信息化管理等综合技术,全面实施新建建筑照明、空调等节能一体化工程。开展新能源示范工程,试行采用秸秆锅炉和高效节能锅炉为园区提供绿色能
34、源。开展绿色低碳交通工程,大力发展园区绿色交通,在园区建设一批充电桩,鼓励园区职工使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辆。开展节水与中水回用工程,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节水与中水资源利用,提高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水耗量,试行实施节水工程、雨水回收、中水回收工程。绿色环保材料示范工程,园区建筑装修尽可能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开展生态园区示范工程,建设绿化、园林、湿地生态示范园区。产业方向:以绿色工业为主导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孵化和引进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技术和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材料关键技术。绿色化工产业;重点孵化和引进煤化工环保高效新工艺技术,
35、废旧橡塑材料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化工绿色合成工艺,新型高效催化反应技术。包括高效、环保的煤制气、煤制油装备的设计和应用;可降解橡塑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使用性能和环保性能测试与评价;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化工反应过程的理论模拟研究和工业优化设计;有机/无机复合新型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催化剂负载技术与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工业节能产业:重点孵化和引进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高效电机及变频器、发电厂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等生产制造企业。重点示范推广超高效电机、节能型变压器、快速开关、电能质量分析仪、有源电力滤波器、SVG等;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节能电器、照明产品和汽车电子等,重点开发
36、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及配套装置,重点推广高效、超高效节能产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引导合同能源管理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生态环保产业:重点孵化和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环保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
37、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培育环保服务业,重点环境咨询服务、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服务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健全园区环保产业门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构建高效农业生态系统的种质资源挖掘生物技术育种示范培训推广规模化种植生物产物综合利用的现代农业模式。高品质食用菌种选育与推广技术。重点孵化和引进煤化工、可再生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发展废旧橡塑材料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制绿色高分子材料、催化剂材料,开发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生物催化产业:重点孵化和引进酶制剂的高效生产新工艺技术,生物药用辅料制备技术,
38、生物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制备工艺。包括牛仔布仿旧整染、生物安全染发和大豆异黄酮苷元制备中的关键酶制剂;纤维素衍生物药用辅料的规模化生物合成工艺;高附加值的石斛碱制备技术。优惠政策:享受安徽省“合芜蚌综改区”及合肥市相关创新政策等。注:在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安徽大学将对已有的仪器设备与需新购置仪器设备进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采购。四、运行机制体制(一)研究院组织框架研究院实行建设领导小组下的院长负责制。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团队、专家委员会,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为研究院建设与管理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由省部领导及合肥市、安徽大学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院各组建单位的沟
39、通和衔接;组织协调各方面资源配置、整合和共享;决策研究院重大事项;研究、协调、解决研究院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定期听取研究院建设汇报,推进研究院建设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安徽省在重大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支持。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由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提名任命,理事会成员包括安徽省、合肥市有关领导,安徽大学领导、专家、学者、知名校友、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主要职责包括:决定研究院发展的战略方向;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密切结合,推动创新平台、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研究院的国际合作交流;制定和修订研究院理事会章程,审议研究院年度工作报告;协
40、调、解决研究院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重大问题。专家委员会理事会研究院组织结构图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是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实践者、日常管理者和指挥者,是各项工作的总责任人,由兼具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背景的专家担任。院长领导管理团队负责研究院运行与日常事务管理。管理团队中的常务副院长、副院长和其他核心管理人员,采取公开招聘和合肥市、安徽大学、大型企业选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由院长任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为研究院咨询机构,主要提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等有关研究院发展大计的决策咨询、论证意见和建议,作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院院长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专家委员会由海内外技术
41、、管理、财务、投资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研究院管理部门的设置主要依据人才引进、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主要包括综合管理中心、研究生培养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中介服务中心、国际合作中心等。研究院依据发展和所承担项目任务的需求,设立相对独立的项目部或项目组。公开招聘项目负责人、研发人员及研究生,企业提供项目与资金,任务完成后,项目部或重新立项开展深入研发、或转向产业化运作。技术研究层面上的组织结构为:设立工业节能、资源环境、绿色化工、生物制造等4个技术与发展事业部,负责相关技术的研发、中试放大、成果培育与和共性科技服务基地平台的组织与管理。
42、4个技术与发展事业部下设若干个研究所。研究所采用首席科学家或总工程师负责制的项目管理模式运行,主要承担技术研发、中试放大和成果培育等工作。研究院牵头成立由国内外绿色发展产业技术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的绿色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断扩大与市场的对接和行业影响力。(二)运行机制研究院按照人才与团队集聚、产业技术服务、重点重大计划攻关、高新技术实体创立、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要求,按照建设能持续产生重大技术、成果、产品和高端人才的多功能创新基地要求,建立健全研发项目管理科学、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成果转化渠道通畅、企业孵化支持有力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决策机制、人才机制
43、、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共享机制、多方投入与协同创新机制、国际合作与全面开放机制。1、管理决策机制研究院成立后,研究并制定研究院章程,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决策层次与决策机制,明确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的职责,明确共同服务研究院建设与发展的机制。建立相应的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策采用票决制。2、人才机制研究院建立海内外“高端人才有效集聚、人才能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放共享、人才流动渠道通畅、人才评价科学合理”的引进、使用与管理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1+6”文件和合肥市有关政策,创新人才机制:(1)高端人才集聚吸引机制。实施股权激励、年薪制、提高分配比例、无形资产入股等措施,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
44、向的人才招聘、考核与薪酬体系,营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面向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研发机构,柔性引进高端人才。(2)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绿色发展产业技术领域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订单式培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拟进入研究院的研究生在安徽大学完成第一学年课程教学后,全部进入研究院下面的企业或在研究院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的指导下完成研究生学业,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必须围绕绿色产业的技术需求。(3)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建立不同层次人才的引进、招聘、使用、考核评价、薪酬等制度。包括研究院领导岗位的海内外公开招聘。引进人才的考核按照定量定性相结合
45、的原则,其中研究院考核科研团队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或总工程师)和项目的整体建设成果,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实施考核与管理。(4)人员流动(转移)机制。研究院实行按项目管理、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柔性流动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研发人员及研究生等按照随项目需求的流动与退出管理机制,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内符合安徽大学招聘条件的高端人才,可由学校聘用。学校在编教职员工仍回学校工作,政府、企业委选派人员回原选派单位,定向培养的在读研究生按就业政策或与企业签订合同就业。其他聘用人员按聘用合同转移到产业等其它部门或自行选择新的出路。3、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共享机制(1)项目研发管理机制。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产业
46、、面向企业需要的项目管理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前瞻性和共性应用技术的研发。形成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管理办法和知识产权共享权、收益分配权的机制。(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开放的研究、测试平台、中试实验室、生产办公场地、金融服务以及商业咨询、培训和行政管理等一整套支持服务成果转化的软硬件条件。整合学校或社会成熟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以及研究院新研发的成果,引入孵化中心,进行产业化培育,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产业孵化期以企业投资、融资为主。(3)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建立开放研究、鼓励创新、共享成果的激励机制。研究院形成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归属研究院统一管理,参与单位均有共享权和收益分配权。研究院制
47、定知识产权分配与收益管理办法,依据参与单位和个人投入、智力贡献及其他情况,界定相应的拥有比例和收益。各级财政以基金形式投入的研发资金所形成的各类资产产权及收益分配遵照相关文件执行。4、多方投入与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渠道投入机制。安徽省和合肥市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公共服务平台条件建设,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提供部分科技开发项目投入,给予部分运营与发展资金保障。企业负责委托开发项目、有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资金的投入;安徽大学负责成果、人才与智力资源的投入;研究院通过创办企业、多渠道融资等,实现持续发展。(1)前期投入。在初始启动阶段,研究院的运作主要依靠政府支持投入,逐渐形成自我
48、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外界投入资金将主要来自:政府投入公共研发和应用环境、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政府以基金、借转补、后补助等形式投入关键领域重点攻关、产学研方面的研发资金,企业参与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资金,国内外的风险投资。(2)后续投入。研究院追求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其后续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成果转化费用和公共服务收入费用两种。研究院参与的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只按照市场规则收取合理的技术成果转化费用。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转化分成费用、开展公共服务获取的收入费用,均作为研究院的日常运作和公共服务费用补贴、以及科研项目的再投入。在多方投入机制基础上,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与研究院齐心协力、联合攻关、共同进步的协同创新机制。以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关键技术和共性难题为牵引,按照首席科学家聘用模式建设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成果的孵化培育。5、国际合作与全面开放机制充分利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大力引进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进理念,以项目开发为目的,以双赢模式推进引进人才到中心开展合作研究、成果转化与创业。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