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600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笔记0809.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试 卷考试科目: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程编码:021034任课教师:赵晓光考试时间:2000-12-23学 号:学生姓名: 题 号成 绩总 成 绩学 分123456阅卷人签字789试题总页数10民用建筑场地设计(第二版)读书笔记在自己研究生生涯的第一学期里我在自己的培养计划中选择了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设计。虽然在本科的时候进行过景观设计课程中场地设计相关的知识,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全面地学习场地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和对赵老师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这本书的学习,让我对建筑设计过程中场地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的深刻,更加

2、的体会到场地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际项目,使得我对场地设计的概念、要求,场地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场地设汁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通过对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这本教材的学习更是让我收获颇丰,该书从场地设计基本概念的阐述,到场地设计具体条件和依据的介绍;从设计内容和方法的分析,到场地设计文件编制方法的论述,在理论的基础上着眼实际,结合图例和具体的工程项目,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让我对场地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认真的思考。下面就把自己通过对这堂课和课本的学习,自己的一些收获和感想写下来,作为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内容解读场地

3、设计就是在对基地内外自然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调场地内各个构成要素的关系,保证建设项目合理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发挥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使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产生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场地设计的重要性在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场地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规划方案能否得到实施,能否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投资,以及场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本书为我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场地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书中列举了很多的实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讲解了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关于场地设计的问题。竖向设计作为场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密切联

4、系而不可分割。现谈谈自己对场地设计中竖向设计的一些认识和感想。 在这本书当中,我认为场地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因素是这本书当中最为吸引我的部分,下面我将从条件甄别、地形分析、顺山就势、路网合理、确定标高、户型地形、防洪排洪、边坡、挡土墙、土方平衡与优化、场地排水、雨洪利用、干管敷设、有机整合、留有余地等十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1、条件甄别 在场地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地形、地质、气候、规划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甄别。1.1地形条件 每一个场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应与周围的道路、建筑、环境在平面及空间关系上协调一致。在做方案时,拿到地形图,不能仅仅局限于红线内部的条件,更要扩大红线范围(平原扩大20米,

5、丘陵、山地扩大100-500米)而对其周边的环境进行一定的了解,要从“楼、路,地、线”几方面进行考虑。分析周围是否有建筑物:在用地周围环境因素中,已有建筑物对场地的布局具有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建筑布局应考虑建筑物之间的日照间距及防火间距等规范要求,以及要体量、形态等艺术要求,以达到整体环境的和谐有序。分析周边的路网设施:分析周边是否有城市道路,则应根据具体规范要求考虑退红线,并分析人流和车流防线,决定场地的出入口位置以及消防车道和停车位的设置,保证场地布局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分析周围的地形标高:当场地与周围环境有高差时,要具体分析,必要时,应设置挡土墙和边坡。同时考虑地形坡度对日照间距和交通疏散的

6、影响。分析周围的管线等市政设施:要充分利用周边的市政设施,综合考虑场地内部的排水等方面的设计。1.2地质条件 对地质报告也要进行仔细甄别,场地中是否有不良地质,如地震带、软土、冻土等,分析该场地是否适合建设。1.3气候条件 从建筑节能、生态环保出发,场地布局应适应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物采用的布局形式和平面的基本形态要考虑寒冷地区的采暖保温或炎热地区的通风散热的要求。因此,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场地设计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场地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2、地形分析 丘陵、山地项目必须做地形分析。地形分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自然排水分析。3、顺山就势 在山地的设计过

7、程中,应通过分析场地地形、地貌的现状和特点,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使建筑布置经济合理;并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基础上,使场地空间更加丰富、生动,形成独特的景观特点。如可将建筑化整为零,按小、散、隐地方式设计,是建筑长轴顺等高线布置,以达到建筑形体与山体地形相融合的效果。将建筑采取台阶式布置,在节省土方工程的同时,还可取得高低错落的空间变化。4、路网合理 交通流线系统的组织安排是场地布局的主要内容之一。相对而言,建筑物的布局主要侧重干场地的区域划分、影响着基地的各地块的使用功能,也影响着场地中的各项内容(包括交通体系中的广场、停车场等)的位置安排。而交通组织的侧重点则是如何在场地的各区域之间建立交通

8、联系,或者说考虑的是各部分之间以及它们与外界之间的交通联系形式,这种联系是场地中各部分联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中的交通组织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流线体系的确定,二是停车组织方式的确定。这两个方面又是密切相关的,在考虑场地中的流线体系时实际也要同时考虑停车的组织问题,而在组织停车时更应按照流线系统的整体要求。5、确定标高 平坦场地:考虑场地内部和场地外部道路的标高,考虑场地内外道路的衔接,以及场地内部的排水处理,最好做到自然排水。滨水场地:滨水场地应适当的抬高场地的标高,一起到防洪涝灾害的作用。丘陵和山地场地:当需要对山体进行改造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土方量少的标高设计。6、户型

9、地形 坡地场地的建筑单体布置时,并不需要完全把地形变成整平面,而是采用改变建筑物内部结构的方法,使建筑物适应地形的变化。传统的民居建筑在解决建筑与地形的竖向关系方面,综合运用这些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既可以节约土石方量,又使建筑与地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常用的技术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提高勒脚跌落错层掉层错叠。为了充分利用用地面积,适应地形的复杂变化,节约基础工程量,还可以通过悬挑、架空与吊脚和附岩等形式在有限的基底面积上,将上部建筑向四周扩展,以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但需要建筑与结构特殊设计。7、防洪排洪 进行滨水场地设计时,应保证场地不能被洪水淹没,不能经常有积水,雨水能顺利排除。因此,设计

10、地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频率洪水位及壅浪高最少0.5米以上。否则,应有有效地防洪措施,如设置排洪沟等。排洪沟的设计原则是“宜顺不宜挡,宜分不宜合”,且当排洪沟坡度较大时要修消能池,以减缓水流的速度。在制定防洪方案时,要结合当地的经验,自先进行有关构筑物(如排洪沟或截洪沟)设计,其汇水面积和结构设计必须经过水力计算,施工时在场地平整之前能够建成,确保场地在建设和使用期间的稳定。场地设计的任务是排洪沟或截洪沟的布置和定位。有的场地设计地面标高低于江河湖海的常年洪水标高,将会出现内涝的情况,场地内部的雨水必须靠动力排放,这时,设计需要与水道专业结合,考虑设备的选用。8、边坡、挡土墙 坡地场地设计地面是由

11、几个高差较大的不同标高的设计地面连接而成,在连接处设置构筑物,这种竖向布置形式通常称为台阶式。采用台阶式竖向布置后,土石方工程量可以相应地减少,但台阶之间的交通和管线敷设条件较差。台阶的纵轴宜平行于自然地形的等高线布置,台阶连接处应避免设在不良地质地段,台阶的整体空间形态结构应符合场地景观要求。台阶宽度是垂直于等高线方向的设计地面的宽度,按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的要求、建(构)筑物的布置、管线敷设以及绿化景观需要和施工操作等因素综合确定。公共建筑场地按功能分区确定台阶宽度,以便工作、生活、交通联系及管线敷设。居住类场地可按组团或基本生活单元来确定台阶宽度。相邻设计地面之间的高差称为台阶高度,主要

12、取决于场地自然地形横向坡度和相邻设计地面各自的宽度形成的高差。台阶高度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台阶的高度不宜小于lm。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台阶宽度较大或自然地形的限制,台阶高度可以稍为加大,如中坡至陡坡地带可达lOm以上。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还可以根据住宅楼的层高来确定台阶高度,便于设置住宅两侧出人口。设计地面之间、设计地面与自然地形之间的连接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场地的稳定和安全。同时,将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所以,总体布局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边坡的设计要求与平坦场地的要求相同,但坡地场地的高差往往较大,对于稳定的石质边坡,可采用护墙,确保其稳定。坡地场地中,挡土墙的高度一般较高,数量较多

13、。挡土墙作为人工构筑物,在自然环境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内,应尽量减少使用。当场地有显著高差存在时,对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相邻填方、挖方边坡之间以及建筑物与道路之间要保留足够的间距布置边坡或挡土墙。边坡与挡土墙结合,这种形式是下部为挡土墙,上部放坡,既保证边坡的稳定,又可以减少挡土墙的高度,从而降低挡土墙的投资,是坡地场地设计常采用的措施。9、土方平衡 土方平衡就是使一个建筑工程场地的挖方量和填方量相等,它一般来说是针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而言的,小型建设项目一般没有条件进行土方平衡,总是会产生弃土和需要运进土方。对一个大型建设项目来说,如果经过精确地设计和计算,能使填挖方基本平衡,就有以下三个重要意

14、义: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减少环境压力。并不是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都能够达到土方平衡,但也应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反复的计算以达到土方优化的目的。10、场地排水场地内的雨水排除是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竖向设计要有利于排雨水,保证场地不积水。为使场地雨水尽快排除,建立人工排水系统。常用的排水方式可归纳为“渗、蓄、收、排”四种: 尽可能多的使用透水的建筑材料,起到“渗”的作用;尽可能多的在场地内设置水面,起到“蓄的作用;尽可能准的在收水处做排水口,起到“收”的作用;尽可能将地下排水管道设置完善,起到“排的作用。对于雨量小的地区,当土壤渗水性强,且场地面积较小时,可采用自然排水方式,不需任何排水设施;当场地

15、面积大,地形平坦,建筑密度较高且场地道路为城市型时,可采用暗管排水方式当使用暗管排水方式不经济或有困难时,可以采用明渠排水方式。为了方便排水,一般地段都要有一定的坡度。地形分析方法中的排水分析,是对场地自然地表雨水的流向及出口的分析。场地竖向布置设计了整平面之后,按不同整平面的方向,根据建筑群布置、道路布置、地形特点和设计标高,及场地内排水组织的要求,划分雨水排水分区,确定各部分的地表排水方向,在适当位置布置场地的排水设施。11、干管敷设 管线综合就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建设用地,综合确定各种工程管线在地上、地下的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绿化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干扰,

16、并为各种管线的敷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建设项目的“七通一平”中,修道路前,应根据管线规划设计,把在道路下而的管线预埋好,并留好与其他管线接入点部位,以便于衔接。这种处理,将会人人减少道路建成后因敷设管道而一次又一次的开挖路面。管线综合布置以总平面布置为基础,布置的原则是管线能布置得下,间距合适,管线安排得当,且方便使用。否则,要求修改及调整总平面布置。管线的敷设方式是根据建设项目性质、管线用途、场地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施工方法、维护检修要求及经济效果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的。此外,管线的敷设方式还与运行安全、景观要求等因素有关。12、有机整合,留有余地 有机整合即场地内所有构成元素之间关系的检

17、验、协调和预留。也就是在场地设计中要对场地中的每一个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做到统一协调。场地设计往往不是一次性的,经常会出现分期进行的场地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场地设计的过程中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高瞻远瞩,不仅要满足眼前的利益,也要关注到远期的发展。13、计算工程量工程量的计算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长度;(2)道路铺筑面积;(3)人行道面积;(4)土石方量;(5)挡土墙长度;(6)边坡处理;(7)排水沟长度;(8)场地平整面积;(9)踏步长度;(10)排洪沟;(11)围墙。启发与反思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联想到以前做过的课程设计,总有一些疑惑不解的地方,

18、比如对于复杂地形科学解读过去往往只是用一张或者两张高程坡度分析图表达就草草了事,并没有仔细地思考这些地形分析背后对规划方案设计的影响。作为一名城乡规划学专业的学生,我通过这五周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学习,我开始了解场地规划设计对规划方案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如何从建筑的总体布局、路网布置、绿化景观设计等角度对现状场地环境进行保护和利用,不只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让我意识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场地规划在设计过程中缺一不可,应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以便实现节约建设成本、保证建设安全、尊重当地肌理的终极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翻阅其他同类书籍来补充知识的疏漏,并积极同他人交流,每一本书都难免有不周和错误之处,而知

19、识到不到一定层面是很难发现书中错误或提出很好的者建议,但是在不断的比较和交流过程中却慢慢的成长和提高了。这本书确实是一部传道授业解惑的实用之书,书中对场地设计理论的总结条理清晰给我深刻的印象,理论部分字里行间透出高度概括的能力和哲学家的思维以及人文素养。基于自己薄弱的场地设计知识,我对于工程实践的专业思考也力不从心,无法站在老师和专家的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难以快速掌握和展开研究,于是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我都随即写下来,详实的工程实例资料,规划、设计、教学科研的结晶便成了我们同学之间经常讨论的话题。在未来的工作或者学习过程中,我希望继续深入学习场地规划设计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够保持这段时间全面统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