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无线城市试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无线城市试点》.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集团级重点研发项目(含联合项目)开题报告一、项目编号及名称:2011_LH_09 无线城市试点二、项目组:承担子课题题名称负责人及手机、邮箱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无线城市试点建设Xx(协助单位)Xx(协助单位)(注,如该项目为联合项目,需区分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如为集团重点项目,仅填写该项目承担单位即可,无须区分牵头和协助单位)三、课题背景和意义无线城市是指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建设与政府工作、企业运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的移动信息化应用,为市民、企业、外来访客和旅游者、政府机构提供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无线应用服务。从2008年以来,中
2、国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信息化城市建设热潮,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无线城市”的打造,城市信息化获得不断拓宽和深化。在城市信息化中,“无线城市”是重要的推手,作为无线宽带网络和应用聚合的平台,被誉为除水、电、暖、燃气以外的城市第五大基础设施,对于提升未来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全世界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在内已有400多个城市实现或正在实施“无线城市”网络覆盖,“无线城市”已经成为衡量城市整体运行效率高低、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2010年7月5日,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规划,成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无线城市建设可
3、以有效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继续巩固成都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地位。四川省政府为实现“两个加快”,实现建设两个枢纽、三个中心、四个基地的目标,启动了“无线城市”建设工作,以无线城市为依托,提供公众无线信息服务应用、无线电子政务应用、工业生产无线信息化应用、经济服务配套无线信息化应用、无线旅游信息服务应用和无线文化生活等六大关键应用。在四川省政府发布无线城市三年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无线城市规划(2010-2012年)的通知(川办函【2010】33号),计划投资400亿元在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等5个城市打造“高效、优质、安全”的无
4、线通信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应用,带动全省无线城市的全面快速建设。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TD-SCDMA无线城市和行业应用经验交流会”上,工信部要求在全国积极推广“TD无线城市”。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无线城市的推进提供了基础。王建宙总裁指出:要高举TD大旗,以无线城市建设为依托,大力拓展行业应用。李正茂副总裁指出:用足用好TD政策,寻找与政府工作契合点,通过“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实现规模化与区域化增长。今后要继续扩大规模,把TD无线城市与物联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应用发展。无线城市是个人数据业务和行业信息化的集中展示和承载平台,将为成都移动传统业务的发展拓宽渠道,特别是无
5、线城市综合信息门户的建设,成为移动业务推广的一个新载体。同时通过无线城市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刺激传统业务规模和业务收入的增长,例如:利用开发大流量的视频类业务,促进手机上网流量的提升,开发便民信息服务提升短信业务量。随着无线城市应用丰富和规模化推广,推动成都移动整个无线建设项目由“明星”业务转变为未来的“金牛”业务,从而为公司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2010年8月10日,据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国台办下发的公文,成都和宁波从众多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峡两岸“无线城市”试点城市。成都参与海峡两岸无线城市试点建设,对于增进两岸经贸和产业合作,促进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有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成都市
6、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成都移动等海峡两岸合作参与单位经过多次与台方的沟通、交流,双方决定通过以TD-SCDMA+EDGE+WIFI的立体组网模式实现网络的全域覆盖,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各类应用,双方在2011年3月达成共识,计划在旅游、交通、医疗等领域优先开展合作并确定了具体的建设项目,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四、课题研究目标通过无线城市的试点建设,以TD+EDGE+WLAN的方式实现全方位的网络覆盖,进一步完善成都的无线网络,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基础接入;将网络和业务应用进行融合,大力开展基于TD的行业应用,拓展TD公众增值服务产品,提供更加丰富、智能化的无线城市服务,提升城市的信
7、息化水平;推动系统设备、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内容服务等无线城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丰富和完善产业链,引导企业聚集,探索无线城市运营模式,促进产业发展。无线城市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希望通过无线城市的建设试点,摸索出一整套可移植的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包括无线城市的应用产品体系、多方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持续健康发展的盈利模式以及政治意义明显的海峡两岸产业试点合作,为其他城市的无线城市建设提供可值得借鉴的经验。五、课题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总体框架、难点及解决方案、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等)5.1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无线城市建设包括基础网络建设和应用建设。在采用“TD+EDGE+WIFI”立体组网模式,全域网络
8、覆盖,为应用接入提供网络基础,开发无线城市综合信息门户、视频应用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位置服务平台等应用平台,对各位无线城市应用进行支撑,以手机、PDA、电脑等终端产品有效地将信息服务传递到使用者,为政府、企业、家庭、个人提供享受到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无线城市的整体建设发展思路、无线城市的产品体系(应用平台的建设、业务内容开发、终端建设)、无线城市整个合作模式、无线城市的盈利模式,以及海峡两岸产业合作试点的方式等内容。(1)无线城市建设的思路自2004年7月美国费城提出第一个无线城市建设计划以来,世界各地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无线城市建设,各个城市的建设思路不一,有的以应用为主,有
9、的以网络为主。根据前期的尝试和分析,成都无线城市建设运营的思路以网络和应用并重,通过以个人业务和行业应用需求为驱动、以多种技术进行差异化的网络建设的基础上,聚合本地信息内容,聚焦本地客户需求,将无线城市这个概念产品化,根据细分市场需求和产品类型两个维度构建不断丰富、无限延伸的创新型产品体系,为本地客户提供本地化的特色业务。将“无线成都”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无线城市品牌,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从而达到无线城市可持续长久的发展。(2)完善的无线城市产品体系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宽带与窄带),融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三屏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等于一体,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
10、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和配套移动平台(智能手机,制造商定制),并建设与政府工作、企业运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的无线信息化应用,构建一套关于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的产品体系。(3)产业合作以中国移动为主体,以通讯运营为主要内容,结合多产业进行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产业合作伙伴概括为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具体类别为系统设备、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内容服务等各种特别服务提供商等。整个产业链的合作和完善,将使得无线城市应用水平的发展更迅速,更完整,更优质,如何整合产业链上各环节资源,搭建平台,引导应用解决方案与开展商业运营,实现各利益参与方共赢是需要讨论的问题。(4)盈利模式:世界多个城市进行
11、了无线城市建设,但是还没有寻找到一个有效的盈利模式,基本为免费的政府形象工程,没有建立固定的盈利模式,后续发展困难,缺乏稳定的用户群和业务收入,无线城市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需要研究。成都为了保持与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无线城市良好持续的发展,引导政府对无线城市进行投资,成都无线城市产品体系内既有公众免费应用,又有收入型应用,免费加收费,有效构建了无线城市盈利体系。成都无线城市目前的收入来源有政府直接投资、WIFI收益、流量收益(门户流量、视频流量等)、服务费收益(宝宝在线、支付商城等)以及行业应用平台收益(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数字校园、数字景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5)海峡试点2010年8月,成都
12、被工信部、国台办、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全国仅成都和宁波入选。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成都移动等海峡两岸合作参与单位经过多次与台方的沟通、交流,双方决定通过以TD-SCDMA+EDGE+WIFI的立体组网模式实现网络的全域覆盖,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各类应用,双方在2011年3月达成共识,计划在旅游、交通、医疗等领域优先开展合作并确定了具体的建设项目,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海峡产业试点,如何在保持移动原有业务持续良好发展同时,在海峡两岸探索以无线城市为依托建立正确的,友好的,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全作,是重要工作之一。研究的内容包括双方的合作
13、模式(职责分工、投入分配、收益分配等)、根据本地市场情况的合作项目(成都的旅游、交通、教育等)以及合作项目的收费模式(服务费还是平台买卖等)。5.2项目的难点及解决方案(1)用户需求增幅较快,网络建设步伐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的发展解决方案:通过网络的差异化部署,以个人业务和行业应用需求为驱动、以多种技术进行差异化的网络建设,有需求的地方重点投入,重点建设。成都在推出实时路况、宝宝在线、亲子行等多种个人信息化和行业应用,以应用提高无线网络的使用效益和运营收益,建设政府800M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和350M警务专网,以满足政务需求,建设高校、和热点地区WIFI服务以满足用户无线上网需求。(2)技术设备能力
14、与无线城市要求之间的矛盾虽然无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但它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技术问题首当其冲。由于城市应用的复杂性,无线城市对实现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性能、灵活性强、安全可靠、易于管理且升级迅速的无线设备系统成为能否成功建设无线城市的关键。国内无线网络信号难以穿越“铜墙铁壁”,尤其在室内和崎岖不平的地区覆盖率严重不足,而在相邻两个无线AP之间不能漫游,这给人们的户外使用带来不便。解决方案:联合设备生产商、终端制作商、科研院所一起开发无线设备系统,提升设备性能。(3)新技术融合应用难度较大三网/三屏融合,TD、LTE、云计算,物联网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发展
15、为政府工作、企业运行、家庭个人获取信息服务提供提供了条件,但是新技术越多,整合使用难度就越大,无线城市的建设并不是新技术越多,发展越好。解决方案:追求所有的新技术全部应用到一个产品或应用中,只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进行选用即可。(4)创新运营模式是无线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无线城市而言,比技术更难解决的是运营模式的问题,这是影响无线城市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解决方案:从用户需求出发,不一味追求利润,共同建设、多方共赢。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为人们便捷的信息服务,推动系统设备、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内容服务等无线城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丰富和完善产业链,实现合作方的多方共赢,利润共享。为了无线城市长期发展
16、,必须要有收益,但不用一味追求收益,应用部分产品免费推广,扩大用户规模,同时借助海峡合作契机,借鉴台湾建设运营经验,创新无线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5.3主要技术方案(1)TD-SCDMA+EDGE+WIFI-MESH的网络覆盖按照无线城市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无线城市建设网络覆盖方案:立足现网,按照热点、区域、全域的概念进行覆盖。采用TD+EDGE+WIFI-MESH的全方位的网络覆盖策略,WIFI-MESH针对重要热点、交通主干道、重点高校和企业密集区进行覆盖,通过网络的高度覆盖,为物联网等各项应用提供网络基础和技术平台。目前成都地区网络发展情况:目前成都移动上网客户数突破120
17、0万户,建成基站近8000个、交换机容量达2132万户,实现了成都地区100%行政村的移动网络覆盖。并作为唯一通信企业入选成都市首批大企业、大集团,成为“成都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目前,成都分公司总体规模和运营能力在整个西部地区城市通信运营商中名列第一、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二、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成都地区的TD网络的建设步伐较快,TD网络话音业务无线接通率99.75%,话音业务无线掉话率0.24%,视频业务无线接通率99.43%,视频业务无线掉话率0.48%,数据业务无线接通率99.64%,数据业务无线掉线率1.53%,各项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为创建“无线成都、信息化成都”
18、,成都移动从2004年起就提出成都无线城市“GW”的网络建设策略。2010年又提出了“TW”的网络覆盖战略思想,目前成都地区WIFI覆盖热点区域包含了星级酒店、机场、城市重要干道、省市级政府机关、CBD软件园区、重要集团办公大楼、咖啡厅以及住宅小区。截止2011年3月,成都地区建设24000个AP,年底预计突破4万。(2)新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利用三网/三屏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完成电子政务、城市管理、企业服务、无线生活、无线娱乐等五大领域的应用开发,为这些业务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提供支撑。云计算: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
19、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三网融合: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六、专利检索情况无七、已有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取得的研究成果(1)网络建设:成都地区的TD网络的建设步伐较快,TD网络质量指标位列全国前列截至2011年4月,全市Wi-Fi热点的AP点已达24000多个,年底达到4万个; 目前在网客户数突破1200万户,建成基站近8
20、000个、交换机容量达2132万户,实现了成都地区100%行政村的移动网络覆盖。(2)应用发展建成“无线成都”本地化的综合信息门户,截至2011年3月,无线成都WEB门户访问量6132次,手机访问量2043万,WAP访问量8079万次。推出涵盖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四大领域的应用服务。推出的门户、视频、支付、位置等四大类产品平台,预计2011年将产生500万的收益。1、政务应用:推出“城市管理”、“政务服务”、“行政管理”、“应急安全”四个方面的政务信息应用;2、企业应用:涵盖了金融、交通、医疗、教育、能源、商贸等行业,应用已初具规模;3、家庭应用:实现了亲子行、宝宝在线、家庭安防等家庭信息化
21、应用;4、个人应用:实现了实时路况、餐饮折扣等个人信息化应用。(3)获得荣誉2010年8月,成都无线城市入选“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项目”,全国仅成都和宁波入选。2010年11月,成都无线城市建设项目荣获四川移动业务与服务创新二等奖;2010年,“无线成都”WAP网站被评为全国100佳WAP网站;2009年,无线成都手机客户端荣获中国手机应用金枝奖。八、本课题的创新点和专利点通过无线城市建设进行创新性探索,通过积累打造一套整体的涵盖网络、应用、运营的新型无线城市模式。(1)网络建设的创新目前无线城市建设风起云涌,有的以网络建设为主为各类应用提供接入,有的以应用为主,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化
22、应用。成都无线城市建设的是网络和应用并重的无线城市,其网络建设的思路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驱动,通过应用需求去通过以个人业务和行业应用需求为驱动、以多种技术进行差异化的网络建设,需求的旺盛的地方,不断优化,需求较弱的地方满足基本需求即可。推出实时路况、宝宝在线、亲子行等多种个人信息化和行业应用,以应用提高无线网络的使用效益和运营收益;建设政府800M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和350M警务专网满足政府办公需求;建设高校和热点地区的Wi-Fi覆盖高校用户的无线上网需求;(2)联合运营,多方共赢的产业模式无线城市打造以移动运营团队为主导,集政府相关部门、第三方合作伙伴、平台合作伙伴、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
23、多方资源和力量的无线城市联合运营团队,共同完成无线城市的规划、建设及运营,并且实现利润共享。特别是政府的加入,可以给予的公众资源(天网、管线等)和资金补贴,解决以前大多数无线城市建设遇到的参与方众多,协调难度大且资金瓶颈等问题。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无线城市的建设,共享利润。移动:项目整体建设及运营、网络规划及建设、建设统一门户平台、搭建集客户端、WEB、WAP于一身的门户、打造特色应用;政府:开发公共信息资源,如:天网视频信号、政府公共网站和旅游景点视频信息;提出公共服务信息化需求;协调各方面资源,如网络建设中的管线支持。平台合作伙伴:协助搭建平台,并进行日常维护和功能完善;服务
24、提供商:提供资源,协同开展细分市场拓展;内容提供商:提供新闻、娱乐、餐饮、购物等本地信息(3)业务产品的创新从企业自身出发,发展移动的各项应用才是主要任务,无线城市的建设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开发各类政府应用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两者之间一个矛盾体,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无线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凸显政府形象地位,以获得政府资源支持的同时,积极开发各类信息化产品,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成都移动在集团公司现有产品体系下,规划了门户、视频、位置、支付三大产品类,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宝宝在线、无线视频路况监控、企业在线、水电气缴费等亮点业务。1、门户建设:在全国率先搭建了无线城市统一接入门户,并建设了W
25、AP、WEB和客户端的三种接入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该门户一点接入访问移动的所有应用,通过丰富的本地互联网内容有效拉动了上网流量,用户呈规模化发展。成都无线城市门户本地化内容如下:本地新闻:专设本地主题、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主题活动与栏目,专有成都爆料台,与成都商报合作,供市民及时爆料身边新闻事件;本地特惠:1)移动数据业务优惠活动;2)设有二维码优惠专区,为用户提供本地院线、本地景区的优惠券;生活娱乐:为成都市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与多类应用。包含本地电影购票、招聘就业、家具家居、就医排号、交通查询等多种生活实用类信息。本地视频:本地路况信息,现已有近50个监控点,预计年内增加到200个左右,另
26、有宝宝在线、家园在线、市民在线、企业在线等多种高流量的视频业务应用。2、视频产品2009年投资建设了“无线城市”视频应用平台,在集团内首次突破单纯监控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更重要的宣传和展示的平台。目前正式商用的有“企业在线”、“宝宝在线”、“天网路况”、“家园在线”等业务,销售视频套餐360套,累积视频访问16.7万次,累积时长6400小时,带来手机上网流量66.6G3、位置产品基于统一基础平台,在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发展位置服务(如家庭卫士家庭、亲子行幼儿园和中小学、电子保安汽车),联合相关企业或行业监管部门(如车管所)进行营销推广,预计今年底达到2万户。4、支付产品手机支付商城创新型的推出手机
27、支付、话费支付、积分支付三种支付方式,开创性的实现了二维码、短信、送货上门等多种物流配送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客户端等多渠道购买商品,目前商品近100种商品种类,近3000种商品。,以及水电气支付。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根据政府需求,针对城市公共管理需提供了各类行业应用、物联网应用等政务服务。1、政府应急通信网800M建设:成都移动承揽市政府800M应急通信网的建设项目,确立了“政府采购,企业建设,服务收费”的新商务模式,建成中西部地区网络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技术最先进、功能最丰富的应急指挥系统。目前,已经启动同成都市公安局合作建设全市公安专网系统(350M)的建设。2、智能公交
28、调度:通过回传公交GPS位置信息到数据中心,公交中心可了解公交车辆的实时情况,从而合理调度公交车辆的行驶路线、出车时间等。现已实现对成都市区880辆公交车的调度监控。 3、电力监控、水文监控、路灯监控目前成都地区电力无线监控点超过5万个 路灯监控120个点 ,水文监控现有都江堰水文监控、二滩水电水文监控应用,共计60个点 ,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4)盈利模式的创新虽然2002年无线城市的概念就已经提出,并且世界各地也对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目前仍然没有成功的先例。成都无线城市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无线城市的商业模式。通过提供网络接入收费和信息化产品的服务费、综合信息门户竞价排名的后
29、向收费模式,保持无线城市稳定的资金投入。同时将服务清晰地划分商业业务和公共服务的界限,特定的公共信息提供免费服务;收费业务根据类别采取不同的资费模式,能够商业化的业务尽量商业化,不能商业化的业务则以免费服务推出。九、外部合作伙伴委托方案无线城市综合信息门户建设:成都昇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掌中经纬科技有限公司无线城市手机支付商城建设:广州道一技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无线城市视频应用平台:北京星谷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奥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无线城市位置服务平台:成都启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神州数码思特奇十、预期研究产出无线城市建设项目是一个长期持久化的项目,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建设。具体的
30、研究成果如下:无线城市试点建设阶段性报告:包括网络建设、平台建设、应用发展、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及建设情况汇报;海峡两岸无线城市产业试点合作阶段性报告:包括WIFI试点、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医疗、教育学习等海峡两岸合作项目建设情况及合作方式、盈利模式,宣传推广等的研究与汇报。项目单位:联合研究单位及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八、课题研究分工联合单位:在网络建设、产品研发、产业合作、商业模式、海峡两岸试点等方面给予理论上的指导;项目单位:结合本地化的市场情况,运营联合单位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十、项目研究计划进度2011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无线城市试点建设的理论研究;理论用于
31、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成都无线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十一、项目关键技术决策点及完成时间计划项目关键决策点决策点简要描述研究完成时间计划十二、项目企业绩效贡献情况预测无线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线城市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协同效益,其中社会效益和协同效益远远大于项目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公司发展的一次新的机遇。(1)经济效益目前成都无线城市已经建立包括高校WIFI、针对政府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流量性业务(门户、路况直播、手机支付商城等)、包月类业务(亲子行、宝宝在线)等,预计2011年实现收入500万,2012年实现收入超过千万。(2)社会效益从成都进行无线城市建设的开始,
32、成都移动就与市委市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个无线城市的建设也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完成。成都市委、市政府委托成都移动作为“无线成都”规划和建设的主运营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公司调研无线成都建设、体验无线成都项目,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做出重要批示“对成都经济的拉动和贡献很大,对成都形象的提升裨益良多,发展前景也很广阔,要纳入成都市重点项目予以各方面的大力支持。”2010年5月,海峡两岸项目组到成都进行合作项目候选城市调研,对成都分公司无线成都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8月,成都被工信部、国台办、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入围城市全国只有成都
33、、宁波。2010年10月,促成成都市与台湾达成六项合作共识,标志着两岸无线城市产业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11年3月,双方确定在交通、旅游、医疗等方面的合作项目,标志着试点工作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成都参与海峡两岸无线城市试点建设,对于增进两岸经贸和产业合作,促进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共同探索无线城市建设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3)协同效益推动TD技术的发展:借政府对无线城市项目的支持,由政府发文,要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办公楼顶用于建设TD基站,将TD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可以有效推动TD技术的发展。在海峡两岸无线城市试点合作的项目推动下,台湾方将积极动员其运营
34、商、软件信息服务商、网络和终端产品制造商,大力参与成都市无线城市建设,以试点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推动TD标准国际化。促进移动全业务的发展:借无线城市项目,政府在网络建设中的管道、选点等给予便利,并且政府将天网、公共缴费等公共资源逐步向无线城市项目开放,有利于促进全业务推广,在公司的积极推动下,四川省通信管理局还同意公司在无线城市框架下发展WIFI。 有利于两岸合作:促进了台湾与成都市的合作,双方将加强基于无线城市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并建立了持续推进合作的组织架构。项目对企业绩效贡献的量化路径图项目特征指标(PAV)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PAVc项目应用1年后指标预期值:P
35、AVe1此项目带来的指标变动量:PAV无线城市项目效益(涵社会效益等)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企业特征指标网络及生产类(EAV-PS)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EAVc)项目应用1年后指标预期值(EAVe)此项目应用带来的指标变动量(EAV)企业特征指标市场及财务类(EAV-MF)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EAVc)项目应用1年后指标预期值(EAVe)此项目应用带来的指标变动量(EAV)无线城市试点项目收益(项目直接带来收益)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企业绩效指标(EPV)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EAVc项目应用1年后指标预期值:EAVe此项目应用带来的指标变动量:EAV营
36、运收入营运支出资本开支注:1) 填写各项指标数值时,请在数值后一并填写指标数值的度量单位(如RMB万元、万人、%等)和指标数值对应的应用范围(如XX地市、X省全省、31省全网等)。2) 项目特征指标是本项目应用后产生的主要可量化成效,最多不超过3个。如传输灾难性设备故障抢修系统项目应用的可量化直接成效表现为“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此即项目特征指标。其EAVc为小时,其EAVe为分钟,其EAV=EAVe EAVc。3) 企业特征指标是本项目应用后对企业生产(产品及服务)和经营(市场及财务)带来的可量化成效,分为“网络及生产类(EAV-PS)”和“市场及财务类(EAV-MF)”,指标清单请见本模板附件1。如传输灾难性设备故障抢修系统通过缩短故障定位时间,使“客户网络类投诉解决及时率”从小时降低到小时,使设备故障抢修时间缩短,由原来需要投入人耗时小时降低为人耗时小时,全省每年节省人工成本万元。其中“客户网络类投诉解决及时率”为EAV-PS指标,“人工成本”就属于EAV-MF指标。4) 以上指标中,项目特征指标的名称及数值皆为必填项;企业特征指标的名称为必填项,数值为选填项。企业绩效指标为选填项。建议项目经理尽量填全以更好地体现本项目对企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