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112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1.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一、总 则 规划指导思想 1、放眼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考虑加入WTO后技术、产业、资金流向对江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江阴市的竞争力。 2、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率先要求,认真研究城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 3、结合市域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空间,推进城市化进程。 4、处理好经济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形成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 5、从江阴市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发挥通道优势,加强与张家港、靖江的协同发展。 6、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 修编重点 1、调整

2、城镇空间布局 调整城镇空间布局,精简发展主体,并提出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2、调整乡镇工业园和乡村居民点 根据区位条件,发展潜力,调整乡镇工业园的布局,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逐步调整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引导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3、协调江阴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完善市域综合交通网络,统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考虑新长铁路、沿江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对江阴城镇发展的影响,江阴与无锡、常州、张家港、靖江等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 区域位置图一 区域位置图二 4、研究和体现城市特色 贯彻城市设计理念,从江阴滨江的特点出发,保护自然山水,合理安排沿江岸线,保证城市生活岸线,从江阴交通枢纽的特点出发,发挥交通

3、优势,建设物流园区;发掘江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延续历史文脉。 5、保护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明确市域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出发,确定市域城镇聚集空间与绿色开敞空间,划定优先建设地区、引导建设地区和不宜建设地区,界定物种源、廊道和节点,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提出生态建设对策。 6、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对老城区、新城区、外来人口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民愿,在规划中加以体现,制定措施,以有利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区 全市域,总面积98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东起江阴市界,西至新沟河,南起南快速路,北至长江,总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规

4、划期限 近期:2002年至2006年。 中期:2007年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远景:本世纪中叶。 市域近期空间利用规划图 市域远期空间利用规划图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功能定位 1、沪宁产业密集区中具有一定外向性和先导地位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 2、江苏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新兴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 3、苏锡常向苏中苏北地区辐射的中转站,塑造良好区域空间形象的重要地区,区域内物流园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某些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区域空间利用规划图与周边城市的协调 1、与无锡 在功能上,是无锡向北辐射的门户,是无锡

5、港口工业基地,是无锡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上,有8个主要的通道与无锡联系,分别为锡澄高速公路、无锡东干线、预留的第二过江通道、预留的第三过江通道、锡澄一级公路、锡沙一级公路、锡澄轨道交通、新长铁路。在青阳东和长泾东预留苏锡常备选机场,肖山水厂为无锡北部城镇的供水水源。 2、与常州 在功能上,是常州向北辐射的重要基地;基础设施上,有五个主要的通道与常州联系,分别为沿江高速公路、无锡西外环路、滨江公路、常澄公路、镇南铁路;常州的取水口及水厂在江阴境内的利港,江阴的石庄石化工业园与常州的圩塘之间江阴一侧控制不少于2公里的生态隔离区。 3、与张家港 在港口功能上,江阴港与张家港互有分工,在

6、交通设施上,有八个主要的通道与张家港联系,分别为沿江高速公路、滨江路、澄杨公路、无锡东干线、锡沙一级公路、澄熟公路、镇南铁路、澄张轨道交通。规划长山、香山为生态隔离区,沿市界江阴一侧控制不少于2公里为林地和农业空间。 4、与靖江 在功能上,江阴港与靖江港互有分工,中小型港口工业、修造船业逐步转移到靖江的江阴园区,体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设施适当考虑靖江的需求;在产业上,江阴的部分产业可逐步向靖江的江阴园区扩散;在交通设施上,有五个主要的通道与靖江联系,分别为新长铁路、锡澄高速公路、预留的第二过江通道、澄靖轨道交通、预留的第三过江通道。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1、通道利用战略 充分利用江阴长江大桥、

7、新长铁路及长江港口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物流和地缘优势产业,获取区位条件变化带来的新增集聚效益。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通过外向拓展、跨域辐射、区域联合、市域整合等手段,整合内外市场,打破行政界线,塑造区域整体形象,加强与张家港、靖江两市空间协调发展和产业的分工协作。 3、多元型经济发展战略 注重大型上市公司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型民营企业,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4、信息化带动的新型产业发展战略 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5、可持续发展战略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互促共

8、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城市化发展战略 1、加快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城区现代化。 2、整合澄西、澄东、长泾、青阳四个片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全面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城市化水平预测 市域总人口 2006年137万人; 2010年141万人; 2020年145万人。 城镇人口 2006年71万人; 2010年82万人; 2020年100万人。 城市化水平 2006年51.8%; 2010年58.2%; 2020年69.0%。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逐步过渡到以内涵发展为主、兼顾外延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城市远景规划图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城镇调整原则 1、坚持集中、集

9、约、集聚; 2、优先考虑城区的发展; 3、调整的城镇地域相邻,交通便利,充分考虑传统经济联系; 4、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发达带欠发达、发展潜力大带后劲不足。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1、第一等级城区 人口规模55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55%。 2、第二等级片区 澄东片区人口规模17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7%; 澄西片区人口规模14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4%; 青阳片区人口规模6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6%; 长泾片区人口规模8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8%。 城镇职能结构 1、综合性中心城市城区。 2、以产业为主的综合型片区澄东片区、澄西片区、长泾片区、青阳片区。 城镇空间结构 一城四区即中心城区、澄东片区、

10、澄西片区、长泾片区、青阳片区。 三、沿江规划 港口性质与功能 1、江阴港的性质 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公用港口与货主码头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2、江阴港的功能 运输换装和集疏运功能; 商贸服务功能; 高质量的口岸服务及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港口物流园区功能。 沿江城镇规划 璜土:江阴经济开发区石化工业园,配套相应的生活用地。 利港:向南发展,行政商业中心南移,发展为澄西片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为西部滨江工业的服务基地和生活基地。 申港:规划申港沿镇澄公路发展,北工南宿。 城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黄田港港区建设为长江港口物流中心。 四、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

11、市性质 现代化的工业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人口规模 5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 66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五、城市总体布局 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向西、次要向南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图布局结构形态 规划城市结构形态为带状组团式,由指状绿地系统分隔成四个组团:中组团、东组团、西组团、南组团,在城市东、南、西部布置三个工业区,沿人民路、虹桥路、通江路形成H型城市中心。 六、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江阴城区规划7个居住区,分别为城中居住区、城东居住区、城西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夏港居住区、山观居住区、云亭居住区。 行政办公用地 市级行政办公机构主要集中

12、在澄江路一带,在现有行政办公用地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完善,形成以市政府为核心的行政办公区,另在城东新区控制一定的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以人民路、虹桥路、通江路为轴线建设H形的市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贸中心位于城东新城中心南部,结合其它公共设施统一布置。 专业市场分两片集中布置,一处位于城东新区南端锡澄高速公路出入口西侧,另一处位于锡澄公路南闸段。 居住区级商业设施应结合居住区规划统一。 农贸市场宜按500米左右服务半径设置,在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时统一考虑。 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文化中心两处,一处为天华艺术中心,位于城东新区北部,设置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江阴大剧院等设施。一处为位于

13、鲥鱼港路北端滨江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设置音乐厅、艺术馆等设施。 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区级商业设施设置。 体育用地 在城东新区北部新建市体育中心,占地约40公顷,包括一个主体育场、一个主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及其它训练、比赛场地,规模满足承办地区性综合体育赛事或单项国际体育赛事要求。 保留原体育中心,并对其场馆、设施进行更新,作为市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 各居住区结合中心设置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居民休闲健身的需要。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期末医疗卫生设施床位总数达到2200床,4床/千人。 规划市级综合性医院3所,区级医院4所,新建疾病控制中心一个,位于长江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南。 市级综合性医院3所:市二

14、院并入市人民医院,搬迁市人民医院至城东新区体育中心东侧,占地约10公顷,800床规模。原市人民医院用地并入市中医院,市中医院扩大规模至400床规模。改造并扩大市三院至200300床规模,作为市级医院。 区级医院4所:改造利用现远望医院、夏港卫生院、南闸卫生院作为区级医院,另在城南新建1所区级医院,每所150200床规模。 规划每万人设社区医疗点一个,具有为居民进行日常预防保健及简单医疗功能。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在长山路西,澄南大道南规划教育科研区,在在定山高尚住宅区西侧规划科技研发区。 对散布在城区各处的科研设计单位,原则上予以保留和完善,对用地发展受限制的单位可在教育科研区集中建设。 工业用

15、地布局 规划形成东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三片工业区。 东部工业区在开发区的基础上跨过白屈港继续向东发展,北部沿江地区重点发展港口工业,南部以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西部工业区位于夏港镇区西北,主要利用临江优势、现状制造业、加工业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新材料产业、能源、冶金、机电产品制造业基地。 南部工业区位于南闸镇区以东区域,为依托锡澄公路、新长铁路发展的相对独立工业组团,可发展纺织、机械等劳动密集型工业。 仓储用地布局 港区配套仓储区2处,分别为黄田港物流园区、长山港区配套仓储区。黄田港仓储区为中转仓库,货物主要为件杂、集装箱、散货等。长山港仓储区为中转、储备性仓库,货物主要为油品、

16、化工原料等。 铁路站场配套仓储区1处,位于城南花山北麓,为中转仓库。 各工业区在交通便利处择址设置相应的仓储用地。 依托水、公、铁、空的交通优势,建设江阴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物资配送、多式联运。 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铁路 新长铁路在城区南侧设火车站,客货兼用。 镇南铁路由城区南侧通过,近城不进城,以减少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 公路 对外公路均与城市快速干道相连通,过境和疏港交通主要由锡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承担,不干扰城区内部交通。 规划预留澄西船厂东侧的过江通道用地,以适应远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结合高压走廊,用地控制宽为500m。 规划三处长途汽车站。一处位于人民路与西外环路西北交角处,

17、占地面积5.3公顷,一处位于火车站前,占地面积6.7公顷,另一处位于香山路与澄山路交角东北处,占地6.0公顷。 内河航道 锡澄运河改道新沟河,黄昌河以南规划四级、黄昌河以北保持五级航道,应天河、西横河、东横河、白屈港河均规划为六级航道。 新沟河作为锡澄运河的复线方案,按四级航道标准进行改造。 城市道路分级、道路间距和红线宽度 规划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级,即城市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城市主干道间距为1000m左右,次干道间距为400m600m左右。城市快速干道红线宽度为50m60m,横断面形式为四块板。城市主干道的红线宽度为3050m,城市次干道的红线宽度为2040m,支路红线宽度1016

18、m。 道路网布局 城市道路网络采用以方格网为主的布局形式。规划沿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在城区北、中、南各布设一条快速干道,即滨江路、澄南大道和南快速路,同时,在城区东西各布设一条快速干道联系道,即东快速干道和西外环路,以沟通南、北两快速干道,起疏港功能,从而形成快速干道环路。城市主干道网由六条横向和十三条纵向主干道组成。六条横向主干道从北向南依次为江峰路、澄江路、五星路-环城北路-延陵路-延陵东路、青山路-环城南路-城南路、站前路和车站西路。十三条纵向干道从西向东依次为通港路、夏港中心路、长江路、衡山路、普惠路、通江路、城西路-梅园路、朝阳路-环城东路-花山路、大桥路、黄山路、东外环路、长山大道和山

19、观东路。 步行街规划 规划建设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步行街西起君港路,东至高巷路-青果路。 公共交通发展模式 优先发展和支持公共交通,确保城市客运以公共交通为主,形成一个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体的、交通结构比较合理的城市客运系统。 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的公交线路应以方便乘客,提高公交在居民出行方式中的比重为前提,将客运服务中心、汽车站、火车站以及主要的公共设施、居住区、工业区沟通,形成城区公共交通网络,江阴市公交保养场的面积按180m2/进行框算,共需10公顷,具体位置根据江阴市实际情况及相关专业规划设置。 规划至规划期末95%居民单程最大出行时耗不大于40分钟,城市中心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4.0km/k

20、m2,城市边缘区应达到2.5 km/km2,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500m半径计,占城市用地比例不小于90%,车辆发展规模为550标台,万人拥有标台数为10。 在汽车东站设公交总站场,同时在火车站、汽车西站和城市主要出入口附近布设公交分站,作为公交公司办公、营运、车辆停放、检修保养等用,公交各线路均须在线路的起终点配备始末车站,为公交车辆停车和乘客候车服务,对沿线重要的中间站也应预留其用地。 轨道线网规划 规划4条轨道线路。轨道一号线接锡澄轨道线路,从火车站沿花山路,经毗陵路、虹桥南路、虹桥北路、鲥鱼港路,最后到达滨江文化中心,该线路毗陵路以北段以及火车站站前段为地下线路,其余为地面线路;轨道二号

21、线西接常澄(常州-江阴)轨道线路,沿人民西路经长江路、西外环路、文富路、环城西路至虹桥路接轨道一号线,该线路锡澄运河以东为地下线,以东为地面线;轨道三号线西接一号线,沿澄江路,向东外环路、长山路接张家港杨舍轨道线路;该线路白屈港以西段为地下线,以东为地面线;轨道四号线由人民路上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出线,沿预留第二过江通道向北至靖江。其中地面线路的红线宽度控制10米。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八、城市河道整治规划 骨干河道整治工程规划 白屈港:全线进行混凝土护坡,高程从1.0米至4.0米,坡度同原河道,从4.0至6.3米,建设块石驳岸。 东横河:从白屈港至张家港市全线拓浚,并全线驳岸,拓浚标准为河底高

22、程0.0米,底宽15米,口宽3035米,该河道全长5.8公里。 应天河:从锡澄运河到云亭镇,全线疏浚、拓宽、驳岸,底高0.0米,底宽25米,驳岸口宽50米,长度为12公里。 锡澄运河:航道改线黄昌河、新沟河,以减轻锡澄运河排涝压力,充分利用现有排涝设施,建设锡澄运河两侧景观带。 西横河:从锡澄运河至新沟河全线拓浚和驳岸。河道标准为底高0.5米,底宽15米,边坡12.5,治理河道全长10公里。 黄昌河:在陶湾桥向西北新开河道4.4公里,其中江阴市境内新开河道3.3公里,在常州市境内新开河道1.1公里。规划河底高程-1.0米,底宽40米,并全线做砌石驳岸,驳岸口宽70米。 新沟河:底高-1.0米,

23、底宽80米,驳岸口宽120米。整治段全线做砌石驳岸,整治河道长度10.8公里,其中江阴段5公里,常州段5.8公里。 水环境建设 1、城东区 东区利用白屈港抽水站反向引长江水向白屈港补水,以提高白屈港水位,从而抬高东横河水位。利用长江与东横河的水位差,使大河港和石牌港等河道水体流动。 2、城中区 黄山港翻水站引长江水来补充江阴老城区河道水流,并利用黄山港和东横河相交处的水立交涵洞,借助南门泵站向外抽水而迫使水体流动,从而改善老城区河道的水质,改善水环境。 应天河以南圩区内的水体,利用圩口闸和泵站,一端抽水,一端进水,迫使水体流动,从而改善圩区内各河道水质。 3、城西区 规划在老夏港河靠长江口建引

24、水泵站,通过抽长江水,经过老夏港河进入西横河以南地区。在老夏港河与西横河相交处建设立交涵洞,并设闸控制,以相互调节水位、水质。 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指标体系 规划城市绿地792.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人均用地14.4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610.3公顷,生产防护绿地182.1公顷,分别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2%、2.8%,人均公共绿地11.1平方米,人均生产防护绿地3.3平方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区绿地规划指标 现状(2001年)近期(2006年) 远期(2020年) 城市绿地总面积(公顷)204.6418.4792.4 其中公共绿地(公顷)182.5353.1610.3 生产防护

25、绿地(公顷)22.165.3182.1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6.411.014.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5.79.311.1 城市绿地率(%)19.03440 城市绿化覆盖率(%)21.93945 规划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以三横六纵一环绿廊为骨架,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保持山、水、城、林 的城市特色。三横分别为沿江绿带,澄南大道绿带、新长铁路绿带,六纵分别为新沟河绿带、新夏港河绿带、预留过江通道绿带、锡澄运河绿带、锡澄高速绿带、白屈港绿带。一环为黄山、长山、香山、蟠龙山、寿山、稷山、耙齿山、定山、羊头山、崎山、花山、白石山为主体的山林。 公共绿地 1、

26、公园 城区主要公园规划一览表 序号 规划暂定名 所在片区级别 面积(公顷) 公园性质 1黄山公园城中、城东 市级 67.5 风景名胜公园 (包括鹅鼻嘴公园和黄山烈士陵园) 2黄山湖公园 城中 市级 48.5 观赏休闲公园 3君山公园 城中 市级 10.4 宗教文化公园 4定波公园城中、城西 市级 15.1 综合性公园 5中山公园 城中 市级 6.3 观赏休闲公园 6兴国公园 城中 市级 2.8 古典园林 7杏春桥公园 城中、城西 市级 34.4 综合性公园 8城东中央公园城东 市级 5.5 观赏休闲公园 9蟠龙山公园 山观 市级 80.7 综合性公园 10百花园城中区级 3.1 居住区级游憩园

27、 11朝阳公园 城中 区级 1.9 居住区级游憩园 12天鹅公园 城中 区级 3.6 居住区级游憩园 13文庙公园 城中 区级 2.6 历史文化公园 14适园城中 区级 1.6 古典园林 15延陵公园 城东 区级 6.2 居住区级游憩园 16城西公园 城西 区级 10.8 居住区级游憩园 17夏港公园 夏港 区级 9.8 居住区级游憩园 18城南公园 城南 区级 7.0 居住区级游憩园 19定山湖公园 云亭 区级 9.5 居住区级游憩园 20云亭公园 云亭 区级 6.8 居住区级游憩园 2、街头绿地 包括滨河绿带、沿路绿化、绿化广场和小游园。 滨河绿带:沿江黄田港黄山港生活岸线,沿锡澄运河、夏

28、港河、东横河、西横河、澄塞河、应天河控制一定宽度的滨河绿带。 沿路绿地:沿锡澄高速公路、老城区环城路等建设一定宽度的景观绿化带。 绿化广场:在行政、商业、文化中心等重要公共设施区设置城市绿化广场。 生产防护绿地 规划在城市外围结合山林绿化建设安排适当的苗圃、花圃用地。 防护绿地主要由公路和水系防护林带组成。沿滨江路、南快速干道和澄南大道等快速路两侧应建设宽度不少于30米的防护林带;沿锡澄运河等五级以上航道两侧应控制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沿七级以上航道两侧控制不少于30米的防护林带,沿一般河道两侧应控制不少于15米的防护林带;二类工业企业与成片居住区之间应控制宽度30米以上的绿化隔离带;新长铁路、镇南铁路两侧控制不少于50米宽绿化带;沿锡澄高速公路、第二过江通道等高速公路两侧控制不少于50米宽的绿化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