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13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208134617.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3月17日 为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探索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是安徽长江流域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辐射到安徽全省。2008年,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该区域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期为2009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

2、2020年。第一章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意义第一节承接环境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加速推进,产业高级化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方向,能源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聚。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综合发展条件,使之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

3、转移的重点区域。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升级与重组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第二节优势条件区位条件优越。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交通基础设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速推进,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确立。开发空间广阔。皖江城市带拥有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技术支撑力量强,生态系统良好,环境容量大,城镇体系完备,开发区发展初具规模,市场辐射范围广,综合商务成本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基础良好。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

4、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民营经济不断成长。加工制造业优势明显,现代农业潜力巨大,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区域合作紧密。皖江城市带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开放程度高。与国内各地区经济合作密切,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往来更加紧密,承接产业转移势头迅猛,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目前,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统筹协调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初步建立了“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应当看到,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经

5、济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以解决。第三节战略意义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将为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长三角等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国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承接国内外产

6、业转移,加快“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完善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和实践产业转移规律,将在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健全区域合作组织与机制,有力有序高效推进产业转移等方面积累经验,为国家制定促进产业转移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科学途径。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解决当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将有助于积极探索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新模式、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举措、推动节能减排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提升科学

7、发展水平,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示范。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承载能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成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培育和壮大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推进机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坚持科学承接,创

8、新发展。强化主体功能分区,优化空间结构,提高投资强度,促进要素集聚。加强资源节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利机制,促进优势互补,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加强现代化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第三节战略定位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形成与长三角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长三角

9、的产业拓展区和优选腹地,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区域分工协作、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中部地区崛起的重

10、要增长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实力,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力,建成联动东西部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安徽乃至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第四节发展目标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半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就业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投资环境明显优化,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体系健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皖江产业、城镇密集带基本形成。皖江城市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带动全省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汽

11、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力争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的产业达到2个。培育壮大一批企业主体,形成()个世界级行业龙头企业、()个世界知名品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开放合作不断加强。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20%,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 %,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以上。体制机制日趋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率显著提高。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区域间资源和生产要素实

12、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成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社会秩序优良。建成覆盖城乡、区域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皖江流域、巢湖水系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第三章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按照“两轴三区三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建设产业集聚区,提升现有开发区,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使之成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第一节构建“十字形”产业发展轴以合肥市为起点,经巢湖、芜湖到宣城市,形成纵向轴线;以滁州

13、市为起点,经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到安庆市,形成横向轴线,两轴交叉于芜湖市,构成“十”字型产业发展轴。纵轴。依托合巢芜、芜宣、宣广高速公路和淮南、皖赣、宣杭铁路,形成纵向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装备制造、汽车、家电、高技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横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形成横向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冶金、建材、汽车、家电、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第二节建设三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在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等市,建设产业集聚区,集中连片开发,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度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形成皖江城市带三大增长极。芜马巢产业集聚区。芜湖、马鞍山、巢湖在强

14、化现有开发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合作开发长江北岸,共同打造产业集聚区,重点承接和发展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物流等产业。合肥产业集聚区。以合肥城区为核心,各类开发园区为载体,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开发强度,构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家电、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安庆产业集聚区。依托安庆市产业园区和优质岸线资源,建设产业集聚区,重点承接发展石化、机械、轻纺、物流等产业。第三节发展三大产业组团依托铜陵、池州、宣城、滁州产业基础和开发园区,发展铜池产业组团、宣城产业组团、滁州产业组团,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多点支撑的格局。铜池产业组

15、团。拓展提升铜陵、池州开发区,推动跨江联动开发、集群发展,重点承接和发展铜加工、电子信息、化工、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服装、物流等产业,延伸产业链。宣城产业组团。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建设沿边工业带和旅游产业带,重点承接和发展建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等产业。滁州产业组团。加强与南京无缝对接,重点承接和发展家电、机械、化工、光伏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等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第四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围绕主导产业升级、优势资源开发,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跨梯度转移,吸纳整合要素资源,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

16、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装备制造业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产业资本、先进技术等资源,支持企业改组改造,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形成系统集成能力。建成国内具有特色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合作,发展节能、环保、安全汽车,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运营能力,建设以自主品牌为主导的汽车产业基地;重点对接国内外汽车发达地区,承接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其关键模块;发展

17、提升整车性能的关键零部件,着力打造一批汽车零部件专业园区;与金融机构合作组建汽车金融公司。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承接发展整装新型船舶及中低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关键部件。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机械设备。提升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优势行业,拓展工业车辆、大型施工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系列,重点承接发展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推进发电设备重大突破;提升电线电缆集群化发展水平。依托冶金、建材等行业骨干企业,推进合资合作和改组改造,承接发展钢铁、有色、矿山、化工、环保等专业设备,建设一批专用设备产业基地,组建工程总包和设备成套公司。承接发展新型农机和新农村建设设备。承接发展数控机床、高水平的关键基础件,积

18、极发展汽车行业制造检测设备,加快发展大型铸锻件。第二节原材料产业按照国家原材料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要求,引进战略投资,实施重大项目带动,适度提高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推进节能、降耗、环保技术改造,促进原材料产业升级。建成国际知名的建材基地,国内重要的精品钢材、精品有色金属及铜深加工产业基地,沿江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冶金。支持马钢、铜陵有色、新兴铸管等骨干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重组。加快实施马钢结构调整规划。发挥资源优势,谋划建设特种钢基地。引进国内电解铝骨干企业与地方电力企业联合发展大型电解铝。重点承接发展适合市场需要的钢材短缺品种、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建设

19、马鞍山、合肥、芜湖精品钢材基地,铜陵、合肥、池州、芜湖有色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建立沿江废杂铜拆解中心。化工。依托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安庆原油加工炼化一体化改扩建,建设安庆市化工产业园;发挥岸线资源优势,谋划大型石化基地。积极承接发展煤气化、煤焦化、煤液化和盐化工,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发展,突破地产煤气化关键技术;建设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定远、合肥等煤化工盐化工基地。积极承接发展化肥、硫磷化工、精细化工、橡塑制品及原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行业;推进氮肥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打造庐南硫基化工园、铜陵硫磷化工园、池州香隅化工园、和县精细化工有机合成基地。建材。支持海螺等骨干企业发展大型新型干法

20、水泥,配套低温余热发电,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和大中型粉磨站。引进国内外大型玻璃企业,发展优质浮法玻璃、玻璃精深加工、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等产品。发展新型墙体、保温、防水材料及制品。发展非金属矿超细粉及改性材料等深加工产品,提升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建设凤阳、芜湖玻璃产业基地,池州、宣城、滁州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第三节轻纺产业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劳动力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以县域产业园区为主,引进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速促进轻纺产业规模扩展、升级。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国内著名的纺织产业基地,泛长三角地区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家用电器。鼓励引进知

21、名品牌家电企业,承接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和个性化家电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家电产业基地及骨干企业对接,重点承接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产品,提升主机配套零部件本地化率。发展各类知名品牌小家电产品。鼓励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国际市场开拓等。加快合肥、芜湖、滁州等家电产业基地建设。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重点承接发展粮油加工、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食品行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和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承接发展沿江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高附加值纸制品。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和订单合作等方式建设高品质的原料基地

22、。提升发展饮料产业。鼓励开展秸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纺织服装鞋帽。承接发展高档精梳纱线、色纺纱线、混纺纱线、交织织物、无梭布、装饰用布、产业用布等产品。建设高水平的印染及后整理能力,支持企业实施印染技术改造升级。承接发展多功能、环保型差别化纤维和天然环保纤维。加快承接发展服装、鞋帽、箱包等产业;提高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重点引进面料、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建设专业交易市场。打造皖江纺织城,加快建设华茂棉纺织精品基地、铜陵麻纺织、桐城羽绒制品基地。第四节高技术产业充分挖掘科技资源、市场潜力,按照扩大合作、整合资源、积聚发展的原则,引进技术、资本和人才,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建设参与国际国内分

23、工的产业基地,推进开放式自主创新,实施重大专项,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建成国内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提升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产业。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数字音视频、移动通信产品,特种功能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子陶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应用电子,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产品;加速突破智能语音、动漫创意等新兴信息服务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专业设备制造、材料以及测试,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微电子产业和软件外包等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多肽类生物源药物,

24、化学合成新药、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制品等生物医药产品,形成的一批自主创新类药物,提升发展等大品种药物,加强现代中药的开发深度。发展特色良种繁育、动物基因工程、饲料酶制剂、生物化肥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业。发展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可降解生物基材料、工业酶制剂等生物质产业。发展生物酶节能降耗、修复污染环境、治理藻类等生物环保产业。公共安全产业。依托科技资源,围绕社会需求,引进战略资本,打通技术方案、设备生产、软件平台、应用开发、工程和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加速推进公共安全技术产业化,迅速形成适应大规模社会需求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技术服务。重点承接发展应急指挥与救援技术装备、火灾安全监控系统、

25、量子保密通信、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等产业。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火灾重点实验室、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第五节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建成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强化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优先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成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强化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承接基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通过自建和订单合作等方式,建设皖江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棉花、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创建一批国内

26、外知名品牌。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市场和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产品、农资批发交易市场、冷鲜库、配送中心和连锁店等现代农产品物流载体,推进泛长三角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建设以农产品质量为核心、与长三角对接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引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承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若干沿江港口物流园区,合肥保税物流中心和新桥空港物流园区,加快形成以马芜铜宜为枢纽的

27、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和全国性的合肥现代物流中心;培育引进骨干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皖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物流圈。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构建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推广、节能环保等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网络服务、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自主品牌、高增值的服务外包业,加快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承接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业,以及法律、咨询、策划、调查、评估、广告等中介服务业。支持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支持承

28、办国际国内重要展会和会议,培育若干知名会展品牌。发展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型生活服务领域,积极承接发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加强旅游线路与长三角对接,深度开发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红色游和商务休闲娱乐游,建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嫁接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开办动漫频道和杂志,定期举办中国(芜湖)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交易会。发展健康住宅、绿色

29、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商业地产开发。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居民服务业。第五章推进承接转移中的自主创新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突出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第一节加快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突破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在汽车、机械装备、冶金、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优势产业领域,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承接一批现代化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

30、专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使大中型骨干企业成为创新型龙头企业;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加大对发展势头好、前景广的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促其做大做强,成为自主创新的坚实基础。培育创新企业家队伍。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设立企业家服务机构,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企业经营者创新能力培训,造就一支庞大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

31、家队伍。大力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群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投入,与国内外研发机构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承担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企业家创新工程。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集成、运营和管理。第二节打造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产业承接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解决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过程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在新

32、产品研发、实验设备、产品设计、检验、测试方面的技术设备瓶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研发能力提高。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鼓励示范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创业孵化器。完善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创新咨询中心等孵化器功能,面向科技创业者和高技术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条件和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技术、政府扶持资金、各类融资渠道和担保、市场营销、人才交流和培训等服务,推进创新成果大规模承接转化。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区域联网的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平台,使之成全国性的技术成果价格形成、财务结算、信息集散中心。提升中国(合肥)自

33、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产品检测试验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第三节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强化创新能力共建共享,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技术创新联动合作机制。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立示范区与国家及长三角创新联动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苏沪浙科技主管部门的会商、共建和协调,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合作,进一步推进与中央驻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

34、强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关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考核;加大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考核力度。建立鼓励创新发展的分配制度。改善人才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将科技成果和产业化指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创业风险保障制度;鼓励企业采取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对技术人才进行激励。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大力构建与东部地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区域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强化人水和谐的水利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第一节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现代化沿江港口群、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统筹规划长江岸线资源和港口布局,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

35、构,建成以芜湖为区域性枢纽中心港、安庆为副中心港的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现代化港口群,基本形成沿江煤炭、建材、矿石、石油、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系统。到2015年,沿江港口群货物吞吐能力达到4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标箱;高标准整治长江干流航道安徽段,铜陵至南京段按10米水深整治,铜陵以上按6米水深整治,实现万吨海轮常年进入长江安徽段。加强千吨级支流航道整治,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与物流配套体系建设,提高为发展大型临港产业聚集区服务的能力。完善内通外畅的公路网络。以东向对接通道为重点,加快区域内高速公路、城际干线公路、跨长江通道和疏港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

36、提高等级、完善网络,充分发挥公路的基础作用。以皖江城市带内部沟通为重点,改造升级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道路,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消除断头路。加快铁路建设。以快速客运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城际快速通道及重要枢纽设施等建设,构建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与东部地区一体化的快速客运铁路网。以合肥为重点,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形成与其他客运体系一体化的城市快速客运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铁路站场建设,提高运输吞吐能力。加强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提高机场吞吐能力,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增加国际定期航班、到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航线航班,改善区域综合交通条件,形成

37、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建设合肥、芜湖、安庆、铜陵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安排,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在线路、节点上的匹配和衔接,尽快建成一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集疏运体系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站场。重点结合铁路客运专线、机场建设,规划建设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多种方式统筹布局的货运枢纽站场和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的集疏运网络建设。建设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铜陵、安庆、池州等港口的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和矿建材料运输系统,包括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和县郑蒲港区一期工程、安庆长风港区一期工程、池州大渡口港区工程、铜陵

38、循环经济园二号码头、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马鞍山当涂经济开发区综合码头等。加快实施长江部分浅水碍航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芜申运河安徽段、合裕航道改造和引江济巢航运工程,整治顺安河、漳河、青通河、安庆石门湖等航道。建设芜湖高淳、马鞍山溧水、溧阳广德、南京宣城杭州、徐州明光等连接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北沿江、巢湖铜陵、铜陵宣城、滁州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黄山、潜山望江等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岳西武汉、东至九江等与周边内陆省份连接的出口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合宁、合安、马鞍山东环等高速公路。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第二长江大桥等跨江通道。 建

39、设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安庆九江城际铁路、商丘合肥芜湖杭州客运专线、合肥蚌埠及合肥福州客运专线等与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连接的通道;建设合肥庐江铜陵温州铁路、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芜湖黄山景德镇铁路、合肥九江城际铁路等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干线铁路;对既有淮南、皖赣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实施宁西、宁芜、芜铜铁路扩能。规划建设皖江城市带城际客运系统。规划建设合肥、芜湖城市轨道交通。重点扩建合肥、芜湖、安庆、铜陵等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重点建设合肥新机场。新建九华山机场。完善安庆机场民航配套设施。启动芜湖民用机场建设。第二节保障区域能源供应建设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建设芜湖裕溪口国家级大型煤炭储配库,形成支撑皖江

40、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辐射长三角的重要煤炭中转储运基地,促进煤炭资源集中管理与合理配置。¬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完善电源结构,加强输变电网络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新建520万千瓦火电机组;推进核电项目工作进度,配套建设28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一批输变电设施,完善区域内各市域供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建设油气供应体系。构筑区域成品油供应体系,完善安庆至合肥成品油输送管线。构筑南北相通、“川气”、“西气”相互依托的天然气供应体系,建设安庆合肥、宣城芜湖两条天然气联络线。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风能资源详查工作,建设1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示范工程。加快生物质能和太阳能

41、的开发利用,建设若干兆瓦级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第三节建设水利保障体系加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结合引江济淮水源工程建设,尽快实施引江济巢工程,增加巢湖水体交换能力,改善巢湖水质。开展示范区水源地工程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供水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排灌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加强沿江大型排灌泵站技术改造和沿江排涝泵站建设,有效提高示范区排涝能力。加快江淮丘陵区和山区灌区水源工程建设,有效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农业增产增效能力。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城市及工业区水环境治理与沿江排污口整

42、治工作,开展巢湖等沿江湖泊与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水土保持、水利血防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优化产业带建设布局。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有序开展重点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尽快实施长江干流应急崩岸治理、长江重点河段河道整治、沿江圩垸治理工程,保障长江河势与岸线的稳定。全面开展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指挥与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开工建设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工程、青弋江分洪道、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滁河治理工程,逐步实施主要支流、湖泊其他重点防洪工程。开工建设下浒山、月潭水库。完成病险水库、大中型病

43、险水闸除险加固。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指挥与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开展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开展水源地工程建设。 完成沿江大型排灌泵站技术改造和沿江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实施大型灌区、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完成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城市及工业区水环境治理与沿江排污口整治,开展巢湖等沿江湖泊与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第四节 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通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建设区域超级计算中心、存储中心和容灾备份中

44、心等基础设施。统一标准,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系统和行政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示范区统一门户网站,建成政务信息发布统一平台,推动区域内电子政务系统互联和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业务系统的互联。统筹开发示范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征信系统。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体系、现代物流和科技资源公共信息平台。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的信息共享。加快与长三角网络基础设施对接,加强在电子口岸、信用建设、交通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应急指挥联动等多个领域内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

45、与共享。第七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第一节提高产业承接的集约化水平建立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导向。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综合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节约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重点抓好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合理控制高能耗产业发展,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快先进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工程。鼓励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控制

46、高耗油汽车发展。节约用水。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损率。建立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更科学的供水计划和更严格的用水管理。逐步推进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和“中水”回用。节约土地。认真贯彻国家的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实施更严格的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和空间管制。严格实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实行项目供地准入制,限制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用地。促进园区集约开发,积极推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人口、住宅集中发展,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发展节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推进废弃土地复垦。节约

47、材料。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使用可替代材料和再生材料,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引导和推行简易包装,减少使用一次*,限制无实用性的过度包装。推广高性能、低耗材、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突破。实施沿江地区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再生金属、废塑料等利用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线。在重点耗能行业

48、、工业园区和资源型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第二节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加快建设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推进雨污合流管网系统向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的改造,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能力和效率。完善城市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实施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强化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园区废水的集中治理和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技术改造,确保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积极探索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新途径。工业废水排放达到1万吨日的工业园区,均应单独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营。 加强流域

49、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长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继续推进沿江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工程,建设沿江开发区、港口和城市排污口的整治工程,加强岸线重点污染带污染防治工作,改善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保证长江干流水体水质满足III类水要求。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全面加快巢湖流域城市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重大工程建设。完善污染防治体制。继续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察体系,加强污染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污染源必须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强化环保执法,提高环保设施运营效果。强化污染治理责任制。第三节建设宜居生态环境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天然林保护,重点抓好长江防护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