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安全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187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O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CO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CO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CO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CO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O安全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安全技术规程.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生产目的及特性1.1 生产目的一氧化碳工段作为一个综合工段,其主要任务有:一氧化碳工序担负着为醋酸工段提纯98.5以上的一氧化碳气体作为原料气,尾气(解吸气)送合成工序作为原料气使用。变换脱碳工序担负作为合成工序调节氢碳比的任务。空压站工序担负作为整个项目提供合格的仪表空气和杂用空气的任务。循环水消防水工序担负作为整个项目提供合格的循环水和消防水的任务。1.2 工段生产特性本工段是一个典型的危险化工工段,其生产原料水煤气中的CO、H2、解吸气等,均是对人体有害的或易燃、易爆、易中毒、有腐蚀性的危险品。该生产过程危险性大,自动化程度高,对工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知识要求很高,不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中毒、窒息、灼烫伤、触电、火灾、爆炸、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严重事故。在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方面应特别加以预防。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特编制本规程,工段每个职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2 本装置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2.1 工段生产中的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一氧化碳提纯、变换脱碳生产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且使用大量的机泵等运转设备和电气,因此,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噪声及腐蚀危害等。2.1.1 火灾爆炸危险一氧化碳提纯及变换脱碳生产过程中如水煤气

3、、解吸气、置换气、变换气、产品气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这些物料泄漏到操作环境中,遇到火源时,就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工段各易燃易爆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附表4。一氧化碳提纯100#、200#和300#工序及变换脱碳工序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同时其生产区域属于火灾爆炸危险区域。2.1.2 中毒危害 一氧化碳提纯及变换脱碳工序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水煤气、一氧化碳、氢气、解吸气等,当这些有害物质泄漏到操作环境中,操作人员一旦接触就有可能引起中毒爆炸等危害。工段主要有毒有害物特性见附表5。2.1.3 噪声危害本项目主要的噪声源包括:(1)压缩机及泵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噪声;(2)电机所产生

4、的电磁噪声;(3)装置开停车及事故放空时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4)蒸汽所产生的噪声,管道振动产生的噪声。2.1.4 粉尘危害本工段在装卸CO提纯吸附剂、变换脱碳吸附剂、变换催化剂过程中有少量粉尘,具有粉尘危害性。2.1.5 高温灼伤和高温作业生产过程中要使用蒸汽作加热介质,压缩机各段出口、变换炉进出口管道温度也比较高,所以,存在着潜在的高温灼伤。当不小心接触裸露的高温物料管、蒸汽管、蒸汽冷凝液管或高温蒸汽时,有引起烫伤的危险。2.1.6 高空坠落生产装置中设置有各种塔、贮罐、换热器、高位槽、管廊架等,因此,在生产过程需要进行高处操作、巡回检查,检修作业中有时需进行高处作业,如不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发生坠落的危险。2.1.7 触电及机械伤害 本工段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运转设备,在生产操作、检修过程存在触电及机械伤害的危险。2.2 危险物料辨识2.2.1 物质的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物质的燃烧爆炸危险特性指化学危险物品的燃烧爆炸特性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危害性,主要包括下列项目:(1) 燃烧性 指该物质在空气中遇明火、高温、氧化剂等可能产生的燃烧行为。分易燃、可燃、助燃和不燃四个层次。 易燃物质包括:A、爆炸极限较低的气体。B、闪点60的液体。C、自然点300的固体。D、防火检查手册分类中的一级易燃固体。 可燃物质 不属于易燃类的所有可燃物质。 助燃物质 指能帮助和

6、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质,如氧气、氯气、氧化剂等。 不燃物质 指遇明火、高热不燃烧或难燃烧的物质。(2)闪点 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试样被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空气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3)自然温度 指在常温常压下,加热一个容器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开始着火时的反应容器器壁的最低温度。(4)爆炸极限 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混合气中的体积百分比(V%)表示,粉尘的爆炸极限用mg/m3表示。(5)危险特性 指危险化学物品燃烧爆炸的行为和一些简单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遇明火、高热、氧化剂等可能产生的危害,遇

7、酸、碱和一些活性物质的反应,以及氧化性、腐蚀性等。(6)稳定性 指在常温常压下化学危险品的化学行为,是否能稳定存在。(7)避免接触的条件 指在常温常压下,化学危险品比较敏感的外界条件,一般包括受热、光照、接触空气和受潮气四个方面。(8)忌禁物 指与化学危险品在化学性质上相抵触的物质,与这些物质接触时,可能产生燃烧爆炸或其它化反应酿成灾害。(9)灭火方法 指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灭火方法受火灾类型、可燃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特定情况的影响。 气体灭火当逸散的气体燃烧时,通常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或装置,而不是直接灭火。 液体和固体灭火 液体和固体化学物质的灭火比较复杂,要根

8、据物质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确定具体的灭火方法:A、低闪点易燃液体的主要灭火剂为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和砂土,由于低闪点易燃液体密度比水小,用水灭火无效。B、一般易燃固体,水是首推的灭火剂,但对于一些遇湿易燃、自燃的活性化学物质,往往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增大火势,是严禁用水的,这类物质只能用干粉和砂土灭火。C、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有毒气体危及灭火人员生命的物质,禁用水灭火。D、处于融熔状态或高温燃烧的固体物品,用水灭火可能会产生喷溅或爆炸,这中情形严禁用水灭火。2.2.2 危险物料指生产过程中存在、会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造成人的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慢性损害的物质。2.2.3 本工段使

9、用、生产、储存的具有危险性、危害性的物料可分为两类:(1)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料,如水煤气、一氧化碳、氢气。(2)对设备设施具有腐蚀性的物料,如氢气、一氧化碳、解吸气等。2.2.3 易燃气体的火灾特性和危险性本工段的水煤气、H2、CO、CH4、解吸气、置换气、变换气、半产品气等均属易燃气体,且存在于压力容器、管道中,其火灾特性和危险性如下:(1)容易起火燃烧。(2)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气体的燃烧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稳定燃烧,又称扩散燃烧,如果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则发生稳定燃烧,如氧炔焰就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形成的稳定燃烧,只要控制得好,不会发生火灾。另一种是爆炸式燃烧

10、,又称动力燃烧,如果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混合是在燃烧以前进行的且混合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范围,遇到火源则发生爆炸式燃烧。(3)易扩散性 比空气稍轻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大部分向上部扩散,顺风飘散,集聚的可能性较低,但易集聚在建筑物的顶部。比空气重的易燃气体泄漏出来时,沿地表面漂浮扩散到较远的地方,或聚集于沟渠内,或建筑物死角处,长时间聚集不散,一遇着火源就会将火焰传播回来,发生大面积燃烧或爆炸。(4)带电性压缩的易燃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能生产静电,其主要原因是气体中含有固体微粒或雾滴杂质,在高速喷出时与喷嘴(口)强烈摩擦而产生静电,气体中所含有固体微粒或液体杂质越多,产生的静电越强,如果设

11、备是绝缘材料制成的,或虽金属材料制成的但没有良好接地,静电就会聚集成很高的电压,高压静电产生的火花就能点燃易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引起爆炸。2.2.4 腐蚀性物料(1) 氢气 氢化学腐蚀高温、高压下的氢气设备,如果设计、制造或使用不当,就可能因氢腐蚀而导致破坏。在高温下氢分子扩散到钢的内部,与钢中的碳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甲烷在钢的内部不能扩散,形成高压使钢内部发生裂纹,破坏钢内部使其强度下降,这种腐蚀叫氢脆。氢气温度、压力越高,碳钢的脱碳层就越深,发生氢脆断裂的时间就越快,其中温度影响最大。 氢电化学腐蚀 在低温有水溶液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的原子氢渗透到金属内,然后结合成分子氢(H2

12、)形成气泡,引起钢材表面鼓泡,造成破裂。(2)一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被铁吸收后,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但在工业运用中的一氧化碳会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分,由于容器或气瓶反复多次充气使保护层局部遭到破坏,从而加快湿性二氧化碳对容器的腐蚀。(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有水分的存在下生成碳酸也能使容器表面腐蚀。2.3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工艺及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一氧化碳提纯过程中存在加压操作,一旦易燃气体泄漏可产生静电,极易发生CO中毒、火灾爆炸。 负压过程(真空解吸)中存在漏入空气与水煤气、CO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 CO2解吸气放空,由于其浓度高,在其放空场所存在呼吸麻

13、醉、缺氧窒息的危险。 各中间气罐均属于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使用如果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则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物理爆炸的危险。 一氧化碳提纯的吸附器、中间罐因压力反复变化,应力腐蚀危险性大,可能因应力腐蚀导致腐蚀爆炸。 各转动、传动设备的外露部分如果缺乏安全防护装置,则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性。 CO所在区域为甲类火灾危险场所,所有电气设备设施必须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配置,否则有生产火花作为混合物点火源的危险。 CO变压吸附系统和变换脱碳系统所在区域属大中型易燃气体场所,设置有易燃气体监控检漏报警装置。 高大建筑物应设有可靠的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测,否则有雷电灾害的危险。(2)作

14、业条件、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吸附剂的更换作业过程存在CO中毒危害。 真空泵、压缩机场所存在噪音的危害。(3)正常操作时,出现CO中毒有以下的原因: 现场检测装置故障; 控制室观察指挥错误; 操作人员巡检失职; 事故时未及时疏散; 处理事故时未佩带防毒面具; 系统密封不严、设备腐蚀、超压运行。 生产中保持检测装置的有效性,加强巡回检查控制CO的泄漏量是预防正常操作时CO中毒的重要措施。2.4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重大危险源识别是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2.4.1 重大危险源的有关定义(1)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性。

15、(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临界量指对谋种或谋类危险物的规定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4)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称为重大事故。(5)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6)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的中间罐区、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等。2.4.2 重大事

16、故的分类:(1)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生产强烈辐射或浓烟的重大火灾; 威胁到危险物质,可能使其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的火灾。 生产冲击波、飞散碎片和强烈辐射的爆炸。(2)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有毒物质缓慢或间歇性的泄漏; 由于火灾或容器损坏引起的毒物逸散; 设备损坏造成毒物在短时间内急剧地泄漏; 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效等,引起毒物大量泄漏。2.4.3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的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2.4.4 本装置的重大危险源识别(1)一氧化碳工段的临界量如下:危险物质名称危险物质类别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罐水煤气(H2、CO)爆炸下限1

17、0%气体212一氧化碳高度危害有毒气体215(2)工段重大危险源名 称危险物质CO提纯装置CO、H2、CO2 、CH4 变换脱碳装置CO、H2、CO2 、CH42.5 职业卫生危害因素2.5.1 本装置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1)毒物:一氧化碳、解吸气、变换气等(2)噪声与振动:一氧化碳压缩机、水煤气压缩机、真空泵、空压站螺杆压缩机2.5.2 噪声源状况装 置噪声设备名称声压等级工作特性防治措施CO提纯压缩机、真空泵90dB(A)连续消音器及隔音操作室变换脱碳压缩机、真空泵85 dB(A)连续隔音操作室空压站螺杆压缩机组88 dB(A)连续隔音操作室循环水循环水泵85 dB(A)连续隔音操作室3

18、 工段有毒有害物性质及防护3.1 一氧化碳(CO)3.1.1 性质为无色、无臭、无味气体,比重0.97 (空气=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空气中的自然点609,在氧气中的自然点588。遇明火、炽热引起燃烧爆炸,空气中的爆炸极限:12.574.2%,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5.594%。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后,立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氢血红蛋白(HbCO),破坏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使人体组织缺氧而中毒,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LCLo 5000 ppm/5min,在空气中含0.10.12%的CO时,吸入1小时以上会致人死亡,通常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岗位空气允

19、许浓度30mg/m3。3.1.2 中毒症状(1)渐进式CO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是很高时,随着暴露于CO气体环境中的时间延长,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越来越低,故中毒症状越来越严重。 轻度中毒症状患者出现头痛感、嗜睡、感光能力差,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搏等,甚至有短暂的晕厥。 中度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出汗多、心率增快、烦躁、昏睡,常出现昏迷与虚脱。初期血压升高,后期下降,可伴有震颤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等。 重度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冷,面色呈樱桃红色(也可呈苍白), 全身大汗,体温升高等,呼吸困难、脉搏快

20、而弱、血压下降,四肢软瘫或有阵发性僵直或抽搐,瞳孔缩小或散大。(2)闪电中毒症状如空气中CO浓度很高,患者可在几次深呼吸后,立即突然发生昏迷、痉挛、呼吸困难,以致呼吸麻痹,即闪电式中毒。3.1.3 预防与急救确保检测装置有效,经常检查设备、管道,不使CO泄漏,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尽量站在上风侧或戴防毒面具。在生产过程中一旦CO泄漏,必须紧急疏散人员,抢救人员一定要佩戴空气呼吸器,否则后果相当严重。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在医生未到之前给予急救,应解除阻碍中毒者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给予输氧。如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3.1.4 灭火剂一氧化碳着火可用雾状水

21、、泡沫、二氧化碳、BC类干粉灭火剂等灭火。3.2 氢气 (H2)3.2.1 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气体,比空气轻,比重:0.07。它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性,若在空气中浓度过高也会使人窒息。在空气中的最低着火点为500,与空气、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174.2%,氧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094%。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3.2.2 窒息症状在很高的浓度时,由于氧气分压的下降造成窒息,在很高的H2气压下,可出现麻痹作用。3.2.3 预防与急救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密闭操作,加强工作场所通风,严禁吸烟。氢气泄漏时应配带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22、,当出现有人吸入氢气时,应及时将其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3.2.4 灭火剂 氢气着火,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作灭火剂。3.3 二氧化碳(CO2)3.3.1 性质CO2为无色、无臭气体,比重1.53 (空气=1),不能燃烧,属窒息性气体。在密封容器内易将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在浓度高时,还有麻醉作用,中毒机理中兼有缺氧的因素。CO2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5%(vol%)。3.3.2 中毒症状人进入二氧化碳浓度为1.5%的空气中时,可引起生理变化,5%的空气中可引起呼吸短促及头痛,10%的空气中会因缺氧而导致昏迷或死亡。进入高浓度环境中,在

23、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3.3.3 预防与急救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应佩戴正压式气式呼吸器,若吸入二氧化碳,应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应立即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3.4 甲烷(CH4)3.4.1 性质 甲烷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气体,比重0.55,比空气轻,无毒,但当空气中含量高于80%时会使人感到呼吸困难而窒息。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空气中的最低着火点为632,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5.315%,岗位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30mg/m3。与氟、氯等能发

24、生剧烈的化学反应。3.4.2 窒息症状空气中CH4达2530%,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精神动作障碍等,甚至缺氧而窒息、昏迷。3.4.3 预防与急救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氟、氯接触,当吸入甲烷应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脏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3.5 氮气(N2)3.5.1 性质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比空气略轻,沸点:196,溶点:209.86,比重为0.967,本身不能燃烧,也不助燃,难溶于水。3.5.2 窒息当空气中氮气含量逐渐增高时,氧气含量则相对降低,到氧含量16%以下时,使人的呼吸越来越

25、困难。氮气在空气中含量增高时,会使人呼吸缺氧造成窒息而死亡。当人吸入浓度很大的氮气时,瞬间就会死亡。3.5.3 预防与急救生产过程中注意密闭操作,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当出现有人吸入氮气时,应及时将其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4 劳动安全技术对策措施4.1 工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4.1.1 本工段主要工艺条件报警、联锁起跳等安全设置(见下表)序号控制项目仪表位号报警/连锁值1V2101液位调节LISA H -2101 H=400 mm , L= 待定2循环水池液位LIA H -2102 H=2.8 mm , L=待定3仪表空气压力低报警PIA L

26、-2001 L=0.4 MPa4PSA-吸附压力指示调节PICA- L 2101 L=0.55 MPa5原料气压力指示调节PICA H -2102 H=0.73 MPa6PSA-吸附压力指示调节PICA L -2202L=0.28 MPa7产品混合缓冲罐V2203出口压力指示调节PICA H -2203BH=0.10 MPa 8C2301进解吸气压力调节PICA-2301L=0.012MPa9置换气缓冲罐压力调节PICA L -2303L =0.012MPaPICA H -2303H=0.36 MPa10解吸气压缩机:(1)一级进缓冲罐压力PIAL-302 L=0.012 MPa(2)一级出缓

27、冲罐温度TISA H -304 H=148,S=155(3)二级出缓冲罐温度TISA H -307 H=145,S=153(4)解吸气中间分离器液位LA-302100mm中控室报警(5)解吸一级入口分离器液位LA-306100mm中控室报警11置换气压缩机:(1)一级进缓冲罐压力PIA L -308 L=0.012 MPa(2)一级出缓冲罐温度TISA H -311 H=129,S=137(3)二级出缓冲罐温度TISA H -314 H=108,S=116(4)置换气中间分离器液位LA-304100mm中控室报警12半产品气微量CO2高报AA-2101 H =0.01 %13产品气CO纯度低报

28、AA-2201 H =98.5%14产品气CO微量水高报AA-2202H =-4015产品气CO微量O2高报AA-2203H = 100 ppm16可燃气体浓度高报警AIA -20017H=25%LEL,响应t20S 17有毒气体浓度高报警AIA-200812H=60ppm ,响应t60S18真空泵停车报警P2101AC停运(车)时报警19真空泵停车报警P2201AG停运(车)时报警20送出仪表空气压力调节PICA-0202L=0.65 MPa(参考值)21仪表空气储罐出口压力PIA-0203L=0.7 MPa(参考值)22出6F0204杂用空气压力PIA-0205L=0.6 MPa(参考值)

29、23循环水吸水池水位LIA-0102H=3800mm,L=1500mm24冷却塔风机A:油温超限TIAH -0101AH=85 油位超限LIAL -0101AL=10 mm 振动超限VIAH - 0101AH=6.3 mm25冷却塔风机B:油温超限TIAH -0101BH=85油位超限LIA0101BL=10 mm 振动超限VIA0101BH=6.3 mm备注:部分报警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所以,部分报警参数设置仅作参考4.1.2 安全阀起跳压力设置序号安全阀名称位 号起跳压力1V2101出口管安全阀SV21010.750.02 MPa2进V2102均压气管道安全阀SV21020.65

30、0.02MPa3V2103出口管安全阀SV21030.650.02 MPa4V2104进气管安全阀SV21040.350.02 MPa5V2105出口管安全阀SV21050.300.02 MPa6V2106出口管安全阀SV21060.20.02 MPa7V2201进气管安全阀SV22010.350.02 MPa8V2202出口管安全阀SV22020.30.02 MPa9V2203出口管安全阀SV22030.20.02 MPa10置换气压缩机出口安全阀SV23010.370.02 MPa11V2301出口管安全阀SV23020.370.02 MPa12C2301解吸气一级出口管安全阀A10.27

31、 MPa13二级出口管安全阀A20.85 MPa14C2301 置换气一级出口管安全阀A30.18MPa15二级出口管安全阀A40.41MPa16空压机组安全阀0.88 MPa17仪表空气贮气罐安全阀PSV201ab0.95 Mpa18杂用空气缓冲罐0.95 Mpa4.1.3 其它安全设置(1)CO压缩机控制项目检测位号安全设置1主电机定子温度中控显示TIA-101103110报警2主电机轴承温度中控显示TIA-10410575报警3压缩机轴承温度中控显示TISA-10611065报警4油过滤器压差PdA-503Pd0.10报警5润滑油供油总管压力 PSA-5050.50MPa高报PSA-50

32、60.25 MPa低报PSA-507 0.20 MPa低低报,连锁停车 6压缩机机身振动中控室报警VA-101V18mm/S报警(2)变换脱碳水煤气压缩机项 目保护措施主电机过载主机电流超过175A保护停机油压过低主机油压低于0.18Mpa时保护停机(3)杂用空气安全保护项目额定排气压力(Mpa)0.70.80.850.91.0安全阀开启压力(Mpa)0.770.880.930.981.15排气温度110超温停机主电机过载保护停机风扇电机过载保护停机卸荷过久节能停机(4)仪表空气安全保护项目额定排气压力(Mpa)0.70.80.850.91.0安全阀开启压力(Mpa)0.770.880.930

33、.981.15排气超高(110)联锁停机主电机过载联锁停机风扇电机过载联锁停机启动超时联锁停机(只在启动过程中发生)相序保护联锁停机卸荷过久停机节能停机空气过滤器压差高报警润滑油过滤器压差高报警油气分离器滤芯压差高报警4.2 平面布置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4.2.1 各生产装置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了相互影响。4.2.2 各装置、设备的间距满足防火规范,厂区道路布置成环状,有利于消防和安全疏散。4.2.3 罐区处于全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即使发生大量液体泄漏时,对厂区的影响也较小。4.3 防火、防爆、防腐蚀安全技术措施4.3.1 防火设计(1)装置内主要道路宽9m,次要道路宽6m,净空高4

34、.5 m,整个厂区设置1个人流出入口,1个货流出入口,做到人货分流,各重要厂房和建构筑物周围均设置了环形通道,以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车辆的通行。(2)工段所有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均设计为二级,对工艺装置内承重的钢框架、支架、裙座、钢管架,以及建构筑物的钢柱、钢梁,均采取覆盖耐火层等耐火保护措施。(3)对某些建筑物、设备采取了可靠的防雷电、防静电措施。(4)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设备,实现全过程密闭化生产。(5)设备尽量露天布置,有利于通风、排毒,有利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避免火灾、爆炸危险。(6)在防爆区内的电气设备、仪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并采取多种用电保护措施。(7)对输

35、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设备、管道,均采取静电接地,对输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管道采取了限流措施。(8)采用DCS集中自动控制方案,与安全有关的参数进行调节、报警,防止事故发生。(9)压力容器、压缩机械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连锁停车等安全保护装置。(10)设有火炬系统,当某个装置发生事故时,将事故装置中的可燃气体及正常生产过程中除用作燃料之外的可燃气体一并送火炬系统燃烧。(11)本装置配备了火警探测报警系统、消防水、消防炮、灭火器等多种消防设施,以便发生火灾爆炸时及时扑救,减少和避免损失。 厂区建有1个消防水池,储量为1000m3(分为2格,每格容积500m3),消防水泵流量Q=36042

36、0 m3/h,扬程H=85 m,可满足3h最大消防用水量的需要。 各装置四周均设置了DN300的消防水管、DN150的3出口消防栓(箱),甲醇装置(变换脱碳)四周还设置了水炮。 在各装置均按防火规定配置了一定数量、种类的灭火器。 在CO装置阀门区、罐区及动力设备厂房共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检测7个点和有毒气体报警检测5个点,当可燃气体、有毒气体超标时,在计算机上实现声光报警和信息提示。在甲醇(一氧化碳)控制搂的重要地点还设置了感烟探测器,在控制室设置了声光报警器。在甲醇(一氧化碳)控制搂、CO厂房等设置了手动报警按钮。在CO厂房内设有防爆应急灯作应急照明。4.3.2 火灾报警点设置 地 点设 置

37、甲醇装置C O罐区C O厂房甲 醇控制搂合计报警按钮普通1个1个防爆5个2个4个11个声光报警器1个1个感烟探测器14个14个4.4 防触电、机械伤害及防高空坠落安全技术措施4.4.1 转动设备设置防护罩、防护栏等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机械伤害和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4.4.2 所有正常不带电、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按要求可靠接地。4.4.3 用于检修的行车考虑了必要的安全系数,并在醒目处标出许吊的极限荷载量。4.4.4 高度超过2m且有坠落危险的场所按规定设置便于操作、巡检和检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设施。4.4.5 在照明电源、插座回路上设置漏电保护器。

38、5 劳动安全管理措施5.1 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内容5.1.1 集团公司设置了环安处、消防队、职工医院等必要的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专职管理、检查、检测、安全卫生教育人员进行安全卫生教育、检查、检测。5.1.2 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5.1.3 工段建立义务消防队,制定了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定期进行防火、防爆检查和演练,做到每个职工都会使用消防器材,以便有效地扑救初期火灾。5.1.4 严格生产操作,加强巡回检查,防止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5.1.5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使职工熟悉业务,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具有高

39、度的安全责任心和慎密的态度,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法,事故发生时有自救、互救能力。5.1.6 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检修、抢修前制定完备的作业方案,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5.1.7 重视作业人员异常情绪、异常行为的出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并妥善解决。5.1.8 加强设备的监视、检查、定期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经常进行安全分析,对发生的事故、未遂事件、故障、异常工艺情况和操作失误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5.1.9 经常收集、分析有关案例,类比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加强教育,积极采取安全技术、管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5.1

40、.10加强对报警装置、压力表、安全阀、视镜等的定期检测,防止失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整改。5.1.11 严格执行动火、进罐、高处作业审批制度,动火、进罐前必须检测可燃有毒气体和氧气的含量,派有经验的专职人员监护,并准备适当的消防器材、呼吸器、安全绳等。5.1.12 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对起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其完好运行。5.1.13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对职工进行各类电气事故案例的教育,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5.2 安全管理规定5.2.1 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劳动卫生和环保管理的法律法规。5.2.2 严格遵守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安全、环保、劳动管理制度和规定

41、。5.2.3 严格遵守生产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操作中工艺指标不得随意更改。5.2.4 未经工段批准不得让他人代替自己从事生产操作和检修作业。5.2.5 病人及酒后均不得上岗进行生产操作和检修作业。5.2.6 严禁在有毒地区用餐和存放食品。5.2.7 严禁在工作场所打闹、嬉戏、睡觉以及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5.2.8 严禁任何人乘坐起重装置。5.2.9 不得随意开、停设备,正常开、停必须按操作法进行。5.2.10 非自己负责的设备,未经负责人批准不擅自得动用。5.2.11 定期分析厂房空气中含有毒和危险气体的浓度。5.2.12 不允许用能产生火花之工、器具敲打和修理内有水煤气、C

42、O、H2、解吸气、的设备、管道。5.2.13 严禁设备、管道、管件超温、超压、带病运行。5.2.14 下列场所非必要人员,切勿逗留:(1)起重设备下面。(2)挂有禁止通行的地段。(3)正在进行电、气焊作业的地方。(4)易发生粉尘的场所。(5)处于事故状态的场所。(6)雷雨时,装有避雷针地区3米以内。5.2.15 上班前不准饮酒,保持充分的精力,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打瞌睡,下班时整理现场,并检查有无事故隐患和可疑情况。5.2.16 不明白的工作必须向班长或调度室问清楚,无把握的工作必须向班长或工段长请教。5.2.17 所有运转设备之运转部分不得在未加防护装置情况下启动运行。5.2.18 对所管辖

43、的机械设备应经常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5.2.19 操作中发现机械设备异常时立即报告领导,如将发生较大机械设备故障,则须先行果断处理(切换备用台,无备用立即停车),随后立即报告,并联系检修人员及时检查修复,不得强行运转或擅自拆卸。5.2.20 设备专设之温度计、液面计、压力计及安全装置等不得任意拆去,并须定期进行校检,确保其准确好用。5.2.21 严禁擦洗机械的运转部件,加油、检查不得靠近机械的运转部件,不得移动运转机械的防护装置。5.2.22 严禁对运转机械进行修理,不得对带压、高温、有毒易燃管道、设备进行检修作业。5.2.23 不得在带压、高温、有毒、易燃管道上行走、站立或放置任何东西。5

44、.2.24 严禁用易燃、有毒溶剂清洗设备、衣物。5.2.25 工段的一切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必须齐备好用,并放置在安全易取位置。5.2.26 发生火灾时,立即奋勇抢救,根据火灾态事及时通知生产调度室和消防队。5.2.27 非本工段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工段,实习、参观人员须有介绍信或公司内有关人员带领。5.3 生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5.3.1 不得违反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保证操作地区通风。5.3.2 经常检查各公用工程如:一次水、循环水、蒸汽、电、仪表空气、氮气等供应是否正常,若有不正常应立即和有关部门联系解决。5.3.3 冬季易冻结之物料管线、设备在不用时必须排尽工作介质或采取防冻保温措施。5.3.4 开启蒸汽管路时不能太快,应首先对蒸汽管道进行预热、排除冷凝水,以免发生水击现象使设备管路受到损坏。5.3.5 在开启排液阀、取样阀、放空阀等时,绝对不能使身体的任何部分与阀门出口相对。5.3.6 输送危险性物料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