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214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第一分册 工程验收规范.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第一分册工程验收规范QB-X-XXX-XXXX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of Indoor Distributed System Enginee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版本号:0.9.0-实施-发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验收总则35.系统组成46.施工安装工艺验收56.1.施工安装环境检查56.2.施工安装前器件及材料环境检查66.3.信号源设备安装验收66.4.线缆布放验收66.4.1.一般要求66.4.2.线缆走道(或槽道)

2、86.4.3.同轴电缆86.4.4.泄漏电缆96.4.5.五类线96.4.6.走线管96.4.7.电源线106.4.8.接地线106.4.9.光缆及尾纤116.4.10.其他信号线和监控线116.5.无源器件安装验收116.6.有源器件安装验收126.7.天线安装验收126.8.标签136.9.加电检查137.工程初验147.1.初验条件147.2.信号源设备验收147.3.器件指标验收147.3.1.室内分布系统驻波比测试147.3.2.天线口输出功率测试157.4.网络性能验收157.4.1.测试环境要求157.4.2.性能验收项目157.5.初验报告主要内容197.6.初验资料197.7

3、.初验问题整改208.工程试运行208.1.试运行要求208.2.试运行观察指标208.3.试运行问题整改219.工程终验219.1.终验条件219.2.终验内容和要求229.3.终验报告主要内容229.4.终验问题整改2310.编制历史23附录A 本规范规定用词说明24附录B 常见室内分布系统制式的频段范围25附表26C.1 施工安装工艺验收表26C.2 工程初验评分表34前言为适应无线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验收的需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该标准由两个分册组成:第一分册为工程验收规范,第二分册为验收测试规范。本标准为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第一分册工程验收

4、规范,主要包含验收总则、施工安装工艺验收、工程初验、工程试运行和工程终验等几方面的内容。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测试指标及方法可参见第二分册验收测试规范。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培 张卫平 方媛 林文周1. 范围本标准主要包含了无线通信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安装工艺验收、工程初验、工程试运行和工程终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供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工程中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阶段验收以及竣工验收等工作使用,适用于中国移动的新建室内覆盖工程,扩建

5、和改造工程参照执行。本标准涵盖GSM和TD-SCDMA两种制式。无线局域网(WLAN)的验收标准参见QB-W-035-2008无线局域网(WLAN)工程验收测试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YD/T 5160-2007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YD/T 5120-

6、2005无线通信系统室内分布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3YD 503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4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5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6YD 754-95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7YD/T 1092-2004通信电缆无线通信用50泡沫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8YD/T 5067-2005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9YD

7、/T 1092-2004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0QB-W-011-2007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1QB-B-020-2009北斗授时系统工程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2QB-W-035-2008无线局域网(WLAN)工程验收测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3QB-X-XXX-XXXXTD-SCDMA工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 第三分册 室内分布系统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4QB-X-XXX-XXXX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验收测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

8、标准:表3-1 术语列表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BBUBase Band Uni基带处理单元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BERBit Error Rate误码率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C/ICarrier to Interference ratio载波干扰比CQTCall Quality Test呼叫质量测试DTDriver Test驱车测试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移动通信全球系统HSDPAHigh Sp

9、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 CHannel主公共控制信道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VCPolyvinylchlorid聚氯乙烯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TCHTraffic CHannel业务信道TD-SCDMATime Division-Sync

10、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4. 验收总则1、本规范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部分和室内分布系统部分的施工安装工艺质量、基本的网络性能、工程档案、工程建设程序规范化等方面的验收,网络侧的其他部分验收应参见相应的标准、规范。2、无线通信系统室内分布系统工程中涉及到的基站设备和直放站设备的设备验收可依据相关的技术体制及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3、验收应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国家、行业以及中国移动已有相关标准、组织与流程遵循遵守中国移动已有制度的前提下进

11、行。4、省市公司在进行实际验收时,可采取资料复核、现场检查测试、记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的项目,原则上可直接利用厂验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随工验收报告、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统一组织的实验室测试及外场测试相关结论。5、本规范的验收项目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是必须进行验收的项目,可选项是由省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验收的项目。6、在满足基本验收项目前提下,重点验收如下类项目:对后期网络运行影响大的指标、侧重新业务和新功能、有利于后期运行维护以及本期工程的特殊场景。7、无线通信系统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验收应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图1 工程验收工作流程5. 系统组成室内分布

12、系统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图2 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信号源包括:所含制式的基站、基站拉远设备、无线或有线中继设备,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是由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线缆等组成。各器件的详细说明如下:1、施主信源信号源分为宏基站、微蜂窝、分布式基站和中继接入的各类直放站等。施主信源可从分担的业务类别、容量、分散过密地区的网络压力、动态的调配业务资源,达到最佳的网络优化角度进行综合考虑选取。施主信源的馈送应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采用近端射频线缆本地的直接馈送和远端光纤或其他中继电路的馈送方式。2、有源器件有源器件主要指干线放大器、光纤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远端单元

13、等器件。3、无源器件(1)功分器。将功率信号平均地分成几份,给不同的覆盖区使用,一般有二功分、三功分和四功分3种。(2)耦合器。将信号不均匀地分成2份(称为主干端和耦合端,也有的称为直通端和耦合端)。耦合器型号较多,常见的有5dB、6dB、10dB、15dB、20dB、30dB和40dB。(3)合路器。主要作用是将几路信号进行合成。4、天线室内分布系统中常用的天线类型包括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壁挂天线、八木天线、GPS天线等。5、线缆室内分布系统涉及的线缆及辅助材料包括如下种类:(1)同轴电缆。主要包括连接RRU和末端天线的馈线、GPS天线跳线和馈线。(2)泄露电缆。主要适用于地铁、遂道

14、、矿井等特殊环境。(3)电源线。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及各种有源器件提供电源的线缆。(4)五类线。广泛应用于宽带用户驻地网等宽带接入工程,室内分布系统中也有应用。(5)接地线。主要包括BBU设备接地线缆、RRU设备接地线缆、室内和室外防雷盒接地线、电源线接地线缆以及GPS防雷器及馈线接地线缆。(6)光缆及尾纤。主要包括BBU和RRU间通信的光缆以及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7)其他信号线和监控。主要包括动环监控线、本地操作维护及测试信号线等。(8)走线管。6. 施工安装工艺验收室内分布系统安装调试完备,集成商在提请工程验收前检查时,需同时提交自检报告,验收方对自检报告进行检查。自检报告中应包

15、括对本章要求的各项工艺指标的测试自检结果,并有监理公司的签字认可。6.1. 施工安装环境检查1、基站设备或直放站设备工作环境及设备安装机房环境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2、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使用的器件及材料安装环境应保持干燥、少尘、通风,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3、施工区域及其附近严紧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4、市电已引入,照明系统亦能正常使用。5、室内覆盖系统防静电环境要求参见:YD 754-95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和具体工程设计要求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6、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防火要求应满足符合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要

16、求。不满足要求的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6.2. 施工安装前器件及材料环境检查1、开工前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已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破损和变形现象。(2)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数量应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工程建设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器件的电气性能应能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2、当器材型号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做较大改变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3、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件应由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

17、工单位共同鉴定,并做好记录,如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时,应通知供货单位及时解决。4、无线网室内分布系统使用的器件及材料严禁工作在高温、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的环境。6.3. 信号源设备安装验收1、无线通信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涉及的信号源基站设备,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拉远单元(RRU)等,其安装工程验收参见中国移动相关无线设备验收规范。不满足要求的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2、设备电源安装要求应满足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技术规范和具体工程设计要求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3、设备

18、安装要求应满足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不满足要求的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4、设备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和具体工程设计要求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6.4. 线缆布放验收6.4.1. 一般要求1、线缆的规格型号、线径、数量、走线路由、接地方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2、信号线、控制线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当同轴电缆、五类线等线缆与电源线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表6

19、-1 平行敷设时的隔离要求条件最小净距(mm)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13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注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同轴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3、线缆应沿电源线应沿走线架或线槽进行布放,走向应清晰、平直,不得交叉和空中飞线。线缆经过白墙时要穿走线管。4、线缆需进行绑扎或采用专用的线缆卡具固定,绑扎固定间保持一致,且符合要求。多余线扣应剪除,所有线扣应齐根剪平不拉尖。预留的缆线应整齐盘放并固定好,不影响其他设备和器件的正常操作。需要绑扎的线缆和走

20、线管的绑扎间距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表6-2 线缆的绑扎间距要求1/2线径1/2线径水平布放时1.0m1.5m垂直布放时0.8m1.0m5、线缆应平直、整齐,并避免凹凸不平和急剧弯曲现象;确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曲率半径应满足相应线缆的指标要求。(1)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满足如下指标要求。表6-3 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mm)电缆俗称7/8(普通)7/8(超柔)1/2(普通)1/2(超柔)馈线型号2221129一次最小弯曲半径24017014060二次最小弯曲半径500260250110(2)泄露电缆的曲率半径要求参照同轴电缆。(3)光缆的弯曲半径要求为:静态弯曲半径大于等

21、于10倍光缆外径,动态弯曲半径大于等于20倍光缆外径,尾纤盘放弯曲直径大于等于80mm。(4)电源线拐弯处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或不小于线缆外径的20倍)。(5)接地线的曲率半径应大于0.13米。6、线缆外表面应干净、清洁、无施工记号,无明显的折、拧现象,并避免强行拉伸,线缆的护套绝缘层无破损及划伤,馈管无裸露铜皮。7、当线缆接入室外设备时,线缆外径应与防水堵头孔内径相匹配。未使用的接头均应拧紧堵头或采用防水胶带将接头连接器端部密封,防止漏水。8、室外线缆进入室内前必须做滴水弯。波纹管滴水弯底部必须剪切一个地水口,以防止雨水沿馈线进入室内,入线口、空必须用防水材料密封。9、机房各进线孔洞(

22、含走线管孔洞)在安装完成后均应用防火材料封堵;室内电缆走道穿越墙洞或楼板时,孔洞四周应加装保护框;馈线窗的防水密封处理应符合工程设计及相关规范的密封要求。10、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线缆,在进入机房前应有良好的屏蔽接地措施,如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钢管方式敷设时,金属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11、各种线缆应连接正确,线缆两段应有明确、清晰的标签。接头制作规范,无松动。6.4.2. 线缆走道(或槽道)1、线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2、线缆走道(或槽道)的组装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

23、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3、线缆走道(或槽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吊挂、立柱等器件的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牢固、端正、平直。4、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5、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6.4.3. 同轴电缆1、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2、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的线槽布放,走线美观,并按规定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且不得于其他厂家的馈线及电线绑扎在一起。3、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4、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5、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

24、相适合。6、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7、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8、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9、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6.4.4. 泄漏电缆1、泄漏电缆的布放应满足同轴电缆的上述布放要求。2、泄露电缆不能与风道等金属管

25、道平行敷设,周围应避免有直接遮挡物。3、泄漏电缆布放时,不应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如果不得不将泄漏电缆长距离地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应使用落地滚筒。6.4.5. 五类线1、五类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2、五类线的绑扎,在管道内和吊平顶内隐蔽走线位置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cm;在管道开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30cm。五类线必须用尼龙扎带牢固绑扎。3、对于不能在管道、走线井、吊顶、天花板内布放的五类线,应考虑安装在走线架上或套用PVC管。4、单一五类线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不应超过90

26、m。如实际布放超过50m则应使用Hub作连接。同一五类线不能使用2个或2个以上的Hub连接。6.4.6. 走线管1、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射频同轴电缆,应套用PVC走线管。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转弯接头连接。2、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间距应能保证走线不出现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固定间距参考上文的统一要求。3、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如地下停车场),馈线走线管可与其他线管一起走线,并用扎带与其他线管固定。6.4.7. 电源线1、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管后布放,铁管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

27、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2、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3、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欧姆。4、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5、电源线与设备及电池组的连接应可靠牢固,接线柱处应进行绝缘防护。6、电源线两端线鼻子的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可靠,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电器接触良好。7、电源线接线端子处应加热缩套管或缠绕至少两层绝缘胶带,不应将裸线和线鼻子鼻身露于外部。8、为RRU供电时布放的室外直流电源线,其金属屏蔽层在进入机房前需进行三点接地保护。6.4.

28、8. 接地线1、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2、地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PVC管或波纹管加以保护,穿墙孔/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3、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1米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4、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走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走线槽。5、地线与地网连接时,严禁形成倒漏斗(即形成积水漏斗),漏斗方向必须朝下。6、接地点的选择必须高于地网,馈线接地要求向着馈线下行方向,绝不允许向上。7、室内设备保护地线禁止接至室外楼顶等高处避雷网带上。8、馈线上的接地点直接用防水胶泥密封再用电工胶

29、布包裹,接地排或地网上的接地点必须加涂黄油作防水、防锈处理。9、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6.4.9. 光缆及尾纤1、光缆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2、机架内用扎带固定尾纤时不应过紧,尾纤在扎带环中可自由抽动。固定尾纤时,推荐在尾纤外面缠绕尼龙粘扣带后,再用扎带固定。 3、尾纤在机架外部布放应加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应固定或伸入机柜内部。尾纤保护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胶带颜色宜与套管颜色一致。4、光接续盒应安装牢固可靠,密封良好,并易于维护操作。当采用的光缆带有金属铠装层或金属加强筋时,其应于接续盒处进行可

30、靠接地。5、敷设好的光缆或尾纤不应被重物或其它重量较大的线缆叠压。6、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尾纤盒内或绕成圈后固定。7、未用尾纤的光连接头应用保护套保护。6.4.10. 其他信号线和监控线连接到基站的环境告警采集线应有可靠的防雷保护措施。6.5. 无源器件安装验收1、无源器件(主要指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等器件)的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2、无源器件尽量妥善安置在线槽或弱电井中,固定位置要便于安装、检查、维护和散热,避免强电、强磁或强腐蚀的干扰。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3、无源器件安装时应用相应

31、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防雷处理)。4、无源器件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5、无源器件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6、无源器件的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7、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签。8、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设备和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6.6. 有源器件安装验收1、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2、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应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3、有源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平整,有源器件上

32、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要求主机内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4、有源器件的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5、有源器件应有良好接地,并应用16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6、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设备和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6.7. 天线安装验收1、天线的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2、天线的整体布局应合理美观。安装天线的过程中不得弄脏天花板或其它设施,室外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更多的防水胶带,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

33、好,胶带应做到平整、少皱、美观,安装完天线后应擦拭干线。3、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应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定向板状天线应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天线主瓣方向应正对目标覆盖区。天线应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4、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水平。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5、全向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垂直,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定向天线的方向角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偏差不超过天线半功率角的5%。6、天线周围1米内不宜有体积大的阻碍物。天线安装应远离附近的金属体,以减少对信号的阻挡。不得将天线安装在金

34、属吊顶内。7、天线应安装在避雷针45保护角内。天线的安装支架及抱杆必需良好接地。8、GPS天线和北斗天线应注意避免放置于基站射频天线主瓣的近距离辐射区域,禁止位于微波天线的微波信号下方、高压电缆的下方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强辐射下。以周边没有大功率的发射设备,没有同频干扰或强电磁干扰为最佳安装位置。9、GPS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 度范围内(至少南向45)应无建筑物遮挡。GPS 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大于等于1.5m。10、北斗天线应保证在向南方向上,天线顶部与遮挡物顶部任意连线,该线与天线垂直向上的中轴线

35、之间夹角应不小于60度。北斗天线与WIFI的天线安装间距应大于3米。11、每幅天线都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6.8. 标签1、室内分布系统中每一个设备以及电源开关箱和馈线两端都应有明显的标签,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2、标签宜粘贴在设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并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线缆的标签在首尾两端采用吊挂式,以方便阅读。3、标签的标注应工整、清晰,并且标注方法要与竣工图纸上的标注一致。馈线的标签要标明进线和出线设备的编号和准确的长度。6.9. 加电检查1、电源引入极性正确,连接牢固可靠。2、设备工作电压应满足设备标称值要求。3、按设备厂家提供的操作程序开机,设备应正常工作。4、检查设备各种可闻

36、可见的告警系统,应工作正常、告警准确。7. 工程初验 7.1. 初验条件(1)单项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安装、调测。(2)按照设计要求实现业务逻辑,并具备业务开通条件。(3)各类技术文件、工程文件、竣工资料齐全完整,经建设单位检查与实际相符。(4)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完毕,且自检测试合格,且施主信源性能指标无劣化,室内分布系统工程设计资料、各类待验收器件说明书、操作测试手册齐全。(5)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安装的天线总数、各类馈线总长度、各类器件总数符合设计要求。若工程中建设规模有变动,需要征得设计、监理部门同意,必须有设计变更单等相关文件。(6)初验测试的内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测试操作方法和手段参照

37、行业规范、企业标准、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专用仪表来进行。(7)在初验时,如果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要求,应由责任方负责及时处理,问题解决后再重新进行初验。(8)室内分布系统提请工程初验时,集应提交设备性能、系统性能自检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每个节点驻波比、干线放大器性能指标、天线出口功率、DT/CQT等)的测试结果,并应有监理公司的签字认可。其中设备性能指标可以厂验报告的形式提交。7.2. 信号源设备验收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包括基站设备和直放站设备,基站设备和直放站设备的性能验收参见中国移动相关设备安装验收规范。7.3. 器件指标验收7.3.1. 室内分布系统驻波比测试针对室内分布系统

38、具体制式的实际使用频段,测试室内分布系统的驻波比,包括信号源所带无源系统整体驻波比和平层分布系统驻波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应不少于总点位的20%。验收要求:驻波比应小于1.5。7.3.2. 天线口输出功率测试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具体制式的实际使用频段,测试验证室内分布系统在各天线口面的输出功率。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不少于总点位的10%。验收要求:发射功率小于15dBm。7.4. 网络性能验收7.4.1. 测试环境要求1、测试选点要求室内分布的覆盖测试原则上要求遍历室内分布的各层,但实际上许多相邻楼层覆盖情况接近,故可选典型楼层进行测试。典型楼层的选取原

39、则如下:(1)大楼的非标准层(专用楼层、一楼大厅、会议楼层)、地下层、停车场为必测层;标准层选择低、中、高层分别测试。(2)每个测试层测试走廊、楼道、电梯厅、公共区域、卫生间以及有代表性房间的窗口边缘区域(距离窗口一米处)。(3)每个RRU覆盖范围内至少抽测一层。(4)每层电梯均需要进行测试。由进入电梯前开始记录,出电梯进入电梯厅后停止记录。2、测试时间要求测试时间宜安排在工作日,建议选择当地移动电话话务忙时进行。7.4.2. 性能验收项目室内覆盖工程的网络性能验收项目包括如下内容:1、公共信道覆盖测试。(1)公共信道覆盖率。(2)信号外泄情况。2、语音业务测试。(1)呼叫建立成功率。(2)掉

40、话率。(3)切换成功率。3、数据业务测试。(1)应用层速率。以上涉及的具体验收项目的项目定义及参考标准参见下表,具体测试方案参见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验收测试规范。表7-1 网络性能验收项目类别验收项目项目定义参考标准备注公共信道GSM信号覆盖率90%必选TD-SCDMA公共信道覆盖率90%必选GSM信号外泄受控比例室内信号泄漏至室外10米处的信号强度-90dBm或低于室外主小区10dB的采样点比例90%可选TD-SCDMA信号外泄受控比例室内信号泄漏至室外10米处的导频信号强度-95dBm或低于室外主小区10dB的采样点比例90%可选语音业务GSM语音呼叫建立成功率98%必选TD-SCDMA语音呼

41、叫建立成功率TD-SCDMA网接通次数/ TD-SCDMA网起呼次数100% 98%必选GSM语音掉话率GSM语音业务掉话次数/释放前GSM语音业务占用次数2%必选TD-SCDMA语音掉话率TD-SCDMA语音业务掉话次数/释放前TD-SCDMA语音业务占用次数2%必选GSM/TD-SCDMA语音总掉话率(GSM网掉话次数+TD-SCDMA网掉话次数)/(GSM网接通次数+TD-SCDMA网接通次数)100%2%可选GSM语音覆盖率90%可选TD-SCDMA语音覆盖率90%可选GSM语音网内切换成功率GSM网内成功切换次数/GSM网内切换尝试次数100%98%必选TD-SCDMA语音网内切换成

42、功率TD-SCDMA网内成功切换次数/TD-SCDMA网内切换尝试次数100%98%必选数据业务TD-SCDMA视频电话呼叫建立成功率TD-SCDMA网接通次数/ TD-SCDMA网起呼次数100% 98%必选TD-SCDMA视频电话掉话率TD-SCDMA网掉话次数/释放前TD-SCDMA网占用次数100%2%必选TD-SCDMA视频电话切换成功率TD-SCDMA网内成功切换次数/TD-SCDMA网内切换尝试次数100%98%必选TD-SCDMA视频电话链路层误块率TD-SCDMA链路层出错块次数 /TD-SCDMA链路层传输总块数100%1%可选TD-SCDMA分组数据业务应用层传输效率应用

43、层传送文件平均速率/所选用的承载速率90%必选TD-SCDMA分组数据业务链路层误块率TD-SCDMA出错块次数 /TD-SCDMA总块数100%(链路层)10%可选TD-HSPA业务应用层传输效率应用层传送文件平均速率/具体HSPA时隙配置情况下的理论速率90%必选TD-HSPA业务链路层误块率TD-HSPA链路层出错块次数 /TD-HSPA链路层传输总块数100% 10%可选7.5. 初验报告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应包括实际的建设规模、生产能力、投资和建设工期等内容。2、初验工作的组织情况。3、初验时间、范围、方法和主要过程。4、验收测试报告及结论,验收测试的主要项目,可以参照附表室内覆盖

44、工程验收评分表。5、工程档案的检查意见。6、初验问题及初验评定意见。7.6. 初验资料初验结束后,由工程建设部门负责汇总移交初验资料,初验资料可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说明表2、 验收组成员登记表3、 初验申请4、 初验会议纪要5、 原设计文件及方案评审记录6、 工程开工报告单7、 已安装工程量总表8、 已安装的设备、主材明细表9、 已安装的辅材明细表10、 工程设计变更单(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编制)11、 停(复)工通知单(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编制)12、 施工质量事故或设备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编制)13、 随工检查记录和隐蔽工程签证(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编制)14、 交工(中间交工)验收通知单(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编制)15、 竣工图纸(目录及图纸)16、 设备安装、布线验收检测表17、 系统测试报告18、 初验报告19、 初验证书7.7. 初验问题整改在初验时,发现有重大缺陷或质量问题的工程,不能通过初验,直至此工程重大缺陷或质量问题已解决,再重新组织初验;在初验期间发现的一般问题,由工程建设部门责令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