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027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教督201222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现将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反映。 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7月31日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 督导验收方案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年 月 日申 报:初评( )复评( )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2012年7月说 明 一、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以下简称验收方案),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广东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办

2、法(试行)制定的。 二、本验收方案既是申报教育强镇(乡、街道)(以下简称教育强镇)验收、复评的申报书,也可以作为年终工作自评报告书。 三、本验收方案包括六部分:(一)督导验收指标体系;(二)总评分统计表;(三)自评报告;(四)县、市审核推荐意见;(五)督导验收情况记录;(六)省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意见。其中自评报告独立成篇。 四、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以上、且必达指标(用黑体字标示)全部达标,为通过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得分90分以上,且必达指标全部达标,为通过教育强镇复评验收。 五、督导验收指标体系评分具体操作请看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指标评分操作说明。 六、本验收方案和教育强镇督

3、导验收指标评分操作说明中的“高于”、“大于”均含本数。“逐年提高”是指近3年连续每年比上年有所提高。督导验收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由若干个要素构成,两个要素以上的,一般用“;”隔开。(一)督导验收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自评分他评分一、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8分)1.1.1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21.1.2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21.1.3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捐资助学;积极解决镇内中小学新增建设用地和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

4、41.1.4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31.1.5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定期对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21.1.6依法履行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由于经济、生活、行动等带来的入学困难。31.1.7依法维护和整治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周边治安环境;辖区内企事业

5、单位无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现象。2(二)改善办学条件(33分)1.2.1中小学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完全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100%,其他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达到有关要求;无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121.2.2.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达标率均达到100%。41.2.3中小学常规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为100%;所有学校的实验开出率均达标;完小以上中小学校都按规定配备计算机室;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每年补充图书,新增比例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生均藏书小学达到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51.2.4

6、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部学校接通互联网,实现“校校通”;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占比逐年提高;按照要求将学生、教职工、校舍、校产基本信息录入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率100%。4一、政府责任(二)改善办学条件1.2.5建成 1 所以上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相对独立的幼儿园;规范化幼儿园比例逐年提高;没有无证办园现象。41.2.6.常住人口4万人以上的镇设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21.2.7设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培训面逐年提高。2(三)师资队伍建设(18分)1.3.1按照省定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

7、职工;所有规模小的小学、教学点班均教师不小于1人;无代课教师。101.3.2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以及小学英语、科学教师满足课程开设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到80%,且逐年提高比例。8二、教育管理(四)规范办学行为(19分)2.4.1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32.4.2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入学,无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行为。32.4.3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32.4.4严格执行教育收费规定,无违规收费现象。32.4.5按照省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

8、32.4.6重视素质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或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达标率逐年提高;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安全教育周活动,采取积极措施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无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22.4.7中小学教师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2三、办学水平(五)办学成效(12分)3.5.1 中小学校学生年体检率达100%;学校全面落实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制度执行良好。33.5.2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33.5.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初中生年辍学率1.5%以下。43.5.4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

9、质健康标准,学校数据上报率达100%;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优秀率20%。2(二)总评分统计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得分自评他评一、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8(二)办学条件33(三)师资队伍建设18二、教育管理(四)规范办学行为19三、办学水平(五)办学成效12督导验收指标得分(三)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另页(四)县、市审核推荐意见 县(区)政府推荐意见: 单位(章) 年 月 日地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单位(章) 年 月 日(五)督导验收情况记录 督前检查意见(可另页): 督前检查人员(签名) 年 月 日正式验收意见(可另页): 正式验收人员(签名) 年 月 日(六)省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意见

10、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意见: 单位(章) 年 月 日 省教育厅意见: 单位(章) 年 月 日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指标评分操作说明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共有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 27个三级指标。指标具体评分操作说明如下:1.1.1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本指标需通过查阅乡镇(街道)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党委、政府文件等档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主要看是否将教育纳入总体规划,是否制定创强实施方案。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一个要素扣0.2分。1.1.2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每

11、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本指标需通过查阅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文件等档案和访谈进行评分。主要看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是否健全,是否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一个要素扣0.2分。1.1.3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捐资助学;积极解决镇内中小学新增建设用地和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本指标需通过听取汇报和访谈进行评分。主要看捐资助学、解决中小学建设用地和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的成效。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未采取措施,成效不明显的,一个要素扣0.2分。1.1.4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

12、工作情况。本指标需通过查阅乡镇(街道)党委、人大、政府文件等档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主要看教育工作是否纳入政绩考核,是否定期向人大报告。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一个要素扣0.2分。1.1.5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定期对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本指标需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主要看是否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是否定期召开教育表彰会议进行表彰、奖励。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1个要素扣0.2分。1.1.6依法履行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积极采取

13、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由于经济、生活、行动等带来的入学困难。本指标需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主要看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成效和是否建立相应的制度帮助解决入学难问题。3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1个要素扣0.2分。1.1.7依法维护和整治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周边治安环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无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现象。本指标需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主要看学校周边环境是否符合有关要求,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有无违法招用童工现象。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1个要素扣0.2分

14、。1.2.1中小学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完全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100%,其他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达到有关要求;无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本指标需通过对镇内所有中小学(含非完全小学、教学点)实地调查、查阅档案并根据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评分。主要看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是否经过县级政府批准,是否按批准的规划调整完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已通过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数义务教育学校总数。有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且完全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时,得满分。覆盖率降低3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本

15、指标分为止。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需经地级以上市教育部门确认。义务教育学校总数以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为准,包括独立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小学。保留的学校是否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是否存在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3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否则,本指标为0分。1.2.2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达标率均达到100%。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并根据县上报数据进行评分。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达标率=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都达标的学校数中小学校总数100%。当达到100%时,得满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本指标分为止。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

16、基本条件达标学校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广东省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标准(试行)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基本条件标准(试行)进行评估认定。1.2.3中小学教学常规仪器设备达标率为100%;所有学校的实验开出率均达标;完小以上中小学校都按规定配备计算机室;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每年补充图书,新增比例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生均藏书小学达到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并根据学校上报数据进行评分。常规仪器设备达标是指达到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 0386-2006)、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 0387-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 0388-2006)和高中理科

17、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406-2010)等标准。实验开出率是指每个学校实际开出实验总时数与计划开出实验总时数之比,计划开出实验总时数是指按照教学大纲或者所用教材规定的必做演示(分组)实验个数之和,学校的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为达到标准。5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教学常规仪器设备达标学校比例未达到100%,降低2个百分点,各扣0.1分;实验开出率达标学校比例未达到100%的,降低2个百分点,各扣0.1分;有完小以上中小学校未按规定配备计算机室的,扣0.2分;年新增图书比例低于藏书标准1%的,扣0.1分;生均图书小学20册以下,初中25册以下时,每少1册,扣0.1分;扣完本指标分为止。1.2

18、.4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部学校接通互联网,实现“校校通”;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占比逐年提高;按照要求将学生、教职工、校舍、校产等基本信息录入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率100%。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登录广东省教育信息平台并根据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评分。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占比=中学、小学多媒体教室座位数中学、小学学生数100%。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省教育基础数据库比例=已完成录入数据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各级各类学校数100%。 3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未实现“校校通”的,扣0.2分。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占比未能实现逐年提高的,扣0.2分。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比

19、例未达到100%的,扣1分。1.2.5建成1所以上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相对独立的幼儿园;规范化幼儿园比例逐年提高;没有无证办园现象。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进行评分。建成1所以上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相对独立的幼儿园,规范化幼儿园比例逐年提高,没有无证办园现象的,得满分。没有建成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扣1分。建成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其他3个要素未达到的,每个要素扣0.2分。1.2.6常住人口4万人以上的镇设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进行评分。常住人口4万人以上的镇中心小学设立了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的,得

20、满分。未设立的,为0分。4万人以下的镇未设立的也可得满分。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教室需达到广东省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粤教基20128号)规定的基本要求。1.2.7设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培训面逐年扩大。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进行评分。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未达到的,每个要素扣0.2分。1.3.1按照省定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所有规模小的小学、教学点班均教师不小于1人;无代课教师。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访谈并根据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评分。本指标10分,3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未按照省定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

21、的,扣4分;有班均教师小于1的小学、教学点的,扣3分。有代课教师的,扣3分;1.3.2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小学英语、科学教师满足课程开设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到80%,且逐年提高比例。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检查、访谈并根据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评分。本指标8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基本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小学英语、科学教师满足课程开设要求,得5分。有未能满足课程开设要求的,扣1分。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持证率=具有教师资格的学前教育教师人数学前教育教师人数100%。达到80%的,得3分,低于80%的,每降低3个百分

22、点,扣0.1分,扣完2分为止。2.4.1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本指标需通过实地调查进行评分。主要看是否有重点校、重点班现象。若未发现有的,得满分。发现有,则为0分。2.4.2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入学,无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行为。本指标需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进行评分。主要看小学升初中是否有选拔性考试行为。若未发现有的,得满分。发现有,则为0分。2.4.3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本指标需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进行评分。主要看非考试科目是否按规定开齐开足课时,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是否保证。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如发现有学校不

23、按省课程计划规定执行的,或每天一小时未能切实保证的,则为0分。2.4.4严格执行教育收费规定,无违规收费现象。本指标要根据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通报、审计报告等综合进行评分。当两年内镇辖学校无违规收费现象的,得满分。否则,得0分。2.4.5按照省、市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本指标要根据实地调查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通报等综合进行评分。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如发现有学校违规补课的,得0分。2.4.6重视素质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或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达标率逐年提高;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安全教育周活动,采取积极措施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无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

24、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本指标要根据实地调查和有关部门的评估结果、通报等综合进行评分。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未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或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或已经开展评估但达标率未逐年提高的,扣0.2分。完小以上学校未按照规定设心里咨询室,或未按照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或两年内有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的,扣0.2分。2.4.7中小学教师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本指标需通过访谈进行评分。未发现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得满分。如发现有,扣0.2分。3.5.1中小学校学生年体检率达100%;学校全面落实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制度执行良好。本指标需通

25、过查阅中小学校学生健康档案并根据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评分。3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不符合要求的,每一个要素扣0.2分。3.5.2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本指标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评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学年初幼儿园在园人数3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幼儿人数100%。当达到或超过90%时,得满分。低于90%时,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本指标分为止。3.5.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初中生年辍学率1.5%以下。本指标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评分。初中生年辍学率=上学年初中生年辍学人数上学年初初中在校生人数100%。当低于1.5%时,得满分。超过1.5%时,为0分。3.5.4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数据上报率达100%;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优秀率20%。本指标根据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数据进行评分。3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未达到要求的,每一个要素扣0.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