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323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doc(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P备案号SLSL/T317201替代SL 317-2004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equipment of pumping station(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 布201发布 201实施前 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修订本标准。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172004(以下简称“原规范”)颁布8年来,对我国泵站安装及验收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我国泵站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泵站更新改造工作对泵站设备安装提出的新要求,

2、迫切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并扩充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试验的相关内容。本标准共10章37节8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立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卧式与斜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贯流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潜水泵的安装及验收,进出水管道的安装及验收,辅助设备的安装及验收,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试验,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对原规范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名称做了变更;对原规范第二章名称做了变更,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安装施工组织内容,删除了水泵模型试验验收内容;在原规范第四章基础上,增加了主机组传动装置安装及验收内容;对原规范第六章内容进行了扩充;对原规范第六章内容进行了调整归并,即:将各

3、种阀门安装内容归并为一节;在原规范第九章基础上,增加了泵站电气设备安装的相关规定,并将主电动机试验项目及要求以附录形式进行了规定;对原规范第十章名称变更为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增加了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内容,将泵站试运行验收内容调整为泵站机组启动验收,将安装单位应提供的资料以附录形式进行了规定;删除了原规范第十一章,泵站工程竣工验收按现行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的有关规定执行;删除了工程验收相关的7个附录,增加了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应移交资料目录、主电动机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变压器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等4个附录;更正了原

4、规范公式、图表和文字中的错误。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 20486,SL 3172004。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扬州大学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管理局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 湖北省樊口电排站管理处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水利部泵站测试中心(武汉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端明 仇宝云 汤正军 李怀清 徐叶琴 余 军秦昌斌 刘德祥 徐跃增 黄季艳 冯晓莉本标准审查会议

5、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目 次1总 则12基本规定42.1一般规定42.2施工组织52.3水泵制造验收62.4设备到货验收及保管122.5土建应具备的条件132.6基础及预埋件143立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173.1轴承173.2立式水泵183.3立式电动机204卧式与斜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244.1轴瓦研刮和轴承装配244.2卧式与斜式水泵254.3卧式与斜式电动机274.4传动装置285贯流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305.1埋设部件305.2轴承装配305.3灯泡贯流泵315.4灯泡贯流式机组电动机316潜水泵的安装及验收326.1一般规定326.2潜水泵安装327进出水管道的安装及验收33

6、7.1一般规定337.2金属管道347.3其他材料管道367.4阀门安装378辅助设备的安装及验收408.1一般规定408.2油压装置408.3空气压缩装置418.4供水、排水泵428.5真空破坏装置438.6辅助设备的管及管件449电气设备的安装及验收469.1一般规定469.2主电动机469.3变配电设备469.4电气二次设备479.5计算机监控及通信系统479.6其他电气设备4810 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4910.1 设备安装验收4910.2 机组启动验收50附录A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应移交资料目录53附录B 设备涂色规定57附录C 原型泵与模型泵性能换算58附录D 各类仓库及设备存放6

7、0附录E 联轴器不同轴度测量方法63附录F 主电动机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65附录G 变压器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67附录H 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76条 文 说 明821 总 则1.0.1 为规范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行为,统一其技术要求,做到优质、安全、经济,保证工期,管理方便,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的灌溉、排水、调(引)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的大中型泵站及安装有大中型主机组的小型泵站的设备安装及验收。1.0.3 泵站设备安装包括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以及进出水管道等的安装及试验,应根据泵站设计和设备制造商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标准的要

8、求执行。1.0.4 泵站设备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安全和环境保护细则。1.0.5 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做好各项技术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质量,填报验收签证,作为验收依据。1.0.6 本标准主要引用标准主要有: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7261)水轮发电动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 8564)调速电气传动系统(GB/T 1266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电能计量柜(GB/T 1693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3)电气装置安

9、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

10、2)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工业金属管道公差施工规范(GB 50235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GB/T 505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验收试验规程(SL 140)水工金属结构

11、防腐蚀规范(SL 10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泵站计算机监控与信息系统技术导则(SL 报批稿)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DL 489)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安装、验收规程(DL 490)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69)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 825)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 855)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5344)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JB/T 8660)室外硬聚氯乙烯(PVC-U)

12、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ECS 17:90)埋地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埋地给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29)建筑给水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36)给水排水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62)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多功能水泵控制阀(CJ/T 16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 5079)数字同步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 5090)固定电话网智能化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 5156)1.0.7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

13、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基本规定2.1 一般规定2.1.1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工程图样和技术文件:1 设备的平面位置图、标高图、设备基础图、安装施工图及施工说明;2 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装配图(包括必要的零部件装配图)、安装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3 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结构、管线和道路等图样。2.1.2 设备安装的检测宜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的精度等级应满足被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并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合格,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宜使所测数值在其量程的3095%的范围内。对于某些专用检测仪器、

14、仪表或设备,当检定机构不能检定时,可采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式校准。2.1.3 设备安装宜采用先进的安装工艺。安装工艺宜由施工单位根据本标准的规定、设计和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并结合实际编制,设备制造商参与讨论,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查,安装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负责修订。2.1.4 设备制造商应提供完整的安装专用工器具、必要的备品备件和技术资料等。设备制造商可按附录A的要求提供设备图样及技术资料。2.1.5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清理和检查。对与安装有关的尺寸及配合公差应进行校核,部件装配应注意配合标记。多台同型号设备同时安装时,每台设备应用标有同一序列标号的部件进行装配。安装时各金属滑动面应清除毛刺并涂油脂。2.

15、1.6 水泵及电动机组合面的合缝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合缝间隙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2 当允许有局部间隙时,可用不大于0.10mm塞尺检查,深度应不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应不超过周长的20;3 精制螺栓及定位销的配合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4 组合缝处的安装面高差应不超过0.10mm。2.1.7 承压设备及其连接件的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强度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1.5倍额定工作压力,保持压力10min,无渗漏及裂纹等现象。2 严密性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1.25倍额定工作压力,保持压力30min,无渗漏现象。3 电动机冷却器应按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如设计部

16、门无明确要求,则试验压力宜为0.35MPa,保持压力60min,无渗漏现象。4 轮毂耐压试验应按3.2.3的规定执行。2.1.8 油槽等开敞式容器应进行煤油渗漏试验,试验时至少保持4h,无渗漏现象。容器作完渗漏试验后如再拆卸应重新进行渗漏试验。2.1.9 设备的装配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的规定。各连接部件的销钉、螺栓、螺帽,均应按设计要求锁定或点焊牢固。有预应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应测量紧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安装定位后,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定位销。2.1.10 起重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1 对大起重量设备的起重、运输项目应专门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 对

17、起重机械设备各项性能应预先检查、测试,做好记录,并逐一核实。3 严禁以管道、设备或脚手架、脚手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凡利用建筑结构起吊或运输重件的,应进行验算。2.1.11 设备的防腐涂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机组各部件及成套设备,均应按设计图样要求在制造厂内进行表面预处理和涂漆防护;2 需要在工地喷涂表层面漆的设备或部件(包括工地焊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3 在安装过程中,设备或部件表面涂层局部损伤时,应按设备或部件原涂层的要求进行修补;4 现场施工的涂层应均匀,无起泡、无皱纹,颜色应一致;5 合同规定或有特殊要求需在工地涂漆的设备或部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6 设备编号、标牌,安全警示,

18、设备铭牌应置于醒目位置;7 设备涂色可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2.1.12 设备安装前,预留的孔、洞、基础预埋件等应满足设计要求。电气设备安装后,盘柜的尺寸误差、接地等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程要求,孔、洞应封堵严密。2.1.13 设备及外协、采购的零部件、装置、元件和主要材料,安装所用的装置性材料和设备用油,应符合工程设计和其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有检验合格证或出厂合格证。2.2 施工组织2.2.1 设备安装前,监理工程师宜组织项目法人、设计、制造、安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2.2.2 设备安装前,应编制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并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安装单位应结合设备安装工程实际,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 施

19、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宜包括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及组织措施,进度、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及措施,验收标准等;3 监理工程师宜组织项目法人、设计、制造、安装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讨论;4 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施工单位方可进场进行正式安装。2.2.3 设备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满足下列要求:1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齐人员、安装工器具及检测仪器、仪表等;2 施工人员应接受技术和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3 施工人员应熟悉1.1.1规定的有关工程图样和技术文件;4 参与对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土建施工验收,并接收土建施工单位提交的与设备安装有关的

20、基准线、基准点和水准标高点等。2.2.4 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并满足下列要求:1 应按工程设计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安装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及图样有错误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且应按原设计单位修改变更后的工程设计施工;2 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及记录,编写施工日志。施工日志应真实、完整地记录设备安装、检验、试验数据及异常情况处理。对于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3 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法人、设计、制造、安装单位讨论解决;4 安装的设备及材料如需变更,应经过监理工程师、

21、设计和项目法人书面批准;5 现场设备、工器具及施工材料应定点摆放整齐,场地保持整洁、通道畅通;6 应保证施工安全,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采取保障作业安全的措施、进行隐患排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等。2.2.5 施工单位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施工应及时移交安装及验收资料。安装及验收资料应与现场实际一致。2.3 水泵制造验收2.3.1 采用新模型水泵的,在原型水泵制造前,应按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验收试验规程SL 140的规定进行模型试验和验收。2.3.2 宜进行水泵监造和出厂验收。水泵制造合同签订后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联络会。2.3.3 对于采用新模型的水泵或无

22、同类工程规模案例的原型水泵宜进行不少于1台真机试验。真机试验应按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的规定执行,试验项目宜包括原型水泵装配及调节情况和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振动、噪声、温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3.4 原型离心泵与设计图样主要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3.4的要求。表2.3.4 原型及模型离心泵与其设计图样尺寸允许偏差测量项目原型泵与原型泵设计图允许偏差模型泵与模型泵设计图允许偏差测量要求说 明叶轮进口直径D1D11000mm0.1D11000mm1mm0.15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直径D2D21000mm0.1D21000mm1mm0.15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

23、上测量出口宽度B210.30.15mm(B250mm)测量相互垂直2个截面的4个部位前盖板轴向长度HH400mm1H400mm4mm0.5测量相互垂直2个截面的4个部位叶片截面形状D21000mm 0.25D21000mm 2.5mm0.15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24个截面。原型测量范围:进口侧10D2,出口侧15D2与D2之比叶片厚度T10 3mm10进口栅距P11.5 4mm2对所有进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进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出口栅距P21.5 7mm2对所有出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出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密封环间隙S20040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与测量间隙值的平均值之比蜗壳水泵进口直

24、径a1水泵出口直径a2a12000mm0.4a12000mm8mm1 测量垂直和水平方向2个直径蜗壳室的 内径a3a6(a3a6)2000mm0.8 (a3a6)2000mm 16mm2测量垂直和水平截面从蜗壳中心至边壁的半径水泵出口中心线至蜗壳中心距离a7a72000mm0.8a72000mm16mm2水泵出口法兰面至蜗壳中心距离a8a82000mm0.8a82000mm16mm2导叶体内径d1d11000mm1d11000mm10mm0.5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进口宽度b32且8mm1.00.5mm(b350mm)在2个相互垂直截面上的4个部位测量b3图中未表示叶片截面形状3且3mm0

25、.3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中心一个截面与内径d1之比进口栅距Pd2且4mm2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中心一个截面与所有进口栅距平均值之比注:表中测量项目见图2.3.4。(a)离心泵叶轮(b)离心泵蜗壳(c)离心泵导叶图2.3.4 原型与模型离心泵测量示意图2.3.5 原型混流泵、轴流泵的主要部件尺寸应与模型泵几何相似,主要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3.5的要求。导叶式混流泵和轴流泵叶轮过流表面(单向泵为叶片正面,双向泵则为正反两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3.2m,其他部位不应大于6.3m。表2.3.5 原型与模型混流泵和轴流泵与其设计图样尺寸允许偏差测量项目原型泵允许偏差模型泵允许偏差

26、测量要求说 明蜗壳式混流泵叶轮进口直径D1D11000mm0.1D11000mm1mm0.15 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直径D2、D3D11000mm0.1D11000mm1mm0.15 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宽度B210.30.15 mm(B250mm) 在2个相互垂直截面的4个部位测量叶片外侧轴向长度H10.5 在2个相互垂直截面的4个部位测量蜗壳式混流泵叶轮叶片截面形状D21000mm0.25D21000mm2.5mm0.15D2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24个截面。原型测量范围:进口侧10D2,出口侧15D2与叶轮出口直径D2之比叶片厚度T10且3mm10进口栅距

27、P11.5且4mm2 对所有进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进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出口栅距P21.5且7mm2 对所有进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出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密封环间隙S120040 原型叶轮每近似转动90,测量每片叶片进口、中部、出口3个位置。模型叶轮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与设计值之比及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之比叶片侧边 间隙S2(开式叶轮)25040 原型叶轮每近似转动90,测量每片叶片进口、中部、出口3个位置。模型叶轮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与设计值之比及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之比导叶式混流泵与轴流泵叶轮外径D2轴D21000mm0.1D21000mm1mm0.1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轮教直径D0D210

28、00mm0.1Dr1000mm1mm0.2 相互垂直的2个直径叶轮高度(混流泵)HD21000mm0.1D21000mm1mm0.1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叶片安装角0.250.25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叶片外缘翼型安装角叶片截面形状D21000mm0.2D21000mm2mm0.1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只叶片测量24个截面与外径D2之比叶片厚度T5且3mm5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叶片长度(轴流泵)LD21000mm1D21000mm10mm1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测量叶片平面截面的形状,测量24个截面与设计长度之比叶栅栅距P1D21000mm1.5D21000mm7mm1 对所有栅距进行测量,在叶

29、轮外径D2处测量相邻叶片外缘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弦长)与所有栅距平均值之比叶片间隙S225040 叶轮每近似转动90,测量每片叶片进口、中部、出口3个位置与设计值之比,与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之比导叶体进口直径b1、b2(b1b2)1000mm1(b1b2)1000mm10mm1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直径b3、b4(b3b4 )1000mm1(b3b4)1000mm10mm1 在2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叶片进口截面形状b11000mm0.4b11000mm4mm0.2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2个截面。叶片进口处的测量长度为进口直径b1的10与导叶片进口直径b1之比进口栅距Pd1.5

30、且6mm2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与所有叶片相同截面栅距测量值的平均值之比注:表中测量项目见图2.3.5。(a)蜗壳式(闭式)混流泵叶轮(b)蜗壳式(开式)混流泵叶轮(c)导叶式混流泵叶轮(d)导叶式混流泵导叶体(e)轴流泵叶轮(f)轴流泵导叶体图2.3.5 原型与模型混流泵测量示意图2.3.6 原型水泵加工完毕后,按表2.3.4和表2.3.5的要求检测合格,则原型泵水力性能可根据模型泵水力性能利用相似原理进行换算得到。水力性能换算方法见附录C。2.3.7 叶轮外径误差应不大于设计图的规定。2.3.8 叶片角度采用液压全调节的水泵,其叶轮应进行强度耐压试验,并符合本标准3.2.3的规定;叶片角度采

31、用机械调节的水泵,如叶轮轮毂内部用油脂防锈,或用自润滑轴承的,应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2.3.9 同一个轮毂上所有叶片的安放角应一致。各叶片外缘型线的倾角,最大偏差应小于0.25。轮毂上应有清晰的刻度。2.3.10 水泵制造商应提供叶片材质报告及探伤报告。如果经过热处理,还应提供热处理报告。2.3.11 水泵出厂前应对相邻部件进行试装,检查其间隙或配合情况,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4 设备到货验收及保管2.4.1 设备到货后,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项目法人、安装、供货商等单位人员参加开箱验收,并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及记录,参与验收的代表应在设备开箱验收表上签字。1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2 设备名

32、称、型号、规格及数量;3 随机技术文件、专用工具及配件;4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5 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2.4.2 设备验收后,随机技术文件宜由项目法人和设备安装单位分别保管;设备、专用工具及配件等应由设备安装单位分类登记入库,妥善保管。2.4.3 设备保管仓库分露天存放场、敞棚、仓库、保温库4类。泵站所需的各类器材、设备应根据用途、构造、重量、体积、包装、使用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按附录D的要求分别存放。2.4.4 设备的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搬运设备时,应防止设备变形;2 设备上的各种标志、编号应保持完整,已损坏的标志、编号必须修复;零部件上应有注明编号的标签;3 设备宜

33、垫高存放。除有特殊规定外,要求保持设备最低点与地面的实际距离不宜小于150mm,潮湿多雨地区还可适当加高;4 设备的加工面应防止碰伤或磨损。精加工面不宜作为支点;若必须用加工面作为支点时,应垫以铝箔、锌箔或铅板等,使之与垫块隔离;5 保管大型设备、构件、管道及管件时,其各支撑点间的距离应保证设备受力均匀、不变形;6 各种容器、管道及管件在存放期间,应保持其内部无积水、无潮气、浮锈及杂物等,并保持孔口封堵严密;7 不锈钢设备与碳钢、低合金钢设备宜隔离放置;8 对有特殊存放要求的设备,设备安装单位应严格按其保管存放要求进行保管。2.4.5 设备的维护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机组及辅机设备等的维护

34、保管应符合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JB/T 8660的规定;2 电气设备的维护保管应符合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 855的规定。3 除上述规定外,设备、标准件等的精加工表面,主轴法兰,联轴螺孔,推力头,镜板,推力瓦及导轴承(瓦)等应涂防锈油(脂),用油纸包好,并应定期检查;2.5 土建应具备的条件2.5.1 设备安装前,监理工程师应组织设计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和设备安装单位做好下列工作:1 共同审查有关技术资料及图样,并商讨有关重大技术和安全措施;2 共同审查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设备安装工作面和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基准线、基准点和水准标高点等,并应符合安装工作要求;3 对与设备安装

35、有关的土建施工进行验收。2.5.2 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安装进度计划要求,按时提供下列技术资料:1 主要设备基础及建筑物的验收记录;2 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基准线、基准点和水准标高点等;3 安装前的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和沉陷观测资料。2.5.3 设备安装不宜与土建施工或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确需交叉进行的,设备安装单位应做好设备防尘、防水、防损坏等保护措施。2.5.4 安装施工现场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建施工满足设备安装条件,户内设备安装场地应能防风、防雨雪、防尘;2 泵房内的沟道和地坪已基本完成并清理干净,并有设备进入通道,泵房宜有混凝土粗地面;3 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安装

36、应按设计或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4 安装现场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5 安装用起重机应满足主机组安装的技术要求,并已通过当地主管部门的验收;6 设备基础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2.6 基础及预埋件2.6.1 主机组安装基础的标高应与设计图样相符,其允许偏差应为-50mm。基础纵向中心线应垂直于横向中心线,与主机组设计中心线的偏差不宜大于5mm。2.6.2 主机组的基础与进、出水流道(管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6.3 预埋件的材料、型号、形状尺寸及位置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安装前应清除预埋件表面的油污

37、、氧化物和尘土等。2.6.4 地脚螺栓预留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留孔几何尺寸及位置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预留孔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mm,孔壁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L/200(L为地脚螺栓长度,单位mm),且应小于10mm;2 预留孔内壁应凿毛,孔洞中的积水、杂物等清除干净。2.6.5 地脚螺栓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脚螺栓与螺母配套加工,配合使用;2 主水泵、主电机等重要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埋设宜采用预留孔二期混凝土埋入法;3 采用预留孔二期混凝土埋入法的地脚螺栓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不应大于2mm,允许高程偏差不应超过0+3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L/450;4 地脚螺栓与

38、预留孔四周应留有便于浇筑混凝土或灌浆的间隙;地脚螺栓应垂直于被固定件平面;5 地脚螺栓宜采用弯钩型、爪肢型或锚板型。其结构与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弯钩型地脚螺栓的埋深不小于地脚螺栓直径的20倍;2)爪肢型地脚螺栓的各爪肢截面积总和不小于地脚螺栓截面积的2/3,爪肢焊接在地脚螺栓的下端并均匀分布;3)锚板型地脚螺栓的锚板厚度不宜小于8mm,平面尺寸不宜小于8080mm;地脚螺栓的埋深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6 地脚螺栓采用在预埋钢筋上焊接螺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预埋钢筋的材质应与螺杆一致;2)预埋钢筋的断面面积应大于螺杆的断面面积;3)预埋钢筋与螺杆采用双面焊接时,其焊接长度不应小于5倍钢

39、筋的直径;采用单面焊接时,其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钢筋的直径。7 预埋螺栓安装定位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丝杆部分污损。2.6.6 设备基础板的加工面应平整、光洁,基础板埋设的允许高程偏差不应超过-50mm,中心和分布位置偏差不应大于3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mm/m。2.6.7 设备基础垫板、楔子板和调整用千斤顶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1 安放设备基础垫板、楔子板和调整用千斤顶处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2 楔子板应成对使用,其搭接长度应大于2/3;3 楔子板材质应为钢板,其薄边厚度不应小于10mm,斜率为1/251/10。楔子板面积按式(2.6.7)计算确定: AC(Q1Q2) /R (2.6

40、.7)式中,A楔子板面积,mm2; Q1设备作用于楔子板上的重力,N; Q2地脚螺栓拧紧后分布在楔子板上的压力,可取螺栓的许用应力,N; R基础或基础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抗压强度,可取混凝土设计强度,MPa; C安全系数,取1.53.0。4 每只地脚螺栓设2组以上基础垫板(包括楔子板),其中只能采用1组楔子板;环形基础垫板的分布,应考虑基础变形量;5 基础垫板应平整、无毛刺及卷边;互相配对的楔子板之间的接触面应密实;对于重要部件的楔子板,安装后用0.05mm的塞尺检查接触情况,每侧接触长度应大于70%。2.6.8 基础及埋件安装后应加固牢靠、无松动;基础螺栓、千斤顶、拉紧器、楔子板、基础板等部件安

41、装后均应点焊固定;基础板应与预埋钢筋焊接。2.6.9 管道的预埋应符合下列要求:1 预埋管道的出口位置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0mm,管口伸出混凝土面的长度不应小于300mm、且不小于法兰的安装尺寸,管口应设可靠封堵;2 预埋钢制管道宜采用焊接法连接;3 预埋管道连接接头应牢固,不应漏水、漏油、漏气;安装后进行通气、通水或充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覆盖浇筑;4 预埋测压管道,宜避免弯曲。当需弯曲时,曲率半径应大于4倍管道直径,并能排空;5 预埋排水、排油管道,应有与流向一致的坡度并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坡度按2%3%施工;6 预埋油管道宜采用套管埋设;7 预埋管道穿过混凝土伸缩缝时,应采取套管等

42、过缝措施;8 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预埋管道进行防腐处理;运输、安装和埋设浇筑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对预埋管道进行保护。2.6.10 基础二期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主机组各部基础二期混凝土施工均应一次浇筑成型,不得在初凝后补面;2 二期混凝土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一期混凝土高一级。体积太小时,可采用水泥砂浆,但强度不得降低;3 二期混凝土采用膨胀水泥或膨胀剂时,其品种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掺量和配比可通过试验确定;4 二期混凝土浇筑前,对一期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清扫干净;5 基础混凝土浇筑应捣固密实,施工过程中应对埋件的位移及变形进行监测,保证埋件尺寸准确、无松动;6 基础二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规定进行养护,并及时清除预埋件外露表面的砂浆和混凝土;7 与埋件接触的基础混凝土中不得加入对预埋件产生腐蚀作用的添加剂;8 设备安装,应在基础二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以上后进行。2.6.11 安装中,应对主机组基础进行检查。如有明显的不均匀沉陷,影响机组找平、找正和找中心时,应分析原因,调整施工方案和计划进度,直至不均匀沉陷等问题处理后,方可继续安装。3 立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3.1 轴承3.1.1 水泵水润滑导轴承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1 轴瓦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起泡及脱壳等缺陷;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