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052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万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1第一节 井田概括 1第二章 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17 第一节 建设工程完成情况17第二节 井田开拓方式18第三节 采区布置19第四节 运输方式及设备21第五节 井下采掘系统22第六节 矿井通风与安全 23第七节 安全监测监控与六大系统24第八节 排水系统27 第九节 供电系统28 第十节 防灭火系统30第十一节 压风系统30第十二节 防尘系统31第十三节 环保设施建设情况32第三章 管理机构及生产制度建设情况 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情况33第二节 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33第四章 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劳动定员情况35 第一节 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情况35 第二节 劳

2、动人员从业情况36第五章 项目招投标及合同履约情况37第六章 工程质量认证情况 38第七章 主要设备检测检验情况39第八章 专项验收情况39第九章 联合试运转情况41第十章 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分析41 第一节 项目概算与实际完成情况41 第二节 原煤成本核算 42 第三节 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分析42第十一章 存在问 题及处理意见 44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情况第一节 井田概括一、井田位置和交通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霍西煤田)灵石县翠峰镇沙峪沟茶房庙至石村一带,地理坐标:东经1114525-1114924,北纬

3、364807-3650 17,行政区划属灵石县翠峰镇管辖。井田位于灵石县城东约3km处。距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东夏线入口约8km,南同蒲铁路的灵石站3km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二、 项目背景及指导思想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原天悦煤业、石村沟煤业和田胡煤业进行兼并重组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9.2812km2,批准开采2-10号煤层,设计开采9、10#煤层,生产能力为600kta。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8381.34kt,服务年限为21

4、.9a。天悦煤业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山西省煤炭兼并重组政策,以集中化、机械化、本质安全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为原则,充分利用整合后矿井已有井巷工程、设备和地面设施,将矿井设计成为机械化装备水平高,安全有保障,高产高效环境好,社会经济贡献率高的新型现代化矿井。三、井田范围2012年11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件编号C1400002009111220045936、开采210#煤层、井田面积9.281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880m至579.97m,共有19个拐点圈定。附:矿区拐点坐标表(80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4076611.2037568430

5、.8824076611.2037569210.8834077551.2037569630.8844077951.2037569950.8854077951.2037570930.8764078301.2037570930.8774078201.2037571630.8784078851.2037571830.8794078451.2037573380.87104076351.2037571830.88114075051.2037571280.88124076126.2037569255.88134075551.2037568550.88144075131.2037568310.88154075

6、211.2037568150.88164074811.2037567830.88174075771.2037567470.88184075871.2037568070.88194076091.2037568430.88四、 工程项目相关批复文件1、2009年11月2日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2、2010年5月19日市环函发2010161号文关于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 3、2010年5月28日市煤规发201046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4、2

7、010年6月13日市环函发2010190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600Kt/a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批复; 5、2010年7月2日晋环函发2010596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600Kt/a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函; 6、2010年7月8日市煤规发201060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7、2010年9月25日市煤规发2010120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8、2010年11月1日晋环函发20101192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

8、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9、2011年8月4日晋卫监督发2011184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批复; 10、2012年7月17日晋矿生发2012175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评估报告 11、2012年8月31日市煤规发201276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12、2012年9月29日晋环函发20122029号文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48家煤炭企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批复13、2013年5月30日晋煤规发

9、201364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项目联合试运转的批复 14、2013年6月19日晋煤监发201382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的批复;15、2013年7月4日晋煤劳发201355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审查批复;16、2013年7月29日晋煤质监中站201339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项目单项工程委托质量认证的通知五、 矿井概况 1、基本情况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

10、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原天悦煤业、石村沟煤业和田胡煤业进行兼并重组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9.2812km2,批准开采2-10号煤层,设计开采9、10#煤层,生产能力为600kta。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8381.34kt,服务年限为21.9a。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有主斜井、副斜井、排水进风立井、回风斜井四个井筒。主斜井,净宽3.8m,倾角23,斜长625m(至煤仓下口),安装大倾角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主提升及进风任务;副斜井,净宽4.2m,倾角25,斜长530m,安装单滚筒提升绞车及架

11、空乘人器,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运送人员及进风任务;排水进风立井,净直径4.0m,垂深242m,担负矿井进风任务;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2、 地形地貌 本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太岳山西麓。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切割强烈,黄土卯、梁较发育,属典型的山前基岩、黄土丘陵山区地貌。主要山梁走向北西,沟谷以“U”型为主。井田地势总体上为中东部高、西部低,最高点在石村沟南,海拔1027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741m,最大相对高差286m,地表大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井田内沟谷发育地段基岩出露,地形复杂。为低中山区。3、河流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为山西省干流,位于井田西侧,距井田最近

12、处为1km,井田北侧为静升河,距井田最近处为2km。井田内主要的河流为石村河,为汾河一支流,位于井田南部,由东向西穿越井田,井田内长度3.2km。石村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水量很小或断流,雨季时有洪水通过。4、气象及地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11,1月份最冷,日最低气温-20.3,7月份最热,日最高气温可达37.5,年平均降水量650mm,且多集中于7、8、9月份,霜冻期间为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份,最大冻土深度0.93m,年无霜期180天左右。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分区为0.20g,地区基本烈度为。 5、

13、井田地层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汾孝矿区,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中奥陶系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井田多黄土覆盖,在井田西部有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出露。现依据钻孔揭露和地质填图并结合区域资源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中奥陶统峰峰组(O2f)埋藏于井田深部,为煤系之基盘,岩性以浅灰色,泥晶结构,中有白云质斑点及条带,厚层状,顶部有铁质褐色浸染,厚度很大。其出露厚度一般大于100m。 (2)中石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底部为褐红色山西式铁矿,多呈鸡窝状分布,铁矿层之上为浅灰色

14、G层铝土泥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及薄层细砂岩,本组平均厚度约7.98m。 (3)上石炭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下伏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井田主要含煤地层,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砂岩和3层灰岩及10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K1)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本组厚度平均80.27m。 (4)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与下伏太原组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续碎屑岩含煤建造,井田次要含煤地层,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白色及45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色长石石英杂砂岩(K7)与下伏太原组分界。本组厚度平均37.92m。 (5)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下

15、伏山西组之上,有灰绿、黄绿色砂岩,间夹灰、黄绿、局部为紫红色的泥岩、砂质泥岩及铝质泥岩组成,该组厚度平均94.56m,本组以K9中粗粒石英硬砂岩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 (6)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本区仅见下段地层,据剖面推断局部有中段底部地层分布。上石盒子组下段(P2S1)地层在井田内残留47.35m。底部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K10),往上为黄绿色砂岩,含砾砂岩及紫红色,黄绿色泥岩。(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主要有黄色砂岩,亚砂土组成,底部常含钙质结核,柱状节理发育,地表冲沟附近常呈直立陡崖并形成土状地貌。平均厚4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8)第四

16、系全新统(Q4)为近代冲洪积层,主要由砾石、卵石,沙及沙土混合组成,分布于沟谷底部。厚010.0m,平均3m。 6、地质构造井田内主要为一向斜构造,总体上南端位于井田南中部,向北东倾伏1.5km转向北东东,起伏幅度40m。西北翼倾向120-140,倾角6,东南翼倾向290-320,倾角7,两翼岩层倾角变化较小。而向斜核部有三条断层断开,即F4、F5、F6正断层(9号煤层揭露),使井田内构造较为复杂,F4、F5、F6走向东北,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30-50m现将各断层分述如下:(1)F1断层:位于井田中南部,为正断层,走向东北,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10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496m。

17、(2)F2断层:位于井田中北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角向北西,倾角75,落差约12m,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413m,地表露头及巷道控制。(3)F3断层:位于井田中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13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603m,地表露头控制。(4)F4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近边界处,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4050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423m。巷道控制。(5)F5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近边界处,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3035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784m。巷道控制。(6)F6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近边界处,为正断层,走向北

18、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1530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030m。巷道控制。井田内地质构造较简单,通过地质图及钻探手段并结合巷道工程,区内构造已经基本查明。F1、F2、F3断层断距及延伸均较小,对井田地层影响较小。F4、F5、F6断层为井下揭露推断的三条断层,对井田地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井田构造尚属简单,为一类。 附:断层特征一览表编号地面和巷道见断层性质产状延伸长度(m)备注井下部位地面层位落差(m)走向倾向倾角F1井田中南部上石盒子组10正断层北东北西75496地表可见F2井田中北部下石盒子组12正断层北东北西751413地表可见F3井田中部上石盒子组13正断层北东北西75603地

19、表可见F4井田东南部上石盒子组40-50正断层北东北西751423F5井田东南部上石盒子组30-50正断层北东北西751784F6井田东南部上石盒子组15-30正断层北东北西751030 7、煤层及煤质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不同的聚煤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含煤性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海相灰岩3层,含煤10层,编号自上而下为4、5、6、6下、7、8、9、10、10下、11号煤层,其中4、9、10号煤层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地层平均总厚80.72m,煤层平均总厚8.46m,含煤系数10.48%,可采煤层平均总厚4.50m,可采含煤系数5.5

20、7%,下部含煤系数7.57%,整个含煤地层含煤性较好。山西组为陆相含煤地层,共含煤层45层,编号自上而下为1上、1下、2、2下、3号煤层,2号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地层平均总厚37.92m,煤层平均总厚2.87m,含煤系数7.57%,整个含煤地层含煤性较好。井田内太原组、山西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18.64m,煤层平均总厚11.41m,含煤系数9.62%,可采煤层平均总厚5.63m,可采含煤系数4.75%,整个含煤地层含煤性中等。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至下有2、4、7、9、10号共计5层,各煤层主要特征如下:(1)、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俗称“明四尺”,和灵石、霍州的“下八尺”、“四尺”

21、层位相当。上距K8砂岩平均18.58m;到1号煤层平均14.70m;下距K7砂岩平均14.74m。经煤矿调查并结合钻探资料,煤层厚度1.031.20m,平均为1.13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直接顶板为黑色中砂岩;底板为灰黑色粉砂岩。综观该煤层,层位比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2)、4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K7砂岩为其直接顶板,到2号煤层平均19.21m,经煤矿调查并结合钻探资料,煤层厚度0.902.47m,平均为1.29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直接顶板为中砂岩:底板岩性灰黑色质脆泥岩。综观该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为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22、。(3)、7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段顶部,上距K4灰岩0.702.30m,平均1.35m。煤层厚度0.580.85m,平均厚度0.75m,有一层0.12-0.30m夹石,结构简单,直接顶板岩性为黑色泥岩;底板岩性也为泥岩。该煤层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结构简单,为局部可采煤层。(4)、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灰岩一般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0.801.20m,平均厚度0.97m,无夹石,结构简单,直接顶板岩性为黑色泥岩;底板岩性也为泥岩。该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结构简单,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5)、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K2灰岩平均距5.20m;下距K

23、1砂岩平均15.76m。该煤层当地俗称大炭。该煤层厚度0.681.95m,煤层平均厚1.11m。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综上所述,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虽厚度变化不大,也是本井田可采煤层之一。 附:可采煤层特征表含煤地层煤层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稳定程度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矸石层数类别山西组(P1S)21.031.201.1321.843.8629.410简单稳定全井田可采太原组(C3t)40.802.471.291简单稳定全井田可采21.4131.8221.547 0.240.800.621-2简单不稳定局部可采21.230.1223.490.801.200

24、.970简单稳定全井田可采2.704.403.20100.681.951.111-2简单稳定全井田可采井田煤层总体物理性质为黑色,沥青光泽,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宏观煤类岩性为半亮、光亮型,变质量阶段为中等质阶段,上部煤层变质程度低于下部煤层。井田内各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为变亮型、光亮型煤。半光亮型煤,由亮煤、暗煤及少许丝炭组成,呈透镜状,条带状结构。光亮煤型呈水平条带状结构,主要由镜煤、亮煤组成,夹少许丝炭,常见黄铁矿,沿层理见透镜状结核。各煤层分类按照1986年10月1日试行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分类指标进行划分,井田内各煤层原煤分类为:2号煤为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的焦煤

25、(JM);4号煤为中灰、低硫高硫的焦煤(JM);7号煤为高灰、高硫的焦煤(JM);9号煤为低灰中灰、中高硫富硫的焦煤(JM);10号煤为低灰中灰、中硫高硫的焦煤(JM)。井田内各煤层为焦煤(JM),各煤层的工业用途部分用于配焦或炼焦用煤,其余可作动力用煤。 8、资源及储量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kt)煤层号煤类资源量(kt)111b111b+122b111b122b333111b+122b111b+122b+333111b+122b+333111b+122b+3332JM010192675101936940%27.60%4JM0930250193034310%17.10%9JM815

26、36264138779919289.10%95.70%10JM44285617802100451084740.80%92.60%合计JM1258181926391207732716447.00%76.80%矿井工业资源/储量ZC=111b +122b +333k=26235.8kt。(式中k为可信度系数 取0.8)附: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表 煤层工业储量(kt)合计111b122b333k2#01019214031594#09302000.82930.89#8153626330.49459.410#44285617641.610686.6总计1258181925112.826235.8k-可信度

27、系数,取0.8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按下式计算:ZS=ZC-P=17972.56kt附:矿井设计资源/储量表煤层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kt)设计储量(kt)边界井筒煤柱构造煤柱村庄保护煤柱小计(kt)2#3159241.4 179.3 22.0 439.0 640.3 2518.7 4#2930.8246.0 182.7 24.3 458.4 665.4 2265.4 9#9459.4269.0 190.3 47.6 758.6 996.5 8462.9 10#10686.6375.5 239.1 74.7 945.5 1259.3 9427.3 总计26235.81131.9 791.4

28、168.6 2601.5 3561.5 17972.5 矿井设计储量17972.5kt,扣除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煤柱和开采损失后,矿井可采储量为17603.3kt。附: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表煤层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回采率可采储量工业场地主要井巷小计(%)2#2518.7 143.2 15.6158.8 852005.9 4#2265.4 152.3 17.9170.2 851780.9 9#8462.9 164.8 327.2 492.0 856775.3 10#9427.3 201.3 424.5 625.8 807041.2 总计17972.5 661.6 7

29、85.2 1446.8 17603.3 说明:由于井田内山灵聚村和观音堂村现已搬迁,其中观音堂村保安煤柱301.36kt,山灵聚村保安煤柱477.68kt,井田内新增设计可采储量约778.04 k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变更为18381.34kt。 9、水文地质(1)、地表水井田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其北东侧冲沟水由矿区北界之水峪河向北西注入静升河,并向西汇入汾河;井田最大的河流为石村河,位于井田南部,由东向西穿越本井田3.2km,往西约1km汇入汾河,为汾河一支流。该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水量很小或断流,雨季时有洪水流过。区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雨季洪流较大。(2)、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井田内含水层的

30、划分,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中奥陶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上石炭统K2、K3、K4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下二叠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第四系冲积、洪积孔隙含水层(3)、井田内主要隔水层井田内的中上更新统其岩性主要为黄色亚粘土,含大量钙质结核,覆盖于各含水层上,使大气降水不能直接入渗补给地下水。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等成为各含水层之间的主要隔水层,但由于采空塌陷的影响而产生垂直裂隙,而成为各含水层间的直接的水力联系通道。井田内本溪组隔水层,为一套泥岩、粘土岩为主夹砂岩、灰岩和铁铝岩地层,厚约7.98m。隔水性能好,是太原组和奥陶系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的天然屏障。此外,相间于各

31、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也可起到层间隔水作用。(4)、井田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井田位于郭庄泉域中部,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奥陶系灰岩区域上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井田内侧向补给,侧向径流,于郭庄泉域补泄,地下水总体流向由北向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为侧向补给、侧向径流、排泄,局部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分则有矿坑水排泄,矿区周围的生产矿井和采水孔成为人工排泄点。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区内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一部分沿层面裂隙顺层径流,向南排除区外,加入区域裂隙水循环,一部分在基岩出露区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井田沟谷中。(5)、矿井充水因素2号煤层:其充水含水层为山

32、西组上部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在浅部可受基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上述含水层一般含水性较弱,对矿井生产不会构成威胁;根据井田内南部水井资料奥灰水位,奥灰水位由东北向西南标高为561.0557.5m,就2号煤层埋藏条件来看,2号煤在区内控制最低底板标高为710.00m,奥灰水对煤层的开采不会造成影响。4号煤层:其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底部K7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上部砂岩裂隙含水层影响,上述含水层一般含水性较弱,对矿井生产不致构成威胁;4号煤在区内控制最低底板标高为690.00m,区域奥灰水位标高561.055

33、7.5m,奥灰水对煤层的开采不会造成影响。7、9、10号煤层:7号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K4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视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9号、10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K2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由于煤层开采的产生的塌陷裂隙,视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以奥灰水位标高为561.0557.5m来看,井田内9、10煤层(最低标高620m)在区内处于区域奥灰水水位以上,奥灰水对煤层的开采影响很小。(6)、相邻矿井及古、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根据地质报告估算2号煤层采空区在原马和矿区内约积水量3.0万m3,原石村沟矿区内南东部约积水量2.5万m3;

34、4号煤层采空区在在原马和矿区内约积水量5.5万m3,原石村沟矿区内南东部约积水量3.5万m3;10号煤层古空区在井田西、西南部约积水量2.0万m3。经估算2、4、10号煤层古、采空积水量约为16.5万m3。(7)、矿井涌水量现我矿方处于联合试运转期间,(8)、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井田内2、4号煤层,其充水含水层为下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含水层含水性均较强,K8砂岩含水较为丰富,受井田内断层的影响,断层裂隙发育,矿井涌水量较大。本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9号、10号,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9号煤层顶板K2石灰岩裂隙含水层,K2、K3、K4石灰岩含水层含水性较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7、9、10

35、号煤层底板(底板最低标高为620m)处于奥陶水位(标高561.0557.5m)之上,奥灰水对煤层开采影响很小。鉴于上述,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10、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1)、矿井瓦斯及二氧化碳根据晋煤瓦发20131244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11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88m/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42m/min,相对涌出量为2.15m/min。属瓦斯矿井。(2) 、煤层自燃及爆炸性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鉴定结果显示,我矿9、10#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自然倾向性等级为级。9、1

36、0#煤层均具有爆炸性。第二章 工程建设完成情况第一节 建设工程完成情况一、建设情况概括 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建设项目在矿井建设期间,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指导方针,从图纸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质量等方面严格审核批准,认真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了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强化过程监督,严把安全及工程质量关。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和监理监督单位的监管职能,严格落实责任监督、巡查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施工前精心组织,施工中过程控制,竣工后按规范标准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该项目共划分矿建、土建

37、和机电设备安装单位工程73个,实际完成单位工程73个,完成率100%。二、工程建设投资情况该项目工程建设从2010年9月26日开工,设计概算总投资24135.72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6189.65万元。井巷工程设计概算为8371.82万元,实际完成9191.79万元;土建工程设计概算为1844.06万元,实际完成1840.37万元; 安装工程设计概算为2350.39万元,实际完成2747.27万元;设备购置设计概算为7067.70万元,实际完成8053.67万元;其他设计概算为4501.75万元,实际完成4356.55万元;共超概算8.51%。地面及井下各个生产系统已形成,设施、设备经试运转正

38、常。第二节 井田开拓方式一、井田开拓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有主斜井、副斜井、排水进风立井、回风斜井四个井筒。主斜井,净宽3.8m,倾角23,斜长625m(至煤仓下口),安装大倾角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主提升及进风任务;副斜井,净宽4.2m,倾角25,斜长530m,安装单滚筒提升绞车及架空乘人器,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运送人员及进风任务;排水进风立井,净直径4.0m,垂深242m;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前期回风任务。 二、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的确定矿井批采2-10号煤层,2、4号煤层大部分已采空,7号煤层灰分大,不可采,9、10号煤层确定为一个水平开拓。水平设在9号煤层中,水平标高为+671m。2

39、、4号煤层剩余储量分布于井田东北部,均利用采区巷道向上做暗斜井开采,不再单独设置水平。三、主要巷道布置方式井田内的9、10号煤层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671m,在井田东部布置皮带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和总回风巷。轨道、回风、运输大巷均沿9号煤层顶板布置,三条大巷水平间距均为30m。 附: 大巷断面特征表硐室名称变更后规格(mm)净断面(m2)断面形状及支护形式皮带大巷4.23.113.02矩形锚网喷局部围岩破碎段工字钢加强支护轨道大巷4312矩形锚网喷局部围岩破碎段工字钢加强支护回风大巷4.23.213.44矩形锚网喷局部围岩破碎段工字钢加强支护4、矿井开采顺序 将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

40、,全井田内首先开采9号、10号煤层。井田划分为四个采区。开采顺序依据井田开拓布置平面图采区编号顺序开采。2、4号煤层分布于二采区北部,在采区内为下行开采,即先利用采区巷道开采2、4号煤层,再开采9、10号煤层。第三节 采区布置一、采区及工作面布置我矿依照设计利用三条大巷直接开拓开采一采区,首采工作面位于开拓大巷东侧,工作面顺槽均沿煤层布置, 9、10煤层首采工作面为联合布置,9与10煤层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内错式布置,9号煤工作面超前10号煤工作面30m。9工作面长为150m,10工作面长为132m,9煤工作面通过进、回风绕道与10工作面联系。在9#煤层布置两个炮掘工作面、10#煤层布置一个综掘

41、工作面二、 采掘工作面个数矿井现有两个回采工作面分别为090101高档普采工作面和100101综采工作面。现有三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090103、100103回风顺槽、090103运输顺槽,采掘比为2:3。 附: 顺槽断面特征表硐室名称断面特征规格(mm)净断面(m2)断面形状及支护形式9#运输顺槽42.610.4锚网局部破碎段工字钢棚加强支护9#回风顺槽3.62.27.92锚网局部破碎段工字钢棚加强支护10#运输顺槽上底:3.8m下底:4.6m高:2.4m10.08梯形钢棚10#回风顺槽上底:3.4m下底:4.2m高:2.2m8.36梯形钢棚第四节 运输方式及设备一、主斜井提升设备主井提升为D

42、TL10/2200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提升长度650m,配用YB2-355L2-4型防爆电动机,功率2200kW,电压为660V,变频控制。电控系统由一台KHP112-K型本安控制台和两台YCB150-200-S型变频柜组成。该电控装置除具有输送机所必须的煤位、速度、跑偏、撕裂、烟雾、温度6种保护功能外,还具有与其它设备之间进行闭锁、联机的控制功能。该电控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二、副斜井提升设备副井提升设备为JK-21.5型单滚筒提升绞车,电机功率220kW,钢丝绳直径为24.5mm,抗拉强度1770MPa,单位重量2.12kg/m,全部钢丝破断力总和408kN。天轮选用TD1000/80型活动天轮。配套YR355L18型异步电动机,功率220kW,电压380V。电控采用TKDG-BP-1106矿井提升电控系统。运送人员选用RJK37-25/570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电动机功率37kW。为保证安全生产,副井配备有煤矿用斜巷自动防跑车挡车装置。下山绞车坡一坡三档设施齐全、牢固、可靠。三、井下运输系统 运输大巷安装有DTL100/275型胶带输送机电,电机功率275KW。首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安装有SSJ-80/2110型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