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0586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1号柱柱下基础课程设计2009年12月目 录1设计资料1 1.1场地概况1 1.2.设计资料2 2设计计算内容5 2.1.设计荷载 52.2.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5 2.2.1.确定基础埋深以及持力层的承载力62.2.2.确定基底尺寸6 2.3.3.承载力以及偏心距计算6 2.2.4.地基变形验算72.2.5.确定基础高度以及构造尺寸72.3.扩展基础设计计算8 2.3.1.确定基础埋深以及持力层的承载力82.3.2.确定基底尺寸82.3.3.承载力以及偏心距计算82.3.4.地基变形验算92.3.5.荷载计算9 2.3.6.确定基础高度92.3.7.内力计算112.3

2、.8.抗弯钢筋的配置11 2.3.9.施工简述122.4. 桩基础初步设计13 2.4.1.确定桩端持力层和承台埋深 132.4.2.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 132.4.3.初步估计桩的数目 14 2.4.4.进行桩位布置和确定承台的尺寸142.4.5.计算考虑群桩效应下的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并验算152.4.6.求算桩顶荷载152.4.7. 水平承载力验算 162.4.8. 承台抗冲切验算16 2.4.9. 承台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验算17 2.4.10.局部受压验算172.4.11.桩基变形及沉降验算173. 设计分析和总结 184. 主要施工机具 195参考资料 19某单层

3、厂房柱下基础设计1 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某装配车间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承重结构,设计跨度24m,柱距6m,车间内有2对30吨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规定室内地面标高为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55.00m,室外地面标高为-0.15m,柱顶标高为12.50m,轨顶标高为9.80m。柱子编号为(1)(20),同学们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编号的柱下基础的设计。根据布置的位置和功能来分,柱子的类别主要有边柱Z1、角柱Z2及抗风柱Z3三类。各柱在基础顶面处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尺寸为:边柱Z1: 长宽=1000400mm;角柱Z2: 长宽=1000400mm;抗风柱Z3: 长宽=700400mm;梁

4、与柱之间的净距为20mm,置于柱子外侧的基础顶面(浅基础)或承台(桩基础)上。具体基本尺寸如图1, 2示。图1 装配车间平面图(mm)图2 基础梁的横截面尺寸示意图(mm)本人承担的设计任务为编号(1)号柱的基础设计。柱子的类别为边柱Z2类,设计荷载具体值见1.4。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如下:1设计计算:(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对三种常用的房屋基础类型(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和桩基础)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比较,确定所选柱下基础的类型,平面尺寸及埋深;(2)完成该基础(包括地基)的计算,要求分别采用扩展基础和桩基础共两种方案完成设计计算;(3)初步决定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案。2图纸:(1)基础总平

5、面布置图(假定所有基础均与自己设计的基础相同);(2)基础结构图(应包含图纸说明和工程数量表),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三者均需给出),同时在剖面图中,必须给出基础底面的位置(表示出埋深)。3将上述成果整理成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制作成Word文档。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用CAD制作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比例合适和尺寸齐全。1.2 设计资料据钻探揭露,各地层的情况如下:第层:人工填土。分布于场地表面,以灰黑色粉土为主,伴有碎砖,炉渣等杂物的填土层。厚约0.51.2m,结构疏松,土质不均,平均天然重度为17.1k

6、N/m3。第层:粉质粘土。呈棕红色。除1#孔外各孔均有,厚度9.510.1m。硬塑可塑,土质较均匀。第层:粘土。呈黄黑色,各孔均可见到,没有钻透,据调查厚度在10m以上。土质均匀,可塑硬塑。场区地下水属潜水,初见水位在2.53.1m深处,稳定水位在2.93.9m深处。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无侵蚀性。根据钻探及室内土工实验的情况分析,第层杂填土不宜用作建筑物地基。建议把基础埋置在强度较高的第层粉质粘土或第层粘性土中。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第层:fk=200kPa第层:fk=220kPa(8)号柱钻探点以及剖面图资料如图1-3、1-4以及距(8)号柱周围的土体的土工试验结果

7、如表1-1。图3 勘查点位置示意图图4 2#3#4#勘查结果示意图图5 2#3#4#勘查结果示意图表2-1 某机械厂装配车间土工试验结果汇总表(2#)试样编号取样深度/m土的分类名称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kN/m3比重天然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MPa-1内摩擦角粘聚力/kPa2孔-12.603.00粉质粘土24.420.12.70.68133.8121.3112.50.250.1925156.22-28.008.40粉质粘土25.3520.32.710.68731.572110.570.4120.2216558.64-311.0011.40粘土25.5120.42.

8、720.66937.7120.1117.60.250.1718418.84-415.0015.40粘土26.5919.92.70.71843.122.1920.910.210.2316129.262设计计算内容:2.1.设计荷载基础梁上的荷重(包括基础梁自重)按30kN/m计算。各柱底位于室内地面以下0.5m处,各柱在地面处的截面内力取值如下:角柱Z2:(横向计算)荷载组合编号: L21 L22 Mk=350Knm M=500kNmFk=1200kN F=1500kNHk=75kN H=90kN2.2.无筋扩展基础设计:基础荷载标准值:Mk=350kN-m, Fk=1200kN,Hk=75kN

9、 图6 无筋扩展基础受力图(单位:mm)2.2.1.确定基础埋深以及持力层的承载力。考虑到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通常较大,且有报告地质勘探报告第二土层粉质黏土层地基承载力较高,宜作为持力层。况且场区地下水属潜水,初见水位在2.53.1m深处,稳定水位在2.93.9m深处,基础埋深初拟为(室外地面)。考虑2#钻孔的数据因粉质黏性土e=0.6810.85,IL=0.250.85,查表得:,2.2.2.确定基底尺寸。先按中心荷载计算,则将基底面积扩大为,基底尺寸拟为。此外,由于基底最小尺寸为3.0m,故前面计算得到的不需要进行宽度修正。2.2.3. 承载力以及偏心距计算。竖向力:弯矩: 满足要求。满足要

10、求。由于第层:,厚度达到9.6m,而且第层:,故可以不用对下卧层进行承载力验算。2.2.4.地基变形验算: 由于该建筑属一般工业建筑,在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中属于丙级。由地基规范知,该地基在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而且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30kPa,所以可不进行地基变形验算。2.2.5.确定基础高度以及构造尺寸。若用C15混凝土,为满足基础构造要求,因此:在基础的b方向:在l方向: 故可取所以基础尺寸达3.63.01.7,由于基础埋深为2.2m可知,基础顶面在地面以下0.5m,故埋深满足要求。按构造要求做成4层台阶,具体尺寸如图7所示。 图图7 无筋扩展基础尺寸(单位:m

11、m)2.3.扩展基础设计计算:基础荷载标准值:Mk=350kN-m, Fk=1200kN,Hk=75kN2.3.1.确定基础埋深以及持力层的承载力。考虑到扩展基础的高度通常较大,且有报告地质勘探报告第二土层粉质黏土层地基承载力较高,宜作为持力层。基础埋深拟为(室外地面)。考虑2#钻孔的数据因粉质黏性土e=0.6810.85,IL=0.250.85,查表得:,,2.3.2.确定基底尺寸。先按中心荷载计算,则将基底面积扩大为,基底尺寸拟为。此外,由于基底最小尺寸为3m,故前面计算得到的不需要进行宽度修正。2.3.3. 承载力以及偏心距计算竖向力: 弯矩: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由于第层:,厚度达到9

12、.6m,而且第层:,故可不用对下卧层进行承载力验算。2.3.4.地基变形验算: 有该建筑属一般工业建筑,在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中属于丙级。、由地基规范知,该地基在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而且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30kPa,所以可不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故扩展基础底面积拟取3.6m3.0m,2.3.5.荷载计算:竖向力:弯矩: 2.3.6.确定基础高度。初步拟定基础高度700mm,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保护层厚度不于40mm,因此假设钢筋重心到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为50mm,则混凝土有效高度h0=700-50=650mm,抗冲切破坏验算公式:首先计算。 故 图8 扩展基础尺寸图(单

13、位:mm)近似取(保守偏大)冲切力设计值:式中,故,基础混凝土采用C30,其, 故h0=650mm能够满足抗冲切破坏要求2.3.7.内力计算。台阶宽高比:2.5 显然最危险控制截面在柱边处(图中II和I) 2.3.8.抗弯钢筋的配置。采用,其。沿长边方向,由,宽度,按梁进行配筋,可得,选用。实际上,大于原先假定的650mm,上述配筋显然是可以的。沿短边方向的钢筋通常置于长边钢筋之上,并假设采用钢筋,故,再由,宽度,可得。选用。 基础的施工图见图9。 图9 扩展基础施工图(单位:mm)2.3.9.施工简述:1) 建筑定位:根据房屋建筑的布置由建筑总平面图确定。宜先确定主轴线然后逐步进行细部定位。

14、2) 基础放线: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基线和水准点,布置测量控制网。根据轴线,放出基槽开挖的边线。考虑到上步填土层,故采用适当放坡,根据现场开挖实际调整,但不宜过大。3) 土方开挖:由于设计地面高于实际地面,故开挖的土方宜在周围堆积保留,由于基坑小而数量多且基坑较浅,故宜分组人工开挖,但注意在雨后施工进行必要排水。或保留300mm以上的土层。4) 基槽验收:开挖完成后由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共同进行。检查槽平面位置、断面尺寸、底部高程等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意是否有古河道、古墓穴等地基土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的进入下一步施工。若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补,或者重新调整设计。5) 基础施工:

15、验槽完成后应及时施做垫层,防止水对基地土扰动和浸泡,然后再垫层上定出基础的外边线。然后支侧模板,放置钢筋,最后浇注混凝土,浇注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6) 基槽回填: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回填应时与地下管线的埋设等工作统筹安排。最后进行压实。就此开始上部主体结构的的施工。2.4桩基础初步设计 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稳定快和沉降变形小,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当设计荷载较大时,桩基础相对较经济。 从本设计的地勘资料中了解到,基础处于粉质黏土和黏土之上,距离坚硬的岩石层的距离较大,不宜设置成端承桩,宜设置成摩擦型端承桩。2.4.1确定桩端持力层和承台埋深 根据地勘资料,初步拟定承台埋

16、深为1.4m,并初步选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的截面尺寸选定为。 人工填土性质较差,为高压缩性土层。 粉质黏性土天然孔隙比。故此层土处于半硬或坚硬状态,可以作为持力层。初步拟定桩在承台以下的长度为6m,深入粉质黏性土。2.4.2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采用公式(5-21):。式中: 粉质黏土:,查表5-6可知:。深度修正:。由于,由线性内插可得到:。2.4.3初步估算桩的数目由于桩的布置和桩数还未知,先不考虑承台效应和群桩效应计算单桩承载力从表5-19查的,故得: 确定桩数时,由于承台尺寸没有确定,可先根据单桩承载能力设计值和上部结构物荷载初步估算确定。中心荷载时,考虑到上部荷载特点

17、,同时为了便于布置,取4根。2.4.4进行桩位布置和确定承台的尺寸桩在平面上采用行列式布置,桩的最小中心距。取x方向中心距为1.4m,y方向中心距为1.05m。取承台边缘至边桩的中心距离为,承台至边桩的外缘的距离为,满足相关的规定。桩的布置与承台的尺寸如图10示。图10 桩基础基本尺寸2.4.5计算考虑群桩效应下的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并验算根据式(5-67)可知: 式中:。(1) 求系数、。这两个系数可根据、由表5-20查得,即:由,桩周围黏性土,用内插法查得:(2) 求系数。按式5-70计算。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承台内区净面积:承台外区净面积:可根据、由表5-21查得。(3) 求R。由于承

18、台埋深1.25m,不考虑地基承载力的承台宽度的修正,则有:(4) 验算考虑承台土重荷群桩效应下的桩数。承台及其土重 所以设置4根可以满足承载力的要求。2.4.6求算桩顶荷载竖向力;取承台的高度为700mm。则承台所受弯矩为(绕y轴)为由于埋深h=1.4m,可见上述计算方法适用。2.4.7水平承载力的检算基础承受的水平力为H=125kN,水平力与竖向力的合力与铅垂方向的夹角故,可以不进行水平承载力的验算。2.4.8承台抗冲切验算设计承台厚度取为700m,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为,则:满足中等直径桩伸入承台的尺寸(50mm)的要求,同时满足承台底面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70mm)的要求。(1)

19、 柱对承台的抗冲切验算。验算公式为:式中:由于在x方向,在y方向。采用两者的平均值,即取则有:承台混凝土选用C30,抗拉强度设计值为,则有: 满足要求。(2) 角柱对承台的抗冲切验算。应当验算受桩顶荷载最大的角柱对承台的冲切。此时,故得:取0.2,取0.2.由图2-5可知,承台受角柱的冲切承载力为:满足角柱抗冲切的要求。2.4.9承台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验算由图2-5可知,最危险的截面为A-A截面,因为在该截面的左侧两根桩承受的荷载最大,都为。从图中可知,有效高度为,则:,取通过面积等效可以计算得到计算宽度为1.5m,C30混凝土,则承台A-A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2.4.10

20、局部受压计算对于柱下桩基承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的强度等级时,应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验算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本设计中,承台的混凝土等级为C30,柱的混凝土等级认为与承台的相同,不进行此项验算。由于本设计采用预制混凝土方形桩,施工的方法为打击沉桩,根据规范的要求,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故应当检算桩与承台之间的局部受压强度。满足强度要求。 2.4.11桩基变形及沉降验算由于该建筑属于一般工业建筑,在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中属于丙级,同时设吊车工作级别为A5,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知,可不进行地基变形验算。群桩基础的变形验算略(对于此丙级桩基,一般都能满足要求)。 3.设计分析和总

21、结: 指标基础类型基础埋深(m)底面积(mm)基础高度(m)钢筋用量(mm2)开挖量造价施工复杂程度浅基础无筋扩展基础2.23.63.01.70较大便宜简易扩展基础1.83.63.00.76842小中等一般桩基础承台1.02.42.40.64850较小昂贵复杂桩4.00.30.33.0(桩长)0(1)本设计先后分别进行了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从此次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收获很大。 (2)扩展基础额设计并没有对相应的无筋扩展基础的底面面积等有改变,只是减少了基础的埋深,通过加入钢筋的使用,使得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 (3)本设计的地基,除了最接近地面的填土层,下卧层是是土质较

22、好的粉质黏土层,适合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受力。(4) 浅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和深基础(桩基础)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先使用条件。从本设计的地基条件来看,结合造价、施工等条件,应该优先考虑采用浅基础,然而,根据(2)中所述,使用扩展基础比无筋扩展基础更有优势。(5)三个设计基础的埋深大小关系:桩基础(1.0m)扩展基础(1.8m)无筋扩展基础(2.2m)。(6)无筋扩展基础比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虽然施工简单,造价便宜,不需钢筋,但是由于基础埋深较深,基础高度较高,开挖量较大,所用材料较多,花费人工较多,而且由于无筋扩展基础本身材料的特点,决定了它所能承受的荷载有限。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使用了钢

23、筋混凝土材料,在荷载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其材料的特性,强度有保证,能和上部结构形成较好的整体性,而且埋深较浅,因此,若两者比较,选择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方案。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与桩基础比较,桩基础所用钢筋量较大,造价昂贵,且施工较复杂。但是,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稳定快和沉降变形小,抗震能力强,能适宜各种复杂地区,与上部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4主要施工机具本设计的施工机具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冲机、钻孔机、打桩机、装载机。桩基础施工时,锤击法主要用到的打桩设备有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静力压桩法要用到静力压桩机,振动法应用振动锤;具距离不大时运输可用起重机调运或在桩下垫以滚筒,用卷扬机拖拉,距离较大时,可采用轻便轨道小平台车运输;起吊时需要起重机。5参考资料1吴兴序.基础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1-123.2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教研室.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1-14.3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5李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