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432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建桥学院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成果汇总专 业: 工程管理 班 级: 工管(1)班 姓 名: ls 学 号: 10B031101 指导教师: 婷 2013年 6月 14日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课程设计成果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实验类型: 课程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ls 专业: 工程管理 学号: 10B031101 指导老师: 婷 实验地点: 8163 实验日期: 2013 年 5 月 2 日一、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2、。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楼板盖的设计方法,增加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

3、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 板的配筋图(1:50)(3) 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 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 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课程设计成果3.1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3.1.1 设计资料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经查规范资料:板跨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6.0KN/;板跨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0K

4、N/。数据:Lx=6000, Ly=6300。2、楼面构造。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3、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平均)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4、梁、柱用15厚混合砂浆抹灰。5、混凝土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采用HPB235级钢筋。3.1.2 设计计算书3.1.2.1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2、按高跨

5、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h=90mm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525)mm,取h=450mm则,取b=200mm。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700mm,则,取。3.1.2.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宽板带计算: 水泥砂浆面层 90mm钢筋混凝土板 15mm板底混合砂浆 恒载: 活载: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

6、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取 ()中跨: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系数如下表: 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则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

7、/111/16-1/14由题知:则,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4.992-4.8563.3382.670-3.8152.353()58.310.0860.0830.0570.0460.0650.040()0.0900.0870.0590.0470.0670.041(mm2)357345.1234186.4265.8162.6选钢筋轴线轴线8130813081308130轴线8130813061306130实际配筋轴线轴线387mm2387mm2387mm2387mm2轴线387mm2387mm2218mm2218mm2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

8、,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分布筋选用6300。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板角构造钢筋:选用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3.1.2.3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次梁的支承情况: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次梁肋自重: 次梁粉刷重 恒载: 活载: 设计值总值: =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取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

9、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0.450.600.550.554、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1B2C弯矩M95.55-95.5562.53-71.46或0.0240.2390.0190.221 0.0240.2770.0190.2530.9880.8870.9910.874786.3875.8513.0664.8选用钢筋320320

10、318318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942942763763(3)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ACV76.91102.5591.7191.71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需配箍筋需配箍筋需配箍筋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626262656.656.656.656.6380.7124.3157.8172.9实配箍筋间距150150 150150满足满足满足满足(4) 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3.1.2.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1、支承情况: 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

11、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恒载:恒载设计值:活载设计值: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计算跨度:边跨: ,取中跨: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 (1) 弯矩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2) 剪力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可知。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 + + +组合值59.41-420.35-102.

12、31-244.77组合项次 + +组合值388.87224.96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 +主梁剪力计算项 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 ()+193.63+-304.24+270.8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梁高: (边跨),(中间跨)翼缘厚: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正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1B2弯矩M388.87-420.35224.96-103.31-373.46或0.0380.2400.0220.066 0.0390.2790.0220.0680.9810.8610

13、.9890.9661997.52190.71148.8540.1选用钢筋622622422222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228122811520760斜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AV193.63304.24270.8,截面尺寸按下面式验算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剪跨比:需配箍筋需配箍筋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10210210157157157260.2112.03135.33实配箍筋间距110 110110满足满足满足验算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附加箍筋布置范围:取附加箍筋8200,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排, 梁两侧各布置三排。另加吊筋118

14、, ,则由:,满足要求。3.1.3 图纸(1) 平面布置图(2) 板配筋图(3) 次梁配筋图(4) 主梁配筋图3.2 建筑结构实验报告3.2.1 认识实验1、实验目的(1) 了解结构实验加载设备的特点及作用。(2) 了解结构试验中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加载设备结构试验的目的是模拟结构在实际受力状态下的受力性能,试验中需要对试件施加荷载,施加荷载的方法与加载设备有很多种类,最通常的方法是利用液压加载器或液压加载器或液压加载的方法(1) 试验台座结构试验室中的试验台座是固定设备,他可以平衡施加在试件上的荷载所产生的反力。本试验室拥有槽式试验台座,主要包括沿台座横向布置的六条通长槽轨,其

15、结构特点是加载点位置可沿六条通常槽轨的纵向任意变动,加载较为方便。(2) 荷载架 竖向荷载架,主要由立柱和横梁组成。按立柱截面形式可分为:1组合截面式竖向荷载架:2丝杆式竖向荷载架 水平荷载架,有两副三角型钢架组成。(3) 液压试验机压试验机是对试件施加平稳而渐增的试验力,直至事件断裂或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规定的变形量或者规定的变形速度,并能测出试验过程中试样所受的荷载、变形等参数。(4) 液压加载器和油泵其主要工作原理是用高压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压入液压加载器的工作油缸,使之推动活塞,对结构施加荷载。荷载值通过油压表测得,也可由液压传感器将信号输给读数仪或数据采集仪记录。3、结构试验中常用

16、仪器(1) 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应变片是由敏感栅等构成用于测量应变的元件,使用时将其牢固地粘贴在构件的测点上,构件受力后由于测点发生应变,敏感栅也随之变形而使其电阻发生变化,再由专用仪器测得其电阻变化大小,并转换为测点的应变值。金属电阻应变片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丝式电阻应变片和箔式电阻 应变片。此次,我们采用的是箔式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基于应变电阻效应制成的,用金属箔作为敏感栅的,能把被测试件的应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量的敏感元件。(2) 拉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17、拉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用来测量对荷载和支座反力等(3) 读数显微镜。读书显微镜是光学透镜与游标刻度等组成,通常用来观测裂缝宽度。(4) 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结构的位移,测得的位移是测点相对于位移传感器支架固定点位移。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1千分表2滑阻式位移传感器。(5) 钢筋混凝土梁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梁。钢筋混凝土梁既可作成独立梁,也可与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整体的梁-板式楼盖,或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整体的单层或多层框架。钢筋混凝土梁形式多种多样,是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3.2.2 应变计粘结试验1、实验目的(1) 了解应变计的基本构造与粘贴步骤。(2) 系统

18、训练应变计的粘贴技术。2、应变计的安装(1) 应变计外观检查,敏感栅是否排列正确,有无短路、断路,有无锈蚀斑痕,引出线是否有折断危险,基片是否有破损,如有不符要求,均不采用。(2) 用惠思顿电桥或万用表测量初始电阻R0,并记录下列应变计的阻值和灵敏系数K值。(3) 试件上划线,确定贴片位置(4) 试件表面处理。将待测构件清洗加工,表面租睡度3.2以上,贴片前用细纱纸交叉打磨,用无水洒梢、四氯化碳、丙酮擦至无垢为止。(5) 贴片。粘贴方法视歉结剂和应变计的基底不同而定。贴片时,先摈洗应变计基底,晾干后,分别在试件及应变计粘贴面各徐一层薄而匀的502胶水,并立即将应变计对准放好,然后其上垫一层玻璃

19、纸,用手指单方向按压数次,挤出多余胶水和气泡,干燥固化后,去掉纸垫。(6) 检查。用放大镜观察应变计是否贴正、粘牢,有元气泡和沼皱扭翘,是否有断丝,亦可将片接至应变仪上;用橡皮轻压丝栅,若静态应变仪读数改变,说明片下有气泡或剥离,应予重贴。(7) 组桥连线。应变计引线应加塑料套管,焊于接线端子上,接桥导线可从端子引出,要求焊点光滑,不得有毛刺、假焊现象。(8) 用万用表测量阻值,形成应变计粘贴试验报告。3、实验结果(1) 试件材料:应变计名称:电阻应变计粘贴剂名称:502胶测试仪器:万用表(2) 实验记录: 粘贴前:应变计外观检查:良好,应变计阻值:120,应变计灵敏系数2.06 粘贴后:应变

20、计外观检查:良好,应变计阻值:120,绝缘阻值119,83.2.3 5M 钢桁结构静力分析1、研究目的:主要是掌握结构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整的结构试验方案;掌握结构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掌握结构静力试验中各种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主要技术指标,熟悉结构静力试验的基本操作过程。2、实验设计2.1试件设计 5M钢桁架结构静力分析试验构件为一品5MK型钢桁架试件在 S-1 位置和 S-2 位置设置支座支承点,在 P-1 和 P-2 位置处设置加载点。 2.2加载方案 支座方案为一段采用固定铰支座,另一端采用滑动铰支座,加载方案为在P-1和 P-2

21、两点施加集中荷载 P=75N。首先预加载p=20KN,练习各种仪表的使用,检查各种加载、测试仪是否正常,然后正式试验,加载p=75N,分为五级加载,每级15KN,每级加载后越1分钟,进行试验现象观察和全部仪器、仪表读数,并记录相应的试验现象与关键试验数据,然后循环五次上述步骤。2.3测试方案-采用挠度测试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和电测位移传感器,测量5M钢桁架试件上、下弦挠度,最危险的地方,应力为零的地方,零杆是否有差别,挠度最大处,同时在两支座上安装两个位移传感器链接测量支座刚性位移,用于挠度测试结果的修正。3、荷载-挠度关系根据电脑绘制的图,从电脑让我们了解两集中力对钢桁架的影响可发现应力与位移

22、大致成正比。4、结论 (1) 由荷载-挠度曲线可知,构件应出现了弹性变形,这与实际情况对应。 故推测是数据记录大致正确; (2) 由荷载-应变曲线可知,上弦杆、下弦杆工作时处于线弹性状态,而腹杆则出现了塑性变形,应进行第二次试验对比,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3) 应变测量对弯矩的影响很大,故应准确布置测点位置,如果只要求测量弯矩引起的最大应力,则只需在该截面上下纤维处安装应变计即可; (4) 挠度值是测量数据中最能反映其总的工作性能的一项指标(对于刚桁架底部拉杆),如果跨中的挠度是相对底面进行测量的话,则同时还必须测定梁两端支承面相对同一地面的沉陷值,以求出跨中挠度的绝对值,所以最少要布置三

23、个测点四、课程设计总结4.1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总结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通过自己的奋斗,终于算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紧张而又快乐的完成了任务,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我一个人可以体会,早有听闻一句话“人跟人的差距不是懂不懂,而是能不能,或者是做不做!”原来也对其有所了解,但这次的课程设计进行下来却又对其有更深的感悟。 这个课程设计不是连续进行的,但与老师所说无二,只要认真做3天也能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下来,加上之前在布置课题的时候老师又在黑板上从总体上详细的把流程讲解了一次,我们本应该很简单的就能做出来,但是最初大家仍然发现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这个除了可能是我们对于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很大部分却是第

24、一次接触这种运用上的恐惧。似乎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要不停的翻书,不停的观摩其他人,不停论证,最后才畏首畏尾的下手。不过这却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来大家对这次的重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设计时,钢筋混泥土单向板肋梁是有例题的,依葫芦画瓢自然被用了上来,可一碰到有出入的地方却又是要研究一番,所以我们也会在图书馆查看相关书籍。同时我们也也到了CAD,说起CAD真是惭愧,原本在大二暑假也下了点功夫学,以为自己是学的不错了,可是这次一下手才发现怎么都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弄的都是所谓的户型图,而真正的CAD本身是一窍不通,有点舍本逐末的意思。而相对经常摸软件的室友纯熟操作我只是一个新手。

25、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可是操作起来就是很麻烦,出的错一次又一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是此事要躬行”有些东西确是需要熟能生巧的。而我们千万不要总是觉得自己看着表面知道便懒得动手,其实你只要一动手会发现,很多细节东西自己都是模棱两可,要完完整整的做出一个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做一件事的能力,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做出一件成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职业态度。这也是此次课程设计我最大的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许多课堂上所不能理解的知识,感受颇深。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全面

26、检查并掌握所学内容;建筑结构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对象进行荷载分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构造及相应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其对学习和应用相关专业课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 (1) 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梁楼盖课程设计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内容。 (2) 通过绘制设计图和计算等实践性环节的基本训练,提高设计建筑结构的动手能力。 (3) 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程序。

27、(4) 绘制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柱网总体布置,并与板、次梁配筋图绘制于一张图上。要求绘图准确整洁。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记录每天的设计和计算细节;指导教师精心指导,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对课程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了理论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学生实践思想。 除了教师检查设计时间内的考勤外,还要求学生在设计期间认真做好设计纪录,包括设计的详细内容,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守设计纪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更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将理论

28、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将理论课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中去的能力,使学习收获落到实处。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

29、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

30、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 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4.2 建筑结构实验总结本次实训的第二个内容,是去同济大学进行实训,我们在那边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三个实验,首先是认识实验又做了应变计粘贴实验,最后是5m钢桁架结构静力实验。认识实验是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同济大学的结构实验室,了解了这个建筑结构实验室主要是进行哪几个实验的。这个实验的实验目的主要是了解结构设计加载设备的特点及作用和了解结构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在认识实验中,见到的各种仪器,拉压力传感器、电阻丝

31、等等。认识实验主要是以参观为主,让我们大致了解在做关于建筑结构实验的时候要用到的仪器。应变计粘贴实验的实验目的了解应变计的基本构造及粘贴步骤和系统训练应变计的粘贴技术。 5m钢桁架结构静力实验的实验目的以设计性、综合性的试验教学方式,激励我们创新的意识以及用于探索的精神。进一步掌握结构静力的试验中各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技术指标,熟悉其过程。这次去同济大学的学习,是我们在校内学不到,毕竟学校没有这样的结构实验室让我们进行学习,这次的参观及实验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的时间,可能学习到知识的面很小,但是这已经使我们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至少这是我们在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只有自己动手,才会知

32、道实验是难还是简单,没有接触的时候,我们只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才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道路上加以应用,真真正正做到学以致用。 我觉得实训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和同学交流,使我懂得了很多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们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

33、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通过这次实训,我还有一个感悟就是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 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每一门功课。建筑行业也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人群,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实习中将会更好。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本次实习,时间虽短,但基本达到了为实习目的,进一步完善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重目的。在实习工程中,我了解了房屋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同时给我们后面要学的专业课打下了基础。评语评分一、教师评语二、 评分 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