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2022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部肿瘤.ppt.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好!,口腔疾病与保健,临床医学院 谢 谦,1熟悉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目的要求】,2熟悉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了解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的特点及处理。,类型繁多 生物学特性各异 易早期侵犯邻近重要器官,牙源性和唾液腺源性肿瘤为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肿瘤,如:上唇血管瘤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 舌鳞状细胞癌 上颌骨肉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命名原则: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按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分为:

2、,局部浸润性生物学特性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肿瘤也是一种基因分子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被认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来源,牙源性及上皮源性肿瘤最常见,良性肿瘤 牙源性和上皮源性肿瘤多见 其次为间叶组织肿瘤 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 纤维瘤、管型瘤,恶性肿瘤上皮源性最多见(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80以上)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肉瘤发生在颌面部比较少淋巴造血系统来源恶性肿瘤可在颌面部首发,病史采集,临床检查,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查方法,

3、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影像学检查,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查,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诊断肿瘤时,口腔颌面部肿瘤,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如炎症、寄生虫、畸形或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其次要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颊皮肤角化棘皮瘤,8.组织学结构,1.发病年龄,4.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生长速度,3.生长方式,5.症状,7.对机体的影响,6.转移,口底纤维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8.组织学结构,1.发病年龄,4.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生长速度,3.生长方式,5.症状,

4、7.对机体的影响,6.转移,右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8.组织学结构,1.发病年龄,4.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生长速度,3.生长方式,5.症状,7.对机体的影响,6.转移,左腮腺癌致左侧面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8.组织学结构,1.发病年龄,4.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生长速度,3.生长方式,5.症状,7.对机体的影响,6.转移,下唇癌致颏下淋巴结转移,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原则,良性肿瘤 以外科治疗为主。临界瘤应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作冷冻切片检查。如有恶变,应扩大切除范围。

5、,恶性肿瘤 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的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综合序列治疗,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好发于牙龈、口腔粘膜、颌骨和颜面部,侵入软组织内,吞咽 咀嚼和呼吸障碍,牙松动 移位或脱落,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发 常见于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生长缓慢 初期无自觉症状,逐渐发展,压痕 溃疡 继发性感染而化脓 溃烂 疼痛,患侧下唇及颊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

6、病理性骨折,侵犯牙槽突,侵犯颌骨,影响下颌骨的运动度,对牙咬伤,压迫下牙槽神经,骨质破坏较多,颌骨膨大 畸形 左右面部不对称,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是临界瘤,有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治疗,手术治疗为主,(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43 year-old male with l

7、arge ameloblastoma involving the right mandible,血管瘤 多见于婴儿出生时(约13)或出生后不久(1个月内),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生物学行为,组织病理学特点,瘤内富含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并有成血管现象和肥大细胞的聚集,可以自发性消退,增生期 消退期 消退完成期,病程,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Capillary Hemangioma of Infancy Strawberry mark appears within the first months of life and grows

8、rapidly reaches a certain size(1-8cm),then begins to regress usually complete involution by age 6,血管瘤,最常见的口腔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鳞状细胞癌最常见腺癌、淋巴上皮癌或未分化癌少,牙龈癌 在口腔癌中仅次于舌癌 居第2位,唇癌 指发生于唇红黏膜的癌(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唇内侧黏膜应属颊黏膜癌 唇部皮肤者应属皮肤癌,颜面部皮肤癌 分为黑色素瘤及非黑色素瘤2大类可来自皮肤表皮或自皮肤附件(如汗腺癌)基底细胞癌多见,颊癌 原发于颊黏

9、膜的癌(常由白斑发展而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底癌 指发生于口底黏膜的鳞癌,上颌窦癌 以鳞癌常见,口咽癌 原发于软腭与舌骨水平之间 含舌根 软腭 扁桃体咽侧 咽后壁及会厌周围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晚期可发生肺部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最常见的口腔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85以上发生在舌体,大多数发生在舌中13侧缘部,鳞状细胞癌多;腺癌、淋巴上皮癌或未分化癌少,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部位以颈深上淋巴结群最多,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舌癌 carcinoma of to

10、ngue,手术+颈淋巴清扫术(选择性或治疗性),以手术为主的治疗,3、5年生存率一般在60以上T1病例可达 90以上。,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病史 临床检查(触诊非常重要),活检,治疗,预后,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颌骨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潴留性囊肿,发育性囊肿,共同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 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临

11、床表现 常见于面部,小的如豆,大则可至小柑橘样。囊肿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与表皮样囊肿作鉴别)。,治疗 手术切除。沿颜面部皮纹方向作梭形切口,应切除包括与囊壁粘连的皮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皮脂腺囊肿,sebacecous cyst in forehead,软组织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和颏下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

12、等部位。生长缓慢,呈圆形。囊肿表面的黏膜或皮肤光滑,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治疗 手术摘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口底皮样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临床表现 多见于1-10岁的儿童 成年人少见 颈正中线 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 舌骨上下部最常见 生长缓慢 圆形

13、 质软 边界清楚 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 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 扪及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 故可随吞咽及伸开等动作而移动,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未消失 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而成,治疗 手术(关键是应将囊肿或瘘管及舌骨中份一并切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未消失 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而成,Branchial cleft cyst or cervical lymphoepithelial cyst 来源:腮裂上皮残余,或颈淋巴结异位涎腺上皮 发病年龄:青少年好发 部位:颈上部颈侧方(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

14、13前缘附近)口腔内可发生 临床表现:边界清、活动、增大缓慢、无症状(无感染时),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鳃裂囊肿,治疗 手术彻底切除,鳃裂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Branchial cyst,软组织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非牙源性颌骨囊肿,发生于颌骨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根尖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球上颌囊肿,鼻腭囊肿,正中囊肿,鼻唇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与发生部位有关,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x线检查,治疗

15、 一旦确诊 及时手术治疗,x线片 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 边缘整齐 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角化囊肿有时边缘可不整齐),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Dentigerous cyst,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

16、骨囊肿,Nasopalatine Cyst,非牙源性颌骨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交界痣 junctional nevus 痣细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呈多个巢团状,边界清楚,分布距离均匀;每一巢团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层内,下一半则在真皮浅层内。这些痣细胞为大痣细胞,色素较深。,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皮内痣 intradermal nevus 为大痣细胞分化而来,是更成熟的小痣细胞,并进入真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中。,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色素痣,复合痣 compound nevus 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为上述两型痣的混合形式。,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Classi

17、fication of Acquired Melanocytic Nevi junctional nevus cells at dermoepidermal junction intradermal nevus cells found only in dermis,not at junction compound nevus combined features of junctional and intradermal nevi,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色素痣,交界痣 淡棕色或深棕色斑疹、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无毛,平坦或稍高于皮表。一般较小无自觉症状。,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临床表现,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发生恶性变症状:如局部轻微痒、灼热或疼痛;痣的体积迅速增大;色泽加深;表面出现感染、破溃、出血,或痣周围皮肤出现卫星小点、放射黑线、黑色素环;以及痣所在部位的引流区淋巴结肿大等,恶性黑色素瘤多来自交界痣,色素痣,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治疗,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色素痣,手术切除,本节重点及思考题,1.如何鉴别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2.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的特点及处理原则。,3.舌癌的临床特点。,4.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特点。,5.血管瘤、色素痣的临床特点。,祝您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