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2201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敦城市规划教学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伦敦城市规划,The urban design of London,学生:陶欣 奚元嶂,教师:吕静,2,城市背景,3,一、城市背景,概况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座落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面积达18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进出口港,市区有1万多条街道。该市由3部分组成,即伦敦城、内伦敦和外伦敦,合称大伦敦市。,4,一、城市背景,历史伦敦是欧洲的一座古老城市,有近2000年的历史。伦敦始建于公元43年。早在公元1世纪时,罗马军队渡海入侵,曾在这里驻军筑城,成为当时的主要兵站,称为“伦甸涅海”,据考证,此名称来源于凯尔特语

2、,意为“山丘之要塞”。11世纪时,伦敦已成为商业和政治中心。历史上,伦敦曾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虽然后来退居到第7位,但仍是欧洲的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5,一、城市背景,气候: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空气湿润,多雨雾,秋冬尤甚。平均气温月为,月为,年降水量为毫米左右。,6,一、城市背景,7,一、城市背景,8,一、城市背景,文化 伦敦是世界文化名城。在离伦敦城公里的泰晤士河畔,有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山,过去皇家天文台曾设于此。格林尼治设有地球经度的起点线,以此为起点,计算地理上的经度。伦敦其它著名的旅游点还有伦敦动物园、皇家植物园、特

3、拉法加广场、牛津街、摄政街、蜡像博物馆等。,9,一、城市背景,剑桥大学,10,一、城市背景,政治伦敦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英国王室、政府、议会以及各政党总部的所在地。白厅是英国政府机关所在地,首相办公室、枢密院、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国防部等主要政府机构都设在这里。白厅的核心是设在唐宁街号的首相府,它是英国历代首相的官邸。,白厅大街,11,一、城市背景,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议会上、下两院的活动场所,故又称为议会大厅。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还是许多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笔会、国际妇女同盟、社会党国际、大赦国际等。,议会大厦,12,一、城市背景,经济伦敦

4、城是英国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伦敦城共有500多家银行(至1991年),银行数居世界大城市之首。伦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此外,伦敦城中的伦敦股票交易所为世界大股票交易所之一。,伦敦股票交易所,13,城市规划,历程,14,一、大伦敦规划,二、英国的新城运动,15,一、大伦敦规划,时代背景 从工业革命开始,研究大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内容成为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霍华德、沙里宁、莱特、柯布西耶等均作出了杰出的探索。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增长,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城市

5、、特大城市急剧膨胀起来,各种大城市病接踵而来,如何实现特大城市发展形态的优化又被重新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16,一、大伦敦规划,大伦敦规划问题:1937年,英政府为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巴罗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40年提出的“巴罗报告”指出: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不断聚集,是由于工业所引起的吸引作用,因而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17,一、大伦敦规划,1942年英国皇家学会MARS小组提出规划报告:将伦敦有封闭形态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由两个互相隔离的部分组成的大伦敦,城市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由绿地分割的城区组成。1943年二战转折时期,英国就任命Lord Reith(战

6、后第一任城乡规划部部长)研究战后重建问题,并任命阿伯克隆比、福尔肖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于1944年完成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其后又陆续制定了伦敦市和伦敦郡的规划。,18,一、大伦敦规划,在这个闻名遐迩的“大伦敦规划”中,阿伯克隆比在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特大城市的规划。将霍华德、盖迪斯和恩温得思想融合在一起,吸收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中分散主义的思想,以及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集合城市概念,采纳了恩温的卫星城建设模式。勾勒出一幅半径为50公里左右,覆盖一千多万人的特大城市地区发展图景。将伦敦城市周围较大的地域作为整体规划考虑的范围。但是被纳入大伦敦地

7、区的面积为6731平方公里,人口为1250万。,19,一、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该规划体现了巴罗报告中提出的分散工业与人口的中心思想,建议要从伦敦密集地区迁出工业,同时也迁出100万人口。通过规划在距伦敦中心城区48公里的半径范围内,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并配合放射状的道路系统,对每个圈层实现不同的空间管制政策,特别是控制并降低中心内圈层的密度,通过绿地圈实行强制隔离以阻止建成区连片蔓延的局面。,20,一、大伦敦规划,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伦敦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士河两岸。中心区

8、改造重点在西区与河南岸,并对其作了详细规划。,21,一、大伦敦规划,小结:但是后来的实践发现,大伦敦同心圆封闭式的布局模式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人口疏散效果不明显,外围卫星城镇功能欠缺而缺乏活力、痛勤距离过大、配套不足、新成投资巨大、环路交通负荷过大等等。,22,二、英国的新城运动,卫星城与新城的发展 1944年英国“大伦敦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总结了伦敦密度过高的不经济以及因此遭到轰炸的极大破坏的经验教训,希望把城市分散开,建立市中心区域和附近所谓“辅助区域”新城(卫星城)。1945年战争结束后由于大量退役军人归乡导致住房短缺,住宅建设和拓展城市布局遂成为当时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建设新城成为快速

9、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23,二、英国的新城运动,所谓“新城”,按照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一种规划形式,其目的在于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医院和产业,设置文化、休憩和商业中心,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社会”。英国的新城主要发生在战后至1970年代中期以前,先后经历了三代卫星城的建设过程,其中在1946年至1955年期间建设的第一代新城(哈罗城为代表),1955年至1966年间建设的第二代新城,1967年后建设的是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24,二、英国的新城运动,英国第二代新城比第一代规模大、密度高、配套全,到了第三代新城则更强调新城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

10、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母城”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反磁力中心),能够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与要素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25,二、英国的新城运动,Mliton Keynes是第三代新城的代表,它提出了6个规划目标:使之成为一个有多种就业而又能自由选择住房和服务设施的城市;建立起一个平衡的社会,避免成为单一阶层的集居地;使它的社会生活、城市环境、城市景观能够吸引居民,并有利于高效率的运行和管理。,26,二、英国的新城运动,英国建设新城的主要目的是:建设一个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和独立自足的新城,新城不是单一阶级的社会,应能吸 各种阶级和阶层的人来此

11、居住和工作,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其与 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功能上强调卫星城的分散作用以实现对中 心城的疏散。因此其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输解的接受 地(如居住新城、工业新城、教育新城、科技新等)。,27,二、英国的新城运动,1964年的东南部研究该研究提出至少要从大城市疏散100万人口,安置到离伦敦较远的新城和扩建城镇中去,以南安普敦朴次茅斯、纽勃雷和勃雷奇雷3处作为反磁力吸引中心,并把若干小的城镇,如北安普敦、彼德勃罗等加以扩建。,28,二、英国的新城运动,1967年的东南部战略该战略吸收了哥本哈根、巴黎、斯德哥尔摩和华盛顿等首都的规划经验,考虑改变在大伦敦规划中确定的同心圆布局方式,而

12、让城市沿3条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3条长廊地带,并以东南部研究报告中提出的3个“反磁力中心”城市为终点。这几条地带之间的土地则保留作为农田或休息地区。,29,二、英国的新城运动,1970年6月的东南部战略规划该规划否定了1967年东南部战略提出的“长廊和反磁力吸引中心”方案,把大多数增长的人口集中安排在大伦敦周围地区内,选定了5个大的发展点,另外还提出两个大的点,密尔顿凯恩斯和北安普敦以及两个“反磁力吸引中心”姊妹城南安普敦和朴次茅斯。还选择了8个中等规模的发展地区,其中5个靠近伦敦,3个在大伦敦以外。,30,二、英国的新城运动,小结:这种规划使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

13、水平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卫星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独立城市。城市的集中对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有利的,可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各种活动,并促进设施的建设,为建设有一定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可能,还可减少城市发展对本区域内广阔农村的冲击。,31,二、英国的新城运动,小结:但是,在这些环境优美、配套精良的新城市里,如何维系与创造传统城市中人们向往的“邻里关系”、“社区氛围”,以尽快让人们产生认同感并消除隔膜,却是所有卫星城建设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32,当今规划特点,33,三、当今规划特点,1、规模世纪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伦敦的规模迅速扩大。

14、公元年,伦敦的人口不过万,年人口增至万,年增至万,年,伦敦的人口增加到万。世纪年代伦敦人口曾达到多万,年伦敦人口为万,年达到万,年为万。,34,三、当今规划特点,2、用地结构伦敦的行政区划分为伦敦城和个市区,伦敦城外的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其它个市区称为外伦敦。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构成大伦敦市。大伦敦市又可分为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南区和港口。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西伦敦是英国政府所在地,也是繁华的商业区、文化区和贾商巨富的聚居区,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南区是工商业和住宅混合区,港口指伦敦塔桥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间的地区。整个大伦敦市面积平方公里。,35,三、当今规划特点,3、路网结构

15、伦敦市区的地铁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系统,整个伦敦地区因距离远近分为6区,主要有12条路线,只要不出地铁站,随意转车换车。,威斯敏斯特地铁车站,36,三、当今规划特点,伦敦地铁交通总图,37,三、当今规划特点,伦敦航空轮渡交通图,38,三、当今规划特点,伦敦公共汽车交通图,39,三、当今规划特点,4、规划政策规划目标: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城市;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的城市;拥有更多财富和更加繁荣的城市;更具魅力、绿化更好的城市;浪费更少的城市;堪称模范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40,四、伦敦规划的影响,大伦敦规划吸收了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规划思想中的许多精髓,提出的方案对当时控制伦敦的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

16、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说,在这个规划中 最早地明确体现了“分区管制”的思想。在与相关法规的共同作用下,它有效地控制了伦敦无序蔓延的势头。从今天的现实发展情况看,伦敦由1951年的820万人口减少到目前的660万人口,大伦敦规划总体上是成功的.,41,四、伦敦规划的影响,所以为后来许多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东京、韩国汉城的等城市所效仿,但是在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没有成功的再现“大伦敦辉煌”。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严格的立法外,城市化的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1950年代前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明显的郊区化过程,这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产生了明显的推动力作用),而所有这些大伦敦规划方案后成功的败仗因素都没有被那些模仿城市所关注或获得充分的提供。包括中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多轮规划中也一再提建立“分散组团”、“卫星城”、“新城”等思想,却一直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42,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