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3871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2 工程概况22.1 工程总概况22.2 地形与地貌22.3 水文与地质22.3.1 水文地质条件22.3.2 工程地质状况32.4 施工难点与特点42.4.1 进出口段边坡的稳定性问题42.4.2 洞身的稳定42.4.3 隧洞整个断面做为防水结构42.4.4 施工支护结构43 隧道断面设计53.1 设计依据53.1.1 工程等级53.1.2 建筑物级别53.1.3 总干渠及隧道水利要素53.1.4 规程、规范53.2 方案选择隧道布置形式53.2.1 隧洞净空断面形式53.2.2 两种方案的比较选择64 隧道结构设计84.1 隧道衬砌设计与检算84.1

2、.1隧道主要支护参数84.2 隧道衬砌结构参数的计算84.3 隧道衬砌结构的计算94.3.1建立模型94.3.2结果分析114.3.3截面强度的检算124.3.4截面抗裂检算125 洞门的设计与检算195.1洞门尺寸的拟定:195.2 洞门检算195.2.1 耳墙墙身检算195.2.2耳墙墙底检算215.2.3端墙检算236 施工组织设计266.1 施工准备266.1.1 技术准备266.1.2 施工现场准备266.1.3 冬雨季施工准备266.2 施工工程量266.3 施工方法276.3.1 洞口工程施工276.3.2 分离式双洞级围岩(进出口和破碎带)306.3.3 分离式双洞级和级围岩3

3、26.3.4 双连洞隧洞级围岩336.3.5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336.3.6 通风与防尘346.4 结构防排水346.4.1防水措施346.4.2防水板铺设要求356.4.3排水366.5三缝处理366.5.1变形缝366.5.2施工缝366.5.3沉降缝376.5.4防水混凝土的施工376.6环境保护386.7 监控量测396.7.1施工监测的内容396.7.2 整理量测资料406.7.3 工程措施406.8安全保证措施416.8.1 安全保证体系416.8.2 安全目标416.8.3 安全生产措施416.8.4安全技术措施416.9 质量保证措施426.9.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436.9.

4、2 质量目标436.9.2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措施436.9.3 质量保证材料措施436.9.4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446.9.5 砼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456.9.6 隧洞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56.9.7 工程交接质量监督体系476.9.8 施工监测体系476.9.9 不合格品的控制486.9.10 纠正和预防措施486.9.11 质量记录486.10 节约计划486.11施工进度图(见附图)49结束语50谢辞51参考书目52附录A英文翻译53附录B附图清单7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吴庄隧洞设计与施工组织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中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特大工程担负着向北

5、京、天津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及沿线的农田灌溉等重大任务。本设计主要是针对中线工程的吴庄隧道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组织的编写。设计共包括三个部分:绪论、隧道的设计、隧道施工组织的编写。其中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工程总概况、地形地貌、水文与地质、工程的难点与特点几部分;第二部分隧道的设计包括:设计依据、方案比选、结构设计(包括隧道衬砌设计与洞门的设计与检算);第三部分隧道施工组织的编写包括:施工准备、隧道施工(包括工程量与施工方法)、场地的平面部署、结构的防排水、环境保护、监控量测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在附录中包括了隧道设计的一些相关图纸和专业英语的翻译。关键词:分离式双洞隧道 双连拱式隧道 带耳墙的端墙式洞门

6、 有限单元杆系DIVERT WATER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PROJECT OFCENTER LINE WU VILLAGETUNNEL DESIGN AND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COMPILEABSTRACTDivert water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project is the sign project of the west big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which the project of center line is a step val

7、ley the especially big project of tune water bear to the water supply of the important cities such as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along the significant tasks such as the farmland irrigation of line. Design major is aim at the project of center line Wu village tunnel design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organi

8、zation compile. Design includes 3 parts totally: Tunne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design of introduction and tunnel compile. In which, it is the first to divide into introduction to include: Project total general situation, topography landforms, hydrology and the difficulty of geology and pr

9、oject and characteristic some parts of; The design of second partial tunnels includes: Design basis and scheme than choose,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e tunnel lining build the design of design and hole door with Jian calculate ); The partially tunne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of 3th compile to includ

10、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tunnel are under construction ( include project quantit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 , the defence of structure and the plane disposition of place drai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ation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quality guarantee measure. In appendix

11、, have included the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and some related blueprints of tunnel design. Keyword: Type two-hole tunnels split Two-company push type tunnel Take the type hole door of end wall of ear wall Limited unit rod 1 绪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南北跨越几千公里;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南方多雨且易形成洪涝灾害,而北方却非常干旱,经常出

12、现旱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制定了南水北调的重大工程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中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特大工程担负着向北京。天津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及沿线的农田灌溉等重大任务。中线工程的吴庄隧洞长2475米,是整个中线工程中最长的一个隧洞,它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制约着整个中线工程。同时吴庄隧洞无论从隧道的长度,还是从隧道施工的难易程度上来说,在我国类似的工程都还很少,可以借鉴的类似工程事例不多,这对隧洞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不少困难,我们选择这个课题是为了能够尽力用所学的知识来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设计做出一点贡献。在

13、设计时,我们对隧道的形式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分离式双洞、双连拱隧洞;在经过一系列的比选之后,我们从隧道衬砌的受力,施工难易、以及隧道建成后的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最终选定了分离式双洞的设计方案。在对隧道衬砌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目前国际通用的结构计算软件ANSYS5.7进行计算,隧道洞门采用带耳墙的端墙式洞门,将洞门视为挡土结构进行检算,为了减少隧洞与总干渠相连部分的水头损失,我们在总干渠与隧洞相连部分设置了渐变段。我们希望通过对吴庄隧洞的设计,来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吴庄隧洞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2 工程概况2.1 工程总概况 南水北调工

14、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中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特大工程担负着向北京。天津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及沿线的农田灌溉等重大任务。吴庄隧道设计流量160 m3/s,加大流量为190 m3/s,洞内加大水深为5.75 m。隧道进口处总干渠设计水深为4.5m,相应加大水深为4.922m,渠底宽为27m,一级边坡1:1.25,纵向比将1:25000。隧道出口出总干设计水深为4.5m,相应加大水深为4.922m,渠底宽为28m,一级边坡1:2,纵向比将1:25000。隧道粗糙率为0.014,隧道的水头损失为0.437m。吴庄隧洞位于河北满城县西5公里的吴庄村石牛山村,交通便利,隧道穿过石牛山,通过地

15、段岩性单一,进口段有8条小断层,破碎带540cm,并伴有3条节理密集带,隧道出口处仅有一条较大的断层带及11条节理密集带。隧道位于低山丘地带,隧道最大埋深307m,进出口埋深1215m。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一般稳定在37m左右,低于隧道开挖高程20m。进出口渐变段以黏土为主,吴庄隧道穿越燧石条带白云岩,围岩分为、类,共7段,基本稳定的类围岩长462米,稳定性较差的类围岩长883米,类不稳定围岩长979米。隧道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骨料以及石料均采用来自漕河沙砾中心料场和玉山石料场。隧道建筑物由两部分组成:隧道主体工程及外围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隧道洞身与隧道洞门;外围工程包括进出口渐变段、闸门、墩头、边

16、坡防护等。吴庄隧道全长内的断面为曲墙带仰拱的断面形式,隧道采用分离双洞布置形式。为两条无压输水隧道,两隧道间距为30m。2.2 地形与地貌本区地貌单元属于太行山东部边缘低山丘陵区,隧道斜穿石牛山主峰西侧,主峰山脉走向NW348,最高高程为411.6m,隧道穿越的山脉走向NW-SE向,与轴线呈近71交角,山丘最大高程为370m,相对高差为290270m,山坡坡度为3040,隧道进出口山前坡地高程为7582m,为坎状梯田,冲沟发育,起形态发展明显首构造控制。2.3 水文与地质 2.3.1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80mm,78月份占70%,多年平均气温12.3,一月份平均

17、气温-4.1,七月份平均气温26.2。极端最低气温为-23.3,极端最高温度为41.7冻土厚度为0.55m。 隧道按地下水埋深条件分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其中第四系空隙水主要埋藏与第四系松散岩中,大都由地表径流流走。基岩裂隙水存储于岩石的空隙与裂隙中,大气降水沿上述通道运转,都为基岩中的悬挂水,其水量较小,主要首季节控制。本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对施工影响不大,汛期由于大气降水的增大,进出口段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应考虑施工排水、节理密集带处洞顶的稳定性问题。从洞口部位的机井中采取的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为重碳酸钙镁型水。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环境水腐蚀标准,地下水对混

18、凝土无腐蚀性。隧道所在的牛山山体主要为燧石条带白云岩与粗晶白云岩等,大都为可容性差的碳酸岩类,由于大气降水的长期冲刷与淋漓,使岩体表面形成小的容孔洞及溶隙,一般溶孔为210mm,溶隙为1030cm。在进出楼段的钻孔中都可以看到大部分强风化与部分弱风化岩柱及节理面上都可以见到溶蚀现象,局部强风化岩柱上溶蚀呈蜂窝状并填充有红黏土。而吴庄隧道进口穿越在弱风化岩中,其余都为微风化岩,故溶蚀现象不会对工程产生叫大的影响。2.3.2 工程地质状况吴庄隧道地质构造简单,除进出口渐变段结构外,洞身段为土岩多层结构外,洞身段均为单一结构,现分别进行说明:进口渐变段几闸室段(桩号v370+941v371+006)

19、进口渐变段及闸室长60m,为土岩多层结构。地面标高为78.5m97.8m,表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中段黄土状壤土,呈灰黄色,以轻粉质壤土为主,部分为中粉质壤土,少量为重粉质壤土。壤土中夹杂着含量不等的碎石壤土,碎石成分为燧石条带白云岩。本层底高程为71.685.8m,最大厚度为18.5m。第二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下冲击层,岩性为红黄色壤土,以中粉质壤土为主。夹有粘土、碎石土透镜体。层底高程为52.575.3m,最大厚度为22m。第三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上坡段坡残积,岩性为棕红色含碎石黏土、含黏土碎石层。碎石成分为燧石条带白云岩,本层基地高程为49.062.3m,最大厚度为14m。基岩为弱风化燧石条带白

20、云岩与粗晶白云岩夹白云质砂岩,碎屑白云岩等,强风化厚度为216m,弱风化最厚在18m以上。洞身段(桩号v371+006-v373+280)该段长22274m,山体基岩裸露为岩层单一结构。进口表层桩号v371+006 v371+590为黄土土壤,厚05.5m桩号v371+590 v371+625表层及黄土壮壤土下为含碎石黏土,厚010m,基岩含碎石黏土碎石中粗砂透镜体,出口表层为黄土壮壤土厚010m 。底部夹含碎石黏土透镜体。隧道进出口松散层以下及其它段岩石为燧石条带白云岩与粗晶白云岩夹白云质砂岩,碎屑白云岩,为厚-中厚层,岩层的产状进出口稍微有所变化,表层强风化233m,除进出口部分为弱风化岩

21、石外,其余为微风化或新鲜岩层,洞身以上岩层厚度为10370m。出口渐变段及闸室段(桩号v373+280 v371+375)出口渐变段及闸室长90m,为土岩多层结构。地面标高为69.6m90m。表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中段冲击层,岩性为黄土状壤土,为轻粉质壤土。本层底高程为63.678.3m,最大厚度为10.5m。第二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下段洪击层,岩性为红黄色壤土,以重粉质壤土为主层底高程为48.770.8m,最大厚度大于19m。第三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上段坡残积层,岩性为含碎石红黏土、碎石土,碎石含量极不均匀。本层基地高程为48.761.3m,最大厚度为10m。基岩为弱风化燧石条带白云岩,碎屑白云岩

22、,强风化厚度为1.53m,弱风化厚度为218m。2.4 施工难点与特点2.4.1 进出口段边坡的稳定性问题隧道进出口表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厚为122m,夏布基岩为强-弱-微风化燧石条带白云岩与粗晶白云岩夹白云质砂岩夹碎屑白云岩、白云质砂岩岩层的最大挖深为17m,属于岩质中高边坡。岩层与隧道中线呈59夹角,隧道进口有f1、f3断层通过,NE、NW高角度节理、节理密集带发育,它们与缓倾角岩层相交组合将掩体切割成块状,且局部节理面与层面有夹泥,因此边坡及洞脸的稳定成为隧道施工的难点。2.4.2 洞身的稳定隧道穿越的地段有断层节理密集带数条,探洞还发现小型断层断裂几层间夹泥多条,这些构造如果与层面节理面

23、组合或相互结合,不论在洞顶或边墙,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岩块,使隧道洞身的稳定成为施工的另一难点。2.4.3 隧洞整个断面做为防水结构本结构为水工隧道,因此隧道施工的防水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在隧道施工完成以后出现隧道因渗水问题而造成的损失隧道的防水十分重要,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对连接缝,沉降缝,伸缩缝进行处理时要注意。2.4.4 施工支护结构隧洞进出口为浅埋破碎带,属于不稳定围岩,施工支护结构较复杂,隧洞施工近洞较困难。3 隧道断面设计3.1 设计依据3.1.1 工程等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特大工程,担负着向北京、天津等重要城市供水和沿线农田灌溉的重大任务,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24、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的规定,和水利部水利委员会的有关设计大纲规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一等工程。3.1.2 建筑物级别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初步设计大纲对总干渠建筑物的要求吴庄隧道进口、出口渐变段、隧道洞身、闸门按一级建筑物设计。3.1.3 总干渠及隧道水利要素根据总干渠总体设计,此处设计流量为160 m3/s,加大流量为190 m3/s,洞内加大水深为5.75 m。隧道进口处总干渠设计水深为4.5m,相应加大水深为4.922m,渠底宽为27m,一级边坡1:1.25,纵向比将1:25000。隧道出口出总干设计水深为4.5m,相应加大水深为4.922m,渠底宽为28m,一级边坡1:2,纵向比将1

25、:25000。隧道粗糙率为0.014,隧道的水头损失为0.437m。3.1.4 规程、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134-84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207-823.2 方案选择隧道布置形式3.2.1 隧洞净空断面形式经过分析,按过水面积占隧洞净断面的80%计算,则每个隧洞净空断面积约为65m2。隧洞的进出口段为级不稳定围岩,围岩侧压力较大,因此考虑采用曲墙圆拱形式的断面。设计提供了两种不同隧道的布置形式:分离式双洞(如图3-1)和双联拱式(如图3-2)图3-1 分离式双洞图3-2 双联拱式3.2.2 两种方案的比较选择方

26、案一为分离式双洞,为两断面大小相等的分离式隧道,两条隧道中心线间距为30米。方案二为两侧断面大小相等的双联拱式隧道,中间隔墙厚度为1.5米。两方案的比较如表所示表3-1 两方案比较表 隧道方案分离式双洞双联拱式优点1) 两条隧道单独承受压力,单洞应力圈不叠加,隧道受力简单2) 两单洞可以独立的施工,互不干扰。3) 由于隧道断面较小,施工技术要求较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4) 每沿米的模注混凝土两较少。5) 当隧道一侧出现问题时,可以在不影响另一侧的情况下进行维修。1) 施工集中,有利于集中管理。2) 进出口段土方及圬工量较少。3) 进出口段不需经过渐变段,水头损失少。缺点1) 水流进出口都

27、要经过渐变段,导致较多的水头损失。2) 进出口段土方开挖量较大,圬工量大。3) 施工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1) 两侧隧道共同受力,受力情况复杂。2) 在进行隧道开挖时,需要先进行中导洞的开挖,修筑中隔墙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方案复杂。3) 施工断面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工艺复杂。4) 每沿米的模注混凝土两较大。5) 当隧道一侧出现问题时,需要关闭整个隧道进行维修。经过对两种不同方案的优缺点的综合比较,设计最终采用方案一:分离式双洞隧道。4 隧道结构设计4.1 隧道衬砌设计与检算4.1.1隧道主要支护参数根据工程类比及结构计算初步拟定初期支护和二次混凝土衬砌的参数。吴庄隧道进出口段均为

28、级不稳定围岩,从设计资料来看,岩体的力学性能不是很差,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所以不必考虑围岩的超前支护,如果开挖后地质条件变坏或量测到隧道拱顶下沉或地面下沉量较大,再进行超前支护在隧道设计方案中,在拱顶及边墙设置68的钢筋网,隔栅间距250250mm,设1榀/米的四边形隔栅刚架,在刚架的接头处设置锁脚锚以固定刚架隔栅刚架在开挖初喷5cm混凝土后架设,然后补喷10cm混凝土包裹刚架直至设计厚度。二次衬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模注整体式衬砌,厚度为600mm,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抗渗系数不低于0.85MP,标号为S8,抗蚀系数不低于0.8。浇注二次衬砌时要保证与初期支护的密贴不允许出现空洞,否则须进二次填充注

29、浆。模注混凝土施工顺序为先墙后拱式施工顺序。4.2 隧道衬砌结构参数的计算计算工况与荷载的拟订与计算本隧道为过水隧道,经过分析比较有水时与无水时隧道的受力变化不大,故只对两种不同的结构进行无水时的结构的计算。围岩竖直压力的计算对于级围岩,根据水工隧道设计规范建议的方法进行计算:松动介质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荷载高度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 (4.1)式中:B隧道开挖断面宽度(m) H隧道开挖断面宽度(m) f岩石坚固系数,根据围岩的类别进行取值; 岩石的内摩擦角,根据围岩的类别进行取值;实际设计所采用的荷载为:q=0.7h (4.2)式中:围岩容重(KN/m)如果隧道埋深h1小于或等于计算得出的

30、塌落拱的高度h时,为浅埋隧道,取q=h;如果隧道埋深h1大于计算得出的塌落拱的高度h时,为深埋隧道,取q=0.7h。围岩水平荷载隧道浅埋时,水平荷载按以下公式计算:在拱顶处:e1=q (4.3)在隧道仰拱地面处:e2=(q+h) (4.4)衬砌自重围岩的弹性抗力弹性抗力是围岩抵抗隧道衬砌向围岩方向变形的能力,其值根据变形条件确定,按局部变形理论计算:P=k (4.5)式中:K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KN/m)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或采用下面的公式估算:k=100k0/R (4.6)式中:R圆形隧道的开挖半径(m)对于非圆形隧道,近似取R=B/2。B为非圆形隧道的开挖宽度。k0单位岩石的抗力系数(KN

31、/m),即半径为1米的圆形隧道的抗力系数,其值一般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k0= (4.7)式中:E岩石的弹性模量(KN/m2) 岩石的泊松比4.3 隧道衬砌结构的计算4.3.1建立模型采用ANSYS5.7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进行隧道衬砌结构的分析,将隧道衬砌模拟为置于弹性地基梁上的有限单元杆系进行分析;1) 方案一:分离式单洞方案一的计算简图如图4-1所示:图4-1 分离式单洞计算简图方案一衬砌离散单元节点编号如图4-2所示:图4-2 分离式单洞计算节点编号2) 方案二:双联拱式方案二的计算简图如图4-3所示:图4-3 双联拱式计算简图方案二衬砌离散单元节点编号如图4-4所示:图4-4: 双联拱式

32、计算节点编号4.3.2结果分析1) 方案一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仰拱与边墙处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应力出现在边墙和仰拱的交接处,其次在拱腰处。2) 方案二的计算结果表明应力集中表现在两侧仰拱与边墙的交界处以及拱角与中间隔墙的交接处。这两种情况的轴力与弯距见表4-2,4-34.3.3截面强度的检算对于隧道衬砌结构按破坏阶段的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检算。计算结果见表。根据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考虑截面抗拉情况时截面的抗压和抗拉能力分别满足以下式子:抗压: KN (4.8)抗拉: KN (4.9)上式中:K抗拉、抗压安全系数;级建筑物K=2.8; N截面轴力;Ra、Rl分别为衬砌混凝土的设计抗压与抗拉强度;b、h

33、分别为衬砌混凝土结构计算的截面宽度与高度;截面抵抗距塑性系数,取1.55;e0偏心距,e0=M/N,M为截面弯距;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上述表中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应力集中处不能满足抗拉要求,需要配筋,经过计算按构造配筋即可满足要求。配筋率为0.2%,受力筋为18,沿隧道中线每米5根,衬砌厚度方向内外分两层,架立筋为10,箍筋为6,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具体见设计图纸。4.3.4截面抗裂检算根据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要求,隧道衬砌截面的抗裂满足下式:KfRfW0/(e0-W0/A0) (4.10) 式中:Kf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安全系数,对于一级结构物取1.15; Rf衬砌混凝土的抗裂设计

34、强度; A0钢筋混凝土截面的换算面积; W0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距,W0=J0/(h-x0); h截面全高; x0换算截面重心至受压边缘的距离; J0换算截面对其重心的惯性距。经过计算最危险截面的抗裂安全系数为5.3大于1.15,满足要求。截面裂缝宽度计算根据水工隧洞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截面如果满足截面抗裂要求,则截面裂缝宽度可不予以检算。图4-5 分离式双洞类围岩深埋隧道衬砌断面变形图图4-6 分离式双洞类围岩深埋隧道衬砌断面弯距图图4-7 分离式双洞围岩深埋隧道衬砌断面轴力图图4-8 双连拱隧洞围岩深埋隧道衬砌变形图图4-9 双连拱隧洞围岩深埋隧道衬砌断面轴力图图4-10 双连拱隧洞

35、围岩深埋隧道衬砌断面轴力图表4-1 方案一无水工况深埋隧道抗拉抗压系数表节点弯距轴力偏心距相对偏心距抗压能力抗压安全系数抗拉能力抗压安全系数号N.mNmNKaNKl1-130450.00-667280.000.200.3327411624.112660331.902-61473.00-663300.000.090.1542039156.3-1.7E+0724.893-19957.00-665350.000.030.0562310219.4-172701310.384-3026.80-672430.000.000.01775110111.5-12659867.535-3281.60-627500

36、.000.010.01769745112.3-12757158.136-16053.00-586340.000.030.05635901010.8-166479211.367-37357.00-548430.000.070.1148180948.8-37919016.918-59852.00-512340.000.120.1937358037.3718750414.039-70797.00-476860.000.150.2532600176.824945865.2310-65929.00-442330.000.150.2532523677.424648645.5711-49852.00-409

37、830.000.120.2036545648.9558670113.6312-26801.00-380310.000.070.12475152912.5-409434410.7713-574.39-354560.000.080.13797087122.5-122890813.861425528.00-333270.00-0.08-0.133.5E+07103.9-6846048.221548749.00-316970.00-0.15-0.26-2E+0747.5-4763656.011666910.00-306050.00-0.22-0.36-7E+0622.3-3794444.9617784

38、37.00-300780.00-0.26-0.43-5E+0616.7-3351094.461882378.00-301290.00-0.27-0.46-5E+0615.5-3237664.30361519.60-536750.000.070.01833600215.5-11757148.763760854.00-530170.00-0.11-0.19-5E+07103.4-5628964.253875739.00-527090.00-0.14-0.24-2E+0735.2-4961173.763966844.00-525930.00-0.13-0.21-3E+0756.8-5323724.0

39、54048609.00-525640.00-0.09-0.151.1E+08204.8-6281314.784129748.00-525640.00-0.06-0.091.9E+0735.5-7720615.884214729.00-525640.00-0.03-0.051.1E+0721.4-9443767.19435389.80-525540.00-0.01-0.02902564717.2-10965428.35442265.20-525320.000.00-0.01846501516.1-11590238.83455422.30-524980.00-0.01-0.02903297917.

40、2-10958188.35表4-2:方案二无水工况深埋隧道抗拉抗压系数表节点号弯距轴力偏心距相对偏心距抗压能力抗压安全系数抗拉能力抗拉安全系数NmNmNN1-3.87E+05-2.07E+060.190.3128261585.455.73E+062.762-1.88E+05-2.05E+060.090.1542271118.262.29E+0711.213-51866-2.03E+060.030.04645337012.70-2.10E+0710.35420377-2.03E+06-0.01-0.02900290517.72-1.04E+075.10539665-2.03E+06-0.02-0

41、.031006921019.86-9.12E+064.50618471-2.01E+06-0.01-0.02891891617.73-1.05E+075.217-33655-1.98E+060.020.03692419113.97-1.69E+078.518-1.09E+05-1.94E+060.060.09518769210.70-1.88E+0896.889-1.96E+05-1.88E+060.100.1739664238.421.64E+078.7110-2.75E+05-1.81E+060.150.2532135717.107.88E+064.3511-2.82E+05-1.72E+

42、060.160.2730720267.147.00E+064.0612-2.31E+05-1.62E+060.140.2433382018.238.78E+065.4113-1.41E+05-1.52E+060.090.16419490411.052.19E+0714.4414-29534-1.42E+060.020.03670521418.89-1.85E+0713.031587256-1.33E+06-0.07-0.112346999070.46-5.78E+064.34161.94E+05-1.26E+06-0.15-0.26-1.5E+0747.94-3.40E+062.69172.77E+05-1.21E+06-0.23-0.38-630144320.77-2.51E+062.07183.28E+05-1.19E+06-0.28-0.46-460407615.48-2.16E+061.82193.41E+05-1.19E+06-0.29-0.48-435937214.63-2.10E+061.7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