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4102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41 大小:1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外文翻译).doc(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伊滨区行政办公楼摘 要本工程为#市伊滨区行政办公楼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主体为五层,局部六层,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主导风向为西南,基本风压0.40KN/M,基本雪压0.35 KN/M。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这份毕业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和结构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主要包括建筑外观立面、剖面、房间布置、各节点详图、个各部位做法等方面;结构设计方面包括了结构的布置、基础设计、结构构件的配筋设计。具体包括梁板设计、楼梯间计算、

2、内力组合、框架配筋、基础设计等方面。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第4轴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进行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本设计采用扩展柱下独立基础,对独立基础进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合理可行的建筑结构方案是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框架结

3、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Building # Yibin DistrictABSTRACTThis program is for Yibin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ffice building of #, The building adopted a framework structure is a five-storey for main and six-storey for part . We set the earthquake intensity for 7 degrees , ne

4、ar earthquake, and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Class 2 category in the region . And set the leading wind direction for southwest wind . Basic wind pressure for 0.40 KN / M, and basic snow pressure 0.35KN/M. Floor roof were all us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he design and implementing

5、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aesthetic design principles.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to seriously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e and detail.This design consists of two parts, namely the constru

6、ction design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 facade、Profile, room layout, each node map, each site practices etc.;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made up of the layout of the structure, basis design,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e respects of Beam

7、and slab design、Stair calculation、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Reinforced frame、Foundation design and so forth. The framework of fourth horizontal axis seismic is designed in this solution,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yout of structure, the The most disadvantaged group or several grou

8、ps of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will be found through the con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fter the calculation of Vertical load(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force ( bending Moment, shear, axial force under the action of horizontal loads ) and t

9、he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xial force).The most secure result will be selected to calculate Reinforcement and mapping. This design takes the Extended column under as the independent basis, for which the calculation of Stress and reinforcement has been undertaken.

10、The whole structure in the design process, strictly abide by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refer to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s on all aspects of the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In short, apply security, economic, easy to us

11、e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Rational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on-site construction.KEY WORDS:Frame Structure,Seismic Design,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Calculation reinforcement 目录前言1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2工程概况:2第1章 建筑设计31.1 建筑平面设计31.1.1 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31.1.2

12、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41.2 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41.2.1 走道设计51.2.2 楼梯设计51.2.3 电梯设计51.2.4 门厅设计61.2.5 门的设计61.2.6 窗的设计71.3 建筑立面设计71.4 建筑剖面设计81.4.1 房间的剖面形状81.4.2 房间的各部分高度81.4.3 建筑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9第2章 建筑构造设计102.1 屋面设计102.1.1 屋面排水方式102.1.2 屋面排水组织102.1.3 屋面防水102.2 墙体设计102.2.1 墙身构造102.2.2 墙面装修112.3 楼地面构造122.3.1 楼层构造122.3.2 地层构造122.3.3

13、 楼地面面层122.4 门窗构造122.5 散水做法132.6 台阶做法132.7 坡道做法132.8 楼梯构造13第二部分 结构计算14基本参数:14第1章 设计基本资料151.1 初步设计资料151.2 结构选型16第2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7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172.1.1 梁柱截面尺寸初选172.1.2 结构布置192.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19第3章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213.1 屋面及楼面恒荷载计算213.1.1 屋面及楼面做法213.1.2 屋面及楼层面积223.1.3 屋面及楼面恒载223.2 屋面及楼面活荷载计算233.2.1 活荷载大小233.2.2

14、 雪荷载233.2.3 屋面及楼面活荷载233.3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233.4 墙重力荷载253.4.1 外墙重力荷载263.4.2 内墙重力荷载273.4.3 女儿墙重力荷载283.5 门、窗重力荷载283.6 重力荷载代表值30第4章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32第5章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365.1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365.2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375.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395.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405.4.1 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405.4.2 框架柱轴力42第6章 风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466.1 风荷载标准值466.2 计算框架各节

15、点上风荷载标准值466.3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476.4 第四轴柱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48第7章 竖向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547.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547.2 恒荷载计算557.2.1 BC(DE)轴间框架梁557.2.2 CD轴间框架梁557.2.3 B(E)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567.2.4 C(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577.3 框架梁端附加弯矩的计算577.4 弯矩计算587.4.1 节点弯矩分配系数587.4.2 梁固端弯矩607.4.3 弯矩分配及传递617.4.4 弯矩图637.5 梁端剪力、柱端剪力637.5.1 梁端剪力637.5.2 柱端剪力647.6 计算柱的

16、轴力65第8章 竖向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688.1 活荷载计算688.1.1 BC(DE)轴间框架梁688.2.2 CD轴间框架梁688.2.3 B(E)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698.2.4 C(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698.3 框架梁端附加弯矩的计算708.4.1 梁固端弯矩708.4.2 弯矩分配及传递718.4.3弯矩图728.5 梁端剪力、柱端剪力738.5.1 梁端剪力738.6 计算柱的轴力75第9章 框架内力组合779.1 荷载组合及配筋计算考虑情况779.2 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组合779.3 框架梁的组合779.4 框架柱的组合78第10章 框架梁、柱正、斜截面配筋计算861

17、0.1 材料8610.2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8610.3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88第11章 框架柱8911.1 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8911.2 柱截面设计8911.3 柱斜截面设计94第12章 基础设计9612.1 基础梁尺寸961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宽度修正9612.3 B柱下的基础计算9612.3.1 基础尺寸大小计算9612.3.2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9712.3.3 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9712.3.4 基础抗冲切验算9712.3.5基础受压验算9812.3.6 基础受弯计算9912.4 C柱下的基础计算10012.4.1 基础尺寸大小计算10012

18、.4.2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10012.4.3 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10112.4.4 基础抗冲切验算10112.4.5 基础受压验算10212.4.6 基础受弯计算103第13章 板配筋计算10513.1 板厚10513.2 荷载计算10513.4 截面配筋计算106第14章 楼梯计算10814.1 材料10814.2 楼梯板的计算10814.3 平台板的计算10914.4 平台梁的计算111总 结113谢 辞115参考文献116附录117外文资料翻译129前言本设计是按照#理工学院土木系2012年毕业设计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题目为“#市伊滨区行政办公楼建筑与结构设计”。内

19、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份。办公楼是公共建筑,其规范要求比较严格,能体现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很多重要的方面,选择办公楼建筑和结构设计,从而掌握办公楼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其功能关系,满足使用要求。框架结构的设计始于欧美,二十世纪厚得到了世界各地大范围的使用,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对办公楼有重要建筑结构非常适用。能满足其较大的使用面积要求。框架结构的研究,对于建筑的荷载情况,分析其受力,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然后进行内力组合,挑选出最不利的内力组合进行截面的承载力计算,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对竖向荷载

20、的计算种采用了弯矩分配法,对水平荷载采用了D值法,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计算都有应用。本结构计算选用一榀框架为计算单元,采用手算的简化计算方法,其中计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使用的弯距二次分配法,不但使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而且计算量较小,是一种不错的手算方法。本设计主要通过工程实例来强化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了解设计总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设计资料,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市某单位行政办公楼,拟建位置详见任务书。办公楼总建筑面积5064.20,总高度23.25m。结构形式为五层框架结构,局部六层,结

21、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建筑造型、建筑经济等问题,恰当确定建筑物的面积、体型、平面、立面、剖面、节点构造等,恰当确定结构选型,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整个办公楼平面体型设计为L字型,总长度为54.8m,为内廊式;底层层高为4.2m,大会议室层高4.2m,六层层高3.3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为0.75m;立面采用单个窗户,外墙面装饰采用贴瓷砖,内部吊顶。使整个办公楼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各种外部条件协调一致,体现了办公楼的特色。满足了各种物质技术条件,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保温隔热、隔

22、声性能,良好的安全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第1章 建筑设计任何一幢建筑物都是由各种不同的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组成,而表达建筑的三度空间具体由各种工程图组成,通常由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构造详图组成。一幢办公楼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综合在一起表达了建筑物的三度空间和各部分的组合联系。1.1 建筑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形条件,确定建筑物平面中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和相互关系。平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关键,建筑设计首先从平面设计开始。平面设计不仅决定了建筑的平面布局,各组成部分的面积、形状、位置等,而且还影响到建筑的立面和剖面。本办公楼设计综合考虑了建筑立面、建筑剖面、建筑技

23、术、建筑经济、建筑形象等因素,使平面设计尽善尽美。在平面设计中,结合基地环境、自然条件、建筑规模等,进行了建筑平面体型的设计、主要功能空间的设计和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考虑到地形特性、周围道路等因素,平面体型设计为L字型,为内廊式。主要功能空间设计包括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和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主要功能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如下。1.1.1 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办公室根据办公楼设计规范规定,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小于10(防火要求)。办公室面积、开间、进深应根据使用要求、家具规格、布置方式、采光要求,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模数等要求来确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

24、定办公室开间为3.9m,进深为6.0、6.6m,两个开间设一柱网。根据设计任务书面积要求,设计大办公室为两或三个开间,面积48.08、47.84、72.48、93.11、93.27;小办公室为一个开间,面积为23.23、23.15,均符合面积要求。并在办公室内设计了休息室。会议室根据任务书要求,面积在30左右,属于小型会议室。根据规范要求,会议室面积应不小于0.8/人(无会议桌)。因此确定会议室开间为7.8m,进深为6.6m,面积为48.08。面积在60左右,属于中型会议室。根据规范要求,会议室面积应不小于0.8/人(无会议桌)。因此确定会议室开间为11.7m,进深为6.6m,面积为72.48

25、。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2:1,宜有扩声、放映、多媒体、投影、灯光控制等设施,并应有隔声、吸声和外窗遮光措施;大会议室所在层数、面积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因此确定会议室开间为15.6m,进深为12.6m,面积为189.46。会客室与传达室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应设置在底层靠近主要出入口,本办公楼设计传达室在门厅旁边,朝门厅方向开窗,开间为3.9m,进深为6.6m,面积为23.23。会客室在门厅旁边,开间为7.2m,进深为6.0m,面积为23.23。1.1.2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本办公楼辅助房间主要为卫生间。卫生间根据要求,应

26、设置在即隐蔽又便于寻找的部位,距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50m,应有天然采光和通风。男女卫生间应尽量设置在一起,且上下楼层尽可能对齐,以便供水和排水。卫生间的面积、尺寸大小应根据室内卫生器具的数量、布置方式以及人体使用需要的基本尺寸来确定。卫生器具数量要求为:男卫生间每40人一具大便器,每30人一具小便器;女卫生间每20人一具大便器。每40人要求洗手器具一具。在设计中,首先根据办公室的面积大小估算出本层的人数,再根据人数多少计算出卫生器具数量。经计算得到,男、女卫生间各设四具大便器,男卫生间设四具小便器;每个卫生间均带有前室,每个前室中设有洗手盆三个。根据以上要求,卫生间设置在建筑物中部北向,卫生间

27、开间为3.9m,总进深为6.6m,其中前室进深为2.4m。1.2 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交通联系部分主要包括走道、楼梯、电梯和门厅。1.2.1 走道设计走道宽度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走道性质、空间感受以及走道侧面门的开启方向来确定。办公楼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双面布房走道净宽不小于1.8m,建筑物单面布房走道净宽不小于1.5m,故设计内廊走道轴线宽度为2.7m,净宽为2.5m。本办公楼走道解决采光的方式是在走道尽头设置玻璃门,同时利用楼梯间、门厅直接采光,不必在每个房间内墙上开设高窗。1.2.2 楼梯设计楼梯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联系构件,由于平行双跑楼梯占用面积小,流线简捷,使用方便,宜布置在单独的

28、楼梯间中,故本建筑采用平行双跑楼梯。楼梯数量应根据使用方便和防火疏散要求确定,位置应放在便于寻找、便于人流疏散的部位。本办公楼防火等级为二级,要求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不应超过40米(封闭),袋形走道房间门到楼梯间最远距离不超过22米。根据以上要求,办公楼设计了三个楼梯,满足了人流通行和防火疏散的要求。楼梯间尺寸确定:楼梯间内梯段净宽应满足防火规范,根据使用特征来考虑,一般不应少于2股人流同时通行,每股人流按照0.55+0.15m来计算;楼梯间内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每一梯段的踏步数量最多不应超过18级,最少不应少于3级,踏步适宜高宽比为0.5。故本办公楼

29、楼梯间设计开间为3.9m,进深为6.6m,符合人流通行等要求。1.2.3 电梯设计电梯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联系构件,由于人流固定和建筑是多层,故本建筑选用一部电梯。建筑规范规定: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电梯数量应根据使用方便要求确定,位置应放在便于寻找、便于人流疏散的部位。根据以上要求,办公楼设计了一部电梯,满足了人流通行的要求。根据电梯承载重和人数确定电梯大小,故本办公楼楼梯间设计开间2.4m,进深为2.5m,符合人流通行等要求。1.2.4 门厅设计门厅作为室内外过渡的空间,是建筑物的交通枢纽,起接纳人流和分配人流的作用

30、。在水平方向上,门厅与走道连接;在竖直方向上,门厅与楼梯相连,且门厅作为主要出入口,应体现出特殊的意境和形象。门厅一般应面向主干道,使人流出入方便,有明确的导向性。门厅应设置在建筑物比较明显的部位,且便于室内外交通联系。根据任务书地形情况,办公楼位于城市两条道路的交界处,故本办公楼门厅设置办公楼中心轴线处,且面向朝南的道路,便于与城市道路联系。门厅到二层以上设计为办公室,甲方可根据需要进行分隔封闭。1.2.5 门的设计1. 门的宽度门的宽度要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来确定,有单扇、双扇和多扇几种宽度形式。根据规范要求,办公室门宽不应小于1.0m,高不应小于2.0m。办公室人数较少,因此小办公室门、卫

31、生间外门均设计为宽1.0m,高2.4m的单扇门。会议室、大办公室门宽为1.5m,高2.4m的双扇门。卫生间的门为1.0m,高2.1m的单扇门。走道两头的门宽为1.8m,高2.7m。大门厅为3.6m宽的两扇推拉门、两扇旋转门。2. 门的数量门的数量根据使用人数多少和防火要求来确定。按照防火规范规定,使用人数超过50人以及使用面积超过60的房间,门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本办公楼小办公室、传达室、会客室、卫生间门的数量为一个,大办公室门的数量为两个,会议室门的数量为两个。3. 门的位置门的位置要考虑室内人流活动特点和家具布置的要求,尽量缩短室内交通路线,避免人流拥挤和便于办公布置。本办公楼门的位置均设置

32、在靠墙体一侧,距轴边为600,以便于砌墙和放置预制过梁,保证房间有较完整的空间和墙面,使人们出入方便。4. 门的开启方向本办公室为内廊式,办公室人流不多,故办公室、会议室门设计为内开门。门厅出入口处人流较大,故设计为向两侧开启的推拉门。1.2.6 窗的设计1. 窗的大小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采光要求。按照规范规定,办公室采光要求为窗地面积比为1:6,因此办公室的窗设计为3.0m宽,2.0m高,可满足采光要求。2. 窗的位置:窗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房间的照度是否均匀,应避免产生眩光。为了使室内照度均匀,窗应布置在房间或开间的中部,使得房间阴角小,而采光效率高。1.3 建筑立面设计一幢建筑物不仅要有完

33、美的平面布局,还要有美观的建筑形象,建筑形象主要由建筑造型艺术处理和立面装饰来体现。建筑体型和立面的对称性是将均衡中心均匀分配,利用两侧体型、虚实、材质和色彩变化等达到均衡。本建筑采用对称性体型,在立面上处理上采用虚实分明,主要采用色彩明快、材质光洁的高级涂料作为外立面装饰。运用立面开窗自由,体型、大小、高低、形状、线条粗细和立面点、线、面等恰当的运用对比,水平窗和窗间墙形成对比,给人舒适、和谐、完美的韵律感。本立面设计,从线条变化来看,粗线给人厚重感,细线则有精致、轻盈感。里面色彩处理恰当,建筑外型色调白黄结合,给人以洁净感。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采用全玻璃,两侧及上部采用玻璃幕墙,给人们的

34、视觉重心。在门厅处柱子采用坚硬的花岗岩,增强了整个建筑物的表现力。在立面上,线条疏密有致,给人以立体感。立面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增加了建筑表现力,打破了立面的单调感。1.4 建筑剖面设计剖面设计主要体现建筑物在竖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房间的竖向形状和比例、房间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房间采光、通风方式的选择及建筑物竖向空间的利用等。1.4.1 房间的剖面形状根据房间使用要求,房间剖面形状一般采用矩形,有利于办公布置和使用。矩形剖面具有形状规则、简单,有利于梁板布置,同时施工方便。本建筑物所有房间均采用矩形剖面,房间进深都不太大,采用侧窗采光、通风。 1.4.2 房间的各部分高度1. 房间

35、的层高和净高建筑物层高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要求、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要求来确定。根据办公楼的使用要求,净高一般不低于2.6m,因此该办公楼层高定为3.6m,除去梁高,净高为3.0m,满足了办公室净高的要求。底层由于设置有门厅、入口等,净高需要高一些才能满足空间比例等要求,故底层层高设计为4.2m。楼梯要求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净高不小于2.0米,倾斜梯段之间的净高不小于2.2米。本办公楼采用平行双跑楼梯,底层每个梯段为14个踏步,其他层每个梯段为12个踏步,每个踏步高150,满足了使用要求。2. 窗台的高度窗台的高度与使用要求和家具设备的布置有关。一般房间窗台高度与房间工作面,如书桌面高度相一致,同时

36、开窗和使用桌面不受影响。本方案中窗台距离该层楼地面的高度均为0.95m,保证了工作面的照明度,满足了使用要求。3. 室内外地面高差室内外地面高差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地面过潮而设置的。室内外高差过小,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室内外高差过大,需要回填土的量增大,不经济。另外室内外高差还要考虑建筑物性质,如纪念性建筑物,门前需要设置较多台阶来增添严肃、高大等气氛,故室内外高差需要大一些。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办公楼室内外高差设计为0.75m。1.4.3 建筑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本建筑物根据各个房间的要求,每层房间的高度基本相同,大会议室有错层,使用方便。根据建筑规模等要求设计为为五层框架结

37、构,总高度为23.25m。该办公楼以楼梯间将各层竖向排列的空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这样即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布置也比较合理,同时也比较经济。楼梯间底层休息平台下有半层高可以用作休息室、开水间、仓库等,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剖面的设计也涉及建筑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同时,应出分认识到,剖面设计、立面设计、平面设计不能截然分开的,他们是互相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第2章 建筑构造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是确保建筑物正常使用和节约造价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建筑物使用年限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屋面设计2.1.1 屋面排水方式排水方式的选择应考虑结构的形式、气候条件、建筑

38、无使用特点等因素来考虑,本建筑采用平屋面有组织外排水。2.1.2 屋面排水组织屋面适当划分排水坡、排水沟组织排水区,屋面排水坡度为2%,排水沟坡度为1%。屋面力求排水通畅简捷,雨水口排列均匀,符合要求。雨水管、雨水口设置:雨水管最大间距不超过18米,雨水管采用直径为100mm的PVC雨水管,水斗为镀锌铁皮水斗。2.1.3 屋面防水屋面防水采用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等级为2级,耐久年限为15年。2.2 墙体设计2.2.1 墙身构造由于考虑到普通粘土砖耗费大量土地,自重大,烧制过程中需消耗能源;混凝土砌块性能不稳定,易出现裂缝等因素,故本办公楼填充墙体设计为2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39、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以及防火、隔声、防水、防潮、经济等要求。墙体的构造包括勒脚、墙身防潮、窗台、门窗过梁、窗顶线和窗套等。1. 勒脚为保护墙身在建筑物四周的一段墙体,做法同外墙用白色面砖。2. 防潮层在0.060m标高处设置水平防潮层。用防水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水泥用量的3%5%的防水剂配置而成),铺设厚度为2025mm。3. 窗台为避免顺窗流下的水聚集在窗洞下部或沿窗下边与窗洞之间的缝隙向室内渗流,也为避免污染墙面应在窗洞夏布靠室外一侧设置窗台。由于外墙饰面为面砖易于冲洗的材料,可做不悬挑窗台,窗下墙的赃污可借窗上不断流下的雨水冲洗干净。4. 门窗过梁过梁是在门

40、窗洞口上设置的横梁,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与其它构件(楼层、屋顶等)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窗间墙。由于门窗洞口尺寸较大,避免有较大的震动荷载而产生不均匀沉降,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过梁宽度同墙厚,高度与砖皮数相适应取60mm的倍数,过梁伸入两侧墙壁内不少于240mm。钢筋混凝土过梁施工方便、速度快、省摸板和便于门窗动口上挑出装饰线条等优点。5. 构造柱本办公楼在楼梯间及女儿墙处设有构造柱。构造柱尺寸为200200mm。施工时,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与周围构件要有良好的连接。2.2.2 墙面装修墙面装修是墙体构造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作用是改善和提高墙的使用功能;保护墙体、延长墙体的耐久性;

41、美化建筑环境、提高艺术效果。外墙装修主要是为了保护外墙不受风、霜、雨、雪、日照等自然因素破坏,提高墙体防水、防潮、防风化、保温、隔热等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内墙装修主要是为了改善室内环境,对与厕所等有水房间,墙面装修起到了防水、防潮的作用。本工程外墙做法采用05YJ001图集外墙14。本工程内墙做法采用05YJ001图集内墙7。2.3 楼地面构造2.3.1 楼层构造楼层是多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的水平分隔构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活载和构件本身重力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墙和柱,它在水平方向上起到水平隔板和连接竖向构件的作用,保证竖向构件的稳定。本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楼(屋)

42、盖。现浇整体式楼(屋)盖整体性好,抗震性、防水性好,便于开设孔洞,可浇注成任意形状尺寸的构件。缺点是施工工序多,浪费模板,施工速度慢。2.3.2 地层构造地层是建筑物内与土壤直接或接近土壤的水平构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土壤。地层为实铺地层。基层一般为素土夯实;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为60mm,上面做面层。2.3.3 楼地面面层楼地面面层采用水磨石。水磨石地面平整光滑、整体性好、不起尘、不起砂、防水、易于保持清洁。适用于洁净度高、经常用水冲洗的场所。水磨石地面均为双层构造,用18mm厚的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再用1:1水泥砂浆固定铜质分隔条。然后用12mm厚的1:2

43、水泥石子铺面,浇水养护一周后用磨光机磨光,打蜡保护。2.4 门窗构造门和窗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围护构件。门主要是室内外和房间之间的交通联系而设定的,同时兼顾通风、采光和空间分隔。窗主要为采光、通风观望而设定的。门:门厅门、阳台门为玻璃门,卫生间为平开实木门,FM-1为防火门,电梯门为伸缩门,其余全为防盗门。窗:窗为80系列铝合金窗。卫生间窗玻璃选用磨砂玻璃,其余窗均为5mm厚平板玻璃。2.5 散水做法为防止雨水与地面水侵入基地,应在建筑物四周靠近勒脚的室内在外墙面处设置散水。散水具体做法采用05YJ001图集散1。2.6 台阶做法由于室内外有高差在门厅外要设台阶。台阶一具体做法采用05J909图

44、集台9。2.7 坡道做法由于室内外有高差在门厅外要设坡道。汽车坡道具体做法采用05J909图集坡4B。无障碍坡道具体做法详见建筑图。2.8 楼梯构造板式楼梯具有受力简单,底面平整,支模方便等优点,本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楼梯面层采用水磨石,防滑条采用铜条。栏杆采用不锈钢管栏杆,栏杆水平间距为100,扶手采用不锈钢管,栏杆高度为1.0m,顶层水平段栏杆高度为1.1m。第二部分 结构计算基本参数:1、常用材料自重:钢筋混凝土:25KN/m3 ;混凝土空心砌块(200mm):11.8KN/m3 ;水泥沙浆:20KN/m3 ;铝合金窗:0.4KN/m2;混合砂浆:17KN/m3; 防水涂料:1

45、7KN/m3 ;水磨石(30mm厚):0.65KN/m2;100mm厚膨胀珍珠岩:7KN/m3。 2、活荷载标准值:办公室/会议室:2.0KN/m2;卫生间/楼梯:2.0KN/m2;上人屋面:2.5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走道板楼梯间:2.5KN/m2;基本风压:0.4KN/m2 ;基本雪压:0.35KN/m2。3、结构计算中取:结构重要系数:r0=1.0;永久荷载分项系数:rg=1.2 或1.35 ;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rq=1.4 ;恒、活综合分项系数:r=1.3。第1章 设计基本资料1.1 初步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市伊滨区行政办公楼。2.工程概况:建筑面积5064.20m2,建筑总高为23.25m,主体大楼为五层,室内外高差为0.75m。3.温度:最热月平均28,最冷月平均-5;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为11.5。4.相对湿度:年平均345.相对风向:北风,基本风压0.40KN/m26.雨雪条件:雪荷载0.35KN/m27.年降雨量:870mm8.水文资料:经勘探未发现地下水9.地质条件:(1)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2)场地类型: 类(3)地质资料:见表11表11 地质资料编号土质名称土层深度范围(m)土层厚度(m)承载力特征值(KPa)1黄土状粉土0-0.40.41002黄土状粉质粘土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