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4143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计算书 计 算 书 第1页 共 107 页 目 录第一章 公路路线设计 9一、公路平面线型设计 9二、公路纵断面设计 19三、公路横断面设计 24第二章 公路路基设计28一、路基处理方案 28二、公路路基稳定性验算 29三、公路路基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34四、轻型挡土墙设计 38五、路基防护与排水 46第三章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48一、路面设计概述 48二、公路柔性路面设计 49三、公路刚性路面设计 54四、公路路面电算优化设计 60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66一、编制依据 66二、工程概述 66三、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要点 67四、工程施工方法概述 67五、施工平面图布

2、置 69六、逐日施工进度计划 69七、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73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5九、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76十、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76 十一、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78 十二、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78 十三、冬雨季施工及排水措施 79 十四、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80第五章 工程造价计算 86 一、工程说明 86 二、造价电算 88第 2 页 共 107 页 三五至来宾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三五至来宾三级公路施工图方案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第一步是公路路线设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第二步是公路路基设计,

3、包括:路基稳定性设计、挡土墙设计;第三步是路面设计,包括: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设计;第四步是进行桥涵形式选择与设计。 关键字:公路设计, 路面设计,施工组织,概(预)算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project design of a proper highway of Cof NingWu in plain.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discussion, grasp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design topics .The first one is a highway route design, wh

4、ich include:Flat surfac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The second is a highway roadbed design, include:Roadbed stability design、 gravity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design.The third is pavement design, include:The rigid pavement and the flexible

5、pavement.The fourth is working organizition design ,which include technical formula design ,working flow diagram design , and so on . The fifth is the budget and estimating of the design, and get the lump sum, while budget is done by CAD. At the same time, it present the reletive table and working d

6、rawing. Finally, optimize the design with the specialized software. Keywords: expressway design,pavement design,working organizition, estimating (budget) 第 3 页 共 107 页 第一章 公路路线设计 第一节 公路平面线型设计(一)三级公路几何指标的汇总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表 表1(二)主要技术指标复核汽车交通量组合(单位:辆天) 表2车辆 解放CA10B 解放CA30A交通量 代表车型 200 170中型车 中型车折算系数 1.

7、5 1.5折算交通量300 255第 4 页 共 107 页 东风EQ140 黄河JN150 黄河JN162 黄河JN360 长征XD160 交通SH141 小客车150 80 180 120 160 220 8500中型车 大型车 大型车 拖 车 大型车 中型车 小型车1.5 2.0 2.0 3.0 2.0 1.5 1225 160 360 360 320 330 8500 =10810 1交通量复核由规范,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为 1500030000辆。已知所给交通量过小,故可调整小客车为8500辆天,总量为10810辆/天,交 通量增长率r=5%,n取

8、20年远景年交通量:Nd=N0(1+r)=10810(1+5%)20-1=27316.33(辆/日)Ndmin=15000(辆/日)n-12. 指标核算a、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V21002Rmin=394m127mmax+imax1270.1+0.1故极限最小半径取400米,b、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V21002Rmin=715.820m127mmax+imax1270.1+0.1故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取700米 c、平曲线最小长度: 考虑最小行程时间:lmin=1.67V=167m d、缓和曲线最小长度:Vlmin=m83.3m100第 5 页 共 107 页 e、停车视距:V=100km/h8

9、5%=85km/hVtV2852.5852ST=+=+=151m160m 3.6254jz3.62540.31f、合成坡度:ih=iZ+ic=0.0152+0.12=0.10010% 22g、纵坡最小长度:lmin103=9V=9100=250m250m 3600h、竖曲线最小长度;V100L=83.3m85m 1.21.2(三)选线1地形综述地形条件:本路段所处地区为平原微丘区,原地面地势较低,多鱼塘,在修建公路时本着节省造价,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尽量做到道路顺畅,线形美观大方,解决当地的通行问题。气候条件:本地区为IV1 区,地基土湿度不大,不易发生翻浆和冻胀的情况。路基临界高度: 砂性土

10、 H1 = 1.11.5 H2 = 0.71.1粘性土 H1 = 2.12.5 H2 = 1.62.0粉性土 H1 = 2.42.9 H2 = 1.82.3H1:路基干燥状态临界高度H2:路基中湿状态临界高度2. 选线原则在道路设计的各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各方案的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的路线方案。(1)路线的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量的大小,片面的追求高指标。(2)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

11、路,应该注意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的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的历史文物遗址。(3)平原区选线,因地形限制不大,而线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对地物、地质的避让与超越,找出一条理想的路线来。(4)平原区农田成片,渠道纵横交错,布线应从支援农业着眼,尽量做到少占和第 6 页 共 107 页 不占高产田,从各项费用上综合考虑放线,不能片面求直占用大片良田,也不能片面强调不占某块田而使路线弯弯曲曲,造成行车条件恶化。(5)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农田灌溉,尽可能少于灌溉渠道相交把路线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渠道尾部。(6)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或村庄,应争取

12、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的作用。(7)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8)注意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如需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9)选线应重视环境的保护,注意由于道路的修筑,汽车的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 3. 线型说明左下角起点最近的十字丝坐标为(1000,1000),由此可得起点坐标为(1308.16,1348.45),交点JD1的坐标为(1698.97,2224.74),交点JD2坐标为(178

13、1.44,3427.84),终点坐标为(1392.78,4390.72)选择JD1的理由:(1)尽量避开大面积的河塘区(2)尽量避开农田,少占农田(3)尽量避免穿越密集的居民(4)为了使道路与省道自然平交选择JD2的理由:(1)避开填挖较大的河塘(2)避免多占农田 (四)公路平面线形设计1从地形图上确定公路平曲线,读出控制点坐标.16,1348.45) 起点:A(1308.97,2224.74) JD1: (1698.44,3427.84) JD2: (1781.78,4390.72) 终点:B(1392第 7 页 共 107 页 图1 路线示意图计算各直线段的长度:L1= 2 根据本地区综合

14、条件在A、B间设交点JD1和JD2的坐标、转角.97,2224.74),a1=20.12=20o7 JD1(169812 1308.16-1698.972+1348.45-2224.742=959.49m 同法可求L2=1205.92m L3=1038.36mJD2(1781.44,3427.84),a2=25.9=2554003. 平曲线要素计算:(1) 半径的选择 R1=900m,Ls=90m原因:尽量的避开房屋居住区,并且保证与省道自然平交,而且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区,符合规范关于一级公路的技术指标标准。JD1: R1=900m,Ls=100m LLsq=S-=50m 22240R24LsL

15、sp=-=0.46m 324R2384RL100b0=28.s=28.6479=3.180 R900aT1=(R+p)tg1+q=209.75m 2aE1=(R+p)sec1-R=14.52m 2pL1=(a-2b0)R+2Ls=416.14m 1803J1=2T-L1=3.36m(2) 初拟R2=900m,Ls=120m原因:应尽量避开洼地和较密集的居民区第 8 页 共 107 页 JD2: R2=90m0,Ls=120mLq=S=60m21202=0.67m p=24RL120=3.820 b0=28.s=28.6479R900pL2=(a-2b0)R+2Ls=526.83m180aT2=

16、(R+p)tg2+q=267.11m2aE2=(R+p)sec2-R=24.18m2J2=2T-L2=7.39mJD1 与JD2之间的直线段长=729.06m6V=600m 符合规范要求。 平曲线几何要素值 表3转点 JD1 JD2p q b0 R Ls T a(m) (m) () (m) (m) () (m)900 900100 12021.12 25.9050 600.46 0.673.18 3.82209.75 267.11L E J (m) (m) (m) 416.14 526.8314.52 24.183.36 7.39 4. 主点桩号计算: 起点A:K5+000JD1:K5+000

17、+L1=K5+959.49 JD2:K5+959.49+L2-J1=K7+162.05 终点B:K7+162.05+L3-J2=K8+193.02 各主点桩号计算及校核如下:JD1 : JD1 K5+959.49ZH K5+749.74 HY K5+849.74 QZ K5+957.81第 9 页 共 107 页 YH K6+65.88HZ K6+165.88J1JD1 K5+959.49 JD2: JD2 K7+162.05 ZH K6+894.94 HY K7+14.94QZ K7+158.355 YH K7+301.77HY K7+421.77 1 JD2 K7+162.05 主点桩号计

18、算结果列于表: 特征点桩号表主点 JD1 表4 JD2第 10 页 共 107 页 JDZHHYQZYHHZ K5+959.49 K5+749.74 K5+849.74 K5+957.81 K6+65.88 K6+165.88 K7+162.05 K5+894.94 K7+14.94 K7+158.355 K7+301.77 K7+421.775. 绘出线型,标注坐标,填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见第三分册。6. 计算每100米整桩号及特殊点坐标,并列于下表ZH 点K5+749.74HZ点K6+165.88由前面1计算可得K5+749.74处坐标:(1613.58,2033.16),把该点作为一个

19、新坐标下的原点(0,0)来计算缓和段上的点在这个新坐标下的坐标,再通过转换公式把新坐标下的坐标转换到原来坐标下的坐标。HY 点: R1=900m,Ls=100mL Dx=Ls Dy=s 6R1 L=Ls+R2=Ls=100m 3611L1 角度a+=a+s=65.96o+=65.98o 3b32R541x=Lcosa+b+1613.58=1654.293 1.16=2124.50y=Lsina+b+20333第 11 页 共 107 页 QZ点: 图2 特征点坐标计算图如图作交角的角平分线,并作X轴的平行线,易求得两辅助线之间的夹角a2=13.98因为E=14.52m所以 XQZ=XJD1-E

20、cosa2=1698.97-14.52cos13.98=1684.88YQZ=YJD1+Esina2=2224.74+14.52sin13.98=2228.25故QZ点坐标为(1684.88,2228.25)同理由几何知识可得HZ点和YH点坐标:HZ点坐标为(1713.31,2434.00)YH点坐标为(1706.44,2124.76)同理也可得第二缓和曲线段上特殊点的坐标:ZH点坐标为(1762.92,3158.00)HY点坐标为(1771.08,3277.72)QZ点坐标为(1757.56,3424.04)YH点坐标为(1729.10,2557.38)HZ点坐标为(1684.23,3668

21、.68)其他点坐标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第 12 页 共 107 页 逐桩坐标表 表5 第 13 页 共 107 页 第二节 纵断面设计 (一)纵坡设计原则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1、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短坡。连续上坡或下坡应避免设置反陡坡。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 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

22、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6、对连续段纵坡,如大中桥的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缓和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二)点绘纵断面地形在A3的坐标纸上点绘纵断面地形图,每20m一个点(三)确定最小填土高度本设计地形大多为鱼塘,在确定最小填土噶度时须考虑鱼塘的水位线,各鱼塘中间有塘埂,鱼塘水位线大约位于塘埂下70cm左右,且处于IV1区。中湿状态,故取最小填土高度1.5m。路面厚度为7

23、0cm。(四)拉坡设计本人拉坡时采用路基线拉坡。拉坡时各转点均在整桩号,且注意平纵配合,严格按照平包竖的原则,坡度不小于0.3%进行拉坡设计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共计四个转点。(五) 竖曲线设计1、 平纵面组合设计,即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再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或圆弧段上2、竖曲线的半径应大于标准中规定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3、相邻竖曲线的衔接应平缓自然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再来确定竖曲线半径。(六) 变坡点的选择,半径控制,竖曲线要素计算第 14 页 共 107 页 图3 纵断面路线图1、 ZD1:桩号:K5+400,高程6.10 m,i1=0.

24、4%,i2=-0.3%半径R=30000m 坡差: w=i2-i1=-0.3%-0.4%=-0.7%,为凸形 曲线长: L=Rw=300007%=210mL210=105m 切线长: T=22T21052=0.184m 外距: E=2R2300002、同法可求出ZD2的各要素为:桩号:K6+000,高程4.30m,i1=-0.3%,i2=0.3%半径R=53000m 坡差: w=i2-i1=0.3%+0.3%=6%,为凹形 曲线长: L=Rw=530006%=318mL318=159m 切线长: T=22T21592=0.2385m 外距: E=2R2590003、ZD3:桩号:K6+600,

25、高程6.10m,i1=0.3%,i2=-0.35%半径R=40000m 坡差: w=i2-i1=-0.35%-0.3%=-0.65%,为凸形 曲线长: L=Rw=400000.65%=260mL260=130m 切线长: T=22T21302=0.211m 外距: E=2R2300004、ZD4:桩号:K7+180,高程4.07m,i1=-0.35%,i2=0.3%半径R=56000m 坡差: w=i2-i1=0.3%+0.35%=-0.65%,为凹形 曲线长: L=Rw=560000.65%=364mL364=182m 切线长: T=22第 15 页 共 107 页 T21822=0.296

26、m 外距: E=2R256000 2、 计算设计高程计算 第一竖曲线:竖曲线起点桩号=K5+295竖曲线起点高程=6.10-1050.4%=5.68m 桩号K5+300处: 横距x1=5mx152竖距h1=0.000417m2R2300002切线高程=5.68+50.4%=5.70m 设计高程=5.70+0.000417=5.70m同理:计算竖曲线上各点高程同理:计算竖曲线上各点高程,结果如下表: 竖曲线上各点高程 表6竖距h=X2(m) 2R桩号 起点K5+295+300 +320 +340 +360 +380 变坡点K5+400+420 +440 +460 +480 +500 终点K5+5

27、05起点K5+841横距X (m) 0 5 25 45 65 85 105 85 65 45 25 5 0 0切线高程 (m) 5.68 5.70 5.78 5.86 5.94 6.02 6.10 6.04 5.98 5.92 5.86 5.80 5.79 4.78设计 高程 (m) 5.68 5.70 5.77 5.83 5.87 5.90 5.92 5.92 5.91 5.89 5.85 5.80 5.79 4.780 0.000417 0.0104 0.0338 0.0704 0.120 0.184 0.120 0.0704 0.0338 0.0104 0.0004170 0第 16 页

28、 共 107 页 +849.74 +860 +880 +900 +920 +940 +957.8 +960 +980 变坡点K6+000 +020 +040 +060 +65.88 +080 +100 +120 +140 终点K6+159起点K6+470+480 +500 +520 +540 +560 +580 变坡点K6+600+620 +640 +660 +680 +700 +7208.74 19 39 59 79 99 116.8 119 139 159 139 119 99 93.12 79 59 39 19 0 0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10 90 70 5

29、0 30 100.000721 0.00341 0.0143 0.0328 0.0589 0.0925 0.127 0.134 0.182 0.2385 0.182 0.134 0.0925 0.0818 0.0589 0.0328 0.0143 0.00341 0 0 0.00125 0.0113 0.0313 0.0613 0.101 0.151 0.211 0.151 0.101 0.0613 0.0313 0.0113 0.001254.75 4.72 4.66 4.60 4.54 4.48 4.43 4.42 4.36 4.30 4.36 4.42 4.48 4.50 4.54 4.

30、60 4.66 4.72 4.78 5.71 5.74 5.80 5.86 5.92 5.98 6.04 6.10 6.03 5.96 5.89 5.82 5.75 5.684.75 4.72 4.67 4.63 4.60 4.57 4.55 4.55 4.54 4.54 4.54 4.55 4.57 4.58 4.60 4.63 4.67 4.72 4.78 5.71 5.74 5.79 5.83 5.86 5.88 5.89 5.89 5.88 5.86 5.83 5.79 5.74 5.68第 17 页 共 107 页 终点K6+730起点K6+998 K7+000 +14.94 +20

31、 +40 +60 +80 +100 +120 +140 +158.355+160 变坡点K7+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01.77 +320 +340 +360 终点K7+3600 0 2 16.94 22 42 62 82 102 122 142 160.355 162 182 162 142 122 102 82 62 60.23 42 22 2 00 0 0.0000357 0.00256 0.00432 0.0158 0.0343 0.0600 0.0929 0.133 0.180 0.230 0.234 0.296 0.234 0.180

32、 0.133 0.0929 0.0600 0.0343 0.0324 0.0158 0.00432 0.0000357 5.65 4.71 4.70 4.65 4.63 4.65 4.49 4.42 4.35 4.28 4.21 4.15 4.14 4.07 4.13 4.19 4.25 4.31 4.37 4.43 4.44 4.49 4.55 4.61 4.625.65 4.71 4.70 4.65 4.63 4.58 4.52 4.48 4.44 4.41 4.39 4.38 4.37 4.37 4.36 4.37 4.38 4.40 4.43 4.46 4.47 4.51 4.55 4

33、.61 4.62 第 18 页 共 107 页 第三节 横断面设计 (一)横断面设计原则横断面设计必须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断面形式,以满足行车舒适、工程经济、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二)横断面设计说明横断面组成主要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边坡,排水设施;(1)横断面要素的确定,根据规范要求,路基宽度一般值为26.0m,中间带3.5m(包括中央分隔带2.0m和两侧路缘带0.752m),车道宽3.754m,硬路肩宽3.75m, 硬路肩路基横断面图(单位:cm)(2)路拱采用直线形式,坡度为2%,路肩坡度也为2%,路基边坡1:1.5,采用直线形;(3

34、)边沟采用梯形边沟,深度和底宽均为0.6m,边沟示意图(单位:cm)(4)一级公路超高采用绕中央分隔带内侧旋转;(5)计算横截面面积采用条分坐标,数分格结合的方法;(6)尽可能移挖作填,以减少废方和弃方,如在半填半挖路段,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再进行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 (三)超高计算(1)由于平面曲线半径均大于250m(R1=900m,R2=900m),故均不需加宽计算(2)取超高横坡度3%,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第 19 页 共 107 页 若超高缓和段长度取Lc=LS,则P1= 在bDiLc=8.755%1=10022911范围 超高示意图(单位:cm) h=B(ih+iB)外侧

35、:hc=B(iB-ih)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 第 20 页 共 107 页 超高计算值表 表7第 21 页 共 107 页 (四)绘出横断面图(标准、特殊)绘制横断面的过程中,由于本例地形多为鱼塘,各鱼塘中间为埂子,故在设计中必会推平土埂子,再行填土。在绘制横断面时,土埂子可忽略不计。 (五) 计算土石方并填写路基设计表与土石方计算表 第 22 页 共 107 页 第二章 公路路基设计 第一节 路基处理方案(一)路基结构本例多为鱼塘,故在路基横断面设计中,填土高度均大于80cm,故其结构图例如下:逐层回填至原地面抛石回填,8%的石灰土封顶中间为素土,8%石灰土封底,5%石灰土处理 图7 河塘处

36、理方案在鱼塘地面以下,应作适当处理,先抛石回填50cm,再用8%的石灰土逐层回填至原地面,地面以上部分顶层为20cm,8%的石灰土封顶,中间为素土填筑,底部为20cm,8%的石灰土封顶,如上图所示。(二)路基填土标准查规范可知,一级公路CBR,压实度的标准如下: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 表8 第 23 页 共 107 页 第二节 路基稳定性验算 (一) 直线法(砂类土)砂性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粘性差,边坡稳定性主要靠其直线法草图车辆荷载换算:对于填土表面的车辆荷载可近似地按均布荷载来考虑,并将其换算为容重与填土相同的均布土层。H=5.25m,取g=17.2KN/m3 j=35.2 C=8

37、.3KPa q h0= g附加荷载强度q按 表9q 所以h0=g=0.93mRNf+CLQcoswtgj+CL= TTQsinw 试算中点处K值:K=其中:w滑动面的倾角f摩擦系数,f=tgjL滑动面的长度 N滑动面的法向分力 T滑动面的切向分力 C滑动面上的粘结力第 24 页 共 107 页 Q滑动体的重力1Q=g135.251+0.93131=794.90KN 25.25=0.251 如图所示,tgw=5.251.5+13w=14.12o L=5.252+20.8752=21.53m Qcoswtgj+CL K=Qsinw794.90cos14.12otg35.2o+8.321.53= 7

38、94.90sin14.12o=3.73K=1.251同理点处 K=2.86 43 点处 K=4.72 4 (二)曲线法(粘性土)(1)粘性土边坡滑动面多数呈现曲面,计算图式如下:对于粘性土,取g=19.4KN/m3, 表10q 边缘处 K=5.72 所以该路基边坡稳定。 15.94=0.82m 19.4 注:中间值可有表中数值直线 q=15.94KPa , h=g=(2)用方格纸绘制路堤横断面图(3)按4.5H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由表4-1得b1=26,b2=35。据此角分别自坡脚和左顶点,作直线相交于O点,BO的延长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4)绘出三种不同位置的滑动曲线一条通过路基中线一条通

39、过路基的左边缘一条通过距左边缘1/4路基宽处(5)用直线连接可能滑弧的两端点,并作此直线的中垂线相交于滑动圆心辅助线BO于A点。A点既是该滑动曲线的中心(6)将圆弧范围土体分成810段,先由坡脚起每5m一段,最后一段可略小第 25 页 共 107 页 (7)算出滑动曲线每一分段中点与圆心竖线之间的偏角ai a sinai=i R式中xi分段中心距圆心竖线的水平距离,圆心竖线左侧为负,右侧为正R滑动曲线半径(8)每一分段的滑动圆弧线可近似取直线,将各分图简化为梯形或三角形,计算其面积Wi,其中包括荷载换算成土柱部分的面积在内(9)以路堤纵向长度1m计算出各分段的重力Gi(10)将每一段的重力Gi

40、化为两个分力:a)在滑动曲线法线方向分力:Ni=Gicosaib)在滑动曲线切线方向分力: Ti=Gisinai并分别求出此两者之和Ni和Ti(11)算出滑动曲线圆弧长L(12)计算稳定系数以1/4点处为例,采用条分法,将滑动土体分成若干土条,分条计算作用力和力矩,并采用下式计算稳定系数K值fNi+cLK= Ti式中:Ni各土条法向分力,Ni=QicosaiTi各土条切向分力,Ti=Qisinai,有正负之分ai各土条重心与圆心连接线对竖轴y的夹角,由水平间距Xi与半径xi,y轴右侧取正值,左侧取负值。 RL滑动面圆弧全长弧AD。L=Li=0.01475Ra0 R而定,ai=arctga0圆心角,a0=arcsinxax+arcsind RR圆弧1(过距左边缘1/4路基宽处) 第 26 页 共 107 页 图9 1/4路基处稳定性图边坡稳定性分析见下表 距离路基左边缘1/4时 :R=9.52m 条分法粘性土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表 表11土条号 1 2 3 4 5 6 7 8xi8.55 7.05 5.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