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4800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报告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是目前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了人、机、环境的三方面的因素,并结合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评价优点,是一种相对比较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影响事故发生因素的权重,从而构造判断矩阵,它是建立在对事故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施工重大伤害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了解整个事故的成因。利用布尔代数对事故树进行简化,做出等效图,使得影响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一目了然。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有些因素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逻辑联系,也有的因素之间还

2、存在着主次关系。在对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之后,这些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也就分门别类的浮出水面了,其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相应的知道了。经过这样的分析下来,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点也就不难看出了。传统的评价模式一般都是做出模糊、笼统的评价,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它针对安全系统中的存在各种因素做出相应精确的分析,结合了人、机械和环境三方面的因素,从而能做出有效、全面的评价。在这个方面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所不能及的,所以说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式。关键词: 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系统工程; 权重 1.我国建筑工程生产特点近年来建筑业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

3、强,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6%一6.8%之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跃居第四位,仅次于工业、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己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1)建筑产品是固定的、附着在土地上的,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土地。建筑结构、规模、功能和施工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建筑产品没有完全相同的。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现场环境(如地里条件、季节、气候等)也千差万别,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4、问题是不断变化的。(2)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流水作业,建筑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每一个工序都可以使得施工现场变化得完全不同。而随着工程的进度,施工现场可能会从地下的几十米到地上的几百米。在建筑过程中,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不断变化,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也是在变化的,而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往往滞后于施工进度。(3)建筑施工流动性大,是建筑是建筑施工的又一特点。一个工程完成以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项目。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在另一个地区,那么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地在不同的地区间流。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等,以及露

5、天作业环境不固定,高温和严寒使得作业人员体力和注意力下降,大风、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条件恶劣,夜间照明不够,都会增加危险、有害因素。(4)公司(施工企业)与项目部的分离,使得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更多地由项目部(5)建筑施工大多是露天作业,以重体力劳动的手工作业为主。建筑施工来承担,致使公司的安全措施不能在项目部得到充分的落实。(6)建筑施工过程存在多个安全责任主体,如建设、勘察、设计、监理以及施工等单位,其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较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施工单位负责,如果是施工总承包工程,安全生产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承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6、。(7)近年来,建设施工正由以工业建筑为主向民用建筑为主转变,建筑物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工现场由较为广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使得建筑施工的难度增大,危险、有害因素变化大,出现很多不安全性。(8)建筑业生产过程的低技术含量、非标准化作业,决定了作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建筑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与施工单位间的短期雇用关系,造成了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严重不足,使得施工作业人员缺少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违章作业、违章职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施工复杂又变幻不定,由于以上各种因素,因此不安全因素较多、较复杂。特别是生产高峰季节、高峰时间更易发生事故。施工过程中存在临时

7、观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偷工减料,重生产轻安全,存在侥幸心里,伤亡事故必然频繁发生。我国建筑业近年来事故呈多发性趋势。除了由于建筑本身的特点外,还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日趋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商户并存的形式,而且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房地产和市政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建筑业的发展,对安全技术、劳动力技能、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新材料、新工艺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使得工程建设速度也大大加快,施工难度不断加大

8、,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2.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现状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城镇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施工队伍不断增加,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比比皆是。但建设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筑行业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500万人到2003年已达3893万人,完成的建筑业产值突破218“.49亿元3。在建筑业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建筑队伍,建筑高潮的到来,加上安全管理和措施根不上去,导致了一个新的事故高发期。据统计:2000年建筑业发生事故846起,死亡987人2001年建筑业发生事故1004起,死亡1045

9、人2002年建筑业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建筑业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2004年建筑业发生事故 1144起,死亡 1324人2005年建筑业(包括铁道、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发生事故2288起,2607人,其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3起,死亡170人)。今年来,建筑伤亡事故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但是,从建筑业各个时期的发展可以看出,凡是社会政治稳定,安全规章制度健全,有机构、有人员,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历史阶段,伤亡事故就会下降,安全生产工作就会得到好转;反之,就会出现伤

10、亡事故上升的严峻局面。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坐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竖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标本兼治,全面改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本质安全度;完善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执法监察力度;突出重点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我国建筑工程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如2001年建筑企业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近80万个,施工面积18.8亿平方米,单位工程竣工个数超过50万个,竣工面积9.8亿平方米6。同时我国建筑业每年由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

11、,随着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死亡人数基本成下降趋势,但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虽然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整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2.1 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300项,内容包括综合类、安全卫生类、伤亡事故类、职业培训考核类、特种设备类、防护用品类及检测检验类等等。其中以

12、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与此同时,国家还制定、颁布了100余项安全卫生方面的国家法规和标准,初步构成了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体系,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无疑将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与建筑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建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等问题。2.2政府

13、监管方面建筑业安全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员素质方面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低下,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目前,全国从业人员有近4000万,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目前建筑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万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80.58%,占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总数近1/3。农民工进入建筑业不仅是完成大规模施工任务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行业整体素质低体现在:一是在这3000多万从业人员中

14、农民工比例占到80.58%,有的施工现场甚至90%都是农民工,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远远不够。据有关方面统计,农民工经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只有74万人;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仅占4.9%;三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素质低,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2.3 安全技术方面建筑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近年来,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增多,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出现,都使施工难度、危险性加增大。如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奥运会场馆工程等,安全技术堕待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方

15、面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重要放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及投资主体趋多元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另外建筑工程投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建设工程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政府是投资主体,随着改革的深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房地产和市政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各类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大量增加,企业总量、就业人力、各类运输工具等以及农民工和非法劳工大量地增加,其间由于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且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强调施工进度,轻视安全生产,蛮干、

16、乱干、强工期、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普遍。各方从业人员过分注意自身经济利益,忽视自身的安全,致使在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出现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和违反劳动纪律事件处罚不加之当前各级机构改革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致使安全生产监管力量更加薄弱。2. 4 安全教育方面高等教育中与建筑安全有关的技术教育和安全系统工程专业科学内容很少,建筑业的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较差,公人受到的安全培训更为有限。2.5 个人安全防护建筑业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配备严重不足。几乎没有任何工地安全鞋、安全镜

17、和耳塞等安全防护用品。建筑安全危险预测和评估预防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是实现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目前缺乏对建筑安全危险的预测和评估机制。“诚信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设按照市场经济客观概率,运用市场信誉杠杆,简历发育的保险市场,是市场经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建筑业的“诚信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设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安全生产信誉与市场准入出现脱节,意外伤害保险开展缓慢,已纳入保险的工程项目比较低,不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艰涩和系统的安全

18、形式非常严峻。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工得不到即使的应有的安全培训。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商企业为了拿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

19、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用,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空间利润。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向,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全生产措施的投入。2.6 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

20、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本文的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水电、设备、材料、人员等都是考察的范围。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是在一个层面上做出泛泛的评价。层次分析法安综合评价是在针对具体的施工事故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事故发生的根原因,根据成因的不同,而赋予了各个评价因素相对的权重。并且对各个因素逐级归类,从而做出了分级综合评价,达到了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现有的资料整理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大伤害事故。利用系统工程中事故树分析的理论对重大施工事故进行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的分析,从而了解工程施工中

21、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控制要点。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事故发生有主要影响的因素做出相对重要性(权重)计算。利用矩阵原理的基本理论对事故成因两个方面进行逐级综合。这两个方面是:评价因素的权重和因素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3. 建筑安全系统工程建筑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建筑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评价并控制建筑工程系统中所存在的风险,使建筑工程系统的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建筑安全系统工程是专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功能的科学技术。其主要技术手段有建筑系统安全分析、建筑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与事故

22、控制。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的角度对建筑工程系统中的危险因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通常包括内容:(l)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有法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互关系查和分析。(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析。(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因素的措进行分析。(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查和分析。(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析。(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节调查和分析。目前,系统

23、安全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可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安全分析过这些方法可以按实行分析过程的相对时间进行分类,也可按分析的对象、进行分类。按数理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按逻辑方法,可为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系统安全分析,在建筑施工方面,常用在以下的方面:(l)较复杂的深基础和较高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制定施工方案中,确定安全防护系统,应进行技术论证,对系统内安全设施功能、费用全评价。(2)设计重要安全设施时,应进行安全评价。(3)重大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可用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进全面协调,使其各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过程相互配合,安全作业并保证工。(4)复杂的立体交叉的空间作业、吊装作业,应

24、运用系统安全的分析方进行评价,指导处理好各种关系。(5)在各企业制订系统安全规划时,要全面分析本企业以往的情况、的条件和将来的发展。分析研究企业的外部状况、国内的科学技术发展等条运用系统安全的方法寻求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可能做到的各种方案,然后再优化。要提高建筑工程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是预先发现建筑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全面掌握其基本特点,明对建筑工程系统安全性影响的程度。只有这样,才可能抓住建筑工程系统能存在的主要危险,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改善建筑工程系统安全状况里所强调的“预先”是指:无论建筑工程系统生命过程处于哪个阶段,都该阶段开始之前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发

25、现并掌握系统的危险因素。这就筑工程系统安全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危险是指某种可产生和释放能量的物质或不安全因素所潜在的一种状也可以说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是指存在于生产系统中的、并能产生和释放能量的各种物质,定的触发条件下,足以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和财产损失的潜在的各种全因素。按危险源的生产条件可分为:人为危险源和固有危险源。人为危险源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诱发的一种危险状态,人为危险源可以通过提高人全素质来加以控制;固有危险源则是之其本身蕴含危险的各种物质,固有源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按危险源在导致事故发生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

26、损失方面所起的不同可分为:一类危险源和二类危险源。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系统中固有存在的,可能发生以外释放和逸散量或危险物质。包括:(1)能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能是人体或物质具有较高势能的装设备、场所;(2)能生产、加工、存储各种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3)一旦失控可能发生巨大能量和发生能量积聚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场所;(4)人体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5)各种能量载体以及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等。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分析是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系统存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生产系统中约束,限制能

27、量释放和逸散的措施失受到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二类危险源又包括人、物、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如人为失误、设备处于故障状态和环境不良等。对于一个安全系统,要对其系统危险实施有效的控制,首先必须掌握的有关系统危险状况信息,否则其控制管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系危险辨识为全面发掘系统危险状况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危险辨识,对性的运用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对系统中潜在危险的构成要素、危险特征、发条件、缺陷危险状况等进行系统发掘,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系统危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系统危险辨识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础,是对系统危。近几年来,国际上开发出了许多用于系统危险辨识的方每一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不同危险特征的分

28、析对象。因此,在具体开展危识时,应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系统危险辨识方法31。进行危险辨识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问题:全面分析主要事故模式(潜险因素、触发条件及后果等):系统了解各评价单元固有危险状况信息,包质安全化状况及设备、设施、工艺缺陷等;确定各危险因素被触发造成事故险严重度,并估计其发生频度;确定各评价单元的管理级别。常用危险辨识有:预先危险性分析(PF工A);危险度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及严重度分析(FMECA);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是典型的逻辑分析法之一,它能对系统的危险性予以辨识价,并按照故障事件的逆过程,以演绎的方法探讨其直接和间接原因,

29、研各事件间的逻辑关系,把研究结果制成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生产使用中和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以便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对事故进效控制。为了深入分析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几种重大危险的影响因素及其组系,本文特别对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几种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为系险辨识及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当然事故树分析不是必须和唯事故分析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发掘是危险辨识的重点和主要工作内容,目的于全面掌握各种事故发生模式,本质安全化水平,设各、设施、工艺缺陷,业环境缺陷,危险暴露程度等。实际操作中综合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和有关人员询问等方法,然后结合FTA结果以及国内外有关事故案例,较全而地掘

30、出各种事故模式,并逐个登记在设计好的危险辨识登记表上。4. 建筑工程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安全评价。通过分析了解系统中的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所在,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等,这些都是评的依据。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握系的事故风险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准以下。目前建筑施工企安全评价是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评价。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分析技术

31、或建筑工程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出现建筑工程系安全分析和建筑工程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决策。最大特点是从建筑工程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有序性出发,对建筑工程系统实施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实现对建筑工程系统的安全目标控制。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应用特点。为了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提高其实用性,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建筑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特点:(l)系统性无论是建筑系统安全分析,还是建筑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应用都表现了系统性的特点,它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系统的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特性,始终追求系统总体目标的满意解或可

32、接受解。(2)预测性建筑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技术与评价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都是为了预测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水平。他是通过这些预来掌握系统安全状况如何,风险能否接受,以便决定是否应当采取措施,控制系统风险。所以建筑安全系统工程也可称作是简直系统的事故预测技术。(3)层序性建筑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是按照建筑系统的时空两个跨度有序开展管理规范的执行,一般是按照建筑系统过程有序进行,而且贯彻到建筑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简直安全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动态过程”研究特点。(4)择优性择优性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系统风险控制方案的综合与比较,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在选取控制风险的安全措

33、施方面,一般按下列优先顺序选取方案:设计上消除一设计上降低提供安全装置一提供报警装置一提供专门规程。因此,冗余设计、安全连锁,有一定可靠保证的安全系数,使建筑安全系统工程经常采用的设计思想。(5)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前面述及建筑安全系统工程是自然(技术)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的追求目标(特别是生产领域)是本质安全。但是,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对于一时做不到的本质安全的技术系统,则必须用安全管理来补偿。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安全问题还必须把技术与管理通过系统工程得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建立施工安全评价指

34、标体系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衡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水平的指标或标准组成,是用于安全评价的安全因素的集合。安全评价体系是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该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如表(1)所示。4.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ehierare hyproe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于197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决策方法,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通过两两比较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通过综合判断以决定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顺序。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于完全用定量来分析复杂问题的

35、手段。层次分析法应用领域比较广阔,可以分析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中的问题。而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更复杂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层次已经不能表明高低了,这是因为某一层次即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层次,同时又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其它层次所影响。4.1.1建立梯阶层次结构针对复杂的目标问题,分解为基本的属性单位评价元素(即评价因素),再把这些元素根据不同的属性分成若干组,以形成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又受到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即形成一个梯阶层次。最上的层次一般是复杂问题的分析目标;中间层是评价元素层、子评价元素层;最下面是基本评价元

36、素。如表(1)所示。表(1) 阶梯层次结构示意图目标层 评价目标指标层指标元素1指标元素2.指标元素n子指标层子指标元素1子指标元素2.子指标元素n基本指标层基本指标元素1基本指标元素2.基本指标元素n4.1.2构造判断矩阵:建立梯阶层次结构以后,上下层评价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即被确定,假设上一层的元素叽对下一层次元素叽十,有支配关系,则目标即是在准则凡下按相当重要性对U。,的元素赋予相应的权重。针对准则凡,2个元素以、U、的重要性赋值,采用1一9的标度方法进行,如表(2)所示。表(2) 判断矩阵比例标度及含义标度值含义1表示指标Ui与Uj相比,Ui比Uj同等重要3表示指标Ui与Uj相比,Ui比

37、Uj稍微重要5表示指标Ui与Uj相比,Ui比Uj明显重要7表示指标Ui与Uj相比,Ui比Uj强烈重要9表示指标Ui与Uj相比,Ui比Uj极端重要2,4,6,8表示成对事物的差别介于两者之间,可取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表示指标Ui与Uj重要性之比为Aij,那么指标Ui与Uj重要性之比为1/Aij一般对于n个因素来说,根据上表对每个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后,就可得到两两判断矩阵,有如下性质:(1)Aij0;(2)Aij =1/Aji;(3)Aii=1;权向量计算根据判断矩阵用最大特征值根法计算权向量T和最大特征根,其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判断矩阵A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i=1.2.n)( 2 )计算M

38、i的n次方根(i=1.2.n)(3)对标准化(归一处理)(i=1,2.n)(4)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5) 一致性检验(a)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tly index)其中,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n为A的阶数,它是衡量不一致程度的数量标准。 (b)计算判断矩阵A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 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如表(3)所示表(3)RI值n123456789RI000.580.941.121.241.321.141.45当n9时,一般的方法是:对固定的n,随机构造正互反矩,其中是从1,2,.9, 1/2, 1/3, .1/9中随机抽

39、取,这样的是最不一致的,计算500次上述随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的平均值,则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当CI0.10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否则,就必须重新进行两两比较以调整判断矩阵中的元素,直至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6)这时从判断矩阵中计算出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经标准化后,才可以作为层次分析的排序权值T。4.2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有了权重,现在只要把各个部分的评价等级(或分数)与权重合成即可得到最终的评价目标的结果(1) 因素集U分成几个子集,记为 设第i个子集则 (2) 对于每个按单级综合评价,设指标权重分配为,的评价矩阵为,

40、则得到 (i=1,2.p)(3)把 中的综合评价看做是U中P个单因素评价,又设新的权重分配为T,那么总的评价矩阵为:则经过合成运算得到二级综合评价结果 它即是的综合评价结果,也是U中所有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参考文献1冯肇瑞,催国璋.安全系统工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2肖辞源.工程模糊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朱建军.建筑安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合肥市建筑业管理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2006.5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人事教育司.安全员专业与务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吕方全.安全员一本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北京:煤炭一业出版社,2005.8田元福,李惠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9田元福,李惠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