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9128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集团传输与基础设施培训(1).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发展规划培训教材之七,基础网络和设施规划2004年4月,演讲人介绍,陈 辉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传输与接入网络研究部副主任010-,主要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网络规划体系结构,移动电话用户社会总数预测,移动电话用户数预测(分地区),固定数据用户数分地区预测(分窄带和宽带),移动数据用户数预测,(分地区和宽、窄带),移动话音业务电路需求,固定数据用户社会总数预测,移动数据业务电路需求矩阵,固定数据业务电路需求矩阵,传输网的总带宽需求,传输网规划,交换、智能、信令网规划,CMNET,网络规划

2、,网络和业务支撑网规划,无线网规划,总的网络投资估算,移动智能网用户预测,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内容(一),省内长途传输网发展现状分析(包括现状描述和存在问题分析)省内长途传输网现状描述省内长途传输网存在问题分析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各种业务带宽需求预测与分析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各种业务需求预测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各种业务带宽需求预测省内长途传输网带宽需求分析,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内容(二),省内长途传输网建设方案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发展策略(包括技术选择)省内长途传输网中传输节点的设置省内长途传输网网络组织方案及容量均衡优化(包括光层和电层两个层面以及网络生存性方案)省内长途传输网光网络结构省内长途传输网建设方案比

3、较分析与推荐规划期内省内长途传输网建设项目安排与投资估算,城域传输网规划内容(一),城域传输网发展现状分析(包括现状描述和存在问题分析)城域传输网各种业务带宽需求预测与分析城域传输网的分层结构城域传输网各种业务需求预测(不同层次网络中业务需求要分别预测)城域传输网中各种业务带宽需求预测(不同层次网络中的业务带宽需求要分别预测)城域传输网中带宽需求分析,城域传输网规划内容(二),城域传输网建设方案城域传输网发展策略(不同层次网络的发展战略要分别阐述)城域传输网核心层网络规划(包括节点设置、技术选择、网络结构优化、保护方式和与省网衔接)城域传输网汇聚层网络规划(包括节点设置、技术选择、网络结构优化

4、、保护方式和与其它层衔接)城域传输网接入层网络规划(包括节点设置、技术选择、网络结构优化、保护方式和与汇聚层衔接)与其他运营商互联互通传输解决方案规划期内城域传输网建设项目安排与投资估算,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内容(一),物理光缆网规划物理光缆网现状分析光缆网建设原则(包括光纤光缆的选型,城域网的光缆网建设还需要分层阐述)物理光缆网建设方案(城域网的光缆网建设方案还应分层给出)管道规划管道资源现状分析管道建设原则管道建设方案,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内容(二),局房规划局房现状分析局房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局房建设方案(包括需要建设局房地点、数量、规模和面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与投资估算,主要内容,规划

5、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规划流程,规划人员凭经验手工完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规划人员凭经验手工完成,规划流程中的重要部分,现状调查分析结果现状调查、分析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规划的质量网络节点设置及网络结构的确定网络安全可靠性直接体现在网络结构的组织上网络容量配置的确定网络容量的配置直接影响网络的利用率和可扩展性物理网络的建设管道与光缆网络的建设对传输网结构和投资的影响巨大,主要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省

6、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应解决的重点问题(一),对省内长途传输网发展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省内长途传输网是否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几年业务发展对长途电路的需求,大约能满足几年省内长途传输网网络结构、电路组织调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何优点和缺陷规划期内各种业务发展对省内长途传输网的带宽需求是多少,有何特点?规划内省内长途传输网所需承载的各种业务发展情况规划期内各种业务对省内长途传输网的带宽需求情况、业务模型和流量、流向特点,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应解决的重点问题(二),确定规划期内省内长途传输网应采用什么建设方案?规划期内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发展应采用什么策略(包括技术选择策略)规划期内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发展应采用什么样的网络

7、建设方案(包括节点设置、光缆网与传输网网络结构、传输网中容量优化配置方案、网络保护恢复方式和生存行策略等)在规划期内如何分批、分期的实现上面所确定的网络建设方案,每年的 建设需要多少投资?,城域传输网规划应解决的重点问题(一),对城域传输网发展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城域传输网是否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几年业务发展对城域传输电路的需求,能满足几年城域传输网各个层面的网络结构、电路组织调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何优点和缺陷规划期内城域各种业务发展对城域传输网的带宽需求是多少,有何特点?规划期内城域传输网各个层面网络所需承载的各种业务发展情况规划期内城域传输网各个层面业务对网络的带宽需求情况、业务模型和流量、流向特

8、点,城域传输网规划应解决的重点问题(二),确定规划期内城域传输网应采用什么建设方案?(分层的方案)规划期内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发展应采用什么策略(包括技术选择策略)规划期内省内长途传输网中发展应采用什么样的网络建设方案(包括节点设置、光缆网与传输网网络结构、传输网中容量优化配置方案、网络保护恢复方式和生存行策略等)在规划期内如何分批、分期的实现上面所确定的城域网建设方案,每年的建设需要多少投资?,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应解决的重点问题,对基础设施资源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规 划期内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现有基础设施资源是否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需求,大约能满足几年现有基础设施资源有何优点和缺

9、陷(如管道的路由、管孔数量,光缆网的结构、各条光缆的路由、芯数,现有局房的数量、位置和面积等)根据传输网和其它网络的规划结果确定规划期内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包括管道建设规模、各条管道的路由管孔数,光缆建设规模、各条光缆的路由、芯数,局房的建设总规模、各局房的建设地点和面积等)在规划期内如何分批、分期实现上面所确定的各种基础 资源建设方案,各种基础设施资源每年的建设各需要多少 投资?,传输网规划应关注的问题,未来传输技术发展趋势未来网络技术发展趋势3G业务开展后对传输网规划带来的影响,未来传输技术发展趋势,下一代SDH技术的发展 单波长传输速率 WDM技术的发展 OADM和OXC等节点设备技术

10、光交换技术ASON技术,未来传输网络发展趋势,WDM技术的应用正在从点到点应用向全光网的方向演进 ASON将成为光网络发展的未来目标 近期可能先在电层实现ASON功能,ASTN/ASON网络总体结构,ASON的长处,控制面的引入带来以下好处:迅速实现业务的提供,允许网络资源动态分配到路由,支持按需带宽的应用;容易管理,业务提供者无需为新的传输技术系统的配置管理而开发维护操作支持系统软件;具有扩展的信令能力,增加了补充业务;在故障时可实现快速的保护与恢复,比通常的传送网节省空余容量与资源,不仅适于环型也适于网状网拓扑;控制面的协议相对管理面协议有更丰富的原语组,可用于各种传输技术,ASTN/AS

11、ON标准化状态,G.908/Y.1301 ASTN要求G.8080/Y.1304 ASON体系G.7710/Y.1701(G.cemr)通用设备管理功能要求 G.7712/Y.1703(G.dcn)数据通信网的体系结构与规范 G.7713/Y.1704(G.dcm)分布式呼叫和连接管理 G.7714/Y.1705(G.disc)通用自动发现技术 G.7715/Y.1706(G.rtg)(2002.5)ASTN选路G.7717/Y.1708(G.cac)(2002.5)ASTN连接管理控制G.7716/Y.1707(G.lcs)(2002.5)ASTN链路连接状态,ASON的问题,ASTN/AS

12、ON目前仅有关于体系要求的标准,其他方面的标准还不成熟存在多厂家的互通性问题OADM/OXC尚未大量商用ASTN/ASON的经济性还需要实践证明,3G业务开展后对传输网规划带来的影响,3G业务开始时对基站所传输的压力不大,每基站约最多34个E1即可。随着数据业务量的增加,3G对基站传输会带来很大影响,每一个基站会出现十几个E1的电路需求。届时将会对整个城域传输网络结构产生影响规划期内应对上数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中国移动传输网分层结构,城域传送网,移动省内长途传输

13、网定义,移动省内长途传输网是指利用以光纤传输和微波为主的各种有线、无线传输技术在某省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为本省各移动本地网之间的各种业务提供传输电路的传送网络实体移动省内长途传输网应覆盖省内的所有城市,主要负责为省内各主要城市之间提供传输电路,连接各省内本地传送网,是省内各移动本地网之间的移动话音、IP、基础数据、多媒体数据等业务的综合信息高速公路,是以WDM设备和新型SDH传输设备为主的新一代光传输网络。省内骨干传送网。省内电路的提供以2Mb/s为基本单位,并提供STM1和STM4/VC44c速率等级的电路,建设WDM的省内骨干传送网也可以提供波长通道,省内长途传输网与省际网的衔接,各省的出省业

14、务需要省际传输网络的传送,所以省内传输网络的建设要考虑省际干线的建设情况。省际网络建设的目的是为各省间的省际业务提供传输通道,所以省际干线在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规模容量还是省际干线的路由都需要结合省内的实际情况。省内骨干传送网。省内电路的提供以2Mb/s为基本单位,并提供STM1和STM4/VC44c速率等级的电路,建设WDM的省内骨干传送网也可以提供波长通道。为了保证省内骨干传送网到省际骨干传送网和本地传送网到省内骨干传送网连接的可靠性,省内骨干传送网和省际骨干传送网之间原则上要求有两个连接点。在条件不具备时,可以暂时只连接到一个省际骨干传送网节点。,移动省内长途传输网建设原则(一),坚持统

15、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做好传送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在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网络分层建设,根据业务需要分别建设DWDM光传输层和SDH电传输层。坚持合作竞争的的战略。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物理光缆网应采用以租为主,“租、购、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而由传输设备组成的传输网则应已自建为主。有步骤、分地区的进行网络建设,同时应密切跟踪传输网络技术的发展动向,及时进行网络建设的调整。坚持高起点战略,积极采用先进同时又较为成熟的技术。在组网时,网络的拓扑结构应考虑满足5-10年的需求,光缆路由应充分考虑与拓扑结构的结合,移动省内长途传输网建设原则(二),坚持网络高生存性的原则

16、。在网络规划和建设时,充分考虑各种人为及自然灾害等不安全因素,通过路由保护、光纤保护和设备保护等多种手段,保证传送网的安全可靠性。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光传送网建设的同时,综合考虑安排传输机房、电源、同步网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综合通信能力。坚持传送网管系统和传送网同步建设的原则。加强网管建设,实现网络的集中统一管理、智能化的端到端的电路调度和有效的网络恢复保护。,移动省内长途传输网技术策略(一),采用光缆传输方式进行网络的建设,辅以其他传输手段。网络拓扑结构以环形为主,根据网络节点的数目和地域分布,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环网,环网之间采用支路口或综合传输设备连接。在环网生存性策略上,可以根据

17、业务分布模式的不同而采取通道保护或复用段保护,当以汇聚型业务为主时,宜采用通道保护环方式;当以均匀分布型业务为主时,宜采用复用段保护环。应尽量选择互通业务量大的节点作为多个环网的公共节点,两个相邻环网之间要求有两个互通点。省内骨干传送网与省际骨干传送网的衔接点处可以设置交叉连接设备。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拓展,移动传输网不仅仅限于传输传统的移动电话业务,还应为将来的移动数据业务、移动宽带业务提供传输平台,在考虑设备容量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近几年业务发展的需求,为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移动省内长途传输网技术策略(二),为保证传送网各层面之间的可靠连接,省内骨干传送网和省际骨干传送网之间原则上要求有

18、两个衔接节点。同时,本地传送网和省内骨干传送网之间应设置一至两个衔接点。由于数据业务具有带宽需求大,端口有155Mb/s甚至有2.5Gb/s的需求,因此新建传输系统时要根据业务的需求量和业务可靠性的要求考虑是否有必要采用DWDM系统和10Gb/s的高速传输系统,并根据业务分布模式选择相应的保护方式。如需要新建DWDM平台,则应选择完全开放式结构,以便于各厂家设备的互通,组织端到端的通道。,省内长途传输网的分层组织结构,省内长途传输网的分层组织结构,SDH层 SDH层将作为主要的业务承载层和传输通道组织调度层。SDH层组织2.5Gb/s以下速率等级的传输通道并通过环网组织结构等为承载业务提供相应

19、的安全保障。SDH层扩容升级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DWDM系统,一种是基于光纤,因此它的服务层对应于DWDM层和光纤层。DWDM层 DWDM系统主要是点到点的应用,通过提供相应的波长来满足SDH层组网的需求。未来有可能先过渡到使用OADM组网,在向OTN过渡。光纤层 光纤层向DWDM层、SDH层提供相应的光纤资源供组网使用。该层将有效地配合长途传送网的组织与建设。,主要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目 录,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

20、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定义及其承载的业务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的总体流程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的针对性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的总体原则,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定义移动城域传输网是指利用以光纤传输和微波为主的各种有线、无线传输技术在移动城域网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为移动城域网中各种业务提供传输电路的传送网络实体移动城域传输网是移动话音、IP、基础数据、多媒体数据等业务的综合信息高速公路,是以WDM设备和新型SDH传输设备为主的新一代光传输网络。需要注意移动城域传输网和移动城域城域网的结合关系,因为移动城域城域

21、网一般既有和城域传输网重叠部分(利用传输承载),又有和移动城域传输网分离部分(光纤直驱),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承载的主要业务以2G、3G网为主要承载网络的移动话音业务以CMNET为主要承载网络的各种固定数据业务以GPRS、3G网络和CMNET为主要承载网络的移动数据业务同步、信令和网管等支撑网所需电路企业内部信息化所需的传输电路,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容量考虑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承载的主要业务以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业务占用传输电路的因素,这些因素将影响到传输容量带宽的预测。基站上连汇聚到A骨干节点,占用AB之间的骨干容量到B节点落地情况存在交换机搬迁情况,接

22、入网建设相对滞后,对骨干容量的占用省二干调配电路时对骨干容量的占用,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层面移动城域传输网一般均分为骨干、汇聚、接入三层。特殊小地市可将骨干、汇聚层合并。故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层面也可大致分为三层,骨干层面规划、汇聚层面规划、接入层面规划。各层面规划重点、安全性考虑、组网结构均有差异,工作量侧重点也不同。故移动城域传输网具体规划工作需要针对规划层面的约定进行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流程,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的针对性由于各地存在经济差异性、地理分布的差异性,从而引起通信需求的差异性、用户数量的差异性,进而引起基站数量的差异性、接入环分布

23、的差异性。总体上引起传输网网络结构的差异性,网络容量的差异性。故城域传输网针对性较强,须结合当地业务网元分布、基站分布、地理分布等实际情况综合进行分析,从而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规划期较长,受政策制订、市场竞争环境等一些不可预见性影响,故整体规划呈现出“近细远粗”的形态,对规划期当年的规划一般较为细致。,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的总体原则传输网是通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为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而造成工程建设中的浪费,传输网的建设要超前于业务的发展,并充分考虑到网络的灵活性和业务的扩展性。传输方式以光缆传输为主,其他传输方式为辅;对于地理原因限制接入的基站,宜采用微波等其他无

24、线传输手段光缆网络结构及传输网络结构尽量成环,传输自愈环路上的光缆尽量避免在同一路段上并行,利用环保护功能提高传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传输网络坚持分层建设的原则;将城域传输网划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来组织,以确定清晰的传输网络结构;汇聚层可根据业务网络规模适时建设选取地理位置适中的传输汇聚层节点,以利于光缆线路网的组织。根据基站分布、交换局所归属位置考虑汇聚层、接入层的组网设计市内光缆尽量在管道内敷设,郊区及农村地区的光缆尽量采用直埋方式,在特殊地理环境地区可少量采用架空光缆市内管道光缆敷设芯数应综合考虑基站传输与数据接入所需光缆芯数,同一路由一次敷设的光缆芯数至少应满足五年中长期业务需求,目

25、录,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各业务网络现状GSM网各交换节点现状各固定数据网业务节点现状各移动数据网业务节点现状物理网络现状现有物理管道、光缆路由的建设各条管道、光缆的路由、长度和管孔数、光缆芯数各条光缆使用情况,还有几芯可用传输设备组网现状各传输节点的位置现有WDM和SDH传输设备组网图各子结构的线路速率和各复用段、再生段的长度,各子结构的通路组织状况其它传输手段组网现状,目录,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移动城

26、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GSM话音网业务需求矩阵业务需求颗粒为2M主要来自交换网规划方案的电路配置计算结果城域网业务需求矩阵业务需求颗粒为2M、155M、FE和GE固定数据业务网络电路配置计算结果移动数据业务业务网络电路配置计算结果其它业务需求矩阵(一般采用总量打比例方式)支撑网电路需求企业内部信息化电路需求同步、信令、网管电路需求电路出租业务需求其他特殊情况占用电路结合传输网网络结构得出传输节点间的电路需求,目录,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

27、务需求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组网原则移动城域传输网各层规划总体原则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核心层规划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汇聚层规划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接入层规划相关问题的说明,移动城域传输网组网原则,与宽带城域网相对应,基本分核心、汇聚和接入三层规划时应兼顾话音与数据业务对传输电路的需求组网采用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混合传输的组网方式组网时应考虑3G基站传输问题主要技术为WDM、SDH/MSTP、PDH和无线传输速率接口为:2M、155M、FE和GE保护方式采用复用段保护或通道保护(一般集中型采用通道保护

28、),移动城域传输网分层组织结构,核心层,接入层,汇聚层,汇聚层光环,接入层光环,核心层光环,移动城域传输网分层结构图,汇聚层光环,接入层光环,接入层星型结构,接入层链型结构,移动城域传输网各层规划总体原则,核心层由移动交换局、关口局及数据中心节点等所在局所组成负责与省内干线传输网的连接,提供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输能力对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核心层传输设备组网按环型系统考虑,物理路由必须杜绝假环和压扁环。建议采用复用段保护方式。,移动城域传输网各层规划总体原则,汇聚层汇聚节点主要由基站接入汇聚节点和数据汇聚点组成汇聚层负责一定区域内业务的汇聚和疏导,要求提供强大的业务汇聚能力(

29、针对数据业务量较大地方可采用MSTP设备)汇聚层网络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原则上不直接进行业务接入汇聚层传输原则上按环型系统考虑,也可适当采用其他结构建议采用通道保护方式,移动城域传输网各层规划总体原则,接入层由基站、营业厅、数据业务接入点及其它业务接入点组成负责将业务接入到各汇聚层节点,由汇聚节点再传送到各业务网络要求具有多业务接入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能力(可适当采用MSTP)接入层传输设备可根据接入光缆路由分别组成环型、星型和链型结构市区星型或者链型时,建议光缆芯数采用不递减方式建设接入环建议采用通道保护方式,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核心层规划,核心层节点设置TMSC、GMSC、MSC等设备所在节点G

30、SR、GE等城域网核心层节点设备所在节点GGSN、SGSN等移动数据设备所在节点核心层采用的技术WDM10G/2.5G的SDH一般不采用MSTP设备(作用和传统ADM差异性不大)核心层网络结构由于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核心层必须采用环型结构一般城市建设一个核心层光环即可,特大型城市可适当多建几个,但一般不超过3个与省内长途传输网的衔接每个城域网至少有一个核心层节点与省网衔接省会城市最好有两个核心层节点与省网衔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核心层规划,应避免的传输网规划方案,自愈环与物理路由,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汇聚层规划,汇聚层节点设置 主要是专门的基站接入汇聚点中小型路由器、GE、FE等城域网汇聚层节点设备

31、所在节点汇聚层采用的技术2.5G/622M/155M的SDH技术(MADM)MSTP设备主要网络结构主要采用环型结构个别地方可适当采用链型或星型结构与城域传输网核心层的衔接每个汇聚层环应有两个节点与核心层环衔接个别地方可以采用只有一个节点与核心层环网衔接,汇聚层规划相关问题说明,汇聚层组网 汇聚层子结构上面的节点,由在特意选出的用于汇聚基站接入电路的基站接入汇聚点组成。基站接入汇聚节点负责接入层各节点上业务的接入(包括一些固定数据业务)。基站接入汇聚点,可以设在某基站设备节点,也可选在单独的没有基站设备但较便于周边若干基站接入的节点,例如采用3.5G无线接入技术时的中心站节点。市区的汇聚层结点

32、和郊县的汇聚层结点原则上应当分开组网,以便于运营维护和电路调度,汇聚层规划相关问题说明,汇聚层上连骨干单节点安全隐患问题,汇聚层规划相关问题说明,汇聚层上连骨干单节点安全隐患问题,汇聚层规划相关问题说明,骨干、汇聚连接最佳安全方式最佳安全方式是进行汇聚环路和骨干环路相切,即进行双机楼归宿,可充分保证汇聚层安全性,但如成现状,则需要在规划期内逐步进行调整。,汇聚层规划相关问题说明,汇聚层节点与接入层结点之间的网络组织 基站接入汇聚点将采用MSTP、SDH、PDH、微波、3.5G无线接入和其它无线接入技术将基站传输电路和一些固定数据业务电路汇聚起来传送,再通过汇聚层传送到核心层。基站接入汇聚点和接

33、入层节点之间可根据各自地理位置情况和采用的传输手段分别组成环形、树型、星型和链型结构来完成各种业务的接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接入层规划,接入层节点设置 移动基站所在节点 固定数据客户接入节点营业厅WLAN节点接入层采用的技术622M/155M的SDH技术和MSTP设备PDH技术微波技术3.5G无线接入技术和其它无线接入技术主要网络结构环型结构星型或树型结构链型结构与城域传输网汇聚层的衔接环型结构最好应有两个节点与汇聚层网络衔接但也可以采用只有一个节点与汇聚层网络衔接,接入层采用不同拓扑结构的分析,链型结构 安全可靠性差随着级联基站数量的增加,易导致该链上的最后基站的无线单元出现同步定时问题一般在

34、一条链上级联的基站数量不超过4 个主要用于微蜂窝链接、农村末端基站等情形星形结构光纤耗费量大链路安全可靠性较差,但其安全性高于链型结构,适于新设基站、无法成环基站、小微波点到点基站组网等情形,接入层采用不同拓扑结构的分析,树型结构是链形和星形结构的结合也具有链形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差的缺点应用多接近于链性结构,适于用户不多的地区,对低容量的基站收敛时隙后再集中传输。光纤耗费量较大环形结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高的生存性,光纤利用率高一般以SDH的155M系统设备组成环形通道环保护网,每个基站目前所需13个2M,环上的节点数目一般没有限制,但不宜接入太多的基站,以810个为主。适用于城区基站组网,在郊区基

35、础资源良好地区尽量考虑。,接入层与汇聚层的衔接,方式一,接入层与汇聚层的衔接,方式二,接入层与汇聚层的衔接,方式三,接入层与汇聚层的衔接,方式四,接入层与汇聚层的衔接,方式五,相关问题说明,规模较小的地市级城市,可将核心层和汇聚层合并建设TDM业务在主干节点上下2M电路;数据业务仅在数据主干节点上下以太网业务,接口为GE或FE 接入节点接入的业务主要考虑TDM电路和以太网业务,TDM电路接口为2Mb/s,以太网接口为10/100M。基站接入以太网业务的比例将根据数据接入分布情况确定,接入子网按以太网共享方式配置,相关问题说明,基站不同类型所对应的不同组网模式 在市内,基站分布的密集地区和载频数

36、多的大基站,一般来说是在市内的繁华地段和各区的中心地,其光缆的建设相对比较完善,对这类基站我们建议采用在物理上和市区的基站接入汇聚点一起建设以网格网为主的结构,通过组织逻辑环型网的方式进行业务的组织调度,将基站的业务需求汇集到基站控制器中。这样可通过多格环型结构对光纤的带宽资源进行共享,保证了网络强大的扩展能力,并保证了基站和基站接入汇聚点地理上的安全可靠性。网络组织方式如下图所示:,基站环物理网络,基站接入相关问题说明,基站的不同类型所对应的不同组网模式 在基站分布分散的地区,由于基站间的距离相对较远,组织物理的格网相对浪费传输资源,我们建议在这类基站中选择部分基站接入汇聚点(该局同时也可是

37、一个基站),通过环型网或线型、星型结构将一定范围内的基站接入该基站接入汇聚点,几个基站接入汇聚点通过环型结构和BSC所在的骨干传输节点相连。这样可很好的保证基站电路的安全性,有效的利用光缆资源,并通过组织环型网将基站较小的带宽需求进行汇集,有效的利用网络的带宽资源。网络组织方式如下图所示:,基站环物理网络,基站接入相关问题说明,基站的不同类型所对应的不同组网模式 对一些相对偏远孤立的基站或载频数小的基站,可以直接用星型结构或链型结构接入汇聚层节点,再通过这些节点所在的环网进入BSC所在传输节点。线型结构或链型结构虽然在安全性能上较差,但对少量的偏远小基站来讲不失为一种经济的手段。网络组织方式如

38、下图所示:,基站物理网络,目录,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WDM技术SDH技术MSTP技术PDH技术微波技术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目录,移动城域传输网规划概述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调查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管道和物理光缆网建设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建设项目安排 各年度建设重点不同各年度优先建设项目不同(与指标挂钩)

39、投资估算线路、设备管道投资比重较大,50%左右,且各地差异性较大。,总 结,传输网主要是对各种业务进行承载的基础网络,是无线网运营的基础依托,是移动网络扩张、进行有力竞争的重要武器。传输网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移动公司的竞争能力。主要是由线路、设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连接组网,并在网络容量上适度超前。线路又分有线、无线,有线主要是光缆、涉及到管道、杆路等基础物理资源。传输网规划必须根据各移动城域网中各业务网元的分布情况、管道资源的实际情况、基站、营业厅、数据大用户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进行分层次优化组网,网络结构安全、稳定并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整体电路调度方便、高效。为移动公司各

40、种业务进行良好的承载。为移动公司增强竞争力、实现业务领先做良好的支撑。,主要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移动传输网的光缆建设原则,光缆敷设原则省内长途光缆网的建设原则上不要求走管道,采用直埋方式即可,有条件的省份可以走管道。但市区光缆要求尽量在管道内敷设,郊区及农村地区的光缆尽量采用直埋,在特殊的路环境地区可少量的采用架空。省内长途光缆可以选择G.652光纤,也可选用.655光纤;本地网光缆建议选用 G.652光纤。省内长途光缆网以及地级市县城的主干光缆敷应沿国道路由进行,县城乡镇的光缆应沿乡公路敷

41、设,路由应尽量选择经过乡镇较多的道路。城域网光缆的分区、分层建设原则骨干层光缆建设基本原则汇聚层光缆建设基本原则接入层光缆建设基本原则互联互通光缆建设原则 光缆敷设施工应注意的原则 市区尽量避免各层面光缆混纤,移动传输网的管道建设原则,市内通信管道建设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同时管道的建设应按照主干管道和配线管道分层建设。管道建设时应当尽量考虑到大用户、基站、营业厅的分布,尽量将管道靠近大用户,管孔数量按城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域分别考虑,中心区域管孔数量要充足,边缘区域适当递减。尽量对于重要节点形成双方向的管道路由尽量覆盖城市中的主要道路,移动传输网的管道建设原则,主干管道

42、尽量沿主干街路敷设,管道路由、长度及管孔数量应能满足环型传输系统组网需求;中心地带的通信管道尽量形成环路,在用户密集地区主干管道可以按格状结构设计;主干管道管孔数量不低于4孔,按标准管道建设,采用标准人孔。配线管道路由按从主干管道到基站、大用户考虑,地级市配线管道管孔按2管配置,县级市配线管道管孔按1管配置;配线管道可按简易管道建设,采用手孔方式。,移动传输网的管道建设原则,管材可以选择波纹管或PVC管,管道形式可以选择梅花管或栅格管;梅花管常见的有5孔和7孔两种,内径25、28、32的均有;栅格管常见的有4孔、6孔和9孔几种。管道段长按人孔设置而定,在直线路由上,水泥管道的段长最大不得超过1

43、50米;塑料管道可适当增长,但最大不得大于180米;高等级公路上的通信管道段长最大不得超过250米。每段管道应按直线敷设,如遇道路弯曲或其它原因时可建弯管道,弯管道的段长应小于直线管道最大允许段长;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6米,且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形弯)或弯曲部分的中心夹角大于90度的弯管道(即“U”形弯)。,局房规划的主要内容,需要建设局房地点和数量的确定局房建设规模的确定局房建设面积如何测算,需要建设局房地点和数量的确定,主要依据移动传输网规划(省际和省内)移动交换网规划移动数据网规划,局房建设规模的确定,主要依据各级分公司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所拥有的用户数、网络容量;

44、各级分公司员工人数;今后各级分公司网络的发展潜力;,局房建设面积的测算,第一步先对局房进行分类从生产用途和功能上划分为三类生产用房;辅助生产用房辅助用房然后对每一类用房再进行细分第二步对细分后的每一类用房按规定测算面积,各种局房的分类,局房建设面积的测算,最终共需要对六类用房面积进行测算专业机房面积(交换、传输、数据、无线)其它机房面积(网络支撑和业务支撑系统)新业务预留机房营业用房面积辅助生产用房面积(电力电池、动力环境监控、油机变电、消防安全和智能管理、办公用房)辅助用房面积(楼梯、电梯、车库、卫生间等),主要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流程规划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城域传输网规划

45、基础设施规划量化指标的确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移动传输网与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指标,反映网络规模和通信能力的指标传输容量配置指标(一般由传输网规划软件计算得到)基础设施资源指标反映网络性能及利用率的指标投资指标一些定性传输网规划评价指标(需要举例说明),反映传输网络规模和通信能力的指标,业务节点、网元设备数量业务节点是指有业务上下的节点,其数量主要通过统计获得网元设备数量应分为业务网元设备、光放设备、中继设备、波分设备四项分别统计,其数量主要通过统计获得网络子结构数量(通过统计获得)环形子结构数量(分为波分和SDH子结构分别统计)链型子结构数量(分为波分和SDH子结构分别统计)全网规模容量指标全网

46、现有2M和155M电路总数和未来电路需求总数等效STM-1端口数等效STM-1系统公里数等效STM-1系统端口公里数通信能力指标(通过统计获得)全网能够提供的总的2M端口、155M端口全网能够提供的总的波长数量(由各波分子结构上的波长数相加得到),网络规模容量指标,等效STM-1端口数:反映节点设备总容量,可以用于计算网络的节点设备的端口投资等效STM-1系统公里数:反映线路系统规模总容量,可以反映线路投资,特别是WDM系统的OTU的投资等效STM-1系统端口公里数:综合反映传输系统规模,网络规模容量指标计算举例,(a):10,250,500(b):10,300,600(C):12,300,8

47、00,传输容量配置指标,SDH网络子结构线路速率配置情况SDH节点落地和转接端口数量,支路端口数量各业务节点落地端口数量各业务节点转接端口数量各业务节点转支路端口数量波分子结构单波长速率配置,基础设施资源规模指标,管道指标管程公里数管孔公里数传输线路指标皮长公里数纤芯公里数局房建设指标局房总建筑面积生产用房建筑面积辅助生产用房建筑面积辅助用房面积,反映传输网网络性能的指标,反映网络利用率的指标单链路链路利用率全网的链路利用率纤芯利用率指标波长利用率指标反映网络自建比例的指标自建2M或155M端口总数及其占全网比例(包括微波)自建等效STM1系统公里数及其占全网比例(包括微波)自建等效STM1系

48、统端口公里数及其占全网比例(包括微波)自建传输提供的2M和155M电路数及其占全网电路数比例(包括微波提供的电路),反映传输网网络性能的指标,3.反映网络性能的指标网络保护恢复时间网络时延指标网络单节点和全网节点平均连通度网络可用性指标4.反映基础设施自建比例的指标自建光缆皮长公里数及其占全网皮长公里比例自建光缆芯公里数及其占全网皮长公里比例自建管道管程公里、管空公里数及其占全网比例自建局房面积总数及其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网络投资指标,网络投资指标,一些定性传输网规划评价指标,由于传输网只是对各种业务进行承载的基础平台,故衡量传输网规划的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量化的具体数字上。传输网网络的优劣主要

49、体现在安全性、可扩展性、结构清晰、投资成本控制几个方面上,故衡量传输网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网络组织结构和保护恢复机制上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容量配置上结构清晰性则主要体现在网络分层组织上投资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物理资源和传输设备的选择上,一些定性传输网规划评价指标,网络节点设置情况省内和省际长途传输网的衔接情况省内长途传输网和各移动城域传输网的衔接情况省内长途传输网的节点数量、位置以及子结构数量网络结构情况网络结构与业务流量流向是否匹配网络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电路调度的方便灵活性评价各网络子结构的容量配置是否合理传输技术的选择是否合理所选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所选技术是否能够满足

50、未来几年业务和网络发展的需要所选技术是否可以在未来几年实现平滑的过渡升级省内长途传输网的投资是否合理,一些定性传输网规划评价指标,网络容量的配置主要根据各业务预测的数据结合网络结构进行计算,得出各传输节点间的各年电路需求各年度业务量预测主要由交换、数据专业提供,传输网部分只是处理预测结果在整理出传输节点业务需求矩阵的前提下输入至规划传输软件中即可得出规划期内传输带宽配置情况容量配置的准确与否主要由业务预测决定,一些定性传输网规划评价指标,投资成本控制就新建角度看,传输网成本中一般管道大约占投资的4050,故管道成本将直接影响传输网成本管道建设一般在城区,由于战略角度和实际需求的矛盾,一般管道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