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79276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水处理工艺.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第一章 设计概论5 1.1设计题目5 1.2设计任务5 1.3城市概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51.3.1城市概况51.3.2气象资料61.3.3水文资料61.3.4自然特征一览表6 1.4污水水质水量及处理程度计算7 1.5设计要求8第二章 方案确定10 2.1一级处理方案确定102.1.1格栅102.1.2沉砂池102.1.3初沉池10 2.2二级处理方案确定10 2.3三级处理方案确定112.3.1消毒池112.3.2混凝絮凝池(计划)12 2.4污泥处理方案确定12第三章 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3 3.1格栅设计计算13 3.1.1基本参数133.1.2设计计算1

2、3 3.2平流式沉砂池153.2.1基本参数153.2.2设计计算15 3.3辐流式初沉池183.3.1设计计算18 3.4 AAO工艺设计计算223.4.1基本设计参数计算223.4.2平面尺寸计算233.4.3进出水系统243.4.4其他管道设计263.4.5剩余污泥量26 3.5曝气系统工艺计算273.5.1需氧量计算273.5.2供气量273.5.3空气管路设置293.5.4空压机选择29 3.6辐流式二沉池30 3.7消毒池373.7.1设计说明383.7.2消毒剂投加量383.7.3平流式消毒池设计计算38 3.8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403.8.1设计说明403.8.2污泥量计算

3、413.8.3辐流式浓缩池设计计算423.8.4贮泥池设计计算47第四章 总结50参考文献51第一章 设计概论1.1.设计题目长春市日处理量10万吨污水处理厂1.2.设计任务 1、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及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各处理构筑物型式的选择、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方法、处理后废水的出路; 2、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基本工艺尺寸及主要构造(用单线条画草图并注明主要工艺尺寸); 3、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平面布置(包括各处理构筑物、辅助建筑物平面位置的确定,主要废水和污泥管道的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1图纸,比例尺1:2001:500)(手工或CAD图一张); 4、进行各

4、处理构筑物的高程计算并绘制废水处理厂(站)的流程图(1图纸,比例尺纵向1:501:100;横向1:5001:1000)(手工或CAD图一张);5、 编制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1.3.城市概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1.3.1城市概况长春市位于吉林省和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总面积20571平方公里.截止到1995年末,总人口66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1.8万人.长春市区有6个行政区,经济技术开放区和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幅员面积3603平方公里,总人口2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4.6万人;建成区面积143.03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171.97万人。1.3.2气象资料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

5、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结构和大气环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较短,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炎热天气不多;秋季气爽,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较寒冷。 季风显著,雨热同季。冬季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和东南移动的贝加尔湖的冷空气交汇于此,降

6、水丰沛而集中。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年差较大。冬季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候东西过渡,热量水分适中。由于长春市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具有东部山区湿润气候向西部半干旱气候过渡的特征。过渡性气候使长春市的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优于东部,而雨水条件又好于西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

7、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1.3.3水文资料长春市的地表水属第二松花江水系,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的中下游,还有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开河及卡岔河等流经境内,有波罗泡子、敖宝吐泡子、元宝泡子等主要泡子湖泊7处。 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为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由于市区的下部基岩为中生代白垩系红色岩系,岩层致密,为一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因而无深层地下水源,故地下水贫乏。1.3.4自然特征一览表名称指标名称指标最高温度38年平均温度4.9最低温度-36.5年降雨量593.5mm最热月平均温度27.9主导风向西南最冷月平均温度-26.1平均风速3.8m/s冬

8、季平均温度-10冰冻线169mm1.4.污水水质水量及处理程度计算水量近期 Q=m3/d=1.16 m3/s远期Q=50000m3/d=0.58 m3/s水质污染物浓度(mg/L)GB18918-2002一级标准(mg/L)处理程度计算(%)COD30050COD=300-50300100%=83.3%BOD12010BOD=120-10120100%=91.7%SS14010SS=140-10140100%=92.9%NH3-N355NH3-N=35-535=85.7%TP80.5TP=8-0.58100%=93.8%TN4515TN=45-1545100%=57.1%1.5设计要求1.要求

9、学生认真分析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所给出的设计条件、设计数据,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确定设计方案,2.学生可进行组内讨论,分析设计方案,但应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并针对自己的设计内容独立完成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以及工程设计图。设计说明书中应对处理方案的比较选择作简要的说明,介绍所选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主要处理构筑物设置的作用、工艺构造要求和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取及其处理效率,最终处理出水水质。3.设计说明书中应有各个处理构筑物工艺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过程;必要时应注明所选参数和公式的出处;应附有按比例认真绘制的单线条计算草图,清晰的表明构筑物的主要构造和有关工艺尺寸。4.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序号为采用三级

10、标题;文本每页下部居中必须有页码。(模板见附页)5.污水处理厂平面图中不同类型的线条应有所区别以使图纸层次分明,便于识别。例如,可用带有特定符号的粗线条画各类管线,中线条画各类构筑物和建筑物,细线条画道路、绿地和围墙等。此外,图中应有处理构筑物和辅助建筑物一览表及必要的说明,管线应表明流向;6.流程和高程布置图中各处理构筑物和辅助建筑物应选择适宜的剖面,用单线条画出其主要构造(如必要的围墙、进出水挡板、出水堰和出水渠等)。画出连接管线以及阀门、水泵和计量装置等控制点和水面线,标明水流方向并注明各部位的高程。注意:各类管线用粗线条画、水面线和标高线用细线条画;此外,图中应有图例和必要的说明;7要

11、求方案和工艺流程的选择较为合理,各项参数选择恰当,基本概念清楚,计算过程准确无误,设计计算说明书条理分明,文字通顺,叙述简明扼要,书写工整清晰;设计图纸要求表达正确、布局合理、线条层次分明,图面整洁。此外要求图中所有文字均必须用工程字(仿宋体)书写!8.总结:对整个设计工作进行归纳,阐述本课题设计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想法。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及建议。 9.列出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方案确定2.1一级处理方案确定2.1.1格栅 在污水厂前端设置中格栅截留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使后续的泵房提升阶段得以稳定运行。以防止粗大的漂浮物阻塞构筑物的孔道、闸门和管道或损坏水泵等机械设备,起着预处理和

12、保护设备的双重作用。2.1.2沉砂池在污水中会含有相当数量的砂粒等杂质。设置沉砂池可以避免后续处理构筑物和机械设备的磨损,减少管渠和处理构筑物内的沉积,避免重力排泥困难,防止对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的干扰。 沉砂池有平流、竖流、曝气、涡流等形式。由于平流式沉砂池的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简单、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的优点,所以本设计中的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2.1.3初沉池初次沉淀池式借助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下沉,从而和污水分离,初次沉淀池去除悬浮物40%50%,去除BOD 20%30%。 初次沉淀池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分为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

13、板沉淀池。其中平流沉淀池占地面积大,采用多斗排泥每个泥斗需要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操作,若用机械排泥设备位于水下易腐蚀。竖流式沉淀池由于池体深度大不适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斜板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但造价、维护费用高,且斜管易堵塞。而辐流沉淀池排泥方便,运行管理方便。2.2 二级处理方案确定 本次设计条件BOD浓度较低,进水为140mg/L,氨氮和总磷含量和去除率较高,分别为85.7%,93.8%,所以二级处理主要着重于对氮磷的去除,设计中选用A-A-O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0

14、.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2 m3/d,应采用机械除渣。3.2平流式沉砂池3.2.1 基本参数设计中选用两组平流式沉砂池,N=2组,分别和格栅连接,每组沉砂池设计流量为0.58 m3/s。水平流速取0.25m/s,停留时间45s。3.2.2 设计计算3.2.2.1沉砂池长度L=vt=0.2545=11.25m 式中:L沉砂池的长度; v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一般采用0.150.30m/s; t停留时间,一般取3060s。3.2.2.2水流过水断面面积A=Qv=0.580.25=2.32(m2) 式中:

15、A水流过水断面面积(m2); Q设计流量(m3/s)。3.2.2.3沉砂池宽度B=Ah2=2.32/20.8=1.45(m)式中:B沉砂池宽度(m);h2设计有效水深(m),一般采用0.8m,每组沉砂池取两格。3.2.2.4沉砂室所需容积V=QXT0=0.583020=3.01m3 式中:Q0平均流量(m3/s) X城市污水沉沙量(m3/106m3污水); T清除沉砂的间隔时间(d); 设计中清除沉沙的间隔时间为T=2d,城市污水沉砂量X=30 m3/106m33.2.2.5每个沉砂斗容积V0=Vn=3.018=0.38m3 式中:V0每个沉砂斗容积(m3); n沉砂斗个数(个); 设计中取每

16、一个分格有2个沉砂斗,共有n=2*2*2=8个沉砂斗3.2.2.6沉砂斗高度h3=3V0f1+f2+f1f2=30.382.41=0.47m 式中:h沉砂斗的高度(m); f1沉砂斗上口面积(m2); f2沉砂斗下口面积(m2); 设计中取沉砂斗高度为h3=0.50m。3.2.2.7沉砂室高度h3=h3+il2=0.5+0.0211.25-21.45=0.67m 式中:h3沉砂室高度(m); i沉砂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10.02; l2沉砂池底长度(m)。 设计中取沉沙池底坡度i=0.02。3.2.2.8沉砂池总高度H=h1+h2+h3=0.4+0.8+0.67=1.87m 式中:H沉砂池

17、总高度(m); h1沉砂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 设计中取超高为0.4m。3.2.2.9进水管道 格栅的出水通过DN1200mm的管道送入沉砂池的进水渠道,然后向两侧配水进入进水渠道。3.2.2.10出水管道 出水采用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3.2.2.11排沙管道 采用沉砂池底部管道排沙,排沙管道直径DN=200mm。3.3辐流式初次沉淀池3.3.1设计计算 设计中选择二组辐流沉淀池,N=2组,每组设计流量为0.58m3/s。3.3.1.1沉淀部分有效面积F=Q3600q=0.5836002=1044m2 式中:F沉淀部分有效面积(m2); Q设计

18、流量(m3/s);q表面负荷m3/(m2h),一般采用1.53.0 m3/(m2h)。 设计中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q=2 m3/(m2h)。3.3.1.2沉淀池直径D=4F=410443.14=36.47m 式中:D沉淀池直径(m); 设计中取D=36.5m3.3.1.3沉淀池有效水深h2=qt=22=4m 式中: h2沉淀池有效水深(m); t沉淀时间(h),一般采用13h。 设计中取沉淀时间t=2.0h。3.3.1.4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QC1-CT100K3(100-p0)n=0.58140-70864000.1100(100-97)2=5.8m3 式中:Q设计流量(m3/s); C1进水

19、悬浮物浓度(mg/L); C2出水悬浮物浓度(mg/L),一般采用沉淀效率g=40%60%; K2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r污泥容重(t/m3),约为1; P0污泥含水率(%)。 设计中取T=0.1d, P0=97%,g=50%,C2=100%-50% C1=0.5 C1。辐流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周边线速度为23m/min,将污泥推入污泥斗,然后用静水压力将污泥排出池外。3.3.1.5污泥斗容积 辐流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池底需做成2%的坡度,刮泥机连续转动将污泥推入污泥斗,设计中选择矩形污泥斗,污泥斗上口尺寸2m2m,底部尺寸0.5m0.5m,倾角为600,有效高度

20、1.35m。污泥斗容积V1=h5(aa+aa1+a1a1)3=2.36m3 式中:V1污泥斗容积(m3); 污泥斗高度(m); a污泥斗上口边长(m);a1污泥斗底部边长(m),一般采用0.5m。沉淀池底部圆锥体体积V2=h4(RR+Rr+rr)3=117.64m3 式中:V2沉淀池底部圆锥体体积(m3); h4沉淀池底部圆锥体高度(m);R沉淀池半径(m); r沉淀池底部中心圆半径(m)。 设计中取h4=0.32m,r=1m。沉淀斗总容积V3=V1+V2=2.36+117.64=120m33.3.1.6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h4+h5=0.3+4+0.3+0.85+1.35=6.

21、8m 式中:H沉淀池总高度(m); h1沉淀池高(m),一般采用0.30.5m; h3沉淀池缓冲层高度(m),一般采用0.3m。 设计中取h3=0.3m, h3=0.3m3.3.1.7进水集配水井 辐流沉淀池分为二组,在沉淀池进水端设集配水井,污水在集配水井中部的配水井平均分配,然后流进每组沉淀池。配水井的中心管直径D2=4Qv2=1.43m式中:D2配水井内中心管直径(m); v2配水井内中心管上升流速(m/s),一般采用v20.6 m/s。 设计中取配水井中心管内污水流速v2=0.7 m/s。配水井直径D3=4Qv3+D2D2=2.60m 式中:D3配水井直径(m); v3配水井内污水流速

22、(m/s),一般取v=0.20.4 m/s。 设计中取v3=0.3 m/s。3.3.1.8出水挡渣板 三角堰前设有出水浮渣挡渣板,利用刮泥机桁架上的浮渣 刮板收集。挡渣板高出水面0.15m,伸入水下0.5m,在挡渣板旁设一个浮渣收集装置,采用管径DN300mm的排渣管排出池外。3.3.1.9出水渠道 出水槽设在沉淀池四周,双侧收集三角堰出水,距离沉淀池内壁0.4m,出水槽宽0.6m,深0.7m,有效水深0.50m,水平流速0.83m/s。出水槽将三角堰出水汇集送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1000mm,管内流速v0=0.63m/s,水力坡度i=0.497.3.3.1.10刮泥装置 沉

23、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将泥污推入污泥斗,刮泥机上部设有刮渣板,将浮渣刮进排渣装置。3.3.1.11排泥管 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管径DN300mm,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排泥静压头采用1.2m,连续将污泥排出池外贮泥池内。3.4 A-A-O工艺设计计算3.4.1基本设计参数计算3.4.1.1水力停留时间A-A-O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采用68h,设计中取t=8h。3.4.1.2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曝气池内活性污泥Xv浓度一般采用20004000mg/L,设计中取Xv=3000mg/L。3.4.1.3回流污泥浓度Xr=SVIr=

24、1.2=12000mg/L式中:Xr回流污泥浓度(mg/L);SVI污泥指数,一般采用100;r系数,一般采用r=1.2。3.4.1.4污泥回流比Xv=R1+RXr=3000=R1+R9000 式中:R污泥回流比; Xr回流污泥浓度(mg/L),Xr=f Xr=0.7512000=9000mg/L。 解得R=0.53.4.1.5 TN去除率e=S1-S2S1100%=45-1545=66.7% 式中:eTN去除率(%); S1进水TN浓度(mg/L); S2出水TN浓度(mg/L)。3.4.1.6内回流倍数R内R内=e1-e=66.7%1-66.7%=2 式中:R内内回流倍数 设计中取R内为2

25、00%。3.4.2平面尺寸计算3.4.2.1总有效面积V=Qt=824=33333.3m3式中:V总有效容积(m3); Q进水流量(m3/d),按平均流量计,Q=m3/d; t水力停留时间(d)。厌氧、缺氧、好氧各段内水力停留时间的比值为,则每段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厌氧池内水力停留时间t1=1.6h;缺氧池内水力停留时间t2=1.6h;好氧池内水力停留时间t3=4.8h。3.4.2.2平面尺寸曝气池总面积A=Vh=33333.34.2=7936.51m3式中:A曝气池总面积(m2); h曝气池有效水深(m)。设计中取h=4.2m。每组曝气池面积A1=AN=7936.512=3968.25m2

26、式中:A1每座曝气池表面积(m2); N曝气池个数。 每组曝气池共设5廊道,第1廊道为缺氧段,后三个廊道为好氧段,每廊道宽取10.0m,则每廊道长L=A1bn=3968.25105=79.37m 式中:L曝气池每廊道长(m); b每廊道宽度(m); n廊道数。3.4.3进出水系统3.4.3.1曝气池的进水设计 在进水渠道内,水流分别流向两侧,从厌氧段进入,进水渠道宽度为1.2m,渠道内水深为1.0m,渠道内最大水流流速为:v1=QsNb1h1=1.1621.21=0.48m/s 式中:v1渠道内最大水流速(m/s);B1进水渠道宽度(m); h1进水渠道有效水深(m)。 设计中取b1=1.2m

27、,h1=1.0m反应池采用潜孔进水,空口面积F=QsNv2=1.1620.4=1.45m2 式中:F每座反应池所需孔口面积(m2);v2孔口流速(m/s),一般采用0.21.5m/s。 设计中取v2=0.4m/s,设每个孔口尺寸为0.50.5m,孔口个数为n=Ff=1.450.50.5=6 式中:n每座曝气池所需孔口数(个); f每个孔口的面积(m2)。3.4.3.2曝气池的出水设计 厌氧-缺氧-好氧池的出水采用矩形薄壁堰,跌落出水,堰上水头H=Qmb2g23=1.16+3.360.47229.823=0.32m 式中:H堰上水头(m); Q每座反应池出水量(m3/s),指污水最大流量(1.1

28、6m3/s)和回流污泥量、回流量之和(1.161.16250%) b堰宽(m);和反应池宽度相等。 设计中取m=0.4m,b=7.0m。 出水管管径采用DN1800mm,送往二沉池。3.4.4 其他管道设计3.4.4.1污泥回流管 在本设计中,污泥回流比为50%,从二沉池回流过来的污泥通过两根DN500mm的回流管道分别进入首端两侧的厌氧段。3.4.4.2硝化液回流管 硝化液回流比为200%,从二沉池出水回至缺氧段首端,硝化液回流管道管径为DN1000mm。3.4.5剩余污泥量W=aQ平Sr-bVXv+LrQ平50%=0.60.08-0.0533333.33+0.0750%=3300kg/d式

29、中:W剩余污泥量(kg/d); a污泥产率系数,一般采用0.50.7; b污泥自身氧化系数(d-1),一般采用0.050.1; Q平平均日污水流量;Lr反应池去除SS浓度(kg/m3),Lr=140-50%140-10=70mg/L=0.07kg/m3Sr反应池去除BOD5浓度(kg/m3),Sr=120-25%120-10=80mg/L=0.08kg/m3设计中取a=0.6,b=0.07。3.5 曝气系统工艺计算3.5.1需氧量计算O2=aQSr+bVXv=0.51.16120-25%120-+0.1533333.330000.=468.78kg/h式中:O2混合液需氧量(kgO2/d);

30、a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需的氧气kg数,对于生活污水,a值一般采用0.420.53之间; Q污水流量(m3/s);Sr被降解的BOD浓度(g/L);b每1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气kg数,b值一般采用0.1880.11; Xv挥发性总悬浮固体浓度(g/L)。 设计中取a=0.5,b=0.15。3.5.2 供气量采用WM-180型网状膜微孔曝气扩散器,每个扩散器的服务面积为,敷设于池底,淹没深度为,计算温度定位30。查表得20和30时,水中饱和溶解氧值为:;3.5.2.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b=1.013105+9800H=1.405105Pa 式中:Pb出口处绝

31、对压力(Pa); H扩散器上淹没深度(m)。 设计中取H=4.0m。空气离开曝气池池面时,氧的百分比Ot=211-EA79+211-EA100%=18.96% 式中:Ot氧的百分比(%); EA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 设计中取EA=12%。3.5.2.2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Csb(30)=CsPb2.066105+Ot42=8.63mg/L 式中:Csb(30)30时,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的平均值(mg/L); Cs30时,在大气压力下,氧的饱和度为(mg/L)。换算为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R0=RCs(20)Csb(T)-C1.024T-20

32、=468.789.170.820.9518.63-21.02410=667.17kg/h 式中:R混合液需氧量(kg/h);Csb(20)20时,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的平均值(mg/L); 、修正系数; 压力修正系数; C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浓度(mg/L)。 设计中取=0.82,=0.95,=1.0,C=2.0。3.5.2.3曝气池供氧量Gs=R00.3EA=667.170.312%=18532.5m3/h3.5.3 空气管路设置 在相邻的两个廊道的隔墙上设一根干管,共7根,每根干管上设8对曝气竖管,共16条配气竖管,曝气池共设112条配气竖管,每根竖管的供气量为:18532.511

33、2=165.47m3/h 曝气池的平面面积为7936.51m3,每个空气扩散器的服务面积按0.49m3计,则所需空气扩散器的总数为7936.510.49=16197(个) 每根竖管上安装的空气扩散器的个数为:=144.6个,取155个。 每个空气扩散器的配气量为18532.5112155=1.07m3/h3.5.4空压机选择空气扩散装置安装在距离池底0.2m处,曝气池有效水深为4.2m,空气管路内的水头损失按1.0m计,则空压机所需压力为:P=4.2-0.2+1.09.8=49kPa空压机供气量:Gs=18532.5m3h=308.9m3/min3.6 辐流式二次沉淀池 设计中选择二组辐流沉淀

34、池,N=2,每组设计流量为0.58m3/s。3.6.1沉淀部分有效面积F=Q3600q=0.5836001.4=1491.43m2 式中:F沉淀部分有效面积(m2); Q设计流量(m3/s); q表面负荷m3/(m2h),一般采用1.52.0 m3/(m2h)。 设计中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q=1.4 m3/(m2h)。3.6.2 沉淀池直径D=4F=41491.433.14=43.59m 式中:D沉淀池直径(m); 设计中取D=43.6m,半径为R=21.8m。3.6.3沉淀池有效水深h2=qt=1.42.5=3.5m 式中: h2沉淀池有效水深(m); t沉淀时间(h),一般采用13h。 设计中取沉淀时间t=2.5h。3.6.4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1=21+RQ0X12X+XrN=20.5+11.16300036000.53000+120002=2505.6m3 式中:V1污泥部分所需容积(m3); Q0污水平均流量(m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