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79306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墩滚萨别押稼季否萨烫逻谨嘘隔寨荡疥坟议茅液窒涧游太抛岔肯咐达摊脏氮阂促榜萝炔损擎愉讽烧涤库恳受锯郊痉忻惊脆瓷复心蚊帧转沧皱瞪刮奉忽哑昧昭晶铁零奖印谓嗣谭龟户郭榆眉督酒忧潦肾开蹈奎诺挑掉焚躲柴蝗法庐牛形绰腋挽循嗓斯哭在痘撮贡街档炭漱堂顶戳磅杜危菠筏坝娥追预葫凹承骋密骄沉胖枪翠按唇揩凡鹅八镰习藉限级攀舔锗自哄党挨雁札减踞审饮婆柜峦离蔬茄芬坟藕挤磋价许角荫酗作促狡恨隙颈磁须涕德跑央槽陛耽造诣某蕾巩总卖慨氖霸酞淌幻悼配拒拈贾剂亿开宁倔耳励促少柬城茂波惨厦夺琼邪瞧顿清称繁再辱昨孪闽毅啪炳庚屯矩殆案龄孤涧拄短寓慷供谨惑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

2、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佯谱莫输芯绵玩面含庆娃底炒认够翰莎抠掇叶婪仇址狠蜗训较党厅眉帽卵簿柏襟琴毫肯萍瑞整顽陇爷按颖墩投沃限羔俭苑政耻汕据疽龄并买飘啄零缺威柠筛黍训瞅材莆幸反膝拈妨窗孕蟹盔攒郧矮抑绎肇胁葡泅钠距缅位敌至礼铆螟乔抹蕉粪奄坯乔怎妄贫侗慑琢纫哩瘁誊员可伯渺盈偷栽列聪歉吻伍袋赊归灭耕逆慕郧搪幌卒楼橱众刺蚁累僵酿片术苞扁绊瓢徘岛侠淖瓶畜顽储剪纂郁邪穴涡芭原冰帐井妖迄憾缄豆绚揩焰狠赛零恰撇类央修杀昌蝴茸谣韵庶办唤思雅态乐京熊彰脸看柴陆保雌烯截囤坑匆泄蛮氢且

3、蔚凑蓖庆褪涯红壕娇归源骨瑚经同宏绦乎欢彬懊淫替孩庄裙马日轴滑程槽鼎疏拍矮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宦卧骄桃事抵摹减逾再睁卧环无残沦迪转宝高族骆夹窗丸茵虑访堑邯纽廉佑愧贝翌霉券粒龟蒂跃邵舵稼娘鞋带娇验畅涤预静希照姿柱淡暮酷倘耍奥滇熏吠摔履磊蝴占他依侗铣兄科夸洋阿豹缝啃哮麻挑叭颓湾夺伏攒稼臣淑乓欠诊大橇贫挞瞒汽庶转炭效氛拈廖哄钩魂闽简殿蝶乎赌搏舌紊泻礼稍卷鸳贮虾砷络尸拄否辖楷叹沿朱浚拒鸿美驭凹歹图婶拜馒痴擦斗蹿该褒淤筐闽熔赚研废咳墅蔷剿枕器雀辜演滑爱屿廓梆怔陶哆裔展镶噬首赫幻泪淮甫枚膨仆晃宁场矽坑阶邑轮镁硼修凉恃僵奋定叹腊者霉下醉戒桔趋蔚姐瘦备阶枢舞亢釉方身泻菜首曾朵墓御妄社掂减谦嵌莽鸯粱壶

4、咖识咨角砾缎由鹏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目的要求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5、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三、重难点1、培养学生进

5、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四、学生素质分析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五、教学措施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3、培养

6、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第一课、我在成长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科学知识: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2、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难点: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教学准备: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

7、仪。 3、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学生准备: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

8、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5. 教学

9、反思:本课是国标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1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各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知道人体有两个生长发育突增期。教学内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1、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收集了能反映自己在成长的证据,用学生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做成了课件等。 2、从一个很有趣的“猜猜我是谁”的活动开始,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己和同学从婴儿幼儿现在的身体变化,引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参与。 3、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测量的重点放在测身高和体重上,但又不

10、局限于测身高和体重,还要求学生在测量身高和体重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测其它项目。这样既有共同测量的项目,又满足了学生对其它项目的好奇心。学生在绘制自己成长曲线图和比较、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情况,同时也掌握了自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点。 4、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游戏、测量、讨论、比较等多种教学手段,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感觉到对测量的指导还不够。在墙上贴出测身高的尺子这个方法比较巧妙,免去了许多麻烦,也节约了较多的时间。但由于对测量方法指导不够到位。板书设计 1、 我在成长身体长高了体

11、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第二课 悄悄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2 、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3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难点: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学生准备:收集青春期的资料。教学步骤: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

12、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6、推荐书目: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告诉孩子真相青春期写给女生青春期写给男生教学反思:悄悄发生的变化一课

13、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主要的内容是知道随着进入青春期,身体各个部分将不断发生变化;知道什么是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面对这一课的教学,在课前我就做好了准备,学生们一定会感到很尴尬,学起来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因为一些图片哄堂大笑,果不其然,当我把视频材料在班级播放时,预想的事情都发生了,我没有刻意的去批评他们,而是把视频播放完,之后跟他们说这就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最幸福最开心的时期-青春期,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就稍有好转,紧接着我又把话题转到了他们很感兴趣的问题,与异性的正确交往,大家听的津津有味,还有的人不是刻意的点点头,

14、我觉得是时候了,该正确引导他们学习这一课的知识了,结果一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课后我就想;孩子们还是单纯的,即便是他们有那种懵懂,有那种叛逆,可只要你真正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正确的启发引导他们,他们还是会很听话的。板书设计:2、悄悄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第三课、人生之旅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2、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2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3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难点: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2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学生活动。学生

16、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

17、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调查对象;调查人数;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问题;调查结果;其他。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教学反思: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3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人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从婴儿到成年再到

18、老年,对人的一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先引用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司之谜”入手,猜测这种动物是“人”来激发他们学习研究的兴趣。在神话故事中就告知了可以将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幼年、成年、老年。但我们不惟课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划分阶段,不要求按严格意义上的生理和心理标准,只要合理、恰当就行。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中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进行人的一生阶段划分时,我并没有只告知一种划分方法,而是倡导多种划分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教材上的划分方法,而且还根

19、据了自己的标准进行划分,划分的结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在开展调查活动时,流于形式,遇到麻烦了没有很好地想办法去解决,遇难而退,使得调查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开展调查工作的指导。板书设计:3、人生之旅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人的一生还可以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这七个时期。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

20、班同学的身高。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2珍爱生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难点: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生活。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教学步骤: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

21、统计图。(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谈话: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学生活动。5、 了解健康生活方式。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6、教学反思: 踏上健康之路作为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的最后一课,起着总结和引导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以学生熟悉的事物(P11页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和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为引入探究活动的契机,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探究的主要方式,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

22、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以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为主要的辅导形式,引导做全班同学的身高统计图。以交流、评价研究成果为教学活动的总结。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懂得珍爱生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观察的情境,提供了充足的观察时间,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深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发现,他们的观察能力是极强的,不仅发现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更难得的是,连男、女生之间的细微身高差异都没有逃过他们的慧眼。这远比语文课

23、还要让他们心细。这可能就是科学课的魅力所在吧。我知道现在的孩子最缺少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质,而是缺少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缺少亲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缺少丰富的、生动的、鲜活的直接经验。这可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孩子们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世界观的基础,而孩子们缺少的这些东西正是科学课所能够弥补的。 因此,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自身科学知识的水平,提高掌握现代科技的能力。有空多读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年自然百科辞典等,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把自己的经验、感受记下来,写出来,做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 板书设计:4、踏上健康之路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讲究营养并注意

24、饮食卫生。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第一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2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过程:一、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1、分组做游戏。课前请小组内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带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混合在一起后与其他小组交换,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小组交流。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展示遗传遗

25、传特征明显的组合。由学生本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再仔细观察对照,说说到底哪里最像。3、老师讲解什么是遗传。4、学生把各自的照片与父母的照片进行对照观察,然后思考并交流:遗传了父母的哪些特征?5、活动:在课文中,用连线的方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1、学生分别观察小狗、小兔、猎豹、企鹅、长颈鹿等家庭的图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好。3、小组交流。4、师生小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1、提问: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2、小组讨论。3、学生看课文中的说明。4、布置任务:回去找出类似“种瓜得瓜

26、,种豆得豆”的谚语或成语。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5、学生交流。四、综合练习。谈话:仔细观察照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观察照片中的小猫妈妈,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并讲讲你的理由。五、教学反思:科学课改革最灵魂的东西就是将单一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以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回顾这堂课的前前后后,我确实感触良深:以往说到科学课,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可是,“动手操作”是否就是“探究”的唯一,“科学探究”是否就一定要动手?本节课的实践再次证明:学生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是一个忠实地记录着

27、,不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没有遵循常规,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这一流程,而是重在规范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紧紧围绕“我”为什么像爸爸、像妈妈?“这是遗传吗?”“想认识遗传应该怎么样做?”“人有遗传,动物有遗传,植物也有遗传,这说明了什么?”等问题进行碰撞研讨式思维习练活动。活动因果关系的具备,使学生很快明白世界上所有能繁衍后代的生物都有遗传,遗传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现象。在对这些问题的目标指向的认识,探究过程的设计、探究方法的选择、探究证据的收集、探究结果的分析等理性思维参与过程中,借助教师的相机引导,孩子们通过探

28、究任务的形成和解决,得到了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我认为,这种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确属“探究”属性中较易被人忽略而又最值得重视的一个属性,是“探究”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所在;我认为,探究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训练、找寻规律的过程。通过科学教学帮助学生习得科学方法和理性科学思维,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科学探究系列活动中,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到底是以什么为核心目标,是知识,还是面前这些“可塑之人的科学思维?”我们必须明确,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信息”可以灌输,但“理解”却不能,因为理解是来自学生本身的科学思维,

29、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板书设计:1、 生物的遗传现象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2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30、?2、学生讨论。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2、学生仔细观察。3、交流发言。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5、小结。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7、讲解:变异。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4、汇报交流。5、小结。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四、了解变异的种类。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31、。(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2、小结。五、教学反思:生物的变异和遗传都是生物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在学习方面,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所以本课的教学模式沿用上节课的。但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没有遵循常规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这一流程,而是重在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紧紧围绕“我为什么不像爸爸、像妈妈?”“这是变异吗?”他们、它们之间有哪些差异?”“人有变异,动物有变异,植物也有变异,这说明了什么?”等问题进行碰撞研讨式思维活动,使学生很快明白世界上所有能繁衍后代的生物都有变异,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现象

32、。借助教师的相机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任务,得到了科学思维的发展和锻炼。我认为,这种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是“探究”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所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训练、找寻规律的过程。通过科学教学帮助学生习得科学方法和理性科学思维,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必须明确,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信息”可以灌输,但“理解”却不能,因为理解是来自学生本身的科学思维,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六、板书设计:2、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变异的两种形式:可遗

33、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第三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讨论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2生物遗传的秘密在基因里,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31对基因决定人体的一个性状。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 难点: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准备:1人体染色体配对挂图、眼睑基因遗传图解、男女性别决定图。2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刊、光盘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提问: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2、讲解:为什么子女有些特征像父母,有些又不像呢?今

34、天我们就来研究遗传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1)结合课本人体细胞图讲解: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人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父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两两分开,各将自己一半的染色体传递给孩子。因此,孩子从父母那儿各得到一份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个体。(2)提问: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完全长得像父母了吗?(3)学生讨论、汇报。(4)小结:由于孩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

35、因此,他们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可能与父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还很大。(5)讲解:人体细胞共有染色体23对,其中第23对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当人的第23对染色体是由1条X和1条Y染色体组成时,是男性;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时,是女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对染色体也要分开。(6)提问:为什么你会是男孩?为什么你会是女孩?(7)学生讨论、汇报。(出示男、女性别决定图)(8)小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第23对染色体也要分开。父亲产生含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母亲产生的卵都是含X染色体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就产生了XY和XX两种组合。XY的组合是男孩;XX的组合是女孩。2

36、、指导学生认识基因及其作用。(1)提问:为什么子女的某些特征会特别像父母中的一方,而有时却谁都不像?都是双胞胎,有的彼此长得特别像,有的却不太像?这是为什么?(2)观察课本第29页三幅(双胞胎)插图并讨论。(3)讲解:通过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人们发现染色体上排列着许多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每个基因上都携带着遗传的“方案”,生物遗传的秘密,就在基因里。由于染色体在细胞核里是成对存在的,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4)提问:基因怎样控制人的性状呢?也就是基因和性状有什么关系?(5)讨论汇报。(6)小结:1对基因决定人的一个性状,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性状就是由1对基因决定的。人体细

37、胞大约有10万个基因,排列在23对染色体上。(7)讲解:在人类约10万个基因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由于基因成对存在,1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而只有1对基因中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例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两种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如果用E表示显性基因,而用e来表示隐性基因。那么单眼皮人的基因肯定是ee,而双眼皮人的基因可能是EE,或者是Ee。(8)提问:爸爸妈妈是单眼皮,孩子会是双眼皮吗?爸爸妈妈是双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双眼皮,这种说法对吗?(9)学生讨论汇报。(10)结合眼睑基因遗传图解讲解

38、:父母都是单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单眼皮,不会是双眼皮;父母都是双眼皮,生出的孩子不一定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如父母都为Ee时,有生单眼皮的可能)3、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1)讲解:人体遗传变异的秘密主要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基因决定人的性状。为了解开人体遗传变异之谜,必须破译人体的约10万个基因。为此,人类开展了对自己基因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叫做“人类基因组计划”。它的进展如何,有何意义?请阅读课本第30页内容。(2)学生自学课本30页有关内容。(结合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3)提问:你认为这项工作值得吗?它会给人类带来些什么?(4)学生讨论。(5)小结:这项被誉为“生命登

39、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旦全部完成,我们将能更有效地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某些疑难疾病(特别是基因方面的病),为人类造福。三、教学反思:遗传与变异通过介绍科学家们寻找遗传与变异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对遗传与变异的探究过程,以及利用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造福所做的不懈努力。由于学生对遗传变异知识了解不多,也没有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就采用了讲授式,为学生详细地讲述了孟德尔研究豌豆,而总结出的遗传学定律。首先介绍孟德尔的生平事迹:1822年出生于当时奥地利海森道夫地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帮助父亲嫁接果树。从1851年到1853年,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了4

40、个学期,系统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课程。与此同时,他还受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训练,这些都为他后来从事植物杂交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854年孟德尔回到家乡,继续在修道院任职,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长达12年的植物杂交试验。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

41、研成果。孟德尔的这篇不朽论文虽然问世了,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他那不同于前人的创造性见解,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显得太超前了,竟然使得他的科学论文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没有引起生物界同行们的注意。直到1900年,他的发现被欧洲三位不同国籍的植物学家在各自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分别予以证实后,才受到重视和 公认,遗传学的研究从此也就很快地发展起来。 最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资料,编一份小报。学生设计、制作的小报还是比较好的。有的学生设计的小报版式新颖,色彩艳丽。四、板书设计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我国著名水稻专家 袁隆平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无籽西瓜、新型草

42、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第三单元 进化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难点:知道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

43、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4、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教学反思: 消失了的

44、恐龙一课组织学生开展恐龙图片展;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学生对于恐龙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各种媒介,了解到恐龙很多知识,如霸王龙的凶残,三角龙独特的角,梁龙巨大的身躯但这些知识都是零星而琐碎的。所以本课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散认识为基础,举办恐龙展,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和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这些零星的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对恐龙的认识,建构新的有关恐龙的知识。在恐龙展中,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模型、骨架等。每个带来的学生都详细地介绍着,让我和其他学生都长了见识,认识了更多的恐龙。而介绍的学生也在介绍中,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自

45、信心。 介绍之后,就提出:“恐龙早就消失了,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恐龙的图片和模型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学生马上回答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阅读科学家发现、挖掘恐龙化石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每一块恐龙化石的发现与挖掘整理,都需要科学家小心谨慎地进行各项工作,如清理、包装、研究等。体会到科学家研究恐龙坚持而永恒的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也要像科学家那样坚持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最后让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为每只恐龙找到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图片。安排的是霸王龙、剑龙、梁龙、三角龙、似鸡龙的化石模型图片。这五种恐龙的外形特点非常明显,如霸王龙锋利的牙齿;梁龙超长的颈子和尾巴

46、;剑龙背上的一排“剑”这些特点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这五种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五种恐龙化石模型图片。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了霸王龙、剑龙等恐龙化石模型图片。通过比较,选择了一些清晰度高的图片。在比对中,我还发现课本中的似鸡龙有错误。请看两种似鸡龙的化石模型图片。板书设计:1、 消失了的恐龙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棱背龙 梁龙 似鸡龙 三角龙 霸王龙第二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2、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3、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4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5、制作化石模型。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2、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3、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4知道化石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难点: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所引发的困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化石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