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962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建筑设计本工程是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零四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设计”。设计组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的。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建设单位:某合资单位建设场地:拟建建筑物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410.80m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主体结构7层,无地下室 建筑类别:丙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抗震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8度; 1.2 气象条件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2)主导风向:东北。基本风压0.35kN/ m23)基本雪压:0.25kN/ m24)年降雨量:632mm;日最大降雨量:92mm;

2、时最大降雨量:56mm;雨季集中在9、10月份。5)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50mm1.3建筑设计说明1.31 设计概要 本工程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拟建建筑物场地周围有主次干道。场地为7000平方米。建筑物四周进行适当的绿化,并建有停车位、停车棚等。本设计是科研办公楼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主要由实验室、报告厅、资料室、办公室、开放办公区、会议室、职工餐厅组成。由于房间要求的使用面积比较大,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类型等情况。故按建筑模数确定房间的开间与进深,故建筑的开间选取为7.2米,进深为6.0米。1.3.2 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1)平面设计该建筑物为

3、七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该建筑物为L型,南北朝向,东西长73.1米,南北长为43.1米。各层层高均为3.3米。电梯机房高度为3.0米。根据办公楼的使用要求和规范,在中间和两侧总共设3个出入口。由于是科研办公楼楼,故一楼设有餐厅、值班室、接待室、实验室,二、三楼为实验室、资料室、计算机房、报告厅,四楼为实验室,五、六、七楼为实验室和开放办公区。每层男女厕所分别设置。房间要求:序号房间名称数量每间建筑面积(m2)备注1值班室220套间2接待室2403实验室357590每层配20 m2准备室一个4计算机房21201505报告厅21502006资料室22007办公

4、室12208开放办公区34005009会议室310012010职工餐厅130011配电室750-150每层设1个12开水间710每层设1个13垃圾暂存间每层设2个2)筑剖面设计房屋各部分高度确定层高:3.3m,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楼梯间均为3.0m。净高: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得小于2.6m,走道不得小于2.1m。窗台高:综合层高、净高、窗户尺寸等因素,取窗台高为1.0m。室内外地坪高差:一般不应小于150mm,本设计取450mm。女儿墙高:考虑立面效果,并符合上人屋面的要求及屋顶做法取1.0m。3)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考虑物质条件的特征;适应环境和建筑群体规范的要

5、求;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掌握建筑标准,考虑经济条件。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的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进行的。进行立面设计师要考虑房屋的内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个入口的细部构造构建的处理。本建筑的总高度为26.1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 室外设置 三阶台阶。顶部砌筑1.0高的女儿墙。9-10轴线之间设置变型缝,正立面采用面砖装饰。建筑物的背面设置落水管。建筑物为科研办公楼,希望达到的立面效果是朴实、大方、简洁、严肃但又不缺失活泼。 在装饰上作为一个科研办公楼要考虑很多方面

6、,不追求豪华,重视实用性,注重光线的应用,和谐富有现代感,并具有能代表科学性建筑的能力。故采用面砖装饰。室内采用水磨石地面,在卫生间采用地砖防水楼面。1.3.3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西安市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似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是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应属于属于需要竟快修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属于除甲、乙以外的一般建筑。故本建筑物属于一般建筑物,丙类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丙类建筑

7、的抗震等级查规范确定,本设计属于框架结构,8度设防,高度小于30米。所以为二级框架。1.3.4防火设计根据民用建筑防火规范,本设计为二类建筑,属于二级耐火等级。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并应布置在易于寻找的位置。但电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使用。疏散楼梯的多少,可按宽度指标并结合疏散螺线的距离及安全出口的数目确定。本工程的楼梯净宽均为 1.8米,休息平台的宽度净宽均为1.8米。 1.3.5楼梯的设计楼梯的平面形式的选用,主要根据其使用性质和重要程度来决定,直跑楼梯具有方向单一,贯通空间的特点,双分平行楼梯和双份转角楼梯则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典雅庄重。双跑楼梯、三跑

8、楼梯一般用于不对称的平面布局,既可以用于主要楼梯,也可以用于此药部位作为辅助性质的楼梯。人流疏散量大的建筑物采用交叉楼梯和剪刀楼梯的形式,不尽有利于人流的疏散,还可以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效果。其他形似的楼梯如:弧形裸体 、螺旋楼梯的使用,可以增加建筑物空间的轻活泼。楼梯的净宽(H)一般应大于人体上只伸直向上,手指出道顶棚的距离。踢断净高应当以踏步前缘处到顶棚垂直线净高度计算。为了防止行进中碰头产生压抑感,楼梯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米,平台部分的净高不应小于2.0米。1.3.6 细部构造总说明 (1)散水 为了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作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使将屋面水排至远处,这一

9、坡面称散水。散水坡度约为3%-5%,宽度一般为600mm-1000mm,纵墙每隔10米做一到伸缩缝,散水与外墙设20宽缝,其缝内均填沥青砂浆。当屋面排水方式均为自由落水时,要求其宽度较出檐多200mm,一般雨水较多地区多做成明沟,干燥地区多做成散水。本工程做散水,宽度1000mm,坡度3%,20厚1:2.5水泥砂浆压实赶光;50厚C10混凝土; 80厚C10混凝土垫层;100厚3:7灰土;素土夯实。(2)楼地面工程内地面混凝土垫层酌情设置纵横缝(平头缝),细石混凝土地面面层设置分隔缝,分隔缝与垫层缩缝对齐,缝宽20mm,内填沥青玛蹄谛脂。浇水磨石楼地面面层应分格,除特殊注明外,一般普通水磨石面

10、层用厚玻璃条分隔;彩色水磨石面层用2厚铜条分格,分格大小酌情处理。室内经常有水房间(包括室外阳台)应设地漏,楼地面1:2.5水泥砂浆(掺3%防水粉)作不小于1%排水坡度向地漏,最薄处20厚,地面最高点标高低于同房间地面标高20。特殊注明外,门外踏步、坡道的混凝土垫层厚度做法同地面。建筑电缆井、管道井每层在楼板处做法按结构整铺钢筋,待管道安装后用同样标号混凝土封闭。(3) 屋面工程屋面为刚性防水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墙、变形缝、管道、天沟、檐口)的转叫处水泥砂浆粉刷均做成圆弧或圆角。凡管道穿屋面等屋面留洞孔位置须检查核实后在做防水材料,避免做防水材料后再凿洞。(4)门窗工程A)在生产加

11、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B)窗采用塑钢窗,住入口采用玻璃门,室内房间的门采用木制门。C)门窗安装前预埋在墙或柱内的木、铁构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7)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A)屋面做法:(上人)(1) 4厚高分子防水卷材(2) 20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2)60厚憎水珍珠岩保温层(3) 30厚1:8水泥焦渣找坡(4) 4厚油毡隔离层(5)20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6)100厚的钢筋混凝土板B)楼面做法:(1)瓷砖地面(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现浇100厚钢筋混凝土楼面板C)底层地面做法:(1)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2)60厚C10混凝土垫层(3)100厚碎石或

12、碎砖夯实(4)素土夯实D)内墙面做法:(1)10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打底(2)10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E)外墙做法:(1)外墙240厚使用黏土空心砖(2)20厚内,外墙抹灰,外墙使用水泥砂浆,内墙使用混合砂浆(3)外墙面贴瓷砖F)墙基防潮:(1)采用防水砂浆防潮层(2)20厚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位置一般在-0.06标高处G)踢脚做法:(1)踢脚线高为150mm(2)15厚水泥砂浆打底(3)10厚1:1.5水泥石渣粉面(4)磨光打蜡 H)女儿墙做法:(1)240厚机制红砖(2)80厚抹灰I)台阶做法:(1)30厚预制水磨石板(2)15厚1:2.5水泥砂浆找

13、平层(3)60厚c15细石混凝土(4)素土夯实第二章 结构设计部分1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1.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西安市高新区某科研办公楼建设地点:西安市高新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长73.2m、宽14.95m。总建筑面积9000 m2 。标准层1290 m2.建筑高度:总高度24.55m,最高部高度26.55m。层 高:标准层层高3.3m,底层层高3.3m,顶层层高3.3m。层 数:7层。周围建筑:本建筑正北方向是高新路 ,正南方是一三层的建筑物距本建筑70m,东南方也有一三层建筑物距本建筑80m。其它方向没有建筑物 。1.2 设计依据1.2.1 国家标准(1)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设计标

14、准(GB 500682001)(2)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3)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5)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1.2.2 地质勘察报告 (1)场地属非自重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类; (4)地下水稳定埋深6.58.2m,属潜水类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条件

15、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1.2.3结构设计参数技术指标技术条件取值依据结构类型框架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2.1条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1.0.5条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0.5条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1.1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条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条场地类别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房屋抗震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2条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类型类湿陷等级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计规范2.3.7条建筑物分类民用及其它建筑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0.0.1条地基基础设计

16、等级丙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1条混凝土环境类别0.000以上一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1.1条0.000以下二类1.2.4抗震设计参数地震影响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特征周期取值依据多遇地震0.160.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4条罕遇地震0.91.3荷载取值1风荷载、雪荷载荷载类型取值(kN/m2)取值依据基本风压0.3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7.1.3条基本雪压0.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6.1.3条2楼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荷载类型取值(kN/m2)取值依据房间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1.1条走廊、门厅、楼梯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6.1.3条上人屋面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3.1条3电梯及

17、机房设备重力荷载标准值:50kN(估算)极限状态系数名称系数取值取值依据承载能力结构重要性系数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2.5条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2.5条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1.0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1.4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0正常使用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2.5条屋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风荷载组合值系数4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等系数取值非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系数名称系数取值取值依据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0.8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4.1条

18、重力荷载代表值分项系数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4.1条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1.31.4结构总体布置1平面、立面布置 本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需要,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1.1所示。主体结构共七层,层高3.3m。2柱网布置 本设计采用大柱网,柱距为7.2m,跨度为DF跨6.0m,FG跨2.4m,GH跨6.0m。3变形缝设置 本设计平面为“L型”,轴之间设100mm宽的变形缝。在距轴线30.6m处设后浇带,后浇带宽1m。1.5 主要承重构件、墙体的选择及截面尺寸1 柱一层柱截面尺寸为650 mm650mm 二七层柱截面尺寸为550 mm550mm。2 梁一层纵、横方向主梁截面尺寸均为350

19、 mm600mm二七层纵、横方向主梁截面尺寸均为300 mm6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300 mm450mm。3 楼盖、屋盖 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整体式楼盖,板厚100mm。4墙体 围护墙体均采用240mm厚空心砖墙,隔墙采用200mm厚空心砖墙,女儿墙采用240mm厚空心砖墙。1.6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17层:C35柱17层:C35基础C30钢筋受力钢筋箍筋或构造钢筋板HPB235HPB235梁HRB400HPB235柱HRB400HRB3351.7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1手算: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和位移,即沿结构纵横两主轴方向,按平面抗侧力结构计算结构的内力和位移。2电算:(1) 软件

20、名称:PKPM(2) 版 本:98.00版(3)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 2 框架结构布置2.1 平面设计 本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需要,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1.1所示。2.2 竖向设计 本设计主体结构共七层,层高3.3m。2.3 变形缝 本设计变形缝设在轴之间,变形缝宽100mm。在距轴线30.6m处设后浇带,后浇带宽1m。2.4 柱网及层高2.4.1 柱网 本设计采用大柱网,柱距为7.2m,跨度为EG跨6.0m,GH跨2.4m,HJ跨6.0m。柱网计算简图如图2.4.1所示。 图2.1.1 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4.1 框架计算简图2.4.2层高 本设计采

21、用层高为3.3m。2.5 承重方案采用横向承重方案。横向框架计算简图2.4.2所示。其中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取楼板底面为梁轴线。一层柱高取至基础顶面。图2.4.2横向框架计算简图2.6 梁、柱截面尺寸2.6.1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横向主梁截面高度按梁跨的11218估算,纵向主梁截面高度取与横梁主梁相同,次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14估算。梁截面宽度按梁高的1312估算,横向主梁保持宽度相同以方便施工。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表2.6.1表2.6.1 梁截面尺寸(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层次混凝土强度等级横梁(bh)纵梁次梁EG跨,HJ跨GH跨(bh)(bh)27C3530060030

22、04003006003004501C353506003504003506003004502.6.2 柱截面尺寸确定柱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估算,本设计的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规范6.1.2条),其轴压比限值=0.8 (建筑抗震规范6.3.7条);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kN/。由图2.4.1轴线的负载面积为7.23.0;轴线的柱负载面积为7.24.2.由式得第一层柱的截面面积为:边柱 中柱 (1.3、1.25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420mm和488m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

23、其它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 1层 650mm650mm 27层 550mm550mm2.7基础形式基础形式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埋深按建筑总高的1/14估算,基础梁的高度按跨度的1/41/8估算,由此确定的基础埋深为2.2m、基础梁高为1.2m。2.8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4.2所示。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27层柱高度即为层高,取3.3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即2.9 重力荷载计算2.9.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上人): 4厚高分子防水卷材 0.3kN/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 kN/ 6

24、0厚憎水珍珠岩保温层 100.06=0.6 kN/30厚1:8水泥焦渣找坡 140.03=0.42 kN/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2.5 kN/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 合计 5.27 kN/ 楼面(16): 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0.55 kN/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2.5 kN/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 合计 3.30 kN/2.9.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 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 kN/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kN/(其中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6.2.1规定,取1.0。)2.

25、9.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梁、柱可根据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对墙、门、窗等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计算结果见表2.9.3所示表2.9.3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层次构件b/mh/m /(kN/m3)g/(kN/m)/mnGi/kNGi/kN1边横梁0.350.60251.055.5135.30018525.9402065.055中横梁0.350.40251.053.6751.750957.881次梁0.300.45251.053.5445.90016334.530纵梁0.350.60251.055.5136.500321146.704柱0.650

26、.65251.1011.6194.650361945.02127边横梁0.300.60251.054.7255.45018463.5231858.840中横梁0.300.40251.053.1501.850952.448次梁0.300.45251.053.5445.95016337.389纵梁0.300.60251.054.7256.65032 1005.480柱0.550.55251.108.3193.30036988.297 注:1)表中为考虑梁、柱的粉刷层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n为构件数量。 2)梁长度取净长;柱长度取层高。2.9.4 墙体单位面积自重标准值计算外

27、墙为240mm厚粘土空心砖,外墙面贴瓷砖(0.5 kN/),内墙面为20mm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0.5+150.24+170.02=4.44 kN/内墙为200mm厚粘土空心砖,两侧均为20mm厚抹灰,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11.80.2+170.022=3.04 kN/2.9.5 门窗单个重力荷载计算 取木门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0.2 kN/;铝合金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0.4 kN/.2.9.6 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指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其中前所乘的系数0.5为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3采用。当计算顶层时,可变荷载取雪荷载

28、,系数仍取0.5。 由以上公式计算的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945.021+988.297)0.5+4438.097+(2755.55+2450.114)0.5+9.66+37.58+180.13+0.51626.115=9548.02kN同理可得=8995.09 kN,计算顶层时,将女儿墙的重力荷载全部加到其中,其它部分与前面相同,则=8420.59 kN,突出屋面的电梯和楼梯间单独考虑,同样取其一半计算得:=1139.16 kN.将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汇表2.9.1所示表2.9.1 重力荷载代表值(kN)层数12345678重力荷载代表值9548.028995.098995.09899

29、5.098995.098995.098420.591139.16 图2.9.1 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3框架侧移刚度计算3.1梁的线刚度 表3.1.1 横梁线刚度计算表类别层次(N2)bh4NNN边横梁13.151043506006.30010960003.30810104.96210106.6161010273.151043006005.4001092.83510104.25310105.6701010中横梁13.151043504001.86710924002.45010103.67610104.9001010273.151043004001.6001092.10010103.1501010

30、4.2001010其中。计算跨度和计算简图相同。3.2 柱的线刚度表3.2.1 柱线刚度计算表层次hcEcbhICEcIchc(N2)4N146503.151046506501.488101010.0810102733003.151045505507.6261097.2791010其中。计算高度和计算简图相同。3.3框架柱层间侧移刚度表3.3.1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边柱(13根)中柱(13根)DiDi1Di2370.7790.280224591.3560.4043240571323220.8440.279238221.4690.4233392975076310.6560.43

31、5243351.1420.52329258696709表3.3.2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D-1,A-9C-1,B-9DiDi1Di2370.5840.226181271.0170.337270319031620.6330.240192501.1020.355284749544810.4920.398222650.8570.4752657297674表3.3.3 楼、电梯间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B-1,C-9C-8DiDi1Di2370.8220.291233411.1610.367294377611920.8910.308247041.2580.3863096180

32、36910.6930.443247820.9780.4962774777311层次A-1,D-9D-8DiKDi3KDi4370.3890.163130740.5840.226181274427520.4220.174139560.6330.240192504716210.3280.356199150.4920.3982226562095表3.3.4 横向框架层间侧移刚度(N)层次1234567 Di933789973742942069942069942069942069942069由表3.3.4可见,/ =933789/973742=0.959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4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

33、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4.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4.1.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将折算到主体结构的顶层,即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表见表4.1.1所示表4.1.1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表层次GikNVGikNDi(N)uiui79769.419769.4194206910.4271.968995.0918764.5094206919.9261.558995.0927759.5994206929.5241.648995.0936754.6894206939.0212.138995.0945749.7794206948.6173.128995.0954744.86973742

34、56.2124.519548.0263739.9593378968.368.3按前述方法估算基本周期,其中的量纲为m,取,则s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本结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如下 因1.4 ,所以应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按下式计算,即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将上述和代入可得具体计算过程见表4.1.2。表4.1.2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层次HimGikNGiHikNmFikNVikN27.451139.1631269.9

35、40.034156.5156.5724.458420.59205883.430.2211017.41173.9621.158995.09190246.150.204939.22113.1517.858995.09160562.360.172791.92905414.558995.09130878.560.140644.53549.5311.258995.09101194.760.108497.24046.727.958995.0971510.970.077354.54401.214.659548.0241827.170.045207.24608.4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

36、布见图4.1.2所示。(a)水平地震作用分布 (b)层间剪力分布 图4.1.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分别按式:和 计算,计算过程见表4.1.3所示。表中还计算了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表4.1.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层次VikNDi(N)uiuihi=/71173.99420691.2524.133001264062113.19420692.2422.8533001147352905.09420693.0820.6133001107143549.59420693.7717.533300187534

37、046.79420694.3013.763300176724401.29737424.529.463300173014608.49337894.944.9446501941由表4.1.3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2层,其值为1/7301/550,满足要求,其中/h= 1/550。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以图2.1.1中轴线横向框架在左地震作用下作为计算对象,进行内力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柱端弯矩的计算采用D值法,首先要确定反弯点的位置。5.1 柱反弯点位置计算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5.2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其中查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载下各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表,本设计中底柱需考虑修

38、正值,第2层柱需考虑修正值和,其余柱均无修正。具体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5.2.1。表5.2.1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层次hi/mVi/kN/(N/)边柱中柱yy73.31173.99420692245928.020.7790.3431.4461.033240540.381.3560.3951.9781.2963.32113.19420692245950.380.7790.466.599.753240572.691.3560.45107.94131.9353.329059420692245969.260.7790.45102.85125.713240599.931.3560.47154.99174.7843.33549.59420692245984.620.7790.45125.66153.5932405122.091.3560.47189.36213.5333.34046.79420692245996.470.7790.5159.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