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083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方财富广场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目 录第一章. 技术方案综述6第一节. 工程概况6第二节. 技术方案涉及范围6第三节. 总体设计与工程实施标准、规范和依据6第四节. 总体设计思路和目标7第二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9第一节. 系统需求分析9第二节. 系统构成92.1. 系统构成92.1.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结构9第三节. 系统设计103.1. 设备配置103.1.1. 系统说明103.1.2. 系统摘要103.1.3. 监控内容11第四节. 系统功能与性能144.1. 系统功能154.1.1. 通讯网络154.1.2. 操作站154.1.3. 系统软件说明174.1.4. 控制

2、软件184.1.5. 节能软件194.1.6. 报警管理194.2. 系统联动与集成204.2.1. 江森楼控系统的开放式网络结构204.2.2. 多种多样的集成手段:214.3. 系统安全可靠性、容错性、保密性分析224.4. 系统经济性分析22第三章. 公共安全防范系统24第一节. 入侵报警子系统241.1. 系统需求分析241.2. 系统构成241.3. 系统设计251.3.1. 设备配置251.3.2.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251.4. 系统功能与性能261.4.1. 系统功能261.4.2. 系统联动与集成271.4.3. 技术偏离表271.4.4. 系统安全可靠性、容错性

3、、保密性分析271.4.5. 系统经济性分析27第二节. 电视监控子系统272.1. 系统需求分析272.2. 系统构成272.3. 系统设计292.3.1.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292.4. 系统功能与性能292.4.1. 系统功能302.4.2. 系统联动与集成302.4.3. 技术偏离表302.4.4. 系统安全可靠性、容错性、保密性分析302.4.5. 系统经济性分析30第三节. 门禁子系统313.1. 系统需求分析313.2. 系统构成313.3. 系统设计313.3.1.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313.4. 系统功能与性能313.4.1. 系统功能313.4.2.

4、 系统联动与集成323.4.3. 系统安全可靠性、容错性、保密性分析323.4.4. 系统经济性分析32第四节. 巡更子系统324.1. 系统需求分析324.2. 系统构成334.3. 设备配置334.4. 系统功能与性能334.4.1. 系统功能33第五节. 车库管理子系统335.1. 系统需求分析335.2. 系统构成335.3. 系统设计345.3.1. 设备配置345.3.2.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345.4. 系统功能与性能355.4.1. 系统功能355.4.2. 系统联动与集成35第六节. 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366.1. 系统需求分析366.2. 系统构成366.3.

5、系统设计376.3.1. 设备配置376.3.2.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376.4. 系统功能与性能376.4.1. 系统功能特点376.4.2. 系统安全可靠性、容错性、保密性分析38第七节. 综合安防管理中心与集成38第四章.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39第一节. 系统需求分析39第二节. 系统构成392.1. 系统构成39第三节. 系统设计39第四节. 系统功能与性能394.1. 系统功能39第五章. 通讯网络系统41第一节. 用户程控交换机子系统411.1. 系统需求分析411.2. 系统构成411.2.1. 硬件结构411.2.2. 软件结构411.3. 系统设计43

6、1.3.1. 设计原则:431.3.2. 系统应用431.3.3.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431.3.4. 设备配置431.4. 系统功能与性能441.4.1. 功能特点441.4.2. 应用能力441.4.3. 基本功能及增值功能44第六章. 公共广播子系统471.1. 系统需求分析471.2. 系统构成471.2.1. 节目源设备471.2.2. 信号放大和处理设备471.2.3. 传输线路471.2.4. 扬声器系统481.3. 系统设计481.3.1. 设备配置481.3.2.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481.4. 系统功能与性能491.4.1. 系统功能491.4.2. 系统联动

7、与集成51第七章. 卫星及有线电视子系统521.1. 系统需求分析521.2. 系统构成521.3. 系统设计521.3.1. 设备配置531.3.2.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531.4. 系统功能与性能54第八章. 多媒体会议子系统551.1. 系统需求分析551.1.1. 多媒体会议系统总体目标551.2. 系统构成551.2.1. 手拉手会议发言子系统561.2.2. 会议扩声子系统561.2.3. 多媒体视频子系统571.2.4. 灯光控制子系统571.2.5. 智能会议中央控制子系统571.3. 会议系统设计571.3.1. 设备配置571.4. 会议扩声系统设计581.4.

8、1. 设备配置581.5. 多媒体视频系统591.5.1. 系统配置591.6. 主席台灯光系统设计591.6.1. 设备配置591.6.2. 系统构成591.6.3.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591.7. 电视会议系统设计591.7.1. 设备配置601.7.2. 系统设备材料选型方案与性能分析601.8. 智能会议控制系统设计601.8.1. 设备配置601.9. 系统功能与性能601.9.1. 会议发言子系统功能601.9.2. 会议扩声子系统功能611.9.3. 主席台灯光子系统功能611.9.4. 电视会议子系统功能621.9.5. 智能会议集中控制子系统功能621.9.6.

9、系统联动与集成64第九章. 综合布线系统67第一节. 系统需求分析67第二节. 系统构成672.1. 系统构成67第三节. 系统设计67第四节. 系统功能与性能694.1. 系统功能69第十章. 系统集成70第一节. 系统需求分析70第二节. 系统构成702.1. 系统构成70第三节. 系统设计713.1. 设备及软件配置72第一章. 方案综述第一节. 工程概况建设地点: 建筑面积: 建筑结构:二十四层(地下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总投资: 资金来源:工程进度: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编号;完成施工、监理招标,进入施工阶段。第二节. 技术方案涉及范围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所需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

10、应及安装调试、试运行,包括下列系统:1、楼控系统;2、报警系统;3、电视监控系统;4、门禁系统;5、巡更系统;6、车库管理系统;7、一卡通集成系统;8、消防系统联动及集成;9、网络系统;10、公共广播子系统;11、卫星/有线电视系统12、多媒体会议;13、综合布线子系统;14、系统集成。第三节. 总体设计与工程实施标准、规范和依据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19944. 国家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0SD1805. 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A:1995

11、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1992 8.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9.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1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YDT 926 12199711. 民用建筑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19941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23219921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19941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199516. 30MHz1

12、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 65018617. 工业企业公共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 Jl20881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19. 各产品厂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20. 其他未列入标准,以国家强制性规范或标准为准。第四节. 总体设计思路和目标1. 可靠性系统必须具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长期稳定地实现本技术文件所规定功能的能力。2. 实用性系统采用通过工程检验的成熟技术,切合本工程使用目标和管理模式,在体现本酒店特色的同时体现现代化水准。系统应符合酒店管理人员的操作习惯和使用水平,达到维护容易,操作方便。3. 安全性系统保证建筑物、建筑环境及其内部设

13、备的安全性,保证人员的安全性,同时还应保证信息与信息流的安全性。4. 专业性系统设计注重酒店的特点,保证酒店业务中办公、信息查询、信息发布等的使用功能要求。5. 先进性系统是在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前提下最先进的系统。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采用国际或国内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符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最新潮流,为21世纪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6. 经济性综合考虑建设投资与长期运营费用间的关系,满足性能价格比在各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以保证整个投资项目的经济性,获得更全面的系统使用价值TBO与总拥有成本TCO的高性价比。7. 开放性系统遵循开放性原则。遵循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通

14、信协议,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和产品,采用开放的技术与标准,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协议,保证系统互联或扩展时的无障碍和高效率,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8. 综合性系统内各个设备、产品、技术之间平衡,服从系统的整体水平。9. 可扩展性为便于分步实施,也有利于长远发展,应留有可扩展的空间,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所有的软硬件均考虑预留以后扩展时的接口开放性和协议一致性。10. 易用性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充分考虑操作、运行与维护的简便、实用。第二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第一节. 系统需求分析建筑设备自动

15、化系统实现的目标是对东方财富广场楼内相关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节能、高效以及建筑物内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系统联动,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利用成熟的开放接口技术,使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与系统集成(SI)的双向数据交换,并在系统集成(SI)的统筹下实现与安全防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系统共涉及以下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的监控、电力系统的监测、给排水系统的监控、电梯系统监测、设备联动控制。第二节. 系统构成2.1. 系统构成2.1.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结构N2N1操作站 操作站UPSNCUNCUNCUDDCILCAHUDDCAHUN2N2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结

16、构示意图由于东方财富广场建筑面积大,受控设备分布广,所以我们本着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这种集散式监控结构的设计原则来实现整体功能。从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可知此系统是由中央操作站、网络控制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等组成,中央操作站及网络控制器是通过Ethernet网(N1网)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同时安装在建筑物各处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将通过RS485现场总线(N2网)连接到网络控制器上,与其它网络控制器上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及中央操作站保持紧密联系。传感器及执行器等连接至以上各直接数字控制器内。系统的主要组件如下:通讯网络 N1总线 网络构造 动态数据存取 RS485 N2总线中央

17、操作站网络控制单元直接数字式控制器网络终端系统设计系统阐述系统说明设置“楼宇自控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和完成大楼内所有设备的集中管理、环境控制,实现以下三个目标:1) 通过对大楼内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可以使这些设备均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这既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运行寿命,又有利于节约能源。控制和管理的重点是耗能大户-空调系统(包括冷冻机组和各式空调机)、照明系统、给排水中各类大功率泵。2) 通过对大楼内所有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对设备档案的有效管理,可以使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时间、维修维护周期、维修记录、备品备件的更换情况等了如指掌。既可减轻维修人员对设备巡视的劳动强度

18、,又可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可能对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3)控制大楼内空气温、湿度,达到需要的、适宜的办公、科研、生活环境。为此,纳入楼宇自控系统的设备有:空调冷热源系统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集成供配电系统2.1.2. 系统摘要为了使东方财富广场智能建筑项目成为先进的智能型现代化设施,一个高素质的楼宇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楼宇自控系统包括中央操作站、系统操作分站、网络控制器(NCU)及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Ethernet、BAC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

19、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2.1.3. 监控内容本系统可监测和控制范围包括下列系统:空调冷热源系统新风系统空调系统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集成供配电系统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集散式控制方式,因高级的控制过程复杂,用同一控制过程的结果并不能满足各个区域的情况,采用集散式控制方式还可增强系统可靠性。减少施工费用。2.1.3.1. 空调冷源系统空调冷源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屋顶膨胀水箱,屋顶水箱补水泵,软水箱等。由于制冷机组具备自动控制箱,METASYS系统只对以上所述设备进行监测,具体功能如下: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泵

20、的运行台数:监测制冷机组的运行状态;监测制冷机组的故障报警状态;监测制冷机组手/自动状态;监测冷冻水泵运行状态;监测冷冻水泵故障报警状态;监测冷冻水泵手/自动状态;监测冷却水泵运行状态;监测冷却水泵故障报警状态;监测冷却水泵手/自动状态;监测冷冻水总供/回水温度;监测冷冻水回水流量;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运行时间累积;发出定时检修提示;冷冻供/回水平衡:监测冷冻水供/回水压差;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调整:监测冷却水供/回水温度;监测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监测冷却塔风机故障报警状态;监测冷却塔风机手/自动状态;监测冷却塔两端蝶阀开到位/关到位状态;空调水补水:监测软水箱高/低液位;监测膨胀水箱

21、液位;监测补水泵运行状态;监测补水泵故障报警状态;监测补水泵手/自动状态;根据需要启停适当的补水泵;补水泵运行时间累积;发出定时检修提示;以上工作状况通过集成的方式将冷水机组与周边设备的信息提取出来,可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彩色显示屏上,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通过网络控制器(NCU)和安装在冷冻机房内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DDC将按内部预先编写的软件程序来控制冷冻机启停的台数和相关设备的群控。2.1.3.2. 热交换系统以上工作状况可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彩色显示屏上,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监测热交换机运行状态;监测热交换机故障报警;热水循环泵启停控制;监测热水循环泵运行状态;监测热水

22、循环泵故障报警;监测热水循环泵手/自动状态;一次水蝶阀调节;二次水供回水温度;二次水水流状态监测;以上工作状况可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彩色显示屏上,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2.1.3.3. 新风系统新风机组由METASYS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程序对新风机组进行优化监控,具体功能如下:新风机组启停:监测新风机组故障报警状态;监测新风机组手/自动状态;监测新风机组风机压差状态,确认风机机械部分是否已正式投入运行;当新风机组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可以对新风机组进行启停控制,包括远程控制和定时启停机组;监测防冻开关的状态,当温度低于设定值(在防冻开关上可调整)时,防冻开关动作,控制器触发联动一系列的

23、防冻保护动作,如关闭新风阀并打开水阀等;监测过滤网淤塞报警状态,提醒运行管理人员及时清洗过滤器;送风温度/湿度控制:监测新风温、湿度;监测新风机组送风温度;通过对安装于水盘管回水侧二通电动调节阀的自动调整,实现对送风温度设定点(可调整)的控制,保证新风机组供冷/热量与所需冷/热负荷相当,减少能源浪费;监测新风机组送风湿度根据监测到的送风湿度值与送风湿度设定点比较,调节加湿器的开关,以满足送风湿度精度安装在机房内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现场设备是一对一的安装及控制方式)将按内部预先编写的软件程序来满足新风机组的自动控制和操作顺序。以上工作状况通过网络通讯可将现场情况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中央控

24、制室内的中控机的彩色显示屏上,供操作人员随时使用,其中的重要数据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2.1.3.4. 送/排风系统送风机、排风机由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程序对送风/排风机组进行优化监控,具体功能如下:l 监测送/排风机组运行状态;l 监测送/排风机组故障报警状态;l 监测送/排风机组手/自动状态;l 当送/排风机组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可以对送/排风机组进行启停控制,包括远程控制和定时启停机组;安装在机房内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将按内部预先编写的软件程序来满足送/排风机组的自动控制。以上工作状况通过网络通讯可将现场情况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中央控制室内的中控机的彩色显示屏上,供操作人员随时使用,

25、其中的重要数据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2.1.3.5. 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由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组成。由METASYS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程序对给排水设备进行优化监控,具体功能如下:给水系统:l 监测生活水箱高/低液位l 监测给水泵运行状态;l 监测给水泵故障报警状态;l 监测给水泵手/自动状态;l 当给水泵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可以对给水泵行启停控制;l 给水泵运行时间累积;发出定时检修提示;排水系统:l 监测污水坑高/低液位l 监测污水/排水泵运行状态;l 监测污水/排水泵故障报警状态;l 监测污水/排水泵手/自动状态;l 当污水/排水泵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可以对污水/排水泵行启停

26、控制;l 污水/排水泵运行时间累积;发出定时检修提示;安装在机房内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将按内部预先编写的软件程序来满足给排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以上工作状况通过网络通讯可将现场情况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中央控制室内的中控机的彩色显示屏上,供操作人员随时使用,其中的重要数据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2.1.3.6.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由大楼内的包括公共区域照明、泛光照明和其它照明组成。由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程序对照明回路进行优化监控,具体功能如下:监测照明回路状态;监测照明回路故障报警;根据制定的时间计划控制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安装在机房内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将按内部预先编写的软件程序来满足照明系统的自

27、动控制。以上工作状况通过网络通讯可将现场情况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中央控制室内的中控机的彩色显示屏上,供操作人员随时使用,其中的重要数据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2.1.3.7. 集成电梯系统系统可以监视电梯系统的功能包括:监测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电梯故障报警;2.1.3.8. 配电系统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系统可以监视变配电系统中高、低压配电,发电机及变压器等相关设备和系统的参数。第三章. 报警系统1.1. 系统需求分析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探测和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受控区域的行为,并发出报警信息。在设定的布防时间内,实行入侵监控。当有活动目标出现,即发出报警,同时联动该区域的照明系统、

28、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和对讲监听装置。目标附近区域的摄像机画面将切换至该区域对应的监控中心电视墙,并予以记录。对于不同的防范区域,依据环境和实际需求分别设置周界探测器、幕帘探测器和紧急按钮。该系统应具有同公安报警网络联网的功能。1.2. 系统构成根据用户需求,电子防盗系统可独立完成现场报警功能,并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将联动信号上传给上位控制主机,由上位控制主机完成与电视监控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的联动,实现监控中心对入侵报警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用户端报警系统根据现场环境和要求的不同,由红外探测器、幕帘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紧急按钮及报警控制/通信主机组成,如有必要,还可配置用于本地报警的警号等设备。系统的结构

29、图如下所示: 本地报警 周界探测器报警控制/通讯主机 幕帘探测器 上位控制 双鉴探测器联动信号 公用电话 交换局 紧急按钮报警接收/处理系统(报警中心)用户端报警系统1.3. 系统设计系统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是:l 形成产品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l 产品性能价格比优良。l 产品具有广泛成功可靠运行的实例。l 能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l 主要产品通过中国公安部的检测。1.4. 系统功能与性能1.4.1. 系统功能在这里,报警处理与管理电脑配上相应的软件,就可作大量的警情处理工作。为了保证国内用户对软件不同的需求,警讯软件功能主要有:1. 把报警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中文文字,可直接显示报警用户的

30、地址,姓名,联系电话,警报的详细内容如警情类型,防区号等,以及对不同警情处理的方法。2. 处理完警情可存档,可按多种方式查询,如按警情类型,按日期,按用户等,并可将警情详细内容选择性地打印出来。3. 可记录用户多种信息,包括用户类型,地址,公司名称,联系人,电话,联系口令,用户主机安装情况如防区数,探头位置等,以及主机使用者登记等,并可设置用户受中心定时监控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4. 对中心操作员还提供一个管理功能,可通过密码控制,使得只有登记的操作员才可操作中心系统,从而保证中心系统不被破坏。5. 还可选择性地安装上电子地图或地图板显示,直观显示出警情发生所处的位置,道路情况。1.4

31、.2. 系统联动与集成从原理结构图可以看出,本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完成本地报警;同时把报警信号传至安防监控中心集中处理,触发可能的联动操作;本身的可扩展性还保证了以后可能出现的自动向报警中心报警,甚至与公安报警中心连接直接形成多级报警的可能性。第四章. 电视监控系统1.1. 系统需求分析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受控区域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对楼内的大厅、出入口、主要通行道、重要部位、停车场、电梯厅、电梯轿厢等场所进行视频监视和录像。特殊部位进行24小时录像,并在必要是与其他子系统联动。1.2. 系统构成本系统系安全系统,按五星级宾馆对应安防等级设计。应具有如下特性:先进性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当

32、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最可靠的成果,以使该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长期的观点看,这也是最节省经费的。可靠性 必须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各方面都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可维护性我们认为可维护性是当今应用系统成功与否的很重要的因素。这里的可维护性包含二层含义:1. 易于故障的排除:我们设计的推荐方案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可以方便地在由矩阵主机控制和由数字硬盘录像机控制之间做切换,在其中一个出故障时,进行不影响使用情况下的维修、维护,模块化的设计也使故障的排除大大简化了;2. 日常管理操作简便:系统应该可以方便地设定和操作,功能强大的同时尽量操作简单,使使

33、用人员可以尽快掌握用途。同时,简便的操作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也相应提高了。安全性数字硬盘监控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监控系统之一,具有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的特点。随着实践应用中的不断改进,在安全性能方面显示出越来越显著的优势。数字硬盘录像可以在监控画面发生变动或发生报警时(在进行系统联动的情况下),对事发前后用户设定时间段的图像作为事件记录,也可以对经常有人出入或经过等重点部位进行全实时的监控,甚至可以在多路复用(比如同时监控16路图像即16路复用)数字硬盘录像机中,分别对其中的部分图像进行报警监控而对其他图像进行全实时监控,大大增强了系统设置的灵活性,其先进的检索技术使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

34、找到需要的资料成为可能,在尽量同时监控所有监控点的前提下,成倍地减少了设备数量,并且避免了原有模拟系统的多路同时监控时因为分时监控产生画面跳跃而可能遗漏数据的情况,这种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整体性我们为这次做出更加合理的推荐方案,在这次系统的设计中,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所有可能发生扩容、优化的系统做了整体设计,使日后实施时,无须改动系统的拓扑结构,使系统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期发挥最大的效用。应用性设计本系统,应首先考虑能满足大型酒店监控功能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要。楼层较高,场所类型、拐角较多,通道也比较复杂,本系统的设计要在充分理解业主需求的前提下,达到选择角度和定位合理,

35、使用方便,操作尽量直观。开放性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同时考虑到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本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并结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执行。可扩充性本系统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具有在系统产品系列、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扩充与换代的可能,这种扩充不仅充分保护了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系统应可以在不改变或少量改变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扩充达到管理更多的视频、报警等信息的输入、控制、输出、记录和同其他系统的联动等更广泛的应用扩展,更可以通过局域网络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达到快速便捷的远程管理和通信,进行比如110报警联动等动作,使系统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规范性由于本系统是

36、一个综合性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建设初期应着手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特别是五星级酒店的特殊性,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工作。1.3. 系统功能与性能1.3.1. 系统功能l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由摄像、传输、显示、控制四部分组成。l 系统可以24小时连续自动运行,无论室内、室外、或任何天气情况系统都能运行自如。l 视频矩阵式切换可使监视器显示的图像随时任意分组,不需改动设备,图像可定点及循环显示。图像应有汉字位置提示。l 通过矩阵切换器对云台、镜头随意控制,控制监视画面在监视屏幕上进行循环显示, 每一路的驻留时间可调。l 本系统有完整的日志功能,并能长时间记录。l 在一般情况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7、根据设定,其监视器按程序顺序或定时地切换图像,录像机按设定进行录像,以循环监视各重要场所并保存图像资料,同时,能在视频图像上叠加摄像机号、地址、时间显示。l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以选定某个场所进行持续在跟踪监视,而且可以调节带电动变焦镜头及云台摄像机的摄像角度和焦距,以获取最佳摄像效果。l 在出现火警、匪情等意外情况时,闭路电视监视监控系统将按程序设计进入相应的联运控制状态,及时地监视和记录现场发生的情况,以备今后的进一步处理。l 各种操作程序均具有存储功能,当市电中断或关机时,所有编程设置均可保存。l 本系统可以与其它系统联网,能够实现与其它系统的联动控制。l 系统可根据将来

38、的使用变化,通过增加或更改部分组件来达到增加或修改系统功能的目的,并且单个部件的事故不会影响系统其他部分的使用。1.3.2. 系统联动与集成通过报警主机产生的报警信号可直接进入监控主机的报警接口,利用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跟踪监控和录像。一卡通集中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触发报警接口的方式进行与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的联动。第五章. 门禁系统1.1. 系统需求分析对楼内客房、各功能场所、重要办公室门设置门禁控制系统。系统可以对区域、对象及时间进行实时控制,可设定多级程序控制,对日常应用和紧急事件有打印、存储、防篡改和一定的防销毁功能。提供与BAS、火灾及SI的通信接口,以实现相关系统的联动。1.2. 系统

39、构成门禁管理系统整体的设计思路是持卡人出入口管理需要。持卡人凭有效卡通过,来客通过发放来宾卡或由指定人员陪同通过。办公室采用出门按钮方式开门;门禁通过联网式管理,对每张卡的进出入记录(时间、门号);所有门禁控制器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门禁管理系统由读卡器、控制器和管理中心所组成,系统配置灵活,窗口点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最大站点数为512个(不论站点设备类型)站点间的最大距离可达1.2公里。网络可以连成总线型或环型。网络信息传送是实时的,传送的最大时延为2-6秒。系统结构如图所示。1.3. 系统功能与性能1.3.1. 系统功能本系统用户界面友好,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具有直观、容

40、易操作的特点:系统容量大,用户可以同时选用多种不同进出方式,做到多重保安并举,有效防止了非法侵入和闲杂人员混入;由于采用免接触进出方式,设备免维护而且不会发生进出拥挤,管理人员能在中央控制室实时观察、控制各个门的开/关状态,持卡人的姓名、卡号、部门、进出时间、所进出门号,加强了综合管理能力。卡丢失后可挂失,旧卡即作废,重发新卡;卡片上可印照片、文字等信息,作为个人身份证卡,还可以同时用于考勤管理。l 对人员的分级、分权限管理作用l 对不同日期、时段的区别管理作用l 对不同通道、区域的区别管理作用l 对主要设施的保护作用l 进入验证,实时检测、监控或随机检测、监控l 进、出实际情况的记录、查询、

41、存档、打印数据报表l 对人员的考勤管理作用l 系统自动生成及人为设置节假日l 可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l 记录、修改、查询所有持卡人的资料;l 监视记录所有的出入情况;l 监视门磁开关的状态;对电子门锁发出控制命令;l 当确认火灾发生时,自动打开消防紧急通道和安全门的电子门锁,方便楼内人员的疏散;l 根据需要设置管理分区;l 对持卡人实现分组、分时、分级控制。1.3.2. 系统联动与集成门禁管理系统具有和消防、安防报警集成联动功能。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如火灾)需要疏散人员时,系统接收到消防系统传来的继电器信号,自动打开电子锁或电磁锁,并保持直至取消火警信号。消防系统同时将信号在管理中心传给门禁系统

42、的集成信号采集系统,在管理中心可监控到现场的情况并做记录。如遇防盗报警信号,可强行关闭单元门,并保持此状态,读卡不再起作用,直至报警解除。同时在中心报警系统将该信号传递给门禁管理系统的集成信号采集系统,在管理中心可监控到现场的情况并做记录。第六章. 巡更系统1.1. 系统需求分析对保安巡逻人员的巡逻线路和巡逻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人防巡逻的重要补充。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点。有线方式可以直接利用门禁系统的读卡器(必要时单独设置读卡器)建立巡更系统,根据是否按时到达巡更地点向安防监控中心发出到位或报警信号并由安防中心记录到位时间和巡查编号。无线方式在园区范围比较大时非常实用,可

43、以免去布线的费用和可能产生的意外破坏,如园区施工弄断通讯线缆等。在此工程中,可单独采用一种方式或两种方式混用。1.2. 系统功能与性能1.2.1. 系统功能可设计巡更路线,并可在必要时改变设置。第七章. 车库管理系统1.1. 系统需求分析本系统主要用于本单位车辆出入库管理,车库位于地下室。系统可以支持一卡通管理,摄像头配合出入放行栏杆记录车辆图像,建立相应数据库,以备统计查阅和定期报表。1.2. 系统构成工作流程:固定用户驾车至读卡机前,在指定的读卡范围内读卡,控制器系统确认卡片有效后,入口挡车器挡杆自动抬起,用户进入停车场后,入口挡车器挡杆自动落下。用户离开停车场时,驾车至读卡器前,读卡经系

44、统确认有效后,出口挡车器自动起杆,用户离开停车场后,环路检测器检验此处无车辆,出口挡车器挡杆自动落下。用户进场管理中心办卡读卡无效读卡无效读卡有效进场停车准备出场读卡有效出场成功挡车器开启挡车器开启1.3. 系统设计1.3.1.1. 设备技术性能分析1. 稳定、可靠该系统需要长期运行,需要连续不间断的日夜运行,因此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系统的关键部件应有冗余和备份,一旦系统某部分出现故障,应能很快恢复工作。系统的紧急处理部件可以从容地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异常事件,例如断电。系统的读卡设备可在脱机状态下工作,以确保在遭受“病毒”“黑客”攻击或其他原因系统瘫痪时,读卡设备仍能继续工作。可靠、操作使用和维护方便。2.安全性停车场管理是重要的管理工具,内有许多的重要的管理数据,系统必须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采用多种手段防止各种破坏,以确保系统安全性。3.开放性本系统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把各行业界和市场上各类最好的产品结合起来,构成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系统框架结构。4.扩充性当需要增加新的用户应用时,本系统具有扩充余地,便于扩充、升级。5.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及产品既要求具有优越先进性,而且必须是成熟的技术或产品,做到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6.易管理性系统涉及面广,有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