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158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doc(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网络工程管理研究方向:弱电系统集成作 者: 指导教师: 论文日期:2011.10.23Graduation thesis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ntegration designSchool Nam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Name: Network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weak systems integration Author: Instructor: Yang Wei Paper

2、s Date: 2011.10.2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信息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

3、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毕业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毕业论文,或将毕业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毕业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11年10月23日简介随着计算机机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Web访问不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可以成为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平台。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ntelligentBuildingManagementSystem,IBMS)是专门面向楼宇综合信息集成所开发的集成管理平台软件。智能大厦的系

4、统集成是一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集散监控系统。采集各种设备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在系统之间进行联动或协调作业,以统一的监控平台加强弱电系统的整合能力,提高对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的效率,是弱电系统集成的根本任务。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系统之间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自动化水平及协调运行能力。摘 要IBMS,Integrated Intelligent Interne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BMS,国内称之为智能楼宇管理系统。IBMS是一款

5、集集成、智能和网络于一体支持TCP/IP、OPC/ODBC、RS232/485等多种标准数据通讯接口和协议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平台。而不是多种带有智能特征的系统产品的简单推积和集合。是整个智能建筑运行的核心,IBMS系统功能强大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智能化程度。IBMS属于整个楼宇系统的最高监控与管理层,它通过分布式网络将各子系统集成到同一个计算机支撑平台上,建立起整个建筑物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按照通常的提法这种系统集成包含了对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整合,以一体化集成的方式实现对信

6、息、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要实现这种共享,最重要、最基本得是对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这里我们把它简称为信息集成。只有实现了信息集成,才能在大厦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才可称得上是一幢智能大厦。关键词:IBMS;OAS;BAS;CAS;SAS;FASAbstractIBMS, Integrated Intelligent Interne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IBMS, domestic called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IBMS is a set of integrated, intelligent a

7、nd network integration in support of TCP / IP, OPC / ODBC, RS232 / 485, a variety of standard dat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protocol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platform. Instead of multiple intelligent system product features simple push the plot and set. The whole building is

8、the core operation of IBMS system, powerful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degree. IBMS belongs to the whole building the maximum system monitor and management layer, it is distributed through a network of the subsystem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same computer platform

9、, establish the whole building of centr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terface. According to the usual formulation of this integrated system includes a pair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 BAS ),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 OAS ),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 CAS ), security system ( SAS ), autom

10、atic fire alarm system ( FAS ) integratio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re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nd management services to achieve this, sharing, most important, the most basic 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here we call it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11、. Only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building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an be called a intelligent building.Key words: IBMS;OAS;BAS;CAS;SAS;FAS目 录第一章 项目需求分析11.1 项目概况11.2 智能建筑的组成11.3 智能建筑现状分析21.4 智能建筑设计目标21.4.1 智能建筑建设目标21.4.2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目标31.4.3 智能建筑运营管理目标3第二章 智能建

12、筑系统集成分析42.1 概述42.2系统设计依据52.3 BAS楼宇自动化集成分析72.4 OAS办公自动化集成分析72.5 CAS通信自动化集成分析72.5.1 电话通信系统72.5.2计算机网络系统102.5.3 有线电视系统172.6 SAS安全防范集成分析192.6.1 门禁系统202.6.2 防盗入侵报警系统222.6.3 视频监控系统242.6.4 无线电子巡更系统262.6.5 停车场管理系统282.7 FAS火灾报警集成分析302.7.1 火灾报警系统302.7.2公共及紧急广播系统312.8 集成布线系统分析332.9 机房工程设计35第三章 IBMS系统总体设计393.1

13、绪论393.2 IBMS系统设计思想393.2.1 IBMS系统设计原则393.2.2 IBMS系统设计目标413.3系统集成层次413.3.1物理集成423.3.2网络集成423.3.3信息集成423.4 IBMS系统功能433.5 IBMS系统的构成453.5.1 B/S构架453.5.2系统硬件架构463.5.3系统软件架构473.5.4系统网络结构493.5.5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503.6系统三层结构513.6.1核心决策层533.6.2通讯接口层543.6.3用户界面层553.7系统管理563.7.1功能管理563.7.2 接口管理563.7.3过程管理563.8集成系统平台各功能

14、模块57第四章 系统方案实施584.1施工结构组织图584.2施工前的实地勘测584.3系统施工图纸编制594.4技术交底604.5工程项目管理604.5.1工程施工管理604.5.2工程技术管理614.5.3工程质量管理614.5.4工程进度管理624.5.5工程投资管理624.5.6工程变更管理63第五章 工程项目调试和验收645.1系统测试及调试645.1.1楼宇自动化系统645.1.2办公自动化系统645.1.3通信自动化系统645.1.4安全防范系统655.1.5火灾消防报警系统655.1.6集成布线系统655.2工程验收阶665.2.1验收批的划分665.2.2楼宇自动化系统工程验

15、收675.2.3办公自动化系统工程验收675.2.4通信自动化系统工程验收675.2.5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验收685.2.6火灾消防报警系统工程验收695.2.7系统集成(IBMS)工程验收696.3技术支持与培训706.3.1技术支持与服务706.3.2培训70致谢72总结73参考文献74附录175附录276个人简历80第一章 项目需求分析1.1 项目概况该工程为紫藤大厦进行弱电系统的集成,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其中裙楼四层。地下一层为停车场,一层为业务办理大厅和餐厅、二层为业务办理大厅和宾馆、三层至四层为各种大小会议室和宾馆等、五层至十二层为办公区。使其具备楼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

16、A),办公自动化(OA),安全防范(SA), 火灾自动报警(FA)的综合性智能大厦。1.2 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由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安全防范系统(Safety Automation System,S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Protection Automation System,FAS)五大系统组成,通常人们把它

17、们称为5A。综合利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即4C技术为基础,构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智能大厦。智能大厦在物理上分为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户、用户需求服务。管理物业运行管理。这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他们既有相互关联、又相互依存,组成一个完整一致的智能建筑体系。对建筑管理者来说,智能大厦应当有一套管理、控制、运行、维护的通信设施,能够花较少的经费便及时地与外界取得联系。对建筑使用者来说,应当有一个

18、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实现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方法是系统集成。即IBMS。系统集成是智能建筑的关键。智能建筑业主的需要,是智能建筑业的需要,也是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需要。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对集成的各子系统应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甲级智能楼标准提出:“必须具有各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系统接口应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各智能化系统之间信息交换”。 1.3 智能建筑现状分析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今日的建筑,特别是大型高层建筑,它不仅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更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支撑点信息网络的节点。近年来已经建成的智能建筑,能够真正符合上述标准的并不多

19、。许多号称已实施弱电系统集成的智能建筑,只是建立了有智能特点的分系统,将这些分系统的中心监控站安排布置在一间房屋内,但并未实现各智能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也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显然这样的建筑不符合甲级智能楼宇的标准,还称不上“智能化”,也不能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弱电系统集成。 行业现状:BAS、CAS、OAS各系统相互独立,系统内各子系统也相互独立;各子系统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无法做到出现事故一键报警和系统联动;治理职员/控制职员不能及时了解建筑内实际状况;信息来源不一致、不及时,缺少基础数据;现场操纵复杂,无法确认操纵规范达标。 解决办法:提供开放式的集成系统平台,通过简单统一

20、的浏览器界面;访问建筑物内部网Lntranet上监控和管理系统;集成多种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中央数据由不同系统共享;为不同系统提供同一故障管理;节约项目将来的维护和改造成本;可有效分配资源,达到最有效的能源管理及节能的目的;提高建筑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操作及数据库访问。1.4 智能建筑设计目标1.4.1 智能建筑建设目标智能建筑建设目标,就是要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现代科学技术,以现代化系统工程管理理念为指导,采用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同和决策一体化系统工程管理模式,重点实现以下建设目标:1) 建设建筑智能化标准的智能大厦;2) 构建一体化的综合

21、信息集成平台;3) 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技术节能,实现智能建筑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1.4.2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目标智能建筑工程设计目标,就是要遵循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建筑及办公区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智能建筑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管理需求。 工程设计应以融合监控网络、计算机网络、控制网络构建系统综合信息集成平台,将各部分IBMS集成系统与综合信息集成平台的信息交互、数据共享、功能协同作为工程设计设计的重点。 工程设计应要满足智能建筑对系统在技术应用和功能实现的需求,满足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对系统组成、设备配置及技术性能的要求。 工程设计应能指导智能建筑对系统和产品进行选型的工作,全面控制系统工程

22、预算和系统设备的投资成本。1.4.3 智能建筑运营管理目标 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将系统的建设与今后系统的运营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规划,要充分考虑和研究运营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率。遵循物业管理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制订详细周密的物业及设施管理的细则和措施,充分发挥系统技术应用和实现功能,为智能建筑在安全、便捷、舒适、高效、节能和环保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撑。智能建筑系统设施运营管理目标为: 1) 以提高IBMS集成系统设施运营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率为目标; 2) 以提高IBMS集成系统设施运营完好率为目标;3) 以降低智能建筑能耗和实现建筑技术节能为目标。第二章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分析2.1 概述IBMS系统是智

23、能化系统的核心,应完全支持IBMS集成数控整合平台技术架构,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对建筑内所有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丰富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确保建筑内所有相关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IBMS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以集成布线为基础,配置组建各功能子系统,以下是智能建筑的五大子系统。其框架图如图2-1所示。图2-1 IBMS及其各子系统Figure 21 IBMS and relevant subsystemsBAS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

24、em, BA主要对大楼内各类设备,如空调、供暖、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百叶窗帘、电梯等,进行监视、控制、测量,应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能源、注意环保、节省人力。CAS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CA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完成网络通信的控制系统,是楼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实现建筑物内、外的信息交流。O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实现建筑内物业管理、用户信息处理功能,提高办公效率的信息系统。SAS安全防范系统-Sa

25、fety Automation System,SA是闭路摄像监控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组成,它们构成的保安监控系统保障了整个管理区域的安全。FAS消防自动报警系统-Fire Protection Automation System,FA包括了消防报警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和应急广播、通信系统。在智能建筑中起着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2.2系统设计依据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除了要实现普通建筑具备的基本功能外,还要与其管理体制相结合;同时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因此其中的弱电系统还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时,将遵照国标GB/T50314-2

26、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甲级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执行,智能化系统基本功能和技术应用达到国家智能建筑甲级系统的功能要求;同时参照目前正在由国家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编制的建筑及住宅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标准的相关内容及技术应用要求实施。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该系统方案依据下列资料设计制作:智能大厦相关设计图纸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J/T 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27、GB50116-98火灾自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02198-9430MHA-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列 GB6510-86计算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8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Y/T106-92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115-87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中

28、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8-9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GBKJ-90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以太网10BASE-T标准 IEEE802.3以太网100BASE-T 标准 IEEE802.3U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商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568商用建筑布线系统管道

29、及空间位置标准 IA/TIA-568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926.1-27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库速率接口标准 CCITT ISDN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 GB12323-90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标准 YD/T2008-93CATV行业标准 GY/T121-95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GYJ41-89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户技术要求YJ26-86以及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及相关资料。2.3 BAS楼宇自动化集成分析BAS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30、Automation System,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和网络技术,通过含有丰富灵活的控制、管理软件和节能程序,对各机电设备尽心有条不紊、综合协调、科学地控制和管理的系统。智能大厦的楼宇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通过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管理以及BMS系统集成,并与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及火灾报警及联动等弱电系统进行集成和联动,实现了一体化检测和管理系统,从而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通过优化控制、合理调整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节约能源和运行成本,并能方便地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 整个智能大厦建筑设备自控及管理系统设计成一套完整的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它采用标准化局域网技术和众多子

31、系统集成技术实施对楼内所有实时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联动和管理,系统既可相对独立运转,又可联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不同工作站及现场控制器的控制权限的设定,由网络管理服务器完成。2.4 OAS办公自动化集成分析O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OA从最初的以大规模采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标志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以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志的现阶段,对企业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办公自动化系统,概括地说就是使用各种协议和标准构建企业级的信息集成和信息服务的设施,通过企业办公自动

32、化系统,能够迅速获取企业内部的、外部的信息,并为企业的各种运作进行辅助,建立企业内价值活动的连接。为各种类型的文案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办公室的各项信息处理工作,协调不同地域之间、各职能间和各信息工作者间的信息联系,提高办公活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2.5 CAS通信自动化集成分析2.5.1 电话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是弱电系统的基础平台,是组成紫藤大厦通讯的重要子系统。由电话交换设备、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交换设备主要是电话交换机,是接通电话用户之间通信线路的专用设备;电话传输系统按传输媒介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用户终端设备是指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终端等。电话通信系统

33、主机是采用微型计算机电子技术进行数据、数字程控转换的一种通信设备,就紫藤大厦而言,整个系统由电话主机(即集团程控交换机)、电话分机、电源设备和电缆线路四部分组成。集团电话系统如图2-2所示。图 2-2集团电话系统图1.PABX的组成话路系统。话路系统包括用户电路、交换网络、出中继器、入中继器。其是线路和监视功能的信号设备。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译、忙闲测试、路由选择、链路选试、驱动控制、计费等。2.集成的实现方式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我认为紫腾大厦即将建设的电话通信系统已具备以下特点:1).该方案要充分的支持电话交换方式,也要拥有基于IP交换核心的交换功能,在满足基本的通讯办公需

34、要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丰富的IP电话应用;并且具有多种接口,可以顺畅的接入PSTN;同时支持丰富多样的系统功能,帮助用户提高办公效率;2).该方案具备分租功能。除企业员工用之外,还有部分房间作为客房使用的,因此交换机系统资源需要被灵和分割给这些租户,在他们拥有独立的号码资源,并且但登记费,还可以提供各种高级增值通讯服务,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3).电话系统工程的布线与计算机网络实施综合布线。为解决语音点与数据点的互换、互为备份,降低工程造价,系统设备的使用、维护、升级的灵活与方便,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平台。电话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布线同时进行,利用计算机网络线材综合布线:在用户端使用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点

35、相同的信息模块,传输介质使用超5类双绞线,其特点是:1).便于语音点换成数据信息点,在增加计算机网络用户时,撤销该部电话分机换成计算机网络用户即可享受网络通信。2).使用灵活,便于电话用户的扩充,由现在的一个用户线路可扩充改装成4部用户电话机。3).维护方便,线路直观清晰、简单明了,1个用户线路出现故障时可更换其中一对线进行使用,保证了用户电话畅通。3.集成实现的功能 电子邮件功能 传真信箱功能 语音信箱功能 文本功能 图像功能 内部呼叫功能 出局呼叫功能 非语音业务 会议电话功能 维修测试功能 故障检测功能 特权密码功能 电源故障转接功能; 远端维护管理功能 IBMS提供联动策略设置平台实现

36、跨系统的联动功能;4.设备的选型通过以上需求分析,我建议采用松下的KX-TDA600CN数字程控交换机构建整个紫腾大厦内部语音通讯系统。KX-TDA600CN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完全符合ITU-T和新国标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灵活的组网能力,除满足运营商的各种组网功能需求,还可以提供各种专用通信网(如铁路、电力、军队、公安、石油、煤矿)中的KX-TDA600CN数字用户交换系统设备。该产品容量大、结构先进、处理能力强;维护方便,计费系统功能强大;先进的软件设计,软件升级简单;硬件通用性强,单板种类少 ,功耗小;信令系统结构先进、兼容

37、性好;处于领先地位的业务提供能力;组网灵活,支持FTTB、FTTC组网思想;对PSTN用户提供的业务表一:松下KX-TDA600CN主要参数松下KX-TDA600CN主要参数产品外观交换机类型KX-TDA600CN数字程控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外线容量48程控交换机内线容量640数字分机8IP电话功能支持拨号模式7音频/脉冲其它特性主机柜支持最大160个端口(开通DXDP支持最大240个端口1), 加扩展机柜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最大688个端口(开通DXDP支持最大1008个端口)2. KX-TDA600采用自由槽位结构设计, 您能够很轻易的通过加入扩展卡, 增加新的功能, 扩展交换机的容量.功耗118

38、0W工作温度0-45工作湿度10-90%存储温度-20-80 存储湿度0-95%电源220VAC, 50/60Hz尺寸(mm)415*430*270重量(Kg)64kg价格¥10.0万2.5.2计算机网络系统CNS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紫藤大厦范围内实现宽带上网、无线上网,满足办公和客人宽带接入Internet 的核心系统。它把所有的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集成在一起,以便共享和集中控制与管理。它提供实现智能化全部功能所需要的人/机界面;提供实现智能化功能的操作程序;通过各子系统执行操作,向使用者反馈执行结果;必要时向使用者提示参考处理意见等。系统结构如图2-3所示。图 2-3

39、计算机网络系统图1.计算机网络系统基本组成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的;硬件系统包括网络通信设备(结构化综合布线、网卡、双绞线、光纤、路由器、交换机、微波设备、卫星设备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终端、磁盘阵列等),其他辅助设备(打印机、不间断电源及其他设备)。软件系统包括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等。2.集成的实现方式在紫藤大厦设计中,我们采用层次化模型来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所谓“层次化”模型,就是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 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简单化。层次模型既能用于LAN设计,也能应用于WAN设计。(即: 网

40、络整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我认为紫腾大厦即将建设的网络信息流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内部流量:这些数据流仅在网络内部流转,不会发送到互联网上,也不会对网络出口防火墙产生任何影响,它们主要是有大厦内部的管理系统发生,如一卡通、企业管理系统等等,这部分流量非常小,但与企业的管理息息相关,应该优先保证这部分的数据流通,对设备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2.出网流量:及内部员工在Inernet所用的流量,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络下载。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与外界的联系和员工的工作效率问题,因此需要优异的QOS保证,确保上网网速,对网络设备

41、的QOS能力、性能和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取决于网络出口设备的性能和带宽。3.入网流量: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网站和其他业务。有些业务外部将直接访问内部业务系统,网络设备还是计算机服务器将直接面对互联网,对安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何防范互联网的形形色色的攻击是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4.集成方式:共济IBMS系统可以通过对网络交换系统提供的开放性数据接口进行专业开发定制,将IBMS服务器与网络交换系统进行网络连接,在图形化的界面中方便的实现对网络交换系统的集成功能。3.集成实现的功能通过共济IBMS系统对网络交换系统进行集成,直接通过子系统提供的软、硬件接口及其协议进行集成,从而实现集成完

42、成个子系统间的相互通信;各子系统数据的共享;4.设备的选型企业内部网的核心层我们采用高档三层交换(华为S8505),在核心层设置两台主干交换机,均衡负载整个校园网络数据交换的流量。采用双路1 Gb/s光缆冗余连接方式,以提高主干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利用IP交换技术完成整个紫藤大厦内部不同地域之间的高速数据转发。鉴于内部的用户数量较多,业务复杂,QOS(服务质量)要求较高的特点,对此我们采用华为的S8505高性能交换机来组建内部网络平台。它具有强大的业务和交换能力,能够提供如MPLS、VPN、QOS、NAT、PP0E、WEB、FTP、HTTP等丰富业务能力,并可通过内置防火墙模块实现各种强大的网络

43、安全策略,可以充分满足大厦并一同区域网络的高速数据交换和支持多业务功能的要求,并能够提供完善的安全防御策略,保障企业网网络的稳定运行。表二:华为S8505主要参数华为S8505主要参数产品外观交换机类型万兆核心交换机应用层级三层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10000Mbps端口结构模块化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750Gbps包转发率180MPPSVLAN支持支持QOS支持支持网管支持支持MAC地址表64K模块化插槽数16电源100-240VAC/-48V60VDC尺寸(mm)436*450*486重量(Kg)65kg价格¥10.0万汇聚层网络主要完成企业内部相关部

44、门的内接入交换机的汇聚及数据交换和VLAN划分。我们采用华为的S2326TP-EI参数交换机作为汇聚层面的交换机。S2326TP-EI参数交换机提供高密度千兆端口接入的同时还能满足汇聚层智高高速处理的需要,并能够灵活的部署在网络边缘的各个位置。能够同时提供多个高速专用堆叠端口和百兆、千兆光口。这种交换机都具有较强的多业务提供能力,可支持包括智能的CCL、MPSL、组播在内的各种业务。为用户提供丰富、高性价比的组网选择。表三:华为S2326TP-EI主要参数华为S2326TP-EI主要参数产品外观交换机类型接入交换机应用层级二层内存128MB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