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232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8.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SIO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地基.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在地基基础中的应用3.1 土的竖向自重压力计算(1) 数学模型设地基由若干层土组成,则任意深度处土的竖向自重压力按下式计算67 (3-1)(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RkN/m3第i层土的重度Hm第i层土的厚度nN-计算点以上土的层数PkPa深度z处土的竖向自重压力3-1 土层剖面示意图2) 程序程序名:ZZP=0Lbl 1:RH:P=P+RHGoto 13) 操作步骤某地基土层剖面如图3-1(a)所示,求各层土的竖向自重压力6。按键5 2及选择ZZ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R?16输入第1层土的重度2H?1输入第

2、1层土的厚度3P=16第1层土底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4R?1618输入第2层土的重度5H? 11输入第1层土底至地下水位的距离6P=34地下水位线处土的竖向自重压力7R?188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重度8H? 12输入地下水位至第2层土底的距离9P=50第2层土底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10R?87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重度11H?23输入第3层土的厚度12P=71第3层土底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计算结果示意如图3-1(b)所示。提示各点的竖向自重应力须自上而下依次计算,按键可继续往下计算;地下水位线处也要作为土层分界,土层数系指按此重新划分土层后的土层数;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土的有效重度。3.2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

3、计算(1) 数学模型建(构)筑物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按下式计算67 (3-2)(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pkPkPa基底平均压力nN-基底以上土的层数RkN/m3第i层土的重度Hm第i层土的厚度p0DkPa基底附加压力C-过渡变量2) 程序程序名:JDC=0Lbl 1:N=N:RH:C=C+RH:Dsz N:Goto 1D=P-C3) 操作步骤某基础的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为p=143kPa,基底以上土层数n=3,各层土的重度和厚度分别为 =16kN/m3、h1=0.5m,=18.5kN/m3、h2=0.5m,=17kN/m3、h3=1m。地下水位在第1

4、、2层土的分界处,求该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6。 按键5 2及选择JD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N?3输入基底以上的土层数2R?16输入第1层土的重度3H?0.5输入第1层土的厚度4R?168.5输入第2层土的重度5H?0.50.5输入第2层土的厚度6R?8.57输入第3层土的重度7H?0.51输入第3层土的厚度8P?143输入基底平均压力9D=123.75基底附加压力提示地下水位线处也要作为土层分界,土层数系指按此重新划分土层后的土层数;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土的有效重度。3.3 地基最终变形量计算(1) 数学模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 (简称

5、地基规范)以分层总和法为基础计算地基的最终变形量,计算公式为 (3-3)(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X-沉降计算经验系数nN-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划分的土层数p0PkPa基底附加压力ziAm基底至第i层土底面的距离B-基底计算点至第i层土底面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zi-1Cm基底至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D-基底计算点至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ESiEMPa基底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sSmm地基最终变形量F-过渡变量2) 程序程序名:BXF=0Lbl 1:N=N:ABCDE:F=F+(AB-CD)E:Dsz N:Goto 1S=XPF3)

6、 操作步骤设某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为p0=193.5kPa,取n=4,=0.85,各层土的参数如表3-1。求该基础的地基最终变形量8。表3-1 某基础的地基土层参数土层编号iz(m)ES(MPa)12.00.75761023.50.55686.834.00.50848.944.30.48328.9按键5 2及选择BX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N?4输入沉降计算划分的土层数2A?2输入基底至第1层土底面的距离3B?0.7576输入基底计算点至第1层土底面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4C?0输入基底至第0层土底面的距离5D?0输入基底计算点至第0层土底面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

7、数6E?10输入基底下第1层土的压缩模量7A?23.58B? 0.75760.55689C?0210D?00.757611E?106.87A?3.548B?0.55680.50849C?23.510D? 0.75760.556811E?6.88.97A?44.38B? 0.50840.48329C?3.5410D? 0.55680.508411E?8.98.97X?0.85输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8P?193.5输入基底附加压力9S=37.79地基最终变形量3.4 郎肯土压力系数计算(1) 数学模型郎肯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分别为6789 (3-4) (3-5)地基通常由若干土层组成,需反复应用上述

8、公式计算各土层的郎肯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KaA-郎肯主动土压力系数KpB-郎肯被动土压力系数D 土的内摩擦角2) 程序程序名:LKXSD:A=(tan(45-D2)2B=(tan(45+D2)23) 操作步骤设某土层的内摩擦角为=32,求该土层的郎肯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按键5 2及选择LKXS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D?32输入土的内摩擦角2A=0.3073郎肯主动土压力系数3B=3.2546郎肯被动土压力系数3.5 库仑土压力系数计算(1) 数学模型库仑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分别为789

9、(3-6) (3-7) 地基通常由若干土层组成,需反复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各土层的库仑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KaA-库仑主动土压力系数KpB-库仑被动土压力系数C土的内摩擦角D挡土墙背的倾斜角E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F挡土墙后土面的倾角2) 程序程序名:KLXSCDEFA=(cos(C-D)2(cosD)2cos(D+E)(1+(sin(C+E)sin(C-F)cos(D+E)cos(D-F)2B=(cos(C+D)2(cosD)2cos(D-E)(1-(sin(C+E)sin(C+F)cos(D-E)cos(D-F)23) 操作

10、步骤设某土层及挡土墙参数为=30,=20,=10,=30,求该土层的库仑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按键5 2及选择KLXS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C?30输入土的内摩擦角2D?20输入墙背的倾斜角3E?10输入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4F?30输入墙后土面的倾角5A=1.2682库仑主动土压力系数6B=8.0871库仑被动土压力系数3.6 地基规范中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系数计算(1) 数学模型地基规范附录L规定,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3-8)式中,。(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cCkPa填土的内聚力RkN/m3填土的

11、重度hHm挡土墙高度qQkPa地面均布荷载A墙背的倾斜角B墙后填土面的倾角U填土的内摩擦角V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kaK-主动土压力系数kqX-过渡变量Y-过渡变量2) 程序程序名:GFXSY=2CRH:X=1+2QsinAcosBRHsin(A+B)K=(sin(A+B)(sinA)2(sin(A+B-U-V)2)(X(sin(A+B)sin(A-V)+sin(U+V)sin(U-B)+2YsinAcosUcos(A+B-U-V) -2(Xsin(A+B)sin(U-B)+YsinA cosU) (Xsin(A-V)sin(U+V)+ YsinAcosU)3) 操作步骤设某挡土墙及墙后填土参数为

12、c=10kPa,=16.5kN/m3,h=6m,q=20kPa,=60,=10,=30,=15,求主动土压力系数ka。 按键5 2及选择GFXS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C?10输入填土的内聚力2R?16.5输入填土的重度3H?6输入挡土墙高度4Q?20输入地面均布荷载5A?60输入墙背的倾斜角6B?10输入墙后填土面的倾角7U?30输入填土的内摩擦角8V?15输入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9K=0.7626主动土压力系数3.7 成层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计算(1) 数学模型设地面均布荷载为q,各土层的重度为、厚度为hi、有效内摩擦角为,则可推导得各土层分界(地表处为第1分界,

13、第1层土与第2层土之间为第2分界,)上、下的静止土压力强度分别为 (3-9) (3-10)(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QkPa地面均布荷载RkN/m3第i层土的重度Hm第i层土的厚度D第n-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第n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SkPa第n分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XkPa第n分界下的静止土压力强度 图3-2 挡土墙及土层剖面示意图12) 程序程序名:JZP=QLbl 1:RHD:P=P+RH:S=P(1-sinD)D:X=P(1-sinD)Goto 13) 操作步骤某挡土墙及土层剖面如图3-2(a)所示,求作用在挡土墙上各土层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按键

14、5 2及选择JZ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Q?20输入地面均布荷载2R?0输入第0层土的重度3H?0输入第0层土的厚度4D?0输入第0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5S=20第1分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6D?020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7X=13.16第1分界下的静止土压力强度8R?018输入第1层土的重度9H?02输入第1层土的厚度10D?2020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1S=36.85第2分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12D?20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3X=31.45第2分界下的静止土压力强度14R?1819.2输入第2层土的重度15H?22输入第2层土的厚度1

15、6D?26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7S=53.02第3分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18D?2635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9X=40.25第3分界下的静止土压力强度20R?19.219.8输入第3层土的重度21H?23输入第3层土的厚度22D?3535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3S=65.58第4分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计算结果示意如图3-2(b)所示。提示各土层分界上、下的静止土压力强度须自上而下依次计算,按键可继续往下计算;第1分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无意义,是为程序设计需要而虚拟的;若采用水土分算,则地下水位以下用土的有效重度。3.8 成层土的郎肯土压力强度计算3.8.1成层土的郎肯

16、主动土压力强度计算(1) 数学模型设地面均布荷载为q,各土层的重度为、厚度为hi、内摩擦角为、内聚力为c,则可推导得各土层分界(地表处为第1分界,第1层土与第2层土之间为第2分界,)上、下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别为(3-11) (3-12)(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QkPa地面均布荷载RkN/m3第i层土的重度Hm第i层土的厚度D第n-1层土的内摩擦角第n层土的内摩擦角cn-1CKPa第n-1层土的内聚力cnkPa第n层土的内聚力SkPa第n分界上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XkPa第n分界下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2) 程序程序名:LKZLP=QLbl 1R

17、HDC:P=P+RH:S=P(tan(45-D2)2-2Ctan (45-D2)DC:X= P(tan(45-D2)2-2Ctan (45-D2) 图3-3 挡土墙及土层剖面示意图2Goto 13) 操作步骤某挡土墙及土层剖面如图3-3(a)所示,求作用在挡土墙上各土层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按键5 2及选择LKZL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Q?20输入地面均布荷载2R?0输入第0层土的重度3H?0输入第0层土的厚度4D?0输入第0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5C?0输入第0层土的内聚力6S=20第1分界上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7D?020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8C?01

18、2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9X=-7.00第1分界下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设计时取010R?018输入第1层土的重度11H?02输入第1层土的厚度12D?2020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3C?1212输入第1层土的内聚力14S=10.65第2分界上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15D?20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6C?1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7X=14.37第2分界下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18R?1819.2输入第2层土的重度19H?22输入第2层土的厚度20D?26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1C?66输入第2层土的内聚力22S=29.36第3分界上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23D

19、?2635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4C?68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5X=17.25第3分界下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26R?19.219.8输入第3层土的重度27H?23输入第3层土的厚度28D?3535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9C?88输入第3层土的内聚力30S=33.35第4分界上的郎肯主动土压力强度计算结果示意如图3-3(b)所示。提示第1分界上的朗肯主动土压力强度无意义,是为程序设计需要而虚拟的;若采用水土分算,则地下水位以下用土的有效重度。3.8.2成层土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计算 (1) 数学模型设地面均布荷载为q,各土层的重度为、厚度为hi、内摩擦角为、内聚力为c,则可推

20、导得各土层分界(地表处为第1分界,第1层土与第2层土之间为第2分界,)上、下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别为(3-13) (3-14)(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QkPa地面均布荷载RkN/m3第i层土的重度Hm第i层土的厚度D第n-1层土的内摩擦角第n层土的内摩擦角cn-1CkPa第n-1层土的内聚力cnkPa第n层土的内聚力SkPa第n分界上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XkPa第n分界下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2) 程序程序名:LKBLP=QLbl 1:RHDC:P=P+RH:S=P(tan(45+D2)2+2Ctan (45+D2)DC:X= P(tan(45+

21、D2)2+2Ctan (45+D2)Goto 13) 操作步骤某挡土墙及土层剖面如图3-4(a)所示,求作用在挡土墙上各土层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按键5 2及选择LKBL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Q?20输入地面均布荷载2R?0输入第0层土的重度3H?0输入第0层土的厚度4D?0输入第0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5C?0输入第0层土的内聚力6S=20第1分界上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7D?020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8C?012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9X=75.07第1分界下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10R?018输入第1层土的重度11H?02输入第1层土的厚度12D?2

22、020输入第1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3C?1212输入第1层土的内聚力14S=148.49第2分界上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15D?20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6C?1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17X=162.62第2分界下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18R?1819.2输入第2层土的重度19H?22输入第2层土的厚度20D?2626输入第2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1C?66输入第2层土的内聚力22S=260.97第3分界上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23D?2635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4C?68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5X=379.09第3分界下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26R?19.219.8输入

23、第3层土的重度27H?23输入第3层土的厚度28D?3535输入第3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29C?88输入第3层土的内聚力30S=598.28第4分界上的郎肯被动土压力强度计算结果示意如图3-4(b)所示。 图3-4 挡土墙及土层剖面示意图33.9 挡土墙的库仑土压力计算(1) 数学模型如图3-5(a)、(b)所示,设挡土墙高为H,墙背的倾斜角为、墙后填土面的倾角为、土对挡土墙背的摩擦角为,填土的重度为、内摩擦角为,则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库仑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分别为7图3-5 库仑土压力示意图 (3-15) (3-16)(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RkN/m3

24、填土的重度Hm挡土墙高度A填土的内摩擦角B墙背的倾斜角C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D墙后填土面的倾角EaEkPa库仑主动土压力EpFkPa库仑被动土压力2) 程序程序名:KLYLE=0.5RH2(cos(A-B)2(cosB)2cos(B+C)(1+(sin(A+C)sin(A-D)cos(B+C)cos(B-D)2F=0.5RH2(cos(A+B)2(cosB)2cos(B-C)(1-(sin(A+C)sin(A+D)cos(B-C)cos(B-D)23) 操作步骤某挡土墙高H=6m,墙背倾斜角=15,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填土面向上倾斜,倾角=10,土对挡土墙背的摩擦角=15,填土的重度=16.5k

25、N/m3、内摩擦角=30。求填土对挡土墙的库仑主动和被动土压力。按键5 2及选择KLYL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R?16.5输入填土的重度2H?6输入挡土墙高度3A?30输入填土的内摩擦角4B?15输入墙背的倾斜角5C?15输入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6D?10输入墙后填土面的倾角7E=146.61库仑主动土压力8F=1511.20库仑被动土压力图3-6 地基规范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示意图3.10 地基规范中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计算(1) 数学模型地基规范规定,图3-6所示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3-17)式中,。(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

26、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cCkPa填土的内聚力RkN/m3填土的重度HHm挡土墙高度qQkPa地面均布荷载A墙背的倾斜角B墙后填土面的倾角U填土的内摩擦角V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W-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EaEkPa主动土压力kaK-主动土压力系数kqX-过渡变量Y-过渡变量2) 程序程序名:GFYLY=2CRH:X=1+2QsinAcosBRHsin(A+B)K=(sin(A+B)(sinA)2(sin(A+B-U-V)2)(X(sin(A+B)sin(A-V)+sin(U+V)sin(U-B)+2YsinA cosUcos(A+B-U-V) -2(Xsin(A+B)sin(U-B)+YsinA

27、cosU) (Xsin(A-V)sin(U+V)+YsinA cosU):E=0.5WRH2K3) 操作步骤设某挡土墙及墙后填土的参数为c=10kPa,=16.5kN/m3,H=6m,q=20kPa,=60,=10,=30,=15,=1.1,求作用在该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 按键5 2及选择GFYL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C?10输入填土的内聚力2R?16.5输入填土的重度3H?6输入挡土墙高度4Q?20输入地面均布荷载5A?60输入墙背的倾斜角6B?10输入墙后填土面的倾角7U?30输入填土的内摩擦角8V?15输入土对挡土墙的摩擦角9W?1.1输入主动土压力增大

28、系数10E=249.15主动土压力图3-7挡土墙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图3.11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3.11.1抗滑移稳定性验算(1) 数学模型地基规范规定,挡土墙抗滑移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图3-7) (3-18)式中,。(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GGkN/m挡土墙每延米自重R挡土墙基底的倾角EaEkN/m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A挡土墙墙背的倾角Q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U-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GnNkN/m挡土墙自重在垂直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GtTkN/m挡土墙自重在平行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EatCkN/m主动土压力在平行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EanSkN

29、/m主动土压力在垂直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KsK-挡土墙抗滑移安全系数2) 程序程序名:QKHN=GcosR:T=GsinR:C=Esin(A-R-Q):S=Ecos(A-R-Q):K=(N+S)U(C-T)3) 操作步骤设某挡土墙参数为G=211.4 kN/m,=0,Ea =74.4 kN/m,=90,=0,=0.5。试对该挡土墙进行抗滑移稳定性验算7。按键5 2及选择QKH 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G?211.4输入挡土墙每米自重2R?0输入挡土墙基底的倾角3E?74.4输入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4A?90输入挡土墙墙背的倾角5Q?0输入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6U

30、?0.5输入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7K=1.42挡土墙抗滑移安全系数,1.3,稳定图3-8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图3.11.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1) 数学模型地基规范规定,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图3-8)3 (3-19)式中,。(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EaEkN/m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A挡土墙墙背的倾角Q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bBm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zZm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R挡土墙基底的倾角GGkN/m挡土墙每延米自重x0Xm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距离EaxSkN/m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力量EazCkN/m主动土压力的垂直力量xf

31、Fm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趾的水平距离zfHm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趾的高度KtK-挡土墙抗滑移安全系数2) 程序程序名:QKQS= Esin(A-Q):C= Ecos(A-Q):F=B-(ZtanA):H=Z-BtanR:K=(GX+CF)SH3) 操作步骤设某挡土墙参数为G=211.4 kN/m,x0=1.6m,Ea =74.4 kN/m,=89,=0,b=2.5m,z=2.0m,=0,试对该挡土墙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7。按键5 2及选择QKQ,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E?74.4输入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2A?89输入挡土墙墙背的倾角3Q?0输入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4B?2.

32、5输入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5Z?2输入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6R?0输入挡土墙基底的倾角7G?211.4输入挡土墙每延米自重8X?1.6输入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距离9K=2.29挡土墙抗滑移安全系数,1.6,稳定3.12 基坑支护规程中支护结构水平荷载和抗力标准值计算图3-9 支护结构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 3.12.1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1) 数学模型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0(JGJ120-99)(简称基坑支护规程)的规定,可推导得作用在如图3-9所示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为开挖面以上(zjh):(3-20)开挖面以下(zjh): (3-21)(2) 程序与案例1) 变量

33、对照表数学模型变量fx4800P变量单位注释QkPa地面均布荷载hBm开挖深度zjZm计算点深度j-开挖面以上的计算点至地面的土层数n-开挖面至地面的土层数RkN/m3开挖面以上第i层土的天然重度Hm开挖面以上第i层土的厚度D第i层土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标准值CkPa第i层土固结不排水剪粘聚力标准值SkN/m3水的重度,对粉土、粘性土、地下水位以上的碎石及砂土,取=0;对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及碎石土,取=10hwaWm基坑外侧水位深度mjMm计算参数。zjh,取zj;zjh,取hN-计算系数。hwah,取1;hwah,取0EkPa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标准值2) 程序程序名:GCHZP=Q:B=B

34、:Z=0Lbl 1:HZ=Z+H:ZBRDCSWMN:P=P+RHE=P(tan(45-D2)2 2Ctan(45-D2)+S(Z-W)-(M-W)N(tan(45-D2)2)DCSWMNE=P(tan(45-D2)2 2Ctan(45-D2)+S(Z-W)-(M-W)N(tan(45-D2)2)Goto 1: Lbl 2:ZDCSWMNE=P(tan(45-D2)2 2Ctan(45-D2)+S(Z-W)-(M-W)N(tan(45-D2)2)Goto 23) 操作步骤某基坑剖面如图3-10a所示,试计算作用在该剖面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图3-10 某基坑剖面示意图按键5 2及选择GC

35、HZ程序,按键,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步骤显示按键注释1Q?20输入地面均布荷载2B?5输入开挖深度3H?0输入第0层土的厚度4R?0输入第0层土的天然重度5D?0输入第0层土的内摩擦角6C?0输入第0层土的粘聚力7S?08W?09M?010N?011E20第1分界上的“水平荷载”12D?020输入第1层土的内摩擦角13C?012输入第1层土的粘聚力14S?0015W?0016M?0017N?0018E-7.00第1分界下的水平荷载19H?04输入第1层土的厚度20R?018输入第1层土的天然重度21D?2020输入第1层土的内摩擦角22C?1212输入第1层土的粘聚力23S?0024W?0025M?0026N?0027E28.30第2分界上的水平荷载28D?2026输入第2层土的内摩擦角29C?1214输入第2层土的粘聚力30S?0031W?0032M?0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