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507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压桩施工应急预案篇一:桩基施工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桩基施工 综 合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编制人: 职务(称) 审核人:职务(称): 批准人 :职务(称): 编制单位 : 编制日期 : 目 录 一、编制目的 . 2 二、编制依据 . 2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3 3.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 4 3.2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依法规范 . 4 3.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4 3.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 4 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 5 4.1应急组织体系 . 5 4.2组织体系框图 . 5 4.3小组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 . 6 4.3.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 6 4.3.2组长职

2、责 . 6 4.3.3、副组长职责 . 7 4.3.4、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职责 . 7 五、培训和演练 . 8 六、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和保养 . 8 七、桩基施工常见事故特征 . 9 八、预防措施 . 10 九、应急预案的实施 . 11 9.1 响应分级 . 11 9.2 响应程序 . 12 9.3 处置措施 . 12 十、附则 桩基施工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员工生活区一期项目由员工宿舍6层1#、3#楼和三层加工车间及门卫、室外雨污水、道路、消防给水及生活给水等,其中员工宿舍建筑面积3650m2,加工车间建筑面积3289m2。本工程基础采用静压管柱桩。

3、由于桩基施工工序相对复杂,现场自然条件恶劣,桩机设备工作环境各异,如遇人为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容易发生桩基倾倒等事故。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或万一发生意外事故而危及到人员机械安全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抢救和排除险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影响。本着处置有效,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做到处置迅速及时,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迅速进行事故处理,特制定本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施工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应当急救援组织,当事故发生后,为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最大可能的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编制此防设备倾覆事故应急预案。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桩机所涉及的坍塌、接桩、触电各类事故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均可能造成极大危害,因此该事故应急处置应当把保障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3.2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依法规范 建立健全桩机坍塌、接桩、触电所涉及事故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

5、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突发坠落事故综合预测分析和应急处置能力。 3.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履行上级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机构的作用。努力提高内部救援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救援装备,切实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3.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内部现场救援队伍与地方专业救援力量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项目区域合作优势,是确保深孔、泥浆池溺水、泥事故中

6、受害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 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4.1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作为项目部应急处置深孔、泥浆池溺水、泥事故的常设领导机构,统一领导项目范围内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 刘美良 副组长: 周彦彬、周洪顺、 组 员:王贵杰、李会凌、李学庄、王传飞、吴春潮、颜维贵、胡爱香、程建利、孟祥乾、李 然 4.2组织体系框图:篇二:静压桩专项施工方案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工程 静压桩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编 制: 编制时间:2008-12-31 审 核: 审核时间: 审 批: 审批时间: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2 第二章、

7、编制依据3 第三章、施工布置及施工准备工作4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6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1 第六章、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4 第七章、施工工期及保障措施?.16 第八章、应急预案?.17 附图 桩位平面布置及压桩施工线路图.18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工程 2、工程位置: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东南角 3、建设单位:深圳大学 4、设计单位: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 5、勘察单位: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建筑面积约为1380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楼高21.5米,分结构试验大厅(2148米),办公、设备等辅助

8、用房,是一座集科研、教学、办公等多功能的科教综合楼。 2、本工程采用400AB型PHC 桩基础,十字形桩尖。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部分桩设计注明按700KN,有效桩长约9m);终压力值为2200KN,终压时满载连续复压次数不少于3次。 3、有效桩长小于24m的桩要求桩尖进入强风化岩层不少于1m,送桩深度不超过2m;有效桩长大于24m的桩,以桩长及终压力为控制指标。 4、除设计单独注明的9m有效桩长的桩外,其他的桩有效桩长约为1524m。 三、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1、地质状况 经钻探揭露,本工程埋藏地层按成因分类为:人工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第四系中更新

9、统残积层(Qel)、燕山期侵入岩( (1) 人工填土层厚1.7011.60m,在场地内普遍分布。 (2) 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按岩性及力学性质划分为二层:A、淤泥质粘土,层厚0.708.10m;B、砾砂,层厚0.401.10m。 (3)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厚6.7016.80m,为砾质粘土。 燕山期侵入岩,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四个层(带):A、全风化层,层厚2.009.80m,一般厚度大于5.0m,层顶标高-19.05-3.91m;B、强风化层,层厚9.3033.30m,一般厚度大于15.0m,层顶板标高-27.42-5.59m;C、中等风化层,层厚0.56.2m,层顶板标高-52.76-34.0

10、3m;D、微风化岩,层顶板标高-41.25-39.37m。 2、水文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海积砾砂层中,属孔隙潜水类型,另基岩中赋存有一定量的裂隙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并与海水有一定水力联系,水位因降雨及季节变化而异。地下水埋深较浅,水位标高3.526.91m。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 35 )等地层。第二章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工程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 5、施工合同及有关文件。第三章施工布置及施工准备工

11、作 一、现场布置 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应完成临时道路的修筑,接通临时水、电,平整桩基础施工场地,保证现场排水畅通。 1、场地平整和临时道路修筑 场地必须平整,临时施工道路及排水可满足桩机及管桩材料的进场要求。 2、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施工 在桩基础施工前,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均以接通。 二、人员组成 1、管理人员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质量、进度要求等,确定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如下: 项目经理(廖荟) 项目副经理(李冠伟) 技术负责人(赵献春) 测量员(潘超) 施工员(吴世忠) 质量员(杨锋) 安全员(宋黎) 资料员(胡小勇) 2、施工人员全权负责工程的施工 负责桩基施工管理与协调 主要负责技术方面和施工

12、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标高、轴线复核 细部放线,标高、轴线复核,施工记录 主要负责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 主要负责施工安全 负责施工资料的采集、整理、汇编 作业人员均为管桩基础施工专业人员,技术过硬,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在桩基础试桩前,技术人员对设计施工图进行了详细的阅读并进行了相关工程量计算。 (2)按照规范要求,本公司编制了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工程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物的PHC桩进行了编号,设计了打桩路线图,并根据岩土篇三:静压桩施工防护方案 静压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编 制:审 核:批 准:日 期: 静压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一、 工程概况 *

13、工程总建构筑物面积10067m。整个工程由两个混合絮凝沉淀池(下叠清水池)、回用水调节池、吸水井、送水泵房、储液池、均质滤料滤池、反冲洗泵房、配水井、加药加氯间、办公楼等组成。其中混合絮凝沉淀池(下叠清水池)、送水泵房(控制室、配电室)、配水井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为PC-AB400(75)和PC-AB500(100)两种,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桩基工程应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桩深分别为37m 、25m、29m等3种长度。 二、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在场地所研究的深度内有性质如下的地层分布: 1-1层:杂填土 灰色,结构松散,分布与地基土表层。为近年水厂处理后冲填土。

14、该层厚度0.32.6米,成分由淤泥组成。 1层:粘质粉土 黄色、可塑、厚层状,铁锰质结核,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中高压缩性。局部缺失(ZK17),厚度0.72.6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尚可。 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厚层状,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土面粗糙,高压缩性。全址分布,厚度1.44.7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3-1层:粘质粉土 灰色,稍密,中高压缩性,干强度低,摇振反应快,韧性低,土面粗糙。不连续分布,厚度1.55.8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尚好。 3-2层:粘质粉土 灰色,稍中密,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低,摇振反应快,韧性低,土面粗糙。不连续分布

15、,厚度1.25.3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24-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含粉土团块,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土面粗糙,高压缩性。全址分布,厚度19.524.0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三、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简介 本工程现场施工场地表层为松散的耕植土,目前施工正值浙江宁波地区多雨的梅雨季节,工程施工组织难度较大,桩基机械作业、运输车辆出入受雨季影响较大。 混合絮凝沉淀池(下叠清水池):东侧距围墙最近约22.4m,距配水井约9.85m,南侧距围墙约12.23m,围墙外5.7m是观海卫镇拆迁安置房。西侧距回用水调节池约21.85m,距均质滤料滤池约19.7m,距反冲

16、洗泵房约21.47m。北侧距2号储液池约17.44m。本区域是本工程静压管桩施工的重点区。其他详施工平面图。 四、打桩防护及监测方案 根据周边环境特点、现阶段现场情况和工程桩的桩型选择,本方案考虑采用如下的防护措施: 1、在规划的施工道路、施工区域铺填塘渣 现有地表土层为杂填土,土质松散,承载力低,加之面临多雨的季节,施工场地泥泞,现有施工场地难以满足压桩机械(自重达220吨左右)、管桩运输车辆、吊装机械施工需要。为了确保桩机等机械的施工安全,自进场大门围绕压桩区域铺填塘渣(厚约1.5米)修设一条临时施工道路,作为桩机及其他车辆进出的通道;压桩区域及桩机运行需要的工作面铺填0.5m厚左右的塘渣

17、,保证桩机正常运行。 2、挖设防挤沟 静压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表层土会产生水平位移,并直接挤压到墙体及居民楼基础,可能造成墙体开裂,所以我部将在场区四周桩机运行范围外挖设一条深约1.52.0m、宽约1.5m的防挤沟,见附图。在防挤沟内设置集水井,地表水和空隙水能迅速汇集到集水井中,及时组织排水。围护桩施工时,为保障桩机的正常行走,对有影响的防挤沟用塘渣填满(沟底埋设排水管)。 3、设置应力释放孔 在靠近民房旁一侧设置两排应力释放孔,每排间隔2.0米左右打设一个应力释放孔。应力释放孔用钻机成孔,孔径600mm,孔深约40米左右(从现地面往下计)。为保证应力释放孔不出现严重的塌孔现象, 应力释放孔

18、内放竹片笼,具体结构见附图。为保证应力释放孔发挥最佳作用,应力释放孔施工应略早于预应力砼管桩施工。 对桩架行走有影响部位,在应力释放孔的孔口上盖23张脚手竹片,然后回填黄砂或塘渣,以保证桩机有足够的施工工作面。 桩基施工时,在打设应力释放孔后对可能桩位偏位进行预估,并采取措施防止桩位偏位超过规范要求。 4、合理安排压桩施工顺序 一般来说,地基土体的受力变形影响方向与沉桩的施工顺序方向是一致的,在沉桩起始处地基土体的变形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较小时,影响范围也较小,而在沉桩终止方向上土体的变形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受到多组压桩的约束土体受挤压变形明显增大,影响力涉及到的范围也增大。为此,压桩时的施工顺序应从

19、背离所需重点保护的建筑物及道路,向远处推进。对于减少土体变形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见附图。 5、控制压桩速度 从有关资料及施工经验来看,控制压桩速度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施工中压桩速度越快,土体受挤压力及地基土体变形也越大。故压桩施工中本着当靠近需保护建筑物及镇西南路处,相应地放慢压桩速度,相对远离道路及建筑物时适当加快压桩速度,这样使得既能够控制压桩的数量,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工期要求。 6、加强观测 压桩防护技术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采取加强观测土体变形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中可能引起土体挤压变形,影响周边环境,应对土体地表隆起及侧向的位移变形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防挤沟内测土体的位

20、移。土体变形观测设专人负责,早、中、晚各观测一次,如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强观测并及时报告。针对该工程压桩施工时绝不允许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明确要求,当监测到地面水平隆起或侧向发生位移应减少压桩数量。为了严格控制压桩总量造成的影响,压桩施工时应控制总体土体地面隆起和侧向位移,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以便由于土体变形造成对周围设施的不利影响作出评估后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如采用跳桩沉桩等),确保万无一失。 7、施工中采取的其它技术措施 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每项工作的安排必须责任到人,且每天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查以防止出现危险情况。 五、安全注意事项: 1、压桩时,非工作

21、人员应离机10米以外。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2、压桩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工作人员密切配合。 3、作业前后,均应检查桩机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等良好,各部件连接牢固。 4、对施工完后的压桩孔要及时采用挖掘机械用塘渣回填,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场地。 5、在应力释放孔施工过程中,由于钻孔取土,减小了先前土体的密实度,可能会导致民房地基下沉,造成民房损坏。 6、应力释放孔施工完后,在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释放孔的观测。当释放孔缩小到一定程度,释放孔失去先前的保护作用,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六、建议: 因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及不确定性,本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难以预料的情况,为尽可能减少桩基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我部建议如下: 1、采用其它桩型代替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从根本上消除桩基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