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583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地铁7号线工程7302标段安托山站施工测量方案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深圳地铁7号线7302标测量中心2012年8月目录1概况11.1工程概述11.2坐标系统11.3已有控制点11.4测量方法11.5测量组织机构及仪器配置22施工测量内容23 作业依据34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34.1控制网加密测量34.1.1 控制网等级34.1.2加密控制网布设与埋设34.1.3平面控制网51外业观测52观测数据后处理74.1.4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101施测方法102水准观测方式123人员及仪器配置124外业观测125 数据处理134.1.5地下施工控制测量141导线测量142 基坑高程控制测量154.2

2、开挖施工放样164.3贯通测量185、控制网的复测186竣工测量186.1竣工测量要求186.2 竣工测量内容196.3 提交资料197拟投入的人员、仪器资质证书191概况1.1工程概述深圳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安托山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车站为2号线与7号线换乘站,2号线安托山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7号线安托山站为地下二层侧式车站,换乘节点已在2号线工程中实施完成。车站站址位于经五路(规划路)和侨香四路交叉口,沿经五路南北方向布置。车站中心里程为DK9+845.285,起点里程为DK9+766.355,终点里程为DK9+948.455,车站总长182.1m、基坑深约16.69-28.56m、宽约3

3、0.05-40.25m,站台宽8.2m(侧式)。1.2坐标系统(1)平面采用深圳市独立直角坐标系;(2)高程采用1956 年黄海高程系。1.3已有控制点本项工程以已知GPS控制点4个(G717、G718、G719),已知水准基点2个(IIBM719、IIBM720)。1.4测量方法施工加密平面控制网采用城市三等GPS精度和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加密,加密高程控制网、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按城市二等水准要求施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采用常规的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方法和手段进行。1.5测量组织机构及仪器配置本项工程设测量组长1名、外业测量人员4名、内业资料人员1名。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主要仪器设备配置如

4、表1.1所示。表1.1 仪器设备配置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 / 规格单 位数量精度1全 站 仪TCRA1201台11、(1+2ppm)2水 准 仪DNA03台10.3mm/km3GPS麦哲伦GPS套4平面(5mm+1)ppm高程(10mm+1ppm)备注所有仪器均经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合格证,且在有效使用期内。2施工测量内容(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2)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3)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放样; (4)竣工测量。3 作业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5、(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6)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7)安托山车站的图纸4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4.1控制网加密测量4.1.1 控制网等级GPS加密网采用城市四等控制网的精度;导线加密采用城市四等导线控制网精度;水准加密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精度。4.1.2 加密控制网布设与埋设(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本项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布设控制点。新布设的加密控制点应选择在基坑开挖引起变形的区域外,且相邻点分布均匀,相互通视,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本工程共计划埋设四等GPS加密点2个(G717可以直接用于放样

6、),点间距在300m左右。此布点形式既能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又为明挖后的进洞导线测量提供了条件。高程加密点与平面控制点共用,特殊地段可单独增设高程控制点。(2)控制点的埋设新布设的控制点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埋设在坚固的基岩上或土质坚硬的地方。控制点标志均采用不锈钢标头。点位埋设图如下4.1、4.2:图4.1 平面控制点(坚实土质)规格图图4.2 平面控制点(建筑物)规格图4.1.3平面控制网1、GPS加密本次共加密3个GPS控制点,外业测量采用GPS方法进行,以边连接形式构网,组成由多个重叠大地四边形和三角形相连的带状网,并联测测区附近高等级GPS控制点G717、G718。如图4.3。图4.3

7、 GPS加密控制网布网示意图1外业观测(1)外业组要合理调度,安排好作业顺序。(2)GPS作业前准备工作符合下列规定:检查GPS是否是处于静态观测作业模式,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预置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置的参数相同;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齐全。(3)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认真填写GPS观测记录手薄,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同步观测;观测前对GPS基座的对中精度进行检查,对中误差小于1mm;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

8、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仰角限,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静置和观测期间应防止仪器震动,不得移动仪器,要防止人员或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在作业过程中,不在天线附近使用无线电通讯。当必须使用时,对讲机距天线10m以外,车载电台距天线50m以外;经检查,调度命令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标识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执行下一个调度命令。天线相位中心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每次量高时读数三次,读数精确至1 mm,误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

9、结果。(4)观测过程中按规定填写了观测手簿,对观测点名、仪器高、仪器编号、时间、日期以及观测者姓名均进行了详细记录。表4.1 GPS加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项目要求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有效卫星总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20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1数据采样间隔(S)10PDOP或GDOP62观测数据后处理1、基线处理:观测数据处理采用麦哲伦GPS随机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解算采用合格的双差固定解作为最后的结果。基线解算完成后统计所有基线向量的相对中误差、基线向量改正数极其限差;统计所有同步环和异步环极其限差,环闭和差应该包括Wx,Wy,Wz极其限差

10、,并对所有相邻点的基线长进行比较,所有基线向量和闭和环合格后才可进行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重复基线及环闭合差检验按下表执行:检验项目限 差 要 求X坐标分量闭合差Y坐标分量闭合差Z坐标分量闭合差环线全长闭合差同步环独立环重复观测基线较差表4.2 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表4.3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四等 1.71/1000002、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中,应对观测值先验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观测值改正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异常观测值,并对其进行核查分析,决定取舍或重测。参加无约束平差的观测值不得有异常数据存在。3、约束平差:加密控制网的约束平差采用全部经复测后

11、证明是可靠的高等级GPS点做约束点,在平差时进行稳定性分析。约束平差时,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投影带与设计的投影分带保持一致,确保坐标基准一致。加密控制点的成果应满足最弱点位误差12mm,相对点位精度10mm。2、导线加密表4.4 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闭合环或附合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四等343501/600002.51/35 00058精密导线测量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布设附和导线,须在导线两端的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

12、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3)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4.5的规定。表4.5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I级4696II级68139(4)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0.1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4.6的要求。全站仪分级标准,如表4.7。表4.6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等 级测角中误差()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测回间读数较差()往返测平距较 差323*mD557表4.7全站仪分级标准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

13、差()11+1*D23+2*D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平差计算采用大坝DAM6.0后处理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4.1.4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高程控制网加密以已知二等水准网点IIBM719、IIBM720为水准基点,引测到预埋的GPS加密控制点ATS01、ATS02、ATS03、,并采用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如图4.4。图4.4高程加密控制网布网示意图1施测方法水准加密采用与原水准网同精度精密水准进行测量。(1)测量实施按往返观测进行,观

14、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2) 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距差不符值应满足规范要求。(3) 用尺撑支撑水准尺,确保水准尺水泡居中,处于竖直稳定状态。(4) 尺垫要安放在坚实的地方并踩实,防止尺垫下沉。施测过程中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8、4.9、4.10、4.11、4.12:表4.8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精密水准铟瓦DS1602.04.00.4(视线长度20m以上)0.3(视线长度20m以下)读数和记录取位:采用DS1级仪器时,应读

15、记至0.05mm或0.1mm;表4.9 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单位: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2.04.088 注:表中L为往返测程,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表4.10 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 精密水准224DS1 铟瓦往返往返8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表4.11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等级上下丝读数

16、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二等3.0 0.5 0.7 2.0 表4.12 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 高差中数(mm)高程(mm)精密水准0.010.10.010.010.10.12水准观测方式(1)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同一区段的往返观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沿同一道路进行;(2)同一测段的往测或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在日间气温变化不大时和观测条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往返测可同在上午或下午进行,但这种里程的总站数,不应超过该

17、测段总站数的30%;3人员及仪器配置精密水准测量人员配置5人,DNA03电子水准仪1台,仪器标称精度均为0.3mm/Km、所有仪器及铟钢尺在使用前都经过检校并在有效的鉴定周期内。 4外业观测 1) 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使用数字水准仪前,还应进行预热,预热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2) 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零点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水准器,观测前应严格置平。3)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

18、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4) 除路线转弯处处,每一测站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5) 不应为了增加标尺读数,而把尺桩(台)安置在壕坑中。6)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7) 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8) 对于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尽量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要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仪器只能在厂方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确信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 5 数据处理水准测量野外作业结束后,对所有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前的检查,对于观测遗漏或

19、观测错误的数据应该及时补测或者重测。严格计算以下精度指标:(1)首先按照表4.8、表4.9计算往返较差或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2)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3)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和Mw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测段长(km); n 测段数; W 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 N 水准环数。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计算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或高差中数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当往返测高差不附值和每公里偶然中误差满足要求后,进

20、行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比较。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计算时,取符合规范要求的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4.1.5地下施工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值需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加密,如图4.5。图4.5基坑内导线控制示意图导线附合于隧道两端的已有的高等级控制点上,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4、4.5、4.6、4.7。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控制网加密的导线测量。在洞内导线测量时受洞内条件的限值一般边长不宜太长,边长宜为150米。每次延长控制网导线前,应对已有的控制导线点进行检测,并从稳定的控制点进行延伸。导线控制网在隧道贯通前应至少测量3次。 2 基坑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测量控

21、制,采用钢尺传递法把高程传递至基坑底部,向地下传递高程的次数不少于3次,并每次基坑上下高程传递同步进行。高程传递需先作趋近水准测量,再作基坑上下高程传递,如图4.6所示。图4.6基坑高程传递示意图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经检定后),基坑上和基坑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cm,观测不少于三次,高差较差不大于5mm时,取平均值使用。地下施工控制水准点,可与地下导线点合埋设于一点,亦可另设水准点。水准点密度与导线点数基本相同。地下控制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同地面精密水准测量。地下施工水准测量采用电子水准仪和配套铟瓦尺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应在8mm(L以km计)之内。水准控制网在隧道

22、贯通前应至少测量3次。4.2开挖施工放样 (1)图纸准备施工放样前应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和里程及各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剖面图的几何尺寸、形状、构造,着重检查各轴线的结构尺寸、高程关系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2)内业资料的计算 放样前必须要进行内业资料的计算,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利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计算结果一致后,还应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保证计算的理论数据准确无误。(3)测量仪器的选择配置测量放样前必须选择配置相应精度等级的测量仪器,所有仪器、设备应按规定送交有检定资质的部门进行检定,检验合格后方可

23、投入使用,并做好日常保养,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好标识,绝对禁止使用缺损和超过使用有效期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放样,选择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3+2*D)mm范围内的全站仪。 (4)测量方法选择根据各分项工程验收标准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的不同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放样方法,一般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施工放样方法及施工测量方案应经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方可使用。(5)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及要求施工测量主要是主体工程轮廓线、线路中线、开挖断面放样和开挖方量的测算、管线迁移等附属设施的定位安装等,各个环节对于施工测量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现场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校核,确保每一步重要工作都正确无误。(6)施工

24、测量资料提交施工测量结束后应提交以下资料:放样测量成果,放样检查(换手)测量成果,放样测量示意图,放样成果现场交接单,报检单等。4.3贯通测量重合点重复测量坐标较差应小于30*d/D(mm),其中d为控制导线的长度,D为贯通距离,单位都为米。满足要求时应取逐次测量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指导隧道掘进。5、控制网的复测在控制网进洞前、隧道贯通前或者是施工时间超过半年、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控制网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都要进行控制网的复测,复测的精度同建网。6竣工测量6.1竣工测量要求(1)竣工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一致。(2)竣工测量时,应收集已有的测量资料并进行实地检测

25、;对符合要求的测量资料应充分利用,对不符合要求的测量资料应重新测量。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业内关于施工测量相同,并应按实测的资料编绘竣工测量成果。(3)对已有的结构断面测量成果进行外业抽检测量时,应以铺轨基标为依据,抽检比例应不少于30%,检测值与原测值较差不应大于25mm。6.2 竣工测量内容车站和附属结构竣工测量应包括:(1)车站结构净空横断面的竣工测量;(2)车站及附属结构内侧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结构尺寸,并调查结构的厚度。(3)车站出入口、通道和区间风道结构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结构尺寸。6.3 提交资料竣工测量结束后应提交以下资料:技术设计书;外业测量观测手簿;测量平差计算表;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网联测示意图;竣工测量技术总结报告。7拟投入的人员、仪器资质证书7.1投入主要主要设备的鉴定证书7.2投入主要人员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