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627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银铅矿方案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1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发建设水保资证乙字 025 号 总编号:62 年编号:04*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银铅矿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 *省水文总局2008年 11月目 录1综合说明11.1 项目及项目概况1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41.3 防治责任范围5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51.6 水土保持监测61.7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71.8 效益分析71.9 结论71.10 建议82 方案编制总则10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102.1.1 编制目的102.1.2 编制意义102.2 编制依据112.2.1 法律、法

2、规112.2.2 规章112.2.3 规范性文件122.2.4 规范标准152.2.5 技术资料16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172.4 指导思想172.5 编制原则182.6 设计深度和方案设计水平年203 项目概况213.1 地理位置及交通213.2 基本情况213.3 项目组成及布置233.3.1 项目组成233.3.2 总体布置243.4 工程占地313.5 土石方平衡323.5.1 土石方工程量323.5.2 工程土石方平衡及流向333.6 施工工艺343.6.1 生产工艺343.6.2 厂区施工工艺373.6.3 道路施工工艺383.6.4 管线施工工艺383.7 施工组织38

3、3.7.1 施工材料的来源383.7.2 施工力能393.7.3 移民拆迁安置393.8 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393.9 工程进度与安排394 项目区概况414.1 地形地貌414.2 气象414.3 土壤与植被424.4 水文434.5 工程地质条件434.5.1岩(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434.5.2厂区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434.6 地震444.7 社会经济概况454.7.1 项目所属区域社会经济概况454.7.2 土地利用现状454.8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454.8.1 水土流失现状454.8.2 水土保持现状及同类建设工程防治经验46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95.1 制约性因素分

4、析与评价495.2 主体工程总体布置分析与评价495.3 主体工程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分析与评价495.4 土石方、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分析与评价505.4.1 土石方工程505.4.2 施工组织505.4.3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05.5 主体工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15.5.1 水土保持工程515.5.2 主体工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评价分析595.6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615.6.1 建设期水土流失因素分析615.7 结论性意见62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36.1 防治责任范围636.1.1 项目建设区636.1.2 直接影响区636.1.3 水土流失

5、责任范围676.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96.2.1 防治分区原则696.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97 水土流失预测717.1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717.1.1 水土流失成因717.1.2 水土流失类型及其分布727.2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737.3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747.4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747.4.1 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及植被情况预测747.4.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747.4.3 弃土量预测757.4.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757.4.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797.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797.5.1 扰动地表面积及植被损坏情况797.5.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

6、面积807.5.3 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预测807.5.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预测807.5.5 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817.5.6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837.6 水土流失预测综合分析847.6.1 预测结果847.6.2 综合分析858 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888.1 防治目标88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888.2.1 工程措施设计原则888.2.2 工程防御标准898.2.3 草树种选择及种苗的要求898.2.4 栽植树木与建筑物的间距要求908.3 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908.4 防治工程典型设计928.4.1 绿化栽植技术措施928.4.2 生产区938.4.3

7、生活区948.4.4 线性工程958.4.5 尾矿库1028.4.6 取土场1038.4.7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1048.4.8 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1068.5 施工组织1098.5.1 施工组织原则1098.5.2 施工组织1098.5.3 施工条件1108.5.4 施工质量要求1118.5.5 施工材料来源及施工方法1118.5.6 实施进度1129 水土保持监测1149.1 监测目的1149.2 监测原则1159.3 监测范围1179.4 监测分区及时段1179.4.1 监测分区1179.4.2 监测时段1179.5 监测内容和方法1189.5.1 监测内容1189.5.2 监测方

8、法1209.5.3 监测点位布设1259.6监测频次1269.7 监测设施与设备1289.8 监测程序1289.9 监测成果1309.10 监测机构和监测制度1319.10.1 监测机构1319.10.2 监测制度13110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3410.1 投资概算13410.1.1 编制原则13410.1.2 编制依据13410.1.3 编制方法13510.1.4 概算成果14010.1.5 概算表14010.1.6 概算附表14810.2 效益分析15010.2.1 效益分析原则和方法15010.2.2 效益分析15011 实施保障措施15311.1 组织领导与管理15311.2

9、 后续设计15411.3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15411.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5411.5 水土保持监测15511.6 施工管理15511.7 检查与验收15611.8 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和管理15612 结论及建议15812.1 结论15812.2建议159附件1:投资概算附表160附件2:水土保持典型设计图160附件3:有关文件160附图4:附图160 1综合说明1.1 项目及项目概况*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银铅矿选矿厂位于*市北东方向直线距离20.0km处的小加布果斯沟,属呼伦贝尔市之*市三河镇管辖。选矿厂距*市根河市二级公路(S201)的直线距离7.5km。从S201省道至选矿厂

10、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选矿厂自然地形为草原与大兴安岭过渡丘陵地区,海拔675-850m,高差(比高)275m,地形切割较深,覆盖层较厚,基岩出露较少。本区地理景观属低山森林草原区和低山森林沼泽区,大部分为草地,少部分为桦树和杨树林及灌木覆盖,水系不发育。根据*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按照设计利用的地质储量和开采条件等因素,选矿厂规模规划确定为2200t/d。选矿厂最终产品为铅精矿和锌精矿。设计选矿厂服务年限为14年。建设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3.74hm2,其中:生产区占地2.26hm2,生活区占地0.70 hm2,线性工程占地19.3hm2,尾矿库占地30.80hm2,取土场占地0.

11、68hm2。建设工程永久占地为44.05hm2,临时占地9.69 hm2,影响区面积为17.14 hm2。根据生产计划,建设期共动用土石方22.32万m3,其中挖方12.95万m3,填方5.75万m3,表土回填利用3.62万m3。工程总投资为8083.4256万元,土建工程费2608.1516万元。建设工期为8个月,2009年4月开始,2009年11月正式投入生产。2008年 5月黑龙江冶金设计规划院完成了本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已委托*省水文总局编制,正在审批过程中。项目区地处大兴安岭西麓向呼伦贝尔草原过渡地带,地貌单元为呼伦贝尔低山丘陵区,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本区气候属寒温带大

12、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2.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06.3mm。年平均气温-3.9,极端最高气温为36.2,最低气温-41.9;平均风速2.5 m/s,最大风速为14.4m/s,厂区最大冻土深度3.0m。厂区土壤为黑钙土,植被类型属草甸草原,植被覆盖率5060;水土流失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侵蚀模数分别为800t/km2.a和200t/km2.a,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中划为重点预防保护区、*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划为水土流失重

13、点治理区。根据项目区的气候、地形条件、主体工程建设施工计划等特点,本地区以冻融侵蚀为主,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风力侵蚀,间有季节性水力侵蚀。水土流失允许值为200 t/km2a,风力侵蚀模数为800 t/km2a,水力侵蚀模数为200 t/km2a。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确定本项目防治标准为级。铅和锌是共生矿产,均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并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铅锌需求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开发建设铅、锌生产深加工不仅使项目本身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使当地形成多个增长点,

14、促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在市的步伐,也加大了铅和锌资源开发的力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定为初步设计阶段。本工程建设期为1年,2009年底建成,因此本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受*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08年9月承担了*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银铅矿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任务,并及时组织项目编制人员,对委托方所提供的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深入了解研究,特别对主体工程的建设内容、征占地情况、工程总体布局、生产工艺、施工工艺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

15、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了现状调查,掌握了项目区的地貌条件、水土流失分布、面积、成因、流失程度、危害等,收集并整理了区域内气象站、水文站近年来的降水、气温、风力、蒸发及洪水、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效果和经验等资料。在此基础上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要求,编制完成了*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银铅矿选矿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并报送水利局进行审查。在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呼伦贝尔市水利局、呼伦贝尔市水保站、*市水利局、*省*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谨表示谢意。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项目区不在泥石流、崩塌滑坡危险区

16、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也没有占用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及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果区,没有占用农耕地,因此,工程建设没有制约性因素。从建场位置及总体布局上看,各功能区平面布置格局紧凑,既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又充分利用了现有公路、供电、通讯等设施,缩短了场外线性工程的建设长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程的土地占压和破坏,尽量减少永久占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线性工程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尽量选择平缓地区,并将距离缩至最短,尽量短捷,避免高填深挖造成施工的取弃土,减少水土流失及对地面植被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是符合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工程占

17、地面积53.74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44.05hm2,临时占地面积9.69hm2,其中永久占地占总面积的85%。永久占地大部分为工程建设用地,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线性工程除了必须的固定建筑物为永久占地以外,其它均为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按照要求全部恢复植被,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类型。工程建设占地类型均为荒草地,没有占用生产力较高的农耕田,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根据生产计划,建设期共动用土石方22.32万m3,其中挖方12.95万m3,填方5.75万m3,表土回填利用3.62万m3。厂区主要以挖方为主,移挖做填,合理就近利用土方,工程没有弃方。线性工程管沟开挖深度、边坡比设计合理,土方及时回填。总之

18、工程设计尽量少占土地,减少扰动地面及土方工程开挖和填埋量,防止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为全面完成本工程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将组建施工项目部,实行项目承包制,由专职人员统一领导实施,并由具有水土保持监理资质单位指派具有水保监理岗位证书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技术、进度、资金等全面负责,符合水土保持要求。1.3 防治责任范围本工程建设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70.88hm2,项目建设总占地53.7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7.14hm2。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工程建设施工不可避免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破坏土体结构,从而产生水土流失,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只在建设期。根据预

19、测,本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53.74hm2。该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主要为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荒草地53.74hm2。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预测时段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4450.5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719.87t,本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 根据地貌类型、工程施工布置,项目功能区划及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等情况,本方案在划分一级分区的基础上,又将生产区、生活区、线性工程、尾矿库及取土场划分为二级分区。为了防治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恢复项目区景观,在本项目主体工程设

20、计中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提出了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各防治分区的防护措施为:(1)生产区及生活区纳入本方案的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为工程措施:浆砌石挡护墙和护坡,挡护墙及护坡投影面积0.25hm2,砌石面积0.38hm2。本方案新增措施有:、植物措施:植树种草0.34 hm2。、临时防护措施。(2)线性工程: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截排水沟长度1560m。、植物措施:植树种草11.83 hm2。、临时防护措施:表土草袋临时挡护,土方工程量5655.0m3。(3)尾矿库: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有:植物措施:植树种草1.49 hm2。(4)取土场:新增措施有: 、植物措施:取土场及道路植

21、树0.68 hm2。、临时防护措施:表土草袋临时挡护,土方工程量85.0m3,苫布覆盖400m2。1.6 水土保持监测监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在监测点根据监测内容要求,布设监测小区,定时观测和采样分析,获取监测数据,同时在监测点周边选择一个对比小区平行观察,同时与同类型区平均水土流失量进行对比来验证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设计的合理性。水力侵蚀监测、风力侵蚀监测采用全时段监测。监测点位按划分的监测区域进行布设:生产区1处、生活区1处、线性工程区3处、尾矿库区2处、取土场区1处。本工程共布设监测点8处,其中:简易水蚀小区3处,风蚀小区5处。1.7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

22、总投资179.14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投资25.84万元,建设期水土保持措施投资153.30万元。建设期新增措施投资: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9.14万元,全部为建设期投资。其中:工程措施投资37.05万元,植物措施投资5.27万元,临时工程投资14.94万元,独立费用90.58万元(监理费52.56万元,监测费15.73万元),基本预备费4.44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6.87万元。1.8 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本方案,使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9%,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84,拦渣率98.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9.9%,林草覆盖率为34

23、.5% (效益分析中的数字不包尾矿库库区) 。治理后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为4378.8t。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减轻了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9 结论 综上所述,因项目建设所引发的水土流失,可以通过各种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加以消除,把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小,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认真落实水土保持工作。项目建设不会产生大的水土流失影响,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无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1.10 建议(1)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单位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并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与监测工作。(2

24、)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强化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工程施工中禁止施工单位随意扩大建设施工占地、乱堆乱弃等行为,必须做好各施工场地的水土保持临时防护工作。(3)建议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落实项目区开采造成的地面裂缝、沉陷及塌陷的深度、面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加强尾矿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4)由于尾矿库建设区域没有水文资料,建议建设单位进一步做好尾矿库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确保万无一失。(5)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招投标文件,一起招标。施工单位应选择手续齐全的砂石料场来进行砂石料的外购并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6)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

25、开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水土流失。(7)做好本方案下阶段的工程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组织工作,加强管理,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 *市*矿业*银铅矿选矿厂流域管理机构松花江辽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涉及各区*省涉及地市或个数呼伦贝尔市涉及县或个数*市项目规模选矿石2200t/d总投资(万元)8083.4256土建投资(万元)2608.1516动工时间2009年4月完工时间2009年11月设计水平年2010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m)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生产区2.26 1.3 1.

26、41 生活区0.70 线性工程19.3 9.97 6.93 尾矿库30.80 取土场0.68 0.81 0.16 省级水土流失分区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黑钙土气候类型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森林草原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t/km2 a )(水蚀/风蚀)200 / 8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70.88 土壤容许流失量( t/km2 a )200.00 项目建设区(hm2)53.74 扰动地表面积(hm2)53.74 直接影响区(hm2)17.14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53.74 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t)4450.5 新增水土流失量(t)3719.87

27、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线性工程、尾矿库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9.9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 土壤流失控制比0.84.拦渣率(%)98.00 林草植被恢复率(%)99.90 林草覆盖率(%)34.5 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生产区浆砌石挡护墙及护坡:浆砌片石0.15万m3。植树种草0.12hm2。生活区恢复植被种草0.22hm2。线性工程截排水沟长度1560m;取水管线9.0km;输水管线156m;污水管线800m;回水管线700m;进场道路7.5km;尾矿库道路700m,挡水坝道路2.0km;输电线路14.29km。进场道路种草3.23hm2;尾矿库道路种草0.28

28、hm2;挡水坝道路种草0.80hm2;取水管线种草3.28hm2;输水管线种草0.20hm2,污水管线种草1.86hm2;回水管线种草0.42hm2;截排水沟种草0.34hm2;输电线路种草1.42hm2。土袋临时挡护长度11.31km,土方量5655m3。尾矿库溢洪道种草1.49hm2。取土场取土场及道路植树0.68hm2。土袋临时挡护长度0.17km,土方量85.0m3;苫布覆盖400m2。投资(万元)37.05 5.27 14.94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79.14 独立费用(万元)90.58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52.56 监测费(万元)15.73 补偿费(万元)26.87 方案编

29、制单位*省水文总局建设单位*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电话云雪峰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朱建军地址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120号地址*市哈撒尔路369号邮编010010邮编联系人及电话于国贤/15949460966联系人及电话易志高/6831588传真0470-8344051传真0470-6831588电子信箱Nmgmj1974电子信箱Yzg19602 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 编制目的(补充完善)(1) 编制本水保方案,有利于明确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的同时必须承担对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责任,达到“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目的。 (2)该水保方案

30、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建设范围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提出适宜于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防治项目区自然和建设场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场地水土保持工程的监测监理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3)该水保方案的全面落实,可有效防治建设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4)该水保方案的编制,有利于“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为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水土保持监督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本方案落实情况提供依法行政的技术支撑,使建设单位的法律义务落到实处,从而取得“双赢”的目的。2.1.2 编制意义(补充完善)项目所在地属

31、于草原与大兴安岭过渡丘陵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建设施工等人为的破坏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编制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国家和地方颁布实施的水土保持及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资料为依据,对防治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的破坏,减少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促进该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 编制依据(补充完善)2.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1991年6月29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

32、人大,1998年通过,2002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令(1993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12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1989年12月26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年通过 (6)内蒙古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7年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2001年10月28日)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1998年修订)2.2.2 规章(1) 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力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20

33、05年7月8日第24号)(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1995年5月30日第5号,水利部令2005年第24号修订)(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2000年12号)(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16号文,2005年第24号修订)(5)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4年9月15号,第19号令)(6)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2006年12月18日第28号)(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4号,2002年10月13日。2.2.3 规范性文件1、 国家政策(1)

34、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2)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3) 全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4)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1998)36号;(5) 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7)64号;(6)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7) 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2、 方案管理(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9) 关于

35、印发规范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15号;(10)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国发(2007)37号;(11) 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12) 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4月29日)2号;(13)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等7部委国土资发(2006)225号;(14) 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批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办公厅办水保(2005)121号;(15)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通知水利部水保监(20

36、08)8号;3、 与方案内容相关的规范性文件(16) 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17) 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水保(2004)97号;(18) 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407号;(19)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利部司局函水保监(2006)16号;(20) 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5)21号;(21)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发展和

37、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9号;(22)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知道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23)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补充完善)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项目区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 50434-2008,确定本项目防治标准为级。2.4 指导思想(补充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

38、的水土保持方针,在主体工程设计中,落实“三同时”,使水土保持工程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开发建设与防治并重,边建设边防治,以防治保障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的临时工程及防护措施,改善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控制建设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以改善项目区各建设单元的生态环境、保证主体工程运显著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从而达到控制新增水土流失、保障工程安全运营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行安全;为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当地经济开发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注重景观建设绿化、美化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鼓励废弃土石方综合利用,建立一个与主体工程相衔接、水土保持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效益2.5 编制原则(补

39、充完善)(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在外业调查、勘测和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建设单位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治理任务,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2)坚持“分区防治、重点突出”的原则。在建设、生产过程中,按照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水土流失严重区为防治重点,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本项工程在建设期新建各项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因此,突出对建设期厂区、道路、管线施工区易产生水土流失区域作为防治重点。(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发建设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工程建设中应以预防为主,对厂区、道路、管线

40、及输电线路等工程进行合理布设,避免建设、生产过程中乱开辟新路、碾压地表植被,实施先拦后弃,加强临时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建设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4)坚持“生态与主体工程并重”的原则在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中,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坚持“综合防治”原则按照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确定防治分区,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形成一个

41、完整、科学、严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6)坚持“与现有工程相衔接”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首先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到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做到不重不漏,系统全面。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与主体工程进度相衔接,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7)坚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进度,按照先拦后弃的防治原则,水土保持拦挡工程首先实施。临时挡护工程及其它工程随着主体工程进度而逐步安排。植物措施在土建工程完工之后适宜的造林种草季节分步完成。(8)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42、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布设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力求定性准确,定量合理,使水土保持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9)坚持“减少扰动”的原则项目区生态环境脆弱,规范施工单元界限,实施先拦后弃的施工组织,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活动及弃土弃渣等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和破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工程建设实施永临结合、节约用地。(10)坚持“景观协调”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结合大地貌景观及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以植物措施为主,所选草树种要与原地貌生态景观相一致,以恢复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循环和植物群落的稳定性。(1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项目区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区气候

43、特点,植物种的选择本着“适地适树、适地适草”,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植物;在发挥林草防护和观赏等综合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结合生产做到美观好看,防污、防噪,并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12)坚持“永临结合”的原则根据主体工程建设特点,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中,将永久性防治措施和临时性防治措施相结合,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工程建设的目的。2.6 设计深度和方案设计水平年(补充完善)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定为初步设计阶段。本工程建设期为1年,2009年底建成

44、,因此本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本工程为建设生产类项目,方案服务期为10年。3 项目概况3.1 地理位置及交通*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银铅矿选矿厂位于*市北东方向直线距离20.0km处的小加布果斯沟,属呼伦贝尔市之*市三河镇管辖。选矿厂距*市根河市二级公路(S201)的直线距离7.5km。从S201省道至选矿厂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详见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1。3. 2 基本情况 3.2.1 厂区总体布置的指导思想(补充完善)满足厂区功能要求,为生产过程创造有利条件;在选择各场地位置时合理的节约用地,优先利用荒地和山地;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简化运输装卸工艺,利用地形和重力以减少运输能耗,降低运营费用;确保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缩小污染范围,便于管理;满足各种防护距离的要求,减少互相干扰;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减少投资,提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