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总结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沉降观测总结报告 :沉降 观测 总结报告 沉降观测工作总结 沉降观测技术总结 建筑物沉降观测总结 篇一:沉降观测报告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三教实训楼沉降观测 技术总结书 成绩: 班级:工程测量1101 学号 姓名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目 录 一、工程概论 . 2 二、沉降监测技术依据 . 2 三、沉降观测方法与技术 . 2 (一)基准点与监测点的建 . 2 (二)采用的仪器设备 . 2 (三)观测方法与实际精度 . 2 (四)观测周期 . 3 四、上交资料内业计算与成果分析 . 3 五、结论 . 3 六、附表和图 . 3 (一)沉降观测成果表 . 4 (二)沉降曲线图 . 7 (三)观测点
2、平面布置图 . 7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沉降观测 技术设计书 一、工程概况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三教实训楼,福星中路以南,河东大道北,建设路口以东200M。工程建筑占地面积:4237.0 m2,总建筑面积26515.74m2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7086.5m2,地下建筑面积9429.24 m2,。结构形式为框架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其中教学实训综合体、教学楼地上为六层,地下一层为实验室,教学楼建筑高度24.44m。监测时间自2012年9月8日至2012年11月3日,共计63天。 二、沉降监测技术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
3、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沉降观测方法与技术 (一)基准点与监测点的建立 1基准点的建立 依照有关规范及建筑物周边的实际情况,在建筑物布设了3个水准基点BM1,BM2,BM3。水准基点布设于沉降区外约50m的路上。 2沉降监测点的建立 根据监测目的,沉降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原则为:布设于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甲方及设计人员的特殊要求。按照以上要求,本次沉降监测点布设18个点。 (二)采用的仪器设备 本工程采用科力达DL07 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的铟瓦条形码标尺。 (三)观测方法与实际精度 技术要求及精度分析:按照国
4、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中二等变形观测(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时读数取至0.01m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若Hg24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4Hg,若24mHg60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3Hg,其中Hg为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 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的有关规定,二等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基准点往返观测校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n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5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0.4mm,前后视
5、距累计差3m。 (四)观测周期 2012年9月8日进行第一,二次观测。以后对该建筑物每周观测一次。(不包括停工期间和发生特殊情况增加的观测) 。 四、内业计算与成果分析 (一)内业计算 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科力达DL07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外业自动记录,内业仪器自动平差后传入计算机得出数据。 (二)成果分析 对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精度成果表数据分析,观测成果符合有关技术规定要求,观测成果真实可靠。 五、结论 (1)自2012年9月8日至2012年11月3日的观测成果分析,该建筑1#到17#在观测期间沉降量最大点是9号点,沉降量为-1.30mm,最小点是12号点,沉降量为-0.95mm,差异沉降量为-0
6、.35mm; (2) 自2012年11月3日最后的观测成果分析,该建筑的各项观测点沉降量都小于等于沉降稳定限制4.0mm/百日,沉降量稳定。 六、附表和图 表10-1沉降观测成果表; 表10-2沉降曲线图; 图10-3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表10-1 沉降观测量记录表 篇二: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 新建铁路 渝利铁路标段 一工区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 (DK118+601DK120+500段) 中铁大桥局集团渝利铁路标段一工区 2011年10月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 (DK118+601DK120+500段) 一、工程概况 渝利铁路标段一工区承建的渝利铁路DK118+599.40DK1
7、24+533.6段,全长5932 m,位于长江南岸低山区,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关东村,隧道出口位于涪陵区南沱镇龙驹村。隧道进出口有公路想通,交通较方便。 1、隧址区概况 本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关东村,隧道出口位于涪陵区南沱镇龙驹村。隧道进出口有公路想通,交通较方便。属于深切割的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区内最高点位于隧道轴线附近的肖家坡山顶,海拔高程574.30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附近的长江边,海拔高程153.12m,相对高差达421.0m。区内沟槽切割较强烈,谷深崖陡,沟槽与山岭相间,而山脊。槽谷一带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大多为单面构造顺层坡,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由南向北倾向长江
8、,山脊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植被较发育,沿线居民点零星分布,多旱地、水田、池塘和小型水库。 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级; 正线数目:双线; 轨道结构形式:CRTS-I型双块式轨道; 设计速度:200km/h,客货共线(开行双层集装箱); 线间距;4.45.0; 牵引种类:电力牵引; 3、地质资料 (1)概述 本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关东村,隧道出口位于涪陵区南沱镇龙驹村。隧道进出口有公路想通,交通较方便。属于深切割的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区内最高点位于隧道轴线附近的肖家坡山顶,海拔高程574.30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附近的长江边,海拔高程153.12m,相对高差达421.0m。
9、区内沟槽切割较强烈,谷深崖陡,沟槽与山岭相间,而山脊。槽谷一带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大多为单面构造顺层坡,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由南向北倾向长江,山脊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植被较发育,沿线居民点零星分布,多旱地、水田、池塘和小型水库(2)地层岩性 (3)-3: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粉质粘土:褐黄、棕黄及灰褐色,软硬塑状,夹少许砂岩质碎石、角砾、厚26m (4)-1: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粉质粘土:棕黄、棕褐色,硬塑坚硬,含510%的砂、泥岩质碎石、角砾、厚03m (5)-5: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块石土:灰褐色、褐黄色,松散中密,稍湿潮湿,块石约占5070%,2001000mm,少量可达2000mm,
10、碎石约占10%,20200mm,石质成分为泥岩,砂岩,强风化至弱风化,余为角砾及粉质粘土充填,厚520m (9)-1: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紫色及暗紫红色,夹灰绿色条带,泥质结构,泥质胶结,薄层中厚层状,夹浅黄及灰色泥、钙质胶结中厚层粉砂岩。节理间距一般4080cm,闭合,无填充,岩质软,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 (9)-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深灰、灰黄色。中细粒结构,厚层至块状构造,致密质坚,抗风化能力较强,间距0.50.8m,属V级次坚石,B组填料 (10)-1: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泥岩为紫红色,灰绿色,含沙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质软。所夹砂岩呈灰黄色、青灰
11、色,中细粒结构,泥。钙质胶结。岩层全风华带厚02m,属级硬土;强风化带厚03m,属级软石。全风化及强风化岩层填料分组为D组,弱风化岩层填料分组为C组。 (10)-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深灰、灰黄、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厚层至块状结构,钙质胶结,致密质坚,抗风化能力较强,节理较发育,间距0.50.8m,属V级次坚石,B组填料。 (11)-1: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页岩、砂岩夹泥岩:黄灰及灰色薄层状页岩为主,页理较发育,易风化,遇水易软化,风化后为粉末状、碎颗粒状,质软,砂岩为灰黄色,中厚层状,以泥质粉砂岩为主,泥岩为暗自红色,褐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砂质,由上往下,砂质含量增多,薄中
12、厚层状,泥质、钙质胶结,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全风化层为级硬土,强、弱风化岩石为级软石,全。强风化层为D组填料,弱风化层为C组填料。 (3)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隧道进口段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分别为:N15-30EN5W/79-89NWSW、N5085W/50-88NE,较规则,呈共轭X型,以构造性为主,节理间距多数小于0.40m,多呈微张及张开状,少有填充物。节理较发育发育,岩体被节理切割成块状。隧道出口段主要节理有两组,分别为N60E/76-80NW、N5075W/77-89SW。岩泥中节理间距0.20.5m;砂岩中节距0.40.8m。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
13、6-2001年图A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4)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测区地表水主要为溪沟水,隧道区较大的常年性水流主要有清溪沟,常年流量一般在1020m3/s。树枝状沟槽发育,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多沿沟槽排泄,沟槽内地表水流量较小,一般在3.020L/S,随季节变化较大,雨季时水量可增大数倍至数十倍。各溪沟水均混入线路北侧的长江,长江是区内最大的河流,也是地表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 2)地下水 测区由于表层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以粉质黏土为主,由于粉质黏土基本为不透水层,因此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不发育,该类地下水分布面积小,富水
14、性差,水量平乏,大小受降水量控制。 测区下伏地层以页岩、泥岩夹砂岩为主,页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裂隙中,侏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厚层砂岩中含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部分砂岩裂隙含水层具有承压型,流量随季节而变化,泉、井流量一般0.15L/S。 隧址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由于页岩、泥岩为较好的隔水层,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多沿坡面往下径流,入渗水量较小。但由于侏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厚层砂岩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聚集,隧道洞身穿越该段底层有一定量的地下水。 3)水化学特征 根据定测阶段采取的14组水样的分析资料,区内地下水的水质类
15、型为:Cl(-).HCO3(-)- Na(+).Ca(2+)、 HCO3(-).SO4(2-)-Ca(2+)、HCO3(-)- Na(+).Ca(2+)、HCO3(-)- Ca(2+)、HCO3(-)- Na(+)型水。大部分无侵蚀性,共有5组水样具侵蚀性,综合判断全隧道水中PH值、侵蚀性CO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作用等级为H1。 4)隧道涌水量预测本隧道预测正常涌水量值5570m(3)/d,最大涌水量8350m(3)/d。 (5)不良地质 隧址区不良地质为岩堆,危岩落石和顺层,无特殊岩土分布。 (一)岩堆 1)隧道进口岩堆:岩堆分布范围为D3K118+344+595段,位于长江右岸岸坡,线
16、路穿其左侧,岩堆主轴与线路夹角25,主轴放心为N36W。主轴长约350m,岩堆体厚520m,其主要物质成份为砂岩质块石,碎石,块、碎石间充填角砾及粉质黏土,松散中密,稍湿潮湿。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长江蓄水后水位波动及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其产生堆积层滑坡。隧道进口位于D3K118+600,位于岩堆体后缘,岩堆体对隧道进口有一定的影响。 2)隧道出口岩堆:岩堆分布范围为D3K124+400+450段线路右侧20m以外的斜坡地段,主轴与隧道出口沟槽垂直,岩堆主轴位于线路右侧180m,主轴方向为W-E,主轴长约300m,岩堆体厚210m,其主要物质成份为砂岩质块、碎石,块、碎石间充填角砾及粉质黏土,松
17、散中密,稍湿潮湿。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工程活动可能引起其产生堆积层滑坡,岩堆体对隧道出口无影响(转载于:www.xiElw.coM 写论文 网:沉降观测总结报告)。 (二)危岩落石 分布于隧道进口端D3K118+595+610段线路左、右两侧,距线路高差约为520m,根据现场地质调绘,侧段内植被发育差,基岩大部分裸露,岩性为上沙溪庙组厚层砂岩,地貌上呈一陡坎,主要发育两组节理为:(1)N15-30EN5W/79-89NWSW,间距1040cm,(2)N5085W/50-88NE,间距2050cm。节理多为微张或张开型,延伸较远,无填充。岩石受节理、裂隙面切割后,砂岩下伏泥岩易风化剥落,由于差
18、异风化使厚层砂岩体部分悬空,常形成临空面,在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的碎块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塌落,落石大小、数量和发生时间无一定的规律。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落石对隧道进口的危害,采取相应工程措施。 节理N15-30EN5W/79-89NWSW为卸荷裂隙,据钻探揭示:在进口段厚层砂岩陡坎处,卸荷裂隙极为发育,主要有2道卸荷裂隙,呈张开状,无填充,其中第二道卸荷裂隙(D3K118-614左右)上宽1.6m,下宽2.3m,深度大于10m,形成一空洞,卸荷裂隙产装N5W/82SW,延伸方向N5W,致使隧道进口D3K118+614裂隙段岩体形成危岩体,应进行边坡加固处理。 危岩落石主要位于隧道进口上方,对隧道
19、有一定影响,应对其进行清除或加固处篇三: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工程名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单位 报告日期 沉降观测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受建设单位 (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对其开发建设的工程名的工程建筑物总数栋楼的主体进行沉降监测。自开始日期开始,至结束日期为止历时监测历时时间年,监测期次从最少期次到最多期次;每次监测结束,均及时向甲方提交了监测报表。目前建筑物主体陆续竣工已一年有余,根据监测技术方案要求,现将沉降监测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监测依据的规定、规范及标准 1.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 工程名沉降监测技术方案
20、.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座落于工程地点,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结构形式建筑结构,地基类型地基类型,基础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工程建设单位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为*;设计用途用途,层数层数,设计最终沉降量设计最大沉降量,设计最终沉降差设计最大沉降差。 三、监测精度要求及方法 1. 基准点布设 在工地附近于1999年9月13日布设了工作基点数个基准点,基准点的标志类型均为墙上金属标志。其中一个基准点利用*等水准点*,高程为*;基准点编号分别为工作基点号。上述基准点的高程均为*高程系。 利用上述工作基点数个基准点构成一个基准网,其中*点作为工作基点,其它点作为联系点。 监测期间定期按一级
21、变形监测要求检测基准网的稳定性,从多次检测结果来看,基准点稳定可靠。 2. 沉降观测点布设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详见各个楼的点位布置图,建筑物布设沉降点数建筑物布设沉降点数。 3. 监测周期安排 沉降监测从建筑物主体施工至正负零开始,每建一层监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按百日平均沉降量安排观测,遇到特殊情况中途适当加测或减测。 4. 监测方法 建筑物主体的沉降监测按二级变形监测要求施测,水准路线布设成闭合环,采用后后前前的读数方法,仪器使用仪器配合铟钢尺进行。监测数据的平差使用*平差软件。 四、观测数据及变形分析 1. 观测数据 沉降点观测数据见附录:沉降监测数据汇总表。在观测过程中,个别观测点受施工影响
22、遭到破坏,造成沉降监测数据不全。 2. 累计沉降量、不均匀沉降差及平均沉降量 表一:沉降量统计表表二:不均匀沉降差统计表 表三:不均匀沉降斜率统计表 3. 沉降过程 从各个楼沉降过程线可以明显地看出2个沉降阶段: 分阶段分析 4. 沉降速度 工程建筑物总数栋住宅楼主体封顶后,按日平均沉降量确定了百日观测周期,并按此周期进行了后继观测。根据最后一期的观测结果汇总出工程建筑物总数栋楼的末期沉降数据统计表。 表四:最后一期沉降数据统计表(严格按期次计算,无最后期或倒数第二期时不计算)五、结论 从工程建筑物总数栋楼按两个阶段沉降速率情况看,工程主体施工期间沉降速率较大,各楼均高于*,而主体封顶后的沉降速率较小,各楼均低于*。由此可见,工程建筑物总数栋楼的沉降正趋于*。但鉴于表四中工程建筑物总数栋楼的百日观测日平均沉降值均大于*,说明各楼沉降*,尚需继续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