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监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监测作业指导书.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无砟轨道平面精密测量网一般分三级控制,即CP、CP、CP。CP、CP为GPS控制测量点,由设计单位布点测量,施工单位复测,采用Leica或Trimb GPS接收机按照相应等级作业即可完成。轨道控制网(即CP网)是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而从德国引进的,其测量精度高、外业数据采集量大、网形结构规则、平差计算量大等特点决定了其测量方法和平差模型都完全不同于传统控制测量,需要人员、仪器、CP标志元器件及相关软件的配套,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CP测量将会失败。本作业指导书主要依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2、85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以及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结合集团公司武广客运专线、京石客运专线、沪宁城际测量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无砟轨道的测量技术编制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无砟轨道高级控制网的复测、CP控制测量、CRTS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CRTS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轨道加密基准点GRP测量及沉降观测。参加编写人员:罗株柠、刘晓野、徐双民、张旭东、唐达昆、施建、刘国雄。由于时间紧,章节多,编制难免存在疏漏,敬请批评指正,以便修订。目 录无砟轨道精测网复测作业指导书1无砟轨道CPIII精密测量作业指导书7无砟轨道
3、加密基桩GRP控制点测量作业指导书19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测量作业指导书27无砟轨道CRTS型板精调测量作业指导书33无砟轨道CRTS型板测量作业指导书42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路基、桥涵、过渡段、隧道)49附表1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70附表2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71附表3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72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73附表5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74附表6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75附表7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76附表8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77附表9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78附表10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79附表1
4、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80附表12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81附表13 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82附表14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83无砟轨道精测网复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条文适用无砟轨道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平面控制网,CP及二等水准点复测。2 作业准备2.1资料准备2.1.1 项目上场后,应立即组织交接桩和复测。交接桩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桩橛点交,同时进行线下工程测量成果资料的移交,并签订交接桩协议书。交接协议书一式三份,应附有交桩资料详细清单,清单中应分类说明交桩点号明细、等级、坐标(投影带、投影面等)和高程系统等。2
5、.1.2 设计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应包括:2.1.2.1 CPI、CP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点之记。2.1.2.2 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橛的外型交接。2.1.2.3 线路平纵断面资料,线路平纵曲线参数。2.2 人员准备复测人员应符合相关规定。测量人员应具备测量资格证,持证上岗。平面测量人员数量根据GPS接收机台数配备,一般每台GPS接收机配备2人。高程测量每组配备3人。2.3 仪器、设备准备2.3.1 平面CP、CP控制网测量,外业采用的GPS接收机为标称精度不大于5mm+1ppm双频接收机;标称精度不大于5mm1ppm单频接收机仅用于CP控制网测量外业。高程测量采用电子水准仪,型号为LeicaDN
6、A03或TrimbleDini12,标称精度为:0.3mm/km。2.3.2 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2.4 采用技术标准2.4.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4.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 CPI、CP平面控制网复测3.1复测方案3.1.1控制网网形复测时先进行外业GPS测量网形构网设计、对于个别丢失的控制点,应及时在原控制点附近补设,联测点尽量与设计保持相同,以保证原控制网形。3.1.2外业测量CPI复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静态测量方法进行,按二等精度作业要求施测。首先复测CPI控制点,与CP0联测,以
7、CP0约束CPI。整个标段CP控制网与CP0框架控制点采用双频GPS接收机按B级GPS技术要求进行联测。每个CP0框架点至少与2个CP控制点联测,按照设计院联测点进行联测,若相邻标段交接处与CP0框架点较远,相邻标段可互换搭接段数据。CP复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静态测量方法进行,按三等精度作业要求施测。复测CP时,与管段内所有CPI联测,以CPI约束CP。3.1.3标段联测标段分段复测时,搭接处选取的相邻共用平面控制点一般应不少于2个,坐标换带时应不少于4个;高程搭接应不少于一个共用水准点,并与相邻标段签订书面共用桩协议。3.1.4 内业数据处理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使用商用GPS数据处理软
8、件(LGO、TGO)进行基线解算。基线合格后采用基线平差软件(武汉大学COSA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得到复测坐标。基线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要及时通知外业组重新进行外业测量。在基线解算满足规范要求后,CPI采用CP0框架控制点进行约束,使用GPS平差软件进行整体平差。CP控制网采用经过复测后证明是可靠的本测段所有CP控制点进行约束。CP的数据应采用设计院提供的勘测成果或复测后设计院提供的修正测量成果。3.2 作业技术要求3.2.1作业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项 目CP(B级)CP(C级)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15有效卫星总数5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20时段长度
9、(min)9060观测时段数212数据采样间隔(S)1515PDOP 或GDOP683.2.2 天线应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 1mm。每时段开机前和关机后各量一次天线高,三个方向天线高互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3.2.3 观测时详细记录测站点号、日期、时段、天线高、观测者、记录者等;3.2.4 开机后应检查有关指示灯与仪表;3.2.5 观测中应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数据记录信号灯等情况,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3.2.6 观测中在接收机10m内禁止使用对讲机和手机;3.2.7 每日观测结束后,当天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并拷贝成一式两份,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3.
10、3 精度要求 3.3.1 各独立闭合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均符合下式的规定: ; 环全长闭合差应满足: 式中:为环闭合差,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3.3.2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小于。3.3.3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满足下式: Vx3, Vy3, VZ3GPS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式中:中误差(mm);d相邻点间距离(km)3.3.4 GPS测量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1.31/180000CP1.71/1000003.3.5 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和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控制点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108+d10-6CP15104 高程控制网复测4.1 复测
11、方案4.1.1 复测水准线路按设计布设水准路线路逐点顺序测量,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整个标段至少联测两个深埋水准点。高程复测时,可将线路加密水准点一并纳入高程点复测。4.1.2 外业测量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0.3mm/km的电子水准仪,按设计同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施测。采用设计院提交的深埋水准点或基岩点作为起闭点,对于区域地面沉降区域要联测到基岩点,按附合水准方法施测。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4.1.3标段联测标段分段复测时,高程联测应伸入相邻标段至少于一个共用水准点,并与相邻标段签订书面共用桩协议。4.1.4 内业数据处理高程控制网以联测的深埋水准点或基岩点为起算
12、点,用专业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2 作业技术要求4.2.1 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水准点复测限差要求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往返不符值或闭合差(mm)复测较差(mm)二等1.04.2.2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同一区段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4.2.3 观测间歇时,最好在水准点上结束。否则,应在最后一站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4.2.4 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观测,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气泡居中,标尺垂直。跨越较大河流或水域时,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有关技术要求执
13、行。4.2.5 水准测量野外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M1.0m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w2.0mm。M、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 测段数; W 水准路线的环线闭合差(mm); N 水准环数。5 精测网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对比评价5.1 CPI、CP成果评价将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进行对比,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成果较差超限时,再次复测,查明原因。当确认设计单位成果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协商,对成果进行更正;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成果较差
14、满足限差要求时,应采用设计单位测量成果。采用GPS复测CP、CP控制点,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坐标较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表5.1-1 控制点的点位精度要求(mm)控制点相对点位精度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限差CP10 20 CP10 15表5.1-2 GPS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控 制 网 等 级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CP1/130 000 CP1/80 0005.2 高程控制点成果评价每条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算得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和按环闭合差算得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重测不符值或闭合差较大的测段,使其满足精度要求。与设计高差比较符合6mm,对高差较差超限的测段应再次
15、测量确认。复测高程与设计高程比较,以期发现沉降趋势或规律。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处理。6、复测成果整理6.1复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复测成果报告。复测成果报告应包括复测的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测量人员、设备、测量方法、起算数据稳定性的检验分析、内业计算以及超限原因分析和成果取用等内容。具体如下:6.1.1精测网复测技术设计书(包括平面和高程技术设计书);6.1.2精测网复测报告,复测报告内容应包括:(1)任务依据、技术标准、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控制网测量精度、复测点现状分析、复测资料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复测
16、结论等。(2)闭合环闭合情况及精度统计。(3)起算点的点号、坐标,起算点稳定性分析。(4)平面控制网坐标成果,包括点号、平面坐标、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点对的坐标方位角及精度、平面边长及精度、复测基线、坐标成果和设计成果的比较。(5)高程控制网高差成果,包括点号、距离、往返测高差、往返测不符值、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复测高差和设计高差的成果比较。6.1.3复测报告的附件:(1)GPS、水准仪等设备的鉴定证书。主要测量人员资格证书。(2)施测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3)平面控制网图、基线报告、闭合环报告、约束和无约束平差报告;(4)高程水准测量线路示意图、水准测量原始观测数据;(5)GPS测量和水准
17、测量的外业观测原始记录手簿。7、精测网复测注意事项7.1 CP、CPGPS复测坐标推算不能单点推算,以避免误差放大。7.2 数据处理应先采用LGO或TGO等随机商业软件进行基线处理,得到基线文件后,再采用COSA GPS平差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时,固定已知点点位分布要均匀且稳定性良好。7.3坐标投影换带进行坐标转换时,应采用专用软件Geotrans进行,要注意大地高(参考椭球面)与水准高(似大地水准面)两个高程系统之间的高程异常值,以减小投影变形。无砟轨道CPIII精密测量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条文适用无砟轨道CP测量。2 作业准备2.1资料准备2.1.1
18、CP正式测量前,应收集本标段CPI、CP及二等水准控制点资料。并对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测,确认CPI、CP及二等水准点等基础资料成果准确、可靠。2.2 人员准备2.2.1 复测人员应符合相关规定。测量人员应具备测量资格证,持证上岗。测量人员数量为:平面测量每组4人,高程测量每组3人。2.3 仪器、设备准备2.3.1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采用仪器精度不低于下表1和表2的有关要求:表1 轨道控制网CP控制测量使用仪器精度要求仪器类型相关要求备注全站仪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TCA2003、TCRP1201+、TrimbleS8精密镜重复性和各标志
19、点间互换性安装误差X、Y、H均不大于0.3mm。金属框精密棱镜、sinning棱镜温度计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5气压计测量精度应不低于5hpa水准仪每公里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中数测量的中误差不大于1mm/km。DNA03、Dini12水准标尺整体铟瓦水准标尺带尺垫2米条码尺表2 轨道控制网CP控制测量使用的配件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CP测量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重复性安装误差互换性安装误差备注精度指标0.01mm0.05mm0.3mm0.3mm平插口型、球棱镜型注:1 CP测量标志应满足“铁建设200880号” 文的相关要求。2 CP测量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和互换性安装误差,指的是X、Y、H三方向的误差
20、应均小于0.3mm。2.3.2 CP测量应使用原装木质脚架,水准测量使用的尺垫重量应不低于3kg。CP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和CP网内业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的处理软件应采用国家式铁道部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软件。2.4 其他准备2.4.1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 CP的控制网测量应待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要求,且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通过后进行。2.4.2 CP平面控制网在施测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CP点的埋设与编号设计、与上一级控制点的联测方案设计、CP观测网形设计、测量方法与精度设计、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其周期检定计划、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21、人员组织计划、应提交的成果资料清单和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等。2.4.3 CP控制网观测前的准备工作:CP点的埋设与编号,全站仪、棱镜、木质脚架、温度计、气压计、外业采集软件、平差软件及电子水准仪、铟刚条码尺、尺垫、尺撑等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备,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内业数据处理软件的准备与培训等。保证一名外业数据采集负责人,平面和高程各派一名专业工程师负责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2.5 采用技术标准2.5.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5.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2.4.3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
22、8号)。3 CP及二等水准点加密3.1.1 CP测量前,必须进行CP及二等水准点加密,确保线路两侧50m通视范围内CP控制点的密度达到500m600m一个,高程控制点线路两侧50m范围内的密度达到2000m左右一个,否则应同精度加密。3.1.2 CP加密点路基地段埋设于路基两侧稳固且不易破坏处,桥梁、隧道地段埋设于水沟电缆槽顶面。路基、桥梁的地段采用GPS按C级精度加密;高程采用二等水准点加密。隧道洞内采用导线网按四等导线精度施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共用控制点。3.1.3 CP 的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CP 基桩网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 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加密可采用G
23、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扩展方式加密;隧道内CP控制点应在隧道贯通后,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测设。CP导线加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3 洞内CP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备注CPL240060031.87.5 1/55 0003.6三等单导线CP2L740060031.87.5 1/55 0003.6三等导线环CPL740060031.351/100 0002.0二等导线环3.1.4 隧道贯通后进行CP控制点测量时, CP控制网测量只能采用导
24、线网测量,导线附合于隧道两端的CP控制点上,边长以600800m为宜,导线测量的主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导线测量应起闭于隧道洞口两端的CP控制点上,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2)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安全稳固、方便设站、便于保存的地方,点间视线应距洞内设施0.2m以上。(3)导线测量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观测前应先将仪器开箱放置20分钟左右,让仪器与洞内温度基本一致;观测前须按要求对全站仪进行检校,作业期间须在仪器鉴定有效期内。边长观测应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量测精度不低于0.5,气压量测精度不低于5hpa。(4)
25、洞口站测角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观测时隧道内应充分通风,无施工干扰,避免尘雾;(5)目标棱镜人工观测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度,受光均匀柔和、目标清晰,避免光线从旁侧照射目标。采用自动观测时应尽量减少光源干扰;(6)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CPDJ14696DJ268139(7)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mm)往返测平距较差5572mD51010
26、15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为:测距长度为1km时级:|mD|5 mm级:5 mm |mD|10 mm3.1.5 CP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计算。建议采用COSA进行数据处理。4 CP测量精度要求4.1 CP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6的规定。表6 CP平面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控制网名称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测量的中误差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平面网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81.0mm1.5mm1mm
27、注:1 可重复性测量精度指:控制点两次测量,其X、Y方向坐标差的中误差。2 相对点位精度指的是相邻两点间相对点位误差椭圆长短轴平方和的开根号值。4.2 CP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7的规定。表7 CP高程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控制网名称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等级MMW可重复性测量精度CP高程网水准测量精密水准2mm4mm1.5mm注:1 M为根据水准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2 MW为根据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3可重复性测量精度指的是控制点两次测量,其高程差的中误差。4 表中M和MW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4.2-1 4.2-2式中:测段往返高差
28、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测段数; 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5 CP精密网测量5.1 CP控制点埋设与编号5.1.1 CP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共点。路基地段CP点沿线路布置在路基两侧CP专用立柱上,专用立柱设置在接触网基础上并通过钢筋连接;桥梁地段设置固定支座端防撞墙两侧;隧道设置于隧道二衬侧壁上。(1)路基地段:路基段CP网点成对布设在路基上设置的专用立柱上,专用立柱基础可利用接触网杆的扩大基础,与原基础同宽,与接触网基础同时浇筑,CP立柱高1.11.2m,直径20cm,在施工时应加4根直径为6mm的钢筋。CP点布设在控制点桩内侧
29、,距桩顶面距离不小于10cm。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图1所示:1.1mCP点图1 路基段专用控制点桩上的CP点(2)桥梁地段:桥梁地段CP点成对布设在墩台顶部桥梁固定支座端上方的防撞墙顶中部,相邻两对CP点纵向距离5070m。对于大跨或多跨连续梁部分点可布设在活动端防撞墙顶中部,加盖防水皮套。桥梁段CP点布设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图2 桥梁段CP点的布设(3)隧道地段:隧道地段CP点成对布设在电缆槽顶面以上30cm的边墙二衬上。隧道段相邻两对CP点纵向距离约60m。隧道段CP点布设具体位置如图3所示。0.3m图3 隧道段CP点的布设5.1.2 CP点沿线路纵向间距宜为60m左右(接触网杆间距)、横向间
30、距不超过结构宽度,点位纵向里程差不大于1m。各CP控制点应设于设计轨道顶面以上30cm的地方并应大致等高。5.1.3 CP点的预埋件要求埋设稳固;预埋件埋设于接触网基础顶面时保证其铅垂(球棱镜型);预埋件横向埋设时应使预埋件水平埋设(插销型)。5.1.4 CP点的编号:点号一般由7位数字组成,前四位数字表示CP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第五位是“3”,表示是CP等级点,后两位数字表示点的顺序号。点的顺序号为单数表示里程增加方向左线一侧的点,点的顺序号为偶数表示里程增加方向右线一侧的点。按60米间距一对点计算,一公里范围内点数在32个36个范围内。如:点号为258307表示线路里程为258公里至25
31、9公里区间的CP点第07号,位于里程增加方向左线一侧。里程数不足百公里时,在前面用“0”填充。每一对标识,允许的最大里程差为1米。设标时,在墙体或杆柱上用红油漆标注点号,字体大小不小于6cm,便于点的寻找。自由设站点编号按“Z258001、Z258002.”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编号。5.2 CP平面测量5.2.1 CP平面控制网的外业观测采用全站仪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的测量方法。观测时,从区段的一端依次观测至区段的另一端。5.2.2 CP测量按120m(或60m)间距自由设站,每一测站应观测6对CP控制点、每一个CP点必须保证有三个方向和三个距离的交会。设站尽量靠近线路中心,保持CP网形规则,并就近
32、联测CPI或CP,联测长度应控制在150米之内。联测CPI、CP时,要严格控制基座对中精度,脚架尽量架低。5.2.3 CP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每设站CP控制点采用多测回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同一设站的所以有CP控制点要求一次完成观测(不建议采用分组观测);5.2.4 CP平面网的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表8 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2C误差CP0536961514696155.2.5 CP平面网的距离测量:CP控制点的距离测量与全圆方向观测同时进行;距离测量采用多测回距离观测,方向观测时,盘左和盘右分别对同一CP点进行
33、距离测量,盘左和盘右距离测量的平均值为一测回的距离测量值;距离测量的测回数与水平方向相同,各测回间距离较差1.5mm。5.2.6 CP平面网外业观测细节:(1) 测量前应仔细检校全站仪,对CP棱镜、标志插件利用全站仪仔细挑选,满足可重复精度方可使用,具体方法是固定棱镜选插杆,固定插杆选棱镜,挑选好后对应编号,妥善保管,严防变形。(2) 每个自由测站测量前,均应量测温度和气压,并实时输入全站仪对距离进行气象改正。温度和气压量测误差应分别不大于0.5和5hpa。(3) 自由测站附近有CP或CP时应进行联测,每个CP或CP被联测的方向、距离数为三个。(4) 平面观测时间宜安排在晚上或阴天进行。晚间观
34、测时应注意视线方向不能有强光直射。自由测站附近不能有震动等外界干扰。(5) 置于CP控制点的棱镜杆与预埋件连接应保证两者完全套合。全站仪架设稳固,确保棱镜在棱镜杆上安装到位并正对全站仪,夜间湿气过大时,利用镜头纸擦拭干净,保持棱镜清洁。(6) 外业测量前,按下表4.2.6格式填写CP平面控制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表。表4.2.6 CP平面控制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表 线 段 第 页共 页测量单位: 天气: 测量日期: 年 月 日自由测站编号温 度气 压CP点编号备注CP点编号备 注自由测站、CP点编号示意图线路里程方向说明:将自由测站编号、CP点编号在上示意图上标记出来司镜: 记录: 测量时间:
35、时 分5.2.7 CP平面网外业观测成果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包括: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较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互差、同一CP点各测回距离较差、由相邻测站测量的观测值计算的相邻CP点横向和纵向距离的相对闭合差等的检核。(见表5.2.4和5.2.5条款)。5.2.8 数据分析与检核:(1) 外业观测的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互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和同一CP点各测回距离较差的测站数据超过表6和第4.2条的要求时,应重测该测站。(2) 当由相邻测站测量的观测值计算的相邻CP点横向和纵向距离的相对闭合差,分别超过1/5200和1/9000时,则相邻测站的观测
36、数据都应该重测。(3) 在CP平面网复测时,两次测量联测上一级控制点(CPI、CP)的方法和数量必须相同,重复测量CP点坐标较差大于3mm时,应补测或重测。(4) 数据处理时,首先重点关注CP自由网平差结果,当各 CP点的方向改正数应超过3.5或各 CP点的距离改正数超过1.0mm,均应补测或重测;若验后单位权中误差超过1.8,则首先应重测区段内方向或距离改正数较大的测站。(5) 当CP自由网平差结果满足表6中的限差要求后,说明CP自由网满足精度(CP测量本身没问题)。但约束联测的上一级控制点(CPI、CP)坐标平差后,相邻CP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超过表4.1的限差要求时,应检测一级控制点(CP
37、I、CP)的稳定性和精度。若上一级控制点的稳定性欠佳或原测量精度未能满足CP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则该控制点不能作为CP平面网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予以剔除。当确认上一级控制点的稳定性欠佳、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由设计单位对上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进行改正。(6) 当区段跨越投影带边缘时,则该区段的CP平面网应在两侧的投影带中分别进行约束平差,并提交左右投影带中两套CP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套坐标成果均应满足表6的精度要求。用于约束该区段CP平面网的CP点也应有左右投影带中的两套坐标(可通过专用的坐标换带计算公式进行换带计算Geotrans软件)。5.2.9 CP平面网的平差计算取位:表9
38、 CP平面网平差计算取位的规定等级水平方向观测值()水平距离观测值(mm)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mm)点位中误差(mm)点位坐标(mm)CP平面网0.10.10.010.010.010.15.3 CP高程控制测量5.3.1 CP高程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CP点与上一级水准点的联测采用独立往返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5.3.2 CP高程控制网采用单程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与测区内二等水准基点的联测采用独立往返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每两公里联测一个水准基点,每一区段应至少与三个水准基点进行联测,形成检核。5.3.3 CP高程控制网水准路线采用如图4所示的矩形法水准
39、路线形式进行,每相邻的两对CP点之间都构成一个闭合环。图4 CP高程测量矩形法水准测量闭合环线5.3.4 CP高程网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10 CP高程网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水准测量等级附合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2DS1铟瓦往返单程5.3.5 CP高程网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合表4.3.6的规定:表11 CP高程网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标准水准测量等级限差(m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计差(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高差之差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精密水准45.3.6 CP高程网水准测量测站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2 CP高程网水准测量测站的主要技
40、术标准水准测量等级前后视距差(m)视线高度(m)两次读数之差(mm)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mm)精密水准20.30.50.75.4 CP高程上桥传递测量5.4.1当桥面与地面间高差大于3m时,选择桥面与地面间高差较小的地方进行CP点高程的传递测量。高程传递测量时,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法三角高程方法施测,测量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中间法三角高程方法施测示意图5.4.2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作业实施时,前后视所用的棱镜必须是同一个,且观测时棱镜高不变。仪器到棱镜的距离一般应小于100m,最大不应超过150m。仪器到前视棱镜和后视棱镜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差值不宜超过5m。观测时,要准确测量温
41、度、气压值,以便进行边长改正。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作业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3。 5.4.3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实施时,可选择在桥下桥墩侧面和桥上挡墙外侧各埋设一个水准转点,转点标志和埋设方法与CP点相同。表13 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测回数两次读数差测回间指标差互差测回差测回数每测回读数次数四次读数差 mm测回差mm44.05.05.0443.05.05.5 CP高程网外业观测细节要求:5.5.1 晴天观测时,应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应使用尺撑,使水准尺上的气泡居中和水准尺竖直。5.5.2 各测段的一组往返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5.6 CP高程数据
42、处理与成果质量检核5.6.1 CP高程网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包括:测站数据检核、水准路线数据检核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的计算,当CP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要进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的计算。5.6.2 当CP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测站数据质量超过表7的要求时,该测站的数据重测。5.6.3 当CP高程网水准路线的限差超过表11的要求时,该水准路线的数据重测。5.6.4当根据水准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超限时,首先应对往返测高差较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当根据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超限时,首先应对闭合差较大的闭合路线进
43、行重测,重测后若M和MW仍超限,则整个CP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数据都应该重测。5.6.5在CP高程网复测时,若建网测量和复测联测上一级水准点的方法和数量相同,则约束平差后两次测量CP点高程的较差,应不大于1mm,否则复测的CP高程网数据应补测或重测。6.5.6 CP高程网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数据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5.6.7 CP高程网采用约束联测的上一级水准点高程的方法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单位权中误差,应该满足表7中M的限差要求。5.6.8若通过CP点联测的两上一级水准点的高差与原高差比较,超过表11中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允许限差,而本次联测的所有闭合环闭合差又满足表11中闭合差的允许限差时,应检测上一级水准点的稳定性和精度;若上一级水准点的稳定性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