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70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镇江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一五年三月 目 录一、空气环境质量监测1(一)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1(二)东部地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2(三)酸雨监测3(四)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4二、水环境质量监测5(一)国控和重点流域水质监测5(二)省控地表水例行监测7(三) 市控地表水例行监测8(四)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水质监测9(五)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11(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水质监督监测12(七)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监测14(八)市区河流底泥监测14(九)开展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月度分析15三、生物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15(一)地表水生物监测15(二)水产品中残毒残留

2、监测17(三)城市环境空气生物监测17(四)生态环境质量监测18四、声环境质量监测19五、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20六 、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25七、污染物监督监测27(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27(二)国家和省级重金属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30(三)镇江市辐射污染源监督监测33八、辐射环境监测35八、专项监测任务36(一)重点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36(二)乡镇饮用水地水质监测(15504XX)38(三)地表水环境考核断面监督监测(15502XX)38(四)太湖流域考核断面监督监测(15505XX)41(五)镇江市城市河流专项监测(15506XX)42(六)镇江市西南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

3、治(15511XX)42(七)丹徒区高资地区异味调查(15515XX)43(八)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44十、注意事项44依照2015年国家、省、市环境管理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一、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一)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1、监测范围和监测指标镇江市区4个国控站点、县(市、区)6个自动站,其中丹阳2个、句容2个、扬中2个。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详见表1。表1 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地区站点名称监测指标镇江市市疾控中心(国控点)SO2、NO、NO2、NOX、PM10、PM2.5、CO、O3、气象五参数、能见度职教中心(国控点)新区办事处(国控点)丹徒环境监测站(国控点)丹阳环境监测

4、站(省控点)SO2、NO、NO2、NOX、PM10、PM2.5、CO、O3、气象五参数自来水公司(市控点)句容房家坝(省控点、创模考核点)消防指挥中心(创模考核点)扬中扬中市环保局(省控点)扬中市高级中学(市控点)2、监测要求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3、质量保证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环境空气PM2.5和PM10自动监测有关问题的技术规定(试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的要求执行。4、臭氧溯源要求市中心站预警室每年

5、第四季度将各自质量保证实验室内臭氧校准设备(含紫外光度计和臭氧发生器)送至省中心进行臭氧一级标准溯源。每季度使用经省中心传递后的臭氧校准设备对辖区内国控站点内臭氧发生器或紫外光度计进行臭氧二级标准传递,编写传递工作报告,并于下一季度10日前报送至省中心大气部。辖市监测站每年至少两次将臭氧校准设备(含紫外光度计和臭氧发生器)送市中心站进行臭氧二级标准传递,市中心站预警室人员和辖市技术人员共同编写臭氧传递工作报告,并由市中心站统一报送至省中心大气部。5、报送要求各辖市监测站每日上午10时前做好前一日(1点至24点)各站点的数据审核,每日下午15点前做好当日(0点至14点)各站点数据审核工作。市中心

6、站每日上午10时前对各国控监测点位(国家只管站除外)前一日的数据进行审核并上报总站,审核后的每小时监测均值(1点至24点)报送至省中心大气部。11时前将各辖市监测站审核后的数据(1点至24点)汇总报送至省中心大气部。每月由市中心站预警室统计国控点以及各辖市(区)站点日均值数据,每月1日(含1日,遇周末顺延)上报上一月数据到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业务室汇总全市数据后,上报省中心。市中心站每日16点前,登陆省中心预报平台填报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次日7点前,登陆省中心预报平台对空气质量预报进行修订。市中心站预警室每月5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上月空气质量月报上报业务室。6、联网、信息发布及预警要求市中

7、心站按照环保部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做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信息实时发布工作。做好国控点数据和总站、省中心的联网工作,每日安排人员值班,自行登录总站、省中心业务平台及时检查数据上传情况,遇站点掉线、数据异常等情况及时解决。确保省中心实时发布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性,同时做好国家空气网数据上传的监控工作。各辖市监测站,每日安排专人值班,检查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与市平台的联网工作,遇站点掉线、数据异常等情况及时解决。句容市环境监测站除保证市平台联网工作外,还需要保证与国家空气网数据上传的监控工作。依据江苏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警与报告制度(试行)要求,在沙尘、秸秆焚烧等特殊天气下及时发布

8、预警,并编制与报送预警监测快报。依据镇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空气质量预警与报告制度(试行)的要求,按照蓝、黄、橙、红色四级响应,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监测预警工作。详见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空气质量预警与报告制度(试行)。(二)东部地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1、江苏大学自动监测点位空气质量监测(1)监测点位江苏大学自动监测点。(2)监测指标SO2、NO2、PM10、H2S、NH3(3)监测时间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4)质量保证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2、大气灰霾监测(1)监测范围 新区办事处灰霾监测站(2)监测指标VOCs、PM1、CO、黑炭。(3

9、)监测时间 每日24小时连续监测3、监测数据报送(1)东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每周星期一形成东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周报,周报内容体现常规污染物每日浓度均值、空气质量等级,特殊污染物的小时浓度范围、样品数和小时浓度超标率,如有超标现象绘制小时浓度趋势图并加以文字说明。(2)东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月报:预警室每月5个工作日形成上月东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月报并与镇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一并报送业务室。月报内容体现东部地区常规污染物月均值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特征因子小时浓度范围、超标率。(3)根据东部地区环境空气预警与报告(试行)的要求,编制东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急快报。(4)每年1月份通过邮件报送

10、上一年度全年灰霾监测数据至省中心大气部。4、信息发布东部地区空气质量周报、应急快报内部上报至镇江市环保局(84407377传真),镇江市环境监察支队(85955566传真);预警室每月5个工作日形成东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月报并与镇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一并报送业务室。每月将东部地区空气质量月报经领导审核后和江苏大学实现数据共享。(邮箱:gonghui)(三)酸雨监测1、监测范围开展全市降水酸雨监测的点位,全市共8个,市区3个、丹阳3个、句容1个、扬中1个,监测点位见表2。表2 酸雨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城市行政区划代码点位代码点位名称1镇江321100407环境监测站2321100412职教中心332

11、1100352丹徒区监测站4丹阳市321181661丹阳肇巷5321181752丹阳市环境监测站6321181755自来水公司7句容市321183765句容市监测站8扬中市321182771扬中市环保局2、监测项目pH、电导率、降水量以及硫酸根、硝酸根、氟、氯、铵、钙、镁、钠、钾9种离子,共12项。3、监测时间逢雨必测,每天9时至次日9时为一个采样监测周期。4、质量保证执行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5、 数据报送方式及时间按原方式报送,有新规定时执行新要求。县(市)站每月1日前(含当日,节假日顺延)上报上月监测数据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每月2日前(含当日,节假日顺延)上

12、报上月监测数据到省中心大气部。格式详见附件1。每月15日前通过(含15日,节假日周末顺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数据平台”报送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5年全年监测数据于2016年1月15日前报送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四)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1、监测范围和监测指标全市、县(市)开展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的点位和监测指标详见表3。表3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一览表序号城市行政区划代码点位代码点位名称降尘监测点位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点位1镇江321100401金山公园2321100402烈士陵园3321100407环境监测站4321100412职教中心5321100413新区办事处63211003

13、52丹徒区监测站7丹阳市321181701渔场(点)8321181751通泰桥9321181752市环境监测站10321181753微晶厂11321181755自来水公司12321181756开发区管委会13句容市321183762防疫站14321183765句容市监测站15321183766句容日报社16321183767消防指挥中心17321183768自来水厂18321183769房家坝19扬中市321182721三茅敬老院20321182771扬中市环保局21321182773扬中市邮政局22321182774扬中市人防办23321182775扬中市高级中学24321182777扬中市

14、中医院2、 监测时间每月监测,每月数据从1号至月底。3、质量保证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有关要求执行。4、数据报送方式及时间同“酸雨监测”二、水环境质量监测(一)国控和重点流域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总计15个监测点位,其中包括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和13个重点流域考核断面。其中镇江市区11个,丹阳2个、扬中2个 。监测断面见表4。表4 国控和重点流域水质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在地所处流域河流名称重点流域监控功能(列表中打“勾”表示)断面名称国控断面长江干流断面入江河流控制断面1镇江太湖流域京杭运河谏壁桥2镇江长江流域长江焦山尾3镇江长江流域京杭运河三岔河4镇江长江流域运粮河新河桥5镇江长江流

15、域运粮河永庆桥6镇江长江流域京杭运河京口闸7镇江长江流域长江干流龙门口8镇江长江流域团结河葛村桥9镇江长江流域长江干流青龙山10镇江长江流域捆山河新港桥11镇江太湖流域京杭运河辛丰镇12丹阳太湖流域九曲河林家闸13丹阳太湖流域京杭运河吕城14扬中长江流域扬中河渠联丰大港15扬中长江流域扬中河渠新坝大港2、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基本项目24项。河流水质加测电导率、流量与流向,属于湖库的出入湖河流口加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湖库加测水位、透明度、叶绿素a。3、监测频次与时间每月110日。4、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及环境水质监

16、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5、数据填报格式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则填写“-检出限”, 检测限应该满足国家地表水类标准值的1/4;未监测则填写“-1”,并写明原因;如监测断面水质异常,必须在分析结果出来后24小时内上报省中心水质部,同时开展加密监测,加密监测结果一并上报。(县站同时上报市中心站业务室)6、数据上报时间县(市)站当月13日前报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当月16日前报省中心水质部。(二)省控地表水例行监测1. 监测范围对全市24个省控断面进行监测,其中镇江市区12个、丹阳4个、扬中4个、句容2个、丹徒2个;点位参见表5,河道疏浚断流暂时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应及时向

17、省厅正式申请停测,待停测断面恢复流量后当月应开始监测。表5 省控地表水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属地区断面(点位)名称所在河流(湖库)功能区水质目标所在流域1镇江市谏壁桥京杭运河(江南运河)IV长江2三岔河京杭运河(江南运河)IV长江3新港桥捆山河III长江4葛村桥团结河III长江5新河桥运粮河III长江6永庆桥运粮河III长江7焦山尾长江II长江8龙门口长江II长江9青龙山长江II长江10三号码头长江镇江段III长江11丹徒镇京杭运河(古运河)III长江12京口闸京杭运河(古运河)III长江13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京杭运河(江南运河)III太湖14宝埝桥通济河III太湖15丹阳市前塍庄丹金溧漕河II

18、I太湖16吕城京杭运河(江南运河)III太湖17王家桥京杭运河(江南运河)III太湖18林家闸九曲河III长江19句容市三岔桥句容河IV长江20兆文山句容河IV长江21扬中市联丰大港扬中河渠III长江22新坝大港扬中河渠III长江23二墩港长江II长江24轮船港长江夹江II长江2. 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规定的基本项目24项。河流加测电导率、流量与流向;湖库加测水位、透明度、叶绿素a。3. 监测频次与时间单月(1、3、5、7、9、11月)上旬监测。4. 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

19、执行。5. 数据填报格式与国控断面相同。按照省中心地表水数据库入库格式要求填报,断面名称必须与正式文件公布的断面名称一致。6. 数据上报时间县(市)站单月13日前报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单月16日前将监测数据、报告报省中心水质部。(三) 市控地表水例行监测 对全市市控(除国控、省控)断面进行监测,点位(不包括国控、省控断面)共40个,其中镇江市区10个、丹阳10个、扬中6个、句容10个、丹徒4个,参见表6。表6 市控地表水例行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属地区河流(湖库)名称断面(点位)名称1镇江玉带河江大2团结河老孩溪桥3捆山河捆山河桥4捆山河华山泵房2#5京杭运河(古运河)南水桥6虹桥港虹桥港闸7

20、光明河五里(肾病医院)8丁卯团结河丁卯团结桥9抽水引河燕舞桥10长江镇江段五峰山11丹阳战备河东岗桥12香草河巨村13太平河太平桥14九曲河访仙桥15九曲河翻水站16京杭运河(江南运河)宝塔湾17京杭运河(江南运河)人民桥18京杭运河(江南运河)练湖砖瓦厂19鹤溪河蒋士镇20超飘港立新桥21句容长江镇江段大道河22中河团结桥23袁相河小庄24北河二圣北桥25洛阳河华仑桥26句容河房家坝27句容河南门桥28句容河蚊防所29便民河入口南梗30南河葛村西桥31扬中扬中河渠二墩港闸内32扬中河渠沙家港闸内33扬中河渠扬 子 桥34长江夹江栏杆桥35长江夹江沙家港36长江镇江段西来桥37丹徒区通济河后亭

21、桥38通济河埝坡桥39胜利桥枫庄桥40长江沙渚港2. 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基本项目24项。河流加测电导率、流量、流向。3. 监测频次与时间每季度一次,(3、5、9、11月)上旬监测。4. 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5. 数据填报格式与国控断面相同。6. 数据上报时间县(市)站和市中心站分析室监测当月25日前,报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6月20日和12月20日前分别将上下半年的监测数据报省中心水质部。(四)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 监测范围市中心站、县(市)

22、站开展对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进行监测。主要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见表7。表7 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地区河流(湖库)名称水源地名称断面(点位)名称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1镇江长江长江征润州水源地金(西)山水厂取水口2长江长江征润州水源地金山湖(备用水源地)3长江沙渚港(预警断面)4丹阳长江长江丹阳江心洲水源地丹阳自来水厂取水口5扬中长江长江扬中二墩港水源地扬中自来水二厂取水口6句容北山水库句容北山水库水源地北山水库取水口7句容水库句容水库水源地句容水库取水口2. 监测项目常规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和表2的监测

23、项目,以及表3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2项;金山湖备用水源、句容北山水库、句容水库等湖库型加测透明度、叶绿素a;同时上报水源地当月取水水量(水量不得缺项)。全分析: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80个特定项目纳入监测范围,共109项;(参见关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的通知环函200547号文)3. 监测频次与时间常规监测:市中心站、县(市)对饮用水源地每月110日采样监测一次, 全分析:市中心站、县(市)于6月组织对辖区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一次水质全分析。如遇水源地水质异常情况特别是有毒有害指标超标时,必须在实验室数据出来后2小

24、时内上报省中心水质部,同时立即开展加密监测,加密监测结果与例行监测结果同时上报。4. 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5. 数据上报格式、上报方式与时间数据上报格式与国控断面相同。县(市)站每月13日前报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每月16日前将监测数据、报告报省中心水质部。县(市)站于8月20日前将全分析监测数据和报告报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于8月31日前将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报省中心水质部。(五)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1、监测范围全市共有17个水质自动站,其中太湖流域自动站10个、饮用水源水地以及预警水质自动站6个、备

25、用水源地1个。其中市区5个、丹阳6个、句容5个、扬中1个。名单见表8。表8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托管站名称站点名称河流名称类型备注1镇江市环境监测站谏壁桥京杭大运河太湖省级投资2句容市环境监测站兔东桥幸福河太湖3小庄袁相河太湖4念儿桥跃进河太湖5丹阳市环境监测站林家闸九曲河太湖6王家桥京杭大运河太湖7吕城京杭大运河太湖8前塍庄京杭大运河太湖9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金西水厂长江饮用水源市级投资10水源水上游预警站长江饮用水源11长江与南京交界处长江饮用水源12金山湖备用水源地金山湖备用水源地13丹阳市环境监测站九里香草河太湖14句容市环境监测站华仑桥洛阳河太湖15丹阳市环境监测站江心洲

26、取水口长江饮用水源县级投资16句容市环境监测站北山水库北山水库饮用水源17扬中市环境监测站二墩港取水口长江饮用水源2、监测指标根据各自动站点监测指标情况而定,其中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太湖流域的总磷、总氮为必测项目;饮用水源地已配置的特征监测因子需要全部开展监测。3、监测时间按照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有关规定,每天0:00、4:00、8:00、12:00、16:00和20:00进行采样分析,即每4小时进行一次采样分析,部分站点根据需要可增加至2小时一次。4、质量保证按照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办法(总站水字2007182 号)、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质

27、量管理暂行规定、江苏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苏环办2009416号)有关要求,对自动站数据实行三级审核,每周对自动站质控巡查,每月开展水样比对,对第三方运营单位监督考核等。5、监测数据报送方式及时间(1)水质周报省级投资水质自动站:市中心站和县(市)站每周一中午12:00之前按省中心要求报送水质周报至省中心水质部;市中心站同时报送征润州水源地水质周报,在征润州水源地水质自动站搬迁过程中,采用手工监测的方式每周报送一次。县(市)站同时报送到市中心站预警室。市级和县级投资:市中心站、县(市)站每周一中午12:00之前编制辖区内市、县投资水质自动站水质周报。县(市)

28、站报送到市中心站预警室。市中心站预警室收集全市太湖流域和饮用水质自动站数据,每周发布水质周报。(2)水质月报预警室每月5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上月的太湖流域自动站水质月报及水源水自动监测水质月报上报业务室。(3)质控月报市中心站、县(市)站每月上报辖区内省级投资水质自动站运营管理和质控考核情况,并将比对监测结果通过省中心质控软件统一上报。其中各县(市)辖区中非省建站(丹阳九里、句容华伦桥、句容北山水库、扬中二墩港)月度运营管理和比对考核情况于每月20日前报送到市中心站预警室。(3)应急监测快报水质自动站捕获到水质异常变化,监测指标浓度大幅飙升时,及时上报应急监测快报。(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

29、现现代化水质监督监测1、监测范围33个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表水水质监测评价断面,点位详见表9。表9 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水质监督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属地区所在河流(湖库)断面(点位)名称1镇江市长江外江焦山尾2镇江市古运河南水桥3镇江市长江内江三号码头4镇江市京杭大运河三岔河5镇江市京杭大运河谏壁桥6镇江市长江外江龙门口7镇江市古运河京口闸8镇江市运粮河新河桥9镇江市运粮河永庆桥12镇江市长江外江青龙山13镇江市团结河葛村桥14镇江市捆山河新港桥10镇江市京杭大运河辛丰镇11丹徒区通济河后亭桥15丹阳市京杭大运河王家桥16丹阳市京杭大运河吕城17丹阳市丹金溧漕河前塍

30、庄18丹阳市丹金溧漕河黄埝桥19丹阳市九曲河林家闸20丹阳市京杭大运河练湖砖瓦厂21丹阳市京杭大运河宝塔湾22丹阳市京杭大运河人民桥23丹阳市超飘港立新桥24句容市句容河三岔桥25句容市句容河蚊防所26句容市句容北河二圣北桥27句容市句容南河葛村西桥28扬中市长江夹江轮船港29扬中市扬中河渠新坝大港30扬中市扬中河渠联丰大港31扬中市扬中河渠二墩港闸32扬中市扬中河渠扬子桥33扬中市扬中河渠沙家港闸2、监测项目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铅9项。3、监测频次与时间市中心站和县(市)站按照例行监测要求组织开展监测,国控、省控之外的断面逢单月上旬开展监测,市中心

31、站每单月进行监督性抽测,省中心不定期组织监督性抽测。4、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5、数据填报格式、上报方式与时间与省控断面相同。详见实施方案附件3(2015年度环境监测与信息报告格式及时间要求表)。(七)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监测1、监测范围太湖流域5个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断面,监测点位见表10。表10太湖区域补偿监测点位表序号断面(点位)名称所在河流(湖库)功能区水质目标备注1吕城京杭运河(江南运河)3自动站停运,手工监测2九里京杭运河(江南运河)3手工监测3谏壁桥京杭运河(江南运河)4自动站数据4黄埝桥丹金溧漕河

32、3自动站数据5旧县紫阳桥通济河3自动站数据,流向手工监测2、监测频次与项目太湖流域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流向。手工监测: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下游省辖市站每月组织同步监测4次,分别在第1、第2、第3、第4周的周一、周二两天内同步完成;省环保厅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第1、第3周的同步监测。自动监测:实时在线连续监测,监测数据均采用通过自动监测有效性审核的有效监测数据,有效小时值每日不少于4个,每周有效日均值不少于5个。3、数据填报格式、上报方式与时间手工监测数据的月报于次月5日之前汇总报省中心监督管理部(电子邮件、盖章文档各一份)。自动监测数据按实施方案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有关要求报省中

33、心水质部。自动站出现长时间故障时需由上下游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同步手工监测。(八)市区河流底泥监测1. 监测范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市区8个河流底泥监测点位进行监测。点位信息见表11。表11 底泥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属地区断面(点位)名称所在河流(湖库)所在流域1镇江市谏壁桥京杭运河(江南运河)长江2三岔河京杭运河(江南运河)长江3辛丰镇京杭运河(江南运河)长江4京口闸京杭运河(古运河)长江5南水桥京杭运河(古运河)长江6丹徒镇京杭运河(古运河)长江7新河桥运粮河长江8永庆桥运粮河长江2. 监测项目pH值、Hg、Pb、Cd、As、Cu、Zn,总铬,含水量、COD、硫化物。3. 监测频次与时间

34、每年4月10日前监测一次。4. 数据填报格式与国控断面相同。按照省中心地表水数据库入库格式要求填报,断面名称必须与正式文件公布的断面名称一致。5. 数据上报时间市中心站6月5日前将监测数据报省中心水质部。(九)开展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月度分析市中心站、县(市)站需综合分析本辖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编制当地水环境质量月度报告,数据来源包含例行人工监测和水质自动站监测两类。报告内容主要为: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概述、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及综合评价结论等,如遇水质异常情况需做原因分析。县(市)站以word方式于当月25日之前报市中心站业务室;市中心站以word方式于当月28日之前报省中心水质部。三、生物和生态环

35、境质量监测(一)地表水生物监测(15114+采样月份)1. 监测范围包括地表水生物监测及主要饮用水源地生物监测两个方面内容。具体点位参见表12表12 镇江市地表水生物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在地断面(点位)名称所在河流(湖库)备注1镇江市京口闸京杭运河(古运河)地表水断面生物监测点位2镇江市青龙山长江镇江段3镇江市金西(山)水厂长江主要饮用水源地生物监测点位2. 监测项目地表水断面生物监测:河流监测项目为底栖动物。主要饮用水源地生物监测:监测项目为粪大肠菌群、底栖动物、发光细菌急性毒性。3. 监测频次与时间地表水生物监测:底栖动物每年监测2次,分别于5月和9月份前进行监测;主要饮用水源地生物监测:

36、粪大肠菌群每月监测,底栖动物、发光细菌急性毒性于5月、9月前监测。底栖动物采样质量要求和生境状况描述要求同地表水生物监测要求。4. 数据上报格式、方式与时间地表水生物监测:监测数据于5月、10月底前上报省中心生态部。主要饮用水源地生物监测:粪大肠菌群监测数据于当月底前上报,底栖动物、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监测数据于5月、10月底前上报省中心生态部。5. 物种鉴定质量要求底栖动物须鉴定到种(属),并正确填写种名、所属门类、数量等。6. 底栖动物采样质量要求鉴于河流、湖泊底泥类型对底栖动物生存影响极大,在实施底栖动物样品采集时须根据采样点周边地形地貌环境具体情况按梅花形、蛇形、棋盘形等方式进行布点采样,

37、原则是必须采集到能够反映监测点位所属区域实际环境状况的、有代表性的物种。对于未采集到底栖动物的情况,需上报专门纸质报告,说明样品采集的具体过程及未采集到底栖动物的原因。7.底栖动物标本上报要求市站须报送所有采集到底栖动物种类标本,标本至少包含5头完整的个体(不足的按实际采集到个体数上报)并按种类分别放置于不同的标本瓶中,保存液采用75%酒精,并在瓶身注明标本的中文名、拉丁名、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单位等信息。11月30日前上报省中心生态部。8 生境状况描述要求为如实反映采样点周边环境状况和物种情况,进行监测工作时须拍摄采样点全方位环境状况的典型照片5张和能反映物种鉴定特征的典型照片,按点位、

38、日期、类别对照片进行编号、分类后,同时简要说明采样点生境状况,以电子文档形式随数据上报。9、生物环境状况报告市中心站需综合分析水环境生物环境质量,编制镇江水环境生物环境状况半年及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生物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及结论、特征性或典型生物环境问题描述和分析。报告于6月、11月底前报省中心生态部(二)水产品中残毒残留监测(15115+采样月份)1监测范围镇江开展长江水产养殖捕捞区的水产品中残毒残留监测; 2水产品种类和规格要求淡水水产品分鱼类和蚌类,鱼类品种为鲤鱼,规格为12kg(须记录体长、体重),取背部肌肉进行分析;蚌类规格为200300g(须记录体重),取肌肉

39、组织进行分析。3监测项目与频次监测项目为汞、砷、铬、镉、铅、锌、铜;监测频次为每年8月监测一次。 4数据上报监测数据于10月底前报省中心生态部。(三)城市环境空气生物监测1监测范围空气微生物监测:监测点位为市区4个国控空气自动站。 指示植物监测:选择我省分布较广、对SO2和F-具有较强吸附与蓄积能力的雪松,分析其叶片中积累的硫和氟含量,监测点位为为市区4个国控空气自动站和南山风景区(清洁对照点)。具体监测点位见表13。表13 镇江市城市环境空气生物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城市点位名称站点具体地址空气微生物指示植物叶片含硫量、含氟量1镇江镇江市疾控中心黄山南路9号2镇江职教中心镇江市学府路132号3镇

40、江新区办事处镇江市大港新区港中路4镇江丹徒区监测站镇江市丹徒新区勤政路5镇江南山风景区镇江市菊花山路马家坟2监测项目与频次城市环境空气中微生物监测项目为细菌总数、霉菌总数,指示植物监测项目为植物叶片中的硫、氟含量,监测频次为5月、9月前监测。3数据上报市中心站于5月、10月底前报省中心生态部。(四)生态环境质量监测1. 监测项目遥感监测为主,辅助以地面核查。遥感影像数据以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8星、资源卫星ZY-3星和高分卫星GF-1星数据为主,环境卫星A、B星等遥感监测数据作为补充。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并结合土壤侵蚀数据、水资源量、降水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