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809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 写 本编制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时间:2010年11月1工程基本情况简述长江水库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官花河上游,五桂山北麓,东经11325,北纬2229,水库集雨面积36.4km2。长江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建库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中山县环城(包括现在的南区、东区、北区)、张家边、南朗3个公社的灌溉和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区快速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灌溉面积相应逐年减少,长江水库已改变为以防洪、供水为主,灌溉、发电为辅的综合效益工程。 防洪效益方面:保护了中山市东区、火炬开发

2、区、南朗及横门部分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京珠高速公路、逸仙公路、沿江公路、中山发电二厂等重要基础设施亦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供水效益方面:咸潮期每天向中心城区(长江水厂一期、二期)供原水22万m3/d,作为中山市中心城区的战略水库,占到总供水量22%以上,为市区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近几年,中山市受咸潮侵袭日益严峻,全禄、大丰等主力水厂供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中山市部分地区出现了低压供水甚至停水的局面,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长江水库作为中山市最大的淡水储备水源,在每年抗击咸潮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江水库自1958年开工建设至今,已运行50年,从

3、未进行过清淤,水库库容日益缩小。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江水库应对强咸潮的能力,确保中山市的供水安全,必须通过清淤扩容的方式来增加长江水库的兴利库容。为此,中山市水利局以(中水200682号)文向中山市政府请示对长江水库实施清淤扩容工程,并于2006年10月8日得到司徒伟湛副市长的同意批示。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位于中山市长江水库内,工程总投资约500万元,水库库床清淤淤泥砂工程规模为500万m3,拟采用小型射流吸船利用真空原理吸附库中水体底部的淤积物,经船内相关设备筛分,固体淤积物经传送带至运转船送至库边码头,在岸边堆放,再由运输车运送至堆填区堆填处理。工程清淤范围严格控制在距离大坝1000m以

4、外的库区,施工工期暂定4年半,分区域进行清淤。工程施工仅在非咸潮期间(一般为4月9月)进行,咸潮影响期间暂停清淤,以确保长江水厂抗咸期间的供水要求。2006年12月15日由中山市长江水库工程管理处(建设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施工单位)启动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并于2007年5月正式开始施工,后因施工对周边单位及群众的正常用水产生影响而安装净水设备、施工船舶检验问题等造成施工时断时续,并在2008年12月,为配合全国生态城市评估工作,再次暂停施工至今。长江水库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2工程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环境长江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

5、002)类水质标准。由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在所设置的4个地表水监测点中,各监测点水质均能满足类水质标准要求,说明长江水库水环境质量较好。(2)大气环境现状施工现场附近没有废气排放污染源,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3)声环境长江水库周围无工业噪声污染源,主要是自然环境噪声、生活噪声,根据对长江水库及怡景度假酒店监测结果,声环境质量现状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4)底泥环境长江水库属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其底泥标准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执行。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分析,长江水库的4个监测点处的

6、指标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要求。(5)生态长江水库属于五桂山生态保护区范围,根据植被调查结果,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可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其天然植被有常绿阔叶林、沟谷季雨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坡等类型。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53种,其中还有小鸦鹃、鹰、隼、蟒蛇、虎纹蛙、穿山甲、三线闭壳龟以及猕猴、水獭、小灵猫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的扩张及各种人为与自然原因,导致五桂山生物资源急剧减少,而且它们所栖息的生境也在不断地恶化。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原生植被及天然林保存较少,大部分为人工林,大型兽类几乎

7、绝迹。本次环评对长江水库的水生生态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各采样站的藻类污染指数,所有采样点的藻类污染指数均小于15, 表明该调查水体处于轻污染水平;而根据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该调查区所有区域均处于清洁水域的水平;根据底栖动物的调查反映调查区的水体为清洁类型,综合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及指示种及优势种的分析结果,可以判断本调查水域水体整体水质属于清洁水域类型。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概要(1)施工期作用因素和影响源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的施工过程将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主要阶段,可能会产生局部性和暂时性的环境影响。施工场地主要是施工营造区、临时堆场等。本项目施工人数和施工机械较多,对施工区域自然和社

8、会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集中在施工期,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历时约4年半。影响源主要有清淤作业引起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机械废气、施工机械噪声、船舶垃圾及可能存在的溢油风险事故。(2)运行期作用因素和影响源本项目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运行期无明显作用因素和影响源。4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结论4.1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1施工期清淤工程废水污染源主要为输送到临时堆场的清淤物排放的排水,按泥浆浓度10%计,排水量计算为50万m3,由于水库的具体条件限制,不可能有大型疏浚船进库,只能采用小型吸泵式吸泥船清淤,每天清淤量不超过1万m3,则每天余水量不到0.1万

9、m3,余水经沉淀后利用不排入长江水库,加之清淤物在临时堆场会及时运走,因此底泥排水不会造成水库污染。清淤作业时由于绞吸搅动可引起局部水域污染底泥的再悬浮于扩散,根据同类项目的实际情况类比可知,以绞吸船绞刀为中心15m范围内的水域SS浓度明显增高,而在15m范围以外的区域水环境影响不明显,至50m范围外基本完全恢复。施工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收集后交由岸上处理,连同施工现场的生活污水运输至水库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它废污水排放量相对较少,其它施工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由于在施工期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直接排入长江水库,总体对长江水库的水环境影响较小。4.1.2运行期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后

10、,在枯水期即抗咸供水期间出库流量增加,但增加的出库水量主要是作为供水直接进入输水管线,在平水期、丰水期保持不变。水库扩容后,由于库容的加大和水深的增加,使得流速进一步变缓。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后,不会对流域水温产生大的影响。区域污染源较少,排入库区的富营养化物质很少,对水库的富营养化贡献较小。扩容后枯水期水量增加,正常情况下库区水质可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库区营养状态属中营养,正常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不会对下游水厂取水水质造成影响。4.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对陆生植物的影响是以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和一定数量的植被损耗,水生生物受影响,以及带来短时期的水土流失为基本特征。据工程生态影响分析表

11、明,本区域内绝大部分的植物覆被面积和之别类型没有发生变换,生境的异质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且改变的植被类型多为以灌丛林和人工林为主,这些类型在本区域内是较常见的植被类型,因此,工程对区域的生态功能不会造成大的改变,对植被类型分布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施工期间绞吸船的绞刀会使局部库底物质发生扰动,导致施工点附近水域的水生生物数量近期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水生生物本身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水库水生生物的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影响属暂时性、可逆性影响,因此工程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因施工造成的水生生物量的减少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对损失的生物量进行补充。4.3大气、声环境及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分析4.3.1大

12、气环境影响评价(1)扬尘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引起的扬尘主要是由于临时堆场、运输车辆走行车道所带来的扬尘,由于临时堆场距离大气环境敏感点基本都在100m远,扬尘对其影响较小,受扬尘影响较大的为运输线路两侧零星居民点。(2)施工机械及车辆等排放废气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排放强度很小,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甚微。4.3.2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包括以下类型:固定、连续式的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流动噪声。固定、连续式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挖泥船,由于其连续施工,对对近距离施工人员有不利影响,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流动声源主要为各种载重型汽车的交通运输和推土机

13、等产生的噪声。根据预测,距离施工交通道路30 m远处白天噪声值满足城市1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夜间50 m远处满足1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由于工程所处区域居民集中居住点较少,主要是福获村。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以减少工程施工对其的干扰。4.3.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清淤物和生活垃圾,对清淤物将采取综合利用方式,交由中山市有关建设单位进行综合利用,清淤物对环境无影响。在施工人员生活区如任意堆放生活垃圾,不仅污染空气,有碍美观,而且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可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播,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生活垃圾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和病菌随径流或其他条件一旦进入水库水体,将污染水体水质,增加

14、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因此,需要妥善处置。从类似工程调查来看,生活垃圾处理较简单,且处理方法成熟,因此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不会带来环境问题。4.4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结合本项目施工特点,所存在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是施工船舶发生燃油泄漏事故,溢油排入水体后,受浮力的作用一般会漂浮在水体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的油膜,油膜的运动的将受到水体表面流速与当地风速的联合影响移动。根据溢油结果预测,经1.0小时后,油膜直径达到100m,油膜漂移距离为237.6m,考虑到事故处置的反应时间应控制在0.5小时左右。计算结果表明,在常年平均风速时,油膜扩散及移动距离为发生事故处下风向182.3m,1小时时间达到下风向337

15、.6m。风速为5m/s时,油膜扩散及移动距离为发生事故处下风向333.5m,1小时时间达到下风向664m。本项目挖泥船距水厂取水口1000m以外作业,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在发生燃油泄漏事故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污染控制反应,油膜均不会到达水厂取水口,不会对水厂取水口附近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因而不会影响到水厂的取水。4.5环境地质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库区及施工区环境地质条件较好,一般不会产生诱发地震、水库渗漏、库岸不稳定、水库浸没等问题。因本工程施工期仅是对库底进行清淤,不涉及到水库地质问题,因此,不会对库区地层产生不良影响。4.6人群健康施工期由于人群的聚集,部分传染病的传播机会还是会增加,如流行性

16、感冒、肝炎等,需加强餐饮卫生管理和注意个人卫生。在施工期间只要加强施工营地饮食和卫生管理,加强施工人员检疫,施工区暴发介水传染病的可能性也很低。由于长江水库已经存在并运行了多年,已经形成了水库环境,加上中山市各级卫生防疫网络较健全,只要落实预防接种措施,并消灭蚊媒,库区应不致因水库扩容而出现疟疾、乙脑等传染病的扩大流行。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5.1施工期环保措施5.1.1水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禁止向鹅颈水库新设任何形式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排放口,禁止向饮用水源水体倾倒垃圾、清淤物及其他废物,加强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以减轻水土流失对水质的影响。注意施工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尤其注意急性传染病的

17、防治。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对含SS的施工废水采用充分沉淀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林地或农灌水塘,不直接排入长江水库。在施工区设置临时移动式厕所,收集施工人员粪便,并妥善处置。严格管理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船舶,严禁油料泄漏和倾倒废油料。5.1.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用管理为主的措施,应选用合格的、较新的机械施工,禁止使用破旧的、损坏的、不合格的施工机械,对施工机械定期进行检查;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后减速、运输车辆加蓬盖、装载不宜过满,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等,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与尾气,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实施以上防护措施后,可将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排放降低到较

18、低水平。5.1.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维护、选用低噪声机械作业等,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1.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本工程清淤泥沙将交由中山市有关建筑单位进行综合利用,施工期的生活垃圾和船舶垃圾应安置垃圾桶统一收集,并委托当地市政环卫部门清运,不得乱丢乱弃。5.1.5生态保护措施做好施工宣传教育,尽量避免破坏施工场地以外的生态环境,对水生生态应选用扰动范围小的施工船舶,注意施工方式切实降低对水库水生生态的影响,同时应对降低的水生生物量采取一定补偿措施。5.1.6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措施避免发生燃油泄漏事故的措施包括:1、在气象条件恶劣的天气

19、,如大风、大雾、大雨等,禁止疏浚作业;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关键岗位人员要执证上岗;3、加强船舶及设备的保养和维护;4、严格按照疏浚范围进行作业,要求距离大坝1000M作业;5、各疏浚船舶应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规定各自的作业范围并保持协调。发生燃油泄漏的应急措施:1、及时关闭油箱及供油设施,查找泄漏位置并及时封堵。一般分钟内就可以将阀门关闭,因此,油品泄漏量一般不会超过30KG.。2、现场警戒,停止一切作业,报告消防部门、环保局和港监部门。3、疏浚船配置围油栏、吸油毡等物品,发生泄漏时,迅速围住泄漏油品,防止油品在河中扩散,并由其它疏浚船配合回收。4、将船舶平台上滞留的外泄物料收集装桶。5、扫

20、不到的余物用吸油毡吸收。由此可见,本项目最不利情况为疏浚船舶的燃油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染,由于船型较小,燃油排放量也较少。并视事故类型的反应时间而异,按照最不利情况计算分析,在及时反应控制的情况下,燃油泄漏事故对水环境的影响能够得到控制,不会对水厂取水造成影响。从污染控制保障措施来看,应保证疏浚船舶的污染控制装备,主要包括良好的通讯设备、充足的吸油毡、围油栏等设施以及训练有素的应急行动队伍。在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反应救助和迅速进行污染控制,则疏挖工程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不利影响。5.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5.2.1水环境保护措施长江水库作为中山市的备用水源,水质目标为II类,不能新建排污口和新增排污

21、量,应加强水库污染源控制和治理,加强库区营养盐污染源的控制。5.2.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临时堆场、临时施工场地等,应恢复植被,种植当地常见树种。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就是采取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和补偿潜在的不利生态影响。(1)施工过程中需避免的生态影响主要是增加水库的营养物质,因此生出废污水必须实现零排放;(2)严格按施工进度安排施工,非特殊情况施工期不得延长,保证在设计时间内完成施工作业,避免返工而反复破坏水生生态的稳定;(3)应避免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对水库水生生态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水质的恶化、水体理化条件的改变等;(4)保护水生生物所需要的水生生态环境,避免

22、因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造成对水生生物的不良影响。6综合结论及建议(1)综合结论中山市长江水库进行清淤扩容,将有利于保障中山城区的供水安全,将有利于改善中山的投资环境和提高城区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不利影响主要是在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在采取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大,只要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原则运行调度,落实各项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2)建议长江水库是中山市的饮用水源,水库水质关系到整个中山市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因此,应进一步加快长江水库水质保护有关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保障水库供水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