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825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行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运行机制,促进城市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施意见(粤府办20122号)等文件精神,遵循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要手段,采用“三头并进、四管齐下”的工作模式,

2、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设施配套,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二、 工作原则(一) 政府统筹成立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决策、协调、引导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二) 政策扶持出台强制性、奖励性、惩罚性政策,引导社会团体、企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实施过程。(三) 属地管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实施以各区为工作责任主体开展。(四) 企业操作鼓励物业管理公司、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鼓励并引导资源回收企业参与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五)

3、 社会参与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民间环保团体等,发挥其在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教育、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电话和网络交流平台(链接网络问政平台)。(六) 扎实推进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小范围试行,扎实开展每个试点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到试点一个成功一个,积累成功经验并调整方案,然后再逐步推广。三、 工作目标(一) 试点阶段2013年,各区中心城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行“5个5”试点计划(每个区选择5个居住小区、5个机关、5个事业单位、5个企业、5个学校),全市共25个试点,半年内完成,并着手尝试开展生活垃圾机械分拣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和餐厨垃

4、圾处理设施的选址、项建、可研、环评、设计等前期工作。2013年底,各区中心城区30%的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2%以上。(二) 全面推广阶段2014年,各区中心城区70%的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2014年底前,有条件的区至少建成1座机械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贮存中心,有条件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宜在站内配建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贮存中心。禅城区、顺德区和南海区应开工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并与食品加工企业、大型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签订收运协议。进入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5%以上。

5、2015年,各区中心城区全部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同时鼓励商场、店铺、集贸市场、无物业管理的其它居民区等主体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禅城区、顺德区和南海区应建成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餐饮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投入运行;高明区、三水区启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前期选址、项建、可研、环评、设计、与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主要为食品加工企业、大型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等)签订收运协议等前期工作。进入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8%以上。2016-2020年,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范围,各区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各镇(街)中心城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高明区、三水区建成餐厨垃

6、圾处理设施,餐饮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投入运行。禅城区、顺德区和南海区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协议签订范围延伸到中小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进入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10%以上。(三) 管理提升阶段2021-2030年,各区中心城区和各镇(街)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协议签订范围覆盖全部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和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有效运作,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和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处理的常态化管理。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区域扩展到农村区域,2030年实现佛山市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进入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20%以上。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

7、化资源化目标分解详见表1。(四) 垃圾产生前的减量措施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促进源头减量。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积极鼓励广大群众使用菜篮子、布袋子等可循环利用购物用具,倡导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等合理健康饮食习惯,大力推广使用城市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表1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分解表年份各区中心城区下属镇(街)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进入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率一类区域分类覆盖率二类区域分类覆盖率设施建设一类区域分类覆盖率二类区域分类覆盖率设施建设(有条件的镇街)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201330%鼓励开展区垃圾

8、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的前期工作00开展垃圾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的选址工作,预留建设用地完成前期工作,与餐饮单位签订收运协议2%201470%鼓励建成区垃圾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00设施建成,收运处理系统投入运行5%2015100%鼓励维护垃圾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的持续有效运行,并根据需要扩大规模00开始建设垃圾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协议签订范围延伸到中小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维护收运系统和处理设施的持续有效运行,并根据需要扩大规模完成前期工作,与餐饮单位签订收运协议8%2016提升质量10%30%鼓励建成垃圾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设施建成,收运处理系

9、统投入运行10%201730%70%鼓励维护垃圾分选中心、有害垃圾贮存中心的持续运行,并根据需要扩大规模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协议签订范围延伸到中小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维护收运系统和处理设施的持续有效运行,并根据需要扩大规模12%201870%100%鼓励15%2019100%提升质量10%20%2020提升质量30%25%203070%50%100%注:一类区域指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二类区域指除该五类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分类覆盖区域应完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类运输车辆、分类收集站和转运站的配套建设,并配备相应的培训队伍、宣传队伍和作业队伍;进入终端的生活垃圾减量

10、率=(当年生活垃圾总产生量-进入填埋和焚烧处理终端的生活垃圾量)/当年生活垃圾总产生量。四、 具体措施(一)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类别(1) 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第一步(2013-2014年):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第二步(2015-2030年):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有害有条件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分类类别,如大件垃圾、玻璃、金属、纸类等。(2) 高明区、三水区第一步(2013-2015年):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第二步(2016-2030年):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有害有条件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分类类别,如大件垃圾、玻璃、金属、纸类等。(二)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在初级阶段(2013-2014

11、年),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丰富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如表2所示。表2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流程垃圾产生者户内分类袋装可回收物由产生者自行交给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赚取积分模式1:定点设桶模式定点设置分类垃圾桶,产生者自行分类投放,环卫工人定时收集。模式2:楼道设桶模式在楼道设置分类垃圾桶,产生者自行分类投放,环卫工人定时收集。模式3:上门收集模式在约定时间将生活垃圾放到自家门边,或直接交给上门收集的工人。模式4:定时定点递交模式设置固定的垃圾交投点,产生者定时携带袋装好的垃圾在该交投点等候,由指定的环卫工人或

12、物业工人定时到该交投点收纳居民交付的垃圾,并检查垃圾是否正确分类,若分类不符合要求可拒绝收纳。模式5:专袋投放模式(至少有10%的试点试行该模式)产生者购买政府定制发售的专用垃圾袋盛装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不同类别垃圾袋区别收费,引导垃圾产生者减少不可回收垃圾量,未采用专袋的垃圾不予收纳,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不另收费。再生资源回收系统240L分类垃圾桶组定点集中(集中点1个/km2)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顺德区其他区域垃圾收集车定时收集推荐采用载桶运输车推荐采用载桶运输车推荐采用载重5-10 t的侧装密闭运输车单独容器盛装,与不可回收垃圾共用运输车(直运)收集站(压缩转运)

13、收集站(压缩转运)收集站(贮存,满一车后采用载桶运输车转运)镇街大型多功能转运站(分拣)镇街大型多功能转运站(分拣)镇街大型多功能转运站(贮存)可燃不可燃可回收其他焚烧厂填埋场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焚烧厂或填埋场区餐厨垃圾处理厂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注:收运频率为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日产日清,有害垃圾1次/月。(三)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和人员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宜以试点为基础,优先在各试点配套相应的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和人员。(1) 分类投放和收集环节1)设施和人员配置要求不同收集模式的设施和人员配置要求如下所述。模式1:定点设桶模式街道办事处或物业服务管理企业在生活住宅区设置若干生活垃圾固定排放

14、、收集点(也可每栋楼或每个单元设1排放、收集点),每个排放、收集点根据本住宅区生活垃圾排放量,设置数量足够的收集容器。宜按每50人配1组垃圾桶,每组桶含240升不可回收垃圾桶、120升厨余垃圾桶各1个,有条件的可设置视频监控设施。有害垃圾桶仅设置于小区或居民楼的出入口,或者其他便捷、显眼的适当位置。模式2:楼道设桶模式街道办事处或物业服务管理企业在生活住宅区每栋楼的每个单元,逐楼层或隔楼层设置垃圾收集容器,居民不定时排放,工人每天1-2次逐个容器进行清理收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每个楼层一般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个一组的分类收集容器,收集容器根据单元住户数,规格一般为40升/60升/12

15、0升,居民家庭每天自行将生活垃圾不定时分类排放至相应的容器,工人每天定时进行1-2次分类收集。有害垃圾桶仅设置于小区或居民楼的出入口,或者其他便捷、显眼的适当位置,规格为240升。模式3:上门收集模式社区环卫作业单位或生活住宅区负责清洁的企业,与居民家庭约定生活垃圾排放、收集时间,居民每天将生活垃圾袋装,在约定时间将生活垃圾放到自家门边,或直接交给上门收集的工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居民一般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别放在自家门的两侧,或直接交由工人分类收集。每名环卫工人配1辆至少能载2个分类垃圾桶的电动车。模式4:定时定点递交模式在生活住宅区、内街内巷设置固定的垃

16、圾递交点,规定每天生活垃圾收集的点线、时间、频次,居民定时定点递交袋装垃圾,递交点应设置醒目的标识并注明交投时间,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500 m,配置分类垃圾桶组,每50人配1个240升不可回收垃圾桶,每200人配1个240升厨余垃圾桶。每个交投点均配有检查垃圾分类是否准确的监督员,每30户配1名监督员。环卫工人使用小型电瓶车或人力收集车,定时定点线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模式5:专袋投放模式产生者购买政府定制发售的专用垃圾袋盛装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未采用专袋的垃圾不予收纳,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不另收费。制定分类专用垃圾袋收费办法,不可回收垃圾袋价格应高于厨余垃圾袋,垃圾袋贴有防伪标识,注明可收纳

17、的具体垃圾种类。垃圾袋规格可参照不可回收垃圾袋每人每天4升、厨余垃圾袋每人每天1升的标准分不同的规格生产,有害垃圾暂不发专袋。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置可借鉴以上模式并根据自身特色,在适当位置设置足够数量的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安排人员分类运送至附近收集站或交给上门收集的垃圾运输车。2)市民投放要求可回收物:纸类、布料应尽量叠放整齐;瓶罐类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铁铝罐及铝箔包应先压扁或弄平再投入桶内;餐盒、面碗、塑胶饮料杯、盖,应依大小套叠以减少体积;对于碎玻璃、大头针、刀片等尖锐垃圾应用纸或胶带将其缠裹、小心轻放,以免伤及他人。厨余垃圾:菜皮烂叶和残羹

18、剩饭在投放时,应沥干水分后再袋装密闭投放。有害垃圾:含铅、镉等有害成分的铅酸电池、可充电电池、纽扣电池,以及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等必须投入专门的“有毒有害”桶中,而无害的一次性干电池则属于不可回收物;由于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可能会对土壤及水源造成危害,过期药品应送到专业的医疗回收部门,统一高温焚烧处理。3)收集点要求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标识、颜色应符合市要求。分类容器、收集工具外观干净整洁,无残缺、破损、无垃圾满溢,密闭性良好。垃圾收集点周围干净整洁,无垃圾堆积,无污水横流,无分拣垃圾等现象。4)分类收集工作人员要求分类收集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文明作业,已分类投放的垃圾做到分类收集,不混装混收

19、,不在绿地、人行道等公共区域分拣垃圾,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防止破损,收集作业时垃圾不落地、不遗洒,不污染环境。5)垃圾收集车要求垃圾收集车(含手推车、三轮车、电动收集车)整洁完好,无滴漏遗撒,无超高超载。(2) 收集站建设要求收集站应完成升级改造以满足分类、密闭、压缩的要求,应具备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设施设备和有害垃圾贮存设施设备,不同的功能区有颜色醒目、标准统一的标识。实现硬底化,有通风除臭设施和给排水设施,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或运至污水处理厂,站内应张贴悬挂相关作业制度规定。在装卸料过程中遗撒在地面的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地面和站内设备及时清洗,定时消杀,保持收集站清洁、卫生。(3) 转运站建设要求2

20、014年,各区建成至少1座满足分类、密闭、压缩要求的大型垃圾转运站,除具备压缩转运功能外,还应具备作为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贮存中心的功能。转运站内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标识清晰、人流物流通畅、作业管理方便。站内转运路线和收集路线宜分开,做到线路清晰明确。进出站位置设置垃圾计量设施,站内配备中央控制系统、闭路监视系统、交通信号系统及现场控制系统。须设置绿化隔离带、独立的通风、除臭系统,有减震降噪措施,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或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4) 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运输车推荐采用载桶运输车,厨余垃圾运输车推荐采用侧装密闭运输车。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车身,须达到分类

21、、密闭要求,应标识清楚所运输的垃圾类别,及时清洗,保持清洁,不得带泥上路,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撒落、遗漏。(5)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佛山市已形成“两焚烧、两填埋”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基本格局,应根据佛山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修编(2010-2020)制定的发展规模、建设时序和建设要求进行升级或扩建,以保证佛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需求。(6)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根据佛山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佛山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建立以城市社区绿色回收点、回收站为基础,以分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利用基地为核心,点面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运作采用引进龙头

22、企业,推进“片区经营”模式,划分回收片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引入龙头企业参与片区经营,体现“管理集中化、经营规模化”的现代化回收网点新特征。(四) 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餐饮垃圾的收运处理按照佛山市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实施方案的要求,实行单独收集和存放,餐饮单位产生的塑料、筷子、牙签、纸巾等非易腐垃圾应归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餐饮垃圾的产生单位应将餐饮垃圾交由符合资格要求的餐饮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指定的餐厨垃圾处理场所。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前期工作、建设进程,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协议的签订,以及餐厨垃圾收运系统的运行按照表1确定的实施进度进行。(五) 宣传培训各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环保、

23、教育、文广新、卫生等部门应当加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对于环境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应建立培训队伍,定期开展培训,保证培训到人。对于普通市民,应编制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并发放到户,同时采用传单、海报、图片、公益广告等静态宣传与讲座、晚会、游戏等动态宣传相结合的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市民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培养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使其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应注意社会力量的发动,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工会、党组织、团组织等,以及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与社会环保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积极发挥其在单位、社区、家庭的宣传作用。在宣传过程中,还应注

24、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尽量帮助群众解决合理的诉求,同时对于群众关注的政府相关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环卫各项收费的来由等经济信息,应尽量做到透明公开,向群众展现政府的诚意,以取得群众的信任,建立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中强大的群众基础。(六) 经济措施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行为和民众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政策导向手段。应建立经济可行、操作性强、有吸引力的经济激励机制,赏罚分明,激发企业和社会民众参与的正能量。应制定足以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奖励政策,尝试在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单位)减免一定比例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作为参与垃圾分类的激励基金。对于从事再生资源、餐饮垃圾回收和利用企业,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

25、资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对于实行源头分类的群众,可通过实行交售可回收物进行积分奖励,有害垃圾免费收集,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专袋盛装,垃圾费随袋征收,且不同垃圾袋区别收费的方式,激励群众将可回收物、可燃垃圾和厨余垃圾等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尽量分出,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七) 信息统计数据统报送及时准确。通过引进数字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第三方监管等技术手段,加强环卫运输车辆运输过程、环卫作业过程以及相关设施的运行过程的监控,并建立市民登录平台和反馈机制及其参与奖励机制,使广大市民成为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强大而广泛的社会力量,助力政府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五、 保障措

26、施(一) 强化组织,落实责任成立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住建、环保、经信、食药、水务、农业、教育局和爱卫办等市直相关部门与各区政府为成员,统筹决策、协调、引导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应做到“五心”要求,即“信心、决心、用心、齐心、恒心”,对于佛山市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抱有坚定的信心;工作的开展应下定决心,开展过程中不能畏惧困难,半途而废,而应迎难而上,用心观察、反思、分析和行动;各部门、各级政府应紧密合作,与民众打成一片,齐心解决实

27、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工作见出成效后,不能立即松懈,应具备将工作长期开展下去的恒心,注意建立长效机制,使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成为日常管理工作,使生活垃圾得到长效治理。(二) 加大投入,拓展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餐饮垃圾的专项收运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建设以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同时应通过BOO、BOT等多种形式引进社会资金,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三) 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各区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相关工作。各区人民政府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

28、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指定具体实施部门和专项工作责任人,推进本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各项工作,包括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建设等。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指引的制定及市直属机关试点单位的选择、分类试点统筹协调、宣传推广和统一分类垃圾袋、容器、设备的标识、颜色、款式,并会同环保等相关部门设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等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开展全市餐饮企业产生餐饮垃圾情况的调查分析,制定餐饮业餐厨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并监督餐饮服务单位执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

29、制定体系建设具体政策、具体规划,引导、规范和扶持回收体系的发展,组织选拨龙头企业参与体系建设,指导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环保部门负责有害垃圾的贮存和收运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餐厨垃圾产生和处理服务单位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发改部门负责制订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调节机制、餐厨垃圾政府补贴政策及收费管理办法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负责体系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和重大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等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环保和德育教育课程,组织落实教师环保知识培训,并与生活垃圾转运站、填埋场、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再生资源分拣交易中心、回收利用基地等设施的管理方合作,成立

30、环保教育基地,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到教育基地进行学习。财政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相关工作所需必要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监管,制定各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国土规划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和餐厨垃圾转运及处置规划纳入城乡规划范畴,对相关设施的设置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负责相关设施规划用地的落实工作,并按用地类型办理相关手续。卫生部门负责对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单位、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单位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工商执照的监管范畴。查处相

31、关单位无照经营、超经营范围的单位和个人,并对相关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活动中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违法行为;引导我市有关单位积极参与规范餐厨垃圾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水务部门负责下水道排放餐厨垃圾行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将餐厨垃圾排入下水道或以其它方式随意排放的违法行为。农业部门负责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执法;依法查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饲养畜禽及无证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违法行为。文广新部门配合做好对城市垃圾收运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试点经验宣传,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城市垃圾规范管理的作用。公

32、安、交通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工作,负责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收运、排放、处理处置城市垃圾的违法行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城市垃圾相关处理设施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广电、共青团、妇联、文明办、传媒集团、旅游等部门和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各职能部门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各项工作。(四)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要实现佛山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需要政府引导和统筹管理,建立赏罚分明的监督考评机制,可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从而有效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和落实。由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考核办法,并进行定期考核。考核采用等级

33、评定方式,根据得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考核“优秀”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给予通报表扬,在年度考核评优时优先考虑,在向国家、省推荐评选表彰活动中优先推荐;对考核“不合格”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其主要领导还要向市领导小组书面说明情况,限期整改。六、 附件(一) 佛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任务分解表序号项目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协助单位 1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详细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环卫作业方案、相关部门和环卫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分工、宣传方案、检查考核方案,以及人员、设施设备、资金的需求方案。2

34、014年上半年各区政府 市住建管理局、环保局 餐饮业实行餐饮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根据佛山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做好餐饮垃圾分类试点单位执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每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区政府 市环保局、住建管理局、经贸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 加快推进全市各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按表1确定的工作目标逐步提高各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的分类覆盖率。2015-2030年各区政府 市住建管理局 2设施、体系建设配置相应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在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区域按要求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统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垃圾袋、容器、设备、设施的标识、颜色和款式,设立专用垃圾袋销售点、积分礼品兑换点,发布便

35、民指引。每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 完成各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一类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配置到位。2015年完成各区中心城区全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配置到位。2020年2设施、体系建设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收集站和转运站的更新、改造和提升 按照分类、密闭、压缩要求,提升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设施设备,新建高标准的生活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每年各区政府 市国土规划局、住建管理局、环保局、公安局 明确有害垃圾处理去向根据广东省环保厅在“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每年更新和发布的“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明细表”,联系有相关资质的处理单位,定期进行清运处理,清运过程实行联单转移制度,做好有害

36、垃圾贮存、清运、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2014年上半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 市环保局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统一收运处理食品加工企业、大型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餐厨垃圾。2014年底市住建管理局,南海区政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环保局、国土规划局、各区政府 2015年底市住建管理局,禅城、顺德区政府2016年底市住建管理局,高明、三水区政府统一收运处理全部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餐厨垃圾。2020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2设施、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建立以城市社区绿色回收点、回收站为基础,以分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利用基地为核心,点面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37、优先完成试点区域的设施配套,应符合佛山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的要求。每年市经贸局、各区政府 市供销社完成各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一类区域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配置到位。2015年完成各区中心城区全域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配置到位。2020年数字环卫和第三方监管建立数字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OA办公系统、车辆GPS系统、数字远程图像监控、非接触式IC卡和车牌扫描识别系统、在线监测等技术,实现环卫运输车辆运输过程和相关设施的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并引入第三方监管单位,加强对环卫服务单位作业质量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数字环卫系统应建立市民登录平台,制定民众意见反馈机制及参与奖励机制

38、,使广大市民成为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强大而广泛的社会力量,助力政府做好相关管理工作。2015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 3资金保障按属地管理原则,市、区财政按实际情况保障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提升、人员培训、处理终端特别是餐厨垃圾处理终端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年市财政局、各区政府4人员保障作业队伍建设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的需要适当增加作业人员,保证有足够的作业人员维持分类的有效运作。每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培训机制和培训队伍的建设通过与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一支专业的培训团队,对相关工作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014年

39、上半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 确定分管领导、主管科室和专职人员明确目标责任,按照工作计划要求,按质按量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2013年各区政府、市相关部门5法制保障做好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修订的衔接工作抓住条例修订的时机,认真总结佛山垃圾收运处理等管理工作和执法工作需要的法规支撑,将需要列入条例中的相关意见提交条例修订起草小组,使佛山市垃圾收运处理的新工作需求与新条例衔接好,保证佛山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的法律依据。2013-2014年市住建管理局做好相关执法工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监部门、水务部门、农业部门、文广新部门、公安

40、、交通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执法工作,保障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每年各相关部门6政策保障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统一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操作规范,分类操作指南内容应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类别,每种类别所包含的详细品类,垃圾交投前市民的操作要求、交投方法、交投时间、交投地点、垃圾袋购买地点、再生资源交售地点、收费方式、有电话咨询热线、违法举报电话热线、网络查询网址、举报奖励,为生活垃圾分类从业人员培训提供基础,为市民正确分类提供有效指导。 2014年上半年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 市发展改革局、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经贸局制定餐厨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有效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餐厨垃圾

41、分类管理,最终实现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有效处理。2011年上半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环保局、经贸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住建管理局 制定专项经费、环卫服务收费标准的公示方案通过生活垃圾处理专项经费使用和环卫服务收费标准制定方法的透明化,向市民展示政府的诚意,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2014年市发展改革局、市住建管理局制定强制性、奖励性、惩罚性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制定与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相挂钩的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调节机制,提高企业和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奖罚并举、有规可依。2014年市发展改革局 各区政府、市住建管理局 7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

42、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 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逐步使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习惯,达到爱护环境光荣、乱扔垃圾和垃圾不分类可耻的效果。每年各区政府、市住建管理局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环保局、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文明办、佛山传媒集团 7宣传教育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居住休息场所的个人和单位的告知责任,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佛山市流动人口众多的特点,应明确为流动人口提供住处的个人或单位的告知责任,如为租户提供租赁场所的房东、为员工提供居住场所的企业事业单位、为客人提供休息

43、场所的宾馆酒店等,应明确告知入住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和分类方法。2014年市住建管理局市环保局、工商局引导和鼓励非政府组织进行宣传活动民间环保组织、绿色组织、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是热心公益、思想活跃的重要民间力量,应积极引导和鼓励这些非政府组织进行相关宣传活动,发展志愿者,使热心市民成为践行和宣传环保理念的主人公,开拓全民参与的局面。每年市环保局、市住建管理局、各区政府 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环保和德育教育课程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环保和德育教育课程,并设置实践课。2013年市教育局 各区政府、市环保局、住建管理局组织落实教师环保知识培训。2014年与生活垃圾转运站、填埋场、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

44、再生资源分拣交易中心、回收利用基地等设施的管理方合作,成立环保教育基地,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到教育基地进行学习。2014年(二) 生活垃圾分类名词解释表3 生活垃圾分类名词解释分类类别内容可回收物可直接进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的生活废物。主要包括:纸类(报纸、杂志、纸皮、文件纸)、塑料(塑料瓶)、金属、玻璃等。不可回收垃圾除可回收垃圾外的生活垃圾。包括:卫生纸、纸装饮品盒、购物胶袋、塑料餐盒、包装物料、废瓷器等。有害垃圾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节能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日用化学品(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油漆箱、过期药品等。厨余垃圾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

45、的下脚料,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等。餐饮垃圾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从事餐饮服务(含单位供餐)、食品生产加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包括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可燃垃圾包括植物类垃圾,废纸类、废塑料橡胶、旧织物用品、废木料等不可燃垃圾包括砖瓦陶瓷、贝壳等大件垃圾体积较大、整体性强,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品。包括废家用电器和家具等三头并进,四管齐下 所谓“三头并进”,一是从源头分类,在生活垃圾产生源头推动;二是在中间环节实现“二次分类”;三是在末端建设分类处理设施,包括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

46、等。所谓“四管齐下”,一是要在源头上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宣传先行,统一标识,专人指导,分类收运;二是要在垃圾分拣交易中心对各类再生资源进行二次分拣、加工、交易、资源分流,在生活垃圾中转站对非再生资源进行压缩,实现二次减量,减轻终端处理设施压力;三是要引进现代化的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建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流程,使分类收运到的生活垃圾在末端得到资源化利用或能源化利用,从而达到减量目的;四是要加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三) 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分类操作指南内容应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类别,每种类别所包含的详细品类,垃圾交投前市民的操作要求、交投方法、交投时间、交投地点(居委在交投地点竖立指示牌,指示牌上有本居委垃圾袋购买地点、再生资源交售地点)、收费方式、有电话咨询热线、违法举报电话热线、网络查询网址。七、 主要编制依据(一)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2)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4月;(3)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6月;(4) 国务院批转住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