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891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浙江省环境工程公司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乙字第2012号二六年二月本证书仅限于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评价单位:浙江省环境工程公司(公章)项目负责人: 万 芬 协作单位:台州市路桥区环保分局监测室评价人员情况姓名职称上岗证书号职责签名万 芬助 工环评岗证字第B20120013号编制汪 勇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B20120007号审核陈雳华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B20120003号审定参加人员情况丁慧勇工程师参与目录1 项

2、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和性质11.2立项情况11.3项目总投资11.4项目建设地点1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12.1项目工程内容12.2项目污染源强汇总13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44环境影响预测44.1水环境影响分析44.2环境空气预测评价64.3 声环境影响分析64.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64.5卫生防护距离75对策措施76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86.1总量控制106.2公众参与107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107.1 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07.2 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做到合理布局107.3 技术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清洁生产117.4 是否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117.5 是否满

3、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17.6 是否能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118 环评总结论121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和性质1、项目名称: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2、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1.2立项情况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受理通知书:浙发改办受理投资200564号。1.3项目总投资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总投资为3643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投资14608万元,配套城市污水管网投资为21822万元。1.4项目建设地点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位于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张李村。拟建地东面为空地,东南面200米处为张李村。南面为企业厂房和张李村民居,距厂界约300米。西面紧邻污水处理厂一

4、期工程,一期工程以西为方林汽车城工业区。北面厂界隔青龙浦与洪洋村和方林村相邻。其中洪洋村距选址厂界50米,方林村距选址厂界约500米。拟建泵站具体位置:拟建设的4号泵站位于吉利汽车城内(螺洋街道银安西街和灵山路交叉口西北角),泵站选址所在地现状为空地,东侧为灵山路,南侧为银安西街,西侧为下汾水河道,北侧临近南山街;拟建设的6号泵站位于路南街道古岙村,泵站选址所在地现状为空地,东侧为荒地,南侧为东方大道,西侧为机新路,北侧临近机场;拟建设的7号泵站位于中部工业区内,即峰江街道葛家村纬五路和玉浮路交叉口东南角,泵站选址所在地现状为农田。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2.1项目工程内容1、在污水处理厂一期

5、厂区东侧扩建设计规模为8万t/d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其中5万t/d规模的尾水排放,3万t/d规模的尾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实现中水回用(回用于路桥中部工业园区)。2、厂外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实施污水一级管网25.62km,污水二级管网93.01km,新建厂外提升泵站3座。服务面积为35km2。3、污水处理采用氧化沟工艺,污水采用液氯消毒;回用水处理工艺采用MBR工艺;污泥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4、占地面积: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230.0亩(其中新增扩建工程用地159.0 亩)。5、污水处理厂主要内容:污水处理部分: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沉淀池、接触池、加氯间等。回用水

6、处理部分: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MBR生化池、消毒接触及清水池、反洗及回用水泵房、清洗池、鼓风机房等。污泥处理部分:污泥缓冲池、污泥浓缩脱水间等。生产辅助构筑物:管理用房、中控室和运泥车库等。6、建成时间:污水处理工程预计建成时间为2007年年底。7、污水收集范围:路桥区现辖6个街道、4个镇。它们是:路桥街道、路南街道、路北街道、螺洋街道、桐屿街道、峰江街道、新桥镇、横街镇、蓬街镇和金清镇。本工程的服务范围为:路桥区的所有街道、新桥镇及横街镇的部分用地。规划服务人口2010年32万人、2020年41万人。8、排放口位置:路桥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排水口由原来的设在青龙浦改设于

7、老厂区西侧的南官河;而二期工程的处理后尾水在拟建厂区附近排入青龙浦。9、设计年限及建设年限:依据路桥区的发展现状,路桥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划年限至2010年。2.2项目污染源强汇总1、进出口水质水量设计污水处理二期工程进出水水质见表2.2-1。表2.2-1污水处理二期工程进出水水质污 染 物进水浓度(mg/L)出水浓度(mg/L)水量CODCr35060(60)污水处理一期、二期总水量为12万m3/d,一期工程为4万m3/d,二期扩建8万m3/d(其中3万m3/d实行中水回用)。BOD518020(10)SS22020(10)NH3-N3015(10)总磷(以P计)4.01.0(1.

8、0)注:括号内为中水回用出水浓度。2、污染源强汇总一期及二期工程污染源强汇总见表2.2-2。表2.2-2污染源强汇总表项目污染物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合计一、二期合计削減量(t/a)产生量(t/a)排放量(t/a)产生量(t/a)排放量(t/a)排放量(t/a)废水污水量1460万1460万2920万1825万3285万/CODCr5110876102201095197112702BOD5262829252563656577117.5SS321229264243656578869.5NH3-N438219876146365839.5总磷58.47.3116.818.225.5138.7废气NH35.

9、285.2810.5610.5615.840H2S0.0130.0130.0270.0270.0400固废污泥9672017447000生活垃圾5.84011.68000注:污泥含水率80%,中水回用量为1095万t/a。3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环项目主要保护对象为项目周边农户及水体。主要保护目标见表3-1。表3-1 厂址及排放口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点类别敏 感 点方位距离(m)基本情况水体青龙浦N类水质,灌溉流量4.4m3/s;流量0.305m3/s,流速为0.02m/s。南官河W类水质,灌溉流量4.4m3/s;流量0.428m3/s,流速为0.02m/s。大气张李村SE2001290人(流动人

10、口300人),391户洪洋村N501332人(流动人口480人),398户方林村N5001500人(流动人口500人),452户噪声洪洋村N501332人(流动人口480人),398户4环境影响预测4.1水环境影响分析由预测结果可知,二期工程上马后尾水排放对青龙浦、南官河影响较大,CODCr、氨氮、总磷指标均超过V类标准(未考虑二期工程服务范围内的截留污水对排污口断面的正影响)。经预测,一期及二期工程尾水正常排放,实测流量下,青龙浦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55.763mg/L,氨氮预测值为7.314 mg/L,总磷预测值为1.0164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

11、准0.394倍、2.657倍和1.541倍;灌溉流量下,青龙浦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49.388mg/L,氨氮预测值为6.274 mg/L,总磷预测值为1.0429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0.235倍、2.137倍和1.607倍。二期工程去除率降到50%,氨氮及总磷去除率降到30%,实测流量下,青龙浦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130.97mg/L,氨氮预测值为15.81 mg/L,总磷预测值为2.1947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2.274倍、6.905倍和4.487倍;灌溉流量下,青龙浦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

12、测值为62.754mg/L,氨氮预测值为7.787 mg/L,总磷预测值为1.2528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0.569倍、2.894倍和2.132倍。污水处理一期及二期工程尾水正常排放,分别排入厂址边上南官河和青龙浦,3万t/d的中水不能得到利用,随二期工程尾水全部排入青龙浦,枯水期实测流量下,青龙浦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56.931mg/L,氨氮预测值为8.067mg/L,总磷预测值为1.0114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0.423倍、3.033倍和1.528倍;灌溉流量下,青龙浦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50.07

13、7mg/L,氨氮预测值为6.517mg/L,总磷预测值为1.0399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0.252倍、2.258倍和1.600倍。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后,一期工程的排放口改设于南官河,经预测,一期工程尾水正常排放,实测流量下,南官河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53.856mg/L,氨氮预测值为10.711 mg/L,总磷预测值为0.7585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0.346倍、4.356倍和0.896倍;灌溉流量下,南官河排污口下游100米,CODCr预测值为48.583mg/L,氨氮预测值为6.962 mg/L,总磷预测值为0.9

14、888mg/L,CODCr、氨氮、总磷分别超过V类标准0.215倍、2.481倍和1.472倍。经预测,当污水处理工程事故排放时,即一期及二期工程的尾水直接排放,将对青龙浦及南官河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杜绝事故排放的发生。二期工程上马后,服务范围内的废水二期工程纳污范围内的污水排放由就近以散状排入城区内河及其支流的现状改为大部分将被截留至污水处理厂(工程截污率为85%)。经统计,二期工程建成后,一、二期工程合计削減量为: CODCr为12702t/a,BOD5为7117.5t/ a,SS为8869.5t/ a,NH3-N为839.5t/ a,总磷为138.7 t/ a。其中二期工程削減量为:

15、CODCr为8468t/ a,BOD5为4781.5t/ a,SS为5945.5 t/ a,NH3-N为620.5 t/ a,总磷为87.6t/ a。由此可见,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的建设,可大大削减各污染物进入金清水系水环境的量,具有显著的环境正效益,同时对提金清水系的水质是有利的。经计算,二期工程建成后,污水厂排污口断面(受益水体)的污染物削减总量如表4.1-1所示。表4.1-1 受益水体污染物削减总量项目CODcrBOD5SSNH3-N总磷污水全部直排污染物量(t/a)2026.31039.61274.2174.1923.108二期工程建成后污水排放源强(t/a)1401.6522.68

16、557.72172.2821.754削减总量(t/a)624.7516.92716.481.911.354由上表可知,二期工程建成后,污水厂排污口断面(受益水体)的污染物受纳量和二期工程纳污范围内现有污染物排放量中CODCr、BOD5、SS、NH3-N和总磷均比工程上马前有所削减。削减总量CODCr为624.7t/a,BOD5为516.92t/a,SS为716.48t/a,NH3-N为1.91t/a ,总磷为1.354t/a。由此可见,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的建设对排污口断面(受益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河网水质总体改善,青龙浦现状水质不会进一步恶化。从评价结果看,建设单位应尤其重视纳

17、管污水的除氮脱磷工作。4.2环境空气预测评价由预测结果可知,本工程建成后,在正常工况下,污水处理过程和输送过程散发的恶臭污染物NH3和H2S等对外环境影响不大,经预测,NH3的浓度贡献值相对本底而言极微,但叠加本底后已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有害物最高浓度限值标准(0.2 mg/m3);H2S在厂界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废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二级标准,对敏感点张李村、洪洋村的贡献值极微,叠加本底也没有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有害物最高浓度限值标准。一期工程在输送管线上设污水输送泵站(4座),二

18、期工程将再建设3座泵站。现1#、2#、3#、5泵站已建好,4、6#、7#泵站还待建,据分析,各泵站主要起污水的调节和输送作用。在运行过程中,一般不会逸散出恶臭气味。只是在调节池中可能会产生。而通常各泵站的调节池都是地下式且有加盖,恶臭气味逸散的量很小。据同类系统对现运行的泵站的监测结果表明,恶臭污染物H2S均为未检出,NH3的最大浓度为0.097mg/m3,低于(GBZ1-2002)的居住区卫生标准限值(0.2mg/m3)。为了尽量减少泵站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泵站建设过程中应尽量远离居民点,4、6#、7#建设时应留出50米的距离,该范围内不能设置居民点,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4.3 声环境影响

19、分析从预测结果可知,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昼间南边界点位超II类60dB要求,其余厂界测点能达到类标准60dB以下;夜间除西边界点位外其余点位均超II类50dB要求,从超标程度来看,昼间最大超标1.1dB,夜间超标5.5dB。由于拟建地周边的洪洋村、张李村民居将实行拆迁安置(见附件),项目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民居等声环境敏感点基本不造成危害。同时厂方应注重合理布局总图,加强噪声防治工作,以减少厂界噪声的影响。对于各污水提升泵房,从预测计算可知,在泵房门关闭情况下,提升泵房运行噪声对20米范围内空旷地带声环境有一定影响。对20米外声环境基本不影响;在泵房门打开情况下,泵房噪声对80米内的声环

20、境有一定影响。因此提升泵房运行时要注意关闭门窗。考虑到各提升泵房周围环境比较敏感,应加强对泵房运行噪声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经与路桥区有关部门讨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污泥经脱水后也送往垃圾填埋场填埋,本工程选择的填埋场为路桥区垃圾填埋场,本工程污泥的处置去向为送路桥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作卫生填埋。为节约投资及变废为宝,同时也为了降低污泥处置的运行成本,切实解决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出路问题,污泥农用、林用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途径。当然为安全起见,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需对进管污水的重金属总量作限制,要求企业预处理达标后进管,同时还需对污泥进一步监测验证,对重金属、有毒有

21、害物质和易累积物质进行监测,如确实能满足有关规定时方能使用,保障安全有效的使用。随着城市的建设,绿地的增加,污泥用于绿化等不进入人类食物链的农用方式也具有良好前景。综上所述,对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而言,污泥填埋和农用、林用等都是可行的,考虑到企业目前实际情况,建议厂方近期将污泥送往填埋场填埋并考虑今后污泥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建议本工程一期和二期污泥在近期进行填埋处理的基础上,应积极加强对污泥中各类有害物的监测,若污泥的成份、性质较为稳定,且能达到农用污泥标准,则应在经过一定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利用,其污染物含量应满足表1.6-9中的要求,使用条件须符合GB4284的有关规定。4.5卫生防

22、护距离按(GB/T13201-91)的规定可确定二期工程的卫生防护距离为400m。据调查,在该卫生防护距离以内有张李村(距污水处理厂厂界为200米)和洪洋村(距选址厂界50米)。为此,建设单位必须对张李村和洪洋村进行搬迁安置(累计拆迁户数张李村300户,安置人口900人;洪洋村为280户,安置人口820人,动迁时间从2006年2月上旬开始至2006年6月止,拆迁安置费用为3200万元,拆迁总面积58000平方米,安置地为张李村和洪洋村村民拆迁安置小区即路南街道红卫桥东南角)。本报告对项目卫生防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提出控制要求:该范围内不得新建居住、学校、医院等敏感点。5对策措施表5-1 厂方需采

23、取的环保措施序号项目主要内容1废水积极做好污水管网系统的清污分流工作。对于雨污合流的老城区,应尽快尽可能地提高截污率,到2010年达到85%。对于新城区的开发,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做好雨污分流,使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截污率达到85%。对于服务范围内各企业要实现清污分流,企业排放的废水分为污水和清下水两类,污水进入本工程管网系统,清下水由雨水管排放。纳管废水水质直接影响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因此必须对进管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这些污染物浓度达到进管标准。控制工业废水水量在45%(即按总规模5.4万m3/d)以内。引进先进控制系统,安装在线监测仪及自动控制系统,对各处理单元进出水水质实行在线监测

24、,及时掌握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排除事故隐患。处理理尾水安装在线监测仪,按规定设置标准排污口与明显的标志牌。物化除磷脱氮保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要求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密切联系,切实落实此项措施。采用液氯做好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工作。对于二期工程中的中水回用系统,由于已经明确回用水用户(路桥中部工业园区),要求企业加强管理,引进先进的控制系统,安装在线监测仪及自动控制系统,确保回用中水水质的稳定和安全。2废气污泥应及时压滤,污泥脱水后及时清运,减少污泥堆放过程产生的恶臭污染物。定期在厂区及厂界范围内进行臭气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厂界四周建设绿化隔离带,形成草、灌乔木的立体防护林,厂区内尽可能利用

25、空隙进行绿化,种植树木,也可减轻异味和噪声对周围的影响。二期工程上马后污水处理厂臭气卫生防护距离为400米,在此范围内政府有关管理与规划部门应严格控制新建居民、学校等敏感点。为了尽量减少泵站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路桥区城区范围内的泵站建设过程中应尽量远离居民点,第4号、第6号、第7号泵站还未建,在规划建设时应留出50米的距离,该范围内不能设置居民点,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3噪声做好高噪声设备的隔声防噪工作,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对污水泵房有独立厂房的设备设置隔声门窗,墙壁采用吸音材料,平时门窗应关闭。设备基础应设置防振措施,对裸露在外的噪声设备如污泥泵等设置隔声罩。厂区总体设计布置时,将高噪声源远

26、离厂界,以减少噪声对外部环境的影响。4固废及其它对栅渣、污泥要及时清运,在清运过程中要防止散落现象,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污泥堆放场要设置雨棚及防水围墙,防止暴雨冲刷带来对附近水体的污染,堆放场四周设集水池,渗滤液废水纳入污水处理系统。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厂的人员培训,加强教育,提高责任心。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要实行岗位责任制,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同时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更换,以减少事故的隐患。并且污水处理厂要采用双回路供电,防止停电造成运转事故。搞好厂区的绿化建设,充分利用空地进行绿化,种树植草,以形成草、灌、乔

27、结合的立体绿化体系,同时也可减轻异味和噪声对周围的影响。5事故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处理应急方案,落实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在平时要进行演练,以及时处理事故。在事故发生时,应根据事故处理应急计划,及时通知环保、水利、市政等有关部门,通过暂停重点工业污染源向城市污水干管排放工业废水,减少事故废水排放量,减轻其对金清港水系的污染。建立可靠的运行监控系统,包括计量、采样、监测、报警等设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高速运行参数,以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为防止废水量过大,造成冲击负荷,以及pH、有毒物质和水温等因素,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率下降,应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管理,严格禁止超标排放,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

28、行。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关键设备要配备足够的备件,一旦事故发生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排放口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在管网铺设的路线上,应间隔一段路就架设一些警示标志,尽量减少野蛮施工和人为破坏对管网正常运行的影响,从而减少管网破裂的事故风险。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记录进厂水质水量变化引起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和尾水水质变化状况,尤其要记录事故时的工况,以便总结经验,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6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6.1总量控制二期工程上马后,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合计CODCr排放量为1971t/a,NH3-N排放量为365t/a,加上服务范围内未截污的生活污水,服务范围

29、内CODCr排放总量为4676.3t/a,NH3-N排放量为596.9t/a,比现有分别减少12702t/a和839.5t/a,CODCr和NH3-N能够达到总量控制。详见表6.1-1。另外,污水处理污泥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固废能得到有效处置。二期工程上马后,总量控制建议值如下:CODCr:1971t/a(一、二期合计),其中二期工程1095t/a。NH3-N:365t/a(一、二期合计),其中二期工程146t/a。TP:25.5t/a(一、二期合计),其中二期工程18.2t/a。表6.1-1服务范围内总量控制情况CODCr(t/a)NH3-N(t/a)备注二期工

30、程建成后全厂排放总量19713652010年服务范围内未截污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2705.3231.9服务范围内截污率以85%计合计4676.3596.9服务范围内现有排放量17378.31436.1区域范围内总量削減量12702839.56.2公众参与对项目建设100%的团体和88.0%的个人表示支持,有2人对项目持不支持态度,另有部分个人调查对象(8.0%)对项目上马持无所谓态度。 在公示期七天内环评单位未收到反映该项目的来电、来函,台州市环境保护局路桥分局未收到反映该项目的来电、来函,详见附件。7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7.1 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建设符合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有关环保法

31、律、法规及相关政策。7.2 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位于路桥区路南街道张李村。根据台州市路桥中部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5月),项目拟建地位于路桥中部工业区E9地块,该地块用地性质原为台州市路桥中部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发展备用地块,后经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台路规选20059号建设项目选址通知书批复,该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41地块),项目选址符合路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厂址区域环境空气属二类功能区,声环境属2类功能区,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7.3 技术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该工程采用奥贝尔氧化沟

32、工艺,中水回用采用MBR生化处理工艺,出水达标可靠,符合清洁生产要求。7.4 是否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本工程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该工艺是在普通氧化沟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种新形式,氧化沟作为整个工艺的核心,通过控制污水的流向和转刷的转速,创造了好氧和缺氧两个对氮、磷转化至关重要的生化环境,氧化沟工艺流程简单,管理的环节少,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出水稳定,水质处理较彻底,可实现对CODCr、氮、磷等营养物的去除。另外在工程设计中增加了化学除磷设施,确保出水TP达标排放。中水回用采用MBR生化处理工艺,出水达标可靠,回用水用户明确。7.5 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该工程为城镇污水的收

33、集和处理工程,路桥区的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经计算,二期工程上马后,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合计CODCr排放量为1971t/a,NH3-N排放量为365t/a,加上服务范围内未截污的生活污水,服务范围内CODCr排放总量为4676.3t/a,NH3-N排放量为596.9t/a,比现有分别减少12702t/a和839.5t/a,CODCr和NH3-N能够达到总量控制。另外,污水处理污泥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固废能得到有效处置。7.6 是否能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二期工程纳污范围内的污水排放现状为就近以散状排入城区内河及其支流。城区内

34、水体主要为青龙浦和南官河,内河水流缓慢,水质受污水影响较大。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成后,排污口上游桐屿街道和螺洋街道排入南官河的污水绝大部分将被截留至污水处理厂。经统计,二期工程建成后,大大减少了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该二期工程实施后,污染物将得到有效去除,预计服务区域范围内一、二期工程合计削減量为: CODCr为12702t/a,BOD5为7117.5t/a,SS为8869.5t/a,NH3-N为839.5t/a,总磷为138.7t/a。其中二期工程削減量为:CODCr为8468t/a,BOD5为4781.5t/a,SS为5945.5 t/a,NH3-N为620.5 t/a,总磷为

35、87.6t/a。由此可见,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的建设,可大大削减各污染物进入金清水系水环境的量,具有显著的环境正效益,同时对提金清水系的水质是有利的。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将改善路桥区的环境卫生及投资环境,随着污水系统的完善和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金清水系的现象。该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8 环评总结论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是一项环境保护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本工程实施后,对于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项目本身在建设期和营运期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建设和运行中,根据本评价提出的有关污染控制措施和对策,可将其不利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