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33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11 园区简介11.1 规划范围11.2 产业定位及布局11.3 规划用地12 规划协调性分析43 园区现状及污染源53.1 园区现状53.2 污染源分析94 周边环境概况144.1 区域环境现状144.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74.3 环境保护目标215 主要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265.1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265.2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306 环境风险分析376.1 环境风险识别376.2 最大可信事故376.3 环境风险后果分析386.4 事故风险防范措施386.5 应急预案397 公众参与397.1 公众参与调查的意义397.2 公众参与的形式和内容407.3 公众参与结果统计

2、分析557.4 建设单位针对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637.5 公众参与结论638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638.1 选址合理性分析638.2 产业定位合理性分析648.3 规模合理性分析648.4 用地布局合理性分析658.5 环保准入条件建议698.6 规划方案调整建议969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969.1 环境管理措施969.2 环境监测计划979.3 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9810 结论及建议9910.1 总结论9910.2 建 议9911 联系方式100前 言“十二五”时期是紫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乘势而上、

3、率先崛起的关键5年。目前,珠三角地区正经历着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现代集约型产业体系升级。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广东省提出以“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作为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形式,由山区或东西两翼地区政府在本地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由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负责组织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珠三角产业向山区转移已成为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4、为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抢占先机,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紫金县人民政府与深圳龙岗区人民政府合作开发建设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原规划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紫金县古竹镇内,东江紫金河段左岸,距离东江边300m。2008年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以粤环审2008383号文批复了广东紫金经济开发区(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面积211ha,以眼镜、五金和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但由于规划用地面积等原因,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未获得认定。在发展近5年后,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不便、距离河源市区与紫金县城较远,受经济辐射影响不大,自身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园区发展缓

5、慢。为摆脱当初园区选址造成的困境,获得广东省政府对园区的认定,紫金县政府决定将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调整至与河源市区相近的临江镇,以当地现有工业企业为基础,重新申报产业转移园。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35号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纪要,原则同意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认定申报工作。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调整至紫金临江镇辖区范围内东江东岸,紫金县城的北部,规划范围北至与源城区交界,西至东环路,南至临古路,东至南北大道,面积总计4.37km2,主要发展电子、电器和机械制造等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6、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受广东紫金经济开发区临江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承担了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工作对象主要为园区详规、园区开发建设活动及其环境影响相关内容。在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通过园区规划了解了园区开发活动的建设内容;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收集了区域开发活动历史和基础环境资料;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质量及生态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充分利用历史环境监测数据,并适当补充现状监测资料;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在收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借鉴园区以往的

7、开发建设经验和国内同类型工业园区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园区开发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规划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了解与分析;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评价单位根据园区规划文本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依据“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规定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过程中,评价单位重点关注园区内部既有的企业生产活动对区域形成的历史影响、区域水环境影响及容量核算问题,对现有企业工艺、排污、环保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统计,了解园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园区开发与相关批复和政策制度的相符性;采用类比法核算废水产生量,对排水进入最终进入东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并对环境

8、风险提出防范措施。通过相关评价工作的开展,评价单位认为在采取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和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切实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园区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园区(临江)位置原园区(古竹)位置0612km图1 园区位置调整示意图1 园区简介1.1 规划范围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临江镇辖区范围内东江东岸。园区规划总面积4.3651km2(436.51ha)。规划范围北至与源城区交界处,西至东环路,南至临古路,东至南北大道。1.2 产业定位及布局产业定位:以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人口为1.6万人。产业布局:包括四

9、大片区,分别是东部工业生产片区(以电器产业为主)、中部生活服务片区、南部工业生产片区(以机械制造产业为主)、北部工业生产片区(以电子产业为主)。1.3 规划用地规划用地见表1.3-1和图1.3-1。表1.3-1 规划建设用地统计表序号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2)占比例(%)1R居住用地65.8515.09R2二类居住用地65.8515.092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560.59A1行政办公用地1.030.24A2文化设施用地0.580.13A22文化活动用地0.580.13A5医疗卫生用地0.950.22A51医院用地0.950.223B商业服务业用地19.874.55B1商业用地1

10、9.094.37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780.184M工业用地211.0648.35M1一类工业用地211.0648.355W物流仓储用地7.931.826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59.1613.55S1城市道路用地58.2213.34S4交通场站用地0.940.21S42社会停车场用地0.940.217U公用设施用地5.831.33U1供应设施用地1.140.26U15通信用地1.140.26U2环境设施用地4.290.98U21污水处理用地4.290.98U3安全设施用地0.40.09U31消防用地0.40.098G绿地用地64.2514.72G1公园绿地50.8211.64G2防护绿地

11、13.433.08合计规划总用地436.51100斩坑水图1.3-1 土地利用规划图2 规划协调性分析与本园区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见表2。表2 本园区相关的主要政策和规划类型政策或规划名称政策文件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紫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土地利用规划临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2、2010-2020)紫金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城市发展规划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河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紫金县临江镇总体规划(2008-2020)临江-古竹经济带总体发展规划(2008-2030)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河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紫金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其他文件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纪要(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3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

13、厅,2013年1月10日)园区总规总体上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上层规划协调。对照临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本园区规划范围内有部分土地为一般农地,部分土地为风景旅游用地,有很小部分土地为水域,有一小块独立工矿区,其余的土地为城镇建设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根据紫金县国土资源局的关于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情况说明(2013年3月14日),风景旅游用地属于规划建设用地。经咨询,此类建设用地用途可逐步调整。规划内部各项规划充分依托园区既有基础设施及工业开发优势,规划的相关市政环保基础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与园区发展需求协调一致。3 园区现状及污染源3.

14、1 园区现状3.1.1 园区企业分布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调整至于紫金县临江镇,是紫金县实施“工业立县”、借外发展的主战场。园区内现有建成道路东西走向主要为迎客大道,南北走向主要为东环路。水电均依托市政供给,能源为散装液化气和电,无集中治污设施,废水就近排入附近河涌。目前园区入驻并投产的工业企业共16家,在建企业2家,现存养殖场1家。园区企业统计见表3.1-1。表3.1-1 企业统计一览表类型序号企业经营项目已建1河源市源联机动车驾校培训中心汽车培训2河源市顺天源二手车有限公司二手车买卖3紫金县美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永安联实业)玩具4河源市山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春潮实业)金属制品5河源

15、市清大三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纳川实业)太阳能产品6河源市鸿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防水材料7河源市九牧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东风日产4S店)汽车贸易8河源市通九洲汽车有限公司(东风雪铁龙4S店)汽车贸易9河源市德宝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一汽大众4S店)汽车贸易10广东鹏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变压器11河源市协恩实业有限公司(河源市世纪卓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塑胶制品12河源市新概念实业有限公司(家福装饰城)综合建材贸易13河源市君安人防防护设备有限公司人防防护14河源市登科硅胶制品有限公司硅胶制品15河源市毅昌实业有限公司(转让协恩)塑胶制品16河源市佳俊实业有限公司硅胶制品17紫金县临江镇彦琼良种猪场畜禽

16、养殖在建18紫金县三和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塑胶制品19河源市爱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食用香料园区企业分布见图3.1-1和图3.1-2,可见,园区目前已建、在建企业都集中分布在园区北部。图3.1-1 园区已建、在建企业分布图图3.1-2 园区北部已建、在建企业分布图(放大局部)3.1.2 园区现有污染源统计3.1.2.1 园区现状废水排放情况园区废水主要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园区目前无集中污水处理厂,现状废水污染源强见表3.1-2。表3.1-2 园区内现状废水污染源强表 单位:t/a类别水量CODBOD5SSNH3-N石油类t/dt/at/at/at/at/at/a生产废水258.2852005

17、.26000.420.05生活污水154.55639314.107.338.461.410合计412.714159319.367.338.461.830.053.1.2.2 园区现状废气排放情况园区现状SO2排放量为0.02t/a,NOx排放量为0.21t/a,烟尘排放量为0.02t/a,TVOC排放量为1.537 t/a。3.1.2.3 园区现状固废产生情况园区现状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固废及生活垃圾,其产生情况见表3.1-3。表3.1-3 园区现状固废产生情况类别产生量(t/a)处理处置一般工业固废127综合利用及外售危险废物17.43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502.97交环卫部门统一处

18、理合计647.4/3.2 污染源分析3.2.1 大气污染源分析3.2.1.1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建筑施工粉尘和扬尘、施工临时生活设施大气污染物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污染物。施工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粉尘污染为主,但施工结束时,上述各污染也会随之消失。3.2.1.2 营运期大气污染源分析根据园区规划及开发活动的特点,园区大气污染源主要生活源、工业源和交通源3种,园区营运期各污染来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表3.2-1。表3.2-1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单位:t/a污染来源SO2NOX烟尘COTHCTVOCHCl粉尘生活源(有组织)0.212.450.

19、26/工业源有组织2.656.090.59/22.85.937.25无组织0008.442.21.46交通源(无组织)/0.41/8.970.56/合计2.868.950.858.970.5631.248.128.713.2.2 水污染源分析3.2.2.1 施工期水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暴雨地表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均需设置临时处理设施处理后才能排放。3.2.2.2 营运期水污染源分析本园区工业生产废水产生量为602t/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555t/d。所以,本园区的废水产生量共2157t/d,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园区拟自建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为本园区全部

20、规划范围。污水处理厂位置见“图1.3-1 土地利用规划图”。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规模为3000 t/d。 本园区水平衡见图3.2-1。图3.2-1 园区水平衡图(t/d)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CASS + 两段式BAF(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工艺,污水经处理至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后,排入河流。水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2-2。表3.2-2 园区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量表污染物外排水量CODBOD5SSNH3-N石油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mg/L)/306101.50.5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量(t/a)705570(1990t/d)21.17 4.23

21、 7.06 1.06 0.35 3.2.3 噪声污染源分析3.2.3.1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包括机械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施工机械有打桩机、挖掘机、起重机、振动机、搅拌机、发电机等,这些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强多在90 dB(A)以上,打桩机工作时的瞬时噪声超过100 dB(A)。施工期主要的运输车辆为大吨位车辆,是重要的噪声源。3.2.3.2 营运期噪声污染源分析园区开发后,主要噪声源包括工业设备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其中工业设备噪声声源一般在65110dB(A),社会生活噪声源约50.3dB(A),交通噪声源在71.590.5dB(A)之间。3.2.4 固体

22、废物3.2.4.1 施工期固体废物(1)施工弃土园区内大部分用地相对平坦,因此土地平整产生的弃土预计能在园区内部用于坑洼处的填平,即内部消化掉。(2)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来自园区内需拆迁的建筑。根据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工作组的调查数据,每平方米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约5060kg/ m2。(3)生活垃圾施工期施工人员预计长期维持约200人/d,施工人员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按1kg/人d-1计,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0.2t/d。3.2.4.2 营运期固体废物园区开发后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园区固体废物量汇总见表3.2-3。表3.2-3 本园区固体

23、废物量汇总表固体废物类型产生量(t/a)处置方式生活垃圾5840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紫金临江七寨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一般工业固废97808可回收部分交废物回收单位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工业危险固废1996交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66交河源市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理3.2.5 污染物产生量汇总园区污染源汇总见表3.2-4。表3.2-4 本园区污染源汇总表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大气污染源SO2有组织2.8602.86NOx有组织8.9508.54无组织00.41烟尘有组织0.8500.85CO无组织8.9708.97THC无组织0.5600.56TVOC有

24、组织84.4253.1822.8无组织8.44HCl有组织21.9613.845.93无组织2.2粉尘有组织146.39137.687.25无组织1.46水污染源废水量生产废水19877160776705570生活污水567575COD生产废水21.01141.7321.17生活污水141.89BOD5生活污水73.7869.554.23SS生活污水85.1480.914.23NH3-N生产废水1.5814.711.06生活污水14.19石油类生产废水0.830.480.35固体废物生活垃圾584058400一般工业固废97808978080工业危险固废199619960污水处理厂污泥6666

25、0园区建成前后主要污染物排放对比情况见表3.2-5。表3.2-5 园区建成前后主要污染物排放对比情况 单位:t/a污染源污染物园区现状园区开发引起的增减量园区开发后(全园区)大气污染源SO20.02+2.842.86NOx0.21+8.748.95烟尘0.02+0.830.85CO0+8.978.97THC0+0.560.56TVOC1.54+29.731.24HCl0+8.128.12粉尘0+8.718.71水污染源废水量141593+563977705570COD19.36 +1.8121.17BOD57.33 -3.14.23SS8.46 -4.234.23NH3-N1.83 -0.77

26、1.06石油类0.05 +0.30.35固体废物生活垃圾000一般工业固废000工业危险固废000污水处理厂污泥0004 周边环境概况4.1 区域环境现状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二氧化硫(SO2)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SO2小时平均浓度值测值范围为0.0010.014 mg/m3;SO2日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90.012mg/m3,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NO2)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NO2小时平均浓度值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013mg/m3;NO2日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40.01m

27、g/m3,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 苯(C6H6)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C6H6小时平均浓度均为未检出,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 甲苯(C7H8)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甲苯小时平均浓度均为未检出,均能够满足前苏联(1974)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的要求。 二甲苯(C8H10)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二甲苯小时平均浓度值均为未检出,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

28、要求。 非甲烷总烃(NMHC)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非甲烷总烃小时平均浓度值测值范围为0.030.86mg/m3,均能够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总悬浮颗粒物(TSP)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TSP日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1150.192mg/m3,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590.14mg/m3,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

29、96)及其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 氯化氢(HCl)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HCl小时平均浓度值测值范围为0.0020.034 mg/m3,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TVOC 8小时平均浓度值测值范围为0.050.2 mg/m3,均能够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8小时均值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硫酸雾(H2SO4)在评价范围内,监测数据中A1A10监测点H2SO4小时平均浓度值测值范围为0.0090.038mg/m3,日均浓度

30、测值范围为0.00740.0189mg/m3,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综合上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表明,在评价范围内,A1A10监测点的SO2、NO2、TSP、PM10、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氯化氢、硫酸雾及TVOC的浓度值均能满足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斩坑水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斩坑水布设的紫金县临江镇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 处及紫金县临江镇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200m 处2个断面水质监测因子中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

31、质标准要求。禾坑水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禾坑水布设的柏埔河与禾坑水交汇口上游1000m处水质监测因子中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质标准要求。柏埔河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柏埔河布设的柏埔河与斩坑水交汇口上游500m处、柏埔河与斩坑水交汇口下游1000m 处水质监测因子中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质标准要求。东江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东江与柏埔河交汇口上游500m处及东江与柏埔河交汇口下游2000m 处的水质监测因子中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质标准要求。4.1

3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园区各个测点的水质监测因子中,标准指数均小于1,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类标准要求。4.1.4 声环境质量现状园区声环境质量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各功能区监测点的昼间及夜间声级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的的标准要求。4.1.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因子除pH值外,其余因子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中的一般水田、菜地、林地的二级标准的要求。4.1.6 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河流底泥监测项目中,除pH值、铜及锌的个别数据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能

33、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要求。据此分析,评价区域底泥环境质量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规划所涉水域底泥环境基本良好。4.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2.1 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本次评价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但考虑作为园区环评,影响范围大,故提高级别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园区四大片区的中心(234110.03N,114437.77E)为中心,边长为10km的正方形区域。4.2.2 地表水环境根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要求,园区开发后,废水均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经斩坑水进入柏埔河,最终汇入东

34、江,水质为简单。园区排水量为1659t/d,斩坑水为类水功能,柏埔河为类水功能,均属于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有关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入斩坑水至斩坑水汇入柏埔河处,柏埔河与斩坑水交汇口至柏埔河汇入东江处,以及东江与柏埔河交汇口至东江下游5km。4.2.3 地下水园区及周边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区内无集中式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分布,园区不开采利用地下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确定园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5、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西面以东江为界,北面及南面以山坡脊线为界,东面以柏埔河为界,围成的面积约27.6km2的区域。4.2.4 声环境园区开发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属于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3、4类地区,开发前后噪声声级提高不超过3dB(A),受影响的人口增加不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等级的划分规定,声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调整区域边界及外延200m的区域范围,同时兼顾周围的声环境敏感目标。4.2.5 生态评价园区开发占地面积为4.3651m2,大于2km2,小于20km2,总长度小于50km,属于一般区域,评价

36、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园区及其向外延伸200m的区域。4.2.6 风险评价园区可能引进的行业中所涉及的化学品很少,主要为电子电器行业表面处理的一些切削液、除油剂等有机溶剂,用量及储量均很少,故确定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园区中心(234050.56E,1144228.81E)为中心,边长为6km的正方形区域。评价范围图见图4.2-1和图4.2-2。2.4km1.20图中各敏感点编号对应表4.3-1图4.2-1 大气环境、地下水及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2.4km1.20图中各敏感点编号对应表4.3-1图4.2-2 生态、声环境及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图4.3 环境保护目标本次评价的环境敏感区主要为相

37、关水体和评价区域的村庄、学校等。具体环境敏感区见表4.3-1和图4.3-1。表4.3-1 环境敏感区分布序号敏感区位置(与园区边界距离)规模1禾坑行政村(气)禾坑自然村园区外南3.06km63户,260人2小禾自然村园区外南3.96km54户,250人3沃头自然村园区外南2.66km34户,154人 4罗屋自然村园区外南3.48km46户,175人5六岭自然村园区外南3.34km26户,143人6瓦岭自然村园区外南3.95km56户,250人7庄村自然村园区外南2.78km45户,207人8梧峰行政村(气)梧峰自然村园区外东0.55km179户,950人9斩坑自然村园区外东0.89km124户

38、,712人10塘尾自然村(声)园区外西北侧紧邻178户,1000人 11塘角自然村(声)园区北侧紧邻(部分在园区内)113户,623人,其中园区内20户,100人12四角楼自然村(声)园区外东北侧紧邻(部分在园区内)56户,350人,其中园区内42户,208人13田心自然村园区外东0.94km157户,870人14长安自然村园区外东侧0.86km104户,605人15联新行政村(气)联新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1.97km69户,364人16梅山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30km35户,193人17百丈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29km39户,216人18赤坭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04km34户,188人1

39、9茂布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53km20户,111人20松梅自然村园区内西南侧1.98km71户,365人21尾楼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71km21户,113人22沃里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82km62户,353人23三房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3.00km63户,320人24田心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2.66 km57户,314人25年丰村行政(声、气)年丰自然村园区外东侧0.40km64户,319人26高桥自然村(声)园区东侧紧邻(部分在园区内)53户,263人,园区内28户,140人27高新自然村园区外东侧0.49km41户,205人28马岭自然村园区外东侧0.24km55户,273人29灯盏自然

40、村园区外东侧0.20km76户,382人30上店自然村园区外东侧0.31km36户,180人31新坝自然村园区外东侧0.46km52户,260人32高岩自然村(声)园区外东侧0.6km22户,110人33洛田自然村园区外东南侧0.49km52户,260人34澄岭行政村(气)老围自然村(声)园区西南侧紧邻(部分在园区内)67户,355人,园区内26户,130人35上田自然村园区外南侧0.29km103户,520人36竹头自然村园区外南侧0.60km78户,385人37江口自然村园区外西南侧1.16km103户,525人38新村自然村园区外南侧0.34km64户,325人39澄岭自然村园区南侧0.

41、68 km107户,550人40临江镇(气)园区外西南2.28km2.5万人41胜利行政村(气)胜利自然村园区外东1.54km78户,350人42三坑自然村园区外东1.20km70户,310人43上坝自然村园区外东1.24km61户,248人44过涧自然村园区外东0.64km68户,260人45桂林行政村(气)桂林自然村园区外南3.33km60户,280人46月坡自然村园区外南3.67km61户,285人47中心自然村园区外南4.12km57户,270人48田心自然村园区外南3.69km47户,220人49高塘自然村园区外南4.28km61户,290人50大岭自然村园区外南4.36km25户,102人51前进行政村(气)前进自然村园区外西南3.18km20户,100人52塘唇自然村园区外西南1.67km17户,85人53桂坑自然村园区外西南3.25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