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635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讲解主要要点,2011年9月,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统计的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学。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2.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区分四种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的要点:首先应区分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对现象进行定性计量;而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对现象进行定量计量;,其次应区分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区分现象性质无递进或递减关系(即无顺序);后者区分现象性质则

2、有递进或递减关系(即有顺序)。再次应区分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区分现象的定量关系只能进行加、减运算;后者区分现象的定量关系则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3.统计数据的类型按照其所采用计量尺度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是由定类尺度计量的;顺序数据是由定序尺度计量的;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可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处理。,4.统计指标及其类型。,统计指标是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或者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就是说统计指标可以是个概念,也可以是概念加数值。统计指标按其所反

3、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还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一般采用加法求得(含减法和乘法),又叫数量指标;对于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分主要抓住一点,即不同时期的数值是否能够相加:能加的是时期指标,反之则是时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采用除法求得。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其表现形式有比例和比率两种。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数量状况。,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学习思路,学习本章应从理解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联系入手,深刻理解统计数据四个计量尺度的区别,从而掌握统计数据三个分类。掌握和理解统计指标的两种含义以及统

4、计指标的分类。,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包括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第二手统计数据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原始统计数据,尚待汇总整理的个别统计数据。后者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2.统计调查的种类:,按调查范围不同可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 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是为了观

5、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其调查资料是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2.统计调查的方式:,在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搜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它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统一的报送程序进

6、行填报。统计报表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目前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它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它的特点:第一、普查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第二、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第三、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第四、普查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

7、调查。它具有特点是: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其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根据一个已知概率选取被调查者,无须调查人员在选样中判断或抽选。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等距抽样(系统抽样)等四种方式。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它有三种形式:一是由调查人员自由选择被调查者;二是通过某些条件过滤选择某些被调查者参与调查的判断抽样法;三是大多数种类的研究产品测试、街访、座谈会,只要不是属于要进行总体推论的大多数项目都会使用非概率抽样法。,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

8、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它的主要作用是:第一、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3.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电话访问法、网络调查法和试验设计法。任何一种搜集原始数据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应用条件,一项调查采用何种方法搜集统计数据要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决定。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9、: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现成的第二手数据,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三点:首先,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其次,要注意指标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最后引用统计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4.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理解其概念和产生原因。统计数据的质量包含多方面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指数据本身的准确性或误差的大小。就一般统计数据而言,可将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六个方面: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理解上述六个方面含义。,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学习

10、思路为:,学习本章应从理解统计数据两个来源着手,重点抓住统计数据直接来源的五种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数据的误差的概念、分类和来源。最后,理解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第二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整理通常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分类或分组、汇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统计分析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统计数据可分为品质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前者主要做分类整理,后者主要做分组整理。统计数据的显示是指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显示,以便对数据及其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1.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所谓品质数据就是前

11、一章所说的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所以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就是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数据的整理是要列出所分的类别外,还要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百分比。所谓频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数据个数;所谓频率是指各类别中数据个数除以总频数(次数)的比例或百分比。因此,频率的两种表现形式就分别是比例或百分比。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比例”是用小数形式;“百分比”则是以%的形式。分类数据的显示既可以用频数分布表,也可采用条形图或圆形图(饼图)。条形图是用来反映数据变动的;而圆形图(饼图)是用于表示总体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顺序

12、数据的整理显示,顺序数据的整理显示可以采用分类数据的整理显示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百分比),称为向上累积;反之,则称为向下累积。并采用累积分布图对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进行显示。,2.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方法都适应数 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特定方法是采用统计分组的方法编制频数分布表,数值型数据统计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分组。单变量分组适用于离散变量和变量值较少的情况;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量值较多的情况。,组距分组需经过:确定分组组数(组数适当,注意组内

13、同质性,充分显示现象本身状态);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求极差;确定组距=极差组数;确定组限;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数值型数据的显示也可以进一步用图形来显示,如前述条形图或圆形图(饼图),另外还可以用直方图、折线图。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用纵轴表示频数或百分比。它与条形图的区别在于: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成。,有关数值型数据组距

14、式分组的相关概念:,组限是指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一个组的最大值称为上限。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组距,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为遵循组距分组的“不重不漏”的原则,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3.统计表的概念和设计,统计表是用于显示统计数据的基本工具,其构成为: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下方加上表外附加。统计表的设计应注意: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其内容应满足3W的要求)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

15、,第二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在深刻理解统计数据的分类的前提下,理解并把握各类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方法。重点掌握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方法和相关概念、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及注意事项。,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1.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集中趋势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含众数、中位数

16、等)和数值平均数(含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众数的概念和特点,众数是一组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适用品质数据或数值型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中位数的概念和特点,中位数是在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计算中位数先确定中位数的位置=(数据个数+1)2。数据个数是奇数,确定的中位数位置对应的数据就是中位数;数据个数是偶数确定的中位数位置的最近两个数的简单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中位数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和特点,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它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有

17、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之分。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须注意: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各组数值的大小,另一个是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和用途,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其用途: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2.离散程度的测度。,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极差的概念和特点,极差又叫全距,是总体或分布中最大的标志值和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它计算简单、含义直观,运用方便,但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易受极

18、端值影响。,标准差的概念和特点,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用表示。(计算公式见教材P193-194)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标准差和方差计算较为简便,又具有比较好的数学性质,是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离散系数的计算和用途,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计算公式见教材P195)它主要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的指标值的意义,应当说明的是离散程度的测度的各个指标值越小,则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好。,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的学习重点,学习

19、本章应抓住两个内容:一是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二是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对于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重点应把握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应掌握众数、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数值平均数应掌握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可以按记忆口诀“平均数计算看权数,权数相等简单平均,权数不等加权平均。”来理解记住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理解影响平均数大小因素。对于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要掌握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公式,理解两者作为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应用条件。,第二十五章 时间序列,1.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分类。,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20、:一个是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另一个是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绝对数时间序列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2.发展水平的概念和分类。,发展水平是指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发展水平有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和中间水平。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按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3.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

21、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由于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所以,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要分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和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要分别考虑连续时点序列和间断时点序列。连续时点序列的指标值以“天”为时间长度或以“平均值”形式出现;而间断时点序列则是不具备连续时点序列的指标值特点的时点序列。同时,还要考虑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否相等。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把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分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连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相等的。计算公式为:第二

22、、连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不等的。计算公式为:间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相等的。计算公式为:间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不等的。计算公式为:,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第一、确定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第二、分别按照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的序时平均数。用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的序时平均数,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4.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增长量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

23、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是等于逐期增长量的累加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也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减1。,5.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的内容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和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和环比之分: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的比值。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24、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比值。它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定基发展速度对于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于发展速度减1,也可以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由于发展速度有定基和环比之分,所以,定基发展速度减1等于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减1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由于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所以,逐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它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的

25、几何平均数,或者是定基发展速度的n次方根。这里的n是环比发展速度的个数,就定基发展速度而言是报告期与基期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应注意: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运用“增长1%的绝对值”分析指标,可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基期水平100,第二十五章时间序列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掌握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分类,尤其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别。要掌握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的公式。(间隔相等简单平均,间隔不等加权平均。间断登记首尾折半,连续

26、登记算术平均。)同时,对增长量、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的分类、三者关系、各自的计算公式必须理解掌握。应理解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应注意的问题。,第二十六章统计指数,1.指数的概念、分类。,指数从广义上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特殊相对数。指数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以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2.加权综合指数的概念和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是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若所测定一组项目的物量变动状况,则称为数量指数,应采用基期加

27、权综合指数(又称为拉氏指数),以基期质量变量值为权数。若以p1 表示报告期质量指标,p0表示基期质量指标,q1表示报告期数量指标,q0表示基期数量指标。(以下同)。则基期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q1/0=p0q1p0q0若所测定一组项目的质量变动状况,则称为质量指数,应采用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帕氏指数),以报告期数量变量值为权数。则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p1/0=p1q1p0q1,3.指数体系是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可以由不同时期的实物总量对比,也可以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其计算公式为:pq1/0=p1q1p

28、0q0指数体系既可以对现象发展的相对变化程度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也可以对现象发展的变化绝对数量及各因素的影响数额进行分析:相对变化分析的公式:p1q1p0q1=(p0q1p0q0)(p1q1p0q1)绝对变化分析的公式:p1q1p0q1=(p0q1p0q0)+(p1q1p0q1),4.零售价格指数的概念、意义,4.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经济指数。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平衡以及消费和积累的比例。5.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编制不同的零售价格指数。如就城乡分别编制零售价格指数,就不同地区分别编制零售价格指数,就不同类零

29、售商品分类价格指数。,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应注意的问题:,代表规格品的选择:要先对商品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选择能代表各类别的代表规格品;典型地区的选择:既要考虑选择地区的代表性,又要注意考虑其类型多样性和分布上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商品价格的确定:对所选代表性商品使用全社会综合平均价。即该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其权数是各种价格形式的商品零售量或零售额。权数的确定:要先确定各大类权数,再确定小类权数,最后确定商品权数。各层权数之和等于100。指数的计算: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其计算公式为:P1/0=kww

30、式中的k表示为个体或各层的类指数,w表示各层的零售额比重权数。,5.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消费价格指数在我国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主要作用是:反映通货膨胀状况。可计算通货膨胀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可计算通货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可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名义工资换算为实际工资。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价格指数,6.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

31、场上交易时的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正常情况下,与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等两因素有关。即股票价格=票面价值预期股息存款利息率股价平均数是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值,一般以收盘价来计算。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个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以“点”表示,即将基期指数作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1点”。其计算公式与质量指数,即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帕氏指数)的计算公式相同。p1/0=p1q1p0q1,第二十六章统计指数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从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入手,掌握统计指数的分类、统计综合指数的编制。理解总量指

32、数与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之间的指数体系关系,并且能运用指数体系分析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此外,要理解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第二十七章会计的概论,1.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对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分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认、

33、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表形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分析报表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产生一系列新的信息,用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方面的信息需要,服务于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加强决策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2.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

34、中所具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最基本职能。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经济事项发生以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以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同时,没

35、有会计监督来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3.会计的对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叫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的内容: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负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它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等三个过程。供应过程是生产准备的过程。该过程企业需要用货币资金购买并储备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

36、的结算关系。企业的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资产耗费过程。企业的储备资金、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又从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企业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发生货款结算等业务活动,从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资金的退出:企业用于缴纳税金、偿还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的资金,属于企业退出的资金。,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通常将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而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上述经济业务事项就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根据会计法第十条规定,下列经济业务

37、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5.会计目标的概念,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目标,一是通过会计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

38、助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的内容是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关系人两大类: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部利益关系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监管部门、企业职工)。,6.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它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

39、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它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它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它必须能以货币计量。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具有三个特征:它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它必须有其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负债的偿还必须是企业现行条

40、件下已承担的预期都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业务。确定负债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负债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41、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其特征有三:一是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二是收入应当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三是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确认收入的条件有三:一是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的计量。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其特征有三:一是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二是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确认费用的条件有三:一是

42、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产品成本、劳务成本应确认费用;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狭义的费用是指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与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工业的营业费用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广义的费用除包括营业费用外,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

43、费用。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余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会计等式:,以上六个会计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这种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即为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在某一时点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

44、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企业是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经济业务,不外乎九种情况:一是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二是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三是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四是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五是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六是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七是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八是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九是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这些业

45、务的发生会对有关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但都不会破坏上述会计要素的平衡关系,因而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7.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是指为了使会计信息能达到质量标准,而对会计核算所作的一般规范。权责发生制原则,也称应计制。按此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按此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本期,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是

46、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我国目前行政单位会计则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配比原则,是指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法规或国家会计制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其

47、优点:一是财产价值取得较容易、比较客观;二是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三是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四是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而资本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实行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的损益。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的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的

48、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8.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必须有独立的资金活动,独立地进行核算,可以独立编制财务报告。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不一个独立法律主体。这个基本前提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要求在会计核算既不能将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混淆,也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会计

49、事项遗漏或转移。,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一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可将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建立在正常非清算的基础之上,才能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是确定会计原则的前提。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计算盈亏,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的。会计期间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讫日期,一般分年度和中期。年度和

50、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一般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货币计量的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也辅以实物数量等计量单位。,9.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