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86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癌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胃癌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胃癌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胃癌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胃癌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癌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癌基础知识.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胃癌的内科治疗,肿瘤科,流行病学,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位列癌症死亡第四位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居首位发达国家及国内大城市的发病率持平或逐渐降低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贲门癌)的发病率正呈现上升的趋势,病因,环境因素 VS 遗传因素内在因素:遗传易感性、血型(A)外在因素:生活饮食习惯(熏制食品、亚硝酸盐)、环境、土壤、水源疾病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胃息肉、残胃、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病理,胃癌的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ition):是一个临床概念,是指一些发生胃癌可能性较大的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消失、

2、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率:1.2%-7.1%)胃息肉:腺瘤型息肉(癌变率:10%-50%)胃溃疡:慢性病变修复再生(癌变率:1%-5%)残胃:十二指肠液返流加重胃粘膜病变(癌变率:1%-5%)其它: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等,病理,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指胃粘膜上皮的病理改变并在此病变基础上发生癌变。以往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或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来描述这类病变,在新版WHO胃肠肿瘤分类中,已明确用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取代异型增生或

3、非典型增生。,病理,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根据形态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颇为良好,小黏膜癌、浅表癌术后10年存活率可达90普查人群发生率3050,一般1624,病理,进展期胃癌病理学概念: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一般称浸润肌层这为中期,超出肌层者为晚期胃癌临床概念:TNM:T4或N3或M1中的任一项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手术:姑息切除,改道手术,探查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又不能再手术切除者,胃癌的组织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高、中分化型)低分化腺癌(髓样癌、硬

4、癌)印戒细胞癌粘液细胞癌,胃癌转移扩散的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腔种植,胃癌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症状,早期缺乏特异性上腹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呕血与黑便、贫血、体重下降体征上腹部深压痛、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触及肠壁外肿块腹水,胃癌的检查手段,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超声内镜检查X 线钡餐检查B超或C T 检查肿瘤标志检测(CEA、CA199、胃蛋白酶原等),胃癌的诊断,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本病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为了早期诊断,应对以下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检查。40岁以后开始出现胃部不适、疼痛或食欲不振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及异型增生者;胃溃疡经严格内科保守

5、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大便潜血不阴转者;胃息肉特别是多发性息肉和菜花样息肉者;恶性贫血患者。,中国胃癌发病的特点,早诊率低治疗水平差异大国内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少,循证医学依据较少,胃癌TNM 分期,T-源发肿瘤本身N-淋巴转移M-远处转移,T 原发肿瘤,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依据Tis 原位癌、上皮内肿瘤T1 肿瘤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层T2 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层T3 肿瘤穿透浆膜,未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T4 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N 区域淋巴结(UICC),Nx 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1-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 7-15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3 大于15枚区域淋巴

6、结转移,M-远处转移,Mx 无法评估远处转移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13-16组淋巴结转移),H、P、CY、M,H肝转移0-无、1-有、x-不清楚P腹膜转移0-无、1-有、x-不清楚CY腹腔细胞学0-良性或无法确定、1-见癌细胞、x-不确定M其它远处转移0-腹膜、肝、腹腔细胞学外无远处转移、1-有、x-不清楚,胃癌TNM 分期图,N0N1 N2 N3T1IAIB IIT2IBII IIIAT3II IIIA IIIBT4IIIA M1H1P1CY1IV,UICC1997,胃癌治疗现状,化疗为晚期胃癌主要治疗方法,但晚期胃癌联合化疗延长OS仅多46月,手术为唯一可能根治胃癌方法。但

7、对于进展期胃癌,即使是R0切除,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只有18月,胃癌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4,死亡率居第2,未经治疗晚期胃癌中位生存期只有35月,化疗,靶向治疗,手术,其他(支架、造瘘、介入、抗HP),放疗,胃癌治疗,胃癌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段,手胃癌诊断一旦确立,力争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胃大面积切除+淋巴结清扫姑息性手术: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手术,化学性治疗,抗癌药物常用以补充手术疗法,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杀伤残存癌细胞,以提高手术疗效。对不能施行手术者,化疗起姑息治疗的作用,可减轻症状和延长寿命辅助化疗(术后):目的是在

8、外科手术的基础上杀灭亚临床癌灶或脱落癌细胞,以达到临床治愈新辅助化疗(术前):缩小病灶,降低分期,达到手术根治;减少术中转移几率,体内药敏试验姑息性化疗(晚期患者):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胃癌化疗,4,姑息性化疗,1,2,3,5,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5-FU类为基础放疗增敏剂),腹腔灌注化疗(术中化疗),胃癌化疗的目标,胃癌常用药物,氟尿嘧啶类(5-Fu、卡培他滨、S-1)铂类(顺铂、草酸铂)紫杉类(紫杉醇、多西他赛)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伊立替康靶向药物,消化道肿瘤化疗药物比较,5-FU类奥沙利铂依立替康,5-FU类铂类紫杉类依立替康蒽环类,5-

9、FU类铂类紫杉类依立替康蒽环类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经19852005年开展多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第一、二代方案中大多数被淘汰,仅留下FP和ECF方案,第一代(不含铂类)方案(6080s)5-FU单药FAM(5-FU,ADM,MMC)ELF(vp16,leucovorin,5-FU)FAMTX(5-FU,ADM,MTX),第二代(含铂的)方案:(8090s)EAP(vp16,ADM,DDP)FLEP(5-FU,leucovorin,vp16,DDP)CF(DDP,5-FU)PELF(DDP,vp16,leucovorin,5-FU)ECF(E-ADM,DDP,5-FU),FP方案(晚期食管癌的化疗

10、方案)RR:25%,mOS:8.7月,ECF方案(晚期转移性胃癌的化疗方案)RR:40.745%,mOS:89.7月,第三代化疗方案,第三代化疗方案较前两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案改进:5-FU的给药途径为大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生化调节剂CF的使用四类六种新药出现:希罗达/S1、紫杉醇/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依立替康疗效并没有大幅的提高,只是使选择出现多样化,单药化疗,紫杉醇/多西紫杉醇5-FU?/希罗达/S1依立替康?蒽环类铂类 一般用于老年体质弱者;或用于二线,两药,顺铂(奥沙利铂)5-FU(希罗达/S1)依立替康 5-FU类/顺铂紫杉醇5-FU多西他赛(紫杉醇)铂类紫杉醇蒽环类(毒性大,少用)紫杉

11、醇依立替康(毒性大,少用)紫杉类、铂类、5-FU类、依立替康;蒽环类,三药,多西紫杉醇顺铂5-FU(DCF、PCF)表阿霉素顺铂5-FU(ECF、ECX、EOF、EOX)三药虽有效率明显升高,但毒性较大,通常毒性抵消生存获益,晚期胃癌的姑息化疗,治疗的目的:缓解症状,改善QOL,延长OS适应证:可能从全身化疗中受益者基本条件:KPS评分60 预期寿命2个月 重要脏器功能、血液生化学检查基本正常禁忌证:伴有任何不可控制的内科疾病或严重感染需要治疗者;伴有完全或不全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穿孔等;生化、血液学检查存在禁忌症者,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陈强),目前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尚未达成共识传统方

12、案:ECF、mECF等新方案:FOLFOX/XELOX/5-FU/CAPE/S1国内推荐方案ECF(ECX/EOX/EOF)氟尿嘧啶类联合铂类(顺铂或奥沙利铂)S1、希罗达单药,术后辅助化疗(林小燕),目前术后辅助化疗尚未达成共识适用人群:有淋巴结转移者或T3/T4患者,高危I期患者(分化程度差;淋巴管、血管、神经受侵)国内推荐方案:ECF(ECX/EOX/EOF?)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S1联合顺铂或奥沙利铂:FOLFOX/XELOX/5-FU/CAPE/S1 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S1联合紫杉烷类(?)卡培他滨、S1单药,早期胃癌是否行术后辅助化疗?(陈强),早期胃癌只有在下列

13、情况下才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已有周围淋巴结转移溃疡型胃癌,表面积较大,超过22cm年轻患者:小于40岁高度恶性病理类型(低分化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具有其他高危因素如脉管内癌栓,早期胃癌是否行术后辅助化疗?,徐惠绵,刘天舒,应敏刚,早期胃癌原则上不需辅助化疗,我们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数量在4枚以上或伴有淋巴管癌栓的sm癌,具有较高的血行转移风险、预后相对较差,术后应严密随访,对于早期局限性胃癌,手术治疗的5年存活率可达90%,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不主张进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早期胃癌如有淋巴结转移,则需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基本原则(陈强),术后辅助化疗开始时间:术后各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应尽早进行,

14、最好在4周左右 开始,不宜超过812周;如超过3月再进行辅助化疗可能难以 带来生存益处手术分期越晚、淋巴结清扫不彻底、高危因素越多,术后辅助化 疗宜采取联合化疗。还需结合术后体力恢复情况、年龄和伴随基础疾病来进行选择。如分期较早、高龄、体质差、营养摄入不足而又辅助化疗适应 症,推荐采用口服氟尿嘧啶类单药,术后辅助化疗时间,术后辅助化疗在1月内开始,联合治疗不超过半年,单药不超过1年。3周方案6周期,2周方案8周期,腹腔灌注化疗应根据病情实施68次。(2009年教育专辑:沈琳),姑息性化疗(2011NCCN),DCF或其改良方案ECF或其改良方案依立替康顺铂或氟尿嘧啶类(5-FU或希罗达)奥沙利

15、铂氟尿嘧啶类(5-FU或希罗达)紫杉醇为基础化疗氟尿嘧啶类口服单药(对老年或体力状况较差者)顺铂氟尿嘧啶类(5-FU或希罗达、替吉奥)-ECF或其改良方案及DCF(类);顺铂希罗达或替吉奥、曲妥珠单抗(2A类);DCF改良方案及其它(2B),晚期姑息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化疗可改善生存 联合化疗优于单药三药疗效优于两药,但毒性明显增加对于老年体弱患者可选择单药希罗达或S1肿瘤全身播散、恶液质,肿瘤出血并发贫血等并发症,这些患者无法耐受常规的联合化疗,临床上可给予个体化的单药化疗,如化疗有效,一般情况改善后可获得联合化疗的机会 疗程尚未达成共识,新辅助化疗的适应征,新辅助化疗的目标:实现肿瘤降

16、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状况和脏器功能的影响以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新辅助化疗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2A),新辅助化疗会错过手术时机吗?,新辅助化疗评价及手术时机,2,3,4,首方案无效的患者不在手术前再选择二线化疗,如患者一般情况允许,化疗停止三周左右手术为佳,可通过病理学来帮助判断化疗疗效,新辅助化疗多结合术后辅助化疗同时进行,新辅助化疗尽量及时评价,最好不超过6周,术前选择化疗,原则是高效低毒的联合化疗方案,尽量避免单药。除去已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化疗方案ECF或FP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在晚期胃癌化疗中已经证实优于或不劣于上述方案的其他组合

17、如:FOLFOX、XELOX、EOX以及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DCF、PCF、DX、PX。,新辅助化疗,A,2009年ASCO会议上德国EORTC 40954试验结果:新辅助化疗有降期获益,但长期随访结果:新辅助化疗无明显生存获益,B,新辅助化疗有降期获益,能否带来真正远期生存获益,尚需更多期临床研究进行探讨。(2009年教育专辑:刘天舒),胃癌化疗小结,辅助化疗(术前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价值中西方存在争议,对于或期患者中国专家组建议行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有降期获益,能否带来真正远期生存获益,尚需更多研究,姑息性化疗能延长OS46月,放射治疗,应用放疗设备进行治疗,对胃癌有一定疗效术前

18、放疗:缩小瘤体,减少播散,以利手术切除术中放疗:一次性大剂量对手术区残余灶或转移淋巴结给予照射术后放疗:适合于姑息切除后有局限性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存在,胃癌的治疗,生物免疫疗法用癌细胞制成的瘤苗及免疫增强剂,使患者对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还可用细胞因子、胸腺肽、植物多糖类等。中医中药以活血化淤、散结软坚、扶正为主,适用于化疗、放疗期或间歇期,减少化疗、放疗的副作用及巩固疗效。,胃癌的预后,年龄:年青病人预后差(发现晚,弥漫型多)分期:提供非常重要预后信息!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管及血管浸润预后差淋巴结转移状况重要(16、715、15/五年生存率44 VS 30%VS 11癌组织浸润越深,预后越差,侵至浆膜层的5年存活率较侵至肌层的明显降低,胃癌的预后,早期胃癌预后佳,如只侵及粘膜层,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70。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存活率仍可达6070;如已深达肌层或浆膜层而局部淋巴结转移较多者则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20左右。,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