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896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培训(1).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建筑给水,建筑给排水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建筑、结构、装饰、暖、电、等专业协调、配合。,第三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建筑给排水与室外给排水工程的关系,第三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知识结构图,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1 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包括供民用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内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淋浴等生活用水。2.根据用水需求的不同,生活给水系统又可再分为:饮用水(优质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建筑中水系统。,生活给水要求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需要;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

2、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1 给水系统的分类,生产给水系统 生产给水系统是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置的用水系统。包括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生产给水系统也可以再划分为:循环给水系统、复用水给水系统、软化水给水系统、纯水给水系统等。,生产给水要求因生产工艺不同,生产用水对水压、水量、水质以及其他的要求各不相同。,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1 给水系统的分类,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消防设备的用水。一般高层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车间都需要设消防供水系统。消

3、防给水系统可以划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消防给水要求 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压。对水质要求不高。,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共用给水系统 以上三种给水系统,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联合共用,根据建筑内部用水所需要的水质、水压、水量等情况,以及室外供水系统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组成不同的共用系统。例如:生活和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活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

4、管 管道系统-干、立、支 给水附件 升压与贮水设备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计量设备,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计量设备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引入管的定义:引入管也称入户管,是一个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的总进水管。,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及泄水装置等的总称。,水表节点(a)水表节点;(b)有旁通管的水表节点,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计量设备

5、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计量设备包括:,水表 流量计 压力计,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建筑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立管,干管,支管,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给水附件定义: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的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以及断流后便于管道、仪器和设备检修用的各种阀门。具体包括:截止阀、止回阀、闸阀、球阀、

6、安全阀、浮球阀、水锤消除器、过滤器、减压孔板等。,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的作用: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或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应根据要求设置水泵、气压给水设备、水箱等增压、贮水设备。,查看增压、贮水设备图片,1.水泵(1)离心泵的构造 离心泵主要由叶轮、泵壳、泵轴、轴封、泵座等部件组成。,水泵(图),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水箱(图),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3.1.2 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计量设备

7、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包括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等。,单把立式菜盆龙头,面盆单把龙头,菜盆龙头,脸盆龙头,单龙头,水咀,淋浴器,感应龙头,浴盆恒温龙头,感应小便冲水器,延时龙头,配水附件配水龙头等用水设备,总水压,H2:管路水损H3:水表水损,H4:流出水头H5:富裕水头,(图3-1),最高最远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差,H2+H3,H1,H,H4+H5,水表,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及给水方式 3.2.1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水压单位:米、Kpa、Mpa、1米10 Kpa 1 10米2、民用建筑生

8、活给水压力估算(h=3.5米以内)1层 100 Kpa 2层 120 Kpa 3层 160 Kpa 4层200 Kpa 5层240 Kpa 每增加一层增加40 Kpa h3.5米按等于3.5米折算层数,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及给水方式 3.2.1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给水方式的基本类型,水表,泄水管,水平干管,立管,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给水方式(

9、A),水箱,泄水管,水表,设水箱给水方式(B),水平干管,水箱,泄水管,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水池,水箱,水泵,设水泵给水方式(A),水池,水泵,设水泵给水方式(B),水泵,气压给水方式,气压水罐,分区给水方式,水箱,泄水管,水表,水池,室外给水管水压线,室外给水管网,室外排水管网,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给水系统,水处理设备,分质给水方式,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式和环状式。,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

10、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下行上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中分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

11、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优缺点: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3)中分式,环状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2 给水方式 3.2.2 给水方式的类型,第

12、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道的布置 1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外网压力;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 下,以最短的距离输水;力求水利条件最佳。2)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管道宜沿墙、梁、柱布置,但不能有碍生活、工作、通行,一 般可设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角。3)确保管道不受到损坏。4)便于安装维修。,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2布置要求:1)引入管:用水点分布不均匀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和不允许断水处引入。用水点分布均匀从建筑中间引入。条数:一般1条,当不允许断水或

13、消火拴个数大 于10个时,2条;且从建筑不同侧引入,同侧 引入时,间距大于10m。(见附图8)。2)水表节点:北方承重墙内;南方水表井,附图8 引入管平面布置图,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3)室内给水管道: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平行于墙梁 柱,照顾美观,考虑施工检修方便。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不得敷设在排水间、烟道和风道内,不允许 穿过大小便槽、橱窗、壁柜、木装修。避开沉降缝,如果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见附图9)。车间内给水管道架空时,不得妨碍生产操作及交通,不在设备上通过,不允许在遇水

14、会引起爆炸、燃烧或 损坏的原料、产品、设备上面布管道。埋地时应避开 设备基础,避免压坏或震坏。,附图9 管道穿越沉降缝,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二管道敷设 1敷设形式 1)明装特点:造价低,便于安装维修;不美观,凝结水,积灰,妨碍环境卫生。适用: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2)暗装 直埋式嵌墙敷设、埋地或在地坪 面层内敷设。非直埋式管道井、管窿、吊顶内,地坪架空层内敷设。特点:卫生条件好,美观,造价高,施工维护不便。适用:建筑标准较高的建筑。,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

15、敷设的基本要求,2敷设要求 1)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 管(防水套管),留洞尺寸(见附图10)。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0.2m,覆土0.7m以上。室内覆土:金属管0.3m;塑料管DN50mm,0.5m;DN50mm,0.7m 2)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应预留洞。,引入管敷设方法,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3)管道在空中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4)室内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一同架设时,当应 考虑安全、施工、维护等

16、要求。在管道平行 或交叉设置时,对管道的相互位置、距离、固定等应按管道综合有关要求统一处理。5)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 修的要求。6)暗装管道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三、管道的防护 1)防腐:钢管:(1)明装先将管道及设备表面除锈,管道刷防锈漆两道,再刷面漆两道。(2)暗装管道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3)埋地钢管除锈后刷冷底子油两道,再刷热沥青两道;铸铁管:埋地外表一律刷沥青防腐;明装刷红丹漆及银粉,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3.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3.3.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2)防冻:设置在温度低于零度地方的设备和管道,应当进行保温防冻:寒冷地区屋顶水箱,冬季不采暖的室内管道,设于门厅、过道处的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3)防结露:管道外壁可能产生凝结水,引起腐蚀的管道,必须采取防结露措施:防结露措施防潮绝缘层。4)防振:支、吊架内衬垫减震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